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ltural Identity on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
1
作者 Lei Qinglan Sun We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6-289,共4页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by concluding their own social experience into works in recent decad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ltural identity built by Afro- American black women writers and introduces its historical reasons,works,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y doing this,we stan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American women writers and find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America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作家 化身 非洲 女性 历史意义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文学神州·地方重构·女性经验——马华留华女作家的旅华书写
2
作者 易淑琼 《华文文学》 2024年第2期31-40,共10页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马来西亚的旅华书写经历了从1990年代观光热中的“神州”书写到2000年代后马华留学生中国“在地”书写的阶段性变化。本文选取的四位留学内地的马华女作家其“在地”书写聚焦于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表现出深浅不一... 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来,马来西亚的旅华书写经历了从1990年代观光热中的“神州”书写到2000年代后马华留学生中国“在地”书写的阶段性变化。本文选取的四位留学内地的马华女作家其“在地”书写聚焦于北京、南京两座城市,表现出深浅不一的中华文化涵融,她们各具书写个性的文化“混血”式和比较性“在地”审美“凝视”,摒弃了1990年代“神州”书写某种微妙的优势居位的“祛魅”与解构,赋予各自旅居的城市以“地方感”,为马华社会重构作为“异乡”的文化原乡和人文“地方”,实际上也新生成了中国内地城市的“地方感”。其书写同时凸显了马华知识女性的跨域生命经验和自我主体意识,伸展着现代性心灵自由,包容、谦卑、柔软的对话式叙事笔调折射出由跨域文化交流延展出的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华书写 马华留华女作家 “神州” 地方感 女性经验
下载PDF
近年女作家短篇小说创作观察——基于《中国女性文学选》的阅读
3
作者 张艺伟 张文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3期6-10,共5页
自2019年起,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张莉教授对当年度的中国女性文学优秀短篇小说进行选编,结集为《中国女性文学选》出版,每年一本。由研究者、出版界和创作者联动的这一文学行为,把当前散见的、自在的女性文学成果汇聚在一起,集中展现女作... 自2019年起,女性文学研究学者张莉教授对当年度的中国女性文学优秀短篇小说进行选编,结集为《中国女性文学选》出版,每年一本。由研究者、出版界和创作者联动的这一文学行为,把当前散见的、自在的女性文学成果汇聚在一起,集中展现女作家近年来的创作实绩,让女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以一种集体亮相的形式重回读者和批评界的观照视野,以形成更大的声势与影响。该文对2019年至2022年的《中国女性文学选》进行序列阅读,不仅可以清晰把握近年来女作家短篇小说的创作动态,还能深入了解当下中国女性的生存状况,并由此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和展望,期待女性文学以真正先锋的精神持续探索女性自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女性文学选》 女作家 短篇小说 女性文学 女性生存样态 代际作家
下载PDF
左联女作家与中国女性发展理论
4
作者 李丹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4-81,共8页
一个世纪前接受教育的一些女性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并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抗争,成为"出走的娜拉";在经受磨砺的过程中,不论身兼何职,写作则成为她们表达心声的途径;底层的生活经历和进步的观念促使她们加入左联,从而得以突破早期&qu... 一个世纪前接受教育的一些女性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并勇敢地与封建礼教抗争,成为"出走的娜拉";在经受磨砺的过程中,不论身兼何职,写作则成为她们表达心声的途径;底层的生活经历和进步的观念促使她们加入左联,从而得以突破早期"小我"的囿限而融入"大我"的洪流,在文学艺术道路上不断创新。左联女作家的独立意识、融入主流并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和创新精神,构成中国现代妇女史中的宝贵遗产,为新时代女性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联女作家 独立意识 融入主流 中国女性 发展理论
下载PDF
21世纪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的乡土叙事
5
作者 龙潜 李益茜 《安顺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8-53,共6页
21世纪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原野,她们笔下的乡土既不同于传统文人笔下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也不同于审视者对乡村愚昧落后的深刻批判,而是竭力书写乡村的变与不变以及普通人的至真至纯。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 21世纪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文学原野,她们笔下的乡土既不同于传统文人笔下田园牧歌式的诗意生活,也不同于审视者对乡村愚昧落后的深刻批判,而是竭力书写乡村的变与不变以及普通人的至真至纯。贵州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在思考中淬炼,她们以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为中国乡土叙事提供新的写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贵州 少数民族 女性作家 乡土叙事
下载PDF
身份建构中的双重话语——谈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 被引量:12
6
作者 骆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6-101,共6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美国黑人女作家 黑人女性 小说
下载PDF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谈《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敏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89-91,共3页
话语权是女性在男性至尊的社会里寻求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对黑人女性尤其如此.在这一点上,两部小说的叙事模式与主题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作者的创作理念由此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作家 倒叙 书信体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当身体不再成为“武器”——“80后”部分女作家身体书写初探 被引量:11
8
作者 乔以钢 李振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4,共5页
在一些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文学写作中,身体常常不同程度上成为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武器",但部分年轻的"80后"女作家的书写却显示出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春树、张悦然等较有影响的年轻女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她们有... 在一些带有女性主义倾向的文学写作中,身体常常不同程度上成为反抗男性中心话语的"武器",但部分年轻的"80后"女作家的书写却显示出有所不同的面貌。从春树、张悦然等较有影响的年轻女作家的创作中可以看到,她们有关身体的书写不像女性主义写作那样具有鲜明的性别政治意味或意识形态色彩,其借助身体所表达出来的性别姿态常是比较含混而稚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后”女作家 身体书写 性别姿态
下载PDF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嵇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3,共6页
Represented by Frances Harpe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re not only pioneers in women literature, but also social activists, inseminating the minds of people with changes. As the new ge... Represented by Frances Harpe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re not only pioneers in women literature, but also social activists, inseminating the minds of people with changes. As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these women are fully aware that a seri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are happening in America. In spite of strong oppositions, they have helped to make such significant transitions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n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黑人 女性书写 黑人女作家 女性文学 风雨 失落 现代 社会 传统 话语
下载PDF
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董锋 张英魁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66-69,共4页
女作家视域中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而言承载了更多自我人生的体悟与身心的问责。此种女性自我身心意识体现在文学创作与女性之社会性展现这两个层面。本文透过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分析,阐释人物的心灵空间与人性特征。
关键词 女作家 家族小说 女性形象
下载PDF
20世纪初叶中国女性文学的转型及其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延礼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66,共8页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 20世纪第一个20年(1900-1919),中国女性文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时期的女性文学不仅出现了女性小说家群、女性翻译文学家群、女性政论文学家群、南社女性作家群等四大作家群体,而且在创造主体、文体结构、思想意蕴、艺术表现,乃至传播方式上,均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第一个20年女性文学的创造主体由闺秀转变为第一代知识女性,为中国女性文学走向现代迈出了第一步,为"五四"女性小说家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五四"之后现代文体结构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因此,这一转型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女性作家群体 第一代知识女性 文学转型
下载PDF
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笔下的牧师形象及其文化蕴涵 被引量:6
12
作者 金琼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100,共7页
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笔下出现了许多性格鲜明、人格迥异的牧师形象。这些牧师形象的出现,不仅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长期影响有关,也存在着作家自身的宗教观念、道德意识和家庭濡染等多方面的文化心理动因,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蕴涵。
关键词 维多利亚时代女作家 牧师 文化蕴涵
下载PDF
论美国非裔女作家主体意识的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晓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58-62,共5页
美国非裔女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在黑人解放运动中产生的,包括种族意识和性别意识的双重觉醒。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至1920年的萌芽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成熟时期三个时期,最终形成了70年代以来的"... 美国非裔女作家主体意识的觉醒是在黑人解放运动中产生的,包括种族意识和性别意识的双重觉醒。经历了19世纪中后期至1920年的萌芽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成熟时期三个时期,最终形成了70年代以来的"黑人女性文艺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非裔女作家 主体意识 发展历程
下载PDF
鸟瞰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2
14
作者 贾世传 陆文采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78-80,共3页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文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文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 几千年来,中国女性文学一直被湮没在以男性文学为主流的大海里。到了20世纪20年代,"五四"女作家群的崛起,才使女性文学开始融进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洪流中;新时期女性文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90年代"新生代"、"晚生代"的女作家,她们以女性的话语来创作,使女性文学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从此,中国文学史成为男女作家共同谱写的诗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女性作家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下载PDF
论加拿大的移民女作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慧珍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7-92,共6页
介绍了加拿大移民女作家的基本情况,重点论述了几位有代表性的犹太裔女作家、欧洲移民和欧裔女作家、亚裔女作家的生平及创作,评述了她们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对最有影响的两部作品,犹太女作家雪莉·费斯勒的短篇小说《一... 介绍了加拿大移民女作家的基本情况,重点论述了几位有代表性的犹太裔女作家、欧洲移民和欧裔女作家、亚裔女作家的生平及创作,评述了她们作品的主题和风格。在此基础上,对最有影响的两部作品,犹太女作家雪莉·费斯勒的短篇小说《一篮苹果》和华裔女作家李斯嘉的长篇小说《残月楼》,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分析了它们的艺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拿大 移民 女作家 《一篮苹果》 《残月楼》
下载PDF
“南玲北梅”:梅娘与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被引量:7
16
作者 董俊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上个世纪 4 0年代文坛上的“南玲北梅”之说 ,指的是同在沦陷区的女作家 :华北的梅娘与上海的张爱玲。将两位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她们的作品同样热切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创作焦点对准敏感的两性关系。在艺术风格与审美形态迥异的背后 ... 上个世纪 4 0年代文坛上的“南玲北梅”之说 ,指的是同在沦陷区的女作家 :华北的梅娘与上海的张爱玲。将两位进行比较 ,可以发现她们的作品同样热切关注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创作焦点对准敏感的两性关系。在艺术风格与审美形态迥异的背后 ,蕴藏着相似的基本思想 :对传统的背离与不屑一顾 ,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审视着属于人类的恒久的“爱”———男女之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玲北梅 张爱玲 梅娘 现代都市小说
下载PDF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丽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年第3期53-56,共4页
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国内外关于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据当代美国文学的多元化态势,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分支: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本土女性文学... 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国内外关于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和文学作品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据当代美国文学的多元化态势,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分支:南方女性文学、黑人女性文学、犹太女性文学、本土女性文学、华裔女性文学等。国内对于20美国女性文学的研究大都只局限在某个领域,而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美国现代女性生存状态和主体意识的衍变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美国女性文学 女权主义 女性作家 研究综述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初期女性作家“自叙传”小说的“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 被引量:3
18
作者 袁国兴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3-97,共5页
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女性小说作者的成名作和成功作品大都采用“自叙传”的写作方式,“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是她们惯用的写作模式,这些都有超出作家个性因素的集体无意识成分。剖析个中原因对认识当时的一般社会情态和女性意识蜕变... 中国现代文学初期的女性小说作者的成名作和成功作品大都采用“自叙传”的写作方式,“少女情怀”和“病情叙事”是她们惯用的写作模式,这些都有超出作家个性因素的集体无意识成分。剖析个中原因对认识当时的一般社会情态和女性意识蜕变的丰厚历史蕴涵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作家 自叙传 少女情怀 病情叙事
下载PDF
讲述“想象的母国”之故事——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再现与嬗变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晓丹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4期73-79,共7页
论文从跨国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三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论证她们如何在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其作品中再现"想象的母国"的形象,以及她们笔下"想象的母国"的故... 论文从跨国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三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论证她们如何在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其作品中再现"想象的母国"的形象,以及她们笔下"想象的母国"的故事与美国主流文化关系从迎合到抗争、再到融合的嬗变历程,并为当代华裔女性文学中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外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等研究带来启迪。对于所有的华裔作家而言,身份认同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祖籍国文化与居住国文化的并存与交融中方能实现并发挥效应。唯有如此,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跨民族之间的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华裔文学 女性作家 跨国民族主义 中国故事
下载PDF
性别角逐中的女性——王安忆小说中女性意识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惠欣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8-102,共5页
从王安忆的“三恋”、《米尼》、《我爱比尔》、《长恨歌》等作品中,可以考察出“性别意识”对其创作主题的影响及其小说创作的性别特征:1、性别游戏间倒错的女性位置;2、传统性爱中反叛的女性之躯;3、游离于政治与伦理的女性命运。
关键词 王安忆 小说 女性意识 女性写作 文学研究 创作主题 《米尼》 《我爱比尔》 《长恨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