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炎支原体RNA检测用于肺炎患儿疾病诊断和疗效监测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慧英 汤昱 +1 位作者 董利利 王静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RNA检测在儿童MP肺炎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67例肺炎患儿痰液样本,行MP-RNA、MP-DNA、MP-IgG抗体和MP-IgM抗体检测。分析4项指标诊断儿童MP肺炎的特异性和...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MP)RNA检测在儿童MP肺炎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202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67例肺炎患儿痰液样本,行MP-RNA、MP-DNA、MP-IgG抗体和MP-IgM抗体检测。分析4项指标诊断儿童MP肺炎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患儿MP-RNA、MP-DNA阳性率和治疗1、2、3、4周后转阴情况,以及转阴后患儿临床症状发生率。比较不同MP-RNA转阴时间患儿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和入院时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WBC)计数差异。结果167例患儿中,经MP培养证实有95例感染MP。MP-RNA、MP-DNA、MP-IgM抗体、MP-IgG抗体诊断儿童MP肺炎的特异性依次降低,MP-RNA、MP-IgM抗体、MP-DNA、MP-IgG抗体诊断儿童MP肺炎的敏感性依次降低。MP-RNA阳性率(r=-0.901,P=0.017)和MP-DNA阳性率(r=-0.601,P=0.031)与治疗时间呈负相关。治疗2、3、4周,患儿MP-RNA阳性率均低于MP-DNA(P<0.0001)。与MP-DNA比较,MP-RNA转阴后,患儿咳嗽发生率更高(P<0.05)。治疗1、2、3、4周MP-RNA转阴患儿发热、咳嗽、喘息、肺啰音持续时间均依次延长(P<0.0001),入院时血清CRP、IL-8、WBC计数均依次升高(P<0.0001)。结论MP-RNA、MP-DNA对儿童MP肺炎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相较而言,MP-DNA适用于诊断儿童MP肺炎,而MP-RNA更适用于儿童MP肺炎的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DNA RNA 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 诊断 疗效监测 儿童
下载PDF
长春市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静 柳鸿敏 +2 位作者 侯程程 杨显达 吴东林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5期553-556,共4页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下呼吸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份采集的73份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28种病原及亚型检测。结果儿... 目的了解长春市儿童下呼吸感染病原学特征及其分布规律,为本地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份采集的73份儿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28种病原及亚型检测。结果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非典型病原体以支原体为主,病毒病原以呼吸道腺病毒、EB病毒、副流感病毒以主,细菌病原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不同的病原体表现不同的流行期。结论通过对长春市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进行多病原检测,掌握病原流行特点,不同季节的呼吸道病原谱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肺泡灌洗液 病原学
下载PDF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寿林 林小飞 李赛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 观察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58例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 目的 观察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对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58例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2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疗效及不良反应,检测2组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CD3^(+)、CD4^(+)、CD4^(+)/CD8^(+)升高,CD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下降,观察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因子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29/31),高于对照组的74.07%(20/2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3/31),与对照组的7.40%(2/2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可纠正Th1/Th2细胞因子的偏移,调节免疫功能,促进症状和体征的恢复,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豉翘清热颗粒 更昔洛韦 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儿童
下载PDF
98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春莉 孙锦涵 +4 位作者 黑志平 闫琰 季凯 韩磊 李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612-618,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因下呼吸道感染首次住院治疗的989例患儿中筛选出198例MP感染的患儿,采集患儿静脉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支原体的感染情...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因下呼吸道感染首次住院治疗的989例患儿中筛选出198例MP感染的患儿,采集患儿静脉血,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支原体的感染情况。从季节、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等多方面对MP感染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989例标本中MP占198例,检出率为20.0%;198例MP阳性标本中,MP混合病毒的感染率最高(66.2%)。秋、冬季MP感染的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P<0.01)。MP感染多见于6岁以上的患儿。在与MP混合感染的病原体中以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3型(PIV3)、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与非MP感染组比,MP单独感染组患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清降钙素原含量降低(P均<0.05)。结论MP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MP感染多发生于秋、冬季和6岁以上患儿,与病毒混合感染最多见,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可以作为MP感染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东莞市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戴金星 谢楚杏 +1 位作者 吕雅玲 赵艳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住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4种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收集急性下呼... 目的 了解东莞地区住院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常见4种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与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6月在东莞市儿童医院住院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收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INF(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PIV(包括PIV1型、PIV2型、PIV3型)常见4种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的结果,检测方法为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总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状况,采用临床诊断标准,判断是否为MP感染。结果 共纳入266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1)呼吸道病毒抗原阳性率为30.31%,其中检出率最高的是RSV,其次分别为PIV、ADV、INF,不同年龄组病毒检出率不同,RSV阳性率在婴儿组最高;PIV阳性主要集中在小于6岁低龄儿童;ADV阳性主要在1~6岁儿童。观察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1整年期间,夏秋季节RSV检出率明显高于春冬季节,PIV感染主要发生在秋冬季节,一整年未检出IFN,ADV检出率也低。(2)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MP)感染639例,阳性率24%。婴儿组MP检出率最低,学龄期儿童组MP检出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MP检出率逐渐升高。男性MP检出率低于女性,秋冬季节MP检出率高于春夏季节。(3)混合感染以MP合并RSV、PIV感染为主。(4)新冠肺炎疫情后组,MP、ADV、INF检出率低于疫情前组,但RSV检出率较前升高,PIV检出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RSV和MP是东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征与年龄、季节等因素有关,部分患儿有MP合并病毒感染。新冠肺炎疫情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致病病原谱较疫情前有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呼吸道病毒 肺炎支原体 东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下载PDF
30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原体分布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洋洋 刘娟 +2 位作者 张娟 袁毅 刘文丽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5期11-14,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30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3006例患儿中整体检出率以鼻病毒...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南充市中心医院儿科治疗的30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原学检测结果。结果3006例患儿中整体检出率以鼻病毒最高。冬季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乙型流感病毒的检出率最高,春季以鼻病毒和偏肺病毒的检出率最高(P<0.05)。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婴儿的检出率最高,偏肺病毒在幼儿的检出率最高,乙型流感病毒、腺病毒在学龄儿童的检出率最高(P<0.05)。冬季以非典型病原体的总检出率最高(P<0.05),肺炎支原体在夏季,且在学龄儿童中的检出率最高(P<0.05)。衣原体在婴儿中的检出率最高(P<0.05)。结论300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鼻病毒是首要的病毒病原体,学龄儿童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分布特点
下载PDF
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分析
7
作者 张佳飞 郑圣坤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4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小气道病变的5岁以下患儿的病原学结果。结果:169例患儿... 目的:探讨5岁以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小气道病变患儿的病原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塘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后胸部高分辨率CT出现小气道病变的5岁以下患儿的病原学结果。结果:169例患儿中,85例(50.3%)存在支原体感染,73例(43.2%)存在病毒感染,60例(35.5%)存在细菌感染。其中,57例(33.7%)感染类型为单支原体,37例(21.9%)感染类型为单呼吸道病毒,27例(16.0%)感染类型为单细菌。合并2种类型感染者有47例(27.8%),其中细菌合并病毒感染者有20例(11.8%),支原体合并病毒感染者有15例(8.9%),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者有12例(7.1%)。仅1例(0.6%)患儿发生3种类型病原的合并感染。感染呼吸道病毒类型的分布情况是:呼吸道合胞病毒46例(63.0%)、副流感病毒3型13例(17.8%)、腺病毒12例(16.4%)、甲型流感病毒1例(1.4%)、乙型流感病毒1例(1.4%),未检测到副流感病毒1型、2型。感染细菌类型的分布情况是:流感嗜血杆菌26例(43.3%)、卡他莫拉菌19例(31.7%)、肺炎链球菌12例(20.0%)、铜绿假单胞菌1例(1.7%)、草绿色链球菌1例(1.7%)、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1.7%)。按年龄分组后,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中单支原体感染、单呼吸道病毒感染、单细菌感染、合并2种及以上病原感染患儿的占比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5岁以下儿童发生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时出现小气道病变主要是由支原体引起的,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临床上需加强相关患儿的随访,并监测其小气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气道病变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胸部高分辨率CT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58
8
作者 田曼 施圣云 +2 位作者 秦铭 刘红霞 赵德育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5480例0~12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8种病毒检测。结果5480例患儿中,271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9.5%。呼吸道...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7年9月—2009年9月住院的5480例0~12岁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8种病毒检测。结果5480例患儿中,2710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9.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386例,占51.1%,其余,依次是偏肺病毒(hMPV)513例(18.9%),副流感病毒Ⅲ(PIVⅢ)338例(12.5%),腺病毒(ADV)192例(7.1%);流感病毒A(IFA)128例(4.7%),流感病毒B(IFB)79例(2.9%),副流感病毒Ⅰ(PIVⅠ)41例(1.5%),副流感病毒Ⅱ(PIVⅡ)33例(1.2%)。6个月以下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43.5%。RSV、hMP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11月至次年4月)。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伴喘息)、支气管炎(不伴喘息)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7.4%、63.6%、50.5%、30.1%和43.5%。结论病毒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RSV和hMPV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原学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许蔓春 马恒颢 +4 位作者 欧巧群 罗爱武 任广立 王鲜艳 荆丽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82-2083,2087,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分析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2084例呼吸...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MP,分析MP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433例(20.8%),其中男性222例(19.8%),女性211例(21.9%),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15.0%),3~5岁组163例(25.2%),5~14岁组164例(22.5%),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8.0%,4~6月:25.1%,7~9月:17.7%,10~12月:20.5%,不同季节之间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χ2=12.5,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高于非喘息组(20.2%)(P<0.05)。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铭 季纯珍 +2 位作者 田曼 王惠云 贡桂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529例确诊ALRTIs的患儿,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用KB法行药敏试验。结果529例分离出细菌316株(59.7%)。其中,肺炎链球菌68株(21.5%),流感嗜血杆菌64株(20.3%),...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的细菌病原学分布。方法529例确诊ALRTIs的患儿,负压吸取呼吸道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用KB法行药敏试验。结果529例分离出细菌316株(59.7%)。其中,肺炎链球菌68株(21.5%),流感嗜血杆菌64株(20.3%),金黄色葡萄球菌38株(12.0%),表皮葡萄球菌34株(10.8%),大肠杆菌25株(7.9%),肠球菌19株(6.0%),卡他莫拉菌18株(5.7%),不动杆菌17株(5.4%),肺炎克雷伯菌15株(4.7%),铜绿假单胞菌8株(2.5%),阴沟杆菌3株(0.9%),其它细菌7株(2.2%)。低龄组分离的阳性率较年长组高。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年龄组均有发病。前者随年龄增加,分离阳性率有增高趋势。流感嗜血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卡他莫拉菌、铜绿假单胞菌以3岁以下患儿为多。结论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是患儿ALRTIs最主要的病菌,其次是葡萄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病原学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儿童肺炎链球菌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耐药监测 被引量:20
11
作者 黄璐 季伟 +3 位作者 丁云芳 陶云珍 吴军华 骆亚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中肺炎链球菌的发病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2 696例行痰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经痰培养确诊28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总检出率为10...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I)中肺炎链球菌的发病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临床诊断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2 696例行痰培养,并用纸片扩散法行药敏试验。结果经痰培养确诊281例肺炎链球菌感染,总检出率为10.42%,以婴幼儿感染多见。冬季检出率14.15%,较其他季节高。检出的肺炎链球菌株对红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敏感性很低,均低于20%。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99.28%。100%的菌株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肺炎链球菌以婴幼儿感染为主,冬季感染率高。耐药形势严峻,应重视肺炎链球菌的监测,动态了解细菌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肺炎链球菌 儿童 耐药性
下载PDF
荧光PCR和定量ELISA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季伟 陈正荣 +2 位作者 张爱丽 朱宏 邵学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定量ELISA和荧光PCR方法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3958例,进行多种病原联合检测。应用定量ELISA和荧光PCR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和痰液特异... 目的探讨定量ELISA和荧光PCR方法在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中的临床应用和意义。方法选取于2006年1月-2008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患儿3958例,进行多种病原联合检测。应用定量ELISA和荧光PCR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和痰液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明确MP感染;同时检测151例患儿家属血清MP特异性抗体。结果PCR检测阳性率为8.9%;单份血清ELISA检测阳性率为23.24%,双份血清的阳性率为37.18%;PCR与ELISA联合检测阳性率为31.07%。血清ELISA阳性率显著高于痰PCR-DNA阳性率,PCR和ELISA的一致性较差。MP感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疾病MP感染阳性率也不同,毛细支气管炎最低(9.04%),大叶性肺炎患儿MP感染阳性率高达72.55%。MP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感染存在正相关,而与RSV感染存在负相关。患儿和家属之间存在交叉感染。结论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定量ELISA和荧光PCR均适合临床应用,联合应用有利于作出早期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聚合酶链反应 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常见病毒及鼻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李军 朱启镕 +1 位作者 俞蕙 顾新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LRTI的342例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建立套式RT-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鼻病毒(HRV)基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患儿病毒感染病原体的现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12月住院确诊为ALRTI的342例患儿深部鼻咽分泌物(NPS)标本,建立套式RT-PCR的方法测定NPS中的鼻病毒(HRV)基因,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检测NPS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IFV)、副流感病毒(PIV)、腺病毒(ADV)抗原,对各种病毒在小儿ALRTI中的流行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342例ALRTI患儿NPS标本中,检测到HRV阳性46例(13.45%)。HRV阳性患儿中,3岁以下婴幼儿38例(82.6%),1岁以下27例(58.7%)。HRV致ALRTI全年可见,3到5月份为最高峰。RSV阳性64例(18.70%),1岁以下46例(71.88%)。1岁以下与1岁以上患儿RSV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P<0.05)。RSV的检出阳性率从2月份起逐渐下降,6到7月份达到最低,8月份起检出率逐渐升高,至12月份达到最高。ADV感染9例(2.63%),PIV感染8例(2.30%),IFV感染7例(2.0%)。本组患儿病毒混合感染共4例。130例病毒性ALRTI患儿诊断支气管肺炎122例,体温正常42例、低热34例、中度热50例、高热仅4例,以中度发热以下为主,末梢血白细胞<10×109/L93例(71.5%),中性粒细胞<50%94例(72.3%),CRP<8mg/L99例(76.2%),均符合病毒性肺炎的特点。64例RSV感染病例中有30例合并喘息(46.9%),36例HRV感染病例中24例合并喘息(52.2%)。结论病毒病原在上海地区小儿ALRTI中占有重要地位,小儿病毒性ALRTI以RSV及HRV为主,ADV、PIV及IFV相对少见,混合性病毒感染少见。HRV所致小儿ALRTI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尤以1岁以下为多。上海地区HRV感染主要集中于春秋两季。RSV所致小儿ALRTI以1岁以下为主,以秋、冬、春气温较低的季节多发。除RSV外,HRV也是导致ALRTI患儿喘息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套式RT—PCR 直接免疫荧光法 儿童
下载PDF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分布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亚静 张砺 +5 位作者 夏万敏 张琪琛 黄成 王莉 姜舟 沈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细菌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鉴定及药敏仪,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细菌性ALRTIs的住院患儿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对检出的大肠... 目的了解儿童细菌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s)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发生率、分布及耐药率。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ATB Expression鉴定及药敏仪,对2002年1月~2005年12月细菌性ALRTIs的住院患儿进行痰液细菌培养,对检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作ESBLs表型筛选及确证试验,并用K-B纸片扩散法作常用抗生素体外试验。结果4年共检出细菌1433株,其中大肠埃希菌287株,产ESBLs124株(43.6%);肺炎克雷伯菌154株,产ESBLs 51株(33.1%)。小于1月龄患儿肺炎克雷伯菌产酶株明显高于1岁以上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P<0.05);ICU、新生儿病房的产酶株高于普通病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产ESBLs细菌主要来自医院感染,强调医护人员勤洗手制度,隔离患者,有条件的医院应开展病原学及其耐药监测,动态了解当地及本院的细菌耐药状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儿童
下载PDF
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7
15
作者 陆敏 曾玫 +1 位作者 陆权 顾兰琴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2年10月-2004年4月住院的4534例0~16岁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6种病毒检测。结果4534例患儿中有1837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40.5... 目的了解近年上海地区小儿急性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方法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IF),对2002年10月-2004年4月住院的4534例0~16岁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进行6种病毒检测。结果4534例患儿中有1837例病毒检测阳性,总阳性率40.5%。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831例(45.2%),其余依次为流感病毒A(IFVA)330例(18.0%),副流感病毒1、3(PIV1,3)232例(12.6%),流感病毒B(IFVB)201例(10.9%),副流感病毒2(PIV2)114例(6.2%),腺病毒(ADV)96例(5.2%)和混合感染33例(1.8%)。7个月~1岁年龄组阳性率最高,为65.8%,3岁以下儿童阳性率为88.7%。RSV阳性患儿的平均月龄为5个月(0.1~156个月),明显低于其他病毒阳性的患儿。RSV季节性较明显,2003和2004年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份,2004年的高峰在2003年12月份提前出现。IFVA,IFVB在2002年10-12月份有一个小高峰。毛细支气管炎病毒阳性率为53.4%,其中RSV占79.5%,IFVA13.5%,PIV22.6%,ADV2.6%。肺炎、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有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1.3%、35.3%、40.3%、42.5%和36.5%。结论病毒依然是上海地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发病年龄主要在婴幼儿,其中RSV和IFVA最常见。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仍是RSV。IFVA多见于其他有喘息症状的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病毒 儿童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致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沈军 朱启镕 +2 位作者 曹林峰 俞蕙 王晓红 《微生物与感染》 2010年第2期73-76,共4页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的DNA,并分...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的DNA,并分析2种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312份深部鼻咽分泌物标本中,MP和CT检出率分别为7.85%(103/1312)和2.97%(39/1312)。MP在5岁以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33.33%(30/90),而CT在3个月以内患儿中的检出率为6.28%(31/494)。MP感染后易出现40℃以上高热,较少发生发绀与重症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升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较多见。CT感染后40℃以上高热和重症呼吸道感染少见,C反应蛋白升高也较少见。结果提示,在5岁以上儿童的社区获得性ALRTI中,MP是重要的病原体;而在3个月以内儿童中,CT为常见病原体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肺炎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临床流行病学
下载PDF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的病毒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琴 马红玲 陈佳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818-1820,共3页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毒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部诊治的3 682例ARLTI患儿,调取患儿临床资料以及RT-PCR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致儿童ALRTI常见的病毒构成比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 目的分析住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的病毒病原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住院部诊治的3 682例ARLTI患儿,调取患儿临床资料以及RT-PCR病毒检测结果,分析致儿童ALRTI常见的病毒构成比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的分布特征。结果 3 682例鼻咽分泌物样本中检出病毒2 530例,检出率为68.71%,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最高(27.51%),其次是甲型流感病毒(IVA)(14.64%)、乙型流感病毒(IVB)(8.28%)、腺病毒(ADV)(5.84%);男性患儿中病毒检出率为69.00%(1 407/2 039),女性检出率为68.35%(1 123/1 6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博卡病毒(HBo V)、人偏肺病毒(h MPV)在男性患儿检出率分别为4.22%、2.31%,与女性患儿的1.58%及1.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龄患儿病毒检出率为93.65%(752/803),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病毒以10~12月份检出率最高,占86.39%(1 549/1 793),明显高于其他时间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SV、IVA、IVB在10~3月份检出率最高,ADV在4~6月检出率高,HRV在4~9月份检出率最高,HBo V在7~9月份检出率最高,h MPV在4~6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儿童ALRTI中,RSV、IVA、IVB、ADV最为常见,6~12个月龄儿童、冬春季节病毒检出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儿童 病毒 病原体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关系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于安平 张艳 +2 位作者 林海波 孙素静 范晓婷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年第5期856-857,86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就诊的RRI患儿65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作为对照,采用快速MP咽拭子培养法测定MP,比较MP感染率。结果 RRI组患儿MP感染率为40.0%,对照组患儿MP... 目的探讨临床上儿童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关系。方法选取儿科门诊就诊的RRI患儿65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70例作为对照,采用快速MP咽拭子培养法测定MP,比较MP感染率。结果 RRI组患儿MP感染率为40.0%,对照组患儿MP感染率为17.1%,RRI组患儿MP感染率远高于对照组(X^2=8.71,P<0.01)。结论 MP感染是儿童RRI的重要原因之一,对RRI患儿应警惕MP感染的可能,及早确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反复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儿童
下载PDF
抗生素序贯疗法和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玲 覃军 胡荆江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1627-1629,1633,共4页
目的研究抗生素序贯疗法基础上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实验室指标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10月接诊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2组均进... 目的研究抗生素序贯疗法基础上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实验室指标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2~10月接诊的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检查与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生素序贯疗法,研究组患儿同时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液,然后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各测量指标、治疗后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CRP、PCT、WBC水平均发生明显的变化,且研究组患者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基础上应用转移因子治疗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以明显缩短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有效率,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序贯疗法 转移因子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2006-2010年苏州地区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丹 季伟 陈正荣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3-7,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儿童RSV和MP感染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8 157例患儿的临床资... 目的:分析苏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儿童RSV和MP感染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的8 15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应用实时PCR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分泌物中MP和RSV含量。结果: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RSV检出率为13.7%(1 117/8 157),好发于冬春季节,流行月份检出率高达58.2%;MP检出率为11.0%(899/8 157),全年均可流行,好发于夏季,流行月份检出率高达26.0%。与MP比较,RSV男性发病率更高(P<0.01);MP感染患儿平均年龄明显比RSV感染患儿平均年龄大(P<0.05)。MP感染流行以咳嗽、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而RSV感染以咳嗽、喘息为主要临床表现。RSV感染患儿入院诊断以毛细支气管炎为主,而MP感染患儿入院诊断以支气管肺炎及大叶性肺炎为主;MP感染患儿中性粒细胞升高比例及CRP水平高于RSV感染患儿(P<0.05),但血小板数及肝功能损害比例低于RSV患儿组(P<0.05);MP感染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受损程度比RSV感染患儿轻(P<0.05);但两者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V和MP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其流行季节不同,且RSV感染患儿病情比MP感染患儿重,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具有各自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支原体 急性 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