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杆菌Ag85A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晔 蒋天舒 +6 位作者 陈燕 娄加陶 吴传勇 陈波 谷明莉 仲人前 邓安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9期1153-1155,共3页
目的探讨纯化的结核杆菌Ag85A重组蛋白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新型结核疫苗的设计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纯化的重组表达Ag85A蛋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 目的探讨纯化的结核杆菌Ag85A重组蛋白激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免疫应答的能力,为新型结核疫苗的设计打下基础。方法通过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实验,研究纯化的重组表达Ag85A蛋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的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初步鉴定Ag85A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结果以刺激系数(SI)>3为界,Ag85A重组蛋白(10μΜ)能刺激全部12例HL-A*0201阳性(A2+)结核菌素阳性(PPD+)健康个体的PBMC发生增殖(平均SI为56.2±3.6);增殖反应明显高于PPD(平均SI为13.7±3.5)引起的细胞增殖反应(P<0.01)。在Ag85A重组蛋白诱导的CTL细胞毒活性分析中以负载抗原肽(10μΜ)的T2细胞作为靶细胞,Ag85A重组蛋白诱导的CTL作为效应细胞,Ag85A重组蛋白能诱导全部的12例A2+PPD(+)健康个体中CTL杀伤活性,平均活性分别为(85.2±8.5%),显著高于PPD〔(平均为(21.6±1.7%)〕(P<0.01)诱导的CTL杀伤活性。结论本研究得到的重组优化Ag85A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能有效刺激PBMC产生细胞增殖反应和细胞毒活性,为进一步开发有效的结核疫苗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支杆菌 ag85a重组蛋白 疫苗
下载PDF
活体荧光成像评估Ag85A和Ag85B DNA疫苗对小鼠膀胱癌移植瘤的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奎 杨晓峰 +4 位作者 汪海龙 杨彬 王炜 王晔 刘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8-594,共7页
目的:运用活体红色荧光成像技术及影像学特征评估Ag85A DNA疫苗和Ag85B DNA疫苗对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构建稳定转染香菇珊瑚红色荧光蛋白(discosomasp red fluorescent protein,DsRed)基因的小鼠膀胱癌BTT细胞(BTT-DsRed),建立B... 目的:运用活体红色荧光成像技术及影像学特征评估Ag85A DNA疫苗和Ag85B DNA疫苗对膀胱癌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构建稳定转染香菇珊瑚红色荧光蛋白(discosomasp red fluorescent protein,DsRed)基因的小鼠膀胱癌BTT细胞(BTT-DsRed),建立BTT-DsRed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24只小鼠随机分为pVAX1-Ag85A DNA疫苗组、pVAX1-Ag85B DNA疫苗组和生理盐水治疗组,各组分别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的第6天肌内注射pVAX1-Ag85A、pVAX1-Ag85B及生理盐水,然后用活体荧光成像系统检测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情况。结果:成功制备了稳定转染DsRed基因的BTT-DsRed细胞,BTT-DsRed接种小鼠建立可视化红色荧光膀胱癌移植瘤模型。重组质粒pVAX1-Ag85A和pVAX1-Ag85B治疗后的第2周,活体荧光成像显示pVAX1-Ag85B治疗组小鼠肿瘤荧光强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治疗后第3周,pVAX1-Ag85A和pVAX1-Ag85B组小鼠肿瘤荧光强度都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但pVAX1-Ag85B与pVAX1-Ag85A组无明显差别(P>0.05);pVAX1-Ag85B组小鼠淋巴结转移率(25.0%)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87.5%,P<0.01)和pVAX1-Ag85A组(62.5%,P<0.05)。结论:应用活体红色荧光成像技术能够动态、灵敏、可视化地评估DNA疫苗对小鼠膀胱癌移植瘤的疗效;Ag85A和Ag85B DNA疫苗均具有抗肿瘤免疫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85a AG85B DNA疫苗 膀胱肿瘤 活体荧光成像 香菇珊瑚红色荧光蛋白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蛋白在结核病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董恩军 张灵霞 张翠英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79-280,共2页
目的探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蛋白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Ag85A和Ag85B为抗原,PPD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结果 325例肺结核病组,Ag85A、Ag85B和PPD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8.2%、62.2%和71.7%。健康... 目的探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蛋白用于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以Ag85A和Ag85B为抗原,PPD为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结核抗体。结果 325例肺结核病组,Ag85A、Ag85B和PPD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8.2%、62.2%和71.7%。健康献血组、非结核性呼吸疾病组和卡介苗接种阳转组血清同时用Ag85A、Ag85B和PPD检测,Ag85A特异性分别为94.3%、93.0%、73.7%。Ag85B特异性分别为96.4%、96.5%、85.3%。PPD特异性为93.6%、86.0%、67.9%。统计分析显示,Ag85B蛋白和PPD检测非结核性呼吸疾病组,其特异性有显著性差异(P<0.05)。检测卡介苗接种阳转组阳性率和血清抗体滴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g85A和Ag85B同时检测325例肺结核病组血清可显著提高检测的阳性率。结论 Ag85B蛋白抗原有较好的灵敏度和较高特异性,是ELISA的可靠抗原,与Ag85A联用可提高灵敏度,对结核病血清学诊断有较高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重组卡介苗ag85a、Ag85B ELISA血清学诊断
原文传递
稳定表达Ag85A蛋白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燕 吕昌龙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0期964-967,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Ag85A蛋白的K562真核细胞系,为进一步开展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转运载体的口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Ag85A包裹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后,转染真核细胞K562,SDS-PAGE和We...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Ag85A蛋白的K562真核细胞系,为进一步开展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转运载体的口服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质粒pCDNA3.1+/Ag85A包裹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后,转染真核细胞K562,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重组Ag85A蛋白的表达。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Ag85A蛋白的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g85A蛋白的表达及定位。结果重组质粒pCDNA3.1+/Ag85A转染K562细胞时,与脂质体的最适比例为2μg:2μl;转染细胞表达的Ag85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000,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稳定转染3个月后,重组质粒转染的细胞有42.37%的细胞显示FITC标记,且细胞胞浆中及细胞膜上均有Ag85A蛋白的表达。结论已获得稳定表达Ag85A蛋白的K562细胞系,可用于Ag85A蛋白的大量制备及抗体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85a蛋白 K562细胞 表达
原文传递
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的治疗作用
5
作者 梁艳 吴雪琼 +1 位作者 阳幼荣 张俊仙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0期732-735,共4页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对结核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通过尾静脉注射60只BALB/c小鼠,分别用生理盐水、利福平、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佐剂77-1、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Ag85A和Ag...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对结核的治疗作用.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H37Rv通过尾静脉注射60只BALB/c小鼠,分别用生理盐水、利福平、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佐剂77-1、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治疗.免疫结束后2周杀鼠,观察肺和脾病理改变,称取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 肺组织病理显示:生理盐水组肺组织病变严重、广泛,佐剂组比生理盐水组病变略轻,病变仍较重、广泛,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组、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组、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组肺组织病变减轻、局限,3/5区域肺泡结构完整、清晰,利福平组肺组织无病变.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利福平组、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组、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组肺脏菌落数分别减少2.11 log、0.76 log和0.57 log;肝脏菌落数分别减少2.11 log、0.74 log和0.44 log(t>3.21,P<0.01).结论 Ag85A和Ag85B重组蛋白疫苗联合佐剂对小鼠结核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草分枝杆菌F.U.36注射液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ag85a AG85B 蛋白 治疗
原文传递
活体红色荧光成像评估Ag85A/B DNA疫苗联合抑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汪海龙 杨晓峰 +3 位作者 付奎 杨彬 王炜 王晔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直观评估Ag85A/B DNA疫苗联合抑瘤效应的科学方法。方法:采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Express标记小鼠膀胱癌细胞BTT739,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稳定表达RFP的细胞克隆BTT739-RFP,将BTT739-RFP细胞接种到615小鼠皮下,建立可... 目的:探讨可视、直观评估Ag85A/B DNA疫苗联合抑瘤效应的科学方法。方法:采用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Express标记小鼠膀胱癌细胞BTT739,经G418抗性筛选获得稳定表达RFP的细胞克隆BTT739-RFP,将BTT739-RFP细胞接种到615小鼠皮下,建立可视化膀胱癌移植瘤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2只小鼠随机分为pVAX1-Ag85A/B联合组:BCG组;空白质粒(pVAX1);生理盐水(NS)。建模后第7、14、21天注射相应的药物。分别于给药前即第7和第28天进行活体荧光成像,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于第28天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和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构建了稳定表达RFP的BTT739细胞;成功建立可视化膀胱癌模型,成瘤率100%;经治疗后,pVAX1-Ag85A/B组的荧光强度明显低于pVAX1组和NS组,与BCG组无统计学差异。pVAX1-Ag85A/B组的抗体滴度为1:1 000,BCG免疫组的抗体滴度为1:800。pVAX1-Ag85A/B组和BCG组均可提高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Ag85A/B DNA疫苗可提高膀胱癌小鼠的免疫功能,其效果与B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体红色荧光体外成像的评估体系与细胞水平的分析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活体红色荧光成像 DNA疫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