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4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DD与CADD提升药物成功率的思考
1
作者 陈柏宇 吕泸楠 +3 位作者 徐小迪 张滎 李炜 付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4,共11页
随着人工智能(AI)和计算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的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为新药开发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途径,大幅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效率和成功... 随着人工智能(AI)和计算科学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药物设计(AIDD)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ADD)技术的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等多种技术为新药开发提供了革命性的新途径,大幅提升了研发流程的效率和成功率。在药物发现过程中,AI技术加速了药物靶点的识别、候选药物的筛选、药理评估及质量检验,有效降低了研发风险和成本。本文深入探讨AIDD和CADD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分析它们在提升药物设计成功率和药物研发效率方面的思考与探索,并探讨这些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药物设计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药效团 分子生成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
下载PDF
徐州地区292例抗病毒治疗失败HIV/AIDS患者耐药情况分析
2
作者 张心驰 管雅笛 +2 位作者 邢文书 童晶 周莹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57-659,共3页
目的了解近年来徐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对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2018—2020年292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失败HIV/AIDS患者血浆样本,检测病毒毒株亚型耐药突变特点。结果... 目的了解近年来徐州地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者对抗反转录病毒药物的耐药情况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收集2018—2020年292例抗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失败HIV/AIDS患者血浆样本,检测病毒毒株亚型耐药突变特点。结果292例治疗失败患者中,有129例(占44.18%)发生耐药突变,其中126例(占43.15%)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耐药,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占22.26%);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耐药88例(占30.14%),主要的突变位点为M184V/I(占57.36%);蛋白酶抑制剂耐药位点突变率为1.37%。NNRTIs类药物中奈韦拉平(NVP)和依非韦伦(EFV)出现耐药程度最高,分别为42.12%和41.78%;其次是NRTIs类药物中的阿巴卡韦(ABC)和拉米夫定(3TC),分别为30.14%和29.79%。耐药毒株常见的基因亚型为CRF01_AE亚型。结论徐州地区ART治疗失败HIV/AIDS患者以NNRTIs耐药为主,应加强相关监测,合理选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减少耐药的发生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耐药 抗病毒治疗 基因亚型
下载PDF
An Evaluation Synthesis of US AIDS Drug Assistance Program Policy
3
作者 Michael A. Horneffer Y. Tony Yang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3年第2期85-91,共7页
US Congress passed the CARE Act in 1990 in response to a dramatically growing need for resources to combat the AIDS epidemic. One of the programs contained in the Act was the AIDS Drug Assistance Program (ADAP), a fed... US Congress passed the CARE Act in 1990 in response to a dramatically growing need for resources to combat the AIDS epidemic. One of the programs contained in the Act was the AIDS Drug Assistance Program (ADAP), a federally-funded but state-maintained and managed program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providing medication for low-income HIV/AIDS patients. While ADAP programs across the country reached one-third of all patients in 2007, these programs are now in budgetary danger due to the economic recession, state budgetary constraints, the rising cost of healthcare generally, and longer life expectancies associated with current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This paper first evaluates the current state of ADAP, it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examines its sustainability in the short term if short-term measures are taken. Concluding that such measures would not lead to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this paper then argues for a long-term solution to ADAP’s current problems, namely a national, centralized ADAP standard for budgetary and administrative matters. Such a program would increase the long-term sustain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ADAP programs by employing more efficient, standard policies and allowing larger, wholesale purchases of costly HAART medications. Moreover, a national policy would address the disparity that currently exists in ADAP programs today with regard to both minorities and those on the waiting lists for treatment. The institution of a national ADAP program would certainly face many political hurdles. Consequently, this paper also looks to a recent political dispute, the enactment of the Affordable Care Act (ACA), for guidance. Using the passage of the ACA as an example could light the path for passage of a national ADAP standard. Ultimately, this would lead to a more effective and sustainable program for HIV/AIDS pati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drug POLICY PROGRAM EVALUATION Health REFORM
下载PDF
Computer-assisted anti-AIDS drug development: cyclophilin B against the HIV-1 subtype A V3 loop
4
作者 Alexander M. Andrianov Ivan V. Anishchenko 《Health》 2010年第7期661-671,共11页
Aim: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origin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hereby the HIV -1 gp120 V3 loop is a high-affinity ligand for immunophilins, and consisted in generating the structural complex of cycloph... Aim: The objects of this study originated from the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whereby the HIV -1 gp120 V3 loop is a high-affinity ligand for immunophilins, and consisted in generating the structural complex of cyclophilin (Cyc) B belonging to immunophilins family with the virus subtype A V3 loop (SA-V3 loop) as well as in specifying the Cyc B segment forming the binding site for V3 synthetic copy of which, on the assumption of keeping the 3D peptide structure in the free state, may present a forwardlooking basic structure for anti-AIDS drug development. Methods: To reach the objects of view, molecular docking of the HIV-1 SA-V3 loop structure determined previously with the X-ray conformation of Cyc B was put into practice by Hex 4.5 program (http://www.loria.fr/~ritchied/ hex/) and the immunophilin stretch responsible for binding to V3 (Cyc B peptide) was identified followed by examination of its 3D structure and dynamic behavior in the unbound status. To design the Cyc B peptide, the X-ray conformation for the identical site of the native protein was involved in the calculations as a starting model to find its best energy structural variant. The search for this most preferable structure was carried out by consecutive use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cs and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s. The molecular dynamics computations were implemented for the Cyc B peptide by the GROMACS computer package (http:// www.gromacs.org/). Results: The overmolecular structure of Cyc B with V3 was built by computer modeling tools and the immunophilinderived peptide able to mask effectively the structurally invariant V3 segments embracing the functionally crucial amino acids of the HIV-1 gp120 envelope protein was constructed and analyzed. Conclusions: Starting from the joint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derived with those of the literature, the generated peptide was suggested to offer a promising basic structure for making a reality of the protein engineering projects aimed at developing the anti-AIDS drugs able to stop the HIV’s spr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V3 LOOP Cyclophilin B Computer Modeling Molecular Docking Anti-aids drug Design
下载PDF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drug resistance in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IV/AIDS
5
作者 Symon Chibaya Moatlhodi Kgosimore Estomih S. Massawe 《Ope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3年第3期139-148,共10页
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IV/AIDS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rug resistance in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The study assumes that treatment leads to the evolution of drug res... 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of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HIV/AIDS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rug resistance in the spread of the disease. The study assumes that treatment leads to the evolution of drug resistance in some pockets of the population. We use traditional methods to determine conditions for existence and stability of disease-free and endemic equilibrium points of the model.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burden of the disease may be reduced if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is reduced below unity and may persist if the reproduction number is raised above unity. Furthermore, evolution of drug resistance due to treatment may change the cause of the epidem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mics of HIV/aidS VERTICAL TRANSMISSION drug RESISTANCE
下载PDF
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位点动态变化情况
6
作者 马春花 司冰倩 +3 位作者 吴玉灵 李宗倍 裴建新 吴忠兰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12期1253-1258,共6页
目的分析HIV-1毒株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耐药突变发生和位点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8—2022年宁夏接受抗病毒治疗且连续3年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血浆样本,通过RT-qPCR扩增pol区部分序列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 目的分析HIV-1毒株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耐药突变发生和位点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8—2022年宁夏接受抗病毒治疗且连续3年病毒载量>1000拷贝/mL的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血浆样本,通过RT-qPCR扩增pol区部分序列并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分析耐药相关位点。结果7例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均对某种药物产生低度及以上耐药,其中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类药物中奈韦拉平(NVP)、依非韦伦(EFV)耐药发生率最高;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类药物中拉米夫定(3TC)、替诺福韦(TDF)耐药发生率最高;未出现PIs类药物耐药。在接受一线治疗方案使用的药物中,对NVP、EFV、3TC、TDF和齐多夫定(AZT)高度耐药的构成比逐年增加。累计检出耐药相关突变位点21种,第1年NRTIs耐药突变位点有7个;NNRTIs耐药位点10个。第2年NRTIs耐药位点10个,新增了3个突变位点;NNRTIs耐药位点10个。第3年NRTIs的耐药位点10个;NNRTIs的耐药位点10个。3年均未出现PIs的耐药位点。其中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M184V/I、D67N、K70E/R/KQ位点有较高的突变频率,NNRTIs耐药突变位点中V106M/VM/I、K103N/KN/KE、K101E/KE位点有较高的突变频率。不同基因亚型的突变位点也有差异。从3种不同基因亚型变异程度来看,CRF01_AE无论是和国际参考株比较还是组内比较,其变异率最大,耐药位点最多;其次为CRF07_BC。结论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增加,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体内突变逐渐累加,最终导致出现临床耐药。CRF01_AE相较于其他亚型而言,变异程度最大、耐药突变位点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患者 抗病毒治疗 耐药突变 动态变化
下载PDF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fter Injection of Amphotericin B in AIDS Patients with Fungal Infection
7
作者 Caifeng Yan Qing Lin +3 位作者 Buqing Su Xiaoye Su Hanzhen Su Lida Mo 《Natural Science》 2022年第2期62-70,共9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treatment procedures of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fungal infection.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ondi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nd the treatment procedures of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IDS complicated with fungal infection. Methods: For the research object,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amphotericin B injection in 121 patients of AIDS complicated with fungal infection wa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June 2021 to observ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with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87 cases with general degree (regarded as the general group) and 34 cases with serious degree (regarded as the serious group), and analyze the general data, medication and course of disease of the two groups for symptomatic treatment. Results: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hypokalemia,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renal impairment, leucopenia and drug fever were more common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re were also many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rash, anemia, thrombocytopenia, nausea, vomiting, fatigue, dizziness, pruritus, angina pectoris, vertigo, abdominal pain and diarrhea. The rates of leukopenia and drug fever in gener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evere group (P < 0.05);in the dose of amphotericin B used, the rate of using 25 mg and more than 25 mg in the gener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severe group (P < 0.05).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 most patients have improved, and a few are unknown or have not improved. Con-clusion: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has great side effects and will cause different degre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he dose of amphotericin B for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ad-justed and disposed according to the adverse reactions to avoid serious con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FUNGUS Amphotericin B for Injection drugS Adverse Reaction
下载PDF
广西胸科医院治疗前耐药HIV/AIDS患者治疗情况回顾性调查
8
作者 蓝珂 许元龙 +2 位作者 窦艳云 左勇 黄丽花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9期9-12,2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西胸科医院治疗前耐药HIV/AIDS患者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西胸科医院初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有基线耐药报告且坚持治疗满1年的HIV/AIDS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CRF01-AE型15例(5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广西胸科医院治疗前耐药HIV/AIDS患者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广西胸科医院初始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有基线耐药报告且坚持治疗满1年的HIV/AIDS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结果 CRF01-AE型15例(55.6%),CRF01-B+C亚型6例(22.2%),CRF08-BC亚型5例(18.5%),CRF01-B型1例(3.7%),耐药种类NNRTIs16例,同时耐两种以上NNRTIs12例,中度耐药7例;PIs类耐药7例,17例按时进行HIV-RNA检测,12例低于20拷贝/mL,病毒抑制率70.6%,5例血浆可检出病毒,其中4例HIV-RNA在(20~199)拷贝/mL,1例为4035拷贝/mL。结论 治疗前NNRTIs类药物耐药居多,治疗1年时病毒完全抑制率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长率均偏低,存在治疗失败的风险,PIs和INSTIs方案的两项指标较高,提示一线ART方案受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HIV/aidS 治疗情况分析 广西胸科医院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
9
作者 陈婷婷 张华堂 林志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低钾血症的影响,统计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对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快速加量法(n=23,≤4d)与慢速加量法(n=27,>4d)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76.0%)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最常见不良反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钾离子浓度(P=0.008)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安全使用快速加量法以尽快达到治疗剂量,该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用药前钾离子浓度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加量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深圳市吸毒人群AIDS流行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0
作者 陶晓燕 冯铁建 +6 位作者 石向东 陈琳 王晓辉 钟璋平 邱定海 李杰 张起文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41-342,共2页
目的 了解深圳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的危险因素 ,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吸毒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 198例吸毒者 ,文化程度低 ,平均年龄 2 8 1岁 ;艾滋病病毒、... 目的 了解深圳市吸毒人群的艾滋病 (AIDS)流行状况及影响流行的危险因素 ,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吸毒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 198例吸毒者 ,文化程度低 ,平均年龄 2 8 1岁 ;艾滋病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和梅毒流行率分别为 1 5 %、4 9 5 %、19 7%和6 1% ;普遍未采取安全性行为 ,最近 1次性交安全套使用率仅 10 6 %。影响吸毒人群AIDS流行的因素有辖区、样本来源、户籍属性及是否通过金钱 (或毒品 )换取性行为。结论 深圳市吸毒人群性病和AIDS阳性率高 ,应加强有关方面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吸毒
下载PDF
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韩丽涛 阮玉华 +2 位作者 周义仓 马知恩 邵一鸣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 在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 ,利用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几年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当地静脉吸毒人群进行HIV感染横断面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的有关数据 ,利用离散型HIV/AIDS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 目的 在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 ,利用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预测未来几年艾滋病病毒 (HIV) /艾滋病(AIDS)的流行趋势。方法 对当地静脉吸毒人群进行HIV感染横断面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获得的有关数据 ,利用离散型HIV/AIDS传播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建立了静脉吸毒人群中的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 ,给出了有关参数的确定 ;通过数值模拟对未来几年HIV感染情况进行了预测。结论 由模型可以看出 :如果不采取干预措施 ,到 2 0 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 /AIDS患者人数约为 10 70 ,HIV感染率约为18% ;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 ,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 5 0 % ,则到 2 0 10年累计HIV感染者 /AIDS患者人数约为 6 30 ,HIV感染率约为 8%。因此 ,对吸毒人群施加必要的干预措施 ,就变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吸毒人群 HIV/aidS 干预措施 HIV感染者 HIV感染率 流行趋势分析 患者 前瞻性队列研究 艾滋病病毒 传染性
下载PDF
170例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24
12
作者 黄剑雄 李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中医理论、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为基础,编制"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统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证候... 目的调查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以中医理论、相关文献以及专家经验为基础,编制"静脉吸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表",对170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一对一统一问卷调查,将调查结果进行证候统计分析。结果这些患者的证候(证型)出现频率较高(10%以上)者依次为:脾胃气虚、肝郁气滞、肾阴虚、痰热蕴肺、肝胃不和、肺气虚、肾阴阳两虚、气虚证、痰湿蕴肺、肝火证、心阴虚。实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肝、肺,虚证为主的证候多见于肾、脾胃、肺。结论本研究的常见证候(证型)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有较大差异,可能由于在不同的艾滋病证候研究过程中,患者(被调查者群体)和研究者均存在诸多内、外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静脉吸毒 中医证候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国产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中药新血片治疗HIV/AIDS患者24周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6 位作者 郜桂菊 于兰 卢联合 文毅 韩宁 赵燕 李鑫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4期297-299,316,共4页
目的试图通过联合应用中药来改善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探讨国产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的半年中,每8周进行一次随诊和检查,... 目的试图通过联合应用中药来改善西药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探讨国产药物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对照的临床观察方法,在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进行治疗的半年中,每8周进行一次随诊和检查,包括记录用药情况、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测定病毒载量、T细胞亚群等,对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择的受试者49例,中西医组(治疗组)25例,西医组(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治疗后在免疫学方面,两组的CD4细胞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治疗组平均上升38个/μl,对照组平均上升70个/μl,但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在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病毒学反应的成功率分别为60%和28%,对照组均为70.83%;两组在治疗2个月后,对病毒的抑制程度没有明显差异,而在治疗6个月后比较,对病毒的抑制程度对照组要优于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国产抗病毒药物是安全的,单纯西药组抗病毒治疗效果不论是从病毒学还是免疫学都优于中西医结合组。但在临床表现方面,两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下降,两组患者在体力、食欲、体重、腹泻及脱发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 中西医联合 疗效
下载PDF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数学模型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韩丽涛 娄洁 +1 位作者 阮玉华 邵一鸣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9-434,共6页
建立了四川省西昌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必要的分析,给出了各类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以及基本再生数的数学表达式和具体取值.揭示了该静注人群中的H... 建立了四川省西昌市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通过必要的分析,给出了各类平衡点的存在性和稳定性,系统的一致持续生存,以及基本再生数的数学表达式和具体取值.揭示了该静注人群中的HIV/AIDS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但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该静注人群中HIV/AIDS流行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 数学模型
下载PDF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调查与耐药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谐捷 蔡卫平 +2 位作者 陈劲峰 钟活麟 唐小平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4期205-207,共3页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 总结近年来收治的 13 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 目的 了解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 (HIV/AIDS)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状况、病原菌分类及耐药现状。方法 总结近年来收治的 13 1例HIV/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 48例 ,感染率为 3 6 6% ,其中以念珠菌为主 ,占 61% ,感染部位以消化道为主 ,占 62 7%。随着CD+ 4T淋巴细胞的减少 ,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感染率逐渐增加。念珠菌对益康唑 (ECO)、酮康唑 (KET)、咪康唑 (MIC)、制霉菌素 (NYS)、氟康唑 (FLU )、伊曲康唑 (ITR)、5 氟胞嘧啶 ( 5 FC)、两性霉素B(AMB)耐药率分别为 69 4%、66 7%、58 3 %、44.4%、43 8%、3 6 4%、14 3 %、13 9%。结论 HIV/AIDS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率高 ,且多有药耐药性 ,特别是对咪唑类抗真菌药物已呈明显耐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深部真菌感染 调查 耐药研究
下载PDF
广东省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后基因型耐药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兰芸 蔡卫平 +4 位作者 胡凤玉 唐小平 戴朝霞 蔡晓莉 李俊彬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747-750,共4页
目的总结广东省261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未被抑制者的耐药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建方法,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通过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在线序列分析,确定耐药突变位点及药物... 目的总结广东省261例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病毒未被抑制者的耐药基因型特征。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建方法,进行HIV-1耐药基因型检测。构建系统进化树确定基因亚型,并通过斯坦福HIV耐药数据库在线序列分析,确定耐药突变位点及药物耐受情况。结果共检测样本280份,成功获得261条完整序列。序列分析显示:HIV-1病毒株以CRF01_AE亚型(194/261,74.3%)为主;逆转录酶(RT)区耐药位点以M184I/V(108/170,63.5%)、Y181C/V(61/170,35.9%)、K103N/S(56/170,32.9%)和G190A/S(48/170,28.2%)为主;蛋白酶(PR)区未发现主要位点突变,次要耐药位点主要为L10I/V(21/170,12.4%)和A71T/V(13/170,7.6%);未产生针对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常见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s)拉米夫定(3TC)、恩曲他滨(FTC)的耐药率均为43.7%,高度耐药率均为42.1%;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奈韦拉平(NVP)及依非韦伦(EFV)的耐药率均为56.3%,高度耐药率分别为54.8%(143/261)和35.2%(92/261)。耐药率随着抗病毒治疗时间增长而增加,初始单一用药人群耐药率76.7%(23/30)高于初始联合用药人群耐药率54.5%(126/231)。结论广东省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且病毒未抑制的HIV感染者NRTIs耐药以3TC、FTC为主,NNRTIs耐药以NVP、EFV为主。临床上应及早发现耐药更改方案以保护TDF作为二线药物的有效性;在抗病毒治疗开始时应尽量避免单一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基因型耐药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HIV/AIDS合并药疹47例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崔文颖 高艳青 李海燕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62-1164,1171,共4页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药疹住院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转归及愈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47例住院HIV/AIDS合并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实验室检查及疾病转归情况,... 目的探讨HIV/AIDS合并药疹住院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水平与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转归及愈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47例住院HIV/AIDS合并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实验室检查及疾病转归情况,重点分析CD4^+计数<200个/μL组与CD4^+计数>200个/μL组的异同。结果 CD4^+计数<200个/μL组患者重症药疹发生率为48.28%,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51.72%、合并感染率为62.07%,平均住院日为19.63天,皮疹消退时间为23.81天,死亡率为20.69%,而CD4^+计数>200个/μL组患者重症药疹的发生率为11.11%、合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22.22%、合并感染率为11.11%,平均住院日为11.52天,皮疹消退时间为17.32天,死亡率为5.5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在在肝功能受累、是否使用激素治疗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感染引起的死亡占总死亡率的71.43%。结论 CD4^+计数<200个/μL组HIV/AIDS患者较CD4^+计数>200个/μL组HIV/AIDS患者重症药疹的发生率更高、更易合并电解质紊乱、感染,并且平均住院日与皮疹消退时间更长,死亡率更高;继发感染是主要死因,早期及时的对症治疗、防治继发感染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药疹 CD4+计数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中药复方三黄胶囊治疗HIV/AIDS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鹏 张昕 +2 位作者 赵华 张新伟 张志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3期4193-4194,4197,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三黄胶囊治疗艾滋病携带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临床观察方法,试验组32例,对照组16例,分别予标准剂量与低剂量复方三黄胶囊做平行对照,共服用36周。结果 36周时试验组CD4+T细胞...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三黄胶囊治疗艾滋病携带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临床观察方法,试验组32例,对照组16例,分别予标准剂量与低剂量复方三黄胶囊做平行对照,共服用36周。结果 36周时试验组CD4+T细胞升高比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HIV病毒载量下降较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2组均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复方三黄胶囊能抑制HIV复制,提高HIV/AIDS患者的CD4+T细胞数,显著改善HIV/AIDS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并且不良反应少,依从性良好,不易造成抗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中药治疗 复方三黄胶囊
下载PDF
在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开展结核病症状筛查和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倪 曾玉梅 +6 位作者 谢兴文 何金戈 周林 成诗明 马艳 刘二勇 万利亚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水平,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确定四川省资阳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现场。使用"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筛... 目的了解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中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水平,提高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方法采取典型调查的方法,确定四川省资阳市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研究现场。使用"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问卷"对HIV/AIDS患者进行筛查,筛查阳性者通过痰涂片和X线检查确诊;同时使用《结核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折页》对HIV/AIDS患者进行宣传教育的干预,并在干预前后进行知晓率调查。共纳入605例患者,使用χ2检验比较了宣传前后知晓率的改变。结果患者全部为男性,平均年龄(31.5±6.70)岁,99.5%(602/605)仅有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结核病症状筛查阳性率为10.1%(61/605),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等。症状筛查阳性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3%(13/61),HIV/AIDS患者结核病检出率为2.1%(13/605)。干预前后,患者总知晓率分别为20.8%和87.1%(χ2=2174.261,P=0.000),各单题知晓率也有显著性提高。结论强制隔离戒毒所应成为开展结核病/HIV防治工作的重点场所,今后需进一步规范强制隔离戒毒所HIV/AIDS患者结核病症状筛查流程,提高HIV/AIDS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HIV aidS 强制隔离戒毒所 筛查
下载PDF
某地区吸毒人群中HIV/AIDS流行趋势预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叶健莉 吕繁 金水高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79-981,共3页
目的建立通过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短期预测,为制定HIV/AID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某地区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该地区2001~2004年吸毒哨点的血清学感染率和行为学参... 目的建立通过静脉吸毒感染HIV/AIDS的传播动力学模型,进行短期预测,为制定HIV/AIDS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某地区吸毒人群HIV/AIDS传播动力学模型.利用该地区2001~2004年吸毒哨点的血清学感染率和行为学参数等资料,在保持现有参数不变的条件下,预测出2005年底的HIV感染率、现存HIV感染者人数、现存AIDS病人数、新发HIV人数和新发AIDS人数.并对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找出对HIV/AIDS传播起重要作用的灵敏参数.结果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出该地区到2005年底现存的HIV感染者有2982人,AIDS病人有277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率可以达到13.2%.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可以得到每次共用针具的有效传播概率、注射频率、与别人共用针具的概率是敏感参数.结论对针具进行有效的消毒,降低注射频率、减少与别人共用针具的机会可以减缓疫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静脉吸毒 传播动力 灵敏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