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头长尾山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立志 王岐山 宋榆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27,共4页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 ,对红头长尾山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特征。研究表明 ,红头长尾山雀自 3月中旬以后开始发情 ,3月下旬开始营巢 ,巢位于杉树枝下 ,球形侧开口或侧顶开口。 4月初产卵 ,每窝平均产 6 2 5...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 ,对红头长尾山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 ,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特征。研究表明 ,红头长尾山雀自 3月中旬以后开始发情 ,3月下旬开始营巢 ,巢位于杉树枝下 ,球形侧开口或侧顶开口。 4月初产卵 ,每窝平均产 6 2 5枚卵 ,孵化期为 15~ 16d ,孵化率为 88%。育雏期 15~ 16d ,2 2雏全部成活到离巢 ,雏成活率达 10 0 %。体重、翅、嘴峰、跗跖、第 5枚初级飞羽和尾羽等形态学参数适合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 ,拟合参数中 ,嘴峰的拐点最小 ,飞羽、翅和尾羽的增长率较高 ,表明与取食有关的形态优先发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长尾山雀 繁殖生态 森林食虫鸟 雏鸟 生长特征
下载PDF
杂色山雀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13
2
作者 金春日 王爽 +2 位作者 万冬梅 李昊晔 霍雅鹏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88-1995,共8页
2004—2006年3—7月在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鸟繁殖期为3—7月,筑巢地除了树洞之外,还见在墙缝、石缝、金腰燕旧巢及电柱孔洞中筑巢,筑巢主要由雌鸟完成,雄鸟从旁协助;产卵期... 2004—2006年3—7月在辽宁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杂色山雀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鸟繁殖期为3—7月,筑巢地除了树洞之外,还见在墙缝、石缝、金腰燕旧巢及电柱孔洞中筑巢,筑巢主要由雌鸟完成,雄鸟从旁协助;产卵期为5~8d,日产1枚,窝卵数为(6.92±0.92)枚(n=13);产满窝卵数后即开始孵化;孵化由雌鸟单独完成,孵化期(14.00±0.00)d(n=10),坐巢时间(570.00±11.02)min.d-1(n=9)(不含夜间),平均坐巢时间(57.00±6.75)min.次-1(n=9),雄鸟担任警卫任务,孵化期较为敏感,受到干扰易弃巢;育雏期(17.50±0.58)d(n=4),由雌雄鸟共同喂雏,雏鸟出飞后先是在亲鸟的带领下在巢周活动,之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展,2~3d后基本离开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山雀 繁殖生态 雏乌生长 辽宁
下载PDF
四川南充市区红头长尾山雀的巢址选择、繁殖习性与帮手行为 被引量:8
3
作者 郭贵云 周友兵 +3 位作者 张君 汤宽均 郑锋 敬晓晶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9-35,共7页
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的校园和公园内对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头长尾山雀在2月上旬开始求偶、配对。2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多筑于圆柏、风尾竹等上,营巢期10~11d,... 2003年3月~2004年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区的校园和公园内对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头长尾山雀在2月上旬开始求偶、配对。2月中旬开始营巢,巢多筑于圆柏、风尾竹等上,营巢期10~11d,影响巢址选择主要因素6种。3月初产卵,窝卵数(5.17±0.41)枚;轮流昼夜孵卵,孵卵期为14~15d;育雏高峰期每日9:00~10:00、16:00~17:00时,育雏期为14d。从孵卵开始到育雏结束,其中3个巢均有一个帮手,与生殖鸟轮流孵卵和育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头长尾山雀 巢址选择 繁殖习性 帮手行为
下载PDF
家燕的繁殖生态及雏鸟生长发育 被引量:13
4
作者 田丽 周材权 +1 位作者 易宏国 胡锦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6-89,共4页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 20 0 4年3~1 0月对南充地区家燕(Hirundorus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雏鸟生长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家燕2月中旬迁来,9月中旬迁飞。一般年产卵2窝。4月初已见产卵,卵长径(1 9 1 8±0 90 )mm ,短径(1 4 1 8±0 41 )mm ,卵重(2 5 7±0 3 8)g。孵卵期(1 6±1 )d ,育雏期2 2~2 3d。雏鸟体长及外部器官的形态学参数可以用Logistic曲线方程很好地拟合,体长、翅长及1 3日龄前的体重增长曲线均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燕 繁殖生态 生长发育 雏鸟
下载PDF
南充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比较及易卵易雏实验 被引量:8
5
作者 田丽 周材权 胡锦矗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0-174,共5页
2004年3~10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家燕、金腰燕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其繁殖生态习性及雏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家燕、金腰燕之间的易卵易雏实验.结果表明,家燕于2月中旬迁入南充,9月中旬开始迁离;金腰燕迁来较家燕晚,2月底~3月初迁入,... 2004年3~10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家燕、金腰燕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其繁殖生态习性及雏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家燕、金腰燕之间的易卵易雏实验.结果表明,家燕于2月中旬迁入南充,9月中旬开始迁离;金腰燕迁来较家燕晚,2月底~3月初迁入,9月中旬迁离.家燕于4月初产卵;金腰燕在4月上旬产卵.金腰燕卵的各项量衡度均较家燕的大,出壳时金腰燕雏鸟体重也比家燕雏鸟稍重.金腰燕雏鸟的体长、翅长、尾长、外部器官及体重的增长较家燕的快.而易卵、易雏的金腰燕雏鸟增长曲线则在金腰燕和家燕的雏鸟之间.易卵易雏的实验表明,在孵卵和育雏过程中,金腰燕与家燕之间彼此互换卵可以接受,易换雏鸟也可以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腰燕 家燕 繁殖生态 生长发育 雏鸟
下载PDF
四川南充地区白鶺鴒的繁殖习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亚斌 周友兵 +3 位作者 汤宽均 敬晓晶 王志亚 胡锦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04-109,共6页
2004年2~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上游的河漫滩内对白鶺鸰(Motacillaalb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鶺鸰2月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10d;主要雌鸟孵卵,孵卵期13~14d,上午8:00~9:00时孵卵出现一次高峰... 2004年2~5月在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中上游的河漫滩内对白鶺鸰(Motacillaalba)的繁殖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鶺鸰2月开始繁殖;雌雄参与筑巢,营巢期7~10d;主要雌鸟孵卵,孵卵期13~14d,上午8:00~9:00时孵卵出现一次高峰;窝卵数(5.00-t-O.52)(n=16)枚,孵化率42.5%;雌雄参与育雏,育雏期15~16d,下午18:00~19:00时育雏出现一次高峰,日育雏次数(112.9±48.6)(n=17),育雏时间间隔(5.60±5.34)min(n=1584);雏鸟形态生长曲线呈“S”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鶺鸰 繁殖 雏鸟生长发育
下载PDF
4种鹭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9
7
作者 谢志浩 徐茂琴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2年第3期24-27,共4页
1999~ 2 0 0 1年对池鹭、牛背鹭、白鹭、夜鹭混群的迁入状况、繁殖行为、雏鸟生长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鹭鸟数量逐年增多 ,种类由 2种增加到 4种 .4种鹭鸟在筑巢、取食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种群协调性 .4种鹭鸟的食物组... 1999~ 2 0 0 1年对池鹭、牛背鹭、白鹭、夜鹭混群的迁入状况、繁殖行为、雏鸟生长等进行了观察研究 .结果表明 :鹭鸟数量逐年增多 ,种类由 2种增加到 4种 .4种鹭鸟在筑巢、取食和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种群协调性 .4种鹭鸟的食物组成存在一定差异 .夜鹭以蛙类和鱼类为主 ;白鹭以鱼类和甲壳类为主 ,另有蛙类和昆虫类 ;牛背鹭的食物主要由昆虫类和蛙类组成 ;池鹭以鱼类为主 .幼鸟体重生长率与成体体型大小成负相关 ,比较分析 4种鹭鸟体重增长曲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鹭 繁殖生态 雏鸟体重增长 牛背鹭 白鹭 夜鹭 繁殖行为
下载PDF
松鸦的繁殖生态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立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6-69,共4页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 ,对松鸦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 ,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 ,松鸦 4月初开始营巢 ,巢筑在阔叶树或针叶树主干顶端枝杈处 ,巢呈碗状 ,由细树枝、须根、苔藓和草编织而成。 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 ,平均每窝产 ... 在安徽合肥紫蓬山区 ,对松鸦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 ,并研究了雏鸟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 ,松鸦 4月初开始营巢 ,巢筑在阔叶树或针叶树主干顶端枝杈处 ,巢呈碗状 ,由细树枝、须根、苔藓和草编织而成。 4月中下旬开始产卵 ,平均每窝产 5枚卵 ,孵化期 1 6~ 1 7d ,育雏期 1 9d。体重、嘴峰、翅、跗跖、尾、飞羽及飞羽羽缨等形态学参数适合用Logistic曲线方程拟合 ,对应的拟合方程分别为 :W =1 2 0 [1 +e-0 32 9(t-8 1 ) ]、L =2 3 [1 +e-0 .2 0 1 1 (t-4.5) ]、L =1 0 7 [1 +e-0 .334(t-9.1 ) ]、L =40 [1 +e-0 .2 93(t-4.5) ]、L =49 [1 +e-0 .377(t-1 3.7) ]、L =76 [1 +e-0 .462 (t-1 2 .4) ]、L =49 [1 +e-0 .544(t-1 7.8) ]。曲线的增长率和拐点的参数分析表明 ,与飞行密切相关的器官在雏鸟发育的后期仍有较大程度的增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鸦 繁殖生态 雏鸟生长 亚种
下载PDF
陕西红碱淖普通燕鸥和鸥嘴噪鸥的繁殖生态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汪青雄 肖红 +1 位作者 王中强 胡彩娥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5,共7页
2009年4~7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和逐巢清点法,对陕西省红碱淖地区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和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是4月末迁至红碱淖,并于5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普通燕鸥和鸥嘴噪鸥... 2009年4~7月,采用定点观察法和逐巢清点法,对陕西省红碱淖地区普通燕鸥(Sterna hirundo)和鸥嘴噪鸥(Gelochelidon nilotic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是4月末迁至红碱淖,并于5月中旬进入繁殖期。普通燕鸥和鸥嘴噪鸥都选择在湖心岛上营巢,普通燕鸥巢址沿岛边缘四周呈线状分布,而鸥嘴噪鸥位于岛中央向外扩散呈块状分布。对食物调查发现,两者在食物资源利用上存在部分生态位分离。巢址分布格局差异性和食物资源利用生态位部分分离是两者能在同一领域共存的主要原因。对雏鸟的体重等形态参数进行Gompertz曲线方程拟合,结果表明,两种雏鸟生长状况的差异性从另一面也可以反应二者种间竞争压力的缓和。另外,从一定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与遗鸥(Larus relictus)的伴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碱淖 普通燕鸥 鸥嘴噪鸥 繁殖生态 雏鸟生长
原文传递
欧夜鹰的繁殖生态与移巢行为
10
作者 李军伟 马鸣 +1 位作者 王述潮 张新民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57-464,共8页
2008年6至8月及2018年6月和7月,采用实地观察、测量和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郊外头屯河流域欧夜鹰(Caprimulgus europaeus)的栖息环境、巢间距、窝卵数、孵卵、育雏、幼鸟生长及移巢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红外相机监测3个... 2008年6至8月及2018年6月和7月,采用实地观察、测量和红外相机监测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郊外头屯河流域欧夜鹰(Caprimulgus europaeus)的栖息环境、巢间距、窝卵数、孵卵、育雏、幼鸟生长及移巢行为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利用红外相机监测3个巢,监测时间分别为15d、23d和11d,共拍摄照片8462张,视频4152个片段,约40h,经过筛选得到有效照片6807张。结果表明,欧夜鹰的巢均置于河道中央的河心岛及乱石滩沙地上,周围植被稀疏。两巢间距最近为69m,巢密度3~7个/km^2。每窝产卵2枚(n=7),卵长径为(30.53±0.88)mm,卵短径为(21.39±0.85)mm,卵体积为(7.13±0.50)cm3,卵重为(7.27±0.38)g(n=5)。孵卵期为15或16 d,孵卵期成鸟离巢觅食呈双峰型,分别在天黑后的20:00~21:00时和黎明前的03:00~04:00时。育雏期为16~18 d,育雏期和孵卵期成鸟活动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成鸟喂食幼鸟亦呈双峰型,分别在夜里的20:30~22:30时和黎明前的02:30~04:30时。成鸟的行为谱可分为9类46种,幼鸟的行为谱可分为6类32种。雏鸟的体重、体长、翅长生长发育遵循Logistic方程规律,呈曲线变化,尾长、跗跖长和嘴峰长则遵循线性生长规律。欧夜鹰的移巢行为十分独特:一是为了躲避日晒,以避免幼鸟被阳光灼伤;二是避开干扰(天敌、牧群、洪水及人类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夜鹰 繁殖生态 雏鸟生长 巢移动 新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