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formation CodA Gene to Lily Plants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ces Mediated
1
作者 Bui Thi Thu Huong Dong Huy Gioi Le Tran Binh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8年第6期375-381,共7页
Glycinebetaine(GB),an osmotic substance,could improve some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CodA gene,originating from bacteria,could translate choline oxidase which stimulates the synthesis of GB in plants.To create lily l... Glycinebetaine(GB),an osmotic substance,could improve some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CodA gene,originating from bacteria,could translate choline oxidase which stimulates the synthesis of GB in plants.To create lily lines resistant to heat,Belladonna lily and Yelloween lily had been transferred CodA gene through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he bacteria harbored a binary vector carrying the hygr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choline oxidase(CodA)and intron-containingβ-glucuronidase(Gus)genes were co-cultivated with lily bulb scales slides.The result showed that most the bulb scales had developed into bulblets in a regulator-free growth medium,while some expressed the hygromycin-resistance,heat tolerance and Gus gene expression.Among them,one line demonstrated primarily the transcription level expression through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Moreover,they were tes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GB which was evident that the transferred line had four times of GB volumes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The original evidence could open a right approach to enhance stress tolerance in lily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CODA gen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glycinebetaine LILY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Marker-Free Transgenic Cry1Ab Rice with Lepidopteran Pest Resistance by Agrobacterium Mixture-Mediated Co-transform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QI Yong-bin YE Sheng-hai +2 位作者 Lu Yan-ting JIN Qing-sheng ZHANG Xiao-ming 《Rice science》 SCIE 2009年第3期181-186,共6页
CrylAb gene was transformed into four rice varieties, Zhejing 22, Zhejing 27, Jiahua 1 and Xiushui 63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mixture co-transformation. Rice genotype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 CrylAb gene was transformed into four rice varieties, Zhejing 22, Zhejing 27, Jiahua 1 and Xiushui 63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mixture co-transformation. Rice genotype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on callus ind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efficiency. Different mixtures of Agrobacterium strains (EHA105 and EHA101) contained Hpt and CrylAb genes resulted i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resistant calli. There w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requency of transformants with the ratio of the Agrobacterium strain mixture contained Hpt and CrylAb genes. A total of 509 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four rice varieties, and 272 T2 progenies were analyzed for CrylAb and Hpt genes. PC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412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Hpt positive (80.94%), 62 plants were also CrylAb co-transformants (15.05% in total frequency), and 42 plants among the 272 T2 progenies were CrylAb positive but Hpt negative. This suggests that marker-free transgenic plants could be produced by co-transformation mediated by mixed Agrobacterium strains with the selectable marker gene and target gene Southern blot analysis of five independent marker-free T2 transgenic lines co-transformed from Zhejing 22 showed that CrylAb gene had been inserted into rice genome with a single copy. The transgenic plants showed significantly stronger resistance to lepidopteron than the non-transgenic plants under no application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lepidopte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agrobacterium mixture-mediated co-transformation CrylAb gene Hpt gene gene transfer marker-free transgenic plants pest resistance
下载PDF
Transformation of Uplan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with gfp Gene as a Visual Marker 被引量:6
3
作者 JIN Shang-xia LIU Guan-ze +2 位作者 ZHU Hua-guo YANG Xi-yan ZHANG Xian-l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910-919,共10页
The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was evaluated as a screening marker during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transforming and plant regeneration. High expression of GFP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was obse... The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was evaluated as a screening marker during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transforming and plant regeneration. High expression of GFP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was observed in transgenic cells as early as 42 h after co-culture with Agrobacterium. Most of the stable transformation eve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cells of primary vascular tissue. GFP transient expression could be detected on all the explants after co-culturing for 4 d, however, the highest GFP stable expression was recorded when the explants were co-cultured for 3 d. We believe the transient and stable expression of a foreign gene in genetic transformation were two relative but different events, because high transient expression did not surely lead to high stable transformation.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of in vitro culture, transgenic and non-transgenic calli exhibited differ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n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ment. High concentration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PGRs) was efficient for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the transgenic calli, which means that the transgenic calli need relatively higher dose of hormone for further growth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an non-transgenic ones. Strong GFP-expression was observed in leaf, stem, petioles, floral tissues, and seedlings of T~ progeny. Segregation ratios of eight transgenic lines were scored for expression of GFP in the T~ progeny that providing further evidence of stable transformation. These results proved that GFP is a powerful reporter gene for protocol optimization, selection, and monitioring in whole transformation ev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obacterium cotton 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transformation plant regeneration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佳星 何聪芬 +1 位作者 叶兴国 董银卯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26,共4页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简单介绍了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原理,并从农杆菌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的角度对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关键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近年来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的单子叶植物的成... 农杆菌介导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转基因方法。简单介绍了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原理,并从农杆菌携带外源基因进入植物的角度对农杆菌转化单子叶植物的关键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同时对近年来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的单子叶植物的成功范例做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单子叶植物 转基因
下载PDF
反义磷脂酶Dγ基因转化毛白杨的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刘斌 李红双 +1 位作者 王其会 崔德才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4,共5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磷脂酶Dγ基因 (PLDγ)转入BT - 18号三倍体毛白杨。本研究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的高频再生系统 ,对传统农杆菌侵染方法进行了改良 ,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杂交...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反义磷脂酶Dγ基因 (PLDγ)转入BT - 18号三倍体毛白杨。本研究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的高频再生系统 ,对传统农杆菌侵染方法进行了改良 ,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杂交鉴定 ,证实反义基因 ,已整合入杨树核基因组中。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耐盐性鉴定 ,获得一批可耐 0 .7%NaCl的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毛白杨 根癌农杆菌 转化 反义膦脂酶Dγ基因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甘蓝下胚轴的高效再生和农杆菌介导B.t.基因转化甘蓝 被引量:44
6
作者 卫志明 黄健秋 +5 位作者 徐淑平 薛红卫 钟仲贤 顾桢祥 徐悌惟 李贤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1-18,共8页
分别对取材时间和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建立了甘蓝下胚轴外植体的高效再生系统,当选取6~7d苗龄的下胚轴,将其置于MSB+BA2.5mg/L+ZT1mg/L+IBA0.1mg/L的芽分化培养基中,并于培养基中附加AgNO37.5mg/L时,最高的芽分化频率... 分别对取材时间和培养基组成进行研究,建立了甘蓝下胚轴外植体的高效再生系统,当选取6~7d苗龄的下胚轴,将其置于MSB+BA2.5mg/L+ZT1mg/L+IBA0.1mg/L的芽分化培养基中,并于培养基中附加AgNO37.5mg/L时,最高的芽分化频率,“夏光甘蓝”母本“103”可达81.67%,父本“60天早椰菜”可达78.56%。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影响转化频率的不同因素,即:抑制农杆菌生长的抗生素种类及其浓度、预培养的有无及感染时的浓度、下胚轴外植体与农杆菌的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筛选时抗生素的加入时间进行了探讨。共获得100余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全部移栽成活,生长良好。对转基因植株总DNA进行Southernblotting分析,证明nptⅡ基因已整合到甘蓝植株细胞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下胚轴 再生 农杆菌介导 基因转化 基因
下载PDF
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导入大豆的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苏彦辉 王慧丽 +2 位作者 俞梅敏 吕德扬 郭三堆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9年第10期1046-1051,共6页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转入大豆(Glycinemax(L.)Merr.),诱导大豆转基因植株... 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erliner)杀虫晶体蛋白(Bt)基因和葡糖苷酸酶(GUS)基因通过基因枪轰击和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SmithetTownsend)Conn)介导转入大豆(Glycinemax(L.)Merr.),诱导大豆转基因植株再生。大豆主栽品种“中黄4号”和品系8502未成熟子叶有较强体细胞胚分化能力。体细胞胚的脱水处理显著促进“中黄4号”体细胞胚的萌发。未成熟子叶的预培养有利于根癌土壤杆菌感染子叶外植体体细胞胚的分化。基因型和受体的选择,转基因体系的改进,体细胞胚的脱水处理等是提高大豆转基因效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T基因 GUS基因 基因枪轰击 大豆 杀虫晶体蛋白
下载PDF
参与农杆菌侵染及T-DNA转运过程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和思考 被引量:12
8
作者 赵佩 王轲 +2 位作者 张伟 杜丽璞 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504-2518,共15页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虽然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转基因沉默几率小,插入基因拷贝数少等优点,但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系列农杆菌蛋白和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外源基因的转入和整合。植物相关蛋白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植物根钙粘附蛋白和类玻连蛋白等参与农杆菌附着于植物细胞表面的过程;鸟苷三磷酸腺苷酶(GTPase)和BTI蛋白协助T-DNA和Vir效应蛋白进入植物细胞;actin、GIP、VIP等蛋白参与T-DNA复合体在细胞质中的运输的过程;与Vir效应蛋白互作的VIP1、VIP2、KAPa、PP2C、Roc等蛋白协助T-DNA定位于植物细胞核;组蛋白、VIP1和VIP2等引导T-DNA在植物基因组上的整合。由于植物种类间存在巨大差异,上述一些植物蛋白基因的过表达虽能提高农杆菌转化某些植物的转化效率,但不能提高另一些植物的转化效率。在容易被农杆菌遗传转化的植物如拟南芥、水稻中的研究表明,VIP1、VIP2、AGP、H2A等蛋白与农杆菌转化关系密切,但这些蛋白在利用农杆菌转化较难的作物如小麦、玉米中的功能还不明确,因而需要在不同植物中继续筛选和鉴定与T-DNA转化相关重要蛋白的编码基因。目前,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有2个显著特点,一是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拟南芥、水稻等模式植物的技术日渐成熟,二是农杆菌介导转化小麦、玉米、大豆等重要作物的技术仍然没有本质突破,植物相关蛋白在T-DNA转运、整合等过程中的作用还需要深入研究和进一步明确。文章主要对参与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植物整个过程中相关植物蛋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提高农杆菌转化顽拗型作物的转化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质 农杆菌转化 T-DNA转运 基因整合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转化百脉根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燕 李聪 +3 位作者 苏加楷 黄文惠 陈受宜 刘风华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7-11,共5页
本文以百脉根子叶外植体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导入外源目的基因1-磷酸甘露醇脱氨酶(mtlD)基因和npt-Ⅱ基因,建立了转化系统,获得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9.7%.转化处理的外植体再生植株的茎段在含卡那霉素的... 本文以百脉根子叶外植体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导入外源目的基因1-磷酸甘露醇脱氨酶(mtlD)基因和npt-Ⅱ基因,建立了转化系统,获得转基因植株,转化频率为9.7%.转化处理的外植体再生植株的茎段在含卡那霉素的分化培养基上膨大,再生成苗和植株。抗性植株的形态正常,移入盆栽后生长良好。PCR扩增与扩增产物的Southern杂交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脉根 根癌农杆菌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下载PDF
转BG2基因黑杨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琳娜 周春江 +1 位作者 崔德才 王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75-378,382,共5页
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 β - 1,3-葡聚糖酶基因 (BG2 )转入黑杨G1。本研究建立了黑杨G1的继代及高频再生系统 ,对传统农杆菌侵染方法进行了改良 ,通过抗生素筛选获得大量抗性植株。对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 -Southern杂交鉴定 。
关键词 黑杨 抗性植株 根癌农杆菌介导法 杨树 继代 侵染 杂交 BG 基因 抗生素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基因转化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萌 王敬乔 +4 位作者 寸守铣 邱仕芳 李根泽 曾黎琼 和江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5-50,共6页
用携带TA29—Barnase雄性不育基因的农杆菌转化“双低”花培油菜,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用油菜的带柄子叶及下胚轴等外植体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培养基上培养,并同时进行卡那霉... 用携带TA29—Barnase雄性不育基因的农杆菌转化“双低”花培油菜,获得了大量转基因植株。用油菜的带柄子叶及下胚轴等外植体与携带载体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将其转移到诱导愈伤组织及芽的培养基上培养,并同时进行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2~4周后,在子叶柄基部及愈伤组织上出现小丛芽,将其切下转入B5加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进一步筛选并生根,再将生根的正常绿色植株移栽于花盆中。在五叶期,用50mg/m1的卡那霉素注射于真叶的叶脉中,进一步筛选,可得到完全正常的绿苗,说明卡那霉素抗性标记基因(NPTⅡ)已转入油菜植株,进一步的植株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另文详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农杆菌 雄性不育 基因转化 油菜
下载PDF
植物多基因转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别晓敏 佘茂云 +4 位作者 杜丽璞 林志珊 殷桂香 徐惠君 叶兴国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8-23,共6页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遗传改良手段不断创新。在植物转基因方面,单个目的基因的转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植物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代谢途径或数量性状的遗传修饰,多基因转化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以烟草、水... 随着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植物遗传改良手段不断创新。在植物转基因方面,单个目的基因的转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植物改良的需要,尤其是对一些代谢途径或数量性状的遗传修饰,多基因转化研究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以烟草、水稻、玉米等几种高等植物为例,概述了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介导法开展多基因转化的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可为小麦等主要农作物多基因转化提供参考,促进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多基因转化 农杆菌 基因枪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Ds转座因子的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25
13
作者 沈革志 张建军 +3 位作者 殷丽青 王新其 陈全庆 范昆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7-12,共6页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 以水稻品种中花11的幼胚、成熟胚和幼穗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携带Ti质粒pDs-Bar1300的根癌农杆菌EHA105感染和共培养后,通过50mg/L和25mg/L潮霉素的二次筛选,结果表明34%幼胚愈伤组织、17%成熟胚愈伤组织和16.5%幼穗愈伤组织表现潮霉素抗性。这些抗性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和再生培养基培养,获得了14棵转基因植株。经Southern杂交分析,证明Ds和Bar基因都已整合进转基因植株的染色体组。对T1代植株的PPT抗性测定表明,外源Bar基因的分离符合孟德尔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Ds转座因子
下载PDF
提高农杆菌基因转化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艳军 杨静慧 +2 位作者 杨恩芹 刘玉冬 柳树梧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4-146,171,共4页
通过番茄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浓度、预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植物激素和植物组织浸提液对农杆菌和外植体的处理,研究了提高番茄基因转化率的方法。试验结果为:用过夜培养的农杆菌和稀释10倍的农杆菌侵染外植体以及用1倍马铃薯伤流液和... 通过番茄转化过程中农杆菌侵染浓度、预培养时间、乙酰丁香酮、植物激素和植物组织浸提液对农杆菌和外植体的处理,研究了提高番茄基因转化率的方法。试验结果为:用过夜培养的农杆菌和稀释10倍的农杆菌侵染外植体以及用1倍马铃薯伤流液和1mg/L低浓度的植物生长素处理外植体和农杆菌可以明显地提高番茄的转化率;乙酰丁香酮和番茄组织浸提液对转化率无显著影响;番茄子叶不经过预培养比预培养的转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农杆菌介导 转基因 基因转化率
下载PDF
棉花外源基因导入及转基因再生植株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俊侠 齐宏力 +4 位作者 焦改丽 陈志贤 南殿杰 杨苏龙 史俊东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 用5~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菌株质粒中Gus基因为标记基因,NPT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0.1mg·L-12,4-D和0.1mg·L-1KT的MS培养基上共培48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500mg·L-1,卡那霉素50mg·L-1的MS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分化生成转基因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GUS基因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B.t.基因和CpTI基因对花椰菜的转化 被引量:26
16
作者 徐淑平 卫志明 +2 位作者 黄健秋 钟仲贤 徐悌惟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B .t.基因和Cp TI基因分别导入花椰菜“杂交 75天”的父本和母本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细胞 ,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过预培养的下胚轴切段用根癌农杆菌 (LBA44 0 4/ pG BI4A2B ,含B .t .基因 ;LBA44 0 4/pBRLC ... 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B .t.基因和Cp TI基因分别导入花椰菜“杂交 75天”的父本和母本的无菌苗下胚轴切段细胞 ,都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过预培养的下胚轴切段用根癌农杆菌 (LBA44 0 4/ pG BI4A2B ,含B .t .基因 ;LBA44 0 4/pBRLC ,含CpTI基因 )进行感染后 ,共培养 48h ,继续培养 30d后 ,将分化芽转移至筛选培养基上。 10d后 ,大多数分化芽的顶端变成紫色 ,2 0d后紫色芽逐渐变白死亡 ,而转化芽在选择培养基上长成小植株。小植株移至大田能正常生长、开花、结籽。PCR和Southernblot分析表明B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介导 B.t.基因 CPTI基因 花椰菜 转化 转基因植株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百脉根的基因转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燕 李聪 +3 位作者 苏加楷 黄文惠 吕德杨 赵广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报道了豆科植物简单有效的转化再生实验系统。百脉根子叶外植体被含发根性Ri质粒载体的发根农杆菌感染,孩载体带有一个npt-Ⅱ基因和一个甘露碱合成酶基因。在含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外值体能诱导出毛根,并不断生长,毛根诱... 本文报道了豆科植物简单有效的转化再生实验系统。百脉根子叶外植体被含发根性Ri质粒载体的发根农杆菌感染,孩载体带有一个npt-Ⅱ基因和一个甘露碱合成酶基因。在含卡那霉素的筛选培养基上,外值体能诱导出毛根,并不断生长,毛根诱导频率为45.5%。切取毛根根段在筛选培养基上培养,毛很能膨大,并分化再生成苗和植株,其再生率为77.9%。抗性植株形态正常,浅层根系发达。DNA斑点杂交与Southern杂交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百脉根基因组上。甘露碱测定结果表明外源甘露碱合成酶基因已在百脉根植株水平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根农杆菌 基因转化 百脉根 再生植株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将β-1,3-葡聚糖酶基因导入油菜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35
18
作者 蓝海燕 王长海 +1 位作者 陈正华 田颖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10,共5页
将克隆的烟草 β-1 ,3 -葡聚糖酶基因插入双子叶植物高效表达载体 p Bin4 3 8中 ,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 p BLG。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将此抗真菌基因导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 H1 65中 ,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 ,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分化的... 将克隆的烟草 β-1 ,3 -葡聚糖酶基因插入双子叶植物高效表达载体 p Bin4 3 8中 ,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 p BLG。利用农杆菌介导法 ,将此抗真菌基因导入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 H1 65中 ,得到了抗卡那霉素的再生植株 ,并探讨了影响油菜分化的几个要素。结果表明 :乙酰丁香酮及硝酸银等物质对油菜分化及绿苗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油菜对卡那霉素十分敏感 ,提高卡那霉素浓度有可能将一部分转化体淘汰。对 8株再生植株进行了 PCR检测 ,其中 4株表现为阳性。进一步的点杂交分析表明 ,有 3株表现出较强的杂交信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1 3-葡聚糖酶 基因 农杆菌介导 抗真菌病 油菜
下载PDF
关键因子对棉花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外源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宝平 赵俊侠 +5 位作者 石跃进 郭三堆 桑瑜 齐宏立 焦改丽 陈志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0-84,共5页
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 Bt基因和 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 植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 0. mg/L 2, 4-D和 0. 1mg/L KT的 MS 培养基上共... 用 5~ 6d的棉花无菌苗下胚轴切段与农杆菌共培,将 Bt基因和 tfdA基因导入棉花。菌株质 植中 GUS基因为标记基因, NPT Ⅱ基因为选择基因。在含有 0. mg/L 2, 4-D和 0. 1mg/L KT的 MS 培养基上共培 48 h,转移到添加头孢霉素 500 mg/L、卡那霉素 50 mg/L培养基中诱导和筛选抗性愈 伤组织。70~80d时,进行GUS检测,选择GUS阳性愈伤组织,经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形成转基因再 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农杆菌介导 基因转化 再生植株 GUS基因
下载PDF
cry2Aa9m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对大豆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朱延明 郜庭 +4 位作者 张凤 柏锡 才华 纪巍 罗晓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cry2Aa9m基因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双翅目(Dipter)昆虫具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等害虫。试验构建了由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调控的cry2Aa9m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MB2A,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 cry2Aa9m基因编码的杀虫晶体蛋白(ICPs)对鳞翅目(Lepidoptera)和双翅目(Dipter)昆虫具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可防治大豆食心虫等害虫。试验构建了由豆荚特异性启动子Pmsg调控的cry2Aa9m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MB2A,以抗除草剂bar基因为筛选标记,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绥农28大豆子叶节进行遗传转化,获得抗性株系8株。经PCR和RT-PCR检测结果证明,cry2Aa9m基因已经整合到大豆基因组中并得以表达。研究为抗大豆食心虫转基因育种产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cry2Aa9m基因 农杆菌介导 转基因株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