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敦乔鲁墓地出土釉砂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谭宇辰 王颖竹 +1 位作者 丛德新 贾伟明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3-127,共5页
新疆西北端阿敦乔鲁墓地是西天山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该墓地SM41出土47件连体串珠经鉴定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釉砂制品。本文选取6件釉砂珠通过电子探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混合碱类型。6件釉砂采用内芯成型法制成,成... 新疆西北端阿敦乔鲁墓地是西天山地区一处青铜时代早期遗址,该墓地SM41出土47件连体串珠经鉴定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年代最早的釉砂制品。本文选取6件釉砂珠通过电子探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均为混合碱类型。6件釉砂采用内芯成型法制成,成分特征与埃及、欧洲较为接近。对其研究为早期釉砂的传播与交流提供新的证据,也进一步补充对欧亚草原青铜时代生业互动模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敦乔鲁 釉砂 青铜时代 生业互动
下载PDF
青铜时代早期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木材指示的环境和先民木材利用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树芝 丛德新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23-1736,共14页
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一处青铜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年代在公元前19世纪到前17世纪。从2011年阿敦乔鲁遗址试掘、 2012年开始发掘以来,在石板墓SM4-2和SM9的葬具上取到14个木材样品,在1个残、似杯状形器物上取到1个木材样品,在房址F1里取... 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一处青铜时代早期的聚落遗址,年代在公元前19世纪到前17世纪。从2011年阿敦乔鲁遗址试掘、 2012年开始发掘以来,在石板墓SM4-2和SM9的葬具上取到14个木材样品,在1个残、似杯状形器物上取到1个木材样品,在房址F1里取到6份木炭样品,其中大于4 mm的木炭有114块。经鉴定,墓葬中葬具木材分别属于云杉属(Picea sp.)和杨属(Populus sp.),残、似杯状器物为桦木属(Betula sp.);房址中木炭分别属于4种木本植物,有云杉属(Picea sp.)、杨属(Populus sp.)、柳属(Salix sp.)、水柏枝属(Myricaria sp.)和2种禾本科(Poaceae)植物。研究结果表明,距离阿敦乔鲁遗址较远的高山和隐闭山谷分布着雪岭云杉林,遗址周边的山地、丘陵有杨、桦林,河岸、沟谷有杨、柳和水柏枝灌木林,在较平坦的台地和坡地有禾本科的牧草;出土植物种类与现今相差不大,生态环境较干旱;阿敦乔鲁遗址先民对木材性质有一定的认识,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木材利用经验,从较远的高山上采伐树体高大、笔直的云杉木材制作葬具和建造房屋;选用无臭、无味、色浅的桦木制作生活用器;薪柴选用遗址周边的生长快、易于繁殖的河岸林柳木、杨木和湿生灌木林水柏枝的小枝及禾草植物,反映出阿敦乔鲁遗址先民在木材利用策略上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利用遗址出土的提供牲畜食物的植物组合,可以旁证畜牧活动的存在,为探索阿敦乔鲁遗址先民生业方式提供了新视角。遗址周边植被组成和微环境的重建,先民植物资源利用策略信息的获得为探讨阿敦乔鲁遗址先民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敦乔鲁遗址 青铜时代 木炭分析 环境 木材利用
原文传递
史前生业模式的环境考古学观察——以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丛德新 贾伟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8-227,共10页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西部的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的发现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其中多隔间的长方形房址和几个不规则形扩间的构造十分特殊。这种房址不同于以往发现的以农业...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新疆西部的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的发现为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其中多隔间的长方形房址和几个不规则形扩间的构造十分特殊。这种房址不同于以往发现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史前居址的构造。阿敦乔鲁遗址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南缘,自然环境干旱,少雨,海拔相对较高。草场分布远多于可耕作土地。通过对阿敦乔鲁周围的环境科学的宏观分析,包括对古环境与现代环境的比较后发现,3600年前的阿敦乔鲁遗址的环境资源与现代十分相近。新疆温泉的现代居民的传统生业多以牧业为主,从事季节性转场的游牧经济。阿敦乔鲁的房址的隔间、扩间的特点与当地牧民的季节性居址,以及欧亚大陆的现代牧民的居址都很相近。根据阿敦乔鲁房址的地理位置及其出土物,并参考现代牧民居址的构造,确定了阿敦乔鲁遗址的人们当是以牧业为主。这一推论为今后其他科技考古对阿敦乔鲁遗存的微观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阿敦乔鲁遗址 生业模式 环境考古 牧业经济
原文传递
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述评--以史前生业模式为视角 被引量:10
4
作者 丛德新 贾伟明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9-78,168,共21页
考古学界对游牧社会的关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20世纪后期,以苏联考古学家哈扎诺夫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史前游牧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游牧的概念、分类、起源、遗址判断标准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中以哈萨克斯坦的拜尕什遗... 考古学界对游牧社会的关注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20世纪后期,以苏联考古学家哈扎诺夫为代表的国外学者在史前游牧考古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游牧的概念、分类、起源、遗址判断标准和方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文中以哈萨克斯坦的拜尕什遗址、塔什巴遗址、塔尔加尔河流域的游牧考古和巴尔干半岛的动物考古等为例,评述了国外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果。对国内史前畜牧、游牧考古研究的评述,集中于新疆东天山地区和阿敦乔鲁遗址以及西藏三个典型地点。利用一切手段积极开展对生业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是目前欧亚草原史前游牧考古研究发展的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游牧考古 生业模式 游牧起源 拜尕什遗址 塔什巴遗址 阿敦乔鲁遗址
原文传递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出土早期铜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宇辰 李延祥 +1 位作者 丛德新 贾伟明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4-61,M0004,共9页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 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是西天山地区发现年代较早的一处青铜时代遗存,出土青铜器数量也为该地区同时期发现中最多的,对于研究公元前2千纪上半叶西天山地区早期铜器的传播和冶金技术的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阿敦乔鲁遗址出土的铜器进行了49件无损检测,并对其中6件做有损检测,显示其材质均为锡青铜,成型方式有铸造、锻造,无论器型或材质都与中天山的萨恩萨伊墓地M56出土铜器相同,皆符合已知安德罗诺沃文化铜器的特征,应是安德罗诺沃文化直接影响的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考古 锡青铜 阿敦乔鲁遗址 萨恩萨伊墓地 安德罗诺沃文化
原文传递
新疆阿敦乔鲁遗址人类迁移行为与食物结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丛德新 赵春燕 贾伟明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33-239,共7页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遗存类型包括遗址与墓地,整体年代处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前后。对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新疆史前(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结合阿... 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位于新疆西北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温泉县。遗存类型包括遗址与墓地,整体年代处于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前后。对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新疆史前(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结合阿敦乔鲁人骨牙齿的锶同位素以及食物结构初步分析的结果,对人群的迁移情况及日常饮食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参考新疆地区史前考古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这一批次材料显示的人群以肉类为主食、同时兼具迁徙的特点,为下一步对整个墓地的研究提供了学术积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敦乔鲁遗址 新疆 史前 人类迁徙与食物结构 锶同位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