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OLLUTING FOG IN GUANGZHOU AREA IN SPRING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兑 李菲 +3 位作者 邓雪娇 毕雪岩 王新华 黄晓莹 《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SCIE 2009年第1期68-72,共5页
Samples of fog water collected in the area of Guangzhou during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of 2005 are used in this work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g water in polluting fog there. Three typical episodes of p... Samples of fog water collected in the area of Guangzhou during February, March and April of 2005 are used in this work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og water in polluting fog there. Three typical episodes of polluting fog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ionic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possible sources. It is found that the concentration of various ions in fog water is much higher than those in rainwater. Fog not only blocks visual range but contains liquid particles that result in high degree of pollution and are very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SO4= is the anion with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in fog water, followed by NO3-. For the cation, Ca++ and NH4+ are the highest in concentration. It is then known that rainwater is more acidic than fog water, indicating that ionic concentration of fog water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rainwater, but there are much more buffering materials in fog water, like NH4+ and Ca++. There is significant enrichment of Ca++, SO4=, and Mg++ in fog water. In the Guangzhou area, fog water from polluting fog is mainly influenced continent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activity. The episodes of serious fog pollution during the time have immediat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presence of abundant water vapor and large amount of polluting aerosol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ospheric chemistry polluting fog fog water chemical composition Guangzhou
下载PDF
Observational study of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inter radiation fog in the tropic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Yuan WANG Shengjie NIU +8 位作者 Chunsong LU Jingjing LV Jing ZHANG Hongwei ZHANG Sirui ZHANG Naifu SHAO Wei SUN Yuchen JIN Qinghai SO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11期1982-1995,共14页
We conducted a three-month field experiment focusing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 China,in the winter of 2019.In general,the fog would form at... We conducted a three-month field experiment focusing on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 in a tropical rainforest in Xishuangbanna,Southwest China,in the winter of 2019.In general,the fog would form at midnight and persist because of the increased long-wave radiative cooling combined with the high relative humidity,gentle breeze,and a relatively low aerosol number concentration in the forest;the fog would dissipate before noon due to the increasing turbulence near the surface.This diurnal cycle is typical for radiation fog.The microphysical fog properties included a relatively low number concentration of the fog droplet,large droplet size,high liquid water content,narrow droplet number-size distribution,and high supersaturation.The chemical properties showed that the fog water was slightly alkaline with low electrical conductivity,whereas the highest proportions of anions and cations therein were Cl^(−)and Ca^(2+),respectively;the chemical components were enriched in small fog droplets.In addition,we indirectly calculated the fog supersaturation according to theκ-Köhler theory.We found that condensation broadens the droplet number-size distribution at relatively low supersaturation,which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og-droplet number concentration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roplet mean-volume diameter;this affects the key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of fo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fog Formation and disappearance mechanisms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PERSATURATION Tropical rainforest
原文传递
高原低压环境对细水雾灭火有效性影响研究
3
作者 何鑫 付芷曦 刘林顶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55-1559,共5页
为探究高原低压环境对水雾灭火效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细水雾雾场特性试验和灭火试验,研究了高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对喷雾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低压环境下细水雾的灭火机制。研究表明:在高原低压环境下,喷头雾锥角不变,增大喷头流... 为探究高原低压环境对水雾灭火效能的影响,开展了不同环境压力下细水雾雾场特性试验和灭火试验,研究了高海拔低气压环境条件对喷雾特性的影响,揭示了低压环境下细水雾的灭火机制。研究表明:在高原低压环境下,喷头雾锥角不变,增大喷头流量系数K,相同工作压力下低压地区的水雾流量更大。与常压相比,空气密度随着压力的降低而减小,水雾在喷出喷头时与周围空气的相互作用减弱,导致水雾粒径增大。通过灭火试验验证了低压环境下在不改变稀释隔氧作用的前提下,细水雾提高了对高温燃料表面的冷却效果。因此,细水雾在低压环境下的灭火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压环境 细水雾 柴油火 喷雾压力 雾场特性
下载PDF
湛江东海岛春季海雾雾水化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峰 牛生杰 +3 位作者 张羽 岳岩裕 赵丽娟 蔡寿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3-360,共8页
利用湛江195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及2010年3月15日~4月20日在湛江东海岛6次海雾观测数据,分析了湛江海雾发生的规律和雾水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湛江海雾属于酸性海雾,pH值变化范围从4.80~6.05.海雾发生初期的电导率比雾发生期间高很多... 利用湛江1951~2010年地面观测资料及2010年3月15日~4月20日在湛江东海岛6次海雾观测数据,分析了湛江海雾发生的规律和雾水化学特性.结果表明,湛江海雾属于酸性海雾,pH值变化范围从4.80~6.05.海雾发生初期的电导率比雾发生期间高很多,说明海雾发生的初始阶段雾水中溶解了大量的污染物.对样本的电导率与pH值进行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61,表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湛江东海岛雾中各离子浓度很高,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湛江海雾阴离子Cl-和NO3-很高,特别是Cl-达13000μmol/L,但SO42-不高;阳离子中Na+很高.电导率比其他城市偏高.Ca2+和Mg2+的离子浓度较高,主要是受近地表土壤(主要是钙和铁的碳酸盐)尘埃影响.在雾过程的前期,雾水中各离子成分浓度最高,雾过程期间浓度偏低.各种离子浓度与雾的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东海岛 海雾 化学特性 离子浓度 雾水采集
下载PDF
南岭大瑶山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吴兑 邓雪娇 +1 位作者 叶燕翔 毛伟康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76-485,共10页
文中利用 1998年 12月~ 1999年 1月和 2 0 0 1年 2~ 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 ,分析了南岭山地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 ;对 3次典型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发现酸雾的频率达 5 1% ,酸雾的危害不容忽视... 文中利用 1998年 12月~ 1999年 1月和 2 0 0 1年 2~ 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 ,分析了南岭山地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 ;对 3次典型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发现酸雾的频率达 5 1% ,酸雾的危害不容忽视。南岭山地的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不同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变化差异明显 ,在雾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2 -4,其次是NO-3 ;阳离子Ca2 + ,NH+ 4 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酸性更强 ,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 ,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 ,比如说NH+ 4 和Ca2 + 。雾水中的Ca2 + ,SO2 -4,Mg2 + 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南岭大瑶山的雾水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化学成分 雾水 南岭大瑶山
下载PDF
广州地区春季污染雾的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吴兑 李菲 +3 位作者 邓雪娇 毕雪岩 王新华 黄晓莹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9-575,共7页
使用2005年2~3月在广州地区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污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对3次典型污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 使用2005年2~3月在广州地区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广州地区污染雾雾水的化学组分;对3次典型污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液态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在雾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其次是NO3-;在阳离子中Ca++、NH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4+和Ca++。雾水中的Ca++、SO4=、Mg++有明显的富集现象,广州地区的污染雾雾水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期间广州地区出现严重污染雾与水汽充足和大量气溶胶污染粒子的存在直接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 污染雾 雾水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刘文杰 张克映 +2 位作者 王昌命 李红梅 段文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86-491,共6页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 3~ 4 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 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干季林冠层雾露形成的小气候特征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雾露首先形成于最上林冠层 ,林下露水的形成迟于林上 3~ 4 h,林下雾是由上层雾变浓、下沉而来。夜间 ,雾形成前 ,气温高于叶表温 ;雾形成后 ,气温则低于叶表温 ,且气温及叶表温均有回升。雾露的形成不仅凝结了水汽进入森林 ,同时也对森林起到了一定的保温作用 ,这对热带雨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致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冠层 雾露水 小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 西双版纳
下载PDF
一次罕见的辐射-平流雾研究(Ⅱ)--雾水化学性质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封洋 张国正 +3 位作者 朱彬 濮梅娟 刘端阳 严文莲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24,共8页
利用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市持续浓雾的雾水样品资料,结合雾滴谱仪观测的雾的微物理结构和系留气球探测的边界层资料,分析了本次浓雾雾水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酸雾的频率达61.5%,平均pH值为5.63;雾水中主要阳离子是NH4+、Na+、Ca2+,... 利用2006年12月24—27日南京市持续浓雾的雾水样品资料,结合雾滴谱仪观测的雾的微物理结构和系留气球探测的边界层资料,分析了本次浓雾雾水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酸雾的频率达61.5%,平均pH值为5.63;雾水中主要阳离子是NH4+、Na+、Ca2+,主要阴离子是SO42-、NO3-,其次是Cl-;雾水中总离子和SO42-浓度水平较高,说明本次过程大气污染比较严重;雾水的Na+/Cl-为3.09,明显高于其它地区,Cl-亏损严重,主要是因为此次雾是辐射—平流雾,受到东南海面上吹来的暖湿平流的影响;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中的浓度,但雨水比雾水更酸;雾水离子总浓度与雾滴粒径呈反相关趋势(r=-0.71);浓雾发展过程中,pH值先升后降,前后出现三次起伏,其趋势与各离子和总离子浓度的变化大体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平流雾 雾水化学特性 化学分析
下载PDF
广州雾霾期间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日变化特征及形成机制 被引量:35
9
作者 何俊杰 吴耕晨 +4 位作者 张国华 王伯光 毕新慧 盛国英 傅家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7-1112,共6页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 PM3和 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SO42-、NO3-和NH4+的形成机制,2013年4月18~23日,使用6级Anderson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不同粒径段的气溶胶样品,并利用离子色谱对其中的水溶性无机离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雾霾期间 PM3和 PM10中总水溶性无机离子平均浓度分别为(32.7±13.3)μg/m3和(39.4±15.7)μg/m3.SO42-、NO3-和NH4+是最主要的水溶性离子,它们在PM3和PM10中占总离子质量分数分别为76%和71%.3种离子主要集中在0.49~1.5μm的液滴模态,该模态中NH4+主要以(NH4)2SO4和NH4NO3的形式存在,而凝聚模态的NH4+则主要以(NH4)2SO4和 NH4HSO4的形式存在.液滴模态的 SO42-主要来自雾内或颗粒表面的液相氧化反应,NO3-主要来自夜间 N2O5在颗粒表面的水解反应,NH4+主要来自NH3在颗粒上进行的非均相中和反应,而这3种离子在该模态的日变化特征则很好的反映了以上的形成机制.受太阳辐射的影响,3种离子的浓度在凝聚模态均表现为白天高于夜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 气溶胶 无机水溶性离子 分布特征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南岭大瑶山雾区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吴兑 邓雪娇 +4 位作者 范绍佳 叶燕翔 毛伟康 黄浩辉 唐浩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5-109,共5页
使用1999年1月和2001年2-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雨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南岭山地雨水的化学组分;对4次典型锋面过程伴随降水的雨水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酸雨的频率达88%,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南岭山地的浓雾伴随的降水,其... 使用1999年1月和2001年2-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雨水样品资料,分析了南岭山地雨水的化学组分;对4次典型锋面过程伴随降水的雨水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发现酸雨的频率达88%,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南岭山地的浓雾伴随的降水,其雨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低于雾水中的值,因而,雾不但造成视程障碍,而且是高浓度污染的微粒,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不同过程雨水的化学特征变化差异明显,在雨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42-,其次是Cl-;在阳离子中Ca2+、NH4+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更酸,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比如说NH4+和Ca2+。不同降水过程间雨水离子浓度的富集存在差异,总体而言南岭山地锋面降水的雨水化学成分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大瑶山 锋面降水 浓雾 雨水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南京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征 被引量:32
11
作者 李子华 刘端阳 +1 位作者 杨军 濮梅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6-718,共13页
为研究南京冬季浓雾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物理化学过程,揭示空气污染物与雾水化学结构的关系,2006—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院内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试验。观测项目包括雾的宏微观结构、雾水化学、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及化学成分、辐... 为研究南京冬季浓雾的宏微观物理结构和物理化学过程,揭示空气污染物与雾水化学结构的关系,2006—2007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院内进行了雾的综合观测试验。观测项目包括雾的宏微观结构、雾水化学、大气气溶胶粒子谱及化学成分、辐射和热量平衡各分量、湍流以及常规气象和环境监测。在雾的生消过程中,各项目的观测是连续进行的。两年共观测到27次雾过程,并采集到37个雾水样本。按其形成,将南京冬季雾分为辐射雾、平流辐射雾和蒸发雾三类。该文详细分析了各类雾的宏微观结构,研究了强浓雾(能见度小于50m)发展的物理过程。结果指出,南京冬季雾多属暖雾,雾顶高度以平流辐射雾最高,平均顶高851m,辐射雾次之,平均顶高486m,蒸发雾偏低,平均顶高428m;各微物理参数均以平流辐射雾最大,辐射雾次之,蒸发雾最小,平流辐射雾含水量最大时可达1g/m3。通过对微物理参量连续变化分析发现,平流辐射雾和辐射雾进入强盛阶段时,都具有明显的爆发性增强特征。雾水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南京雾水离子浓度比较高,酸雾约占43%,属于硫酸型,均与空气污染物SO2、NO2和颗粒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浓雾 宏微观结构 化学特征
下载PDF
南京地区雾水化学特征及污染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秦彦硕 刘端阳 +1 位作者 银燕 李磊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6-824,共9页
利用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南京市4次雾过程的雾水样本资料,结合同期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雾水的pH值和化学成分在雾发展过程中随环境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气象因子影响污染物的来源,造成酸碱成分比重的变化,进而影响雾水的pH和... 利用2007年12月18日至21日南京市4次雾过程的雾水样本资料,结合同期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了雾水的pH值和化学成分在雾发展过程中随环境气象要素的演变特征.结果发现,气象因子影响污染物的来源,造成酸碱成分比重的变化,进而影响雾水的pH和pA i值;4次雾过程雾水的平均pH值为5.63,其中pH<5.6(酸雨标准)的样本数占总数的57.1%,均处于第三次雾过程;通过离子间相关关系分析表明,4次雾过程采集到的雾水样本中大量Mg2+、C l-主要来源于局地污染物.结合后向轨迹模式分析进一步说明辐射雾的发生主要受局地大陆气团影响,受南面长江水汽影响,将发展为平流雾;而受东北风带来的海洋气团及附近工业区污染物控制影响下的平流雾,离子浓度会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 化学特征 气象因子 后向轨迹
下载PDF
中国雾水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子华 刘端阳 +4 位作者 封洋 朱彬 张国正 杨军 濮梅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4-554,共11页
1980年以来,中国雾水化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城市、高山和海边广泛地开展了雾的观测试验和云雾水的取样分析,研究了各地云雾水的酸度和酸雾的来源,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化学组分的基本特征。许多雾的综合观测试验,在对雾水连续取样的同时,... 1980年以来,中国雾水化学研究发展迅速。在城市、高山和海边广泛地开展了雾的观测试验和云雾水的取样分析,研究了各地云雾水的酸度和酸雾的来源,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化学组分的基本特征。许多雾的综合观测试验,在对雾水连续取样的同时,还连续观测了与雾水化学相关的要素,研究了影响雾水化学组分浓度的主要因子。文中总结了近30年来中国雾水化学研究的主要成果。雾水采样和分析技术进展明显,许多城市和山区基本搞清了云雾水的化学组分及其酸度,对化学成分的来源做了许多有成效的工作。研究表明,中国许多城市,雾水已被污染,离子浓度很高,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刻不容缓。雾水化学研究还要继续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水化学 PH值 离子浓度 空气污染
下载PDF
2009年夏季黄山云雾水化学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文彬 银燕 +1 位作者 秦彦硕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13-2122,共10页
利用09年夏季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采集的25个云雾水样本及气象站常规资料,分析了云雾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污染来源与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云雾水呈弱酸性,平均值pH值为6.4,主要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为:SO42->NH4+>Ca2+&... 利用09年夏季在黄山光明顶气象站采集的25个云雾水样本及气象站常规资料,分析了云雾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污染来源与微物理特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云雾水呈弱酸性,平均值pH值为6.4,主要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为:SO42->NH4+>Ca2+>NO3->Na+>Cl-,表明二次污染物对黄山云雾水的贡献较大.统计分析显示,各云雾过程中雾水组分变化,主要缘于不同云雾过程中污染源与海洋源的贡献率不同.结合后向轨迹进一步分析显示,影响气团主要来源于海洋和周边地区,不同气团影响下雾水离子组分及云雾微物理特征差别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雾水 离子特征 后向轨迹 微物理特征
下载PDF
上海雾天大气污染及雾水组分研究 被引量:21
15
作者 李德 陈明华 邵德民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17-120,共4页
首次较系统地监测调查了上海市雾天的大气污染状况,并分析了雾水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上海出现雾天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造成雾天大气污染较严重,污染物浓度高值出现的时间与雾的形成至消散基本同步,比起雾前高2~10倍。雾水pH值... 首次较系统地监测调查了上海市雾天的大气污染状况,并分析了雾水的化学组分。结果表明,上海出现雾天时,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造成雾天大气污染较严重,污染物浓度高值出现的时间与雾的形成至消散基本同步,比起雾前高2~10倍。雾水pH值在4.45~7.75范围,平均6.02,但离子浓度高,水溶物平均达0.9g/L,比同期雨水高24~124倍。雾水化学组分与同期大气环境质量密切相关,雾水中SO_4^(2-)、NO_3^-、Ca^(2+)浓度与大气中SO_2、NO_x、TSP浓度呈正相关。市区雾水离子浓度比郊区高0.22~2.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雾天 雾水 化学组化 上海
下载PDF
水雾与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甲寅 时家明 汪家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78-182,共5页
运用 Mie 散射理论,计算了粒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水雾和雾状油(柴油)的质量消光系数及其在可见光、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研究了粒径分布参数对水雾和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r_0与被遮蔽(波段)波长接近... 运用 Mie 散射理论,计算了粒径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水雾和雾状油(柴油)的质量消光系数及其在可见光、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的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研究了粒径分布参数对水雾和雾状油遮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r_0与被遮蔽(波段)波长接近且 b_0趋于1时,(波段平均)质量消光系数具有最大值.雾状油在以上三个波段的遮蔽性能优于水雾,且粒径分布一定时,雾状油和水雾对中红外波段的遮蔽作用优于远红外波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雾 雾状油 遮蔽 质量消光系数 烟幕
下载PDF
重庆市冬季雾的物理化学特性 被引量:84
17
作者 李子华 彭中贵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77-483,共7页
在1989年12月15日至1990年1月15日和1990年12月7日至1991年1月7日,对重庆市区冬季雾进行了综合观测试验。从多项观测资料综合分析了雾的物理化学结构,揭示了重庆市区冬季雾许多重要的有别于外地的特征。
关键词 重庆 冬季雾 物理化学特性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及化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峰 韩利国 +4 位作者 吕晶晶 王晶 涂石飞 季倩倩 张羽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6-603,共8页
利用2017年3月MICAPS资料、欧洲气象中心再分析ERA-Interim数据及在南海西北部海上的海雾观测数据,分析了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和雾水化学特性,并将海上海雾与南海岸边海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海雾为南海偏南暖... 利用2017年3月MICAPS资料、欧洲气象中心再分析ERA-Interim数据及在南海西北部海上的海雾观测数据,分析了南海西北部一次海上海雾的微物理特征和雾水化学特性,并将海上海雾与南海岸边海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海雾为南海偏南暖气流移至冷海面发生冷却并达到饱和而形成。海雾过程中气压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反,相对湿度不断增加,雾滴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和平均直径的平均值分别为198 cm^-3、0.116 g/cm3和5.6μm。相比广东湛江东海岛和广东茂名博贺地区岸边海雾个例,本次海上海雾水汽充足,雾滴偏大。本次海雾属于酸性海雾,pH值变化范围为2.51~3.50,海雾后的雨水样本pH值则为4.05。海雾发生初期电导率比其它阶段高很多,说明海雾发生的初始阶段雾水溶解了大量的气溶胶。海上雾水中Na+和Cl-浓度最高,浓度分别为32535μmol/L和53466μmol/L,K^+浓度远高于Mg^2+和Ca^2+,而东海岛岸边海雾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部 海上海雾 微物理特征 化学特性
下载PDF
浓雾天气气溶胶颗粒物的输运和转化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珏 李家骅 翁培奋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6-231,共6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气溶胶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浓雾天气,颗粒物成为首要污染物.因此,消除雾污染,净化空气,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气溶胶颗粒物和雾的基本特征,以及雾层内气溶胶颗粒物的湍流扩散、化学转化...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气溶胶颗粒物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城市浓雾天气,颗粒物成为首要污染物.因此,消除雾污染,净化空气,引起人们的关注.介绍了气溶胶颗粒物和雾的基本特征,以及雾层内气溶胶颗粒物的湍流扩散、化学转化特性及动力学特性,阐述了有关气溶胶颗粒物输运问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污染 气溶胶颗粒物 输运 化学转化 动力学特性
下载PDF
南京一次强酸雾的化学特征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严文莲 张国正 +2 位作者 濮梅娟 刘端阳 李子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2-129,共8页
利用2009年12月1-2日一次平流雾过程中采集到的10个雾水样本资料,结合微物理结构、边界层结构和污染气体等资料,分析了其雾水化学特征,并与2006和2007年冬季观测分析的平流辐射雾和辐射雾雾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流雾过程... 利用2009年12月1-2日一次平流雾过程中采集到的10个雾水样本资料,结合微物理结构、边界层结构和污染气体等资料,分析了其雾水化学特征,并与2006和2007年冬季观测分析的平流辐射雾和辐射雾雾水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平流雾过程中阴离子SO42-浓度最高,其次为NO3-,阳离子中K+最高;南京不同类型的雾水酸化类型均属于硫酸型,这次平流雾雾水酸性强,SO42-和NO3-的浓度均高于平流辐射雾和辐射雾,尤其是NO3-浓度成倍增加;平流雾中雾滴平均直径、含水量与离子浓度呈反相关。对平流雾酸度来源进行了探讨发现,雾水酸度强的主要原因一是致酸物SO42-和NO3-浓度高,其中NO3-成倍增加;二是缓冲物Ca2+浓度特别低。局地排放和平流输送造成高浓度的SO2和NO2是导致强酸雾的重要原因,而平流和垂直输送使地面层的Ca2+浓度减小,从而使得雾水中碱性物质减少,进而增强了雾水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平流雾 化学特征 强酸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