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bjectivities of the Scientific Endeavor:Noting the Illusion of Objectivity i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1
作者 Imanni K.Sheppard 《History & Philosophy of Medicine》 2022年第1期4-8,共5页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has long been steeped i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objective(untainted by the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ebbs and flows of society)and utilitarian(doing what is best for the grea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 has long been steeped in the notion that they are objective(untainted by the philosophical and ideological ebbs and flows of society)and utilitarian(doing what is best for the greater good).Because of this,scientific and medical epistemologies and praxis are often held to an esteem that is unquestioned,celebrated,and occasionally unchecked.A closer look at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medicine,however,readily reveal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milieu of society has informed scientific and medical endeavors.As such,an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subjectivities of scientific and medical endeavors situate within our contemporary disciplines and practices is significant to one’s ability to truly understand said disciplines.Likewise,such an evaluation will provide insight into our role in perpetuating the illusion of objectivity in these fields.With this in mind,this paper provides a philosophical and histor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objectivity(in contrast to subjectivity)in science and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JECTIVITY subjectIVITY history of science history of medicine natural law
下载PDF
利用生物科学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素养——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
2
作者 吕翠香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35,共3页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通过纵观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以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由产生科研兴趣到增强科研信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探... 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为例,通过纵观科学史的发展历程,以科学家的科研精神与科研态度,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体验探究实验过程,让学生由产生科研兴趣到增强科研信心,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提升社会担当能力;进一步通过科技育人与故事育人等途径,促进学生积极践行责任担当,充分发挥生物学学科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史 社会责任 DNa 学科德育 高中生物学
下载PDF
The Design,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Template for History 被引量:1
3
作者 Rossafri bin Mohamad Balakrishnan Muniandy Malliga Govindasamy 《通讯和计算机(中英文版)》 2010年第2期23-36,共14页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界面设计 历史教学 模板 开发 测试 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Writing on Boundaries: The Split Subject in Chinese Canadian Literature
4
作者 Xie Shaobo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8-96,共9页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grasp of the corpus of work produced by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its tropes and interpreting their political resonance. It defines the Chinese Canadian ...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nceptual grasp of the corpus of work produced by Chinese Canadian writers and a framework for analysing its tropes and interpreting their political resonance. It defines the Chinese Canadian work as a three-phase counterhegemonic discourse: Writing back into a forbidden past; negotiating into the present; writing on boundaries. For the ambivalent, split diasporic subject to negotiate into the present from the forbidden past is to reinscribe itself as a locus of crisis, a non-identity, a doubling, a third term. Writing on boundaries can be read as a strategy of decolonization deployed by the subaltern in striving for self-vindication and self-fulfil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文学 学术专题 杂种性 文学理论
下载PDF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i Xue Shi (《医学史》 History of Medicine)
5
作者 Lei Xu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 201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The book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was written and edited by Cecilia Mettler and Fred Mettler couple,published in 1947.The book is abou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The book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was written and edited by Cecilia Mettler and Fred Mettler couple,published in 1947.The book is about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of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medical development worldwide.The book provid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edical disciplines and subjects through various documents and the authors and publication dates.Especially,Prof.Mettler has introduced the Chinese Yin and Yang(阴阳)and the five element theory(五行学说)and Shen Nung’s Materia Medica(神农本草)in this boo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subjects original sources of medicine Yi Xue Shi(《医学史》》history of Medicine)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中国LA学科教育研讨(1) 被引量:50
6
作者 林广思 《中国园林》 2005年第9期1-8,共8页
通过对中国LA学科教育发展的全面回顾,论证学科诞生于1951年创立的造园组,分析讨论学科中译名的原则,提出学科的核心是空间规划与设计,认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景域,倡导建构具有中国人特点和中国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科史 研究 造园学 观赏(园艺)组
下载PDF
回顾与展望——中国LA学科教育研讨(2) 被引量:23
7
作者 林广思 《中国园林》 2005年第10期73-78,共6页
通过对中国LA学科教育发展的全面回顾,论证学科诞生于1951年创立的造园组,分析讨论学科中译名的原则,提出学科的核心是空间规划与设计,认为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景域,倡导建构具有中国人特点和中国地域特色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学科史 研究 造园学 观赏(园艺)组
下载PDF
克尔凯郭尔与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流变
8
作者 温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克尔凯郭尔并非卢卡奇偶然提及的学术注脚,而是其理解马克思的背景支援。卢卡奇在不同时期都对克尔凯郭尔作了选择性评述,并将其接受或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折心路历程逐一呈现:通过质疑克尔凯郭尔在人与世界相统一问题上遭遇的“审... 克尔凯郭尔并非卢卡奇偶然提及的学术注脚,而是其理解马克思的背景支援。卢卡奇在不同时期都对克尔凯郭尔作了选择性评述,并将其接受或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曲折心路历程逐一呈现:通过质疑克尔凯郭尔在人与世界相统一问题上遭遇的“审美—伦理”悖论,青年卢卡奇从心灵掘进到阶级意识,将“主体—总体”辩证图式看作马克思的认识论地平,由此创作出《历史与阶级意识》;之后,为回应该书引起的争议,盛年的卢卡奇以批判克尔凯郭尔的非理性主义为契机,尝试清除“主体—总体”辩证图式中残余的主体形而上学痕迹,开始在方法论维度正视生产实践与经济规律间的有机联系;及至晚年,当卢卡奇立足社会存在,抨击克尔凯郭尔有关主体优先性的宗教幻象时,他又把社会性的“自在—自为”运动内嵌于人性的“主体—总体”辩证图式,并根据超然的悟性,默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经济规律置于从属地位的劳动本体论,再度退回《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主体形而上学谋划。不难看出,在卢卡奇臧否克尔凯郭尔与马克思的“主体—总体”辩证桥段中,当事人对“人之实然性和应然性的现实统一”问题所秉持的龃龉心态暴露无遗。这也恰好说明,卢卡奇一生都徘徊于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与人道的马克思主义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总体”辩证图式 克尔凯郭尔 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
下载PDF
美国RUSA《历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指南》解析及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赵丽 《河北科技图苑》 2020年第1期78-82,共5页
我国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一般以信息检索为主,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文章通过解读美国RUSA《历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指南》的内容及特点认为:我国应当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整体性和学科性信息素... 我国高校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一般以信息检索为主,学科信息素养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文章通过解读美国RUSA《历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指南》的内容及特点认为:我国应当结合本土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情的整体性和学科性信息素养教育指导文件;学科教师和图书馆员需要协同合作推进学科信息素养,嵌入式发展学科信息素养教育;在信息素养教学内容方面,应当注重理论和技能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教育 历史学科 图书馆教育 RUSa
下载PDF
一级学科视域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的建设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学勤 卫玮岑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2,共18页
作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要有源自并属于本学科的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是必设的二级学科。搭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自主的整体性框架,主要包括基本结构层面和功能运行层面。前者针对的是内部组成要素,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 作为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要有源自并属于本学科的理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是必设的二级学科。搭建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自主的整体性框架,主要包括基本结构层面和功能运行层面。前者针对的是内部组成要素,涉及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后者则针对研究过程中的边界与操作,从学理上将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研究同史学理论研究、政治学理论研究等相邻学科理论区分开来。作为独立的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既不要理论依附、理论移植,也不要理论泛化,而是基于理论与实践通过有机联动、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等手段而最终定型。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不仅能够促进学科建设,更有利于服务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党建学 中共党史党建学理论 中共党史党建研究 学科构建 学科理论
下载PDF
教育交往史:教育史研究新的生长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国昌 白静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26,共13页
教育交往史作为教育活动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育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交往史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领,是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研究趋势的学术实践,也是丰富教育史学研究的有益探索。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开展,... 教育交往史作为教育活动史的有机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教育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交往史的提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引领,是顺应社会科学视野下移研究趋势的学术实践,也是丰富教育史学研究的有益探索。教育交往史研究的开展,将有益于教育史研究内容的不断丰富,进而便于在回溯与阐释中重建教育历史的阐释逻辑,在提炼与反思中提供当今教育变革的历史镜鉴。教育交往史研究是对教育主体为实现人的有价值发展而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交往互动历史的探讨,主要包括志缘交往、业缘交往、学缘交往、趣缘交往、情缘交往、地缘交往、血缘交往等维度。当前,开展教育交往史研究,要树立问题意识,加大史料挖掘力度,拓宽理论参照广度,纵横延展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史学 教育交往史 教育主体 人的有价值发展
下载PDF
重塑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理论变革
12
作者 邵芳强 张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30,160,共12页
人的主体价值虚无的现代性危机以及重塑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难题,肇始于西方哲学人学研究在二元论传统中确立“理性主体”至上权威的主体性范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破解了西方哲学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历史缺场、对象悬置、逻辑... 人的主体价值虚无的现代性危机以及重塑人的主体性的现代哲学难题,肇始于西方哲学人学研究在二元论传统中确立“理性主体”至上权威的主体性范式。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破解了西方哲学人学研究主体性范式的历史缺场、对象悬置、逻辑倒置与虚幻实现,在现实历史领域中重塑“现实的人”的主体存在基础,在社会历史实践中重构“历史的主体”的主体实践逻辑,在真正共同体中重建“个体—主体”价值同一的主体实现场域。最终,马克思在现实、历史与类特性中重塑起人的主体性,实现了人的主体性研究论域从认识论向实践论、研究对象从抽象主体向实践主体、生成逻辑从思辨逻辑向实践逻辑、实现场域从虚幻共同体向真正共同体的四重理论变革,在人类共同体形态演进中描绘出一幅消解理性主体异化、释放人的主体潜能的文明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研究 主体性 “现实历史” “现实的人” “历史的主体” 共同体
下载PDF
“实践”与“历史”中我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13
作者 许中缘 潘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48,共8页
聚焦近现代法律史领域,基于传统民法的社会伦理、民商合一、公私法融合知识传统,通过“实践”与“历史”视角,针对我国法律崇公抑私、重财产轻主体现状,演绎出中国法律现代性转型的知识前提与知识动力。基于中国民法自身传统和司法基因... 聚焦近现代法律史领域,基于传统民法的社会伦理、民商合一、公私法融合知识传统,通过“实践”与“历史”视角,针对我国法律崇公抑私、重财产轻主体现状,演绎出中国法律现代性转型的知识前提与知识动力。基于中国民法自身传统和司法基因,消除结构与行动二元对立,将“实践”置于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对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进行历史性反思与现代性重建。中国民法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需要超越“形式理性”与“实质非理性”二元对立,基于“实用道德主义”的价值取向,突出传统司法道德性表达和实用性行动的结合,在认同多元传统、共同形塑现实基础上,完成允许移植和本土并存法律制度的自主性知识建构,形成多元价值共识,实现中国法律的现代性转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历史主体 实践主体 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下载PDF
文学史上的“跨界”现象与文学史的学科边界
14
作者 陈文新 蒋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0-118,共9页
文学与哲学的“跨界”、文学与史学的“跨界”、文学与艺术的“跨界”,构成了文学史上三种主要的“跨界”现象,哲学史、史学史、艺术史、文学史等因而有不少共同的关注对象。在“跨界”现象的编纂处理中,文学史的学科边界以两种方式清... 文学与哲学的“跨界”、文学与史学的“跨界”、文学与艺术的“跨界”,构成了文学史上三种主要的“跨界”现象,哲学史、史学史、艺术史、文学史等因而有不少共同的关注对象。在“跨界”现象的编纂处理中,文学史的学科边界以两种方式清晰地呈现出来:首先,中国文学史是否给予一个历史人物较多篇幅,依据的是其文学史地位,而不是哲学史、史学史或艺术史地位。其二,文学史面向历史上的文学活动,而哲学史、史学史、艺术史等面向历史上的哲学活动、史学活动或艺术活动,它们有不同的知识体系、不同的描述重点、不同的评价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跨界 学科边界
下载PDF
从科技对教育影响的历史看数字化对教育变革的作用
15
作者 储朝晖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4年第9期1-16,共16页
教育数字化有多种话语形态,需要从单一强势的技术话语中走出,避免师生陷入工具理性窠臼,让所有人在数字化话语中处于相对平等的站立状态。科技对教育影响的历史表明,即便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又关键的,但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层... 教育数字化有多种话语形态,需要从单一强势的技术话语中走出,避免师生陷入工具理性窠臼,让所有人在数字化话语中处于相对平等的站立状态。科技对教育影响的历史表明,即便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又关键的,但它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层级差异。教育作为巨复杂系统不可能彻底科技化、数字化。教育数字化需要在遵从教育原理与规律、坚守教育目的与价值基础上主动积极数字化。在现实中,形式化、功利化、低效的教育数字化危害已经出现,如何有效、适量、恰当地满足使用者自主自愿需求,避免过度抬高数字化而贬低人,需要不断探索。数字化对学生人格的养成造成伤害,技术治理主义对人的本性不断挤压,数字化不断加剧教育的同质化,用大数据方式违逆并损伤学生本能的小数据认知能力与方式,不断增大的数字鸿沟,等等问题,不仅未能引起足够的关注,更没有可行与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坚守人的主体性,注重人的成长过程与成长效果,“避免被数字化”成为需要在各方面、各环节严守的底线。教育数字化在技术上可能出现奇点,但通过坚守人本、法治和平权的理念,在均势条件下,以道德规范、群体规则、法律建设和防危害技术的不断提升,确保尽可能减少技术不确定性给人类带来的风险与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育数字化 科技历史 教育人本性 人的主体性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科历史人类学化的推进路径
16
作者 包国滔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5期110-114,119,共6页
在应用型、新师范、新文科等多重高教改革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科应顺应改革的需要并走向历史现场,发挥边缘优势并克服瓶颈问题,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科的历史人类学化。对此,坚持历史人类学式教育教学,据以改变学科旧文化、构... 在应用型、新师范、新文科等多重高教改革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科应顺应改革的需要并走向历史现场,发挥边缘优势并克服瓶颈问题,促进新建本科院校历史学科的历史人类学化。对此,坚持历史人类学式教育教学,据以改变学科旧文化、构建研教新体系、营造治理新生态,应成为此类院校有志于实现历史学科治理现代化的管理者持续努力的方向,其中的关键在于推进管理理念的实践性革新、考核机制的过程性建构、培养过程的素养性纠正。进一步来讲,历史人类学式的学科治理不仅有望引领此类高校历史学科的转型发展,且或将成为其相关学科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历史学科 学科治理 历史人类学化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作为STS方法与出路的人类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松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155,共9页
STS (科学技术元勘)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分解看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概言之,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的STS是从自然辩证法转型而来的,很多学者供职于哲学系。STS领域承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气... STS (科学技术元勘)是一个跨学科领域,分解看是一个学科群,包括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概言之,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文化研究。中国的STS是从自然辩证法转型而来的,很多学者供职于哲学系。STS领域承继了西方哲学的某些气质,追求普遍性、绝对性、确定性,追求终极原因甚至唯一真理。现在的人类学则以文化相对主义为前提,可以消解STS中的这些观念。在STS的学术史上,有些学者也曾受到人类学的影响,并采用了人类学的方法,如SSK和科学实践哲学。然而,在STS尤其是科学哲学的学术范式中,普遍以文本为重中之重,忽视社会现实,更不关心个体的生命体验。人类学则以田野为基本方法,以田野为学术之基础。STS需要面对社会现实,可以从人类学中汲取观念和方法上的营养。博物学是STS领域的新范式,博物学与人类学在方法、理念和对象上,都存在交集。学科交汇是大势所趋,人类学与STS可以共生,相互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STS学科群 STSE 博物学 认识论的傲慢与僭越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孟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5-49,共5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历史教学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和教材观,历史大单元教学为大势所趋。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首先是界定核心概念以及确定教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新教材的使用,历史教学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的教学以及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们转变教学观和教材观,历史大单元教学为大势所趋。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究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首先是界定核心概念以及确定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其次是对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探索,整合教学资源以凝练单元主题,设定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设计核心环节以及构建教学评价体系,最后是在历史大单元教学中的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历史大单元教学 学生主体性
下载PDF
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的理论溯源与当代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 “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理论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的新时代表达,始终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理论体系之中作为守恒的价值归置。文章从这一背景出发,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理论中的人民主体性思想,继而整合百年历程中党关于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归纳出“以人民为中心”文化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途上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唯物史观 主体性 现代化 自由全面发展
下载PDF
口述史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20
作者 钱茂伟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4-38,共5页
口述史的主体性即前人习称的主观性,是一个外行最容易关注的话题,总体上属隔岸观花,文献本位观影响了对口述史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历史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大脑记忆,口述与笔书均是大脑记忆的不同表达形态。个人记忆既是人观,又是一... 口述史的主体性即前人习称的主观性,是一个外行最容易关注的话题,总体上属隔岸观花,文献本位观影响了对口述史的理解。从本质上说,所有的历史知识来源于人类的大脑记忆,口述与笔书均是大脑记忆的不同表达形态。个人记忆既是人观,又是一观,这种微观认知是建立一切更大单位历史的前提。客观是“众观”基础上的专业“一观”。有了不同的人观,才有不同类型的群体史、集体史客观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述史 公众史学 主体性 客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