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
1
作者 王琦 李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探究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垂体腺瘤患者的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 目的探究MMP-9与IGF-1在垂体腺瘤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病理垂体腺瘤患者的血清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水平差异。84例垂体腺瘤患者依据治疗后肿瘤直径大小和转移率分为缓解组(n=40)与未缓解组(n=44),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MP-9、IGF-1对垂体腺瘤患者预后的评估效能。结果不同肿瘤直径的垂体腺瘤患者MMP-9、IGF-1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MP-9水平明显低于发生转移的患者,而IGF-1水平高于发生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Ⅰ~Ⅱ期的垂体腺瘤患者MMP-9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患者,而IGF-1水平高于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MMP-9低于同期未缓解组,IGF-1水平明显高于同期未缓解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中MMP-9与IGF-1的截断值分别为16.61 ng/L、229.06 ng/L,MMP-9预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95%CI=0.778~0.935),敏感度75.61%,特异度92.50%,IGF-1预测ROC曲线AUC为0.851(95%CI=0.755~0.921),敏感度75.61%,特异度87.50%。结论血清中MMP-9,IGF-1水平与垂体腺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通过早期检测结果进一步优化诊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预后情况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PLAGL2和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研究
2
作者 杨晓宏 李鹏飞 +3 位作者 冯毅 王璞 赵全胜 靳英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1825-1829,1839,共6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和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SNX5)的表达及临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忻州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HC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LAGL2、SNX5表达情况。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PLAGL2、SNX5阳性和阴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HCC组织中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为78.26%(72/92)和76.09%(70/92),高于癌旁组织的6.52%(6/92)和4.35%(4/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的患者PLAGL2和SNX5阳性率分别高于TNM分期Ⅰ~Ⅱ期、肿瘤最大径≤5 c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PLAGL2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1.39%(37/72),低于PLAGL2阴性患者的80.00%(1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SNX5阳性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为50.00%(35/70),低于SNX5阴性患者的81.82%(1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肿瘤最大径>5 cm、TNM分期Ⅲ期、PLAGL2阳性及SNX5阳性均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HCC组织中PLAGL2、SNX5阳性率升高,两者均参与促进HCC的发生、发展。PLAGL2阳性和SNX5阳性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是HCC潜在的预后相关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分拣微管连接蛋白5 预后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脑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张玥熠 张玉垲 +1 位作者 杨青 袁昌丽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86-90,共5页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表达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组比较,探讨IGF-1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6例垂体腺瘤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IGF-1水平。综合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测量所得最大径与术后肿瘤病理标本所得肿瘤最大径,将试验组按照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各亚组及对照组的IGF-1水平差异。结果生长激素细胞腺瘤、双激素和多激素细胞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及其余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性垂体腺瘤患者IGF-1水平高于非侵袭性患者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IGF-1水平和肿瘤最大径为垂体腺瘤有侵袭性的危险因素,且IGF-1水平越高、肿瘤最大径越大,侵袭性风险越高;垂体腺瘤患者术后1个月内的IGF-1水平相较于术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对不同功能类型垂体腺瘤的鉴别诊断、对垂体腺瘤早期侵袭性判断有一定价值,并有望作为术后随访的一项可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垂体腺瘤 侵袭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腺瘤样腺癌10例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
4
作者 周文斌 张爱 +2 位作者 杨路路 王劲松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腺瘤样腺癌和4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采用ARMS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腺瘤样腺癌和6例高分化... 目的探讨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分子学特征。方法收集10例腺瘤样腺癌和4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采用ARMS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例腺瘤样腺癌和6例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中KRAS、N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结果腺瘤样腺癌大体类型上均为息肉型。腺瘤样腺癌与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相比,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发生位置、T分期等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例术前行病理活检,镜下发现腺体有明显的黏液分泌旺盛现象。错配修复蛋白检测显示均为错配修复基因完整型,分子检测显示2例有KRAS基因突变。生存分析显示,所有腺瘤样腺癌患者均生存,而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的总生存率为72.5%。结论腺瘤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结直肠腺癌类型,具有良好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以及独特的分子特征。术前活检绒毛状腺瘤腺上皮黏液分泌亢进可能为腺瘤样腺癌的一个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样腺癌 高分化非特殊型腺癌 分子特征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组织中环氧化酶-2蛋白在进展期结直肠腺瘤雪白征中的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建丽 王学红 +2 位作者 马臻棋 杨生森 石宏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分析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进展期结直肠腺瘤(ACA)雪白征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雪白征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雪白征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40例)ACA患者腺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距瘤组织远端>5 cm)CO... 目的分析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进展期结直肠腺瘤(ACA)雪白征中的表达情况,探讨雪白征相关临床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雪白征阳性组和阴性组(每组40例)ACA患者腺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距瘤组织远端>5 cm)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雪白征阳性ACA患者在不同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在不同性别、吸烟与否、饮酒与否、不同民族、有无结直肠癌家族史、有无腹痛、有无腹泻、有无便秘、有无便潜血、肿瘤标志物是否正常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雪白征阳性ACA多见于多发腺瘤(P=0.004)、较大腺瘤(P=0.006)、远端结肠(P=0.015)、突出型息肉(P=0.044)及晚期病理(P=0.010),雪白征阳性ACA在日本窄带成像技术专家小组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2)。雪白征阳性和阴性组腺瘤组织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瘤旁正常组织(P<0.001,P=0.004),雪白征阳性组腺瘤组织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雪白征阴性组(P=0.001),两组瘤旁正常组织COX-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3)。结论雪白征阳性ACA多见于年龄较小、多发及较大腺瘤、远端结肠、突出型息肉及晚期病理。雪白征阳性ACA中COX-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雪白征阴性ACA,成人伴有雪白征的腺瘤比无雪白征的腺瘤容易癌变,具有更高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白征 鸡皮样黏膜 环氧化酶-2蛋白 进展期腺瘤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子宫腺瘤样瘤5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敏华 雷伟华 +6 位作者 胡志雄 郭锦辉 陈威 邹绮嫦 邓超桦 欧瑞芬 周泳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8年第8期567-57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 目的探讨子宫腺瘤样瘤(ATs)组织发生及命名、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对50例子宫ATs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资料复习。结果 50例子宫ATs发生率占同期子宫肿瘤切除标本的1.4%,单纯子宫ATs 14例(28%),伴子宫其他病变36例(72%)。肿瘤多位于子宫浆膜下肌壁间,结节状生长,单发43例(86%),多发7例(14%),肿瘤直径0.5~5 cm,边界清或欠清,无包膜。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均无特征性。肿物类似平滑肌肿瘤,切面灰白、灰黄色,实性均质,质硬或较软,部分切面湿润,可见大小不一的囊腔,囊内含有黏液。镜下肿瘤组织均由增生平滑肌和上皮样成分组成,上皮样成分形态呈大小不一的腺样、腔隙样、实性巢状、条索状,单个形似浸润性分布于平滑肌束之间,上皮样细胞异型性小或无,未见核分裂象,增生的平滑肌呈束状或编织状排列。18例腔隙内黏液样物阿尔辛蓝染色(+),PAS染色(-)。免疫组化:50例上皮样成分CK、vimentin、HBME-1、CR和D2-40(+),Ki-67阳性指数均<1%。术后随访均无复发或恶变。结论子宫ATs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起源于间皮,临床及病理检查均不易确诊,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腺瘤样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患者IGF-Ⅰ、IGF-ⅠR的表达及其与血清IGF-Ⅰ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8
7
作者 崔艳欣 刘玲 +5 位作者 杨阅楼 姜常青 宋明全 林惠忠 陈磊 姜相君 《胃肠病学》 201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与结直肠腺瘤(CRA)关系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探讨CRA患者IGF-Ⅰ、IGF-Ⅰ受体(IGF-ⅠR)表达及其与血清1GF-Ⅰ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系统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其与结直肠腺瘤(CRA)关系的研究目前相对较少。目的:探讨CRA患者IGF-Ⅰ、IGF-Ⅰ受体(IGF-ⅠR)表达及其与血清1GF-Ⅰ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0月青岛市市立医院50例CRA、30例结直肠癌(CRC)、20例炎性息肉患者。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Ⅰ、IGF-ⅠR表达,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GF-Ⅰ水平。结果:炎性息肉组、CRA组、CRC组IGF-Ⅰ、IGF-ⅠR表达阳性率呈递增趋势(P<0.05)。CRC组血清IGF-Ⅰ明显高于炎性息肉组(P=0.018)。CRA患者IGF-Ⅰ、IGF-ⅠR表达以及血清IGF-Ⅰ水平与性别、年龄、息肉大小、息肉数量、息肉部位、息肉组织学类型等均无明显关系(P>0.05)。IGF-Ⅰ、IGF-ⅠR阳性表达的CRA患者血清IGF-Ⅰ水平均显著高于IGF-Ⅰ、IGF-ⅠR阴性表达者(P=0.03;P=0.02)。CRA患者IGF-Ⅰ表达与IGF-ⅠR表达呈正相关(r=0.718,P<0.01)。结论:IGF-Ⅰ、IGF-ⅠR表达联合血清IGF-Ⅰ可能成为评估CRA发展和恶变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受体 IGF1型 免疫组织化学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糖耐量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一琳 张硕 +4 位作者 郭晓鹏 高路 连伟 王任直 幸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糖耐量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05例垂体GH腺瘤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糖耐量状态、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评估手术... 目的探讨经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对垂体生长激素(GH)腺瘤糖耐量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105例垂体GH腺瘤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糖耐量状态、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评估手术对不同糖耐量状态的疗效。结果 105例患者中,47例(44.8%)术前为正常血糖(NGT),26例(24.8%)为糖尿病前期(ECMDs),32例(30.5%)为糖尿病(DM)。除NGT组外,ECMDs和DM组的术后空腹血糖(P=0.006,P=0.017)和餐后血糖(P=0.000,P=0.000)都得到明显改善;NGT组、ECMDs组和DM组患者的术后随机GH水平(P=0.001,P=0.004,P=0.001)、GH谷值(P=0.000,P=0.001,P=0.001)及IGF-1水平(P=0.005,P=0.000,P=0.000)均较术前均显著下降;DM组的空腹血糖(P=0.029,P=0.000)、餐后血糖(P=0.003,P=0.000)及血清IGF-1水平下降幅度(P=0.048,P=0.000)均明显大于ECMDs组和NGT组。结论经蝶垂体腺瘤切除术可明显改善垂体GH腺瘤患者的血糖、GH及IGF-1水平,且手术对术前明确DM者的糖耐量状态及IGF-1水平改善较ECMDs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生长激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耐量 经蝶手术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基因锌指蛋白PLAGL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薛明明 宁仁利 +1 位作者 徐慧莉 董强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40-943,948,共5页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是一类源于多形性腺瘤基因(PLAG)家族的锌指蛋白,家族成员还包括PLAG1和PLAGL1,三者在结构上高度同源,但具有不同的功能,主要与结合的DNA不同有关。近年来,对于PLAG1、PLAGL1和PLAGL2的结构、功能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且发现PLAGL2与细胞代谢及多种系统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而在肿瘤抑制或肿瘤促进方面存在争议。文章就PLAGL2的结构、转录机制、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系统性疾病和肿瘤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转录机制 生物学功能 肿瘤
下载PDF
结直肠腺瘤患者血清IGF-1和IGFBP-3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崔艳欣 姜常青 +3 位作者 王瑶 姜相君 辛永宁 宋明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529-2533,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分别检... 目的:研究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3,IGFBP-3)在结直肠腺瘤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免疫放射法分别检测120例结直肠腺瘤患者、48例结直肠癌患者及34例健康人外周血清IGF-1和IGFBP-3表达水平.结果: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0.063±0.010)、腺瘤性息肉组(224.75±69.45;0.055±0.010)及健康对照组(195.39±63.37;0.047±0.013)依次降低,前两组明显高于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情况及肿瘤家族史临床指标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息肉大小、数量、部位、组织学分类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在结直肠癌组(247.35±60.77;0.063±0.010)、进展期腺瘤组(235.81±73.72;0.056±0.011)及早期腺瘤组(208.15±59.44;0.052±0.008)依次降低,且前两组较后组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血清IGF-1和IGFBP-3呈正相关(r=0.796,P<0.001).结论:血清IGF-1和IGF-1/IGFBP-3比值增高可能在结直肠腺瘤癌变中起一定作用,对适龄人群行血清GF-1和IGF-1/IGFBP-3检测可以简单筛选有息肉恶变倾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放射免疫 免疫放射
下载PDF
IGF-1和IGF-1R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明 蒲九君 +5 位作者 孙彦龙 周辉 靳凯 阮伦亮 钟艾凌 杨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67-1372,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和复发性的关系。方法60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复发性组(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侵袭性和复发性的关系。方法60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分为侵袭性复发性组(16例)、侵袭性非复发性组(24例)和非侵袭性非复发性组(20例)。采用qRT-PCR检测IGF-1和IGF-1R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IGF-1、IGF-1R和其下游信号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IGF-1和IGF-1R的mRNA表达水平及IGF-1、IGF-1R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侵袭性复发性组高于侵袭性非复发性组(P<0.05),侵袭性非复发性组高于非侵袭性非复发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侵袭性复发性、侵袭性非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织中IGF-1和IGF-1R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85,r=0.80,P<0.05),IGF-1R和VEGF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4,r=0.70,P<0.05);在非侵袭性非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组织中IGF-1和IGF-1R蛋白表达量呈正相关(r=0.73,P<0.05),IGF-1R和VEGF蛋白表达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GF-1、IGF-1R和VEGF在侵袭性和复发性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中表达上调,三者协调作用,与无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性恶性行为的发生、发展可能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1 IGF-1R 无功能性垂体腺瘤 侵袭性 复发性
下载PDF
Cancer risk in IBD: How to diagnose and how to manage DALM and ALM 被引量:6
12
作者 Helmut Neumann Michael Vieth +2 位作者 Cord Langner Markus F Neurath Jonas Mudter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7期3184-3191,共8页
The risk of developing neoplasia leading to colo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most likely in Crohn's disease. Several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implemen... The risk of developing neoplasia leading to colorectal cancer i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ulcerative colitis (UC) and most likely in Crohn's disease. Several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strategies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identify these lesions. The main issue is that colitisassociated neoplasms often occurs in flat mucosa, often being detected on taking random biopsies rather than by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lesions via endoscopic imaging. The standard diagnostic procedure in long lasting UC is to take four biopsies every 10 cm. Image enhancement methods, such as chromoendoscopy and virtual histology using endomicroscopy, have greatly im- proved neoplasia detection rates and may contribute toreduced random biopsies by taking targeted "smart" biopsies. Chromoendoscopy may effectively be performed by experienced endoscopists for routine screening of UC patients. By contrast, endomicroscopy is often only available in selected specialized endoscopic centers. Importantly, advanced endoscopic imaging has the poten- tial to increase the detection rate of neoplasia whereas the interplay between endoscopic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of histological biopsy evaluation allows the physician to make a proper diagnosis and to find the appropriate therapeutic approach. Colitis-associated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s may occur in flat mucosa of endoscopically normal appearance or may arise as dysplasia-associated lesion or mass (DALM), which may b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sporadic adenomas in healthy or non-colitis mucosa [adenoma-like mass (ALM)]. The aim of this review was to summarize endoscopic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ALM and ALM in the context of therapeutic proced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rohn’s dis- ease Endoscopy Colitis Dysplasia-associated lesion or mass adenoma-like mass ENDOMICROSCOPY Ulcerative colitis ENDOMICROSCOPY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Prob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Integrat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Endoscope-based 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 Narrow band imaging CHROMOENDOSCOPY Cancer DYSPLASIA
下载PDF
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诊断问题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凌艳 俞创奇 +1 位作者 胡北平 哈纟其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腮腺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5 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 2 5例腮腺腺淋巴瘤 ,进行各项临床资料内容的卡方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1)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 目的 探讨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 对 2 2例腮腺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5 0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 2 5例腮腺腺淋巴瘤 ,进行各项临床资料内容的卡方检验及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1)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好发于 40 5 9岁的女性 ,局部表现为涎腺区肿块 ,质中、表面光滑、有酸胀和时大时小现象 ,还有口干、眼干和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 ,抗炎治疗有效。 (2 )建立了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多形性腺瘤和腺淋巴瘤的判别函数。结论 判别函数的建立为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肿瘤型舍格伦综合征 多形性腺瘤 诊断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良 张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隐袭起病、缓慢进展的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主要由生长激素垂体瘤引起,这种垂体瘤长期、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升高,从而导致靶器官受损、增加患者死亡率... 肢端肥大症是一种隐袭起病、缓慢进展的内分泌疾病。肢端肥大症主要由生长激素垂体瘤引起,这种垂体瘤长期、过度分泌生长激素导致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升高,从而导致靶器官受损、增加患者死亡率并且降低生活质量。本文检索5年来的相关文献,回顾肢端肥大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垂体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药物治疗 生长抑素类似物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IMP1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芳 王立东 +16 位作者 焦新英 孙哲 高珊珊 范宗民 何欣 郭涛 齐义军 余炜伟 王智卿 江亚南 常志伟 李吉林 常扶保 郭花芹 尹艳春 牛牧 李江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25-428,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IMP1在食管癌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的表达变化特征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123例食管和贲门癌及癌前病变组织IMP1蛋白的表达状况和特征。结果食管:IMP1在正常鳞状上皮组织表达最高(100%),并随病变进展,阳性表达率呈下降趋势,正常食管上皮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BCH,91·67%)、不典型增生(DYS,85·71%)和鳞状细胞癌(SCC,83·33%)之间差有异显著性(P<0·05),且BCH与SCC之间阳性表达率差异明显(P<0·05)。贲门:IMP1在各级病变组织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不典型增生组织(DYS,83·33%%)阳性率最高,表达最低是慢性萎缩性贲门炎组织(CAG,54·55%),DYS与正常贲门腺上皮(61·11%)、CAG和贲门腺癌(GCA,61·90%)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IMP1表达率与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IMP1蛋白表达变化是食管癌、贲门癌和癌前病变组织常见的分子事件,可能在食管鳞癌和贲门腺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肿瘤 鳞状细胞癌 腺癌 癌前病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发生机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廷乐 宋萌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0%以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慢性生长的肿瘤。涎腺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过程,目前主要研究分子水平上潜在的致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及其所表达的产物之间的失...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涎腺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占涎腺上皮性肿瘤的50%以上,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慢性生长的肿瘤。涎腺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过程,目前主要研究分子水平上潜在的致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及其所表达的产物之间的失活与激活,来阐明肿瘤发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基因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细胞周期蛋白D1 抑癌基因P53
下载PDF
腮腺良恶性肿瘤的磁共振表现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侃荣 赵继泉 欧卫谦 《影像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46-50,55,共6页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图像特点,提高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腮腺肿瘤MRI图像及临床特点。包括肿瘤部位、形态、边缘,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34个病例中,32例良性,2例恶性。... 目的:分析腮腺良恶性肿瘤的MRI图像特点,提高腮腺肿瘤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腮腺肿瘤MRI图像及临床特点。包括肿瘤部位、形态、边缘,肿瘤的信号特点及强化方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34个病例中,32例良性,2例恶性。良性肿瘤:混合瘤、腺淋巴瘤、表皮样囊肿、淋巴上皮囊肿;恶性肿瘤:淋巴上皮瘤样癌和腺泡细胞癌。多形性腺瘤共13例,10例浅叶,3例深叶,T2WI序列上高信号9例,高低混杂信号4例。7例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1例环形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腺淋巴瘤共13例,均位于腮腺深叶,腮腺的下极。T2WI序列上稍高信号7例,等信号1例,高低混杂信号5例。强化方式13例均为轻度强化;表皮样囊肿4例,3例腮腺表面,1例腮腺浅叶。T2WI高信号,2例不强化,2例环形强化;淋巴上皮囊肿2例,腮腺浅叶。T2WI高信号,1例不强化,1例环形强化;淋巴上皮瘤样癌1例,腮腺深叶,T2WI等信号,轻度强化。腺泡细胞癌1例,腮腺深叶,T2WI混杂信号,轻度强化。结论:磁共振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有困难,但对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诊断影像表现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腺淋巴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腺泡细胞癌 磁共振表现
下载PDF
IGF-Ⅰ、IGF-ⅠR、IGF-Ⅱ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谭晓林 刘祥玉 +6 位作者 米贤军 谢彩虹 赵超 陈冬妹 肖文 尹泉 施为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24-729,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GF-IR、IGF-II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I、IGF-IR、IGF-II在结直肠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1-01/2013—06在我院内镜中心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并经活检病理确诊的100例结直肠腺瘤(colorectal adenoma,CRA),30例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30例炎性息肉,同期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作为阴性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GF—I、IGF—IR、IGF—II的表达.结果: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5.0%、10.0%、10.0%)与炎性息肉组f6.7%、10.0%、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结直肠黏膜组和炎性息肉组与CRA组(36.0%、48.0%、44.0%、、CRC组(63.3%、80.0%、73.3%)比较呈逐渐增加趋势,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数量、部位均无明显关系(P〉0.05),与腺瘤大小、增生程度、组织学分类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在CRA组,IGF—I、IGF—IR、IGF—II的表达相互间呈正相关(P〈0.01).结论:在正常人群的结、直肠黏膜向腺瘤的转化,以及腺瘤的增长和转化过程中,IGFs和IGFs—R轴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因CLIGF-I、IGF-IR、IGF-II有可能作为结肠腺瘤癌变的预测指标,对临床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人垂体腺瘤诱导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分化
19
作者 徐伟光 王海军 +1 位作者 黄锦桃 朱永红 《解剖学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37-438,419,共3页
目的探讨ES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人垂体腺瘤诱导下的分化潜能。方法 129小鼠E14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取新鲜人垂体瘤组织,用生长有表皮样干细胞克隆的人羊膜将其包裹,无菌手术下移植入裸鼠双... 目的探讨ES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人垂体腺瘤诱导下的分化潜能。方法 129小鼠E14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取新鲜人垂体瘤组织,用生长有表皮样干细胞克隆的人羊膜将其包裹,无菌手术下移植入裸鼠双侧背部皮下,术后4周取材,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移植物在裸鼠皮下生长4周后体积明显增大,HE染色表明,人羊膜表面有垂体瘤样细胞形成。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下有分化为垂体腺瘤样细胞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表皮样干细胞 分化
下载PDF
慢病毒短发夹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沉默对肝癌细胞MHCC97-L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
20
作者 赵克昌 王伟 +2 位作者 杨金煜 冯鹏才 吴世乐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 目的探讨慢病毒短发夹RNA(shRNA)介导的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PLAGL2)沉默对肝癌细胞恶性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Real-time PCR与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AGL2的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MHCC97-L,构建慢病毒载体质粒PLAGL2-shRNA与对照NC-shRNA,转染MHCC97-L细胞,采用嘌呤霉素筛选稳转株;CCK-8、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沉默PLAGL2后MHCC97-L细胞的增殖活力以及迁移和侵袭数量;Western blotting检测p-PI3K和p-Akt蛋白表达。用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MHCC97-L细胞,检测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肝癌组织中PLAGL2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9株MHCC97-L细胞转染PLAGL2-shRNA可明显降低PLAGL2表达水平,同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减弱(P<0.05),p-PI3K、p-Akt表达受抑制(P<0.05);PI3K/Akt激活剂可明显逆转上述现象。结论慢病毒shRNA载体介导的PLAGL2沉默,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毒 短发夹RNA 多形性腺瘤基因样蛋白2 肝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酶B信号通路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