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及现实启示
1
作者 朱玉超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依据,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他深研理论激浊扬清宣传马克思主义,立足工作广用形式普及马克...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理论总结和实践探索:他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依据,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目标,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他深研理论激浊扬清宣传马克思主义,立足工作广用形式普及马克思主义,学术探究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为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经验,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厚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命力;坚持守正与创新结合,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吸引力;坚持弘扬主旋律与批判错误思潮结合,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自信力;坚持传统形式与新生媒体结合,扩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化 探索 启示
下载PDF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伟光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共6页
艾思奇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 艾思奇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环境"和"特殊条件"相结合的过程。这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它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二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大众化
下载PDF
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论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红梅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49,共5页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式,使哲学成为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如何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曾成功地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方式,使哲学成为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锐利武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国际国内形势瞬息万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复杂,如何推广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尤为关键。因而,比较《大众哲学》与今日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历史背景,解读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境与障碍,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下载PDF
延安时期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宏辉 汪涵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
艾思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延安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层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及毛泽东思想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 艾思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理论家。延安时期,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层次、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及毛泽东思想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这些探索与贡献,对扫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探索与贡献
下载PDF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被引量:5
5
作者 龚先庆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2-286,共5页
艾思奇较早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论述;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杰出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他积极研究、阐发和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建国以后,艾思奇继续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社会... 艾思奇较早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命题,并对其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论述;艾思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杰出的践行者和捍卫者;他积极研究、阐发和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建国以后,艾思奇继续致力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际的进一步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理论联系实际
下载PDF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阐释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先俊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3-182,275-278,共14页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中国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新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密切相连,与其旨趣吻合一致,不仅代表了新启蒙运动参加者对"中国化"问题阐释的最... 新启蒙运动期间,艾思奇对"中国化"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这些论述同新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密切相连,与其旨趣吻合一致,不仅代表了新启蒙运动参加者对"中国化"问题阐释的最高水平,而且为毛泽东正式提出和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以有益的启示,在今天也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启蒙运动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下载PDF
《大众哲学》的历史定位 被引量:2
7
作者 谢本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1-23,共3页
云南籍文化名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近代云南以至近代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亮点。《大众哲学》成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毛泽东极其欣赏和充分肯定了《大众哲学》;蒋介石则无可奈何地承认该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一代热血青年... 云南籍文化名人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近代云南以至近代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亮点。《大众哲学》成书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毛泽东极其欣赏和充分肯定了《大众哲学》;蒋介石则无可奈何地承认该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一代热血青年受其影响走上革命道路;国外学者也给予极高评价。这些多元的不同角度的评论凸显了《大众哲学》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评论 历史定位
下载PDF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经典范本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立波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45,共10页
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的经典,缘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传诵。失学者、哲学初学者、普通读者都属于艾思奇写作意向中的读者对象。《大众哲学》具有革命的引领作用,也有科学的启蒙价值,在新民主主义... 艾思奇《大众哲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历程中的经典,缘于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和传诵。失学者、哲学初学者、普通读者都属于艾思奇写作意向中的读者对象。《大众哲学》具有革命的引领作用,也有科学的启蒙价值,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新时代,始终需要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因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重大的政治主题。艾思奇对《大众哲学》的不断修订提示我们,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大众的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面向大众的哲学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确保其经典性得以稳固和强化,并开显出新的意义和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读者反应
下载PDF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维向度及当代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本贞 钱润光 魏建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坚持科学立场、融入现实生活、亲近人民大众是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维向度。在这一思维向度的指引下,艾思奇把源于异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到了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并通过本土化的通俗语言,让抽象的理论走进了普通的民众,深刻地影响... 坚持科学立场、融入现实生活、亲近人民大众是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维向度。在这一思维向度的指引下,艾思奇把源于异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拉到了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之中,并通过本土化的通俗语言,让抽象的理论走进了普通的民众,深刻地影响和教育了一大批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维向度,为在当代社会多元文化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多元文化 大众化 艾思奇
下载PDF
重估《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说起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可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16,共7页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的三部著作最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严格地说,高语罕的著作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标准。不过,这...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出现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第一人"的争议。有学者认为,早期共产党人高语罕的三部著作最早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严格地说,高语罕的著作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标准。不过,这一争议为重估艾思奇《大众哲学》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面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提供了新的视角。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不仅以通俗化的形式和鲜活的事例来阐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贯穿着鲜明的时代旨趣、前沿的理论观点和严整的叙述形式,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因而真正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下载PDF
一代哲人艾思奇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国英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7-20,共4页
艾思奇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在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哲学事业,他出生于云南腾冲和顺乡,青少年成长于昆明,在上海走上革命道路,到过延安,解放后在北京工作,毕生为马克思主义哲... 艾思奇是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在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他把毕生精力献给党和人民的哲学事业,他出生于云南腾冲和顺乡,青少年成长于昆明,在上海走上革命道路,到过延安,解放后在北京工作,毕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贡献,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
下载PDF
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上的艾思奇及其启示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章亮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3期23-26,共4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先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端和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对毛泽东著作的研究、诠释和宣传作出杰出的贡献,为...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先河,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端和基础。同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倡导者、实践者,对毛泽东著作的研究、诠释和宣传作出杰出的贡献,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艾思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论直觉方法——以艾思奇与张氏兄弟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合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22,共6页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与现代新儒学在哲学方法论上推崇直觉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者更重视辩证法而拒斥直觉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直觉方法的相关论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艾思奇笼统地以理智来排斥直觉方法,到张岱年... 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与现代新儒学在哲学方法论上推崇直觉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者更重视辩证法而拒斥直觉方法。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直觉方法的相关论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艾思奇笼统地以理智来排斥直觉方法,到张岱年以逻辑分析法与辩证法拒斥形上直觉,再到张申府试图在辩证法的范围内调和逻辑分析法与直觉方法,反映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直觉方法的认识在逐步转向深入。通过对他们的相关思想做一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此一时期对于直觉方法理解的逻辑历程,亦可进而在哲学方法观的层面检视其理论得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直觉方法 艾思奇 张岱年 张申府
下载PDF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术研讨会述评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昌山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12期6-9,共4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的重大课题。艾思奇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紧扣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在...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的重大课题。艾思奇是这方面做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之一。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主题,紧扣我们党理论创新发展的主线,在云南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会举办的首次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对艾思奇的思想理论、学术成果、历史贡献,以及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方面的当代启示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研究会的成立和相关学术研讨活动的持续开展,将有助于推动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深化和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研究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研讨会述评
下载PDF
从艾思奇著作中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国英 《学术探索》 CSSCI 2008年第3期17-22,共6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驱,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提供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坚持和发展相结合等关系的基本经验,为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本经验
下载PDF
艾思奇与延安整风时期的理论教育 被引量:1
16
作者 程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在延安整风时期,艾思奇积极地投入到了全党的整风学习运动中,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地分析和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不良作风,科学地向全党解释和阐明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灵魂的本真意蕴,极... 在延安整风时期,艾思奇积极地投入到了全党的整风学习运动中,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地分析和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不良作风,科学地向全党解释和阐明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灵魂的本真意蕴,极大的弘扬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为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贡献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延安整风 马克思主义 理论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艾思奇与叶青之争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勇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8-13,共6页
中国思想史的经验表明,对于来自域外的文明,中国并不惮于接纳。只是不论何种文明,都必须完成中国化的改造,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无不如此。完成中国化,就可以落地生根;拒斥中国化,只能是过眼云烟。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于... 中国思想史的经验表明,对于来自域外的文明,中国并不惮于接纳。只是不论何种文明,都必须完成中国化的改造,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无不如此。完成中国化,就可以落地生根;拒斥中国化,只能是过眼云烟。最成功的案例,当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艾思奇与叶青之争,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长河中一个极小的浪花,但却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是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原点,其意义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艾思奇 叶青 中国化
下载PDF
20世纪40年代艾思奇对毛泽东反对经验主义哲学思想的阐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贤栋 《苏区研究》 2020年第5期89-96,共8页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两次提出反对经验主义的工作方法,但都未展开系统论述。为了推动毛泽东倡导的反对经验主义运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曾发表《谈主观主义及其来源》《反对经验主义》等文章,就经验主义的本质、表现以及为什么...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两次提出反对经验主义的工作方法,但都未展开系统论述。为了推动毛泽东倡导的反对经验主义运动,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曾发表《谈主观主义及其来源》《反对经验主义》等文章,就经验主义的本质、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努力克服经验主义、如何克服经验主义等四个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艾思奇对毛泽东反对经验主义思想的阐释,丰富了毛泽东的反对经验主义哲学思想,为党建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当今科学研究中共过往历史、克服经验主义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毛泽东 经验主义 哲学思想
下载PDF
《大众哲学》思想史意义论纲 被引量:3
19
作者 柴毅龙 《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 对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研究过去多停留在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通俗化上。事实上,《大众哲学》的历史价值并非只具有一般哲学史或学术史的意义,而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思想史上的意义。由此观之,《大众哲学》在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就具有一种深刻的观念变革作用。由此也可以见出《大众哲学》和毛泽东哲学思想之间的更为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哲学 思想史意义 哲学启蒙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下载PDF
论《大众哲学》的出场之谜与当代启示
20
作者 任平 马中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共7页
艾思奇《大众哲学》出版发行80周年之际,国内学界再一次掀起了对《大众哲学》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的讨论热潮。《大众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先河的巨大影响与成功经验,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具有多方面的重... 艾思奇《大众哲学》出版发行80周年之际,国内学界再一次掀起了对《大众哲学》的历史影响和当代价值的讨论热潮。《大众哲学》开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先河的巨大影响与成功经验,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仍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启示:(1)大众是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的必然逻辑;(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扣时代主题、聚焦大众需求;(3)身份转化与地位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功实现的基本前提;(4)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播的日本路径与苏俄路径是审视《大众哲学》的新视角;(5)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与"大众化"是互动的两种出场行为和出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思奇 大众 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