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晚期胃癌的X线、CT和B超表现(附186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恒顺 孙秀芝 +4 位作者 魏述英 万天波 李勤笃 牛玉善 孟凡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型 82例 ,浸润型 3 9例。 2 .CT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3 7例 ,胃内肿块 2 6例 ,胃周脂肪线消失 3 2例 ,胃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 2 7例。 3 .B超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17例 ,胃内肿块 11例 ,2 5例显示第 3、4、5层回声线消失、不清或中断 ,13例显示胃周脏器侵润及远处脏器转移 ,12例显示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诊断
下载PDF
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诊断(附30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韩广秀 孟繁禄 +3 位作者 姚树展 路淮英 王元国 张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186-1188,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法。方法:30例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0例中,腺癌9例,平滑肌肉瘤5例,腺瘤或息肉7例,类癌、间质瘤、管状腺瘤、... 目的: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检查方法。方法:30例均行口服法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其中2例行CT扫描,1例行MRI检查,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0例中,腺癌9例,平滑肌肉瘤5例,腺瘤或息肉7例,类癌、间质瘤、管状腺瘤、神经节细胞瘤各2例,血管瘤1例。发生于十二指肠15例,空肠13例、回肠2例。恶性肿瘤多表现为:肠黏膜破坏,腔内或腔外不规则龛影,肠管局限性狭窄,壁僵硬,蠕动消失。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肠腔内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形态可变,黏膜平坦。肠壁软,蠕动正常。肿瘤向肠腔外生长者B超、CT、MRI检查占有优势。结论:对临床疑诊为原发性小肠肿瘤者应首选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小肠双对比造影检查与CT扫描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 原发肿瘤 气钡双对比造影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对结直肠癌诊断的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朱州 黄顺荣 +2 位作者 秦千子 冯泽荣 麦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33-234,共2页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等四种检查资料,统计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检出... 目的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等四种检查资料,统计四种影像学检查的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淋巴结转移检出率。结果B超、气钡双对比造影、结肠镜、螺旋CT扫描对病灶的发现率分别为64.5%、92.6%、94.1%、88.9%,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6%、83.6%、89.6%、80.2%,B超与另三种检查比较,病灶发现率、肠癌诊断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肿瘤部位检查符合率四种检查无差异;B超和螺旋CT的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有显著差异。结论B超适用于有实质性脏器转移的检查;气钡双对比造影能准确判断肿瘤部位;结肠镜是诊断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和转移情况,为临床确定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B超 气钡双对比造影 结肠镜 螺旋CT
下载PDF
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林祥 邓炳幸 +3 位作者 张玫 刘玉金 饭沼元 森山纪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 目的:分析胃癌大肠转移的X线钡灌肠表现。方法:104例胃癌入院术前检查发现结肠转移或胃癌术后转移入院治疗的病例。分析钡灌肠初次发现大肠转移征象的年龄、发现胃癌原发病变距初次发现大肠转移的间隔时间、转移病变的发生部位和病变造成的X线钡灌肠图像上的肠管变形和粘膜面的改变。结果:104例胃癌结肠转移,男67例,女37例。胃癌术前检查中发现结肠转移者32例,术后发现的大肠转移中,多数转移发生在手术后3年内(占91.3%)。胃癌原发灶的肉眼形态BorrmannⅢ型(28例)和BorrmannⅣ型(65例)者占89.4%,组织学中以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为主要成分者占91.3%。X线钡灌肠检查显示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80),其次为直肠(50)。转移灶可累及多节段肠管,其中横结肠中1/3段(47),横结肠左1/3(44),横结肠右1/3(39)和直肠腹膜返折之上(39)。X线显示肠管单侧变形者227处,双侧变形者96处。黏膜面表现为梳齿状黏膜纹聚集改变253处,颗粒结节状改变23处,外压性改变20处,弥漫性改变62处。结论:胃癌大肠转移的好发部位为横结肠和直肠,结肠黏膜面的梳齿状黏膜纹聚集为胃癌大肠转移的主要X线钡剂灌肠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大肠 转移 钡灌肠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下载PDF
大肠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旭 钟启胜 +2 位作者 纪荣明 王新兰 孟荣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为灌肠术、X 光气钡造影、内镜检查等提供大肠的形态学基础。方法:30 具成人形态正常的大肠,分段测量大肠的长度、周径,按圆柱体积公式v = 1/4πc2l 和圆锥体体积公式v = 1/12πc2l 分别计算出结肠和盲肠... 目的:为灌肠术、X 光气钡造影、内镜检查等提供大肠的形态学基础。方法:30 具成人形态正常的大肠,分段测量大肠的长度、周径,按圆柱体积公式v = 1/4πc2l 和圆锥体体积公式v = 1/12πc2l 分别计算出结肠和盲肠的体积;用浸水法测量游离大肠的体积。结果:大肠长126 .9 ±27 .4 cm( 盲肠、结肠、直肠盆内段分别为43 .6 ±1 .5 cm ,113 .3 ±25 .0 cm ,9 .2 ±3 .3 cm) 。微积分法和浸水法得出的大肠体积分别为850 .1±411 .22 mL,756 .6 ±91 .9 mL。结论:本文的结果可为临床灌肠术、气钡造影及内镜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 灌肠术 X光造影术 内窥镜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胃肠道脂肪瘤的X线分析(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兰 张爱莲 +2 位作者 孙玉芝 杨立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33-37,共5页
笔者报告10例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脂肪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征像。认为具有五种征像:(1)腔内肿块型;(2)腔内柱状息肉型;(3)腔外肿块型;(4)腔内外肿块型;(5)肠梗阻及... 笔者报告10例经X线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脂肪瘤。结合文献分析讨论了脂肪瘤的临床表现,X线检查及征像。认为具有五种征像:(1)腔内肿块型;(2)腔内柱状息肉型;(3)腔外肿块型;(4)腔内外肿块型;(5)肠梗阻及肠套叠。肿块密度低、加压形态可变是其X线的特征性改变,结合年龄稍大,应疑为脂肪瘤。并阐述了与腺瘤、脂肪肉瘤、平滑肌瘤及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脂肪瘤 X线分析 鉴别诊断 肠梗阻 肠套叠
下载PDF
改进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芮兵 唐世早 杨威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6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型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对比。结果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优良者达87%,传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优良者为66%,两... 目的观察改良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的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型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技术对100例患者进行检查,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对比。结果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优良者达87%,传统上消化道造影检查优良者为66%,两者检查图像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图像在清晰度、对比度明显优于传统上消化道造影。结论改良型上消化道造影操作简单,清晰显示胃壁及胃肠周围组织结构,能够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影技术 气钡对比检查
下载PDF
一次性医用灌肠器具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罗惠群 罗斌 +2 位作者 唐光才 韩福刚 朱德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6-18,共3页
目的介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的研制情况及其在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选择更合适、经济、便捷的灌肠器具。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用自制医用灌肠器进行钡剂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灌肠器进行钡剂灌肠,比较... 目的介绍一次性医用灌肠器的研制情况及其在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选择更合适、经济、便捷的灌肠器具。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用自制医用灌肠器进行钡剂灌肠,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灌肠器进行钡剂灌肠,比较2组患者灌肠时舒适度,每次灌肠液量、时间以及钡剂充盈效果。结果实验组无钡剂外溢及肠黏膜损伤情况的发生,效果与对照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利产品医用灌肠器灌肠效果好,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是临床工作中理想的灌肠器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灌肠器具 气钡双重造影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直肠钡剂排放技术在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淦伟 李鼎寰 +1 位作者 赵建农 杨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058-1059,1061,共3页
目的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DCBE)中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方法对研究组连续267例患者,均采用我科设计的一次性结肠双对比检查用塑料袋及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进行DCBE。同时,随机抽取我们以往没有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的DCBE ... 目的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DCBE)中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方法对研究组连续267例患者,均采用我科设计的一次性结肠双对比检查用塑料袋及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进行DCBE。同时,随机抽取我们以往没有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的DCBE 300例作为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例在直肠-乙状结肠区的双对比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直肠钡剂排放技术能有效地减少直肠-乙状结肠内的过多积钡;直肠和乙状结肠内有过多积钡的病例,研究组分别占4%和19%,对照组分别占65%和44%。(2)双对比造影X线片优良率,研究组平均为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结论在DCBE中采用直肠钡剂排放技术可显著提高直肠-乙状结肠部位的双对比效果,从而有利于该部位小病灶的检出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双对比 钡灌肠检查 直肠钡剂排放技术
下载PDF
小肠良性肿瘤的临床与X线表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怀娥 张宗欣 韩广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良性肿瘤的临床X线特点,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气钡双对比小肠造影发现并经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性肿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本组无症状者5例,有轻重程度不同... 目的:探讨小肠良性肿瘤的临床X线特点,提高对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气钡双对比小肠造影发现并经内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良性肿瘤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小肠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本组无症状者5例,有轻重程度不同的腹痛,腹不适,大便潜血等25例。病变发生于十二指肠20例,空肠7例,回肠2例,12指肠-空肠段1例。29例为单发,多发1例。病理上腺瘤5例,平滑肌瘤11例,绒毛膜管腺瘤4例,脂肪瘤2例,息肉8例。小肠肿瘤向肠腔内呈结节状生长,直径大小0.5~5cm,表现为类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埙,边界光整,粘膜无破坏,不侵犯周围组织,对肠管的生理活动无明显影响,肿瘤带蒂者9例,表面出现小溃疡8例。结论:口服气钡双对比小肠造影是小肠肿瘤诊断和定位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临床治疗的选择及手术定位能提供最佳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肿瘤 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口服法
下载PDF
螺旋CT小肠造影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琨 李健丁 +2 位作者 张瑞平 乔英 任卓琼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12期39-41,共3页
为了探讨螺旋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50例,患者先后行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所得图像由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0例小肠肿... 为了探讨螺旋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在诊断小肠肿瘤性疾病中的价值。回顾性分析小肠肿瘤50例,患者先后行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所得图像由3位放射科医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0例小肠肿瘤性病变CTEG检查敏感性94%,准确性90%。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敏感性100%,准确性86%。两种方法相结合准确性98%。CTEG及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结合应用可作为小肠肿瘤诊断和评估治疗的必要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小肠造影 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小肠肿瘤
下载PDF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九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65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45... 目的探讨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76例,患者术前均行胃精细钡气造影X线检查,并与患者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65例患者X线诊断为疑似胃癌或者胃癌,其中45例患者为溃疡型胃癌,12例患者为蕈伞型胃癌,8例患者为肿块型胃癌;6例患者X线诊断为糜烂性胃炎或者良性胃溃疡;5例患者发生漏诊;X线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85.5%。结论 X线胃精细钡气造影检查可以有效地提高胃癌的临床检出率,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结合,可以对胃癌做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X线 精细钡气造影
下载PDF
原发性回盲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检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添吾 李水仙 +3 位作者 庄奕煌 陈斯经 陈永青 许淑惠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5年第6期316-318,共3页
目的评价气钡灌肠造影和CT扫描对回盲部恶性淋巴瘤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了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回盲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其中,3例行气钡灌肠造影,1例行CT扫描。结果气钡灌肠造影显示2例回盲部黏膜被推压、拉长变细或展平,1例黏... 目的评价气钡灌肠造影和CT扫描对回盲部恶性淋巴瘤检查的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了4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回盲部恶性淋巴瘤的影像资料,其中,3例行气钡灌肠造影,1例行CT扫描。结果气钡灌肠造影显示2例回盲部黏膜被推压、拉长变细或展平,1例黏膜紊乱、粗糙僵直、交织成网格状。2例肿块单发(圆形和葫芦形)、1例多发(圆形),直径0.4cm~10.0cm,边缘光滑。2例诊断回盲部占位,1例疑诊本病。1例CT(增强)扫描见回盲部肠腔“夹心饼”样狭窄,肿块分叶界清,密度呈均匀中度增加,诊断回盲部恶性肿瘤。结论气钡灌肠造影可清楚显示回盲部黏膜改变,明确黏膜下肿物大小、数目、形态及病段肠功能变化。CT扫描可显示更有价值的征象,两种技术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多的影像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瘤 回盲部 气钡双对比灌肠造影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应用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晓平 吴揭 +1 位作者 陈继贵 程乔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3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 目的探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在结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21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检查结果,对比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所检出的病种、结直肠肿瘤和息肉的大小、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慢性阑尾炎、憩室等疾病和近端结肠及小病灶的诊断能力优于结肠CT;结肠CT对结直肠肿瘤及远端结肠的诊断能力则优于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结肠CT各具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视具体情况加以选择或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气钡双重造影 CT检查 结直肠疾病
下载PDF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牟建民 孟桂兰 牟童 《中国医学装备》 2010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自行探索研究的体位反转检查技术达到完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采用医院内现有的压力表、气囊、皮球、湿化瓶、电木开关、三通节流阀等设计一种多功能灌肠器,用于结肠病变的检查。结果:随机抽取100例结肠气钡双对比... 目的:通过自行探索研究的体位反转检查技术达到完成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方法:采用医院内现有的压力表、气囊、皮球、湿化瓶、电木开关、三通节流阀等设计一种多功能灌肠器,用于结肠病变的检查。结果:随机抽取100例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病人,其中50例应用传统灌肠桶(对照组),50例应用本灌肠器(观察组),对检查时间,病人耐受程度、污染情况、检查效果、四项指标回顾进行统计学分析,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在四项指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多功能灌肠器的实用性、科学性及性价比均优于国内其它同类产品,通过采用该灌肠器结合自创的技术手段,不仅完全能实现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而且也可用于压力整复肠套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灌肠器 结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下载PDF
碳酸饮料在上消化道造影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仲佑 谭志 陈金凤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01-603,共3页
目的观察碳酸类饮料进行上消化道造影的效果。方法200例罹患消化道症状患者,分成产气粉组和可乐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产气粉和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饮料与硫酸钡干混悬剂配合进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产气粉组中有74例未能服下... 目的观察碳酸类饮料进行上消化道造影的效果。方法200例罹患消化道症状患者,分成产气粉组和可乐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产气粉和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饮料与硫酸钡干混悬剂配合进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结果产气粉组中有74例未能服下全部产气粉,存在呛咳56例,恶心呕吐18例;可乐组有12例未能服下全部可乐,出现呛咳6例,恶心呕吐3例;两组比较均以产气粉组为高(P<0.001)。结论碳酸饮料可作为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的备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影技术 碳酸饮料 产气粉 气钡双对比检查
下载PDF
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国 杨军 +1 位作者 牛广明 苏秉亮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67-171,共5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初步评价其效果,并与传统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相比较,同时比较西沙必利与胃复安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药效。方法:将产气粉装入小肠溶胶囊,口服并在小...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简便易行的小肠双对比造影法—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初步评价其效果,并与传统口服钡剂小肠造影法相比较,同时比较西沙必利与胃复安在小肠双对比造影中的药效。方法:将产气粉装入小肠溶胶囊,口服并在小肠内崩解,释放二氧化碳气体,配合口服钡剂及西沙必利,形成小肠双对比像。选取100例拟行小肠造影检查者,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7例采用本法,对照组33例采用口服钡剂法加肌注胃复安。结果:研究组53例效果满意,12例基本满意,2例未观察到明显双对比效果,其中1例因吞咽困难无法检查,总有效率97.02%,平均检查时间34.63±16.66m in;对照组均为单钡造影效果,平均检查耗时77.12±32.98m in;两种检查方法耗用时间及两种药物的效果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管法快速小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法确能形成良好的气钡双对比像,小肠观察效果较口服钡剂法有明显提高;西沙必利较胃复安药效更好、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川 气钡双对比 肠溶胶囊 西沙必利
下载PDF
MR结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研究
18
作者 任连兴 全世杰 +2 位作者 王琦 殷曰慧 于秀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评价MR结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MR结肠水成像的对比研究。结果结肠癌共36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34例见病区肠壁僵硬、不规则,肠管扩张受限,2例病变显示欠佳;MR结肠水成像29例显示... 目的评价MR结肠水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和MR结肠水成像的对比研究。结果结肠癌共36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34例见病区肠壁僵硬、不规则,肠管扩张受限,2例病变显示欠佳;MR结肠水成像29例显示肠管的狭窄、肠壁僵硬,且病变范围显示更清晰。肠套叠3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均只显示部分套头及套鞘;MR结肠水成像均确切地显示了套入肠管的全貌。结肠癌合并肠套叠1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仅显示部分套头及套鞘,癌肿病灶未显示;MR结肠水成像不仅使套入肠管全貌显示良好,而且使癌肿内坏死区良好显示。结肠息肉6例,溃疡性结肠炎4例,在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中病变的大小、形态、数目均得以良好显示,但MR结肠水成像仅能使部分病变清晰显示。两者结果对比表明,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癌、肠套叠等病变的显示更清晰、具体,更能确切地显示病变的实际大小和内部结构;两者在定性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定性诊断结果经统计学分析,χ2=1.95,0.1<P<0.25),但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多发性小病变的定量诊断不如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论MR结肠水成像对结肠癌、肠套叠等梗阻性病变的检查,比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更具优越性,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可作为结肠病变的辅助检查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MR水成像 气钡双重造影
下载PDF
数字化胃肠机结合改良低张双对比结肠钡灌肠技术的临床应用
19
作者 曾燕 赵建农 +2 位作者 淦伟 舒佳俊 罗银灯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 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效果。方法 采用摇篮式全数字化胃肠机、新一代口服全肠灌洗液作肠道准备、自制的一次性灌肠套进行结肠的双对比钡灌肠检查。结果  6 4例行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者 ,盲、升结肠内无或少粪渣者达 93.8% ... 目的 提高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效果。方法 采用摇篮式全数字化胃肠机、新一代口服全肠灌洗液作肠道准备、自制的一次性灌肠套进行结肠的双对比钡灌肠检查。结果  6 4例行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者 ,盲、升结肠内无或少粪渣者达 93.8% ,所有患者都能顺利完成检查 ,结肠双对比钡灌肠检查优良率与可供诊断率分别为 80 .0 %和 95 .0 %。结论 应用数字化胃肠机和改良的结肠低张双对比钡灌肠技术 ,其操作简便 ,双对比效果好 ,能充分显示结肠粘膜面的情况 ,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正确诊断率 ,是一种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胃肠机 低张双对比造影 诊断 结肠钡灌肠
下载PDF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20
作者 周青 赵锡立 +1 位作者 梁美丽 贺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01-604,共4页
目的 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 4 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4 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并有 13例作低张... 目的 探讨X线、CT及血管造影对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 4 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 ,4 6例全部作过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 ,并有 13例作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 ;2 8例作CT检查 ;11例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 胃十二指肠双对比造影及低张十二指肠插管诊断十二指肠癌 2 4例 ;平滑肌肉瘤 6例 ;恶性淋巴瘤 4例。诊断总符合率为73.91% (34/46 )。误诊率为 17.39% (8/46 ) ,漏诊率为 8.7% (4 /46 )。CT检查 2 8例 ,确诊十二指肠癌 4例 ,平滑肌肉瘤 7例。误诊为腹腔脓肿 2例 ,平滑肌瘤 6例 ,腹腔恶性肿瘤 9例。诊断符合率为 39.2 9% (11/2 8) ,误诊率为6 0 .71% (17/2 8)。血管造影 11例 ,9例检出病变 ,6例确诊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3例误为良性肿瘤 ,2例未发现明显肿瘤血管。确诊率为 5 4 .5 5 % (6 /11) ,误、漏诊率分别为 2 7.2 7% (3/11)、18.18% (2 /11)。结论 胃十二指肠气钡双对比造影是发现十二指肠恶性肿瘤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它和胃镜配合能得到病理学诊断。低张十二指肠插管造影对重度肠腔狭窄或阻塞患者显示病变范围起补充作用。CT能显示管外型恶性肿瘤的软组织块影及管壁破坏和有无淋巴结肿大。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影像学诊断 X线 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