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ICTION IN GEAR TEETH UNDER EXTREME PRESSURE LUBRICATION
1
作者 Sun Dezhi Yao Yuquan Ma Xiangui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41-344,共2页
The data measured by using the two-disc tester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EP addi- tives and the viscosity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lubricant have a cooperation effect on the fric- tion coefficient in boundar... The data measured by using the two-disc tester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EP addi- tives and the viscosity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lubricant have a cooperation effect on the fric- tion coefficient in boundary lubr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ditive bulk temperature viscosity boundary lubrication
全文增补中
橡胶油封唇口温度及其对润滑失效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良举 赵向雷 +3 位作者 杜长春 彭钿忠 李云飞 吴庄俊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40-844,共5页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与温度相关的油膜厚度表达式,同时建立油封工作的二维轴对称模型,考虑润滑油膜厚度与黏温效应,分析了旋转轴转速和油封周向载荷对油封唇口温度分布、最高温度和温升的影响,以及唇口温度对油封润滑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与温度相关的油膜厚度表达式,同时建立油封工作的二维轴对称模型,考虑润滑油膜厚度与黏温效应,分析了旋转轴转速和油封周向载荷对油封唇口温度分布、最高温度和温升的影响,以及唇口温度对油封润滑失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油封唇口附近温度梯度较大,油封与旋转轴之间产生的摩擦热主要通过旋转轴和润滑油散失;油封唇口最高温度和唇口温升随转速增加而增加,随周向载荷增加而增加;唇口温升增加导致润滑油黏度降低,使得油膜厚度减小,当油膜厚度小于临界膜厚时油封会出现润滑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唇形密封 唇口温度 唇口最高温度 油膜厚度 润滑失效
下载PDF
非硫磷有机钼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戴媛静 李小磊 +3 位作者 凌燕丽 邹阳 张继平 张晨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5-44,71,共11页
目的研究非硫磷有机钼的摩擦学性能,以满足发动机润滑油低黏度化发展的需求。方法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含硫磷元素的油溶性有机钼添加剂(SPFMo),并将其按照不同质量分数添加到0W20润滑油中,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详细分析了不同SPFM... 目的研究非硫磷有机钼的摩擦学性能,以满足发动机润滑油低黏度化发展的需求。方法实验室合成了一种新型不含硫磷元素的油溶性有机钼添加剂(SPFMo),并将其按照不同质量分数添加到0W20润滑油中,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详细分析了不同SPFMo添加量、温度、载荷和速度对SPFMo在0W20中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采用3D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形貌和成分进行分析。结果SPFMo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可以使0W20的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均减小,摩擦过程中Mo元素会发生富集,生成包含MoS2、MoO3等物质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实现减摩、抗磨和自修复。确定了SPFMo在0W20中可以发挥良好摩擦学性能的添加量和使用温度区间分别为0.25%~0.5%和100~130℃,120℃时,0.5%SPFMo能够使0W20润滑油的COF降低27.5%,磨斑直径降低7.8%。0W20+0.5%SPFMo润滑油的COF,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载荷的增大而增大;0W20+0.5%SPFMo润滑油的磨斑直径,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随着转速和载荷的增大而增大。结论SPFMo的添加可有效提高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可为新型发动机低黏油润滑添加剂的设计和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硫磷有机钼 减摩抗磨 自修复 低黏度润滑油添加剂 添加量 使用温度
下载PDF
胶凝指数法研究润滑油的低温泵送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延臻 劳永新 +1 位作者 靳尉仁 罗哲鸣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7-51,共5页
验证了Selby 提出的胶凝指数法对国产润滑油的适用性,研究了蜡、降凝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低温泵送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判别国产润滑油低温泵送性好坏的标准,即综合考虑胶凝指数、胶凝温度及边界泵送温度。研究发现, 蜡... 验证了Selby 提出的胶凝指数法对国产润滑油的适用性,研究了蜡、降凝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对润滑油低温泵送性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判别国产润滑油低温泵送性好坏的标准,即综合考虑胶凝指数、胶凝温度及边界泵送温度。研究发现, 蜡在一定范围内使润滑油的胶凝指数降低、胶凝温度及边界泵送温度升高; 粘度指数改进剂使润滑油的胶凝温度降低、边界泵送温度升高;降凝剂烷基萘均使润滑油的胶凝指数、胶凝温度及边界泵送温度降低; 胶凝温度与凝点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 低温泵送性 润滑油添加剂 胶凝指数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