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水热法制备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徐竞帆 周绿山 +5 位作者 沈琪 熊信洁 刘丹 李颖 张玉 唐佳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60,168,共6页
通过碱水热反应合成了Ti_(3)C_(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XP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40℃水热条件下,碱刻蚀法制备的Ti_(3)C_(2)为刻蚀程度较低的片层结... 通过碱水热反应合成了Ti_(3)C_(2),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Ti_(3)C_(2)-Ag_(3)PO_(4)光催化剂。利用FT-IR、XRD、SEM、XPS等对光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240℃水热条件下,碱刻蚀法制备的Ti_(3)C_(2)为刻蚀程度较低的片层结构,同时材料中有微量的TiO_(2)存在,同时Ag_(3)PO_(4)以立方相的形式负载到Ti_(3)C_(2)载体表面。随着Ag_(3)PO_(4)负载量的增加,Ti_(3)C_(2)-Ag_(3)PO_(4)的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大,在催化剂质量为0.01 g、反应时间为60 min时,Ti_(3)C_(2)-Ag_(3)PO_(4)-85%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5%。Ti_(3)C_(2)与Ag_(3)PO_(4)异质结的存在使其具有较强的电荷分离能力和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水热法 Ti_(3)C_(2)-ag_(3)po_(4) 光催化
下载PDF
Ag_(3)PO_(4)/AgBr复合纳米材料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研究
2
作者 耿涛 于志强 张嘉辉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23-26,76,共5页
以磷酸钠、硝酸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来制备Ag_(3) PO_(4)/AgBr复合纳米材料和磷酸银单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一些表征手段来确定所制备的材料的成分以及其结构形貌,进而... 以磷酸钠、硝酸银、聚乙二醇、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等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来制备Ag_(3) PO_(4)/AgBr复合纳米材料和磷酸银单体。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等一些表征手段来确定所制备的材料的成分以及其结构形貌,进而确定较优的实验条件。以亚甲基蓝染料作为模拟污染物,探究Ag_(3) PO_(4)/AgBr复合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实验结果显示,在可见光照射150 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agBr复合纳米材料 亚甲基蓝 溶剂热法 光催化 降解率
下载PDF
Ag_(3)PO_(4)/BiOI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唐建可 马春蕾 薛彦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0,共6页
采用简易研磨法将Ag_(3)PO_(4)颗粒负载在纳米片组装的BiOI微球表面,制备出p-n型Ag_(3)PO_(4)/BiOI异质结光催化剂。利用不同表征手段对Ag_(3)PO_(4)/BiOI复合材料的物相、形貌、化学组成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其在可见光... 采用简易研磨法将Ag_(3)PO_(4)颗粒负载在纳米片组装的BiOI微球表面,制备出p-n型Ag_(3)PO_(4)/BiOI异质结光催化剂。利用不同表征手段对Ag_(3)PO_(4)/BiOI复合材料的物相、形貌、化学组成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其在可见光下光降解盐酸金霉素(CTC)的性能。结果表明:AB-2(Ag_(3)PO_(4)与BiOI质量比为1∶2)表现出最高的光降解CTC活性,可见光照射75min后AB-2对CTC(20mg/L)的去除率为79.2%,高于单一Ag_(3)PO_(4)与BiOI光催化剂。此外,AB-2光催化剂在循环使用5次后对CTC的去除率为70.3%,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p型BiOI和n型Ag_(3)PO_(4)构成p-n型异质结结构,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有效分离,进而降低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效率,提升了Ag_(3)PO_(4)/BiOI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BiOI 光催化 降解 盐酸金霉素
下载PDF
双Z型异质结Bi_(2)MoO_(6)/Bi_(2)WO_(6)/Ag_(3)PO_(4)的光催化研究
4
作者 董玮 林莉 +3 位作者 顾怀章 罗云强 马平 李向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9,共9页
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了片层花簇状Bi_(2)MoO_(6)/Bi_(2)WO_(6)复合物,并以其为载体,将Ag_(3)PO_(4)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沉积在其表面,设计出一种新型的Bi_(2)MoO_(6)/Bi_(2)WO_(6)/Ag_(3)PO_(4)复合双Z-scheme型结构的光催化剂,考察了复... 采用一锅水热法制备了片层花簇状Bi_(2)MoO_(6)/Bi_(2)WO_(6)复合物,并以其为载体,将Ag_(3)PO_(4)通过原位生长的方式沉积在其表面,设计出一种新型的Bi_(2)MoO_(6)/Bi_(2)WO_(6)/Ag_(3)PO_(4)复合双Z-scheme型结构的光催化剂,考察了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降解罗丹明B(RhB)的催化活性。研究表明,当Ag_(3)PO_(4)在复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活性,在12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高达99.15%。Bi_(2)MoO_(6)、Bi_(2)WO_(6)和Ag_(3)PO_(4)三者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所构建的双Z型异质结可改变光生电子的传输路径,进而促使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从而获得显著的光催化活性。根据捕获实验和能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双Z-scheme型光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双Z-scheme型异质结 Bi_(2)MoO_(6)/Bi_(2)WO_(6)/ag_(3)po_(4)复合材料 可见光响应
下载PDF
Ag_(3)PO_(4)/GO/Bi_(2)MoO_(6)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尾矿废水中黄药的高效降解
5
作者 徐珊 袁澳铧 +2 位作者 张宁 段雨柔 任柳昕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30-434,共5页
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Ag_(3)PO_(4)/GO/Bi_(2)MoO_(6)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控制GO与Ag_(3)PO_(4)前驱体的添加量,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负载比的Ag_(3)PO_(4)/GO/Bi_(2)MoO_(6)复合材料,以乙基黄药为目标降解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FT-IR、... 用两步水热法合成了Ag_(3)PO_(4)/GO/Bi_(2)MoO_(6)三元复合材料。通过控制GO与Ag_(3)PO_(4)前驱体的添加量,制备出一系列不同负载比的Ag_(3)PO_(4)/GO/Bi_(2)MoO_(6)复合材料,以乙基黄药为目标降解物评价其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FT-IR、SEM和UV-vis等手段表征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与Bi_(2)MoO_(6)和GO/Bi_(2)MoO_(6)相比,Ag_(3)PO_(4)/GO/Bi_(2)MoO_(6)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当GO添加量为5 mg、Ag_(3)PO_(4)前驱体添加量为8 mmol时,其光催化速率约为GO/Bi_(2)MoO_(6)的7.6倍,是Bi_(2)MoO_(6)的34.0倍。此外,同实验条件下,循环利用5次后Ag_(3)PO_(4)/GO/Bi_(2)MoO_(6)复合材料降解率仍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GO Bi_(2)MoO_(6) ag_(3)po_(4)
下载PDF
g-C_(3)N_(4)/Ag/Ag_(2)O复合材料低功率紫外照射下降解罗丹明B
6
作者 苏春雨 秦娇 +4 位作者 常璐 耿悦 虞阿芳 吕东军 张晓蕾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13-16,共4页
光催化降解技术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使其在环保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高效催化剂是实现污染物高效光催化降解的关键。g-C_(3)N_(4)半导体材料因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合成以及能... 光催化降解技术高效、环保、节能的优点使其在环保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其中高效催化剂是实现污染物高效光催化降解的关键。g-C_(3)N_(4)半导体材料因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易于合成以及能带结构易调控等优点在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纯g-C_(3)N_(4)可见光利用率低、表面积小、导带位置较低,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中的催化活性。本文通过光诱导还原方法实现了g-C_(3)N_(4)材料表面Ag/Ag_(2)O的原位负载,系统研究了Ag/Ag_(2)O负载量对材料催化性能的影响,实现低功率紫外光催化下水中罗丹明B的快速高效去除,研究发现50 mg的g-C_(3)N_(4)中在0.24 g/L的AgNO3溶液还原得到的g-C_(3)N_(4)/Ag/Ag_(2)O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催化性能。同时将复合材料应用于实际水体中罗丹明B染料的催化降解,取得了良好催化效果。本研究为去除水环境有机物污染提供了一种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ag ag_(2)O 罗丹明B 光催化
下载PDF
Ag_(3)PO_(4)/Cu_(2)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7
作者 高雅 徐泽忠 +1 位作者 张凌云 王心怡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66-169,共4页
对磷酸银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水热温度、反应溶液的酸碱度等对Cu_(2)O制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摩尔百分比Ag_(3)PO_(4)含量的Ag_(3)PO_(4)/Cu_(2)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显示,球状Cu_(2)O颗粒制备... 对磷酸银复合材料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水热温度、反应溶液的酸碱度等对Cu_(2)O制备的影响。同时,比较了不同摩尔百分比Ag_(3)PO_(4)含量的Ag_(3)PO_(4)/Cu_(2)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显示,球状Cu_(2)O颗粒制备条件为:温度100℃,pH值为10。采用直接沉淀法Ag_(3)PO_(4)纳米颗粒能够均匀附着Cu_(2)O表面,达到最佳复合效果。Ag_(3)PO_(4)/Cu_(2)O复合材料光催化活性高于纯Cu_(2)O,随着Ag_(3)PO_(4)的摩尔百分量的增加,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先是增强后逐渐减弱。60%Ag_(3)PO_(4)/Cu_(2)O时,催化活性最强,90 min内罗丹明B几乎完全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Cu_(2)O复合材料 光催化 罗丹明B 直接沉淀法
下载PDF
Bi_(2)O_(3)/CaFe_(2)O_(4)Z型异质结材料光催化降解氧氟沙星
8
作者 叶红勇 杜佳 +2 位作者 杨培渊 王明辉 左广玲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型异质结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氧氟沙星(OFX)为降解对象考察了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_(2)O_(3... 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Z型异质结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采用多种表征手段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氧氟沙星(OFX)为降解对象考察了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_(2)O_(3)负载在CaFe_(2)O_(4)表面,构建了Z型异质结构,这种结构能加速无效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促进有效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提升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Bi_(2)O_(3)/CaFe_(2)O_(4)复合催化剂对OFX的降解效果明显优于纯Bi_(2)O_(3)和CaFe_(2)O_(4)。在Bi_(2)O_(3)负载量为5%时,Bi_(2)O_(3)/CaFe_(2)O_(4)对OFX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可达78.7%,经过4次循环,依然可达到62.5%,说明其理化性能稳定,能够长期稳定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CaFe_(2)O_(4) 光催化 氧氟沙星
下载PDF
Ag_(3)PO_(4)/Ag BiVO_(4)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降解盐酸四环素研究
9
作者 李靖 程凯 +2 位作者 杨超思 郭冀峰 卢昶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101-2110,共10页
针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采用水热法和原位沉积法制备可见光驱动型Ag_(3)PO_(4)/Ag BiV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 IR、SEM、XPS等手段对其相结构、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λ>... 针对抗生素污染水体的修复,采用水热法和原位沉积法制备可见光驱动型Ag_(3)PO_(4)/Ag BiVO_(4)异质结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 IR、SEM、XPS等手段对其相结构、形貌、化学成分进行表征。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在可见光(λ>420 nm)照射下对盐酸四环素(TCH)降解表现出增强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Ag_(3)PO_(4)与Ag BiVO_(4)物质的量比为1∶2的Ag_(3)PO_(4)/Ag BiVO_(4)2体系中,150 min内对TCH(20 mg/L)的降解率为81.6%,速率常数为0.01002 min 1。光催化活性的增强可归因于Ag BiVO_(4)与Ag_(3)PO_(4)之间紧密的异质结界面和Ag+掺杂的协同效应。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 Vis DRS)、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证实Ag_(3)PO_(4)/Ag BiVO_(4)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和增强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特性,可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电荷转移。活性物种捕获试验表明h+和·OH为光催化体系中的主要氧化物质,并基于试验和表征结果提出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的光降解反应机制。研究表明,Ag_(3)PO_(4)/Ag BiVO_(4)复合材料可作为一种高性能、低成本的可见光驱动型环境污染修复光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ag_(3)po_(4)/ag BiVO_(4) 可见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降解机理
下载PDF
Ag_(3)PO_(4)/W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孟无霜 刘海成 +3 位作者 陈国栋 尤雨 张皓 曹梦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9-97,共9页
通过原位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WO_(3)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于降解盐酸四环素(TC),利用SEM、XRD、FTIR、XPS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表观形貌、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可见光下催化降解TC(10 mg/L)的效果来评价... 通过原位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WO_(3)复合光催化材料并用于降解盐酸四环素(TC),利用SEM、XRD、FTIR、XPS和UV-vis DRS等手段对合成材料的表观形貌、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等进行了表征,并以可见光下催化降解TC(10 mg/L)的效果来评价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与单一Ag3PO4和WO3相比,可见光照射60 min后,Ag_(3)PO_(4)/WO_(3)复合材料对TC具有更高的光降解性能,WO3质量分数为25%时性能最优,TC降解率达到最高84.82%,且经5次循环后仍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对自由基捕获试验以及对电子顺磁共振(ESR)光谱的分析,明确h+和O2·-为Ag_(3)PO_(4)/WO_(3)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TC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推断出Ag_(3)PO_(4)/WO_(3)复合材料为p-n型异质结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WO_(3) 可见光 光催化 盐酸四环素 p-n型异质结
下载PDF
α-FeOOH与Ag_(3)PO_(4)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11
作者 陈龙 吴小平 崔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91-700,共10页
针对磷酸银(Ag_(3)PO_(4))和羟基氧化铁(α-FeOOH)等材料因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过快而导致光催化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制备α-FeOOH与Ag_(3)PO_(4)的异质结复合材料(α-FeOOH@Ag_(3)PO_(4))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性... 针对磷酸银(Ag_(3)PO_(4))和羟基氧化铁(α-FeOOH)等材料因光生载流子复合速率过快而导致光催化性能差的问题,通过制备α-FeOOH与Ag_(3)PO_(4)的异质结复合材料(α-FeOOH@Ag_(3)PO_(4))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性能。采用简单的水热法制备由纳米片组成的具有分级结构的α-FeOOH微球,然后使用原位沉积工艺将Ag_(3)PO_(4)颗粒均匀沉积在α-FeOOH微球表面,制备得到α-FeOOH@Ag_(3)PO_(4);分析所得异质结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光吸收性能、亚甲基蓝降解性能和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具有分级结构的α-FeOOH微球有利于Ag_(3)PO_(4)颗粒沉积,Ag_(3)PO_(4)颗粒粒径为3~8 nm;α-FeOOH@Ag_(3)PO_(4)吸收边发生红移,光电性能显著增强;α-FeOOH@Ag_(3)PO_(4)的光催化效率是α-FeOOH的75.0倍,是Ag_(3)PO_(4)的1.8倍;α-FeOOH@Ag_(3)PO_(4)是Type-Ⅱ型半导体异质结,光生载流子在异质结界面有效分离,提高了光催化效率和材料的稳定性。α-FeOOH@Ag_(3)PO_(4)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在光催化治理水污染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Α-FEOOH 光催化 异质结 降解
下载PDF
Ag_(3)PO_(4)光催化-臭氧催化氧化协同降解苯酚 被引量:1
12
作者 安伟佳 杨涛 +2 位作者 田玲玉 崔文权 梁英华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3-88,共6页
以Ag_(3)PO_(4)为光催化剂并通入臭氧构建了光催化-催化臭氧氧化协同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协同处理6 min后可将30 mg/L的苯酚溶液完全降解,在达到相同降解效率时,与单一氧化技术相比时间缩短了3倍。协同体系降解性能的... 以Ag_(3)PO_(4)为光催化剂并通入臭氧构建了光催化-催化臭氧氧化协同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对苯酚的降解效率。协同处理6 min后可将30 mg/L的苯酚溶液完全降解,在达到相同降解效率时,与单一氧化技术相比时间缩短了3倍。协同体系降解性能的提升源于臭氧的亲电特性,不仅加速了光生电荷的迁移,提升了光催化降解活性;同时还有效提高了臭氧利用效率,催化分解臭氧能产生更多的羟基自由基(·OH),协同促进了苯酚的降解矿化性能。进一步通过猝灭实验验证了·OH是协同降解体系的主要活性物种,考察了臭氧浓度、催化剂投加量、苯酚浓度和酸碱性对降解效率的影响,探讨了光催化-臭氧催化氧化协同降解苯酚的降解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臭氧催化氧化 协同降解 磷酸银
下载PDF
AgBr/Ag_(3)PO_(4)复合材料可见光催化去除无机废水中的氨氮
13
作者 罗嘉宏 张刚 史伟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1,共7页
采用简单的沉淀法制备复合型AgBr/Ag_(3)PO_(4)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探究废水初始pH、光源、通氧量和基团捕获剂对AgBr/Ag_(3)PO_(4)去除无机废水氨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采用简单的沉淀法制备复合型AgBr/Ag_(3)PO_(4)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表征分析。探究废水初始pH、光源、通氧量和基团捕获剂对AgBr/Ag_(3)PO_(4)去除无机废水氨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0 W的LED灯照射下,当初始pH为10.0、氨氮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氧气流量为0.2 mL/min,AgBr/Ag_(3)PO_(4)(质量分数60%)对无机废水氨氮的光催化去除率最高可达79%,且大部分氨氮转化为氮气,所以AgBr/Ag_(3)PO_(4)复合材料光催化去除无机废水氨氮的性能优异。羟基自由基·OH是该光催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磷酸银 氨氮
下载PDF
Z型Ag_(3)PO_(4)基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4
作者 石东新 杜含笑 +1 位作者 李锋锋 赵光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75,共6页
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磷酸银(Ag_(3)PO_(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Ag_(3)PO_(4)与其他物质复合形成Z型Ag_(3)PO_(4)基异质结时,能够显著增强光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扩宽可见光响应范围,弥补Ag_(3)PO_(4)的易光腐蚀、颗粒尺寸较大等... 在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中,磷酸银(Ag_(3)PO_(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Ag_(3)PO_(4)与其他物质复合形成Z型Ag_(3)PO_(4)基异质结时,能够显著增强光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并扩宽可见光响应范围,弥补Ag_(3)PO_(4)的易光腐蚀、颗粒尺寸较大等缺点。围绕Z型Ag_(3)PO_(4)基异质结光催化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微观结构与组成、性能分析和应用进行阐述,最后对该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Z型异质结 性能分析 研究进展
下载PDF
Loading uniform Ag_(3)PO_(4)nanoparticles on three-dimensional peony-like WO_(3)for good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wards NH_(3)at room temperature
15
作者 邵星炎 贾福超 +7 位作者 刘婷婷 刘健诚 王小梅 尹广超 吕娜 周通 Ramachandran Rajan 刘波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8期251-259,共9页
A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design is a very goo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in many research fields.This method i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promote the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Ag_... A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 design is a very goo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properties of semiconductors in many research fields.This method is employ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o promote the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Ag_(3)PO_(4)nanocomposites at room temperature(25℃).A nanocomposite of Ag_(3)PO_(4)nanoparticles and three-dimensional peony-like WO_(3)(WO_(3)/Ag_(3)PO_(4))was successfully prepared by the precipitation method.The crystalline phases were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d the micro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he chemical bonding states were analyz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The gas-sensing performance of WO_(3)/Ag_(3)PO_(4)sensors was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at room temperature.The composite sensors possessed a higher response and lower detection limit(1 ppm)to NH_(3)than those made of a single type of material;this is ascrib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 achieved by the heterojunction structure.Among the different composite sensors tested,gas sensor A5W5(Ag_(3)PO_(4):WO3mass ratio of 5:5)displayed the highest response to NH_(3)at room temperature.Interestingly,the A5W5 gas sensor exhibited relatively good stability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to NH_(3).The A5W5 sensor also displayed a relatively good response under high humidity.The gas-sensing mechanism of the WO_(3)/Ag_(3)PO_(4)sensors is explained in detail.Taken together,the as-prepared sensor is highly efficient at detecting NH_(3)and could be suitable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s.In addition,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developing Ag_(3)PO_(4)-based sensors in the gas-sensing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peony-like WO_(3) nH_(3) room temperature
下载PDF
Ag_(3)PO_(4)/BiOBr/BiOCl复合半导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李远勋 张杨 吴隆键 《生物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43-45,共3页
采用水热法、原位沉淀法合成了不同Br-和Cl-质量比的Ag_(3)PO_(4)/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OCl会抑制BiOBr晶粒的长大,随着BiOCl复合... 采用水热法、原位沉淀法合成了不同Br-和Cl-质量比的Ag_(3)PO_(4)/BiOBr/BiOCl复合光催化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和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OCl会抑制BiOBr晶粒的长大,随着BiOCl复合量增加,当Br-和Cl-质量比达到1∶4时,BiOCl结晶明显完整。适量复合BiOCl能够提高Ag_(3)PO_(4)/BiOBr的光催化性能,以Br-和Cl-质量比为1∶1.5的样品最佳,可见光下催化180 min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降解率高达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BiOBr/BiOCl 盐酸左氧氟沙星 光催化
下载PDF
In_(2)O_(3)@g-C_(3)N_(4)复合材料高效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性能研究
17
作者 罗建民 韩昊男 +2 位作者 肖雪 聂德玉 王兴磊 《韶关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6-53,共8页
以三聚氰胺(C_(3)H_(6)N_(6))和醋酸铟[In(C_(2)H_(3)O_(2))_(3)]为原材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In_(2)O_(3)@g-C_(3)N_(4)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实验通过FTIR、PL、XRD、TEM和HRTEM分别对材料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四环素(... 以三聚氰胺(C_(3)H_(6)N_(6))和醋酸铟[In(C_(2)H_(3)O_(2))_(3)]为原材料,采用高温煅烧法制备了In_(2)O_(3)@g-C_(3)N_(4)光催化剂复合材料.实验通过FTIR、PL、XRD、TEM和HRTEM分别对材料的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中In_(2)O_(3)的配比为2.5%时,In_(2)O_(3)@g-C_(3)N_(4)复合材料对RhB和TC的降解效率比纯的g-C_(3)N_(4)提高了将近2倍.该材料经过5次循环降解实验后,降解率仍在90%以上,表明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_(2)O_(3)@g-c_(3)n_(4) 光催化 罗丹明B 四环素
下载PDF
中空管状g⁃C_(3)N_(4)/Ag_(3)PO_(4)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18
作者 潘良峰 阎鑫 +4 位作者 王超莉 谢铭 李卓 艾涛 牛艳辉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5-704,共10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中空管状g⁃C_(3)N_(4)/Ag_(3)PO_(4)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_(3)PO_(4)纳米颗粒均匀地... 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中空管状g⁃C_(3)N_(4)/Ag_(3)PO_(4)复合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Ag_(3)PO_(4)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中空管状g⁃C_(3)N_(4)表面,两者紧密结合形成异质结。研究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降解盐酸四环素(TC)的光催化活性。结果显示:复合催化剂在80 min内对TC的降解率为98%,其降解反应速率常数是纯相Ag_(3)PO_(4)的3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复合催化剂对于TC的降解率仍保持87%,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捕获实验表明空穴(h^(+))和超氧负离子(·O_(2)^(¯))是光催化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根据能带理论,提出了复合催化剂异质结的Z型光催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_(3)po_(4) 中空管状g⁃C_(3)n_(4) 化学沉淀法 异质结 可见光催化
下载PDF
g-C_(3)N_(4)/Ag_(3)PO_(4)/CNT对亚甲基蓝和四环素光催化的降解 被引量:3
19
作者 仇思 李小明 +2 位作者 罗琨 杨麒 陈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414-2424,共11页
通过沉淀法成功制备出新型石墨相氮化碳/Ag_(3)PO_(4)/碳纳米管三元异质耦合光催化材料(g-C_(3)N_(4)/Ag_(3)PO_(4)/CNT)。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等手... 通过沉淀法成功制备出新型石墨相氮化碳/Ag_(3)PO_(4)/碳纳米管三元异质耦合光催化材料(g-C_(3)N_(4)/Ag_(3)PO_(4)/CNT)。利用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及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等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以亚甲基蓝(MB)和四环素(TC)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对其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7%wt g-C_(3)N_(4)/Ag_(3)PO_(4)/CNT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对MB和TC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1329 min^(−1)和0.0488 min^(−1),分别是g-C_(3)N_(4)的44.30倍和13.55倍。此外,7%wt g-C_(3)N_(4)/Ag_(3)PO_(4)/CNT能够再15 min内对10 mg·L^(−1) MB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9%,而对10 mg·L^(−1) TC的降解率在90 min内的降解率为85%。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7%wt g-C_(3)N_(4)/Ag_(3)PO_(4)/CNT对MB和TC的降解率分别为95%和81%,说明该催化剂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利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相氮化碳 g-C_(3)n_(4)/ag_(3)po_(4)/CnT 光催化 亚甲基蓝 四环素
下载PDF
Ag_(3)P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7
20
作者 胡俊俊 丁同悦 +2 位作者 陈奕桦 杨本宏 黄智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3-488,共6页
以硝酸银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UV-Vis DRS和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g-C_(3)N_(4)呈二维片状结构,Ag_(3)PO_(4)为立方晶相的类球状结构,且均匀分布在... 以硝酸银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采用原位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RD、SEM、TEM、UV-Vis DRS和PL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g-C_(3)N_(4)呈二维片状结构,Ag_(3)PO_(4)为立方晶相的类球状结构,且均匀分布在g-C3N4表面。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污染物,考察g-C3N4与Ag3PO4不同物质的量比对MB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g_(3)PO_(4)/g-C_(3)N_(4)物质的量比为1.00∶0.70、催化剂用量为50 mg和MB质量浓度为5 mg/L时,Ag_(3)PO_(4)/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佳,可见光照30 min后,MB降解率达到100%。光催化剂稳定性较好,重复使用4次,MB降解率仍达到85.24%。降解机理表明,h+和e–是降解MB的主要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ag3po4 复合材料 光催化 降解 功能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