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熊耳山蒿坪沟Ag-Au-Pb-Zn多金属矿床闪锌矿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成矿启示
1
作者 刘金波 张德贤 +2 位作者 胡子奇 陈绍炜 谢小雨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13,共16页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是豫西熊耳山地区重要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矿体主要赋存在蚀变破碎带和断裂带内,成矿与区内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目前该矿床的研究集中于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时代和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但从矿物角度示踪成矿过程的报道较少。本文以矿石中不同世代闪锌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查明不同世代闪锌矿的矿物学和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以反演矿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进而约束矿床成因类型。结果表明,该矿床中闪锌矿主要存在两个世代:第一世代闪锌矿(Sp1)呈黑褐色或浅褐色,常与黄铁矿和黄铜矿共生,相对富集Fe、Mn、Cd、Cu和In;第二世代闪锌矿(Sp2)呈黄褐色或暗褐色,与大量方铅矿共生,裂隙被它形黄铁矿和碳酸盐充填,相对富集Co、Ge、Sn和Pb。闪锌矿中主要富集的元素为Fe、Co和In,其中Fe、Mn、Cd、Co和In等元素基本是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闪锌矿的矿物晶格中,而Ag、Sb、Cu和Pb可能是以子矿物或显微包裹体的形式赋存。此外,Zn/Cd、Zn/Fe和Ga/In比值以及Fe温度计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沉淀时流体温度为229~259℃)和低硫逸度(lgƒ(S_(2))=-12.0~-10.1)的环境下,由成矿阶段II(Sp1到成矿阶段Ⅲ(Sp2其成矿温度可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结合面扫描分析结果,指示闪锌矿从核部到边缘温度逐渐降低。通过与国内外典型铅锌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对比,结合本矿床闪锌矿中低的Ga/In和Ge/In比值及Ge含量的特征,指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过程有岩浆活动的参与。综合认为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可能属于岩浆期后热液蚀变岩型和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坪沟银金铅锌多金属矿床 闪锌矿微量元素 LA-ICP-MS 面扫描 矿床成因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Dalingkou Ag-Pb-Zn Deposit,Zhejiang Province 被引量:3
2
作者 魏元柏 陈武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1993年第3期252-260,共9页
On the basis of mineral paragenesis and the chemistry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Dalingkou Ag-Pb-Zu deposit in Zhejiang.... On the basis of mineral paragenesis and the chemistry and homogenization temperatures of fluid inclusions,the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Dalingkou Ag-Pb-Zu deposit in Zhejiang.From the early to the late stage of mineralization the ore-forming temperature veriation was found to be 298.5 ℃→267.0℃→217.6℃→167.3℃,with a corresponding pH change of 3.0-5.8→6.1→6.7→5.0→7.3.The pressure changed from 403.8to 128.5atm,and logfS2-9.9→-11.2→<-15;logfO2<-44→-45.6--42.6→>-44.2;and logf CO2 around -1.55.In conjunction with geological observations.the deposit is considered to be of meso-epithermal origin,i.e.,it was formed after continental volcanic-subvolcanic activity.The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ore precipitation are the decreasing temperature and the increasing pH of ore-forming sol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 浙江 银-铅-锌矿床
下载PDF
Helium-argon isotopic tracing for the Pb-Zn-Ag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 the central-south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Ling Range 被引量:2
3
作者 WANG Baode NIU Shuyin +4 位作者 SUN Aiqun HU Huabin LIU Yaming GUO Lijun WANG Shuo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8年第3期235-241,共7页
In recent years big strid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ores in the central-south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Ling Range,though some debates still exist on the metallogenesis and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 In recent years big strides have been made in the exploration of ores in the central-south segment of the Da Hinggan Ling Range,though some debates still exist on the metallogenesis and sources of ore-forming materials.Pyrite and other sulfides in direct relation to the Pb-Zn-Ag ore deposits were chosen for the He and Ar isotopic analysis of ore-forming fluids,and the first He and Ar isotope data have been obtained from the study region.3He/4He ratios in 14 samples collected from 7 mining districts are 2.17×10-6-12.52×10-6,averaging 6.86×10-6 and their R/Ra ratios are 1.56-9.01 Ra,averaging 4.37 Ra.By projecting the data points onto the 3He-4He concentrations diagram,all the points fall near the mantle helium area.The calculated mantle-source helium ratios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19.58%-76.96%,with an average of 49.52%.Argon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are close to those of mantle source,indicating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was transport upwards via the multi-stage evolution of mantle plume and concentrated as ores in the favorable loci of mantle branch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合成 矿石材料 沉积物 地幔分支结构
下载PDF
Rb-Sr and Sm-Nd Isochron Ages of 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Ore Deposits in the Yushu area, southern Qinghai and Their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被引量:8
4
作者 TIAN Shihong GONG Yingli +9 位作者 YANG Zhusen HOU Zengqian LIU Yingchao SONG Yucai XUE Wanwen LU Haifeng WANG Fuchun ZHANG Yubao ZHU Tian YU Chang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2期558-569,共12页
Located o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between the Jinshajiang suture zone and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in the Yushu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are... Located on the northeast margin of the Qiangtang terrane between the Jinshajiang suture zone and Bangonghu-Nujiang suture zone,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in the Yushu area of Qinghai Province are representative Pb-Zn deposits of the Pb-Zn-Cu polymetallic mineralization belt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Nujiang-Lancangjiang-Jinshajiang area,which are in the front belt of the Yushu thrust nappe system.The formed environments of these two deposit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sediment-hosted base metal deposits elsewhere in the world.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y were formed during the Indian-Asian continental collision and developed within the fold-thrust belt combined with thrust and strike-slip-related Cenozoic basin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collisional zone.Studying on the metallogenic epochs of these two deposits is helpfu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ore-forming regularity of the regional Pb-Zn-Cu mineralization belt and also to the search for new deposits in this region.The age of the Dongmozhazhua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Rb-Sr isochron method for sphalerite residues,whereas the age of the Mohailaheng deposi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Rb-Sr isochron method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and the Sm-Nd isochron method for fluorite.The age of the Dongmozhazhua deposit is 35.0-±0.0 Ma ((87Sr/86Sr)0=0.708807) for sphalerite residues.The age of the Mohailaheng deposit is 32.2±0.4 Ma ((87Sr/86Sr)o=0.708514) for sphalerite residues and 31.8±0.3 Ma ((143Nd/144Nd)o=0.512362) for fluorite with an average of 32.0 Ma.Together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during mineralization,a possible tectonic model for metallogeny of the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has been established.These two ages are close to the ages of the Pb-Zn deposits in the Lanping and Tuotuohe basins,indicating that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narrow 1000-kilometer-long belt controlled by a thrust nappe system on the eastern and northern margin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could be a giant Pb-Zn mineralized bel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 and Sm-Nd isochron ages thrust nappe system tectonic model Dongmozhazhua and Mohailaheng pb-zn deposits in the Yushu area Qinghai Province
下载PDF
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针硫锑铅矿的发现与成因意义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家军 邢永亮 +4 位作者 王建平 翟德高 要梅娟 吴胜华 付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5-572,共8页
在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产出针硫锑铅矿。与其共生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块硫锑铅矿等。针硫锑铅矿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束状和不规则状等,粒度变化较大,一般为0.05~4mm,最大可... 在内蒙拜仁达坝超大型Ag-Pb-Zn多金属矿床中,产出针硫锑铅矿。与其共生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银黝铜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块硫锑铅矿等。针硫锑铅矿呈长柱状、针状、毛发状、束状和不规则状等,粒度变化较大,一般为0.05~4mm,最大可达12mm。反光显微镜下为灰白色,强非均性,显微硬度VHN100g=93.25~127.39kg/mm2(平均111.05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3.06~3.40(平均3.24)。矿物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为:Pb52.20%~57.80%(平均54.89%),Sb22.26%~28.13%(平均26.08%),S18.65%~19.62%(平均19.01%),并含有少量的Fe、Cu、Zn、Ag和As等元素。相应的平均化学分子式为(Pb4.91,Cu0.04,Fe0.03,Zn0.01)4.99(Sb3.97,As0.04)4.01S11.00,标准化学式为Pb5Sb4S11。晶体为单斜晶系对称,晶胞参数值a=2.156nm,b=2.349nm,c=0.810nm。矿床中针硫锑铅矿的形成,与成矿温度较低、硫逸度升高以及还原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硫锑铅矿 矿物学特征 成因意义 ag-pb-zn多金属矿床 拜仁达坝 内蒙
下载PDF
豫西龙门店Ag-Pb-Zn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邵拥军 陈星霖 +2 位作者 李永峰 刘清泉 张建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9,共9页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 对龙门店Ag-Pb-Zn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微量元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以及C-O,S和Pb同位素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环境及成矿时代,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本区矿石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含量与岩体及地层含量相当;岩体与围岩中成矿元素Ag,Au,Cu,Pb与Zn均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反映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本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本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地层提供了部分物质,龙门店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其成因为与早白垩世重熔型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背景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稳定同位素特征 矿床成因 龙门店ag-pb-zn矿床
下载PDF
兰坪盆地西缘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2 位作者 裘愉卓 邹志超 杜胜江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7-520,共24页
兰坪盆地西部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逆冲推覆系统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矿床(... 兰坪盆地西部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的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逆冲推覆系统控制。逆冲推覆系统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矿床(包括白秧坪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及一系列小型的Pb-Zn矿床)。文章系统分析了盆地西缘Cu-Ag(±Pb-Zn)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及C、H、O同位素特征进行了根部带Cu和前锋带Pb-Zn矿床成矿流体的对比研究,探讨了盆地西缘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性质、来源及演化。研究表明,根部带的CuAg(Mo)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主要为与围岩充分交换的深循环大气降水,具有富CO2、中高温(集中在280-340℃)、中低盐度w(NaCleq)(1%-4%)的特点;前锋带Pb-Zn-Ag(±Cu)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则主要为源于大气降水的盆地卤水,具有贫CO2、中低温(集中在160-240℃)、中高盐度w(NaCleq)(集中于22.0%-24.0%)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流体 Cu-agpb-zn)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云南
下载PDF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Pb-Zn-Ag-Cu矿床新类型:成矿基本特征与构造控矿模型 被引量:159
8
作者 侯增谦 宋玉财 +11 位作者 李政 王召林 杨志明 杨竹森 刘英超 田世洪 何龙清 陈开旭 王富春 赵呈祥 薛万文 鲁海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44,共22页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兰坪、玉树及沱沱河地区,广泛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矿床在内的大量新生代Pb、Zn、Cu多金属矿床。这些矿床均产于该高原东缘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主体赋存于第三纪前陆盆地内部,以沉积岩容矿,与岩浆活动无关,受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控制,显著区别于世界已知的各类以沉积岩容矿的贱金属矿床。研究表明,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而产生一系列逆冲断裂系,将前陆盆地侧缘的中生代地层切割成叠置的构造岩片,并推覆叠置于盆地沉积地层之上,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并控制了Pb-Zn-Ag-Cu矿床的形成与发育。根据逆冲推覆构造控矿式样和矿化特征,可以识别出4种矿床式:①产于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前锋带“构造穹隆+岩性圈闭”内的金顶式Zn-Pb矿床;②受控于前锋带冲起构造的河西-三山式Pb-Zn-Ag-Cu矿床;③产于主逆冲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断层或平移断层内的富隆厂式Ag-Cu或Cu矿床;④产于主逆冲断裂上盘灰岩层间破碎带内的东莫扎抓式Pb—Zn矿床。这些矿床的矿体多受不同级次的断裂控制,多孔砂岩、白云岩化灰岩及构造破碎带是有利矿化部位。多数矿体显示开放空间充填成矿特点,少数显示层控性,属后生成矿。金属矿物组合主要为低Fe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组合及低温Cu硫化物(黝铜矿系列为主)+Ag硫化物(辉银矿、黝银矿、汞银矿)+方铅矿±闪锌矿组合,脉石矿物组合主要为方解石+重晶石±萤石±白云石±天青石,局部见沥青。成矿流体以盐水体系为主,盐度w(NaCleq)变化于1%~28.0%之间,成矿温度较低,通常在80~190℃,显示盆地卤水±大气降水的特点。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对矿床的控制主要体现在:其深部拆离滑脱带可能是流体流长距离侧向迁移的优选通道,主逆冲断裂是成矿流体垂向运移和向上排泄的主要途径,浅部各类样式的逆冲构造是流体汇聚的主要场所。成矿物质以盆地沉积岩贡献为主,部分可能来自幔源岩石。矿床金属组合可能与成矿流体迁移一汇聚过程中流经岩石的性质有关:矿区发育灰岩建造时,出现zn_Pb(rZn多于Pb)矿化;若发育碎屑岩建造,尤其是红层,则出现Cu-Ag(-Pb)矿化。因此,笔者将这种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新类型矿床称之为造山型Pb-Zn-Ag-Cu矿床,其成矿模式可表述为:伴随着印度一亚洲大陆持续碰撞,青藏高原东、北缘中生代构造岩片向盆地中央推覆并置,形成单冲式或对冲式逆冲推覆构造系统,流体从造山带沿拆离滑脱带长距离向前陆盆地方向运移,运移过程中淋滤围岩的金属物质,通过主逆冲断裂垂向沟通,进入浅部各式逆冲构造部位从而形成不同样式的矿床。经综合分析,提出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受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的贱金属矿床的勘查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pb-zn-ag-Cu矿床 成矿特征 构造控矿模型 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碰撞造山带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Pb-Zn-Ag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翟德高 刘家军 +7 位作者 王建平 要梅娟 刘星旺 柳振江 吴胜华 付超 王守光 李玉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矿体分布完全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金属矿物组成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及磁铁矿等。文中重点分析了...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矿床矿体分布完全受到断裂构造的控制,金属矿物组成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辉钼矿及磁铁矿等。文中重点分析了矿床的硫、氢、氧、碳和铅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δ34S集中为1.37‰~4.10‰,平均为3.10‰(n=13),极差为2.73‰;石英和方解石δ18Owater的变化范围较大(-18.96‰~+1.08‰)(n=9),均值为-11.36‰;δDV-SMOW的变化范围比较集中(-133.6‰~-103.4‰)(n=9);27件样品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8.228 3~18.758 7、207Pb/204Pb=15.457~15.880和208Pb/204Pb=37.841~39.049,矿床的铅组成基本为正常的放射性成因铅;方解石δ13CV-PDB变化范围为-5.2‰~-8.4‰,平均为-6.8‰(n=2)。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及方解石的碳同位素均指示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活动;石英和方解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流体为主,成矿晚期加入了大量加热补给的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中铅的来源主要为幔源,矿床形成过程中混入少量的壳源铅。矿床稳定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热液,特别与燕山晚期的火山—次火山热液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流体演化过程中大气降水的加入对矿床成矿元素的聚集和沉淀也起到有利作用。成矿作用的发生是在一种总硫浓度比较低、中等氧化环境、相对开放的非平衡体系中进行的。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一种岩石圈大规模快速减薄的过程。甲乌拉大型Pb-Zn-Ag矿床的成因类型属于火山—次火山热液脉状银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zn-ag矿床 稳定同位素组成 火山-次火山热液 甲乌拉 内蒙古
下载PDF
内蒙古中东部油房西Pb-Zn-Ag多金属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喆 聂凤军 +3 位作者 刘翼飞 曹毅 王丰翔 张伟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426,共13页
油房西Pb-Zn-Ag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兴蒙造山带内发现的中型脉状矿床,伴生Cu和Mo。该矿床主要产出于潜火山机构外侧的断裂系统内,与潜火山活动有明显的空间关系。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期钼矿化阶段;主成矿期铅、锌和银矿化... 油房西Pb-Zn-Ag多金属矿床为近年来在兴蒙造山带内发现的中型脉状矿床,伴生Cu和Mo。该矿床主要产出于潜火山机构外侧的断裂系统内,与潜火山活动有明显的空间关系。成矿作用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早期钼矿化阶段;主成矿期铅、锌和银矿化阶段,伴生铜;晚期碳酸盐化阶段。早期钼矿化阶段,细脉浸染状钼矿化主要产出于潜火山相的花岗斑岩内,矿化较弱,伴随轻微的钾化和强烈的硅化和黄铁矿化,后期叠加了强烈的泥化;主成矿阶段,主要形成脉状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以及次要的黄铜矿化,以脉状充填产出于围岩裂隙内,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局部有强烈的萤石化;晚期碳酸盐化阶段,主要发生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为进一步查明油房西矿化区成矿作用发生的时间,文章对矿床早期钼矿化阶段形成的辉钼矿开展了Re-Os同位素分析,4件样品分析结果获得的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38.4±1.2)Ma,MSWD值为0.63,等时线年龄为(136.4±4.9)Ma。结果表明油房西地区Pb-Zn-Ag多金属矿床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属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年龄 pb-zn-ag多金属矿床 潜火山成矿作用 油房西 内蒙古
下载PDF
兰坪盆地西缘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锦让 温汉捷 +1 位作者 裘愉卓 邹志超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兰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三江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控制。逆冲推覆构造的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 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 兰坪盆地是中国著名的三江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坪盆地西缘发育大量沉积岩容矿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矿体的分布受一个逆冲推覆构造控制。逆冲推覆构造的根部带主要发育脉状Cu-Ag(Mo) 矿床(包括金满Cu-Ag、连城Cu-Mo及一系列脉状Cu矿床);前锋带主要发育Pb-Zn-Ag(±Cu) 矿床(包括白秧坪Pb-Zn-Ag-Cu多金属矿集区及一系列小型的Pb-Zn矿床)。为了探讨兰坪盆地西缘脉状Cu-Ag-Pb-Zn多金属矿床成矿时代,该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年代学数据的基础上,补充进行了金满Cu矿床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方解石的Sm-Nd法和连城Cu-Mo矿床成矿早阶段辉钼矿的Re-Os法测年。金满Cu矿床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58±5 Ma,连城Cu-Mo矿床Re-Os年龄为48±2 Ma,结合前人的资料表明:(1) 根部带Cu矿床主成矿时代为56~48 Ma,对应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主碰撞阶段,后期(47~35 Ma) 很可能存在一期Cu-Ag(Mo) 的叠加或改造成矿作用;(2) 前锋带Pb-Zn-Ag(±Cu) 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31~29 Ma左右,对应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的晚碰撞构造转换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时代 方解石Sm-Nd年龄 辉钼矿RE-OS年龄 Cu-agpb-zn) 多金属矿床 兰坪盆地西缘
下载PDF
兰坪盆地白秧坪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元素共生分异机制及物质来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冯彩霞 毕献武 +4 位作者 胡瑞忠 刘燊 武丽艳 唐永永 邹志超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09-2624,共16页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 兰坪白秧坪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属兰坪-思茅中新生代坳陷带之兰坪盆地北部,可分东矿带和西矿带二部分。本文通过对白秧坪金属矿集区东西2个矿带的矿石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分析及S同位素的讨论得出:(1)东西2个矿带矿石矿物组合类型及微量元素组合特征具明显不同,前者矿石矿物组分较为简单,西带较为复杂,不仅有Pb、Zn和Cu的独立矿物,还存在Co和Bi的矿物;(2)东矿带Ag、As、Cd、Pb、Sb和Zn的富集从南到北依次减弱,Bi的富集依次增强,Cu的富集趋势越往北越富集,亏损元素为Co、Cr、Ni和V;西矿带Ag、Pb、Zn的富集属吴底厂和李子坪矿段最富集,而Cu则在小丫口和白秧坪矿段最富集。亏损元素为Ba、Co、Cr、Ni和V,但各个矿段这些元素的亏损程度有所不同,有的矿段部分元素有稍富集趋势;(3)Co、Ni和Cr等微量元素西带高于东带,而Sr、Pb、Zn和Ba元素则东带高于西带,与各自的矿物组合类型一致,且元素的共生分异机制与构造分带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4)兰坪盆地火山岩为白秧坪多金属矿集区提供了主要物源,Mo、Co和Ni等元素显示其成矿可能与隐伏基性-超基性岩浆有关的深部来源有关;S同位素特征表明东西矿带金属硫化物硫源均以幔源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分异机制 来源 成矿元素 Cu-pb-zn-ag多金属矿集区 白秧坪 兰坪盆地
下载PDF
综合找矿模型在内蒙古龙头山Ag-Pb-Zn多金属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兴国 李永兵 刘红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26-1333,共8页
随着找矿难度的不断加大,全方位、多元的综合找矿模型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在龙头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找矿实践,总结了其地质、物探、化探等多方面的找矿标志,建立了综合找矿模型,并进行了矿区范围和区域上的成矿预测.
关键词 综合找矿模型 龙头山银铅锌多金属矿床 成矿预测
下载PDF
藏南扎西康Pb-Zn-Sb-Ag多金属矿床典型矿物标型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代鸿章 程文斌 +3 位作者 李关清 陈翠华 张兴国 朱黎宽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82,共11页
扎西康矿床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与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之间,是藏南Au-Sb成矿带内以富含硫盐矿物为特征的Pb-Zn-Sb-Ag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典型硫化物热电系数、晶胞参数及化学成分等标型特征的研究,得到黄铁矿导电类型以P型为... 扎西康矿床地处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TS)与主边界逆冲断层(MBT)之间,是藏南Au-Sb成矿带内以富含硫盐矿物为特征的Pb-Zn-Sb-Ag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典型硫化物热电系数、晶胞参数及化学成分等标型特征的研究,得到黄铁矿导电类型以P型为主,α值介于17.4~384.6μV/℃之间,占总数的92%;所有方铅矿导电类型为N型,热电系数变化范围为-372.1^-419.9μV/℃。黄铁矿晶胞参数a介于0.54195~0.54239 nm,As置换S是其增大的主要因素;闪锌矿a值为0.54111~0.54210 nm,Fe、Cd进入闪锌矿使其晶胞参数增大;方铅矿中普遍含Ag而使晶胞参数低于理论值。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矿物化学成分标型均指示地层为矿源层,成矿过程与热液改造作用紧密相关;银矿物及硫盐矿物多以微细连晶形式产出,反映成矿的多阶段性。综合分析认为扎西康Pb-Zn-Sb-Ag矿床为多期次多阶段中低温热液改造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西康pb-zn-Sb-ag多金属矿床 典型硫化物 标型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西南三江碰撞造山带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复合成矿与深部过程 被引量:26
15
作者 毕献武 唐永永 +5 位作者 陶琰 王长明 胥磊落 戚华文 兰青 木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41-1371,共31页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 西南三江特提斯造山带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沱沱河、玉树、昌都和兰坪-思茅地区)发育包括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在内的一系列以沉积岩容矿的Pb-Zn-Ag-Cu贱金属矿床,构成长达千余千米的青藏高原东缘贱金属成矿带。作为大陆碰撞环境成矿谱系的重要矿床类型,加强这些矿床的理论研究对提高和完善大陆碰撞造山成矿理论和指导找矿勘查等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表明这些Pb-Zn-Ag-Cu矿床的分布受盆地形成后新生代大型逆冲推覆-走滑构造控制,其容矿岩石和成矿作用特征与SEDEX和MVT矿床存在明显的差异,矿床成矿流体表现出多来源混合的特征,成矿与深部过程密切相关。尽管取得重要进展,但由于缺乏高精度年代学数据制约,成矿动力学背景及其与碰撞造山的时空联系存在较大争议。一些矿床的研究显示复合成矿迹象,但是复合成矿过程与深部驱动等问题仍不清楚。近年来我们以兰坪和昌都盆地的Pb-Zn-Ag多金属矿床和Cu多金属矿床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成矿年代学、成矿流体源-运-储系统和复合成矿机制以及深部过程对成矿制约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兰坪盆地西缘Cu(Mo)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48~58Ma,兰坪和昌都盆地Pb-Zn-Ag多金属矿床主要形成于27~33Ma。成矿流体表现出明显的多来源混合的特征,主要存在三种类型:1)变质流体与盆地卤水或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满-连城Cu矿床为代表; 2)盆地卤水与大气降水复合成矿,以金顶Pb-Zn矿床为代表; 3)盆地卤水和岩浆流体复合成矿,以拉诺玛Pb-Zn-Sb矿床为代表。兰坪盆地西缘Cu矿床主要形成于新生代印度-欧亚大陆主碰撞挤压阶段,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变质流体可能来源于陆-陆碰撞俯冲引起的高压变质。Pb-Zn矿床主要形成于印度-欧亚大陆晚碰撞构造转换环境,构造挤压和造山隆起驱动盆地流体迁移,同期的岩浆活动主要为成矿提供热驱动力或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岩容矿pb-zn-ag-Cu贱金属成矿 复合成矿 深部过程 三江碰撞造山带
下载PDF
滇西兰坪盆地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成矿年代学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彩霞 刘燊 +5 位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池国祥 陈俊瑾 冯强 郭晓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1-704,共14页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 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集区夹持于金沙江和澜沧江断裂之间,隶属兰坪盆地北部,分为东、西2个矿带。文章采用闪锌矿、方铅矿的Rb-Sr法和成矿阶段方解石的Sm-Nd法,对白秧坪Pb-Zn-Cu-Ag多金属矿床东矿带华昌山和下区五矿段进行了成矿年代厘定,获得方铅矿以及闪锌矿和方铅矿的矿物组合Rb-Sr等时线年龄为(32.8±1.5)Ma,方解石的Sm-Nd等时线年龄为(33.32±0.43)Ma。研究表明,通过对特定矿床的主要矿石矿物采用Rb-Sr法和Sm-Nd法获得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从而起到了相互验证的作用,并对矿床的成矿背景具有一定的指示性。通过成矿年龄的探讨,认为东矿带铅锌为主的矿化期主要产生于青藏高原东缘晚碰撞阶段(40~26)Ma,伴随印度-亚洲大陆碰撞造山,形成逆冲推覆构造和赋矿地层,控制了Pb-Zn矿床的形成和发育。该期Pb-Zn矿床与兰坪盆地金顶和西矿带Pb-Zn矿床、囊谦盆地Pb-Zn矿床和沱沱河盆地Pb-Zn矿床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成矿年代 东矿带 Cu-pb-zn-ag多金属矿床 白秧坪 兰坪盆地 滇西
下载PDF
陆相火山—斑岩Au、Ag、Pb、Zn、Cu矿床系统与VHMS矿床系统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克章 《黄金科学技术》 1998年第3期6-17,共12页
陆相火山—斑岩型Au、Ag、Pb、Zn、Cu、Mo矿床与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矿床,这两类极为重要的成矿系统,似乎属于两类完全不同的成矿体系。前者产于造山后挤压陆壳环境,与侵入作用关系密切,形成时代新、品位较低、规模... 陆相火山—斑岩型Au、Ag、Pb、Zn、Cu、Mo矿床与海相火山岩块状硫化物型矿床,这两类极为重要的成矿系统,似乎属于两类完全不同的成矿体系。前者产于造山后挤压陆壳环境,与侵入作用关系密切,形成时代新、品位较低、规模大,易遭剥蚀;后者产于拉张洋壳和过渡壳环境,与火山喷发作用关系更密切,形成时代跨度大(太古代~至今),品位较高,且易遭受变质改造。然而相似之处亦很明显并具有某些内在联系,如均具双层矿床结构,火山—侵入建造组合具可比性,定位空间均以岩浆热源为中心,均存在中间岩浆房,矿化均与以绢英岩化为代表的热液蚀变相伴,成岩、成矿温度相近,成矿系列矿床组合相似。某些地区由于所处构造环境的变化,早期形成VHMS矿化,晚期形成斑岩铜矿化系列,后者继承了前者的成矿物质。但陆相系列岩石(富K、Mo、Ag)分异程度要高一些。关于这两类矿床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诸多混乱认识。在对两类成矿体系进行系统对比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前述相似性暗示洋底与陆壳背景下火山岩浆活动具有统一的岩浆起源和成矿作用。二者之间的差别系由岩浆侵位浅表环境、地壳厚度、流体介质不同、造山作用的时空演化所造成。分析了该项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最后指出了该项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矿 铜矿床 VHMS矿床系统 矿床系统
下载PDF
西藏斯弄多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Ag-Pb-Zn矿床:Si-H-O同位素的示踪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付燕刚 胡古月 +2 位作者 唐菊兴 刘秋平 王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36-848,共13页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 拉萨地块南木林盆地林子宗群火山机构内发育有斯弄多隐爆角砾岩型、热液脉型Ag-Pb-Zn矿床,该矿床金属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蚀变矿物为绢云母、伊利石、玉髓、蒙脱石、碧玉、方解石、菱锰矿和菱铁矿,符合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基本特征。本次研究对陆相火山岩中热泉喷口的硅质条带及穿切矿体石英脉进行了Si、H、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1)硅质条带的石英单矿物δ^(30)Si_(NBS-28)为-1.2‰^-0.4‰,记录有热水沉积Si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为古热泉硅华成因;(2)受后期火山热液作用改造的热水沉积硅质条带全岩δ^(30)Si_(NBS-28)为-0.2‰^+0.3‰,显示火山岩与热水沉积岩混合特征;(3)穿切矿体石英脉δ^(30) Si_(NBS-28)值为-0.8‰^-0.1‰,与热水沉积硅质条带石英单矿物Si同位素组成一致,显示低温成因高Δ30Si同位素分馏值特征;(4)石英脉和硅质条带全岩的流体包裹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大气水与火山岩发生了水-岩交换作用的"氧同位素漂移"现象,说明成矿流体在火山岩地层中经历了长期的循环作用。因此,Si-H-O稳定同位素指示:矿区内仍保留有古热泉喷口,表明矿区自古新世火山岩喷发和成矿后,剥蚀程度低,"缺位"寻找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矿床的勘查潜力较大,低δ^(30)Si_(NBS-28)值石英脉和硅化是重要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 ag-pb-zn Si-H-O同位素 古热泉喷口 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型Au-ag
下载PDF
新疆琼库都克Ag-Pb-Zn多金属矿区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锐 毛启贵 +2 位作者 于明杰 方同辉 程奋维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东北200km的小石头泉地区,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的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表现为高硅(SiO_2平均值分别73.45%、76.69%、76.97%),高碱(K_2O平均值...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哈密东北200km的小石头泉地区,是一个浅成低温热液型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上,矿区的花岗斑岩、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表现为高硅(SiO_2平均值分别73.45%、76.69%、76.97%),高碱(K_2O平均值为3.22%、2.49%、4.78%,Na_2O平均值为2.99%、5.20%、3.60%)、低铝(Al_2O_3平均值分别为13.29%、12.19%、11.97%),都属于钙碱性岩石(里特曼指数σ的平均值分别为1.27、1.76、2.08,σ<3.3),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表现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具有较为明显的Eu负异常(δEu平均值为0.57、2.07、0.15)。LA-ICP-MS U-Pb定年实验获得二长花岗岩320±1.5Ma,花岗斑岩312±1.7Ma和黑云母花岗岩314±2.8Ma,代表了该岩浆岩的形成年龄,说明成岩年龄为晚石炭世。矿区采集的岩浆岩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说明琼库杜克银多金属矿区形成于岩浆岛弧环境。整个矿床形成过程伴随着哈尔里克山的造山作用,大致可以推断矿床形成于早石炭世-晚二叠世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库都克银多金属矿床 地球化学 锆石U-pb 新疆
下载PDF
大兴安岭南段白音查干Sn-Ag-Zn-Pb矿床电气石矿物学特征及对岩浆-热液演化过程的启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真真 秦克章 +4 位作者 裴斌 赵俊兴 施睿哲 赵泽龙 韩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797-3812,共16页
内蒙古西乌旗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锡矿带内最典型、规模最大的Sn-Ag-Zn-Pb矿床。电气石在成矿岩体花岗斑岩和围岩地层中均广泛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团斑状电气石;Ⅱ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电气石;Ⅲ热液脉状电气石;Ⅳ弥散状... 内蒙古西乌旗白音查干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锡矿带内最典型、规模最大的Sn-Ag-Zn-Pb矿床。电气石在成矿岩体花岗斑岩和围岩地层中均广泛发育,依据其产状可分为四类:Ⅰ团斑状电气石;Ⅱ热液角砾岩胶结物中电气石;Ⅲ热液脉状电气石;Ⅳ弥散状电气石。在详细的岩相学基础上,利用电子探针点分析和面扫描分析对不同产状和结构的电气石进行了详细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花岗斑岩体深部的团斑状电气石(Ⅰa类)以自形、环带发育为特征,至少可见三期生长环带:核部电气石(Ⅰa-1)极高的Fe/(Fe+Mg)和Al值暗示其岩浆成因;边部电气石(Ⅰa-3)较富Mg,且与热液矿物共生,是从早期热液流体中沉淀形成的;幔部电气石(Ⅰa-2)的结构和成分显示其形成可能与不混溶的富B-Fe-Na的熔体或流体有关。因此,电气石从核部到边部的生长记录了从晚期岩浆到早期热液阶段的演变过程。花岗斑岩体中上部的团斑状电气石(Ⅰb类)环带不发育,其与热液矿物共生的组合及成分暗示其形成更倾向于与热液过程相关,可能是岩浆顶部聚集的早期流体释放之后被固结岩浆"圈闭"的残余流体结晶的产物。随后,大规模释放的富B流体形成了大量以电气石为主要胶结物的热液角砾岩(Ⅱ类)、成矿前电气石-石英阶段脉系(Ⅲa类)及伴随围岩蚀变而形成的弥散状电气石(Ⅳ类)。对Ⅱ类和Ⅲa类电气石内存在的生长环带分析显示,成矿前可能存在多个脉冲期次且成分有差异的流体的叠加作用。同时,电气石从早期到晚期向富Mg方向的演化,及成分明显受围岩地层影响的现象,暗示岩浆热液流体与围岩地层发生的水岩反应可能在金属成矿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本研究显示,不同产状电气石的结构和成分信息能够有效记录矿床内岩浆-热液转变及热液演化过程的众多细节信息,为深入理解成矿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查干 Sn-ag-zn-pb矿床 电气石 生长环带 岩浆-热液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