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01篇文章
< 1 2 19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odborne toxin Aflatoxin B_(1)induced glomerular podocyte inflammation through proteolysis of RelA,downregulation of miR-9 and CXCR4/TXNIP/NLRP3 pathway
1
作者 Jie Zhang Shuang Yang +7 位作者 Baocai Xu Zihui Qin Xinyi Guo Ben Wei Qinghua Wu Kamil Kuca Tushuai Li Wenda Wu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2289-2309,共21页
Aflatoxin B_(1)(AFB_(1))is a naturally-occurring mycotoxin and recognized as the most toxic foodborne toxin,particularly causing damages to kidney.Glomerular podocytes are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l cells.AF... Aflatoxin B_(1)(AFB_(1))is a naturally-occurring mycotoxin and recognized as the most toxic foodborne toxin,particularly causing damages to kidney.Glomerular podocytes are terminally differentiated epithelial cells.AFB_(1)induces podocyte inflammation,proteinuria and renal dysfunction.Studying the mechanism of AFB_(1)-induced podocyte inflammation and murine kidney dysfunction,we detected that AFB_(1)increased 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RelA through enhanced interaction of RelA with E3 ubiquitin ligase tripartite motif containing 7(TRIM7)in mouse podocyte clone-5(MPC-5)and mouse glomeruli.Reduction of RelA resulted in decreasing microRNA-9(miR-9)and activating the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thioredoxin interacting protein(TXNIP),and NOD-like receptor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signaling axis(CXCR4/TXNIP/NLRP3 pathway),leading to podocyte inflammation.We also determined that downregulation of miR-9 led to CXCR4 expression and the downstream TXNIP/NLRP3 pathway activation.Overexpression of miR-9 or deletion of CXCR4 suppressed AFB_(1)-induced CXCR4/TXNIP/NLRP3 pathway,resulting in alleviating podocyte inflammation and kidney dysfunction.Our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ubiquitin-dependent proteolysis of RelA,downregulation of miR-9,and activation of CXCR4/TXNIP/NLRP3 pathway played an essential role in AFB_(1)-induced glomerular podocyte inflammation.Our study revealed a novel mechanism,via RelA,for the control of AFB_(1)’s nephrotoxicity,leading to an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food safety and public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latoxin B_(1) Podocyte inflammation miRNA-9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4 RelA ubiquitin-dependent degradation
下载PD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 expression affects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aflatoxin B1-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2
作者 Qiu-Ju Liang Qin-Qin Long +3 位作者 Feng-Qin Tian Qun-Ying Su Xiao-Ying Zhu Xi-Dai Long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8期1131-1144,共14页
BACKGROUND The dysregulat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owever,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IMP3 expression is associa... BACKGROUND The dysregulation of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owever,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IMP3 ex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aflatoxin B1(AFB1)-related HCC(AHCC).A retrospective study,including 182 patients with AHCC,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link between TIMP3 expression in cancerous tissues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is of AHCC.TIMP3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gnosis of AHCC were evaluated by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and Cox regression survival analysis.Odds ratio,hazard ratio(HR),median overall survival time(MST),median tumor recurrence-free survival time(MRT),and corresponding 95%confidential interval(CI)was calculated to RESULTS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high TIMP3 expression,low TIMP3 expression in tumor tissu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MST(36.00 mo vs 18.00 mo)and MRT(32.00 mo vs 16 mo)of patients with AHCC.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survival analysis further proved that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IMP3 increased the risk of death(HR=2.85,95%CI:2.04-4.00)and tumor recurrence(HR=2.26,95%CI:1.57-3.26).Furthermore,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IMP3 protein in tissues with AHCC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umor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such as tumor size,tumor grade and stage,tumor microvessel density,and tumor blood invasion.Additionally,TIMP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also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amount of AFB1-DNA adducts in tumor tissues.CONCLUSION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dysregulation of TIMP3 expression is related to AHCC biological behaviors and affects tumor outcome,suggesting that TIMP3 may act as a prognostic biomarker for A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 expression aflatoxin B1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 PROgNOSIS
下载PDF
外周血AGGF1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3
作者 刘军锋 贾克刚 +6 位作者 车安琪 敬锐 李永姝 韩雪晶 石萍 吴萌 林文华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23-428,共6页
目的探讨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116例患者分为病例组(狭窄>... 目的探讨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AGGF1)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1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6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116例患者分为病例组(狭窄>50%,82例)和对照组(狭窄≤50%,34例)。采用非条件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价冠状动脉狭窄>50%的危险因素和AGGF1联合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对34例对照患者进行随访,评价AGGF1对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AGGF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AGGF1下降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50%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值为0.536,95%可信区间(CI)为0.368~0.782]。AGGF1联合HDL-C、LDL-C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5。对照组随访期间高AGGF1患者无MACE发生,低AGGF1患者有6例发生MACE。结论外周血AGGF1下降是冠状动脉狭窄>50%的危险因素,AGGF1联合HDL-C、LDL-C对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AGGF1降低对冠状动脉狭窄≤50%远期发生MACE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补缀FHA域血管生成因子1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下载PDF
羟丙基-β-环糊精通过加重自噬障碍降低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的活力
4
作者 齐伟静 刘亚玲 +1 位作者 李睿 耿丽颖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08-613,共6页
目的观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HpBCD分别干预对照组(稳转空质粒的NSC34细胞)和实验组(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透射电镜... 目的观察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应用HpBCD分别干预对照组(稳转空质粒的NSC34细胞)和实验组(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结构,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human SOD1、LC3Ⅱ/Ⅰ、P6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pβCD干预后,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活力下降,细胞中humanSOD1含量及自噬结构明显增多,LC3Ⅱ/Ⅰ、P62蛋白的表达水平也显著增加。结论HpβCD降低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活力,这种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由于进一步加重了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的自噬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Β-环糊精 hSOD1g93A 肌萎缩侧索硬化 自噬
下载PDF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癌症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溯源 木司塔巴·木台力甫 +1 位作者 李冬雪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ADGRF1在正常胰腺组织及PDAC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GRF1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TERT-HPNE及多种PDA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DGRF1的表达差异。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ADGRF1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DAC细胞AsPC-1、SW1990增殖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ADGRF1的Patu8988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DGRF1引起的PDAC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预测与ADGRF1促进PDAC癌症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ADGRF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00)。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多种PDAC细胞中ADG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上调(均P<0.05)。IHC结果显示ADGRF1在PDA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此外,下调ADGRF1能够抑制PDAC细胞AsPC-1、SW1990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ADGRF1则促进Patu898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RNAseq、GSE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的结果显示,ADGRF1的表达与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ADGRF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PDAC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多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 免疫 促癌作用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及G1-CRITIC-距离函数判法-VIKOR的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崔雪松 刘振奎 +1 位作者 张宏 梁栓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1-790,共10页
为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顺利实施,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迈向高标准高水平,开展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首先,以标准化管理为理论基础,根据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建立以制度管理标准化、人员配备... 为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顺利实施,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迈向高标准高水平,开展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研究。首先,以标准化管理为理论基础,根据质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对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建立以制度管理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物料管理标准化、环境管理标准化、现场作业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为6个核心范畴和32个主范畴的铁路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借助劳伦茨曲线的基尼系数改进CRITIC方法,提出“G1-CRITIC-距离函数判别法”模型,计算属性权重。最后,采用VIKOR算法对案例项目进行实证分析,基于安全管理标准化值U_(R)评估标准化管理水平。结果表明:各案例项目的安全管理标准化水平不同,U_(R)值具有显著差异,P_(1)~P_(5)各项目的U_R值分别为0.047 6、0.148 3、0.451 9、0.971 5、0.648(其中P_(4)属于“高水平”;P_(3)和P_(5)属于“中水平”;P_(1)和P_(2)属于“低水平”)。通过折衷系数扰动下的敏感性分析,综合考虑群体效用和个体妥协,对不同等级的建设项目(P_(1)~P_(5))分别进行讨论,并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决策建议。研究结果与各案例项目实际安全管理标准化程度相符,为深入推进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管理工作、促进建设项目各项安全管理行为规范运作和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标准化评价 铁路建设项目 扎根理论 g1-基尼系数改进CRITIC-距离函数判别法 VIKOR 折衷规划
下载PDF
伴EEF1G∷ROS1融合婴儿型半球胶质瘤1例
7
作者 谢鑫 龚静 +7 位作者 余天平 钟金晶 郑林茂 张梦鑫 钱竞予 陈铌 周桥 余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0-552,共3页
患儿女,12个月,因下肢活动减少2个月入院。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部巨大肿块,大小9.8 cm×7.6 cm,边界清楚,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病灶推挤邻近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右侧脑室... 患儿女,12个月,因下肢活动减少2个月入院。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部巨大肿块,大小9.8 cm×7.6 cm,边界清楚,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病灶推挤邻近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右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受压,左侧脑室扩张、积水,脑室旁间质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半球胶质瘤 EEF1g∷ROS1基因融合 病例报道
下载PDF
猪肠病毒G型部分VP1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8
作者 边金妮 黄诗婷 +7 位作者 许佳乐 米雪 王奕斐 杜琛 陈樱 韦祖樟 黄伟坚 欧阳康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本研究扩增猪肠病毒G型(EV-G)的部分VP1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抗EV-G-VP1多克隆... 本研究扩增猪肠病毒G型(EV-G)的部分VP1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诱导表达,获得重组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印迹试验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兔抗EV-G-VP1多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性,可以特异性识别EV-G感染Marc-145细胞表达的VP1蛋白,为猪肠病毒G型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生物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肠病毒g 部分VP1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血清sMICA、PCNA、GASP-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张雅琪 彭程程 +1 位作者 万鸿 王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71-27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MIC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sMIC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GASP-1)、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8月诊治的86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3例健康体检者设立为对照组;并根据不同病理分型将观察组分为腺癌组(n=33)和鳞癌组(n=53),对比血清sMICA、PCNA、GASP-1、TIMP-1;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MICA、PCNA、GASP-1、TIMP-1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响;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sMICA、PCNA、GASP-1、TIMP-1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sMICA、PCNA、GASP-1、TIMP-1均高于对照组(P<0.05)。腺癌组的sMICA、PCNA、GASP-1、TIMP-1均高于鳞癌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sMICA、PCNA、GASP-1、TIMP-1高表达会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产生影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MICA、PCNA、GASP-1、TIMP-1及四项联合诊断NSCLC的AUC值分别为(0.750、0.654、0.819、0.788、0.843,P均<0.05),敏感度分别为57.00%、46.50%、67.40%、90.70%、79.10%;特异度分别为93.00%、93.00%、88.40%、58.10%、86.00%。结论sMICA、PCNA、GASP-1、TIMP-1在NSCLC患者中呈高表达趋势,其表达水平会随病理分型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可溶性MHC-I类链相关蛋白A 增殖细胞核抗原 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分选蛋白1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非小细胞肺癌 病理分型
下载PDF
区间粗糙数群组G1法的随机聚合求解及应用
10
作者 梁媛媛 刘军 +1 位作者 易平涛 李伟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2-288,共7页
针对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群体评价问题,采用区间粗糙数表征专家偏好,在G1法的基础上,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随机模拟聚合算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权重系数,并依据序相关性和区间粗糙数贴近度确定专家权重.其次,综合... 针对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群体评价问题,采用区间粗糙数表征专家偏好,在G1法的基础上,结合蒙特卡洛仿真技术,提出了一种随机模拟聚合算法.首先,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模拟权重系数,并依据序相关性和区间粗糙数贴近度确定专家权重.其次,综合所有专家意见得到指标的最终权重,并将其与预处理后的指标值线性集结,求得一次模拟的综合评价值,据此判断被评价对象间的优劣.通过充分模拟得出优胜度矩阵,并从中推导出包含优胜概率的可能性排序,弥补了不确定信息环境下绝对排序呈现的不足.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现有方法对比阐述了所提方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价 群组g1 权重系数 区间粗糙数 随机模拟
下载PDF
贝母素乙通过诱导G0/G1期阻滞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11
作者 孙丽丽 白冰 +8 位作者 杨霞 李玥 李一权 韩继成 房金波 李霄 尚超 朱羿龙 金宁一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6-332,共7页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贝母素乙处理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 CON,通过CCK-8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贝母素乙对HCT116和CCD841 CON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贝母素乙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贝母素乙处理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和正常结肠上皮细胞CCD841 CON,通过CCK-8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贝母素乙对HCT116和CCD841 CON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和WB法检测贝母素乙对HCT116细胞周期及其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构建HCT116移植瘤裸鼠模型和AOM/DSS结肠癌小鼠模型,观察贝母素乙对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和OS的影响,免疫组化法和WB法检测对移植瘤或肿瘤组织中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DK4、CDK6和cyclin D1表达的影响。结果:贝母素乙可显著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诱导HCT116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P<0.01),降低CDK4、CDK6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P<0.01)。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贝母素乙(0.75 mg/kg)显著抑制HCT116细胞移植瘤的生长并延长荷瘤裸鼠的OS(P<0.05或P<0.01),降低AOM/DSS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延长OS、减少癌变肠组织的肿瘤个数和肿瘤体积,下调肿瘤组织中CDK4、CDK6和cyclin D1的蛋白表达(P<0.01或P<0.05)。结论:贝母素乙通过下调CDK4、CDK6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从而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素乙 结肠癌 HCT116细胞 g0/g1期阻滞 增殖
下载PDF
中国数智供应链发展评价研究--基于CRITIC-G1法和Bonferroni算子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昀秋 马晓君 肖潇 《物流研究》 2024年第2期15-28,共14页
基于对数智供应链内涵的界定,从数字化、智能化和供应链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数智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G1法和Bonferroni算子对省际数智供应链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排序。选取部分文献对数字经济、数字物流、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 基于对数智供应链内涵的界定,从数字化、智能化和供应链发展水平三方面构建数智供应链评价指标体系,采用CRITIC-G1法和Bonferroni算子对省际数智供应链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与排序。选取部分文献对数字经济、数字物流、智能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评价结果与本文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供应链 评价指标 CRITIC赋权法 g1 Bonferroni算子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HLA-G、Claudin-1水平变化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13
作者 李娟 胡广成 +3 位作者 陈欢欢 王昕 董晓莎 曹焕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55-958,共4页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封闭蛋白1(Claudin-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 目的 探讨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封闭蛋白1(Claudin-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21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日收治的86例过敏性鼻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体检的34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HLA-G、Claudin-1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过敏性鼻炎症状量表(SFAR)和伴随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析不同SFAR、VAS评分患儿血清HLA-G、Claudin-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HLA-G、Claudin-1水平与SFAR和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LA-G水平较高,Claudin-1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30周、1年后HLA-G水平明显降低,Claudin-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0周、1年后观察组SFAR评分降低,VAS评分轻度/中重度比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HLA-G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_(SFAR)=0.433,P<0.05;r_(VAS)=0.442,P<0.05),Claudin-1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_(SFAR)=-0.483,P<0.05;r_(VAS)=-0.468,P<0.05)。结论 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HLA-G水平较高,Claudin-1水平较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二者具有作为诊断和评价疾病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人类白细胞抗原g 封闭蛋白1 疾病标志物
下载PDF
m1A/m5C/m6A/m7G调控基因预测胃癌预后及免疫关联性
14
作者 陈小梅 王安奇 +1 位作者 杨积祯 于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30-1237,共8页
目的基于m1A/m5C/m6A/m7G甲基化调控基因建立胃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与免疫的关联性。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胃癌数据集筛选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的m1A/m5C/m6A/m7G调控基因,通过单基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构建预后... 目的基于m1A/m5C/m6A/m7G甲基化调控基因建立胃癌预后风险预测模型,并分析该模型与免疫的关联性。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胃癌数据集筛选表达具有显著差异的m1A/m5C/m6A/m7G调控基因,通过单基因Cox回归分析和LASSO算法构建预后风险评分(risk score,RS)模型,使用Kaplan-Meier(K-M)统计进行RS模型验证,并应用细胞系进行RT-qPCR验证。利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建立nomogram模型。使用CIBERSORT算法和estimate包进行免疫关联性分析。结果建立了基于八个甲基化调控基因的预后RS模型,将胃癌患者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这八个基因在胃癌细胞系中高表达(P<0.05)。在TCGA-胃癌训练集和GSE62254-验证集中,患者总生存率(OS)与分组状态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1)。nomogram生存模型预测的1年(C-index=0.703)、3年(C-index=0.729)和5年(C-index=0.734)生存率与实际生存率的一致性较好。免疫关联性分析表明,与低风险患者组相比,高风险患者组免疫评分和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的表达较高(P<0.05)。结论基于m1A/m5C/m6A/m7G调控基因的预后RS模型可预测胃癌预后并指导个体免疫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1A m5C m6A m7g 胃癌 预后 免疫浸润
下载PDF
宫颈癌组织IGHG1、TRIM1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5
作者 王微 胡美丽 +3 位作者 张雪芹 王红红 付琳琳 许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67-73,共7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免疫球蛋白G1重链恒定区(IGHG1)、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根据3年随访情况分... 目的探究宫颈癌组织免疫球蛋白G1重链恒定区(IGHG1)、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取其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并根据3年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癌肿瘤组织与癌旁组织中IGHG1和TRIM14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特征工作(ROC)曲线用于分析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HG1和TRIM14蛋白表达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宫颈癌肿瘤组织中IGHG1和TRIM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34.193、38.697,P<0.05)。IGHG1和TRIM14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t值介于2.092~20.208之间,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宫颈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IGHG1和TRIM14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t值分别为8.708、7.53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GHG1、TRIM14蛋白表达是宫颈癌患者发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3.547(2.364~5.322)、7.218(2.027~25.704)。ROC分析显示IGHG1、TRIM14联合预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5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00%和98.25%。结论宫颈癌患者肿瘤组织中IGHG1和TRIM14蛋白水平高表达,与预后有关,可能是宫颈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免疫球蛋白g1重链恒定区 三结构域蛋白14 预后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SIRT1/PGC-1α信号通路探究青光安Ⅱ号方的视神经保护作用
16
作者 吕怡 蒋鹏飞 +1 位作者 彭俊 彭清华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438-1447,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探讨青光安Ⅱ号方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青光安Ⅱ号方成分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CTD数据库挖掘青光眼相关靶点,进而筛选青光安Ⅱ号方作用于青光眼的靶点;制作蛋白...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探讨青光安Ⅱ号方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青光安Ⅱ号方成分靶点,在GeneCards、Disgenet、CTD数据库挖掘青光眼相关靶点,进而筛选青光安Ⅱ号方作用于青光眼的靶点;制作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取其交集,并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建立自发性慢性高眼压DBA/2J青光眼小鼠模型,将C57BL/6J小鼠设置为空白组(等体积蒸馏水),DBA/2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益脉康组[0.31 g/(kg·d)]、青光安Ⅱ号方低浓度组[0.85 g/(kg·d)]、青光安Ⅱ号方中浓度组[1.7 g/(kg·d)]、青光安Ⅱ号方高浓度组[3.4 g/(kg·d)],每组8只,每日灌胃1次。干预4周后,触式眼压笔监测小鼠眼压;HE染色观察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Western blot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ype-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ion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检测SIRT1、PGC-1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从青光安Ⅱ号方共筛选得到101个活性成分和245个相关靶点,2412个青光眼疾病相关基因靶点;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最强的5个靶点分别是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2、核受体共激活因子2、胃蛋白酶原Ⅱ、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1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ive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PPI网络显示较强的靶点是SIRT1、PPARG;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得到细胞衰老、IL-17等信号通路。与给药前相比,给药后用药组眼压显著降低(P<0.01)。给药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眼压显著升高(P<0.01),视网膜中SIRT1、PGC-1α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眼压显著降低(P<0.01),SIRT1、PGC-1α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益脉康组和青光安Ⅱ号方低浓度组相比,青光安Ⅱ号方中、高浓度组SIRT1、PGC-1αmRNA表达量和SIRT1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青光安Ⅱ号方低浓度组相比,青光安Ⅱ号方高浓度组PGC-1α蛋白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1)。与青光安Ⅱ号方中浓度组相比,青光安Ⅱ号方高浓度组PGC-1αm 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结论青光安Ⅱ号方可有效调控SIRT1/PGC-1α信号通路,抑制RGC的丢失,主要在氧化应激、细胞衰老等方面对青光眼视神经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安Ⅱ号方 细胞衰老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共激活因子-1α
下载PDF
一株GⅠ-19基因型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序列分析及致病性研究
17
作者 武奇 徐梦成 +3 位作者 魏邓乐 张雪花 李丁 梅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102,共9页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 为了解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遗传变异及致病性,试验对江苏某鸡场发病鸡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S1基因进行同源性、遗传进化树、糖基化位点、S蛋白裂解位点和致病性分析。结果显示:从发病鸡肾脏组织中分离并鉴定到1株IBV,该分离株经SPF鸡胚盲传5代后,可引起典型的侏儒胚特征病变,其S1基因大小为1620 bp,分离株被命名为CK/CH/WJ215;CK/CH/WJ215与GⅠ-19基因型毒株S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4.3%,与流行优势基因型GⅠ-19属于同一分支;RDP4重组分析显示该分离株S1蛋白不存在重组事件;进一步糖基化位点分析表明,与常用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在第51、77、103、138、163、178、247、276、283、530位点出现变异,值得注意的是,与H120疫苗株和QXL87疫苗株相比,CK/CH/WJ215 S1蛋白分别在138和530位出现了新的糖基化位点;7日龄SPF鸡致病性试验显示,该分离株可导致SPF鸡100%(15/15)发病,66.7%(10/15)死亡,并且导致严重的肾脏病变;感染鸡从第2天开始持续排毒,直到第21天气管和泄殖腔排毒率仍为80%(4/5)和100%(5/5)。研究表明,从江苏某鸡场发病鸡群种分离的GⅠ-19基因型IBV对SPF雏鸡具有很强的致病性,结果为该地区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病学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gⅠ-19基因型 S1基因 致病性
下载PDF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G1在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18
作者 彭秀娟 胡玉红 张丹凤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 检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G1在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IF4G1 mRNA表达,免疫组化PV-6000法及Western免疫印迹... 目的 检测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G1在老年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eIF4G1 mRNA表达,免疫组化PV-6000法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eIF4G1蛋白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分析eIF4G1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eIF4G1在正常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IF4G1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样癌组织分化程度、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显著相关(P均<0.05)。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IF4G1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内膜组织(P<0.05)。结论 eIF4G1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上调,且其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样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eIF4G1有望成为子宫内膜样癌疾病诊断与靶点治疗的重要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4g1 子宫内膜样癌 子宫肿瘤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下载PDF
G1-熵权法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银星养脑方醇提工艺
19
作者 熊丹 蒋翠平 +5 位作者 牛江进 严建业 王平杰 谢宗明 高明果 陶叶琴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7期1742-1747,共6页
目的优化银星养脑方醇提工艺。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倍数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阿魏酸、3,6'-二芥子酰基蔗糖、金松双黄酮、异银杏素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G1-熵权法计... 目的优化银星养脑方醇提工艺。方法基于单因素实验,以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溶剂倍数为影响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阿魏酸、3,6'-二芥子酰基蔗糖、金松双黄酮、异银杏素的转移率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结合G1-熵权法计算综合评分,优选银星养脑方最佳醇提工艺。结果建立了工艺评价函数模型,模型预测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60%的乙醇提取1.4 h,提取2次。结论该提取方法稳定可行,可为银星养脑方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星养脑方 醇提工艺:g1-熵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肝癌组织中GPSM2、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霍亮 骆杨 冯海林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GPSM)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PSM2、TGF-β1在癌组织和... 目的 探讨肝癌组织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GPSM)2、转化生长因子1(TGF-β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取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GPSM2、TGF-β1在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分析癌组织中GPSM2、TGF-β1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GPSM2、TGF-β1高表达率分别为71.25%、82.50%,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18.75%、13.75%(P<0.05)。GPSM2在分化程度低的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P<0.05),TGF-β1在分化程度低、有血管转移的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P<0.05)。生存曲线显示,GPSM2、TGF-β1低表达患者的累积生存率(77.27%、85.71%)高于高表达患者(47.37%、48.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M2、TGF-β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率较高,其表达水平与分化程度密切相关,GPSM2、TGF-β1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g蛋白信号调节蛋白2 转化生长因子1 临床病理参数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