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sociated with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changeable trifascicular block: a case report
1
作者 Yasser Mohammed Hassanain Elsayed 《Journal of Acute Disease》 2019年第5期215-220,共6页
Rational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Patient concerns:A 70-year-old,male heavy smoker presented with angina and hypertension.Interventions:Electrocardiography,intravenous ... Rationale: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Patient concerns:A 70-year-old,male heavy smoker presented with angina and hypertension.Interventions:Electrocardiography,intravenous nitroglycerin infusion,intravenous streptokinase infusion.Diagnosi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with changeable trifascicular heart block.Outcomes:Dramatic clinical improvement with electrocardiographic ST-segment (whether elevation or reciprocal ST-depression) resolution.Lesson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ay be associated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Accompanied trifascicular heart block had pre-streptokinase 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block with left axis deviation and post-streptokinase left posterior fascicular block with right axis dev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terosep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RIGHT bundle branch block Changeable trifascicular block
下载PD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diagnosis not always easy: Our experience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
2
作者 Angela Sansone Francesca Bonura +5 位作者 Fabiana Castellano Rosanna Iacona Dario Mancuso Giuseppina Novo Pasquale Assennato Salvatore Novo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2年第2期90-94,共5页
The occurrence o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is quit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hanges in cardiac repolarization, caused by this disorder of electric conduction, may mask the presence of an acute myocardi... The occurrence of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is quite common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changes in cardiac repolarization, caused by this disorder of electric conduction, may mask the presence of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delaying the diagnostic-therapeutic iter, with an important impact on prognosis. We describe the case of a woman of 59 years with LBBB, came to our observation for a constrictive chest pain associated with dyspnea. The diagnostic workup for suspec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initially conducted on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lectrocardiogram (negative TnI at entry), showed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arteries free of stenosis. However, the diagnostic confirmation of AMI was completed after the rise of cardiac markers and the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This case confirm the difficulty about the diagnosis of AMI in patients with LBBB and stresses, however, as the use of some criteria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1-3] can guide to its identification, directing patient to an appropriat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LBBB)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ctrocardiogram.
下载PDF
心肌缺血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分类算法验证
3
作者 陈哲民 廖丽红 +1 位作者 施丽沙 曾清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49-152,156,共5页
目的分析针对心肌缺血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新算法对心肌梗死犯罪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1897例心肌缺血患者资料,其中51名(2.69%)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 目的分析针对心肌缺血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新算法对心肌梗死犯罪血管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2月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10医院收治的1897例心肌缺血患者资料,其中51名(2.69%)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分别使用改良Sgarbossa标准和基于血流动力学的新算法对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进行分类,比较两种方法对犯罪血管的诊断效能。结果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年龄较大,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发生率较高。基于血流动力学的新算法识别罪犯病变的敏感性为100.00%,准确性为80.39%,优于改良Sgarbossa标准敏感性67.74%,准确性74.51%。结论基于血流动力学的新算法对识别心肌缺血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犯罪血管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犯罪血管 鉴别诊断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急诊PCI后心率变异性、QTcd和心电QRS电压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陈万国 孙桂琴 +3 位作者 钟文明 廖红燕 李存仁 张奇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QT校正离散度(QTcd)和心电QRS电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患者心率变异性(HRV),QT校正离散度(QTcd)和心电QRS电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STEMI并行急诊PCI或延期PCI患者150例,将急性STE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急诊PCI设定为观察组,急性STE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延期PCI设定为对照一组,急性STEMI无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急诊PCI设定为对照二组,每组各50例,评估其对HRV、QTcd和心电QRS电压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QRS波群电压(aVF导联)及QTcd短于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行PCI后,对HRV,QTcd和心电QRS电压的观测有助于临床筛选高危患者,利于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率变异性 QT校正离散度 心电QRS电压
下载PDF
三种心电图标准对疑似ACS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时被视为STEMI等危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崔北辰 刘妍 +2 位作者 付燕 王聪 赵斌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5期370-375,共6页
目的 探讨使用三种心电图诊断标准对急诊科拟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时被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危征,最终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在急诊科... 目的 探讨使用三种心电图诊断标准对急诊科拟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时被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等危征,最终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在急诊科拟诊为ACS合并CLBBB的患者,均经急诊完善冠脉造影后收入心内科重症监护单元(CCU),最终诊断分为AMI组(n=15)和非AMI组(n=26),分别使用巴塞罗那标准、Sgarbossa标准和Smith标准对两组患者心电图进行评测,绘制各诊断标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得出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计算敏感度(SEN)、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准确度(CP),并进行解读。结果 巴塞罗那标准对在急诊科拟诊为ACS患者合并CLBBB时,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诊断并治疗的AMI的AUC为0.947(P<0.001),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92.9%、92.0%、86.7%、95.8%、92.3%;Sgarbossa≥3标准诊断AMI的AUC为0.647(P=0.120),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35.7%、96.0%、83.3%、72.7%、74.4%;Sgarbossa≥2标准诊断AMI的AUC为0.604(P=0.273),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42.9%、84.0%、60.0%、72.4%、69.2%;SmithⅢ标准诊断AMI的AUC为0.795(P=0.002),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71.4%、92.0%、83.3%、85.2%、84.6%;SmithⅣ标准诊断AMI的AUC为0.656(P=0.099),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50.0%、84.0%、63.6%、75.0%、71.8%;SmithⅤ标准诊断AMI的AUC为0.614(P=0.228),其SEN、SPE、PPV、NPV、CP分别为28.6%、96.0%、80.0%、70.6%、71.8%。巴塞罗那标准对在急诊科拟诊为ACS患者合并CLBBB时经急诊冠脉造影证实,诊断AMI的AUC、SEN、SPE、PPV、NPV、CP均高于Sgarbossa标准和Smith标准(P<0.001)。结论 急诊科拟诊为ACS合并CLBBB的患者中,应用心电图的巴塞罗那标准诊断AMI具有准确、简洁、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 心电图(ECG) 巴塞罗那标准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急性反应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楠 金炫佚 +1 位作者 李光源 马春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1-5,24,共6页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预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接受CRT的CHF合并CLBBB患者,分别在CRT关闭和开启状态接受...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E)评价的不同类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预测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急性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接受CRT的CHF合并CLBBB患者,分别在CRT关闭和开启状态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将CRT开启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5%设为有反应,<5%设为无反应。根据左室后室间隔纵向时间-应变曲线类型,将CLBBB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将Ⅰ型和Ⅱ型设为研究组1,Ⅲ型设为研究组2,在CRT关闭状态下测量常规超声参数、收缩功能参数、收缩不同步参数。结果 36例患者中,有反应者为29例(80.56%),无反应者为7例(19.44%);CLBBBⅠ型患者20例,Ⅱ型4例,Ⅲ型12例。研究组1有22例患者CRT急性反应有效,应答有效率为91.67%(22/24);研究组2有7例患者CRT急性反应有效,应答有效率为58.33%(7/12);研究组1患者CRT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高于研究组2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左室内径、左室收缩功能、左室舒张功能、室间不同步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的室间隔整体纵向峰值应变、侧壁整体纵向峰值应变均小于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的左室18节段峰值应变达峰时间的标准差大于研究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CLBBB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有差异;CLBBBⅠ、Ⅱ型急性反应的应答有效率优于CLBBBⅢ型;CLBBBⅠ、Ⅱ型室间隔及左室侧壁功能优于CLBBB III型;CLBBBⅠ、Ⅱ型左室内收缩不同步性较CLBBBⅢ型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急性反应 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室间隔纵向应变 左室侧壁纵向应变
下载PDF
束支传导阻滞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死亡风险关系的Meta分析
7
作者 谢敏 林丽霞 +2 位作者 赖敏华 章毅 朱曼瑜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4期1898-1902,共5页
目的:分析束支传导阻滞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死亡风险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 目的:分析束支传导阻滞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死亡风险的关系,为有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死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束支传导阻滞的队列研究,检索时限为自建库至2022年5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行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束支传导阻滞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死亡率[OR=2.29,95%CI(2.05,2.56),P<0.00001]、1年后死亡率[OR=2.87,95%CI(2.34,3.52),P<0.00001]。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分别对院内死亡率[OR=2.09,95%CI(1.75,2.50),P<0.00001]、[OR=2.61,95%CI(1.84,3.71),P<0.00001]、1年后死亡率[OR=3.19,95%CI(2.32,4.39),P<0.00001]、[OR=2.61,95%CI(2.20,3.10),P<0.0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合并束支传导阻滞会增加死亡风险,仍需要相关研究进一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死亡预测 META分析
下载PDF
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分析
8
作者 吴翠香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9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ompleteness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人民医... 目的探讨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ompleteness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采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2月于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疑似CLBBB合并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行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CLBBB诊断标准、冠脉造影检查及心脏生物标志检测结果为准,比较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单一及联合检查诊断CLBBB合并AMI的价值。结果根据CLBBB合并AMI诊断标准,入组的120例疑似患者中最终确诊CLBBB合并AMI患者49例,非CLBBB合并AMI患者71例。常规心电图准确检出36例CLBBB合并AMI患者,60例非CLBBB合并AMI患者;动态心电图准确检出40例CLBBB合并AMI患者,64例非CLBBB合并AMI患者;两种检查联合准确检出44例CLBBB合并AMI患者,68例非CLBBB合并AMI患者;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联合检查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9.80%、95.77%、93.62%、93.15%,均高于两者单独检查。结论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均具有一定的CLBBB合并AMI诊断价值,但两者联合检查诊断的效能更高,为提高临床诊断价值,可适当选择两者联合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肖毅 董洪武 谭丽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734-7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急性AMI伴CLBBB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Gensini及sgarbossa评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心电图进行评价,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32例急性AMI伴CLBBB且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采用Gensini及sgarbossa评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心电图进行评价,分析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心电图的相关性。结果心功能Killip分级≥2级及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患者分别为25例(78.1%)及18例(56.3%)。20例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患者中有16例(80.0%)梗死相关血管(IRA)为前降支,其余4例(16.0%)IRA为右冠状动脉,12既往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病史的患者中,6例(50.%)IRA为前降支,其余6例(50.%)IRA为右冠状动脉。当评分≥3分时,改良sgarbossa标准诊断AMI的例数(26例,81.3%)明显高于sgarbossa标准(14例,43.8%)。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的三支病变、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与心电图改变的sgarbossa标准和改良sgarbossa标准间不存在相关性。Gensini评分与分析心电图改变的sgarbossa标准(r=0.889,P<0.05)和改良sgarbossa标准(r=0.905,P<0.05)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AMI伴CLBBB患者常累及前降支,且心功能较差。改良sgarbossa标准对伴CLBBB的AMI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2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树源 崔翠萍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559-560,56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8年来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为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160例)为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病情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QRS波时限与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安国辉 刘淑云 +4 位作者 郝立艾 孔令军 宗文仓 刘丽霞 曹庆艳 《中国医药导刊》 2014年第7期1109-1110,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的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玉田县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20例,根据入院期间患者泵功能情况,分为非泵衰竭组(KillipⅠ级),泵衰竭组(K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束支传导阻滞(BBB)的QRS波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玉田县医院住院治疗的AMI患者120例,根据入院期间患者泵功能情况,分为非泵衰竭组(KillipⅠ级),泵衰竭组(KillipⅡ-Ⅳ级),住院期间观察QRS波时限变化、Killip分级、BNP,2周内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住院病死率,探讨QRS时限与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非泵衰竭组比较,泵衰竭组LVEF低、BNP水平高、QRS时限宽、住院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 QRS波时限增宽预示患者心功能差、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QRS波时限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伴发束支传导阻滞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汪卫东 李丽 李永忠 《疑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522-524,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新发不同类型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意义。方法145例住院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有无伴新发BBB分为不伴发BBB组(A组),伴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C组)...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新发不同类型束支传导阻滞(BBB)的临床意义。方法145例住院的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有无伴新发BBB分为不伴发BBB组(A组),伴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组(B组)及伴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组(C组)。观察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1)STEMI患者年龄越大越易发生BBB,C组多见于前壁心肌梗死,B组多为更大范围的梗死。(2)B、C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1.6%(8/37),与A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3%(9/1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率为25.0%(5/20),B组为17.6%(3/1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B、C组患者QRS波宽度与住院期间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4)在随访期间各组STEMI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EMI伴发BBB患者住院期间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而伴新发RBBB患者可能比伴新发LBBB院内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ST段抬高型 急性 束支传导阻滞 再灌注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效度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仲涛 韩汶君 +4 位作者 陈岩 付基伟 方燕飞 张培训 郭继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20-524,共5页
目的探讨巴塞罗那标准和改良的Sgarbossa标准在心电图诊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心电图各导联的特征表现,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的临床病例,纳入心电图诊... 目的探讨巴塞罗那标准和改良的Sgarbossa标准在心电图诊断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CLBBB)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过程中心电图各导联的特征表现,分析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山东潍坊市人民医院的临床病例,纳入心电图诊断CLBBB的患者资料。经过心肌酶学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确诊为AMI的CLBBB患者84例作为试验组,未诊断AMI的CLBBB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用巴塞罗那标准和改良的Sgarbossa标准分析入院后第一份心电图。研究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心电图各导联的特征性表现,对比巴塞罗那标准和改良的Sgarbossa标准的诊断敏感度和准确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与改良的Sgarbossa标准比较,巴塞罗那标准的敏感度(92.9%比63.1%)、阴性预测值(92.3%比71.2%)和准确度(89.8%比77.8%)均明显更高(均为P<0.01),但两组的特异度(86.7%比92.8%)和阳性预测值(87.6%比89.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OC曲线显示,巴塞罗那标准的AUC显著高于改良的Sgarbossa标准(P<0.01)。结论心电图巴塞罗那标准诊断合并CLBBB的AMI的敏感度优于改良的Sgarbossa标准,但两种方法的诊断特异性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诊断 被引量:7
14
作者 华宝桐 郭涛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当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阻滞时,心电图诊断变得困难。近半个世纪以来出现了一些针对这类患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现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左束支阻滞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右束支阻滞的临床特征及其在急诊再灌注决策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静超 杨朝宽 +4 位作者 楚英杰 陈岩 刘晓宇 董淑娟 贺文奇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3年第6期484-488,共5页
目的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新发右束支阻滞(RBBB)临床特征及其在急诊再灌注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摇回顾性收集538例接受急诊介入诊疗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新发RBBB组、无束支阻滞(BBB)组和新发左束支阻滞(LBBB)组;比... 目的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新发右束支阻滞(RBBB)临床特征及其在急诊再灌注治疗决策中的价值。方法摇回顾性收集538例接受急诊介入诊疗A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新发RBBB组、无束支阻滞(BBB)组和新发左束支阻滞(LBBB)组;比较3组临床基线资料、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筛选AMI患者出现新发RBBB及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摇 AMI患者合并新发RBBB的发生率为6. 32%,多见于左前降支(LAD)(52. 94%)近段(42. 98%)完全闭塞,其次为右冠状动脉(RCA)(38. 24%)近段(28. 96%)。与无BBB组相比,新发RBBB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域级以上比率(Killip)、CKMB峰值更高;梗死相关血管(IRA)前向TIMI血流0/1级比率、IRA近段闭塞比率、急诊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比率(91. 18% vs 69. 04%)[OR=4. 634(95% CI 1. 395-15. 399),P= 0. 012]以及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61.76% vs 17. 36%,P〈0. 001)更高;与新发LBBB组相比,新发RBBB组CKMB峰值较低,IRA前向TIMI血流0/1级比率和接受急诊PCI比率(91. 18% vs 57. 69%)[OR=7. 578(95% CI 1. 836 -31. 277),P=0. 005]更高,超急期二者的检出率、IRA近段闭塞比率及院内MACE事件发生率(61. 76% vs 46. 15%,P=0. 660)无明显差异。 Logistic回归逐步法分析显示患者的IRA前向TIMI血流0/1级及IRA近段闭塞与是否出现新发RBBB呈正相关。 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逐步分析显示新发RBBB(RR=3. 33,P〈0. 001)、新发LBBB(RR=2. 97,P〈0. 001)均为院内MACE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摇新发RBBB多为LAD或RCA近段完全闭塞所致,临床症状重、住院期间MACE事件发生率高,且可出现在AMI超急期,同新发LBBB一样同为住院期间发生MACE事件的独立因素,故其应作为急诊再灌注治疗的指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阻滞 血运重建 再灌注指证
下载PDF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秀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719-720,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9例CLBBB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查,其中AMI患者19例,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广泛性前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89例CLBBB患者进行心肌酶检查,其中AMI患者19例,对其心电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中,2例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V1~3呈rS型导联,V6导联的QRS波群呈顶端粗钝且宽阔的R波,V1-4的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STV5、V6、I、aVL导联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7例下壁心肌梗死,其中5例Ⅱ、Ⅲ、aVF导联均为QS型,ST段弓背呈0.3~0.5mV的抬高,T波呈直立;10例前间壁心肌梗死,其中9例的V1、V2、V3导联呈QS型,8例V1、V2、V3导联ST段的单向弓背呈0.4-0.8mV的抬高,T波呈直立,且无法轻易识别J点,4例ST段的抬高情况与T波呈"R"型。结论:在心电图的检测当中,QRS主波以及Q波向下时,ST段的单向弓背呈0.3-0.8mV的抬高,或QRS主波为向上时,ST段呈0.1-0.2mV的斜上方抬高,这对AMI间合CLBBB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诊断
下载PDF
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瓅贤 范中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期163-166,共4页
心电图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快速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案的最重要依据之一。但心室激动异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等)可能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图... 心电图是公认的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简单易行、价格低廉的重要辅助检查之一,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快速选择再灌注治疗方案的最重要依据之一。但心室激动异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起搏心律、预激综合征等)可能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图形,导致误诊漏诊,可能延误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时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尤其是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可能更高,预后更差,但从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中获益也最大。1996年Sgarbossa首次提出、2005年Reuben和Mann等进行简化的鉴别诊断,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在原发性ST-T改变的基础上出现"QRS波群———ST-T不一致"法则,包括(1)QRS波群主波向上的导联ST段抬高>0.1 mV;(2)QRS波群主波向下的导联ST段抬高>0.5 mV(V1~V3导联常见);(3)V1、V2和V3等S波为主的导联ST段压低>0.1 mV。除左束支传导阻滞外,右室起搏心律和预激综合征也可掩盖急性心肌梗死图形。上述法则可辅助急诊科、心内科医生较快速地诊断心室激动异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尽早选择下一步再灌注策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左束支传导阻滞 右室起搏心律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下载PDF
心律失常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1期877-878,共2页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性Q波是初始向量改变的结果,故凡改变初始向量的心律失常均可产生掩盖或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另外,有些心律失常虽未影响初始向量改变,也可产生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当出现酷似AMI时...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AMI)病理性Q波是初始向量改变的结果,故凡改变初始向量的心律失常均可产生掩盖或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另外,有些心律失常虽未影响初始向量改变,也可产生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当出现酷似AMI时,易误诊,给患者造成精神上及经济上的负担;而掩盖时易漏诊,贻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 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新发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邹彤 魏智民 +1 位作者 刘德平 何青 《心电学杂志》 2001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 目的了解伴随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意义。方法观察有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5例 (观察组 ) ,同期收治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 (对照组 )的CK峰值、KilliP分级、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LVEF和住院病死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CK峰值 (2498±1369U/L) ,明显高于对照组 (1757±1026U/L) (P<0.05)。观察组Killip平均级别2.5±1.1 ,非常明显高于对照组 (1.7±0.9) ,(P<0.01)。观察组缓慢型心律失常及室性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 (20%、16 % ) ,明显高于对照组 (4 %、4% ) (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病死率 (15.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4.4% ) (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新出现的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提示临床病情危险 ,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右束支传导阻滞 病死率 CK峰值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与束支传导阻滞新认识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然尊 石蓓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5期602-605,共4页
束支传导阻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常见合并情况。由于束支传导阻滞显著干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易导致临床识别困难和误诊;且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本综述详细阐明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合并束支... 束支传导阻滞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常见合并情况。由于束支传导阻滞显著干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易导致临床识别困难和误诊;且束支传导阻滞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本综述详细阐明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合并束支传导阻滞的诊断及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束支传导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