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状旁腺癌与甲状旁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
1
作者 张晓鸽 樊玉霞 滑少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鉴别甲状旁腺癌和甲状旁腺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明确诊断的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旁腺癌21例,腺瘤27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征象。结果:甲状旁腺... 目的:分析超声鉴别甲状旁腺癌和甲状旁腺腺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切除明确诊断的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旁腺癌21例,腺瘤27例。比较两组的超声征象。结果:甲状旁腺癌组男性患者比例高于腺瘤组,右下病变占比低于腺瘤组,超声回声为囊实性、血流为3级、有钙化的患者比例高于腺瘤组(P<0.05)。超声对甲状旁腺癌和腺瘤鉴别诊断的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74.07%,约登指数为0.60。结论:超声检查对甲状旁腺癌及腺瘤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癌 甲状旁腺腺瘤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析结肠腺瘤转变为结肠癌的关键基因
2
作者 边杰 王涛 +4 位作者 叶长春 高根旺 麻春宏 孙学军 孙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通过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及癌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识别从结肠腺瘤发展为结肠癌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对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腺瘤及癌组织进行RNA测序分析,识别在结肠癌中显著... 目的:通过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及癌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识别从结肠腺瘤发展为结肠癌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对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腺瘤及癌组织进行RNA测序分析,识别在结肠癌中显著表达、腺瘤组织中不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在结肠癌中显著表达、腺瘤组织中不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有4307个,其中5个差异最大的基因是EPYC、LINC01614、MCEMP1、NOX4、CLEC5A。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调节、细胞过程调节、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EPYC、LINC01614、MCEMP1、NOX4、CLEC5A等多个基因参与结肠腺瘤到结肠癌发展的过程,这些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结肠腺瘤 RNA测序
下载PDF
一例早期误诊为垂体腺瘤的垂体癌
3
作者 路阳 戚志强 陆敏艳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3期180-181,共2页
垂体癌(P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0.1%-0.2%。PC诊断需要颅内或远处转移,在首次出现PitNET后平均9年出现[1]。最常见的PC是由侵袭性垂体腺瘤(PA)演变而来,最终导致转移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诊... 垂体癌(P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PitNETs)的0.1%-0.2%。PC诊断需要颅内或远处转移,在首次出现PitNET后平均9年出现[1]。最常见的PC是由侵袭性垂体腺瘤(PA)演变而来,最终导致转移性病变。由于发病率低,诊断和治疗仍具有挑战性。因为PC有时无症状,导致患病率可能被低估,有些只有在尸检时才能被发现[2]。我们报告一例快速进展的PC,首次诊断时,病理考虑为垂体大腺瘤伴出血,从最初诊断到诊断PC随后死亡的时间间隔仅为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垂体癌
下载PDF
腮腺多形性腺瘤和癌在多形性腺瘤组织中Kiss-1、MMP-9蛋白的表达
4
作者 张炜 柯少瑞 +1 位作者 赵红宇 朱保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癌在多形性腺瘤(CPA)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腮腺、PA、CPA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 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PA)和癌在多形性腺瘤(CPA)组织中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iss-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腮腺、PA、CPA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正常腮腺、PA和CPA组织中Kiss-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76.7%、24.4%,逐渐降低;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53.3%、88.9%,逐渐升高(P<0.05)。CPA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呈负关联(r_(S)=0.416,P=0.002);且MMP-9蛋白的表达与CPA的侵袭性、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Kiss-1、MMP-9蛋白可能与CPA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 KISS-1 MMP-9 细胞侵袭
下载PDF
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马鹏 李志勇 +2 位作者 彭涛 柳瑞鸿 冯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恶性组;同期选择39... 目的研究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腮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8月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38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恶性组;同期选择39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均经病理证实),取其病理标本为良性组;另外取39例正常人群的正常腮腺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比较C-myc和β-catenin的表达,并且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的C-myc阳性率分别为76.3%(29/38)、48.7%(19/39)、5.1%(2/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良性组、对照组的β-catenin阳性率分别为73.7%(28/38)、48.7%(19/39)、12.8%(5/3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方分析结果显示,β-catenin的表达与恶性组标本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是与淋巴结是否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5);C-myc的表达则与以上患者的临床特征都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Wnt信号通路相关的C-myc和β-catenin因子与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β-catenin突变和过表达,进而激活癌基因C-myc,导致细胞增殖和肿瘤形成,可能为其作用机制。及时检测腮腺组织C-myc、β-cate-nin水平,有利于辅助临床诊断,为肿瘤靶基因治疗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信号通路 C-MYC Β-CATENIN 腮腺肿瘤组织 腮腺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下载PDF
43例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影像学表现
6
作者 朱文静 余强 +3 位作者 陶晓峰 王韶颖 田涛 张春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目的:总结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CT和MRI特征,分析其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43例,分析CT和MRI表现,并将其与病理分型相关联。采用SPSS 25.0软件包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 目的:总结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CT和MRI特征,分析其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患者43例,分析CT和MRI表现,并将其与病理分型相关联。采用SPSS 25.0软件包中的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Ⅰ/Ⅱ型和Ⅲ型之间肿瘤形态、边界、内部结构、骨质侵犯和颈淋巴结转移等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83.7%(36/43)的肿瘤边缘呈分叶状;81.4%(35/43)内部出现囊变或坏死,呈现不均匀强化;37.2%(16/43)可见粗钙化或混合钙化灶;25.6%(11/43)出现邻近骨质压迫性吸收。75%(12/16)的Ⅰ/Ⅱ型肿瘤形态规则(圆形或卵圆形),77.8%(21/27)的Ⅲ型肿瘤形态不规则。93.8%(15/16)的Ⅰ/Ⅱ型肿瘤边界清楚,66.7%(18/27)的Ⅲ型肿瘤边界模糊。59.3%(16/27)的Ⅲ型肿瘤出现溶骨性骨质吸收。Ⅰ/Ⅱ型肿瘤平均最大径显著小于Ⅲ型(P<0.05)。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显示,肿瘤形态、边界、溶骨性骨质吸收3种影像特征与病理分型相关(P<0.001)。结论:大部分小唾液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CT和MRI表现以边缘分叶状,不均匀强化为共同特征。Ⅰ/Ⅱ型肿瘤形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罕见溶骨性骨质破坏;Ⅲ型肿瘤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且易出现溶骨性骨质破坏。将形态、边界和溶骨3种特征相结合,更有助于鉴别Ⅰ/Ⅱ型和Ⅲ型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小唾液腺 CT MRI
下载PDF
气管多形性腺瘤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白洁 李赟 +1 位作者 李建英 刘亚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2期29-32,共4页
多形性腺瘤(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起源于唾液腺,起自气管支气管的PA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基本为个案报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现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男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女性癌症死亡中成为仅次于乳腺癌... 多形性腺瘤(PA)是一种良性肿瘤,大多起源于唾液腺,起自气管支气管的PA非常罕见,国内外文献基本为个案报道。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现已成为全世界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是男性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在女性癌症死亡中成为仅次于乳腺癌的次要原因,因其症状的不典型性,往往在确诊肺癌时已处于晚期,因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及社会压力。气管PA合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例目前未有文献报道,本文报道1例右肺下叶气管PA合并支气管肺癌的病例资料,旨在通过文献学习提高对该病诊断、治疗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高频电圈套器切除
下载PDF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晓芳 王锦玉 +3 位作者 李子鑫 邢恩鸿 卢海滨 陈健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LST患者33例、结直肠隆起型腺瘤(PA)患者37例、结直肠癌患者3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LST组、PA组、CRC组,留取结直肠... 目的观察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LST患者33例、结直肠隆起型腺瘤(PA)患者37例、结直肠癌患者35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留取切除的肿瘤组织分别记为LST组、PA组、CRC组,留取结直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5 cm)记为Control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织中RNF6蛋白,采用半定量评分法评估蛋白表达情况,包括阳性表达率和阳性程度,并分析RNF6蛋白表达与LST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多数不染色或染色颜色较浅、阳性面积小,而结直肠癌组织中RNF6蛋白染色较深,多数呈棕黄色颗粒沉积,PA组织及LST组织的染色程度介于癌旁正常组织及结直肠癌组织中间。Control组、PA组、LST组、CRC组RNF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1.4%、75.8%、91.4%,组间相比,P均<0.05。Control组、PA组、LST组、CRC组RNF6蛋白阳性强度呈递增趋势(P均<0.05)。RNF6蛋白表达与LST患者上皮内瘤变级别有关(P<0.05),上皮内瘤变级别越高的LST组织中RNF6蛋白阳性表达越强(Z=-2.456,P=0.014)。结论LST组织中RN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强度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和PA组织,低于结直肠癌组织。上皮内瘤变级别越高的LST组织中RNF6蛋白阳性表达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指蛋白 RNF6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结直肠癌 结直肠隆起型腺瘤
下载PDF
基于GEO数据库筛选滤泡性甲状腺癌关键基因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陈保林 李佳阳 +5 位作者 姜焱 罗承敏 鲍宇翔 闫忠梁 程晓明 吕俊远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1期44-49,共6页
目的 滤泡性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临床上较少见,其在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FT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发掘FTC的致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目的 滤泡性甲状腺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临床上较少见,其在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FT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发掘FTC的致病机制及治疗靶点。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下载基因芯片GSE82208,利用R软件分析以获得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利用数据库注释、可视化和综合发现(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在线网站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DEGs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并筛选核心基因,对核心基因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共筛选获得74个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61个,表达下调基因13个。GO富集在细胞对锌离子的反应、细胞对镉离子反应、细胞核及金属离子结合等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在矿物质吸收信号通路。通过对PPI网络分析,筛选出核心差异表达基因MT1E、MT1F、MT1G、MT1H、MT1M、MT1X和MT2A共7个金属硫蛋白基因。生存分析发现MT1F和MT1M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 金属硫蛋白介导的金属离子代谢紊乱与FTC密切相关,有望成为FTC的诊治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泡性甲状腺癌 滤泡状腺瘤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 金属硫蛋白
下载PDF
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16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宇华 李江 +1 位作者 李蕾 傅涵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分析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经病理复片诊断为MPA的161例临床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1例MPA中,152例为原发性肿瘤、7例为局部复发性肿瘤、2例为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灶。... 目的分析涎腺恶性多形性腺瘤(malignant pleomorphic adenoma,MPA)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经病理复片诊断为MPA的161例临床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1例MPA中,152例为原发性肿瘤、7例为局部复发性肿瘤、2例为肿瘤颈淋巴结转移灶。152例原发MPA中发生于腮腺85例、腭部39例、颌下腺21例、颊部3例、唇部2例、磨牙后区1例、上颌骨1例;男性95例,女性57例,男女比为1.7∶1;发病年龄为27~92岁,平均59岁。恶性成分的组织学类型包括肌上皮癌62例、非特异性腺癌59例、腺样囊性癌8例、黏液表皮样癌7例、导管癌3例、腺鳞癌3例、上皮-肌上皮癌3例、癌肉瘤3例、未分化癌2例、腺泡细胞癌1例、黏液腺癌1例。组织学高、中、低度恶性的分别为45、69、38例。同一肿瘤中恶性成分≤50%的为21例,>50%的为131例。侵袭性、微侵袭性、非侵袭性癌分别为106、10、33例。侵袭性癌、组织学分级与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1)。结论MPA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好发于腮腺;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渐大性肿块,以近期生长迅速为特征;组织学表现为常同时具有良性多形性腺瘤成分和恶性肿瘤成分,侵袭性癌多见,恶性成分常多于良性成分,恶性成分以肌上皮癌和非特异性腺癌为多见;侵袭性癌、组织学分级高度恶性者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恶性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癌肉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Beclin 1与LC3蛋白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腮腺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冉 李磊 +2 位作者 刘江 杨国海 姚雅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 目的探讨自体吞噬相关基因Beclin 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LC3)表达和腮腺肿瘤之间的关系。方法所用组织取自本院2001-2009年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20例正常腮腺组织,37例腮腺多形性腺瘤,41例癌在多形性腺瘤中Beclin 1和LC3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eclin 1、LC3在正常腮腺组织表达为(1.045±0.002)、(0.779±0.047),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降[(0.419±0.051)、(0.243±0.023),P<0.05],在癌在多形性腺瘤中二者阳性表达显著下降[(0.173±0.008)、(0.051±0.010),P<0.05]。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与Beclin 1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侵袭性,不同淋巴结转移组与LC3的表达间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Beclin 1和LC3在腮腺多形性腺瘤及癌在多形性腺瘤中表达下调,自体吞噬功能改变可能在腮腺肿瘤形成过程中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自体吞噬 BECLIN 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下载PDF
Survivin在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关健 陈杰 +3 位作者 罗玉凤 曹金伶 赵和 郝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8-401,I0009,共5页
目的研究Survivin(SVV)在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结直肠腺瘤、25例结直肠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10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SVV、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SVV在结直肠腺管状腺瘤、绒毛... 目的研究Survivin(SVV)在人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结直肠腺瘤、25例结直肠腺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和108例结直肠腺癌组织中SVV、P5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SVV在结直肠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腺管状腺瘤等结直肠腺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0%(12/40)、40.9%(9/22)和35.8%(10/28),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SVV在绒毛腺管状腺瘤组织伴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DukesA、B、C期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17/25)、75%(27/36)、81.3%(26/32)和95%(38/40),均明显高于结直肠腺瘤各组(P<0.05)。P53和Bcl-2在上述各组病例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VV的高表达与Bcl-2和P53表达无相关性(P=0.487,P=0.437)。结论SVV在结直肠癌发生早期即有表达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腺瘤癌变具有一定关系。SVV表达对结直肠腺瘤和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 腺瘤 腺癌 结直肠
下载PDF
肠镜诊治大肠腺瘤癌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何国杰 姚礼庆 +3 位作者 高卫东 周平红 徐美东 梁正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14-15,共2页
目的 :探讨肠镜下大肠腺瘤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腺瘤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80 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腺瘤或腺瘤癌变的病例 ,分析大肠腺瘤大小、位点、基蒂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对腺瘤癌变的影响。结果 :发现 80 4例共 1... 目的 :探讨肠镜下大肠腺瘤的分布、大小、形态、病理特征与腺瘤癌变的关系及其诊治方法。方法 :选择80 4例病理证实为大肠腺瘤或腺瘤癌变的病例 ,分析大肠腺瘤大小、位点、基蒂特点和组织学特征对腺瘤癌变的影响。结果 :发现 80 4例共 112 6枚大肠腺瘤 ,腺瘤癌变 46例 (4 6枚 ) ,癌变发生率 4.1%。直肠、乙状结肠腺瘤 897枚 ,占腺瘤总数的 79.7% ,其中癌变腺瘤 39枚 ,占癌变腺瘤总数的 84.8%。直径大于 2 .0cm的腺瘤癌变率 17.2 % (2 6 / 15 1) ,1.0~ 2 .0cm腺瘤癌变率为 5 .5 % (15 / 2 71)。广基腺瘤癌变率为 11.5 % (2 6 / 2 2 6 ) ,短蒂或亚蒂者为 3.1% (18/ 5 74)。绒毛状腺瘤癌变率 2 2 .1% (2 1/ 95 ) ,管状绒毛状腺瘤 9.4% (15 / 15 9) ,管状腺瘤 1.1% (10 / 872 )。结论 :直肠、乙状结肠是大肠腺瘤及腺瘤癌变的好发部位 ,直径大于 2 .0cm腺瘤、广基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有较高的癌变危险性。积极治疗大肠腺瘤是防治大肠癌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瘤 腺瘤癌变 结肠镜
下载PDF
多原发大肠癌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玮 周志伟 +6 位作者 万德森 卢震海 陈功 潘志忠 李力人 伍小军 丁培荣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5-5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大肠癌在大肠癌中并非少见,但其生物学行为较独特。本研究探讨多原发大肠癌(MPCC)的临床特点、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70例MP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 背景与目的:多原发大肠癌在大肠癌中并非少见,但其生物学行为较独特。本研究探讨多原发大肠癌(MPCC)的临床特点、诊断、外科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997~2003年间手术治疗的70例MPC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同时性多原发大肠癌(SC)61例,异时性多原发大肠癌(MC)9例,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结果:55例患者术前经肠镜、钡灌肠或CT诊断,15例患者因远端肿瘤过大无法进镜于术中诊断。70例患者中伴发结肠多发腺瘤性息肉者33例。除3例患者肿瘤广泛播散仅行短路手术外,其余均同期手术切除。其中根治性切除52例,姑息性切除15例。总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7%和45.7%,其中根治性切除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和59.3%。结论:MPCC的发生过程与腺瘤及息肉关系密切。其手术治疗并无固定模式,需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间距以及患者的综合情况等决定。MPCC总体预后较好。应着重随访伴发腺瘤及息肉的MPC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多原发癌 腺瘤 外科治疗 预后
下载PDF
bag-1、bcl-2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金军 袁宏银 熊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4-286,F003,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bcl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35例大肠腺瘤和82例大肠癌中bag1、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g1蛋白... 目的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bcl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20例正常大肠黏膜、35例大肠腺瘤和82例大肠癌中bag1、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ag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60%、81%。bcl2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80%、65%。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bag1、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P<0.05)。bag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bcl2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癌肿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bag1、bcl2蛋白高表达对大肠癌的发生均起重要作用,而bag1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的恶性程度有关,可作为预测大肠癌浸润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G-1 BCL-2 大肠腺瘤 大肠癌
下载PDF
结直肠不同异型增生腺瘤与癌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胡其泰 胡凤英 +3 位作者 田旭阳 杨莉 陈言东 党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腺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全结肠镜检查的290例腺瘤和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病例,检测检出的300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96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 目的探讨腺瘤在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全结肠镜检查的290例腺瘤和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病例,检测检出的300枚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腺瘤、96枚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腺瘤、36枚腺瘤癌变和9个结直肠癌灶在结直肠的分布。结果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和浸润癌灶由近端部位向远端部位迁移(P<0.01);与近端结肠相比,HGIN腺瘤数目在远端结肠增加(P<0.03);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数目在直肠增加(P<0.02)。LGIN腺瘤、HGIN腺瘤、腺瘤癌变或伴发腺瘤的结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2、59.2和63.7岁;病变的中位数大小和四分位数间距分别是0.8、0.4、1.5、1.45、4、2 cm;秩相关分析rs值分别为0.826,P<0.05;0.970,P<0.01。直径>1.0 cm组中,与LGIN腺瘤相比,HGIN腺瘤的发生率增加(P<0.001);与管状腺瘤相比,HGIN腺瘤的数目在管状绒毛状腺瘤中增加(P<0.001);与管状绒毛状腺瘤相比,腺瘤癌变的数目在绒毛状腺瘤中增加(P<0.02)。表明HGIN腺瘤所具有的恶性潜能介于LGIN腺瘤和浸润癌之间。结论不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腺瘤在结直肠呈不同分布,提示:不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腺瘤对结直肠癌的发生呈现不同的恶性潜能。这一现象更像是发展中的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癌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 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 腺瘤癌变 分布
下载PDF
甲状腺常见病变CT诊断及与ECT对照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镇滔 郑晓林 +2 位作者 张旭升 何锡华 莫少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第4期54-5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常见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及ECT表现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对42例甲状腺病变的CT及其中1 9例E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15例,CT主要...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常见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及ECT表现的分析,探讨甲状腺病变的影像学诊断特点。方法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对42例甲状腺病变的CT及其中1 9例E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甲状腺腺瘤15例,CT主要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缘光整的结节,呈岛状强化。ECT多为"凉"或"温"结节。甲状腺癌13例,CT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可见细沙粒状钙化,呈不均匀强化,ECT多为"冷"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CT表现为多发结节,边缘不清,密度均匀,增强呈中等度强化,ECT为"温"结节。结论CT对甲状腺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结合ECT对核素的摄取能力能更好地提高甲状腺肿瘤的定性诊断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 CT 核素显像
下载PDF
Differential mucin phenotype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a variation of colorectal carcinoma 被引量:15
18
作者 Yasuo Imai Hidetsugu Yamagishi +3 位作者 Kazunori Fukuda Yuko Ono Tohru Inoue Yoshihiko Ued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25期3957-3968,共12页
AIM: To investigate mucin expression profile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histological subtypes with regard to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and prognosis. METHODS: Mucin (MUC)2 and MUC5AC expressions were assessed by... AIM: To investigate mucin expression profiles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CRC) histological subtypes with regard to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and prognosis. METHODS: Mucin (MUC)2 and MUC5AC expressions were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a total of 250 CRC cases that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CRCs included 63 well-to-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s (WMDAs), 91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s (PDAs), 81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MUAs), and 15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s (SRCCs). MUC2 and MUC5AC were scored as positive when ≥ 25% and ≥ 1% of cancer cells were stained positive, respectively. The human mutL homolog 1 and human mutS homolog 2 expressions were assess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PDAs to investigate mismatch-repair (MMR) status.Tumors that did not express either of these two were considered MMR-deficient. Results were analyzed for associations with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and the prognosis in individual histological CRC subtypes. RESULTS: MUC2-positive and MUC5AC-positive WMDA percentages were 49.2% and 30.2%,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MUC2-positive and MUC5AC-positive PDA percentages were 9.5% and 51.6%, respectively. MUC2 levels tended to decrease and MUC5AC levels tended to increase from WMDA to PDA. In 21 tumors comprising both adenoma and adenocarcinoma components in a single tumor (4 WMDAs, 7 PDAs, and 10 MUAs), MUC2 was significantly downregulated in PDA and MUC5AC was downregulated in PDA and MUA in the 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UC2 levels might be associated with malignant potential and that MUC5AC expression was an early event in tumorigenesis. Despite worse prognoses than WMDA, high MUC2 expression levels were maintained in MUA (95.1%) and SRCC (71.5%), which suggested a pathogenesis for these subtypes distinct from that of WMDA.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MUC2 expression and any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in any histological subtype. MUC5AC expression in PDA wa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right-sided location (P = 0.017), absence of nodal metastasis (P = 0.010), low tumor node metastasis stage (P = 0.010), and MMR deficiency (P = 0.003). MUC2 expression in WMDA was a marginal prognostic factor for recurrence/metastasis-free survival (RFS) by univariate Cox analysis (P = 0.077) but not by multivariate Cox analysis (P = 0.161). MUC5AC expression in PDA wa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RFS by univariate Cox analysis (P = 0.007) but not by multivariate Cox analysis (P = 0.104). Kaplan-Meier curves and log-rank tests revealed that MUC2 expression was marginally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WMDA prognosis [P = 0.064 for RFS and P = 0.172 for overall survival (OS)] but not for PDA. In contrast, MUC5AC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nd marginally associated with a better PDA prognosis in terms of RFS and OS, respectively(P = 0.004 for RFS and P = 0.100 for OS), but not for WMDA and MUA. CONCLUSION: Mucin core protein expression profil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differ according to histological CRC subtypes. This may reflect different pathogeneses for these tum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IN 2 MUCIN 5AC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ismatch repair Colorectal CARCINOMA 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Pathogenesis adenoma-carcinoma sequence Prognosis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8
19
作者 佟桂玲 赵宝英 +1 位作者 王宇 耿昶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90-1795,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甲状腺癌42例,甲状腺腺瘤35例,均进行CT增强扫描。分析下列CT征象:病...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7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甲状腺癌42例,甲状腺腺瘤35例,均进行CT增强扫描。分析下列CT征象:病灶数量、大小、形态、平扫和增强的边缘特征、钙化、平扫CT值和增强CT值增强幅度和颈部淋巴结情况;探讨上述CT征象对两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甲状腺癌表现为不规则形稍低密度肿块,半数病灶可见钙化,以砂砾状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大多数病灶平扫和增强均边缘不清,可侵犯周围器官,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腺瘤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少部分可有钙化,以粗大钙化为主,增强后不均匀强化,平扫和增强均边缘清晰,少有淋巴结肿大。病变的形状、边缘、钙化形态和邻近区域有无淋巴结肿大对两者鉴别有重要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鉴别诊断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癌 计算机断层成像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袁荣涛 纪祥瑞 +2 位作者 尚伟 贾暮云 李宁毅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情况。③结果  2 6 0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 177例 ,颌下腺 36例 ,舌下腺 1例 ,小涎腺 46例 ;2 6 0例中 38例发生恶变 ,其中发生于大涎腺者中恶变 2 5例 ,发生于小涎腺者中恶变 13例。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于大涎腺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8.15 ,P <0 .0 1)。 38例恶变者中包括腺癌 3例、腺样囊性癌 1例、鳞状细胞癌 1例及肌上皮癌 33例。④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 ,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 ;多次复发可致恶变 ,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涎腺多形性腺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