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9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utcomes of triceps reflecting anconeus pedicle and olecranon osteotomy approach for distal humerus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1
作者 Rohit Ailani Sanjeev Kumar Bhuyan +2 位作者 Brejesh Kumar Prasad Amit Kumar Namrata Dawan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4年第6期570-577,共8页
BACKGROUND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distal humeral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i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re is consensus about the posterior approach,several posterior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 BACKGROUND The preferred treatment for distal humeral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i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While there is consensus about the posterior approach,several posterior approaches have been developed.It is debatable as to which approach is best.AIM To compare triceps reflecting anconeus pedicle(TRAP)and olecranon osteotomy approaches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distal humeral intercondylar fracture.METHODS In total,40 cases of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nthesefragen/Association of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 type C,closed,and Gustilo type I intercondylar humeral fractures were included.Patients ranged in age from 18 years to 70 years.The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TRAP group and olecranon osteotomy group,with 20 cases in each.All were followed up at 6 wk,3 months,6 months,and 12 months.Functional outcomes were measured in terms of flexion-extension arc,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score,and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RESULTS The mean age was 43.2 years in the TRAP group and 37.5 years in the olecranon osteotomy group.The mean operative time and mean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in the TRA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e olecranon osteotomy group(119.5 vs 111.5 min and 9.85 vs 5.45 d,respectively).The mean arc of flexion-extension,Disabilities of Arm,Shoulder and Hand score,and 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were comparable without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groups at the 12-month follow-up(107.0 vs 106.2,18.3 vs 15.7,and 84.2 vs 86.2,respectively).Ulnar paresthesia and superficial infections were comparable in both groups(2 cases vs 3 cases and 3 cases vs 2 cases,respectively).Hardware prominenc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lecranon osteotomy group,mostly due to tension band wiring.CONCLUSION Both approaches were equivalent,but there is a need for further study including higher numbers of subjects and longer study duration to prove the benefits of one approach over the oth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bow joint Humeral fracture OSTEOTOMY INTERNAL fracture fixation
下载PDF
Elbow Dislocation with Ipsilateral Galeazzi Fracture: A Case Report
2
作者 Anani Abalo Koulima K. Akloa Yaovi Yannick Dellanh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9期276-282,共7页
Elbow dis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ipsilateral Galeazzi fracture is a rare pattern of injury. Only seven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ed another case in a 42 years old man. Closed reduction of the di... Elbow dislocation associated with ipsilateral Galeazzi fracture is a rare pattern of injury. Only seven cases wer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We reported another case in a 42 years old man. Closed reduction of the dislocated elbow joint was immediately performed under sedation. Because the patient did not want surgery for radius, it was decided to manage the fracture conservatively. The lack of clinical improvement motivated operative treatment for Galeazzi fracture 56 days after injury. We have discussed the treatment option and the result obtained. The prognosis of this associated injury is related to the DRUJ dislocation, which should not be misdiagn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LOCATION elbow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Galeazzi fracture RADIUS
下载PDF
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儿童青少年肱骨髁上骨折伴尺神经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罗丽华 王雨生 +1 位作者 李剑锋 董继革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与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儿童青少年49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对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障碍与尺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治疗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的儿童青少年4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和治疗组(n=25)。对照组采用蜡敷治疗和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熏蒸、关节松动术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肘关节评定表(HSS)和英国医学研究院神经外伤学会报告(MCRR)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HSS评分均显著升高(|t|>8.345,P<0.001),治疗组HS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536,P<0.001),治疗组治疗前后HSS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t=3.717,P<0.05)。治疗组尺神经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χ^(2)=5.975,P<0.05)。结论术后早期综合康复可改善并发尺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青少年的肘关节功能,促进尺神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肱骨髁上骨折 尺神经损伤 肘关节功能障碍 早期综合康复
下载PDF
研究测量前脂肪垫与肱骨皮质角度诊断肘关节骨折的意义
4
作者 张启华 李渭征 +1 位作者 王冬伟 王成伟 《新疆医学》 2024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测量肘关节标准侧位片中前脂肪垫与肱骨皮质间角度,探讨诊断肘关节骨折引起的前脂肪垫征阳性角度的临界值,从而帮助骨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方法从CT检查确诊的肘关节外伤引起的骨折与未骨折患者中,各选取X线片侧位中前脂肪垫征... 目的研究测量肘关节标准侧位片中前脂肪垫与肱骨皮质间角度,探讨诊断肘关节骨折引起的前脂肪垫征阳性角度的临界值,从而帮助骨科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方法从CT检查确诊的肘关节外伤引起的骨折与未骨折患者中,各选取X线片侧位中前脂肪垫征阳性患者50例,进行ROC曲线回顾性分析。结果前脂肪垫与肱骨皮质夹角为15.6°,灵敏度+特异度值最大。讨论前脂肪垫与肱骨皮质夹角≥15.6°为骨折临界值,为基层医院骨科医生治疗提供了清晰、客观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肱骨 骨折 前脂肪垫征
下载PDF
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探讨
5
作者 乔怡 张福勇 +1 位作者 甄允方 王晓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罕见,临床治疗方式不统一,本文旨在总结此类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5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影像... 目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罕见,临床治疗方式不统一,本文旨在总结此类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骨科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收治的5例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案与预后情况。结果5例中,2例予皮肤牵引治疗,3例予手术治疗,均骨折愈合,末次摄片提示肩关节脱位复位良好;随访2~17个月,肩关节活动无受限、无疼痛。结论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肩关节脱位可先尝试手法复位及皮肤牵引。对于活动不配合且手法复位失败者,可采取麻醉下穿刺抽液后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如闭合复位失败再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6
作者 徐红 张剑锋 +1 位作者 李勇 万广亮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692-699,共8页
目的探究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病科收治的21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类型、骨折AO分型、... 目的探究肘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Nomogram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2年9月唐山市第二医院骨病科收治的21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损伤侧别、骨折类型、骨折AO分型、合并血管损伤、合并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骨折至手术时间、手术入路方式、术后并发症、术后是否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依据肘关节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和恢复不良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据此独立影响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R软件中C指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校准曲线验证术后关节功能恢复不良风险的Nomogram模型效能。结果210例患者中,关节功能恢复不良48例,占比22.86%,余162例均恢复良好,纳入恢复良好组。恢复不良组年龄(≥60岁)、开放性骨折、C型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合并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术后出现并发症人数占比均多于恢复良好组,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人数占比少于恢复良好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开放性骨折、C型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合并神经损伤、合并糖尿病、术后出现并发症、未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是影响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AUC值均>0.700,OR>1,说明上述指标对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基于以上8个独立危险因素建立Lasso-Nomogram预测模型,校准曲线C-index值为0.820,ROC曲线训练组和测试组的AUC值为0.822和0.701,说明该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预测能效。结论基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直观地预测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促愈消肿汤对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骨生长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杨柏琦 马金叶 +1 位作者 齐素兰 郭中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究促愈消肿汤对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骨愈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究促愈消肿汤对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及骨愈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9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促愈消肿汤治疗。对比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 d与术后7 d时2组肘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及血清FGF-2、BMP-7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消除时间、术处消肿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量表,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以及血清FGF-2、BMP-7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7 d时,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得分较术后1 d时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致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服用促愈消肿汤能有效促进血清FGF-2、BMP-7水平表达上调,改善肘关节活动功能,缓解术后疼痛,加速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愈消肿汤 肱骨远端骨折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骨形态发生蛋白7 骨生长指标 肘关节功能 关节活动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
下载PDF
半无菌技术对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患儿肘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8
作者 黄翔毓 刘祎 +2 位作者 雷昱 傅宇 李俊宁 《当代医学》 2024年第8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半无菌技术在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 目的分析半无菌技术在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5月宜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铺巾,观察组采用半无菌技术。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肘关节功能、提携角、肘关节活动度、Baumann角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提携角、肘关节活动度及Baumann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效果显著,半无菌技术可缩短手术准备时间、手术时间,费用更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Ⅱ型 半无菌技术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阳杰 王叶武 +2 位作者 朱博 贺天磊 李智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 目的对比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三种手术策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20年8月-2023年5月收住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81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49例,年龄最小66岁、最大103岁、平均(79±11.6)岁,分为AFHR、PFLP、PFNA)。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等,术后12个月评估患者的髋关节Harris功能优良率。结果PFNA组术中出血少于PFLP组和AFHR组(120.39±49.76)mL VS(243.53±102.22)mL VS(194.62±65.62)mL,(P<0.01)。三组手术耗时无差异(78.07±7.26)min VS(86.59±9.55)min VS(82.66±13.38)min,(P>0.05)。AFHR组术后下床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1.88±0.65)d VS(4.03±0.78)d VS(6.00±1.00)d,(P<0.01)。AFHR组术后负重时间明显短于PFNA组和PFLP组(0.40±0.13)W VS(7.26±2.15)W VS(10.24±1.72)W,(P<0.01)。随访12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AFHR和PFNA组优于PFLP组(84.6%VS 84.2%VS 76.5%,P<0.05),AFHR组与PFNA组无差异(84.6%VS 84.2%,P>0.05)。结论AFHR、PFNA和PFLP三种手术策略均属老年不稳定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疗法。AFHR策略手术耗时短、术后下床早、术后功能恢复满意,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关节置换 手术方式
下载PDF
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原伟强 许志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济源济钢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肘关节骨折并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阶梯性康复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术后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济源济钢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0例肘关节骨折并行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治疗,研究组采用阶梯性康复训练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功能、主动运动关节活动度(ROM)及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运动、稳定性及日常生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运动、稳定性及日常生活评分均有明显提升,且研究组疼痛、运动、稳定性及日常生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ROM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两组肿胀评分均明显下降,且研究组肿胀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性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肘关节功能,增加关节ROM,减轻肿胀程度,综合提升肘关节术后恢复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性康复训练 肘关节骨折术后 功能障碍
下载PDF
“助康”应用程序在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管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何丽芳 李倩倩 +2 位作者 林浴坤 郑锋 陈君玉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5,共7页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干预组除接受同对照组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外,还接受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干预组出... 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干预组除接受同对照组常规术后康复护理及随访外,还接受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干预组出院时、术后第3周及术后第6周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和术后第6周Cooney腕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6周腕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对DRF患者术后实施基于“助康”应用程序的早期功能锻炼康复管理,可提高其锻炼依从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腕关节功能和腕关节活动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康”应用程序 桡骨远端骨折 术后 康复管理 依从性 腕关节功能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儿童尺桡骨近端骨折伴肘关节脱位1例
12
作者 黄潇波 张彦 +3 位作者 夏玉礼 沈寿康 徐广建 黄乐林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9期925-927,共3页
患儿,女,9岁,2019年11月3日因摔伤致左肘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4 d入院。患儿于2019年10月30日在家踩到塑料胶纸不慎摔倒受伤,致左肘部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继而肿胀。于当地医院行X线片(图1a)检查示左肘关节脱位,左桡骨颈骨折。多次... 患儿,女,9岁,2019年11月3日因摔伤致左肘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4 d入院。患儿于2019年10月30日在家踩到塑料胶纸不慎摔倒受伤,致左肘部疼痛、畸形、活动受限,继而肿胀。于当地医院行X线片(图1a)检查示左肘关节脱位,左桡骨颈骨折。多次行手法整复、夹板固定。11月3日再次手法整复,复查拍X线片(图1b)示骨折脱位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近端骨折 肘关节脱位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
13
作者 魏琨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3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 目的:探讨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对肘关节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8月天津市天津医院收治的8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试验组行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两组均持续训练干预12周。比较两组的康复时间、肘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肘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肘关节功能改善与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屈曲、伸展、前臂旋前、旋后活动度均大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联合目标性自主训练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扩大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改善其肘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 目标性自主训练 肘关节活动度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刘志刚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6期1-3,11,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静态牵伸(SPS)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2月宁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持续静态牵伸(SPS)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在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2月宁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肘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SPS训练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肿胀程度、肘关节主动活动情况、肘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肿胀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肘关节活动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用于肘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可缓解患者关节肿胀程度,增加肘关节活动度,改善肘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骨折 常规康复训练 持续静态牵伸训练 肘关节主动活动度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疗效
15
作者 崔留超 田林 谭玉忠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25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对25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合并肘关节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按照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包括肘关节疼痛(45%)、屈伸活动度(20%)、稳定性(10%)及5个日常生活中的活动项目(25%),即梳头、吃饭、个人卫生、穿衬衣、穿鞋,评分在85~95分,平均90分,优20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后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可恢复解剖结构完整性,且内置物小,固定牢固,可以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训练,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 内固定 MasonⅢ型 桡骨头骨折 肘关节骨折
下载PDF
儿童桡骨颈骨折撬拨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高峰 王建新 +1 位作者 禹明洋 邹许亭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 对比撬拨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行撬拨复位内固定的桡骨颈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组和弹性髓内钉组,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肘关节功能。结果 ... 目的 对比撬拨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30例行撬拨复位内固定的桡骨颈骨折患儿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克氏针组和弹性髓内钉组,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以及肘关节功能。结果 克氏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弹性髓内钉组(P <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 3个月,克氏针组的MEPS评分均显著高于弹性髓内钉组(P <0.05);术后6个月,两组的ME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撬拨复位后经皮克氏针与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桡骨颈骨折患儿均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但经皮克氏针可减轻手术创伤,有利于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 弹性髓内钉 撬拨复位 桡骨颈骨折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17
作者 袁晴 曹雪英 王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7-20,共4页
目的构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围... 目的构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以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纳入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2组均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建立并应用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对比2组的临床干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更短(P均<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更早(P均<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护理总满意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术后7 d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更低(P<0.05),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高(P均<0.05);与术前1 d相比,2组在术后7 d的VAS评分、Harri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更优(P均<0.05)。结论此次研究构建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室风险护理策略能够优化手术进程、促进术后恢复,且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术后疼痛、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手术室风险护理 髋关节功能 生活自理能力
下载PDF
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18
作者 朱义亮 林建凯 朱荣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手术治疗)各49例,对比两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4月—2023年2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9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和对照组(手术治疗)各49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优良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中医正骨结合手术治疗方法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正骨 手术 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效果及对肘肩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的影响
19
作者 方锐 郭建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AO-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观察组行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Ne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肘屈曲、伸展60°峰力矩(PT)大于对照组,肘屈曲、伸展180°到达峰力矩时间(TP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肱骨远端骨折可提高效果,有效促进患者肘肩关节功能改善和肌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 双钢板内固定 AO-C型肱骨远端骨折 肘肩关节功能 肌力
下载PDF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20
作者 李显辉 周雄清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9期145-148,共4页
目的分析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0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分析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接受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及其对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人民医院骨外科收治的10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切开组与闭合组,各51例。切开组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闭合组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闭合组骨折愈合、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切开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开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儿的Mayo肘关节功能量表各个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屈肘、伸肘、过伸活动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够缩短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骨折愈合、住院及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优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但在术后肘关节功能、肘关节活动度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者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 肘关节功能 肘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