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Ⅲ.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2 位作者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4-29,共6页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2类幼苗比例为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1×10-5~1×10-4为宜,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室内试验为95.50%,田间试验达95.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在16~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败小麦
赤霉酸
育性预测
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碧光
刘思衡
林红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2,共3页
用化学药剂和远缘花粉处理矮败小麦筛选诱导单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结果表明:单独用药剂或玉米花粉授粉诱导效果不理想,其中以0.5mg·L-12,4-D的最好,诱导率为12.7%-13.1%;油菜或玉米花粉授粉后24和48h再经10g·L-1二甲基亚砜(DM...
用化学药剂和远缘花粉处理矮败小麦筛选诱导单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结果表明:单独用药剂或玉米花粉授粉诱导效果不理想,其中以0.5mg·L-12,4-D的最好,诱导率为12.7%-13.1%;油菜或玉米花粉授粉后24和48h再经10g·L-1二甲基亚砜(DMSO)+15mg·L-12,4-D处理,以及玉米花粉授粉后再经4mg·L-1BA+10g·L-1DMSO处理,诱导频率较高,达54.8%-77.0%,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玉米花粉授粉的诱导效果明显好于油菜花粉的;10g·L-1DMSO+15mg·L-12,4-D处理优于4mg·L-1BA+10g·L-1DMSO处理,两处理诱导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单倍体
远缘花粉
化学药剂
诱导机理
孤雌生殖
单倍体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隔离区用化学药剂诱导“矮败”小麦不育株孤雌生值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0mg·L-1CPX+100mg·L-1KT+2%DMSO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0.2%Col+2%DMSO。小穗剪颖后用药处理比不剪颖处理的诱导结实率高。药剂处理后套袋可明显提高诱导效果。诱导处理次数与诱导子房膨大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与结实率则呈非线性相关。用药剂处理的时间以每天晚上7点后处理的效果最好。用药剂处理后6~7d再喷施100mg·L-1赤霉素对提高诱导结实率有明显的作用。经观察,孤雌生殖纯系在育性、株高、株型、穗形、芒的有无等性状方面均表现稳定遗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败小麦
育种
孤雌生殖
单倍体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Ⅱ.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1 位作者
钟洁
吴良章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 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低,植株密度越大,结实率越低,不育株抽穗...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 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低,植株密度越大,结实率越低,不育株抽穗期较可育株晚2—5 d,不利于授粉结实。开花期多雨也降低异交结实率,4 a 5季试验结果,不育株异交结实率平均为16.07%—5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开花习性
异交结实率
育种
小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败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
4
5
作者
巫升鑫
刘思衡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6-20,共5页
对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可育株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与一般小麦相同,具有正常的发育过程,而不育株则表现明显的不正常,败育现象从花粉母细胞分化后直到二核期都有发生,但...
对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可育株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与一般小麦相同,具有正常的发育过程,而不育株则表现明显的不正常,败育现象从花粉母细胞分化后直到二核期都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的小孢子释放期,不育株花药组织发育异常,绒毡层常提早解体,中层组织常发生异常加厚且解体较晚,药隔组织形态结构异常,矮败小麦的雄性败育过程与太谷核不育小麦基本一致。矮败小麦中出现的少数败育偏晚类型,可能是MS_2基因所处遗传背景差异及环境条件差异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雄性败育
细胞形态学
小麦
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Ⅰ.矮败小麦株高和育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思衡
李始明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矮败小麦后代表现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矮秆性和不育性连锁遗传。从小麦拔节到抽穗期间,均可根据植株高度间接判别不育性,提高选择效率。矮败小麦株高表现连续分布,不育株内和可育株内均有一定差异,且不...
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矮败小麦后代表现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矮秆性和不育性连锁遗传。从小麦拔节到抽穗期间,均可根据植株高度间接判别不育性,提高选择效率。矮败小麦株高表现连续分布,不育株内和可育株内均有一定差异,且不育株的高限和可育株的低限表现交叉,存在中间类型。在以株高为标记性状判别育性时,应选择明显高株和明显矮株。尤其在拔节期。更需选择极端类型才能准确,而对中间类型植株。仍需通过检查花药确定其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小麦
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1 位作者
郭玉春
李维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1-15,共5页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特征特性如同太谷核不育小麦,未出现变异类型。环境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高度,但不能改变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矮败小麦矮秆性和不育性的连锁遗传是稳定的,1990~1992年3年定株测量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株高,前后期高度相关,表明从拔节期开始,可以根据植株高矮预测育性。1993年进一步验证了早期预测育性的效果。矮败小麦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株高等性状都会分离,但株内分离仍小于株间分离,故在后代种植方式上,经一定轮选世代,部分不育株采取株行种植,有利于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用晋麦2148连续回交4次,可育株综合性状接近回交父本,株高趋于一致,不育株除植株较矮外,其他性状也类似父本。、0.8935、0.8501。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株高
育性
遗传
小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Ⅲ.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被引量:
6
1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4-29,共6页
文摘
矮败小麦的芽鞘长度与成株高度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576**),短芽鞘苗成长为矮秆不育株,长芽鞘苗成长为高秆可育株,依自然群体芽鞘长度预测成株期育性的准确率为72.2%.GA3处理可明显扩大矮败小麦幼苗在芽鞘长度、幼苗高度及叶长、叶色等形态上的差异,从而可将幼苗区分为GA3反应敏感型与不敏感型,2类幼苗比例为11.GA3处理体积分数以1×10-5~1×10-4为宜,处理时期自萌芽期至二叶期均可.幼苗GA3反应与成株期株高相关,与育性分离结果基本一致.依GA3反应判别育性的准确率,室内试验为95.50%,田间试验达95.15%.较高的温度也可以扩大幼苗间的差异,在16~3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可育株的芽鞘长和苗高明显增加,而不育株则变化不大.较高温度还可增大GA3处理的效果,提高苗期预测育性的准确性.
关键词
小麦
矮败小麦
赤霉酸
育性预测
育种
Keywords
aibai wheat
gibberellin
seedling response
fertility prediction
分类号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黄碧光
刘思衡
林红钢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0-432,共3页
文摘
用化学药剂和远缘花粉处理矮败小麦筛选诱导单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结果表明:单独用药剂或玉米花粉授粉诱导效果不理想,其中以0.5mg·L-12,4-D的最好,诱导率为12.7%-13.1%;油菜或玉米花粉授粉后24和48h再经10g·L-1二甲基亚砜(DMSO)+15mg·L-12,4-D处理,以及玉米花粉授粉后再经4mg·L-1BA+10g·L-1DMSO处理,诱导频率较高,达54.8%-77.0%,与其他处理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玉米花粉授粉的诱导效果明显好于油菜花粉的;10g·L-1DMSO+15mg·L-12,4-D处理优于4mg·L-1BA+10g·L-1DMSO处理,两处理诱导率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单倍体
远缘花粉
化学药剂
诱导机理
孤雌生殖
单倍体育种
Keywords
aibai wheat
haploid
distant pollen
chemical
分类号
S335.4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隔离区用化学药剂诱导“矮败”小麦不育株孤雌生值的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孙耀中
董洪平
机构
河北农技师范学院农学系
出处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5-21,共7页
基金
河北农技师范学院青年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在隔离区内用对氯苯氧乙酸(CPX)、激动素(KT)、秋水仙素(Col)、二甲基亚砜(DMSO)、马来酰肼(MH)和乙烯雌酚等药剂诱导“矮败”小麦群体的不育株孤雌生殖。连续22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处理药剂中,500mg·L-1CPX+100mg·L-1KT+2%DMSO的诱导效果最好,其次是0.2%Col+2%DMSO。小穗剪颖后用药处理比不剪颖处理的诱导结实率高。药剂处理后套袋可明显提高诱导效果。诱导处理次数与诱导子房膨大率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与结实率则呈非线性相关。用药剂处理的时间以每天晚上7点后处理的效果最好。用药剂处理后6~7d再喷施100mg·L-1赤霉素对提高诱导结实率有明显的作用。经观察,孤雌生殖纯系在育性、株高、株型、穗形、芒的有无等性状方面均表现稳定遗传。
关键词
小麦
矮败小麦
育种
孤雌生殖
单倍体育种
Keywords
aibai wheat
female parthenogenesis
rate of expanded ovaries
rate of set seeds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Ⅱ.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
被引量:
6
4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钟洁
吴良章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2-1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
文摘
矮败小麦的花器结构和开花习性与太谷核不育小麦相似。柱头生活力可达10 d以上,不育株株高仅为可育株的1/2—2╱3,其穗部受可育株上部第1—2片叶的遮蔽而减少了柱头接受花粉的机会,异交结实率降低,植株密度越大,结实率越低,不育株抽穗期较可育株晚2—5 d,不利于授粉结实。开花期多雨也降低异交结实率,4 a 5季试验结果,不育株异交结实率平均为16.07%—52.33%。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开花习性
异交结实率
育种
小麦
Keywords
aibai wheat
floral structure
flowering habit
cross-pollinated seed setting percentage
分类号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败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
4
5
作者
巫升鑫
刘思衡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教委资助项目
文摘
对矮败小麦中的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了小孢子发育过程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矮败小麦可育株的花药及花粉的发育与一般小麦相同,具有正常的发育过程,而不育株则表现明显的不正常,败育现象从花粉母细胞分化后直到二核期都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四分体形成以后的小孢子释放期,不育株花药组织发育异常,绒毡层常提早解体,中层组织常发生异常加厚且解体较晚,药隔组织形态结构异常,矮败小麦的雄性败育过程与太谷核不育小麦基本一致。矮败小麦中出现的少数败育偏晚类型,可能是MS_2基因所处遗传背景差异及环境条件差异所致。
关键词
矮败小麦
雄性败育
细胞形态学
小麦
育种
Keywords
aibai wheat
male sterility
cell morphology
分类号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Ⅰ.矮败小麦株高和育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6
6
作者
刘思衡
李始明
机构
福建农学院农学系
出处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3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州地区矮败小麦后代表现矮秆株不育。高秆株可育。矮秆性和不育性连锁遗传。从小麦拔节到抽穗期间,均可根据植株高度间接判别不育性,提高选择效率。矮败小麦株高表现连续分布,不育株内和可育株内均有一定差异,且不育株的高限和可育株的低限表现交叉,存在中间类型。在以株高为标记性状判别育性时,应选择明显高株和明显矮株。尤其在拔节期。更需选择极端类型才能准确,而对中间类型植株。仍需通过检查花药确定其育性。
关键词
矮败小麦
小麦
育种
Keywords
aibai wheat
plant height
fertility
linkage
分类号
S512.1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被引量:
2
7
作者
刘思衡
巫升鑫
郭玉春
李维明
机构
福建农业大学农学系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年第3期11-15,共5页
文摘
1990~1995年5年6季试验结果,各季矮败小麦不育株高为44.67cm、56.60cm、66.59cm、66.08cm、54.55cm和37.61cm,平均61.57cm,仅及可育株平均数的三分之二。不育株和可育株的比数为1:0.89、1:1.29、1:1.17、1:1.15、1:1.10和1:1.15,平均为1:1.14,高秆株略多,X2测定结果,除个别例外,两类单株比数符合1:1。花器特征特性如同太谷核不育小麦,未出现变异类型。环境因素可一定程度上影响不育株和可育株的高度,但不能改变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矮败小麦矮秆性和不育性的连锁遗传是稳定的,1990~1992年3年定株测量拔节至抽穗阶段的株高,前后期高度相关,表明从拔节期开始,可以根据植株高矮预测育性。1993年进一步验证了早期预测育性的效果。矮败小麦后代不育株和可育株株高等性状都会分离,但株内分离仍小于株间分离,故在后代种植方式上,经一定轮选世代,部分不育株采取株行种植,有利于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用晋麦2148连续回交4次,可育株综合性状接近回交父本,株高趋于一致,不育株除植株较矮外,其他性状也类似父本。、0.8935、0.8501。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矮败小麦
株高
育性
遗传
小麦
Keywords
aibai wheat
Plant height
Fertility
Inheritance
分类号
S512.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研究Ⅲ.矮败小麦育性的苗期预测
刘思衡
巫升鑫
吴良章
钟洁
翁秀珍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利用矮败小麦诱导单倍体的初步研究
黄碧光
刘思衡
林红钢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隔离区用化学药剂诱导“矮败”小麦不育株孤雌生值的研究
孙耀中
董洪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Ⅱ.矮败小麦的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率
刘思衡
巫升鑫
钟洁
吴良章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矮败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巫升鑫
刘思衡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矮败小麦在育种上的利用 Ⅰ.矮败小麦株高和育性关系的初步研究
刘思衡
李始明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3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矮败小麦株高遗传动向研究
刘思衡
巫升鑫
郭玉春
李维明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