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障碍发生与相关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涂德华 张理义 +4 位作者 宋梓祥 李光耀 李宁 陈春霞 徐志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50-1254,共5页
目的探讨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为我军应对灾难性事件导致的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建立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使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参与救灾的324名官兵(研究组)和未参与救灾的418... 目的探讨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为我军应对灾难性事件导致的官兵心理障碍的发生及建立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取样法,使用《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对参与救灾的324名官兵(研究组)和未参与救灾的418名官兵(对照组)进行心理测试,并对结果进行对照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量表总分和心理防御不良、精神病性、人格偏移、躁狂、社会支持缺乏、个性内向、成长经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内比较,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均呈现军官高于士官、士官高于义务兵的趋势,但只在部分因子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士官和军官量表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将相同文化程度者相比可见,研究组量表各因子分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尤以高中及中专文化者和大专及以上者的差异明显(P<0.05)。影响救灾官兵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军龄。结论参与救灾官兵的心理健康受到明显损害,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自然灾害 救援作业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
下载PDF
心境障碍病人176例住院用药状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谭小林 王大开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了解心境障碍病人住院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确诊的176例心境障碍病人应用各种精神药物的分布及频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107例病人中,使用第2代抗抑郁药占78. 5 % (84 /107 )。接受抗精神... 目的:了解心境障碍病人住院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确诊的176例心境障碍病人应用各种精神药物的分布及频率进行调查统计。结果: 接受抗抑郁药治疗的107例病人中,使用第2代抗抑郁药占78. 5 % (84 /107 )。接受抗精神病药治疗占全部病人的57. 4 % ( 101 176),其中第2代抗精神病药占26. 1 % (46 /176)。合并用心境稳定剂占45. 5 % (80 /176 ),其中碳酸锂居首位。合并丁螺环酮和苯二氮艹卓类药分别占20. 5 % (36 /176)和39. 2 % (69 /176)。结论: 处方方式逐渐以第2代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占主流,锂盐仍然为一线情感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障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抗抑郁 抗精神病药 心境稳定剂
下载PDF
对比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文锦 陈宁宁 +4 位作者 李小岳 卢玮聪 张若曦 徐贵云 林康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58-1463,共6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比观察单相抑郁(UD)与双相障碍(BD)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SNA)的异同。方法纳入40例病程<24个月的UD患者(UD组)、43例BD抑郁期患者(B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采集颅脑rs-fMRI,观察3组间及...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比观察单相抑郁(UD)与双相障碍(BD)抑郁期患者脑自发性神经元活动(SNA)的异同。方法纳入40例病程<24个月的UD患者(UD组)、43例BD抑郁期患者(BD组)及44名健康人(对照组),采集颅脑rs-fMRI,观察3组间及每2组间局部一致性(ReHo)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观察上述脑区的ReHo值与基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3组间双侧楔前叶、左侧前扣带回及顶上小叶、右侧小脑前叶、顶上、顶下小叶及角回ReHo值存在明显差异(P均<0.05)。相比对照组,BD组右侧小脑前叶ReHo值降低(P<0.05),左侧顶上小叶及右侧顶上、顶下小叶、角回ReHo值增高(P均<0.05);UD组双侧楔前叶及右侧小脑前叶ReHo值降低(P均<0.05)。相比BD组,UD组右侧顶上、顶下小叶ReHo值降低(P均<0.05),左侧前扣带回ReHo值增高(P<0.05)。以上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脑区ReHo值与年龄、受教育年限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评分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UD与BD抑郁期患者小脑前叶SNA均降低;而UD患者楔前叶SNA降低,BD抑郁期患者顶叶、角回SNA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伴精神病性症状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云杨 刘协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86-288,共3页
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P A D) 的预后。方法 对65 例 P A D 及69 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N P A D) 进行3 ~6 年随访,调查其再入院及转归情况。并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疾病... 目的 探讨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P A D) 的预后。方法 对65 例 P A D 及69 例不伴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N P A D) 进行3 ~6 年随访,调查其再入院及转归情况。并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疾病表现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46 .67 %的躁狂症,44 % 的抑郁症及52 .17 % 的双相情感障碍都伴发精神病性症状。 P A D 与 N P A D 在人口统计学,疾病对目前生活、工作的影响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它们有如下特征:起病年龄较小,平均住院日较长,再入院次数较多,伴与情感不一致的妄想症状较多。结论  P A D 是一种常见疾病。 P A D 与 N P A D 在预后上无显著差异。有18 .9 % 的 P A D 再入院诊断改变为精神分裂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性精神障碍 预后
下载PDF
抑郁症发病与体质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14
5
作者 冯文林 梅晓云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发病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符合CCMD-3标准的100例抑郁症病人和10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中气虚体质的人数高于健康对照组。不同年龄的抑郁症病人中中年组比例最高。不同性格的抑郁症病人...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发病与其体质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符合CCMD-3标准的100例抑郁症病人和100例健康人进行调查。结果抑郁症病人中气虚体质的人数高于健康对照组。不同年龄的抑郁症病人中中年组比例最高。不同性格的抑郁症病人中内向型性格的抑郁症发病比例最高。女性的抑郁症发病高于男性。结论抑郁症病人中不同体质的发病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气虚体质、中年女性(更年期女性)、内向型性格的人抑郁症发病比例较高。在抑郁症的预防与治疗中可以针对体质因素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体质 数据收集
下载PDF
天麻素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精神心理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高英 景富春 张军鹏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观察天麻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选择伴焦虑、抑郁症状的FD住院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0.6g,每天1次,疗... 目的观察天麻素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焦虑、抑郁症状的作用。方法选择伴焦虑、抑郁症状的FD住院病人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奥美拉唑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组同时静脉滴注天麻素注射液0.6g,每天1次,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病人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8.253~10.382,P<0.01),且显著低于对照组(t=7.132~9.560,P<0.05)。结论天麻素对FD病人的焦虑、抑郁精神心理症状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甙 消化不良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治疗
下载PDF
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涛 李耘 王晶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和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19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6例(西酞普兰10 mg,1次/d),2组患... 目的研究西酞普兰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和老年医学科住院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19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6例(西酞普兰10 mg,1次/d),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行老年抑郁评分(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根据患者的GDS分为轻度和中重度抑郁,对照组轻度抑郁67例和中重度抑郁28例,观察组分别为69例和27例。6个月后所有患者再次做GDS。记录2组6个月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GDS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GDS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12.53±3.61)分vs(17.45±4.31)分;(11.73±2.96)分vs(17.22±3.87)分,P=0.000]。观察组中重度抑郁患者治疗后GDS显著低于对照组[(12.78±2.46)分vs(14.86±3.41)分,P=0.012]。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5.3%vs 61.5%,χ^(2)=0.227,P=0.633)。轻度抑郁患者中,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6.7%vs 62.3%,χ^(2)=0.443,P=0.506);中重度抑郁患者中,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9.3%vs 85.7%,χ^(2)=4.850,P=0.028)。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中重度抑郁患者,西酞普兰的治疗效果明显,且可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心力衰竭 抑郁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下载PDF
52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玉卿 朱凤英 +2 位作者 杨毓章 王仁健 陈春梅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58-161,共4页
对52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单一用药者135例,用药10种;联合用药三种方案,其中二药联用357例,三药联用34例,四药联用2例,三种方案共用药15种.抗躁狂相药物使用频度顺序前五位为:碳酸锂、氯氮平、氯丙嗪、氟哌... 对528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进行回顾性分析,单一用药者135例,用药10种;联合用药三种方案,其中二药联用357例,三药联用34例,四药联用2例,三种方案共用药15种.抗躁狂相药物使用频度顺序前五位为:碳酸锂、氯氮平、氯丙嗪、氟哌啶醇及卡马西平;抗抑郁相的用药频度顺序为:阿米替林、氯氮平、舒必利、氯丙咪嗪、多虑平.疗效比较,单一用药和二药联用无差异(P>0.05),总有效率皆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障碍 治疗
下载PDF
性传播疾病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9
作者 于文强 张建明 代显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60-161,163,共3页
①目的 分析性传播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②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性病门诊病人 1 0 0例(男 5 8例 ,女 4 2例 ) ,采用SCL 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 与全国常模比较 ,性病病人除敌对和偏执因子评分外 ,SCL 90... ①目的 分析性传播疾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②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性病门诊病人 1 0 0例(男 5 8例 ,女 4 2例 ) ,采用SCL 90量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统计分析。③结果 与全国常模比较 ,性病病人除敌对和偏执因子评分外 ,SCL 90其他因子评分均显著升高 (t或t′ =2 .34~ 9.5 9,P <0 .0 5、0 .0 0 1 ) ;而与男性病人相比 ,女性病人的恐惧、焦虑和忧郁因子评分显著升高 (t=3.4 9~ 5 .5 2 ,P <0 .0 1 )。④结论 性传播疾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变化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传播疾病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心理测定学
下载PDF
全科医师对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转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小凤 刘忠仁 +1 位作者 张含之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37-2542,共6页
背景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危害逐年升高。全科门诊协作精神专科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治管理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转诊作为当前协作诊疗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足和困难,尤其是转诊途径利用的欠缺。而目前缺乏针对转诊欠佳... 背景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危害逐年升高。全科门诊协作精神专科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治管理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转诊作为当前协作诊疗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足和困难,尤其是转诊途径利用的欠缺。而目前缺乏针对转诊欠佳的相关研究。目的了解并分析全科医师对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转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转诊策略优化和途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8月1-3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黄浦区、普陀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根据纳入标准,从中选取全科医师20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一般情况、门诊转诊情况、期望转诊形式。结果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190例全科医师中,有转诊行为29例(15.3%),曾让患者自行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138例(72.6%);考虑会转诊的患者情况前3位分别为治疗有困难(143例,75.3%)、诊断不明确(141例,74.2%)、初次发现有精神问题或症状(131例,68.9%);认为转诊的难度为一般困难85例(44.7%);认为影响转诊的因素前3位分别为自己对于病情的判断缺乏把握(149例,79.3%)、与转诊的精神心理专科医师或机构缺乏联系(104例,55.3%)、患者或家属依从性差(90例,47.9%);转诊途径主要为网上转诊平台65例(60.2%);了解转诊途径55例(28.9%);认为转诊途径实用93例(48.9%);清楚全科门诊对转诊的政策支持83例(43.7%);认为有义务转诊170例(89.5%);所在全科门诊精神类药物种类情况以一般齐全[73例(38.4%)]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是全科医师转诊行为影响因素(P<0.05)。190例全科医师中,67.4%(128例)期望开通转诊通道,53.7%(102例)期望专家坐诊,52.1%(99例)期望与专科医师开通联合门诊。结论当前全科医师在门诊工作中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有较大转诊需求,但相关转诊行为有所欠缺,其认为造成转诊困难的因素包括其主观上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困难和处理信心不足,以及客观上缺乏转诊途径和患者依从性差,而影响其转诊行为的因素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门诊病人 全科医生 病人转诊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文献荟萃的全科医师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专科协作瓶颈与策略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含之 徐小凤 +4 位作者 刘忠仁 钱洁 葛许华 王朝昕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43-2547,共5页
背景精神心理疾病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全科医师协作精神心理专科有利于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和管理,但当前其协作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障碍,仍需探索更多优化的策略。目的分析和探索全科医师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专科协作瓶... 背景精神心理疾病严重危害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全科医师协作精神心理专科有利于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和管理,但当前其协作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和障碍,仍需探索更多优化的策略。目的分析和探索全科医师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专科协作瓶颈与策略,为其策略应用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以促进社区精神疾病的诊治。方法2018-01-01至2018-05-31,在Web of Science、PubMed、Elservier数据库标题检索("mental" OR"psycho" OR "psychiatry")AND("primary care" OR "general practice" OR "general practitioner" OR "family medicine"),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标题检索"全科"与"心理""全科"与"精神""家庭医生"与"精神""家庭医生"与"心理",获得发表时间为2014-01-01至2017-12-31的文献。剔除重复及未能获取的文献,入选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经过对文献的检索和筛选,共得到157篇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的文献。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意义的文献有8篇,分别提到了全科与专科协作诊治精神心理障碍在获得临床诊治疗效、节省费用、管理疾病、降低病耻感和被歧视率、提高基层技能以及节省普通精神服务医疗资源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现况调查的文献有3篇,皆提示了当前协作不佳的现况。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策略的文献有72篇,其中41篇涉及的协作策略为系统计划、项目及模型,其余31篇涉及各种非系统性协作策略;但协作策略多处于构建阶段,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对象的文献有74篇,其中涉及青少年、儿童的最多,为29篇,其余涉及各类人群。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影响因素与障碍方面的文献有16篇,其中协作影响因素包括经济、人力、药物处方和技术水平等,协作障碍涉及临床、经济、职能、法律和监管机构多个层面。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观点的文献有7篇,包括全科医师、精神科医师、相关工作人员以及患者。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培训的文献有11篇,其对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及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开展进行了报道和反馈,但这在实际工作中的长期应用和开展有待进一步研究。涉及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探索的文献有4篇。结论全科医师在诊治社区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方面与精神心理专科的协作存在问题和瓶颈,包括全科诊治不足、双方对协作诊治认知欠缺以及其他影响协作诊治的障碍多。而协作策略的方向包括项目支持和资源优化,其中项目支持需注意对协作项目的落实和持续,资源优化体现在对有限协作相关资源的合理投入和应用以及给予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门诊病人 全科医生 医院 专科 合作行为 文献荟萃 瓶颈 策略
下载PDF
基于多方访谈的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专科协作障碍分析及策略优化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忠仁 徐小凤 +2 位作者 徐涛 张含之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30-2537,共8页
背景随着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疾病负担增大,对当今卫生服务体系和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国内的协作现况不佳。目的了解并分析当前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 背景随着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升高、疾病负担增大,对当今卫生服务体系和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具有重要价值,但当前国内的协作现况不佳。目的了解并分析当前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专科协作障碍,探索优化策略。方法 2018-08-01至2018-09-30选取上海市1家综合性医院(H1)、2家市区社区医院(H2、H3)、1家郊区社区医院(H4)的全科医师(n=20),以及所处区域精神心理科医师(n=10)和就诊于全科门诊的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或其家属(n=30)进行访谈调查。访谈领域覆盖调查对象对于协作诊疗相关的认知、行为、态度、问题、意见5个方面,访谈持续时间为0.5 h左右,并录音记录,对录音进行电子文档转录,首先对各个问题进行第一层编码,然后对编码对应的内容进行讨论、浓缩,生成描述性标签,做进一步数据归纳和分类,进而生成主题,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访谈发言作为受访者引用。结果(1)全科医师对协作诊疗内容具有一定认知,但是目前与精神心理专科的协作现况不佳;认为协作具有较多意义,但面临包括渠道、资源及医师和患者等困难;全科医师给出了包括协作资源、形式方面和提高医师自身专业知识的促进协作的建议。(2)精神心理科医师知晓并开展包括到社区坐诊等与社区的协作诊疗,但认为开展效果各异;认为协作很有必要,有益于处理患者的身心和家庭社会问题;精神心理科医师也提到当前协作存在着包括患者方面和社区资源配置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精神心理科医师提出协作需要更多相互学习交流、扩大宣传、平台建设等支持策略。(3)患者或其家属对协作认知少,认为可以有协作,但缺乏主动建议;大部分未接受协作诊疗,往返于多处医疗机构,治疗不规范;较依赖精神科药物,但用药不规范;对协作中社区诊治方面比较有需求,但目前存在诸如不信任全科医师、社区精神科药物缺乏或处方量小等问题。结论当前全科与精神心理专科协作诊治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存在医患各方信息和资源不对等、协作平台和策略未能有效落实等问题与障碍。优化策略包括:提高全科医师诊治精神心理疾病的水平;改进协作模式和渠道;落实和利用现有协作相关平台资源。其中还需注意政策鼓励和患者方面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全科医生 医院 专科 多方访谈
下载PDF
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蔡经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8期1522-1524,共3页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均为6周... 目的探讨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5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副作用量表(TESS)中疾病严重程度(CGI-SI)得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BPRS及CGI-SI得分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别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的改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恶心、呕吐、口干、便秘及静坐不能,两组患者视物模糊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瑞波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有精神病症状的抑郁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波西汀 阿立哌唑 抑郁症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下载PDF
氟西汀联合奋乃静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松泉 王东波 +5 位作者 朱培俊 何旭东 赖根祥 叶翠薇 张静 王静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581-584,共4页
目的 :研究氟西汀联合奋乃静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 (P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氟西汀联合奋乃静组 (简称氟西汀组 ) 2 9例 ,予以氟西汀 2 0mg ,po ,qd ;阿米替林联合奋乃静组 (简称阿米替林组 ) 2 8例 ,予以阿米替林 75mg ,po ,bid。 ... 目的 :研究氟西汀联合奋乃静治疗精神病性抑郁症 (PD)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氟西汀联合奋乃静组 (简称氟西汀组 ) 2 9例 ,予以氟西汀 2 0mg ,po ,qd ;阿米替林联合奋乃静组 (简称阿米替林组 ) 2 8例 ,予以阿米替林 75mg ,po ,bid。 2组均联合奋乃静 8mg ,po ,bid。 6wk为一个疗程。结果 :对抑郁症状的治疗 ,氟西汀组显效率为 76 % ,阿米替林组为 75 % ;对精神病性症状 ,2组显效率分别为 80 % ,82 %。 2组疗效经Ridit分析P >0 .0 5。而在HAMD“焦虑 /躯体化”因子分下降方面 ,氟西汀组更为显著。氟西汀组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2 8% ) ,便秘 (2 1% ) ,视力模糊 (14 % ) ,恶心呕吐(10 % ) ,兴奋或激越 (10 % )等。结论 :氟西汀联合奋乃静治疗PD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较少 ,具有更高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西汀 奋乃静 精神病性抑郁症 阿米替林 联合治疗
下载PDF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症状特点比较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德林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比较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 :将 12 6例首次发病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分为 2组 ,其中 6 3例 >6 0岁者为老年组 ,6 3例 <6 0岁者为非老年组。在入院时和住院 1个月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并比较治疗前后... 目的 :比较老年期与非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 :将 12 6例首次发病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分为 2组 ,其中 6 3例 >6 0岁者为老年组 ,6 3例 <6 0岁者为非老年组。在入院时和住院 1个月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并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因分子的变化。同时对发病诱因、伴发躯体疾病及抑郁症状条目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与非老年组的自杀意念 (分别为 4 5例 ,2 4例 )、疑病 (39例 ,2 0例 )、偏执症状 (2 0例 ,4例 )、焦虑 (4 8例 ,2 8例 )、自杀行为 (30例 ,13例 )、心境抑郁 (4 6例 ,5 9例 )、迟缓 (2 8例 ,4 5例 )、睡眠障碍 (4 8例 ,6 1例 )、记忆力减退 4 2例 ,18例 )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激越 (2 6例 ,15例 ) ,昼重夜轻 (13例 ,2 4例 )、胃肠道症状 (2 2例 ,10例 )的差异有显著性 ,焦虑 /躯体化 [(8 4± 2 4 )分 ,(4 9± 2 0 )分 ]、认知障碍 [(5 9± 2 8)分 ,(3 9± 1 8)分 ]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伴发躯体疾病 (4 8列 ,17例 )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发病诱因 (2 3例 ,2 8例 )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用氟西汀或帕罗西汀 2 0mg/d治疗 1个月后 ,2组组内抑郁症状的比较 ,老年组各症状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非老年组焦虑 /躯体化 [(4 9± 2 0 )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 非老年期 抑郁症 比较 焦虑 疑病 睡眠障碍
下载PDF
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诊断与治疗
16
作者 王俊 刘建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12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380例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 目的:探讨伴随精神病性症状的情感障碍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380例情感障碍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阿米替林联合阿立哌唑治疗,观察组予以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副作用情况。结果:2组间治疗后临床效果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对照组的口干、恶心呕吐、出汗、失眠、静坐不安、视物模糊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4.0%、5.3%、8.2%、7.5%、6.8%、8.5%;而观察组的口干、恶心呕吐、出汗、失眠、静坐不安、视物模糊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分别为2.6%、3.9%、5.9%、7.2%、5.18%、6.0%。2组间在失眠上无明显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他的副作用则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罗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情感障碍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障碍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康复期情感障碍患者感知病耻感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29
17
作者 刘玉莲 程艮 +1 位作者 姚秀钰 张红彩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调查情感障碍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的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中的"贬低-歧视感知"及"羞耻感"两个分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即将康复出院的167例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情... 目的调查情感障碍患者的感知病耻感的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Link病耻感系列量表中的"贬低-歧视感知"及"羞耻感"两个分量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科医院即将康复出院的167例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情感障碍患者感知到的公众对其的贬低歧视态度较高,而羞耻感体验并不强烈。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提示,年龄、学历、工作状况、婚姻是患者感知病耻感的影响因素。结论情感障碍患者的感知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年龄、学历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不同,提示精神卫生工作者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及时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感知病耻感 住院病人
原文传递
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唐寒梅 傅燕艳 +5 位作者 毛绍菊 陈小龙 李瑊妮 邱红恒 朱金云 黄鹏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92-795,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渥太华自伤量表(ottawa self-injury inventory,OSI)中的自伤判断条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渥太华自伤量表(ottawa self-injury inventory,OSI)中的自伤判断条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4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NSSI的检出率为10.20%。母亲教养方式、心理病理症状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因素影响后,不良母亲教养方式(OR=3.56,95%CI:2.71~4.67,P<0.001)、心理病理症状(OR=1.71,95%CI:1.56~1.88,P<0.001)能正向预测NSSI行为发生。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75%。结论不良的母亲教养方式可能通过心理病理症状影响NSSI行为的发生,帮助该群体正确对待心理病理问题可能有利于其NSSI的预防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学生
原文传递
重庆地区精神疾病患者Borna病病毒感染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邹德智 谢鹏 +4 位作者 徐平 吴伟 蒙华庆 陈大伟 左联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国人中是否存在Borna病病毒 (BDV)感染 ,以及探讨BDV感染是否与人类精神疾病有关。方法 收集精神疾病患者 80例 (精神分裂症 5 0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30例 )和健康献血者标本 6 0名。每例采血 10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目的 研究中国人中是否存在Borna病病毒 (BDV)感染 ,以及探讨BDV感染是否与人类精神疾病有关。方法 收集精神疾病患者 80例 (精神分裂症 5 0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30例 )和健康献血者标本 6 0名。每例采血 10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提取RNA ;用BDV P2 4基因特异性内外引物进行套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特异性探针的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结果  5 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检出BDV P2 4基因片段 5例 ( 10 % ) ,6 0名健康对照者均未检出 ,两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3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中检出 1例 ( 3% ) ,与健康对照者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重庆地区精神疾病患者中存在BDV感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障碍 Boma病病毒 感染
原文传递
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特点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炜 苏雪倩 +1 位作者 李秀荣 夏泳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了解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 将 5 8例首次发病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分为 2组 ,其中 2 9例 >6 0岁者为老年组 ,2 9例≤ 6 0岁者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和住院 1个月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并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因分子... 目的 了解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方法 将 5 8例首次发病的单相抑郁症患者分为 2组 ,其中 2 9例 >6 0岁者为老年组 ,2 9例≤ 6 0岁者为对照组。在入院时和住院 1个月时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并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因分子的变化。同时对发病诱因、伴发躯体疾病及抑郁症状条目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组与对照组的自杀意念 (分别为 2 1例 ,11例 )、迟缓 (13例 ,2 1例 )、疑病 (18例 ,9例 )、偏执症状 (9例 ,2例 )、焦虑 躯体化 [(8 2± 2 2 )分 ,(4 7± 1 8)分 ]、认知障碍 [(5 7±2 6 )分 ,(3 7± 1 6 )分 ]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伴发躯体疾病 (2 2例 ,8例 )、记忆力减退 (19例 ,8例 )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发病诱因 (10例 ,14例 )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用氟西汀或帕罗西汀 2 0mg d治疗 1个月后 ,2组组内抑郁症状的比较 ,老年组各症状的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 ;对照组焦虑 /躯体化 [(4 7± 1 8)分 ,(1 9± 1 3)分 ]、日夜变化 [(1 6± 0 7)分 ,(0 3± 0 4)分 ]症状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体重变化 [(0 8± 0 8)分 ,(0 2± 0 4)分 ]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0 0 1)。结论 老年期抑郁症临床症状特征明显 ,可能为一种异质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老年人 临床症状 体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