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g–Ti_3SiC_2 contact materials prepared b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被引量:11
1
作者 min zhang wu-bian tian +3 位作者 pei-gen zhang jian-xiang ding ya-mei zhang zheng-ming s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10-816,共7页
Ti3SiC2-reintbrced Ag-maJxix composites are expected to serve as eleclrical contacts. In this study, the wettability of Ag on a Ti3SiC2 subslxate was measured by the sessile drop melkod. The Ag-Ti3SiC2 composites were... Ti3SiC2-reintbrced Ag-maJxix composites are expected to serve as eleclrical contacts. In this study, the wettability of Ag on a Ti3SiC2 subslxate was measured by the sessile drop melkod. The Ag-Ti3SiC2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from Ag mad Ti3SiC2 powder mix- tures b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The effects of compacting pressure (100-800 MPa), sintering temperature (850-950~C), mad soaking time (0.5-2 h) on the microslxucture mad properties of the Ag-Ti3SiC2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i3SiC2 paxticulates were uniformly distxibuted in flae Ag matrix, wiflaout reactions at the interthces between flae two phases. The prepared Ag-10wt%Ti3SiC2 had a relative density of 95% mad an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2.76 x 10 3 m~)'cm when compacted at 800 MPa mad sintered at 950~C for 1 h. The incorporation of Ti3SiC2 into Ag was found to improve its hardness without substantially compromising its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s behavior was attxibuted to the combination of ceramic and metallic properties of the Ti3SiC2 reinforcement, suggesting it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electrical conta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 phase Ag-Ti3SiC2 contact materials WETTABILIT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下载PDF
Exposure Assessment of Sb2O3 in PET Food Contact Materials
2
作者 ZHU Lei WANG Zhu Tian +3 位作者 XU Hai Bin SUN Ru Bao ZHANG Hong ZHANG Jian Bo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305-313,共9页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o exposure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le migration of antimony trioxide (Sb203) from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 Consumption Factor (CF) and Food-ty...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o exposure assessment of the possible migration of antimony trioxide (Sb203) from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 Consumption Factor (CF) and Food-type Distribution Factor (fT) were calculated from survey data with reference to the US FDA method. The most conservative migration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testing Sb migration from PET FCM based on the Chinese national standard of GB/T 5009.101-200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 Exposure Assessment of Sb2O3 in PET Food contact materials FCM SB
下载PDF
含微量添加剂的 AgSnO_2 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 被引量:23
3
作者 荣命哲 万江文 王其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7,共7页
针对具有不同微量添加剂(WO3,Bi2O3,In2O3)的AgSnO2触头材料进行了大量分断电弧侵蚀试验和表面微观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添加剂的助润湿性、添加剂对熔融液态银粘滞性的影响、添加剂的热稳定性等方面,研究... 针对具有不同微量添加剂(WO3,Bi2O3,In2O3)的AgSnO2触头材料进行了大量分断电弧侵蚀试验和表面微观测试分析.在此基础上,从添加剂的助润湿性、添加剂对熔融液态银粘滞性的影响、添加剂的热稳定性等方面,研究了添加剂对AgSnO2触头材料电弧侵蚀机理及侵蚀表面形貌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头材料 添加剂 电弧侵蚀 锡酸银
下载PDF
AgSnO_2电触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英民 薛纪文 +1 位作者 王俊勃 屈银虎 《电工材料》 CAS 2003年第2期20-27,共8页
综述了 Ag Sn O2 电触头材料的特性 ,对比分析了各种制备工艺的优缺点 ,介绍了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电弧特性的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 Ag Sn O2
关键词 AGSNO2 电触头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绝缘材料 电弧
下载PDF
高能球磨AgSnO_2触头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简德湘 郑冀 +1 位作者 李群英 许胜利 《电工材料》 CAS 2004年第3期3-6,共4页
利用高能球磨技术制备出亚微米级AgSnO2 粉末 ,对压制成型的试样采用分级保温烧结的热处理技术。研究表明 :高能球磨有利于提高AgSnO2 触头材料的性能。材料组织均匀性好 ,晶粒细小 ,可提高材料加工性能 。
关键词 触头材料 AGSNO2 高能球磨 微观组织
下载PDF
Ag/LaNi_(x)Co_(1-x)O_(3)触点材料的制备及电接触性能研究
6
作者 邵紫阳 杨芳儿 +4 位作者 王大帅 刘振武 沈涛 李跃 郑晓华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 本文运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了双钙钛矿型LaNi_(x)Co_(1-x)O_(3)(LNCO)纳米材料,利用粉末冶金和热挤压技术制备了相应的Ag/LNCO触点材料及元件样品。重点考察了不同Ni、Co含量对Ag/LNCO触点材料微观结构、物相组成、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及电寿命服役能力的影响,对其电弧侵蚀失效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SnO2粉体增强Ag基触点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合成的LNCO纳米颗粒粒径为20-30 nm,经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电学性能和电寿命都优于Ag/SnO_(2)触点材料,其电阻率低至2.10μΩ∙cm,电寿命性能达到51287次。表明Ag/LaNi_(0.5)Co_(0.5)O_(3)触点材料性能较佳,是一种可以取代Ag/CdO的新型触点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点材料 力学性能 电弧侵蚀 电寿命 La_(2)Ni_(1-x)Co_(x)O_(3)
下载PDF
放电电压对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电弧烧蚀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黄晓晨 颜宇 +3 位作者 丁云飞 葛金龙 吕长鹏 赵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73-78,共6页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Ti_(3)SiC_(2)颗粒均匀分布于Ag基体上,无团聚和扩散现象。分别在3、6、8和10 kV的放电电压下,对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弧烧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 采用热压烧结法制备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Ti_(3)SiC_(2)颗粒均匀分布于Ag基体上,无团聚和扩散现象。分别在3、6、8和10 kV的放电电压下,对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进行了电弧烧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电电压的增加,电弧能量增加,电弧扩散更加明显,烧蚀面积逐渐增大,烧蚀坑越来越深。Ag-30vol%Ti_(3)SiC_(2)材料表面形成喷溅、凸起、气孔和“龟裂”的显微形貌。经过电弧烧蚀后,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发生分解,并氧化生成AgO、Ag_(2)O、SiO_(2)和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30vol%Ti_(3)SiC_(2)复合材料 电接触材料 电弧烧蚀机理 显微组织 氧化
下载PDF
Ag-Cd和Ag-Sn-In合金等温内氧化过程研究
8
作者 杨文涛 缪仁梁 +2 位作者 万岱 陈潺 罗宝峰 《电工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26-29,32,共5页
制备了8种不同成分的Ag-Cd和Ag-Sn-In合金,探究它们的等温内氧化过程,并表征了其氧化后不同区域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Ag-Cd和Ag-Sn-In合金的等温氧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状。根据曲线总结出氧化厚度平方的对数与氧化时间对数的线性方程... 制备了8种不同成分的Ag-Cd和Ag-Sn-In合金,探究它们的等温内氧化过程,并表征了其氧化后不同区域的组织与硬度。结果表明:Ag-Cd和Ag-Sn-In合金的等温氧化曲线均呈现抛物线状。根据曲线总结出氧化厚度平方的对数与氧化时间对数的线性方程,并分析对比Ag-CdO和Ag-SnO_(2)-In2O_(3)触点的组织形貌及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dO Ag-SnO_(2)-In2O_(3) 内氧化 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高压氧化技术在制造AgSnO_2电触头材料上的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谭光讯 覃向忠 《电工材料》 CAS 2004年第2期11-14,共4页
探讨了6种不同AgSn合金粉末的高压氧化特性。与常规AgSnO2电触头材料相比 。
关键词 高压氧化 AGSNO2电触头材料 电性能
下载PDF
银基电接触材料新体系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满门 谢明 +4 位作者 杨有才 王塞北 胡洁琼 李爱坤 杨坤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77-83,共7页
本文概述了Ag-TiB_(2)、Ag-MAX相、Ag-碳纳米管和Ag-石墨烯四个银基电接触材料新体系的研究现状,简要分析了各个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探索方向。
关键词 银基电接触材料 Ag-TiB_(2) Ag-MAX相 Ag-碳纳米管 Ag-石墨烯
下载PDF
AgSnO_(2)触头材料在Ni-S共掺杂下的第一原理性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涛 朱建国 程思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1-157,共7页
该研究采用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运用CASTEP软件对单掺杂Ni-SnO_(2)、S-SnO_(2)和共掺杂Ni-S-SnO_(2)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电荷布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该研究采用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运用CASTEP软件对单掺杂Ni-SnO_(2)、S-SnO_(2)和共掺杂Ni-S-SnO_(2)的晶格参数、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进行了计算,并对其电荷布居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S单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增大;Ni单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减小;而Ni-S共掺杂时,晶胞体积略微增大但增大幅度小于S单掺杂时的晶胞体积.与未掺杂相比,掺杂使得晶胞禁带减小、杂质能级增多、电子跃迁能减小,使其导电性增强,同时,掺杂使得费米能级附近峰值减小,局域性下降,原子间成键更强,材料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触头材料 第一原理性分析 共掺杂 电性能
下载PDF
Ni-Ge共掺杂下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第一性原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思远 朱建国 刘文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4,共8页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化焊能力,广泛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以及低电压断路器中.采用金属元素Ni与Ge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SnO_(2)...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由于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化焊能力,广泛适用于接触器,继电器以及低电压断路器中.采用金属元素Ni与Ge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SnO_(2)各项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金属元素Ni与Ge单掺杂和共掺杂与本征SnO_(2)相比,其禁带宽度均会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Ni-Ge两种元素共掺杂时的禁带宽度值最小,这就表示电子可以更加容易的进行跃迁,其导电性也最好;由弹性常数分析可知,金属元素Ni-Ge共掺杂时材料的弹性最弱,韧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触头材料 第一性原理分析 元素掺杂 导电性 弹性常数
下载PDF
内氧化前处理对AgSnO_(2)In_(2)O_(3)触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尹恒虎 聂宝鑫 +4 位作者 周细应 张国全 李爱坤 王塞北 顾文秀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101,共8页
用冷拉拔和热处理工艺对Ag-Sn-In合金进行预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接触触点材料综合参数测试仪、硬度计等对制备的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不同变形量和热... 用冷拉拔和热处理工艺对Ag-Sn-In合金进行预处理,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电接触触点材料综合参数测试仪、硬度计等对制备的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的组织结构、力学和电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不同变形量和热处理对AgSnO_(2)In_(2)O_(3)电接触材料内氧化前、后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5%累计变形量样品内氧化组织表面与芯部均匀性、一致性更高,总质量损耗小于30%累计变形量,接触电阻低且稳定,其在接触电阻和耐电弧侵蚀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性能,主要归因于内氧化前更大程度的冷变形提高了芯部与表面的组织一致性。在相同累计变形量下,内氧化前进行热处理有利于细化晶粒和得到弥散细小的氧化物,降低材料质量损耗,表现出更低且更稳定的接触电阻,具有低且稳定的燃弧时间、燃弧能量和熔焊力,表现出更优良的灭弧能力和抗熔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In_(2)O_(3) 电接触材料 热处理 冷变形 电学性能
下载PDF
ZnO含量对AgCuOIn_(2)O_(3)SnO_(2)ZnO材料电接触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滕汶宋 周晓龙 +3 位作者 胡晨 于杰 刘满门 王立惠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9-2166,共8页
实验采用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了4种ZnO含量不同的AgCuO(10)In_(2)O_(3)(2)SnO_(2)(2)ZnO(x),(x=0.5、1、1.5、1.8)电接触材料并制成电触头铆钉,通过XRD、SEM、JR04C触点测试机等测试手段,分析了ZnO含量对材料电接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实验采用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了4种ZnO含量不同的AgCuO(10)In_(2)O_(3)(2)SnO_(2)(2)ZnO(x),(x=0.5、1、1.5、1.8)电接触材料并制成电触头铆钉,通过XRD、SEM、JR04C触点测试机等测试手段,分析了ZnO含量对材料电接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电压的同时增大,材料电弧侵蚀现象更为明显;ZnO含量对接触电阻、熔焊力、阳极损耗及材料转移有着不同规律的影响,ZnO含量为1.8%(质量分数)的触头具有相对稳定且较低的接触电阻,当ZnO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平均熔焊力最低,随着ZnO含量的增大,阳极损耗及质量转移质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ZnO含量对于燃弧能量的影响不明显;电弧侵蚀后的阳极表面形成凹坑,阴极表面形成凸峰,ZnO含量的不同,阳极表面侵蚀面积及侵蚀形貌略有不同。对比发现,添加一定含量的ZnO对于AgCuO(10)In_(2)O_(3)(2)SnO_(2)(2)材料的电接触性能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CuOIn_(2)O_(3)SnO_(2)ZnO 电接触材料 电接触性能 原位反应合成法
下载PDF
金属元素共掺杂对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陈曦 徐雄军 程思远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2期27-31,35,共6页
AgSnO_(2)触头材料环保无毒且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焊能力,所以目前已经广泛作为低压开关触头材料,但是自身的导电性能还有待提高。采用金属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SnO_(2)的各项... AgSnO_(2)触头材料环保无毒且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焊能力,所以目前已经广泛作为低压开关触头材料,但是自身的导电性能还有待提高。采用金属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SnO_(2)的各项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进行Cu元素单掺杂时,晶胞体积有小幅度增加;进行Ge元素单掺杂时,晶胞体积小幅度缩减;但当把两种金属元素掺杂到一起时,晶胞体积会处于本征SnO_(2)与Ge元素两种元素单独掺杂之间;金属元素掺杂时其形成能均为负值且其绝对值均大于本征SnO_(2),证明在SnO_(2)材料中加入金属元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其稳定性;通能带图显示,金属元素掺杂后,晶胞的禁带宽度有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Cu-Ge共掺杂的晶胞禁带宽度值最小,仅为0.268 eV,这意味着电子更容易从价带迁移到导带,此时导电性也最好。共掺杂降低了费米能级附近的峰值和局域性,并且由于原子之间更强的成键结合力而使SnO_(2)材料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触头材料 形成能 元素掺杂 费米能级 导电性
下载PDF
Ni掺杂改善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的力学性能
16
作者 郑晓华 张红生 +2 位作者 沈涛 杨芳儿 陈琍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8,共6页
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虽然电阻率比Ag/SnO 2材料低,但其塑性差、成型困难,因此对其力学性能的优化是实现其工业应用的重要环节。采用水热法制备Ni元素掺杂的改性Bi 2Sn 2O 7粉体,结合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Ni掺杂... 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虽然电阻率比Ag/SnO 2材料低,但其塑性差、成型困难,因此对其力学性能的优化是实现其工业应用的重要环节。采用水热法制备Ni元素掺杂的改性Bi 2Sn 2O 7粉体,结合高能球磨和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Ni掺杂量的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硬度仪、密度计和万能试验机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分析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随着Ni掺杂量的增加,改性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的密度和硬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并且当前驱体中Ni^(2+)与Sn^(4+)的摩尔比为2∶20时,Ni掺杂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的物理性能最佳,相应的密度及硬度均最高,分别为9.94 g/cm^(3),94.2 HV;对应的成品丝材的断后延伸率为3.8%,是Ag/SnO 2电接触材料的7.6倍,抗拉强度为200.2 MPa,与Ag/Bi_(2)Sn_(2)O_(7)电接触材料相比,提升了7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Sn_(2)O_(7) Ni掺杂改性 电接触材料 断后延伸率
下载PDF
Ni-Se共掺杂下对AgSnO_(2)触头材料电性能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程思远 朱建国 刘文涛 《电工材料》 CAS 2023年第3期13-18,共6页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焊能力,所以目前已经逐渐代替银氧化镉材料。采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各项性能进行了... AgSnO_(2)触头材料是一种环保型低压触头材料,具备良好的耐电弧以及抗熔焊能力,所以目前已经逐渐代替银氧化镉材料。采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共掺杂的方式对SnO_(2)的导电性能进行改良。运用CASTEP软件对元素掺杂前后的各项性能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以Se元素单掺杂时,晶胞体积有小幅度增加;以Ni元素单掺杂时,晶胞体积小幅度缩减;而以Ni-Se两种元素共掺杂时,晶胞体积虽然略微增加但是整体介于Se元素和Ni元素单掺杂时的晶胞体积之间。与未掺杂元素时的SnO_(2)不同,元素掺杂后晶胞禁带宽度明显变小,其中Ni-Se两种元素共掺杂时的禁带宽度最小,表明电子可以更加容易跃迁,AgSnO_(2)的导电性也最好;共掺杂时费米能级附近的峰值与局域性下降,原子间的成键结合力更强,AgSnO_(2)材料也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nO_(2)电触头材料 第一性原理分析 元素掺杂 费米能级 导电性
下载PDF
一维SnO_(2)的合成及在触点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金成 谢明 李红梅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6-61,共6页
SnO_(2)是O=Sn=O结构,是一种n型、宽带隙(3.6 eV)半导体氧化物,因其独特的的电子、光学和热性能,而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制备了1D SnO_(2)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晶须等纳米结构。采用热蒸发、... SnO_(2)是O=Sn=O结构,是一种n型、宽带隙(3.6 eV)半导体氧化物,因其独特的的电子、光学和热性能,而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研究者制备了1D SnO_(2)材料,如纳米棒、纳米管、纳米带、纳米线、纳米纤维、纳米晶须等纳米结构。采用热蒸发、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静电纺丝、脉冲激光沉积和光刻等方法合成1D SnO_(2)纳米结构,已成为介观物理和纳米器件的研究热点。本文对1D SnO_(2)纳米结构的合成技术和生长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调查,对1D SnO_(2)形貌在Ag基电接触材料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提出一维完美单晶材料是制备高性能电接触材料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SnO_(2) 纳米材料 合成方法 生长机理 银基电接触材料
下载PDF
金属掺杂AgSnO_(2)触头材料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颖 王景芹 +1 位作者 康慧玲 胡德霖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7-1595,共9页
一直以来掺杂改善AgSnO_(2)触头材料的电性能大多采用“试错”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因此寻求有效的理论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构建三种金属元素(Sr、Ga、Co)掺杂SnO_(2)的晶胞模型,... 一直以来掺杂改善AgSnO_(2)触头材料的电性能大多采用“试错”的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因此寻求有效的理论支撑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该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构建三种金属元素(Sr、Ga、Co)掺杂SnO_(2)的晶胞模型,仿真研究掺杂后SnO_(2)的稳定性与相对电导率,得到最佳的掺杂元素Co。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首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的SnO_(2)粉末,X射线衍射(XRD)验证了溶胶凝胶法能够实现仿真计算建立的置换掺杂模型,再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掺杂的AgSnO_(2)电触头材料,经电性能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为筛选掺杂元素改善AgSnO_(2)触头材料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金属掺杂 AgSnO_(2)触头材料 电性能
下载PDF
LiTi_2(PO_4)_3/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铮 崔永丽 +2 位作者 沈明芳 强颖怀 庄全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69-1176,共8页
采用聚乙烯醇(PVA)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Na+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LiTi2(PO4)3/C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 采用聚乙烯醇(PVA)辅助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具有Na+超离子导体(NASICON)结构的LiTi2(PO4)3/C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CV)、电化学阻抗谱(EIS)等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LiTi2(PO4)3/C具有良好的NASICON结构,首次放电容量为144mAh·g-1.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结果显示,LiTi2(PO4)3/C复合材料电极在首次嵌锂过程中分别出现了代表固体电解质相界面(SEI)膜及接触阻抗、电荷传递阻抗和相变阻抗的圆弧,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规律.计算了Li+在LiTi2(PO4)3中嵌入/脱出时的扩散系数,分别为2.40×10-5和1.07×10-5cm2·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i2(PO4)3/C复合材料 电化学阻抗谱 固体电解质界面膜 接触阻抗 相变 扩散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