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ling home advantage for individual teams in UEFA Champions League football 被引量:1
1
作者 Chris Goumas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2017年第3期321-326,共6页
Background:Home advantage(HA) is well documented in a wide range of team sports including association football(soccer).Although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magnitude of HA between footba... Background:Home advantage(HA) is well documented in a wide range of team sports including association football(soccer).Although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differences in the overall magnitude of HA between football competitions and across time,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HA at the team level.Methods:A novel method of estimating HA for individual teams,based solely on home performance,was used to compare HA between the highest performing teams and countries in the Union of European Football Associations(UEFA) Champions League over a 10-year period(2003/2004 to 2012/2013).Away disadvantage(AD) was also estimated based on each team's performance away from home.Poisson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stimate covariate adjusted HA and AD in terms of the percentage of goals scored at home(HA) and conceded away from home(AD).Results:When controlling for differences in team ability,HA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13 selected teams.There was evidence(p < 0.1),however,of between-team variation in AD,ranging from 45%(away advantage) to 68%(away disadvantage).When teams were grouped into the 11 selected countries,both HA and AD varied significantly(p < 0.02) between countries:HA ranged from 52% for Turkish teams to 70%for English teams,while AD ranged from 52%(France) to 67%(Turkey).Conclusion:Differences in style of play and tactical approaches to home and away matches may explain some of the variation in HA and AD between team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TBALL home advantage modelLING SOCCER
下载PDF
Acceptance Process Model of Patients’ Life with Terminally Ill in Home Hospice and Development of a Narrative Approach for Nurses
2
作者 Michiyo Ando Hiroko Kukihara +2 位作者 Mayumi Yamamoto Yasuyoshi Ninosaka Naoyuki Saito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9年第4期316-326,共11页
The prim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model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ly ill in home hospice investigating the contents of a narrative, and the secondary aim was to create a narrative approach... The prim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find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model of patients with terminally ill in home hospice investigating the contents of a narrative, and the secondary aim was to create a narrative approach program for nurses. Ten patients narrated their thinking or feelings along with some prepared questions in two sessions. Patients’ narrative data were categorized by a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34 categories were chosen. They perceived good points in home hospice like “Being able to spend time freely”,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care staffs and strong confidence”, though they perceived trouble points like “Suffering from putting burden on the people around me” or “Worries about economic problems”. They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changes through illness like “Having peace of mind and becoming kind” “Desire for a natural death”. Moreover they perceived their life like “Acceptance of one’s life including illness” “My life lived with satisfaction”. They regarded as important things such as “Spending life time usefully” “Feelings of my family members and of those around me”, and as hopes “Hope to leave my living proof” “Living left time to the fullest”. From these categories, we propose an acceptance model of patients’ life and a narrative program for nur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Approach Terminally ILL Cancer PATIENTS home HOSPICE Nurses ACCEPTANCE model
下载PDF
Research of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doption Model
3
作者 Ao Shan Ren Weiyin +1 位作者 Lin Peishan Tang Shoulian 《信息通信技术》 2008年第5期10-16,共7页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IT,Home Appliances,Communication,and Real Estate.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theories and family consumpti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Home has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such as IT,Home Appliances,Communication,and Real Estate.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theories and family consumption behaviors theories,this stud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four key belief variables i.e.Perceived Value,Perceived Risk,Perceived Cost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which influence the acceptance of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study also summaries three groups of external variables.They are social,industrial,and family influence factors.The social influence factors include Subjective Norm;the industry factors include the Unification of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ical Standards,the Perfection of Home Information Industry Value Chain,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ome Information Industry;and the family factors include Family Income,Family Life Cycle and Family Educational Level.The study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external variables and cognitive variables.The study provides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m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用信息技术 通信系统 发展现状 社会影响
下载PDF
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状况分析与建设措施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思锋 张恒源 《社会保障评论》 2024年第1期88-106,共19页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目前,已建成的设施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界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安德森模型,构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分析... 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提高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目前,已建成的设施利用状况不容乐观。本文在界定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内涵及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参考安德森模型,构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利用分析框架。通过对17个社区调查资料的描述性统计,发现已建成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尚未得到有效利用。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设施利用状况堪忧的主要原因:设施建设不符应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老年人广义支付能力不足约束对设施的利用;设施供给结构不能激发老年人的支付意愿。建议进一步规范居家社区养老相关术语,更加明确居家养老的社区责任边界,充分发挥市场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养老服务设施 安德森模型
下载PDF
基于KJ-KANO模型的亲子家居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文良 马雪寒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7,共6页
以亲子用户群体需求为设计导向,综合使用KJ-KANO模型对亲子家居文创产品进行研究与设计,打破亲子沟通障碍的桎梏,营造和谐有爱的亲子氛围。首先运用KJ法获取亲子对于家居文创产品的相关需求,梳理出需求清单;其次运用KANO模型甄别亲子需... 以亲子用户群体需求为设计导向,综合使用KJ-KANO模型对亲子家居文创产品进行研究与设计,打破亲子沟通障碍的桎梏,营造和谐有爱的亲子氛围。首先运用KJ法获取亲子对于家居文创产品的相关需求,梳理出需求清单;其次运用KANO模型甄别亲子需求的属性以及对需求进行优先级排序。在此基础上,进行亲子家居文创产品设计实践。通过综合运用KJ-KANO模型精准获取用户需求,从而避免设计人员的主观臆断,为设计实践提供合理的设计要素,从而提升亲子群体对于家居文创产品的满意度和幸福体验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J法 KANO模型 亲子家居文创
下载PDF
基于可调场景语义标注范围的家庭室内语义地图构建
6
作者 张淑珍 何镇 +2 位作者 查富生 侯致远 马玉祥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1-378,共8页
针对家庭室内环境语义地图建图速度较慢和在门口场景语义标注易出现错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调场景语义标注范围的家庭室内语义地图构建方法。首先根据YOLOv5s识别的物体大小赋予相应的场景置信度,基于该场景置信度设置阈值使得语义... 针对家庭室内环境语义地图建图速度较慢和在门口场景语义标注易出现错误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调场景语义标注范围的家庭室内语义地图构建方法。首先根据YOLOv5s识别的物体大小赋予相应的场景置信度,基于该场景置信度设置阈值使得语义标注范围限制在机器人当前所在区域,确保场景切换时语义标注范围不会立即改变。然后基于人工势场虚拟力“引力斥力”原理,实现语义标注范围的扩大或缩小。最后结合阈值和动态语义标注范围,避免在门口场景中出现语义标注错误。实验结果表明:与Places205-VGG16神经网络建立家庭室内语义地图相比,所提方法平均效率和平均精准率分别提升了11.0%和7.8%,在家庭室内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室内环境 语义地图 场景识别模型 场景置信度 变语义标注范围
下载PDF
远程办公背景下工作不可预测性对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7
作者 谢新洲 金光耀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24年第3期136-148,共13页
远程办公已成为数字化工作实践的常态,ICT技术使用过程中和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信息系统领域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运用工作家庭资源理论模型,探究员工在远程办公情境下适应数字技术以及体验工作形式和工作方式转变... 远程办公已成为数字化工作实践的常态,ICT技术使用过程中和工作与家庭生活相关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信息系统领域学者们的重视。本研究运用工作家庭资源理论模型,探究员工在远程办公情境下适应数字技术以及体验工作形式和工作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感知到的新型工作压力,并阐释其损害员工家庭领域繁荣的具体路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远程办公情境下的工作不可预测性导致员工心理弹性的应对资源减少,造成了工作与家庭冲突,而自尊可以有效地帮助员工缓解工作压力和恢复个人资源。实证结果为远程办公如何影响员工的工作体验以及工作与家庭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工作 远程办公 工作不可预测性 工作与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资源模型
下载PDF
基于情境模型的居家老人噎食急救产品设计研究
8
作者 黄群 谢罗艺 鲁诗琪 《设计》 2024年第15期108-111,共4页
探索居家老人噎食急救情境中的关键因素,建立情境-FAST模型,确立设计策略并完成设计实践。以工业设计的情境模型和FAST模型为理论依据,划分出3类噎食急救情境,参考近3年噎食急救产品专利文献中的问题和需求,运用FAST模型将设计要点转换... 探索居家老人噎食急救情境中的关键因素,建立情境-FAST模型,确立设计策略并完成设计实践。以工业设计的情境模型和FAST模型为理论依据,划分出3类噎食急救情境,参考近3年噎食急救产品专利文献中的问题和需求,运用FAST模型将设计要点转换为功能描述,最后输出设计。文章提出多方面的急救指导、简单实用功能操作、适合家庭环境收纳3种设计策略,并设计出了适合居家老人使用的噎食急救产品。情境-FAST模型可为居家老人噎食急救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家老人 噎食 急救 情境模型 FAST模型
下载PDF
基于卡诺模型的城市居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9
作者 王润良 陈洁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3,93,共7页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准确了解居家社区养老人员服务需求,可以更精准地实现规划目标。首先设计城市居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和卡诺问卷,以江门市10个...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准确了解居家社区养老人员服务需求,可以更精准地实现规划目标。首先设计城市居民居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指标体系和卡诺问卷,以江门市10个社区居家养老人员为调查对象,收集有效问卷249份。其次运用卡诺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需求属性频数统计、Better-Worse矩阵分析、需求指标敏感性分析,得到魅力属性、期望属性、必备属性和无差异属性分类结果。最后提出总体需求改善策略和针对4类需求属性的需求改善策略,以及4类需求属性和各需求属性中需求指标的优先改善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居家社区养老 服务需求 卡诺模型
下载PDF
“互联网+养老”实施背景下济南市虚拟养老院建设的需求及对策
10
作者 王茂松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4期67-71,共5页
为明确“互联网+养老”背景下济南市社区居民虚拟养老院的服务需求现状,为虚拟养老院的建设提供对策建议,基于Kano模型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满意度排序与分析形成虚拟养老需求的优先级模型,最后提出针对性... 为明确“互联网+养老”背景下济南市社区居民虚拟养老院的服务需求现状,为虚拟养老院的建设提供对策建议,基于Kano模型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城市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满意度排序与分析形成虚拟养老需求的优先级模型,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对城市社区虚拟养老院的发展与建设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养老 虚拟养老院 需求 KANO模型
下载PDF
基于SFIC模型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翔 潘琳 《长白学刊》 2024年第4期125-134,共10页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同属于养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作用重在二者协同发展,即二者相互协作实现养老服务的充分供给且达到二者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通过创新性地将SFIC模型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分析,构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 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同属于养老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其作用重在二者协同发展,即二者相互协作实现养老服务的充分供给且达到二者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通过创新性地将SFIC模型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分析,构建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分析框架,从星光老年之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四个案例比较剖析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的起始条件、助成性领导、制度设计、合作程序,提出改善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起始条件、发挥助成性领导对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创造性作用、优化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设计、在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中实现良性合作四个养老事业与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事业 养老产业 协同发展 SFIC模型 星光老年之家 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政府购买养老服务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
下载PDF
以银发经济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以J省X市颐养之家为例
12
作者 杨芳勇 张晓霞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第4期60-70,共11页
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实践场域。通过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J省X市颐养之家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为有需要的农村留守、独居... 我国首部“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出台,为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的实践场域。通过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J省X市颐养之家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当前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主要政策目标是为有需要的农村留守、独居及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兜底型养老。在银发经济“产品化-商品化-产业化”阶段性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互助养老还可以是普惠式养老,更应该是高质量的积极养老。针对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政策执行中分配基础、分配内容、输送策略、筹资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将发挥有效市场作用与有为政府作用更好结合,进一步完善优化政策支持,纳入“一老一小”,扩展受益对象;引进商品化竞争机制,丰富服务供给;推动多主体跨部门合作,形成网状输送;划定红线并链接资源,发展团结经济,着力推动农村互助养老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老龄化社会 银发经济 农村互助养老 社会福利政策 颐养之家
下载PDF
一种BIM家居场景模型纹理真实性还原方法
13
作者 杨亚龙 胡奇志 +1 位作者 苏亮亮 胡文瀚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针对现有的BIM建模软件与建模方法制作出的模型纹理材质过于单一且真实感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BIM家居场景模型纹理真实性还原方法。首先,根据家居场景中常见家具种类建立图像数据集;其次,采用... 针对现有的BIM建模软件与建模方法制作出的模型纹理材质过于单一且真实感不足,不能很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BIM家居场景模型纹理真实性还原方法。首先,根据家居场景中常见家具种类建立图像数据集;其次,采用神经网络算法获取到图像的纹理特征信息,得到相似的真实家具图像,并通过最小框图裁剪并合成对应的BIM家居场景中不同家具模型的材质贴图;最后反馈到建模软件实现BIM家居场景模型纹理真实性的还原。实验结果表明,经本文方法处理后的BIM家居场景模型能够较为真实的还原现实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模型 纹理还原 神经网络 家居场景
下载PDF
家庭养老床位政策的府际差异与模式研究——基于26个市级政策文本的比较分析
14
作者 李月娥 崔雨楠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66-1073,共8页
目的:家庭养老床位作为链接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的中介,可有效解决社区、机构养老照护资源失配、错配与家庭照护负担过重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对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具有重要意... 目的:家庭养老床位作为链接基层医疗服务资源与养老服务的中介,可有效解决社区、机构养老照护资源失配、错配与家庭照护负担过重的问题,对该政策进行量化分析,对完善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内容,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收集我国省会及试点成效较好城市出台的共26份家庭养老床位政策文本,运用文本挖掘和PMC指数模型,构建量化指标评价已有政策,并以上海、杭州、长春、苏州作为典型案例,梳理政策特征差异。结果:政策总体评价为合格等级,质量提升潜力较大;主要呈现学习-试验型、回应一赋能型、模仿一指令型三类政策模式;政策PMC指数在空间维度上存在差异,政策一致性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状,东、中、西、东北地区政策在不同层面各具优势。结论:我国家庭养老床位政策应根据各地区政策模式进行针对性改良,强化基层医养结合制度建设,通过科技赋能优化照护资源整合与配置,并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培育照护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养老床位 PMC指数模型 医养结合 整合照护 养老服务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量化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雨晴 周毕芬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期218-227,共10页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文本特点以及文本高频词,采用PMC指数模型,构建包括10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文本特点以及文本高频词,采用PMC指数模型,构建包括10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进行量化评价,并绘制PMC曲线图。研究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样本总体得分优秀,设计较为科学合理,其中2份为完美政策,7份为优秀政策,1份为可接受政策,但政策时效、激励措施还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C指数模型 农民工 返乡创业 政策评价
下载PDF
基于射线追踪方法的电离层点对点传播问题研究
16
作者 李佳文 李慧敏 +1 位作者 郭立新 江晓丽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短波通信和电离层斜向探测本质上都属于点对点传播问题,即固定收发站之间的传播问题,而点对点传播问题的本质是在发射点搜索出合适的仰角和方位角来实现射线的自动导引。射线追踪一直是研究高频波传播现象的工具,基于射线追踪的自导引... 短波通信和电离层斜向探测本质上都属于点对点传播问题,即固定收发站之间的传播问题,而点对点传播问题的本质是在发射点搜索出合适的仰角和方位角来实现射线的自动导引。射线追踪一直是研究高频波传播现象的工具,基于射线追踪的自导引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但不同电离层模型对点对点传播的轨迹和精度会有影响。本文将基于数值射线追踪,利用牛顿自导引技术构建点对点传播模型,研究在分段准抛物(quasi parabolic segments,QPS)电离层模型以及国际参考电离层(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onosphere,IRI)模型这两种不同电离层模型下点对点传播算法的稳健性和精确性问题。结果表明,在两种模型下本文算法均有较高的稳健性,但是QPS电离层模型下具有更快的运行速度,而IRI模型下有更高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拟合 分段准抛物(QPS)模型 国际参考电离层(IRI)模型 射线追踪 自导引算法 点对点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华倩 张梦 +2 位作者 马晓雯 李敏 朱宁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5,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 目的构建并验证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并编制简易风险评分量表,为规范用药偏差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连续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蚌埠市某三甲医院脑血管病大数据平台中出院2周的脑卒中患者400例为建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构建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使用Hosmer-Lemeshow(H-L)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检验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测效果。同法抽取基本资料匹配的210例患者进行模型外部验证,并编制用药偏差简易风险评分量表。结果建模组有245例(61.25%)发生用药偏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无照护者、用药史是否完整、半年内门急诊或住院经历、长期使用药物数量、服用高风险药品、服药依从性是患者发生用药偏差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H-L检验拟合效果P=0.814,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9,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826;验证组的AUC为0.925,预测正确率为88.57%;最终编制了总分值为10分、截断值为4分、AUC为0.913的简易风险评分量表,评分量表的预测正确率为85.24%。结论构建的脑卒中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风险预测模型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可以有效预测用药偏差的发生;简易评分量表可供临床医护人员测评用药偏差高风险患者,以采取预防性措施避免发生用药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医院-家庭过渡期 用药偏差 用药安全 服药依从性 高风险药品 风险预测模型 评估工具
下载PDF
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用于新生儿延续护理效果评价
18
作者 叶雨 王正玲 刘爽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257-259,共3页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的延续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行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的延续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护理的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延续护理中,微信公众号+家庭护理模式的融入能提高家长的照护能力,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公众号 家庭护理模式 新生儿 延续护理 护理效果
下载PDF
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燕 余丽丽 刘肖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究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及居家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择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MSAS-HF)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居家服药、居家饮食、病情自我监测、居家心脏康复锻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高峰射血时间(LVTPER)高于对照组,左心室高峰射血率(LVPER)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症状管理策略配合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不仅能够加大慢性心衰患者病情控制力度,还能提高患者居家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管理策略 三位一体延续护理模式 慢性心衰 病情控制 居家自我管理能力
下载PDF
基于KANO模型的居家养老智能床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庞建军 黎月华 杨春燕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3,共10页
目的通过KANO模型对健康老人的居家养老智能床的功能需求进行梳理和分类,找出关键需求,并进行设计实践,为合作企业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支撑。方法通过访谈法、入户调研法获取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智能床的需求,用KANO模型法对需求进行筛选... 目的通过KANO模型对健康老人的居家养老智能床的功能需求进行梳理和分类,找出关键需求,并进行设计实践,为合作企业及相关学者的研究提供支撑。方法通过访谈法、入户调研法获取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智能床的需求,用KANO模型法对需求进行筛选及归类,并通过设计实践法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得出相关功能的KANO属性,对必备属性、期望属性、兴奋属求功能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策略,并进行了合理的方案设计。结论在居家养老智能床的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确保必备属性功能(智能加热功能)、期望属性功能(一键呼救、一键止鼾、振动按摩、智能升降)的提供和改进,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降低他们的不满意度。同时,也要注重提供兴奋性属性功能(一键入眠、健康监测),以满足老年人的高级别需求。最终,提出产品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深受合作企业认可,验证了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NO模型 居家养老 智能床 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