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良恶性肿瘤AgNORs颗粒形态定量分析
1
作者 张京伟 袁宏银 吴洲青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AgNORs在大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 10例大肠正常粘膜、4 3例大肠腺瘤及 4 0例大肠腺癌AgNORs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 :①AgNORs计数、颗粒面积、颗粒面积 核面积等指标在 3组间呈递增趋势而形态系数则... 目的 :探讨AgNORs在大肠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 10例大肠正常粘膜、4 3例大肠腺瘤及 4 0例大肠腺癌AgNORs进行形态定量分析。结果 :①AgNORs计数、颗粒面积、颗粒面积 核面积等指标在 3组间呈递增趋势而形态系数则逐级减小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②管状腺瘤、混合型腺瘤和绒毛状腺瘤AgNORs计数及面积逐级升高且随体积增大升高明显 ,直径大于 2cm绒毛状腺瘤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P <0 .0 5。结论 :AgNORs形态定量指标检测是大肠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及大肠腺瘤癌前病变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agnors颗粒 形态定量分析 核仁组成区相关蛋白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及AgNOR颗粒形态的影响
2
作者 康康 张晓云 +1 位作者 陈昭 张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63-1465,共3页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影响及Ag NOR颗粒形态影响。方法:购买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株,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培养后,200μmol/L的青蒿琥酯溶液(经10%胎牛血清稀释)1 m 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10%胎牛血清,培养48 h后... 目的:研究青蒿琥酯对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变化影响及Ag NOR颗粒形态影响。方法:购买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细胞株,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培养后,200μmol/L的青蒿琥酯溶液(经10%胎牛血清稀释)1 m L;对照组加入等量的10%胎牛血清,培养48 h后制作切片;采用HE染色和银染色处理切片。通过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观察两组细胞核形态、细胞结构、Ag NOR颗粒形态以及Ag NOR颗粒分型。结果:①实验后实验组细胞细胞核的面积(P)、周长(At)、最大直径(D),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验后实验组细胞细胞核体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平均体积(V)、平均表面积(S)以及三维形状因子(Rsv),与对照组比较均较低(P〈0.05),实验组核数密度(N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后实验组Ag NOR颗粒的直径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g NOR颗粒的截面数、面积以及其余和面积的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后实验组单一型、核仁内型Ag NOR颗粒所占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而聚集型、弥散型Ag NOR颗粒所占的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3,P〈0.05)。结论:青蒿琥酯能够使皮肤癌细胞核形态及Ag NOR颗粒形态趋于规则,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皮肤癌 细胞核形态 agnor颗粒形态
下载PDF
宫颈涂片与宫颈活检组织细胞核AgNORs对比研究
3
作者 王丽冰 李建红 +1 位作者 孙长英 张尚紧 《长治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对100例宫颈病变患者同时行宫颈涂片与宫颈活检组织冰冻切片细胞核Ag-NORs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细胞核AgNORs颗粒数,颗粒大小,形态和分布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慢性宫颈炎上皮细胞核AgN... 对100例宫颈病变患者同时行宫颈涂片与宫颈活检组织冰冻切片细胞核Ag-NORs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宫颈上皮细胞核AgNORs颗粒数,颗粒大小,形态和分布在不同宫颈病变中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即:慢性宫颈炎上皮细胞核AgNORs颗粒数平均为2.18个,呈圆形或类图形,直径约0.52~1.56um,分布均匀;CIN、宫颈癌细胞核AgNORs颗粒数平均为3.89和4.25个,颗粒大小不均,呈片状、杆状和不规则形。每核最大颗粒长轴径分别为1.04~6.76um和1.56~7.80um,分布不均。同一病例.涂片与组织切片AgNORs颗粒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故宫颈涂片细胞核AgNORs颗粒的变化能客观地反映宫颈的良恶性病变。此方法的应用,可以降低巴氏细胞学普查,诊断宫颈肿瘤的假阴性,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涂片 宫颈病变 活检组织 agnors颗粒
下载PDF
细胞核DNA含量测定和AgNOR颗粒计数对预测卵巢囊腺癌患者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陆晓兰 易为民 王兰芬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2-6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以往认为,细胞核DNA含量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silver-staining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gNOR)计数在某些肿瘤中有重要的预后意义,但对卵巢囊腺癌患者的预后意义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探讨该两项细胞增殖参数对预测卵巢囊... 背景与目的:以往认为,细胞核DNA含量和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silver-stainingnucleolarorganizerregion,AgNOR)计数在某些肿瘤中有重要的预后意义,但对卵巢囊腺癌患者的预后意义尚不清楚。为此,本研究探讨该两项细胞增殖参数对预测卵巢囊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42例卵巢囊腺癌切除术的组织标本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核DNA含量和AgNOR颗粒计数,将结果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生存率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变量为FIGO分级、分化程度、残余肿瘤大小、肿瘤转移灶、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年龄、异倍体、DNA指数、AgNOR颗粒计数(P<0.05)。多因素生存率分析显示,DNA指数>1.4、FIGO分级、分化程度和残余肿瘤大小是卵巢囊腺癌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预测因子。结论:对于卵巢囊腺癌患者来说,细胞核DNA指数可能是有用的预后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DNA含量 agnor颗粒计数 预后 卵巢囊腺癌
下载PDF
PCNA表达及AgNOR检测对鉴别口腔良恶性病变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谢成耀 徐红 +2 位作者 苏禄晖 刘楠 王恩华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5年第2期138-140,i004,共4页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计数在诊断口腔良恶性病变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及银染技术对40例口腔恶性肿瘤、6例交界性肿瘤及44例良性病变进行检测。结果PCNA在恶性肿瘤组、交界性肿瘤(临界组)及良性病变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5%、16.7%及2.27%,AgNOR颗粒计数分别为3.95±0.32、2.75±0.25、1.42±0.26。恶性肿瘤中的PCNA强阳性表达率及AgNOR计数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0.05)。结论检测PCNA和AgNOR对口腔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病变 agnor检测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表达及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 agnor颗粒计数 agnor计数 良恶性鉴别诊断 交界性肿瘤 阳性表达率 口腔恶性肿瘤 良性病变 临床应用价值 银染技术 SP方法 免疫组化 口腔病变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肝脏肿块针吸组织学和细胞学诊断及AgNOR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宝麟 冯彬 王传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713-715,共3页
对42例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肝脏肿块针吸切片、涂片和涂片AgNOR颗粒进行分析。切片为正常肝细胞4例、肝细胞异型7例、恶性肿瘤31例。HE涂片与切片诊断符合率,在良性为100%(11/11)例,恶性为87%(27/31... 对42例临床病理资料齐全的肝脏肿块针吸切片、涂片和涂片AgNOR颗粒进行分析。切片为正常肝细胞4例、肝细胞异型7例、恶性肿瘤31例。HE涂片与切片诊断符合率,在良性为100%(11/11)例,恶性为87%(27/31例)。3组涂片AgNOR颗粒计数各为1.64±0.74、4.52±1.20和8.53±1.87,3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以7个颗粒做良恶性分界,AgNOR校正涂片诊断后,恶性符合率可达97%(30/31例)。提议使用HE涂片定位脱色复染AgNOR,严格选定被计数的细胞,对涂片误诊原因作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 细胞学 agnor颗粒 肝肿瘤 诊断
下载PDF
AgNoR染色对甲状腺肿瘤病变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李自强 苏红 +2 位作者 谷化平 熊正文 李春光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1996年第4期258-259,共2页
为了区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我们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73例甲状腺病变石蜡切片核仁组成区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选用我院送检标本共73例,其中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0... 为了区别甲状腺良恶性病变,我们应用AgNOR染色技术对73例甲状腺病变石蜡切片核仁组成区变化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 选用我院送检标本共73例,其中包括:亚急性甲状腺炎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7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20例、乳头状腺瘤5例、髓样癌8例、乳头状癌1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nor颗粒 诊断价值 agnor 上皮细胞核 腺肿瘤 核仁组成区 结节性 甲状腺滤泡性腺瘤 乳头状腺瘤 颗粒大小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与细胞核仁组成区关系
8
作者 刘勇 魏江平 +3 位作者 路名芝 李启明 王夷黎 陈大贤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8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细胞核仁组成区的关系,以及CT扫描和AgNOR技术联合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应用CT扫描和AgNOR技术对38例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淋巴结短径≥8mm的10例肺癌... 目的: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CT表现与细胞核仁组成区的关系,以及CT扫描和AgNOR技术联合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应用CT扫描和AgNOR技术对38例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淋巴结短径≥8mm的10例肺癌中淋巴结转移7例,此7例肺癌细胞的AgNOR/核均数为8.97±0.72。且AgNOR颗粒均表现为聚集型。伴淋巴结转移肺癌的AgNOR/核均数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肺癌(P<0.05)。结论:提示以CT扫描淋巴结短径≥8mm,肺癌细胞核内AgNOR颗粒为聚集型,AgNOR/核均数≥8作为标准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AgNOR技术及CT扫描联合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核仁组成区 CT表现 agnor技术 agnor颗粒 纵隔淋巴结转移 CT扫描 无淋巴结转移 临床应用前景 联合诊断 肺癌细胞 标准诊断 细胞核内 敏感性 特异性 均数 聚集
下载PDF
p53突变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9
作者 游苏宁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1994年第11期9-9,共1页
据《中华内科杂志》1994年33卷第6期报道p53抑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发生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是同rRNA转录密切相关的一种酸性蛋白,AgNOR颗粒数量,大小、形态与细胞增殖及rRNA的活性程度相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 据《中华内科杂志》1994年33卷第6期报道p53抑癌基因与恶性肿瘤发生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是同rRNA转录密切相关的一种酸性蛋白,AgNOR颗粒数量,大小、形态与细胞增殖及rRNA的活性程度相关。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科胡家露等,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及核仁形成区(NOR)银染色,对38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及癌旁胃粘膜组织冰冻切片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突变蛋白 胃癌及癌旁组织 核仁组成区 核仁形成区 细胞增殖 agnor颗粒 冰冻切片 手术切除 P53突变蛋白 P53抑癌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