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fluence of alloy components on arc erosion morphology of Ag/MeO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春萍 易丹青 +2 位作者 翁桅 李素华 周孑民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期185-195,共11页
Arc erosion morphologies of Ag/MeO(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after 50000 operations under direct current of 19 V and 20 A and resistive load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 Arc erosion morphologies of Ag/MeO(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after 50000 operations under direct current of 19 V and 20 A and resistive load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 and a 3D optical profiler(3DOP).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3DOP could supply clearer and more detailed arc erosion morphology information. Arc erosion resistance of Ag/SnO_2(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was the best and that of Ag/CuO(10) was the worst. Arc erosion morphology of Ag/MeO(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mainly included three different types. Arc erosion morphologies of Ag/ZnO(10) and Ag/SnO_2(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were mainly liquid splash and evaporation, and those of Ag/CuO(10) and Ag/CdO(10) were mainly material transfer from anode to cathode. Arc erosion morphology of Ag/SnO_2(6)In_2O_3(4)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cluded both liquid splash, evaporation and material transfer. In addition,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n arc erosion morphology of Ag/MeO(10)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MeO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alloy component arc erosion morphology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profiler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Ag-ZnO powders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被引量:4
2
作者 D.GUZMáN C.AGUILAR +5 位作者 P.ROJAS J.M.CRIADO M.J.DIáNEZ R.ESPINOZA A.GUZMáN C.MARTíNEZ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65-373,共9页
Ag–CdO composites are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 low-voltage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Nevertheless,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 Ag–CdO composites are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in low-voltage applications owing to their excellent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Nevertheless,considering the restriction on using Cd due to its toxicity,it is necessary to find alternative materials that can replace these composites.In this study,the synthesis of Ag-ZnO alloys from Ag-Zn solid solutions was investigated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The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was conducted in a modified attritor mill at 138℃under flowing O2 at 1200 cm3/min for 3.0 h.The microstructure and phase ev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ometry,field emission gu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t is possible to complete the oxidation of Ag-Zn solid solution by hot mechanochemical processing at a low temperature and short time.This novel synthesis route can produce Ag-ZnO composites with a hom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nanoscale ZnO precipitates,which is impossible to achieve using the conventional material processing methods.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the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electric contact material performance resides in obtaining uniform dispersion of the second-phase in the Ag matrix,this new processing route could open the possibility for Ag-ZnO composites to replace non-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g-Cd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ZnO NANOCOMPOSITE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 powder synthesis MILLING
下载PDF
梯度热处理制备技术加速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参数筛选
3
作者 方继恒 谢明 +5 位作者 马洪伟 胡洁琼 刘国化 赵上强 陈永泰 张吉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4,43,共10页
AgCuNiInSn系列电接触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要求高,需要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来消除铸锭组织中的低熔点非平衡相和枝晶偏析。对于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的摸索,传统的“试错法”存在实验量巨大、研发周期长、研发效率低等不足。本研究提... AgCuNiInSn系列电接触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要求高,需要对合金铸锭进行均匀化热处理来消除铸锭组织中的低熔点非平衡相和枝晶偏析。对于热处理最佳工艺参数的摸索,传统的“试错法”存在实验量巨大、研发周期长、研发效率低等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梯度温度场均匀化热处理高通量制备方法,用于Ag-6Cu-0.5Ni-0.5In-0.5Sn合金最佳均匀化热处理条件筛选。结果表明,经过608.13℃/1h的梯度均匀化热处理,再经过75%的塑形变形后,硬度达到最大值为168.7,合金组织晶粒和第二相体积较小,点状第二相弥散分布较多且均匀,细晶强化效应和弥散强化效应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CuNiInSn合金 均匀化处理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Simultaneously enhancing erosion and compression resistance:designing AlCoCrFeNi high-entropy alloy strengthened Ag-based contacts
4
作者 Xiao-Yang Xue Zhe Wang +5 位作者 Hui-Ling Nie Zhao Yuan Jun Wang Chang-Hu Xu Kai Wen Cong-Hao Yu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4476-4492,共17页
Designing microstructures and unveiling dynamic erosion mechanisms remain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Ag-based contacts.To simultaneously enhance erosion and compression resistance,an Al Co Cr Fe Ni high-entropy alloy(HE... Designing microstructures and unveiling dynamic erosion mechanisms remain important challenges for Ag-based contacts.To simultaneously enhance erosion and compression resistance,an Al Co Cr Fe Ni high-entropy alloy(HEA)is introduced into Ag-based materials to fabricate novel Ag-HEA contacts with island-and skeletonrestricted microstructures.The arc eros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keleton-restricted HEA microstructure is the key factor in reducing the hill and crater morphologies of the contact surface,effectively delaying material transfer between the movable and stationary contacts.The molten bridge evolution and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g-HEA contacts with various microstructures are investigat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MD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straint of Ag atom diffusion in the molten pool and the involvement of HEA atoms in the molten bridge are the primary mechanisms for improving erosion resistance.The skeleton-restricted HEA microstructure reduces the total energy and structural stability of the molten bridge system and promotes its fracture and disintegration.Moreover,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the twin and Lomerz–Cottrell lock structures can hinder dislocation glide,generating dispersed and small-area stacking faults in the Ag matrix and mitiga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shear strains.Thus,the skeleton-restricted HEA microstructure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compression resistance.This study presents a novel approach to designing Ag-based cont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contact materials High entropy alloys Arc erosion Molecular dynamics MICROSTRUCTURES
原文传递
航天继电器用AgCuONiO电接触材料的电寿命服役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乔正阳 刘振武 +5 位作者 李江 刘贲 张朝权 杜开祥 沈涛 吴新合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3年第3期30-37,共8页
目的 探究一种可替代AgCdO的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接触材料,以提升航天继电器的可靠性。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以合金内氧化法制备AgCuONiO电接触材料,并与商用AgCdO电接触材料进行对比,利用电寿命模拟试验分析2款材料的电寿命循环服役... 目的 探究一种可替代AgCdO的高性能且环境友好的新型电接触材料,以提升航天继电器的可靠性。方法 在一定条件下以合金内氧化法制备AgCuONiO电接触材料,并与商用AgCdO电接触材料进行对比,利用电寿命模拟试验分析2款材料的电寿命循环服役性能,分析其失效机理。结果 AgCuONiO材料的总质量损失为0.000 88 g,平均燃弧时间、燃弧能量、熔焊力、回跳次数、回跳时间、回跳能量分别为4 222μs、694 mJ、0.049 N、1.799次、592.999μs、63.892 mJ,均大于商用AgCdO电接触材料,但其接触电阻低,且稳定,失效模式为无法分断电弧,而商用AgCdO电接触材料为粘连失效。AgCuONiO电接触材料的电寿命服役周期为44073次,是AgCdO电接触材料的3倍左右,因此可以显著提高航天继电器的可靠性。结论AgCuONiO电接触材料的一些电寿命服役性能虽然不如商用AgCdO电接触材料,但其电寿命服役周期明显强于商用Ag Cd O电接触材料,可作为替代AgCdO的较佳候选材料之一,应用于服役寿命要求更长的航天继电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航天继电器 合金内氧化法 AgCuONiO AGCDO 电寿命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AgCuO电接触材料组织和电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0
6
作者 周晓龙 曹建春 +4 位作者 陈敬超 张昆华 甘国友 杜焰 李晓林 《贵金属》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5-29,共5页
研究了用2种方法制备的AgCuO材料的组织形貌,发现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O材料中,生成的CuO颗粒较细小,并沿着Ag颗粒的边界分布;而粉末冶金法获得的AgCuO材料发生CuO颗粒的团状聚集,且孔隙较多。通过对接触电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合... 研究了用2种方法制备的AgCuO材料的组织形貌,发现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CuO材料中,生成的CuO颗粒较细小,并沿着Ag颗粒的边界分布;而粉末冶金法获得的AgCuO材料发生CuO颗粒的团状聚集,且孔隙较多。通过对接触电寿命的测试,结果表明反应合成法得到的AgCuO材料的电寿命是粉末冶金法制备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寿命 材料组织 制备工艺 电接触 反应合成法 粉末冶金法 组织形貌 CUO 颗粒
下载PDF
反应合成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导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陈敬超 孙加林 +2 位作者 杜焰 周晓龙 甘国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53-1056,共4页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和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银氧化锡(AgSnO2)电接触材料。对AgSnO2块体材料进行导电率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块体材料及冷拉拔的AgSnO2线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可以在...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和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银氧化锡(AgSnO2)电接触材料。对AgSnO2块体材料进行导电率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块体材料及冷拉拔的AgSnO2线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可以在银基体中合成尺寸细小、界面新鲜的SnO2颗粒,制备AgSnO2电接触材料;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材料中,微米级的SnO2颗粒系由纳米级的SnO2颗粒聚集而成;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较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电性;采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由于改变了Ag和SnO2的结合状态使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导电性能同时得到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氧化锡 电接触材料 反应合成 粉末冶金 导电率
下载PDF
不同稀土元素对W-Cu电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勉之 陈文革 +1 位作者 邢力谦 戴广乾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70-572,共3页
利用粉末冶金熔渗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稀土的W-Cu-RE电触头材料。比较不同稀土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烧蚀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W-Cu合金中最适宜添加的稀土单质为La,它使粘结相Cu呈连续网络分布。W-Cu... 利用粉末冶金熔渗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稀土的W-Cu-RE电触头材料。比较不同稀土对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电弧烧蚀后的微观组织形貌。结果表明,W-Cu合金中最适宜添加的稀土单质为La,它使粘结相Cu呈连续网络分布。W-Cu-RE电触头材料较传统的W-Cu合金抗电弧烧蚀性能有了明显提高,达到30%。主要原因是触头间产生的电弧由于稀土的加入更容易使金属Cu气化而带走大量热能,从而起到保护基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合金 稀土 电触头材料 粉末冶金
下载PDF
原位合成Ag/Y_2O_3和Ag/CeO_2电接触材料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冯晶 陈敬超 +2 位作者 肖冰 周晓龙 于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4-177,共4页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Ag/Y2O3和Ag/CeO2电接触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反应合成材料中的相是Ag和Y2O3,CeO2;BSE图像显示:稀土氧化物在基体中呈球状弥散分布,粒径约为0.1μm^0.4μm,界面清洁,内氧化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改善了增强相... 采用原位合成技术成功制备了Ag/Y2O3和Ag/CeO2电接触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反应合成材料中的相是Ag和Y2O3,CeO2;BSE图像显示:稀土氧化物在基体中呈球状弥散分布,粒径约为0.1μm^0.4μm,界面清洁,内氧化层与基体结合良好,改善了增强相与基体浸润不良的问题,并使材料致密度得到提高。测量材料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发现2种氧化物对基体的影响基本趋于一致。分析氧化物的原位形核机制,认为是氧在基体金属中通过克服原子间势垒扩散进入合金内部,发生择优氧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体扩散,生成的增强相牢固地嵌入基体,使得该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紧,综合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稀土合金 反应合成 Ag/RExOy 内氧化 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黎玉盛 符世继 +5 位作者 杨有才 张健康 尹长青 曾荣川 张春荣 谢明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S1期6-8,12,共4页
本文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可有效改善氧化物颗粒与银基体间的浸润性、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并且AgSnO_2Y_2O_3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不存在宏观偏析,以... 本文通过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技术制备了AgSnO_2Y_2O_3电接触材料。高能球磨机械合金化可有效改善氧化物颗粒与银基体间的浸润性、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并且AgSnO_2Y_2O_3材料具有硬度高、密度大、晶粒细小、组织均匀、不存在宏观偏析,以及SnO_2、Y_2O_3颗粒在材料中弥散均匀分布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机械合金化 AgSnO2Y2O3 电接触材料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新型Ag-CNTs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松 谢明 +4 位作者 李爱坤 朱刚 王塞北 杨有才 陈松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40-44,共5页
采用化学沉积包覆和粉末冶金法,研制一种新型的Ag-CNTs电接触材料.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触点材料测试系统、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烧结致密度、电性能和加工性能,热挤压后密度可达理... 采用化学沉积包覆和粉末冶金法,研制一种新型的Ag-CNTs电接触材料.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触点材料测试系统、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分析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烧结致密度、电性能和加工性能,热挤压后密度可达理论密度的99.6%、电阻率仅为1.91μΩ·cm,优于相同工艺制备的Ag-Ni、Ag-Sn O2传统电接触材料.电弧侵蚀对比试验表明,同等条件下新材料电弧侵蚀量最小,且电寿命为上述2种传统材料的2倍.该材料有望成为一种可替代Ag-Ni、Ag-Sn O2的新型电接触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Ag-CNTs材料 粉末冶金 材料性能 电弧侵蚀
下载PDF
制备工艺对Ag-ZnO触头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春萍 易丹青 +2 位作者 李荐 肖来荣 王斌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8-32,36,共6页
研究了AF法(雾化粉末热锻法)和PM法(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ZnO电接触材料。利用X-ray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Ag-ZnO合金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F法制备的Ag... 研究了AF法(雾化粉末热锻法)和PM法(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ZnO电接触材料。利用X-ray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了Ag-ZnO合金的物相组成及显微组织结构和成分,对比分析了不同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F法制备的Ag-ZnO材料,ZnO颗粒弥散分布在Ag基体中,Ag相和ZnO相结合紧密。而PM法制备的Ag-ZnO材料,ZnO颗粒团聚严重。AF法制备的Ag-ZnO电接触材料的致密度、硬度、电阻率都要优于PM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雾化粉末热锻 粉末冶金 Ag-ZnO 电接触材料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电弧侵蚀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靖 马志瀛 +1 位作者 李建明 黄绍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共5页
在低压、阻性、小电流负载下,用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电触头通断测试系统获得了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燃弧特征值和熔焊力,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AgNi、AgC和AgW电触头材料的的质量变化、表面形貌与微... 在低压、阻性、小电流负载下,用研制的小容量、可变频ASTM电触头通断测试系统获得了50Hz和400Hz下Ag基合金电触头材料的燃弧特征值和熔焊力,用电光分析天平、SEM和EDAX测量与分析了AgNi、AgC和AgW电触头材料的的质量变化、表面形貌与微区组分。研究表明,在低压、小电流条件下,400Hz时CAgC4、CAgW50和CAgNi10三种Ag基合金材料的抗熔焊性和抗烧损性均优于各自在50Hz下的性能。400Hz下,第二组元不同的Ag基合金电触头的抗电弧侵蚀能力不同。其中,CAgC4的喷溅最严重,耐电弧侵蚀能力最差,CAgNi10次之,CAgW50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基合金 电触头材料 电弧侵蚀
下载PDF
稀土和稀土氧化物对钨铜电触头材料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勉之 陈文革 戴广乾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7-420,425,共5页
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含量稀土和稀土氧化物的W-Cu电触头材料,比较稀土和稀土氧化物对W-Cu合金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形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单质较添加稀土氧化物更能提高W-Cu材料的相对密... 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出添加不同含量稀土和稀土氧化物的W-Cu电触头材料,比较稀土和稀土氧化物对W-Cu合金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组织形貌。结果表明,添加稀土单质较添加稀土氧化物更能提高W-Cu材料的相对密度、硬度及导电性能;而且W-Cu合金中最适宜的稀土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合金 稀土 电触头材料 粉末冶金
下载PDF
新型AgC5电触头材料的性能及显微组织 被引量:11
15
作者 余海峰 雷景轩 +3 位作者 马学鸣 朱丽慧 陆尧 项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高能球磨-还原剂液相喷雾化学包覆-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新型银石墨电触头材料AgC5(质量分数)。经与烧结挤压和机械混粉工艺的同类触头相对比,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电磨损分断对比试验发现,与常规机械混粉同类触头相比该材... 采用高能球磨-还原剂液相喷雾化学包覆-粉末冶金工艺制备出新型银石墨电触头材料AgC5(质量分数)。经与烧结挤压和机械混粉工艺的同类触头相对比,该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物理性能。电磨损分断对比试验发现,与常规机械混粉同类触头相比该材料的耐电腐蚀性能提高了40%以上。利用扫描电镜和金相显微镜对AgC包覆粉体及烧结复压后触头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发现微米尺寸的Ag颗粒呈絮凝状结构包覆在石墨片外,这种絮凝体内部孔洞尺寸细小且分布均匀;新工艺材料组织细腻,球磨石墨均匀分布在Ag基体上,弥散度较高。材料经电弧作用后的工作面用SEM和EDS分析发现:新工艺改善了Ag与C间的润湿性和物理结合强度,在电弧瞬时高温作用后,熔融Ag能够以珠状粘附在基体表面,有助于减少Ag液的喷溅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AgC5 高能球磨 化学包覆 还原剂液相喷雾 粉末冶金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Ag/SnO_2电接触材料的制备及烧结条件对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古映莹 宋丰轩 +3 位作者 杨天足 邱晓勇 杜作娟 彭穗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7年第1期39-43,共5页
以AgNO3和Sn(Ⅳ)盐为原料,采用水热还原法合成了银氧化锡(Ag/SnO2)复合粉体.复合粉体经压片、烧结制得片状Ag/SnO2电接触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手段对制得的Ag/SnO2复合粉体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烧结时间、烧结温度、SnO2含量等因素对A... 以AgNO3和Sn(Ⅳ)盐为原料,采用水热还原法合成了银氧化锡(Ag/SnO2)复合粉体.复合粉体经压片、烧结制得片状Ag/SnO2电接触材料.通过XRD和SEM等手段对制得的Ag/SnO2复合粉体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烧结时间、烧结温度、SnO2含量等因素对Ag/SnO2电接触材料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Ag/SnO2粉体为高度分散的球形颗粒, Ag/SnO2粉体经压片后,于750℃烧结3h所得电接触材料的密度最大,且材料的相对密度随其中SnO2含量的增加而略有降低,当SnO2含量在8%~16%(质量分数)之间时,所得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相对密度均达到了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合成 银氧化锡 电接触材料 材料密度
下载PDF
钯银铜金铂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银娥 马光 +1 位作者 王轶 党红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8-30,共3页
通过模拟美国PdAg30Cu12Au8Pt6合金成分,进行了合金的熔炼、加工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冷加工性能很好,在700~800 ℃,保温40 min水淬,电阻率较低,硬度也比较低.
关键词 电接触材料 钯合金 加工
下载PDF
金铂钯合金粉末的特性对低温共烧电子浆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金勿毁 陈立桥 +3 位作者 李世鸿 吕刚 李俊鹏 罗慧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共5页
以金铂钯粉末作为导电相的电子浆料由于其优异的可焊性、耐焊性与可靠性,成为低温共烧工艺配套用关键电子浆料之一。采用2种不同特性的金铂钯合金粉末调制出相应的浆料,比较研究了2种浆料与Ferro A6生瓷料带实施共烧后的匹配性、电学性... 以金铂钯粉末作为导电相的电子浆料由于其优异的可焊性、耐焊性与可靠性,成为低温共烧工艺配套用关键电子浆料之一。采用2种不同特性的金铂钯合金粉末调制出相应的浆料,比较研究了2种浆料与Ferro A6生瓷料带实施共烧后的匹配性、电学性能、可焊性与耐焊性、附着力等性能。结果表明,高密度、亚微米级球形粉制备的浆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铂钯 合金粉 电子浆料 低温共烧陶瓷
下载PDF
微量Zr对Cu-Ag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平 贾淑果 +1 位作者 郑茂盛 任凤章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2,共4页
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Ag-Zr合金,研究了微量Zr对Cu-Ag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Zr含量的增加明显减小,随着受电电流和滑动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 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制备了Cu-Ag-Zr合金,研究了微量Zr对Cu-Ag合金磨损行为的影响,探讨了合金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Cu-Ag合金的磨损率随着Zr含量的增加明显减小,随着受电电流和滑动距离的增大逐渐增大.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电侵蚀磨损是主要的磨损机制.微量Zr的加入使合金中形成弥散细小的析出相,使其磨损性能明显优于Cu-Ag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接触线 CU-AG-ZR合金 电流 滑动磨损
下载PDF
反应合成银氧化锡电接触材料抗熔蚀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敬超 孙加林 +2 位作者 杜焰 周晓龙 甘国友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03年第8期387-391,共5页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和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银氧化锡 (AgSnO2 )电接触材料 ,利用千瓦级CO2 激光器模仿电弧作用在试样表面产生局部熔化。对AgSnO2 块体材料进行抗熔蚀性测试 ,对块体材料及冷拉拔的AgSnO2 线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扫描电镜...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和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银氧化锡 (AgSnO2 )电接触材料 ,利用千瓦级CO2 激光器模仿电弧作用在试样表面产生局部熔化。对AgSnO2 块体材料进行抗熔蚀性测试 ,对块体材料及冷拉拔的AgSnO2 线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可以在银基体中合成尺寸细小、界面新鲜的SnO2 颗粒 ,制备AgSnO2 电接触材料 ;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 材料中 ,微米级的SnO2 颗粒系由纳米级的SnO2 颗粒聚集而成 ;用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 电接触材料由于改变了银和SnO2 的结合状态使材料的抗熔蚀性得到改善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氧化锡 电接触材料 抗熔蚀性 粉末冶金 反应合成技术 显微组织 显微组织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