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lanting Density of Quinoa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in Chengde
1
作者 Chuan LU Yueyou LI +3 位作者 Qian CUI Yonggang XIANG Wei LV Zhimin WEI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2年第5期103-105,109,共4页
[Objectives]To study the optimum sowing density of quinoa in Chengde region.[Methods]Yanli No.2 cultivated by Institute of Millet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was taken as test material.In ... [Objectives]To study the optimum sowing density of quinoa in Chengde region.[Methods]Yanli No.2 cultivated by Institute of Millet Crops,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was taken as test material.In Chengde region,single-factor density test design was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owing on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yield of quinoa.[Results]Quinoa had the highest comprehensive yield when row spacing was 30 cm and plant spacing was 25 cm.[Conclusions]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quinoa planting in Chengd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NOA Planting density Chengde agronomic characters yield
下载PDF
Effect of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on Yield of Colocasia (<i>Colocasia esculenta</i>) at District Malakand Dargai
2
作者 Rafiq Ahmad Dost Muhammad +4 位作者 Maria Mussarat Shah Fahad Shahid Ullah Taimur Ahmad Sara Wahab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18年第2期87-98,共12页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colocasia (Colocasia esculenta) to different levels of 0, 60, 90, 120 and 150 kg N ha-1 under farmer’s field condition at Garhi Usmani Khel, District Malak...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response of colocasia (Colocasia esculenta) to different levels of 0, 60, 90, 120 and 150 kg N ha-1 under farmer’s field condition at Garhi Usmani Khel, District Malakand Dargai during 2013. The experiment was laid out in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and treatment plot size of 2.74 × 2.43 m2. All levels of N in the form of urea along with uniform basal doze of 90 kg P2O5 ha-1 as Triple Super Phosphate (TSPPP) were applied to soil at time of seed bed followed by thorough mixing. Seeds of colocasia c.v. local variety were sown in these plots with row spacing of 30 cm and plant to plant distance of 12 cm in February, 201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ication of N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locasia tuber yield, number of tubers plant-1, 1000-tubers weight and size of tubers (mean length and diameter) over control but the differences among levels of N were nonsignificant. However, some parameters like tuber yield was maximum at 60 kg N ha-1 and tuber size especially the length of colocasia tuber was maximum at 150 kg N ha-1 suggesting that the response of each parameter was different to N levels. Based on maximum relative yield (100%) and increase over control (46.1%) still at lower N levels of 60 kg N ha-1, this level seems to be appropriate level for colocasia under the prevailing soil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CASIA esculenta NITROGEN TUBER yield agronomic Character Pakistan
下载PDF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农艺性状及产量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马海涛 付亮 +5 位作者 彭东 王玲燕 窦士树 范永胜 蒋志凯 朱红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21-23,29,共4页
[目的]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在黄淮海南片麦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2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海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新麦58的农艺性状和品质、产量构成、丰产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新... [目的]为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58在黄淮海南片麦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19—2022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试验黄淮海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对新麦58的农艺性状和品质、产量构成、丰产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新麦58在国家冬小麦品种黄淮海南片水地组3年试验中成穗率较高,有效穗数为638.59万穗/hm 2,穗粒数33.90粒/穗,千粒重43.44 g,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264.6 kg/hm 2,比对照增产5.68%,增产点率100%。品质结果达到强筋小麦品质标准。产量三要素相关性和直接通径系数结果均表明,穗粒数是影响新麦58产量的主要因素。[结论]生产上应保证适量的有效穗数,主攻穗粒数,稳定千粒重,进一步挖掘新麦58的高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58 农艺性状 丰产性 产量相关性
下载PDF
通江地区7个高粱属品种的生产性能及营养价值评价
4
作者 胡远彬 梁小玉 +4 位作者 易治鑫 张靓 季杨 李林祥 李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5-129,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通江地区种植的高粱属牧草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对引进的7个优质品种的产草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7个品种在通江地区均能够正常生长,农艺性状、产草量及营养成分在各品种间均存在差异。蜀草1... 试验旨在筛选适宜通江地区种植的高粱属牧草品种,采用大田试验,对引进的7个优质品种的产草量、农艺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7个品种在通江地区均能够正常生长,农艺性状、产草量及营养成分在各品种间均存在差异。蜀草1号株高最高,分蘖数最多;绿巨人茎粗、叶片数及叶宽极显著高于除阿尔托901外的其他品种(P<0.01);海牛叶长最长,节间长最短,茎叶比最小。阿尔托901的总鲜草产量最高,蜀草1号和绿巨人次之。绿巨人的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粗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最低;蜀草1号的粗纤维含量较低,粗脂肪和磷含量最高;海牛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最高。综合评价发现,绿巨人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蜀草1号次之。研究表明,绿巨人和蜀草1号较适宜在通江地区栽培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高丹草 农艺性状 鲜草产量 营养成分
下载PDF
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谷子选育品种现状分析
5
作者 董晓杰 李志江 +4 位作者 马金丰 于金海 李祥羽 孙广全 郑雅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5,125,共10页
【目的】通过对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谷子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东北春谷区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对东北春谷区2011—202... 【目的】通过对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农艺性状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谷子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东北春谷区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及资源利用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对东北春谷区2011—2021年间国家谷子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及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的生育期、公顷穗数、株高、穗长、单穗重、单穗粒重、出谷率、千粒重和产量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总体评价。【结果】2011—2021年东北春谷区选育的品种在产量上有增加的趋势,但产量潜力提升不显著;登记的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九谷23和九谷25,分别为6498.00和6357.00 kg/hm^(2);与对照品种产量相比,增产幅度最大的品种是豫杂谷1号和豫谷35,分别为12.98%和12.21%;株高低于150 cm的品种有26个,株高低于130 cm的品种有20个;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公顷穗数(X_(2))、穗长(X_(4))、单穗粒重(X_(6))、千粒重(X_(8))决定了产量91.20%的变异;相关分析表明,公顷穗数、株高、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和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单穗重和单穗粒重对产量影响最大。【结论】东北春谷区选育的新品种在产量、株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今后品种选育过程中,应注意各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培育综合性及各性状之间协调性较强的谷子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谷区 谷子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不同裸燕麦品种抗倒能力及产量差异分析
6
作者 杨志雪 米俊珍 +3 位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朱珊珊 李英浩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5-613,共9页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 为筛选抗倒伏能力强的高产裸燕麦品种,对16个裸燕麦品种的抗倒伏能力和产量进行比较,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与抗倒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裸燕麦品种间地上部生物量构成、主要农艺性状、茎秆基部第二节间形态及倒伏指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株高和穗位高是评价裸燕麦抗倒伏能力的关键。产量较高的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的株高、穗位高较低,倒伏指数较小且田间未发现倒伏;坝莜14号、晋燕17号虽具有较高产量,但其株高、穗位高较高,倒伏指数较大,且田间分别表现为7级易倒伏和5级中抗倒伏。白燕2号、白燕18号、花早2号抗倒伏综合表现良好,产量高,适宜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燕麦 农艺性状 抗倒伏能力 产量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陈以相 杨俊华 +7 位作者 徐文果 李学梅 朗成伟 丁家盛 段明月 尹其代 唐李军 许彦国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株行距20 cm×20 cm时滇重楼长势突出、丰产性和药材品质最好;低于此密度,植株生长发育好、病害发生轻、总皂苷含量高,但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高于此密度,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粗、休眠芽长和块茎鲜重降低,且茎腐病和根腐病显著加重,根茎中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在云南省德宏州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荐滇重楼栽培以株行距20 cm×20 cm(25×10^(4)苗/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重楼 栽培密度 农艺性状 病害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优化施肥调控对连作烤烟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查宏波 赵芳 +7 位作者 吕家锋 龚林 陈华 高顺波 王文栋 郑兴琪 孙浩宸 张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6期53-56,共4页
为探索昭阳烟区不同连作年限烟地施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通过小面积同田对比优化施肥调控试验,分别对连作3、6、9年及轮作烟田,处理采取移栽时30%复合肥+氯化钾穴施,70%复合肥环施,团棵追施硝酸钾、硫酸钾、硫酸镁的施肥方式... 为探索昭阳烟区不同连作年限烟地施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通过小面积同田对比优化施肥调控试验,分别对连作3、6、9年及轮作烟田,处理采取移栽时30%复合肥+氯化钾穴施,70%复合肥环施,团棵追施硝酸钾、硫酸钾、硫酸镁的施肥方式;同田对照采取移栽时复合肥环施+团棵追施硝酸钾、硫酸钾的施肥方式。结果表明:优化施肥调控处理可以改善连作烟地烟株农艺性状,增强烤烟抗逆性,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改善初烤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优化施肥 连作 农艺性状 产质量
下载PDF
不同绿肥品种、种植时间对烤烟农艺性状、产质量及植烟土壤化学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查宏波 赵芳 +9 位作者 桂龙凤 陈华 高顺波 朱勋田 刘武波 高华磊 王楠 李应玥 马诗曼 杨武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探索不同绿肥品种与种植时间对植烟土壤化学成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分别在昭阳区布嘎回族乡、苏家院镇开展了小面积同田对比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种植光叶紫花苕同田冬闲对照(G_(CK))、8月5日播种光叶紫花苕(G_(0))、8月20日播种光叶... 为探索不同绿肥品种与种植时间对植烟土壤化学成分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分别在昭阳区布嘎回族乡、苏家院镇开展了小面积同田对比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种植光叶紫花苕同田冬闲对照(G_(CK))、8月5日播种光叶紫花苕(G_(0))、8月20日播种光叶紫花苕(G_(15))、种植黑麦草同田冬闲对照(H_(CK))、8月5日播种黑麦草(H_(0))、8月20日播种黑麦草(H_(15))、种植肥田萝卜同田冬闲对照(F_(CK))、8月5日播种肥田萝卜(F_(0))、8月20日播种肥田萝卜(F_(15))。结果表明:种植光叶紫花苕、黑麦草和肥田萝卜3种绿肥品种并翻压还田均对烤烟田间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对植烟土壤的化学成分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光叶紫花苕和黑麦草在当地8月中旬末播种,下茬烤烟移栽前90 d内全部翻压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提升效果较好,肥田萝卜在当地8月初播种,下茬烤烟移栽前90 d内全部翻压还田对烤烟经济性状的提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绿肥 农艺性状 产质量 植烟土壤
下载PDF
栽培密度和收获期对工业大麻“云麻7号”主要农艺性状及花叶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蒋文素 汤开磊 +5 位作者 牛龙江 李涛 欧阳文静 刘飞虎 杜光辉 杨阳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为了探明花叶用工业大麻在云南地区种植的最佳栽培密度和收获期,以云南主栽的工业大麻品种“云麻7号”为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进行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两年均设置4个栽培密度(0.5、1、2、3万株/hm^(2))和4个收获... 为了探明花叶用工业大麻在云南地区种植的最佳栽培密度和收获期,以云南主栽的工业大麻品种“云麻7号”为材料,分别于2019、2020年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进行大田随机区组试验。两年均设置4个栽培密度(0.5、1、2、3万株/hm^(2))和4个收获期(140、150、160、170 d),在收获期测定株高、茎粗、花叶产量、茎秆产量以及CBD含量等指标。于170 d收获时,两年的株高均在密度2万株/hm^(2)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46.8 cm和267.1 cm,两年的茎粗均在密度0.5万株/hm^(2)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4.3 mm和49.3 mm。2019年在140 d收获和3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花叶产量达到最大值3375 kg/hm^(2),2020年在170 d收获和2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花叶产量达到最大值5426 kg/hm^(2)。2019年在150 d收获和3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茎秆产量和地上部总产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560 kg/hm^(2)和11014 kg/hm^(2),2020年在170 d收获2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茎秆产量达到最大值5632 kg/hm^(2),在170 d收获和3万株/hm^(2)密度下,地上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11001 kg/hm^(2)。大麻CBD含量两年均在160 d收获和1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和2.4%。栽培密度与收获期能影响工业大麻的花叶产量和CBD含量,栽培密度为3万株/hm^(2)和170 d时收获是“云麻7号”获得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同时在160 d收获和1万株/hm^(2)密度下栽培是获得高CBD含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 栽培密度 收获期 农艺性状 花叶产量 CBD含量
下载PDF
南疆陆地棉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贡献及决策系数分析
11
作者 李长喜 董占鹏 +3 位作者 关永虎 刘金伟 李航 梅拥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86-1502,共17页
研究陆地棉亲本及F1组合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为育种工作者对某些性状的选择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130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206个F1组合的4个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遗... 研究陆地棉亲本及F1组合农艺性状与皮棉产量性状的遗传,为育种工作者对某些性状的选择和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加性-显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130个陆地棉品种(系)及其206个F1组合的4个农艺性状和4个产量性状的观察结果进行了遗传贡献分析和决策系数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亲本的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54%~50.83%之间, F1组合则在3.96%~55.87%之间。农艺性状(除第一果枝节位对衣分外)对产量性状的加性贡献率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贡献率在4%~100%),五瓣铃率和株高对单株铃数和铃重的加性贡献率和显性×环境互作贡献率均达0.01以上的正向极显著水平。遗传效应中受加性效应控制有第一果枝高度、株高、五瓣铃率、铃重和衣分,其中衣分为最大。株高除加性效应较小外,其显性效应、加性×环境互作效应、显性×环境互作效应和互作广义遗传率均为最大。确定了提高陆地棉杂交种后代单株皮棉产量的主要决策性状和限制性状。陆地棉变异系数幅度较大;五瓣铃率和株高对提高单株铃数和铃重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单株铃数、铃重和衣分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的主要决策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产量性状 农艺性状 遗传多样性 遗传贡献分析 决策系数分析
下载PDF
不同棉花高粱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12
作者 魏学文 韩文风 +3 位作者 徐勤青 王桂峰 熊世武 王占彪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探究绿色高产高效的棉花高粱间作模式,在山东省滨州市以‘冀梁2号’和‘鲁6269’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间作模式处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含量、产量构成要素、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自然资源,探究绿色高产高效的棉花高粱间作模式,在山东省滨州市以‘冀梁2号’和‘鲁6269’为实验材料,设置4个间作模式处理,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棉花农艺性状、土壤养分含量、产量构成要素、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高粱间作较棉花单作,棉花株高、果枝数、成铃数均显著提高,皮棉产量提高了0.73%~6.13%,纤维品质略微降低,有效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3种间作模式中,4行棉花间作4行高粱模式下产量和经济效益表现最好,较棉花单作皮棉产量提高6.13%,经济效益增收13.79%,可作为山东地区棉花高粱间作模式的最佳行距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高粱 间作 土壤养分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26个大庆地区外引糯玉米品种的综合评价
13
作者 邓杰 宋悦 +6 位作者 李宇欣 周宇龙 靳崧 李文龙 王岭 王玉凤 高树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1期28-31,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大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将26个外引品种开展田间筛选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米甜糯628、金糯262、农科糯336及垦科糯6604个糯玉米品种的关联度与理想品种最接近,从... 为筛选出适宜在大庆地区种植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将26个外引品种开展田间筛选试验,对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等10个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米甜糯628、金糯262、农科糯336及垦科糯6604个糯玉米品种的关联度与理想品种最接近,从农艺性状及产量方面考虑,以上4个品种(包含对照品种金糯262)可重点关注并在大庆多年、多点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地区 糯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14
作者 张小娟 殷建军 《种业导刊》 2024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筛选适宜晋北高寒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选用6个青贮玉米品种(先玉508、大京九23、强盛青贮30、龙生19号、雅玉8号和永玉3号)进行适应性研究,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及青贮品质等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 为筛选适宜晋北高寒半干旱地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选用6个青贮玉米品种(先玉508、大京九23、强盛青贮30、龙生19号、雅玉8号和永玉3号)进行适应性研究,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及青贮品质等进行测定和相关分析,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6个青贮玉米品种中,大京九23、永玉3号和雅玉8号的生物学产量排前3位,分别为77151.27、74978.73、69821.23 kg/hm^(2);不同品种之间的生物学产量、干物质含量差异显著,粗蛋白、淀粉、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木质素、总可消化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6个青贮玉米品种的性状指标,结果表明,龙生19号、先玉508综合表现较优,适宜作为全株青贮玉米品种在晋北寒地半干旱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适应性 农艺性状 生物学产量 灰色关联度分析
下载PDF
雪茄烟楚雪10号施肥效果及推荐施肥量研究
15
作者 周浩远 饶雄飞 +3 位作者 李小坤 杨丞 杨春雷 廖世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49-53,共5页
为探究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的适宜氮、磷、钾肥用量,采用田间“3414”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雪茄烟楚雪10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雪茄烟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且雪茄... 为探究雪茄烟楚雪10号品种的适宜氮、磷、钾肥用量,采用田间“3414”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肥料处理对雪茄烟楚雪10号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不同程度提高雪茄烟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有效叶片数等农艺性状,且雪茄烟对氮的依赖性最强,施氮能显著提高雪茄烟单位面积产量,而磷、钾对雪茄烟产量影响不明显;氮、磷、钾对雪茄烟产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低磷、中钾水平利于氮肥效果的发挥,中氮、低钾水平利于磷肥效果的发挥,中磷、低氮水平利于钾肥效果的发挥;根据产量和农艺性状等得出最大产量下的施肥量为纯N 180 kg/hm^(2)、P2O560 kg/hm^(2)、K2O 360 kg/hm^(2)。说明适当控制氮肥和钾肥施用量,增加磷肥施用量,同时将三者进行合理配比,对提高雪茄烟产量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茄烟 楚雪10号 农艺性状 产量 互作效应 肥料效应函数
下载PDF
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16
作者 蒋文月 葛雨洋 +5 位作者 李亦辰 李春燕 朱敏 朱新开 郭文善 丁锦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 为给小麦抗逆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以22个小麦品种为材料,于2018—2019和2019—2020年度分别开展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以自然生长条件为对照,分析渍水对籽粒产量及其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筛选耐渍高产品种并明确其耐渍高产机制。结果表明,拔节期和花后渍水处理造成小麦籽粒产量分别下降29.6%~59.1%和7.9%~49.1%,均显著降低穗粒数、千粒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乳熟期LAI。根据两年度不同水分处理下平均籽粒产量和渍后产量的降幅,筛选出相对高产耐渍品种扬麦25及耐渍性较突出品种宁麦22和生选6号。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水分处理下穗粒数、乳熟期LAI、旗叶RuBPCase活性以及花后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产量均呈显著正相关。渍水处理下穗粒数降幅、千粒重降幅、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降幅、乳熟期LAI降幅与产量降幅均呈显著正相关。花后光合面积大、光合速率高的品种,通过多生产光合物质以供应籽粒灌浆,促进产量形成;渍水导致的光合面积减少和物质生产能力降低是制约高产稳产的关键因素。因此,渍水胁迫下改善小麦生育中后期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尤其是绿叶面积,有助于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的渍后降幅;渍水条件下高叶片光合生产能力和穗产量可作为高效筛选高产耐渍品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渍水胁迫 小麦品种 籽粒产量 农艺性状 耐渍性
下载PDF
春播区鲜食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郝曦煜 张仲鹃 +4 位作者 张斯文 张瑾 吴世凯 郑春秀 王雪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97-103,共7页
为探索鲜食玉米不同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春播鲜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以69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茎粗等1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 为探索鲜食玉米不同农艺性状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为春播鲜食玉米育种提供参考,本试验以69个鲜食玉米品种为材料,对生育期、株高、茎粗等1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秃尖长的变异系数最大(176.93%),其次为散粉—吐丝期天数(100.19%);播种—出苗天数、吐丝—收获天数、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和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出苗—抽穗天数、秃尖长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出苗—抽穗天数(X_(2))、抽穗—散粉天数(X_(3))、穗位高(X_(9))、穗长(X_(11))、秃尖长(X_(12))、穗粗(X_(13))、行粒数(X_(15))、穗质量(X16)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Y)的回归方程为Y=1828.30-39.88X_(2)+366.41X_(3)+11.94X_(9)+48.51X_(11)-270.09X_(12)+414.40X_(13)-123.05X_(15)+33.73X_(16)。抽穗—散粉、穗位高与产量显著正偏相关,穗质量与产量极显著正偏相关,行粒数与产量显著负偏相关;抽穗—散粉天数、穗位高、穗长、穗粗、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正直接效应,出苗—抽穗的天数、秃尖长、行粒数对产量具有负直接效应,穗质量对产量具有最高的正直接效应(0.866)。综合分析,在选育高产鲜食玉米品种时,可关注穗质量较大、秃尖长较短、出苗—抽穗天数较短、穗位较高、果穗较长、较粗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育种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及质量品质的影响
18
作者 施迎迎 吕美琴 +3 位作者 林文磊 李明松 康蓉蓉 曾红英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为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及质量品质的影响,以两个福建省春大豆品种泉豆5号(D1)、泉豆12号(D2)和玉米品种金百甜15(Y)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间作和单作(为对照)两种种植模式下分析比较大豆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经... 为研究玉米大豆间作对大豆生长发育及质量品质的影响,以两个福建省春大豆品种泉豆5号(D1)、泉豆12号(D2)和玉米品种金百甜15(Y)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间作和单作(为对照)两种种植模式下分析比较大豆的生长动态、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和经济产值。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间作模式大豆植株较单作模式总体上表现出株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茎占比增大,叶面积指数和各干物质含量降低的规律;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种植模式下泉豆5号和泉豆12号的株高、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根干重和叶干重均呈现出先增长后减小的趋势,在鼓粒期达到峰值;茎干重、荚果干重和各干物质总量均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茎占比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间作模式大豆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高于单作模式,但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均低于单作模式;间作模式显著降低玉米产量和大豆产量,但显著提高了总产量和经济产值。与玉米单作相比,YD1、YD2间作模式中玉米产量分别减产了2.43%、4.19%,玉米大豆总产量分别提高了11.23%、8.14%,经济产值分别增收5206.51元·hm^(−2)(24.28%)、4272.69元·hm^(−2)(19.93%);与大豆单作相比,YD1、YD2间作模式中大豆产量分别减产了38.26%、41.57%,玉米大豆总产量分别提高了402.98%、412.46%,经济产值分别增收17370.07元·hm^(−2)(187.26%)、16860.81元·hm^(−2)(190.49%)。两个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说明间作具有明显优势。综上,泉豆5号植株较矮、底荚高度低,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大,茎占比小,间作种植的总产量、经济产值和土地当量比(LER)大,更适合作为泉州地区间作种植的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作 生长动态 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经济产值
下载PDF
雾培条件下3个马铃薯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及其微型种薯的繁育评价
19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 【目的】探明雾培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繁育的影响,为脱毒微型种薯的繁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广西地区3个性状优异的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桂彩薯1号和20号品系)为材料,检测雾培条件下马铃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及微型种薯的产量。【结果】随着雾培时间延长,3个马铃薯品种的茎长、茎粗和节位数等性状均逐渐增加,其中,20号品系的茎长、茎粗、总根数和匍匐茎数量均显著高于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叶片数和根长小于桂彩薯1号,桂农薯1号仅匍匐茎长度优于其他2个品种;微型种薯产量方面,20号品系的单株种薯平均产量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29.3%和45.4%,种薯单重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分别高14.9%和24.6%;SPAD和LAI方面,20号品系在整个测定过程中均比桂农薯1号和桂彩薯1号表现优异。【结论】综合比较3个品种(系)马铃薯在雾培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微型种薯生长情况,20号品系马铃薯更适宜于雾培法进行微型种薯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脱毒种薯 雾培法 农艺性状 原原种 微型种薯 繁育 产量
下载PDF
播期与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周雪 韩芳 +2 位作者 袁宏安 苏乐平 李星星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为探究延安地区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延谷14号为对象,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期为主处理、播种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播期与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农艺性状和... 为探究延安地区谷子的最佳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以延谷14号为对象,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期为主处理、播种密度为副处理),研究播期与密度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谷子农艺性状和产量影响较大,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因素无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产量最高的处理为播期5月17日、密度45.0万株/hm^(2)。结合栽培经验,认为延谷14号的最适播期为5月10-20日,最佳留苗密度为45.0万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播期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