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Geothermal Driven High-Temperature Flash Tank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 System:A Comparison Study
1
作者 Huashan Li Xiaoshuang Zhao +2 位作者 Sihao Huang Lingbao Wang Jiongcong Chen 《Energy Engineering》 EI 2023年第8期1817-1835,共19页
Process heating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share of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round the world.In this paper,a high-temperature heat pump(HTHP)using flash tank vapor injection technology(FTVI)is... Process heating constitutes a significant share of fi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the industrial sector around the world.In this paper,a high-temperature heat pump(HTHP)using flash tank vapor injection technology(FTVI)is proposed to develop low-temperature geothermal source for industrial process heating with temperature above 100°C.With heat sink output temperatures between 120°C and 150°C,the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FTVI HTHP system using R1234ze(Z)as refrigerant is analyzed and also compared to the single-stage vapor compression(SSVC)system by employing the developed mathematical model.The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exergy efficiency(ηexe),net present value(NPV)and payback period(PBP)are used as performance indicators.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typical working conditions,the COP andηexe of FTVI HTHP system are 3.00 and 59.66%,respectively,and the corresponding NPV and PBP reach 8.13×106 CNY and 4.13 years,respectively.Under the high-temperature heating conditions,the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FTVI HTHP system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SVC system,and the larger the temperature lift,the greater the thermo-economic advantage of the FTVI HTHP system.Additionally,the FTVI HTHP system is more capable than the SSVC system in absorbing the financial risk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of electricity price and natural gas p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thermal water high-temperature heat pump flash tank vapor injection thermo-economic performance
下载PD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novel dual source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 using exhaust and ambient air
2
作者 Jing Li Yi Fan +5 位作者 Xudong Zhao Xiaoman Bai Jinzhi Zhou Ali Badiei Steve Myers Xiaoli Ma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2022年第1期95-104,共10页
A novel dual source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DSVIHP)using exhaust and ambient air is proposed.The air exhausted from the building first releases energy to the medium-pressure evaporator and is then mixed with the amb... A novel dual source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DSVIHP)using exhaust and ambient air is proposed.The air exhausted from the building first releases energy to the medium-pressure evaporator and is then mixed with the ambient air to heat the low-pressure evaporator.A vapor injection(VI)compressor of two inlets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 and medium pressure evaporators.It’s first time that a VI compressor is employed to recover the ventilation heat.The system can minimize the ventilation heat loss and provide a unique defrosting approach by using the exhaust waste heat.Fundamentals of the proposed DSVIHP are illustrated.Mathematical models are built.Both energetic and exergetic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under variable condition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SVIHP has superior thermodynamic performance.The superiority is more appreciable at a lower ambient temperature.It has a higher COP than the conventional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 and air source heat pump by 11.3%and 23.2%respectively at an ambient temperature of-10°C and condensation temperature of 45°C.The waste heat recovery ratio from the exhaust air is more than 100%.The novel DSVIHP has great potential in the cold climate area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al source vapor injection heat pump Exhaust air Waste heat recovery COP DEFROSTING
原文传递
Configuring topologically optimum vapor recompressed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 to maximize operating efficiency
3
作者 Kejin Huang Shuaishuai Han +6 位作者 Lijing Zang Haisheng Chen Yihang Luo Liang Zhang Yang Yuan Xing Qian Shaof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47-264,共18页
For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DWDCs) separating a heavy-component dominated and wide boiling-point ternary(HCDWBT) mixtur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xcessive heat exists inevitably in stripping the heavy-comp... For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DWDCs) separating a heavy-component dominated and wide boiling-point ternary(HCDWBT) mixtur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excessive heat exists inevitably in stripping the heavy-component from the intermediate-component and it can be employed to initiate the development of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VRHP) assisted DWDC(VRHP-DWDC). Despite dividing wall may locate in the top, middle, and bottom, the optimum VRHP-DWDC is found to involve uniformlytwo VRHP circles. While the first one serves to compress and transform the excessive heat resulted from the separation of the heavy-component from the intermediate-component, the second one to compress and transform the overhead vapor stream of the light-component pre-heated sequentially with the condensate from the first one and the bottom product stream of the heavy-component, both releasing the temperature-elevated latent heat to the pre-fractionator's or common stripping section. The processing of two HCDWBT mixtures of benzene/toluene/o-xylene and n-pentane/n-hexane/n-heptane are selected to assess the derived optimum topological configurations of the VRHP-DWDC and their optimality is confirmed through detailed comparisons with the DWDC and two VRHP-DWDCs involving only one VRHP circle. The proposed strategy helps to tap the full potential of the VRHP-DWDC with considerably alleviated complication in process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iding-wall distillation columns Heavy-component dominance vapor recompression heat pump Process development economic behavior
下载PDF
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理论最佳除霜量研究
4
作者 刘向龙 杨浩 +3 位作者 罗宸 胡广 刘泽澎 周茂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7-414,共8页
为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引入相关结霜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得出“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为验证该公式有效性,针对某厂家的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进行不同工况下:空气相对湿度65%、70%、80%,对应的空气干球... 为解决能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引入相关结霜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结合实验数据得出“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为验证该公式有效性,针对某厂家的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空气源热泵进行不同工况下:空气相对湿度65%、70%、80%,对应的空气干球温度-4~4℃的温度区间的实验测试。通过测试不同状态下的实际除霜量与“理论最佳除霜量”的半经验公式计算的理论除霜量进行比较,发现两者相对误差较小,保持在±10%以内,该公式对霜层后期的预测值较为准确,可作为设计补气增焓准二级压缩能够空气源热泵融霜时间控制的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补气增焓 除霜 传热特性 最佳除霜量 结霜模型
下载PDF
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的双喷气增焓两级压缩热泵循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锘 唐运通 +3 位作者 陈健勇 陈颖 罗向龙 何嘉诚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4期67-72,79,共7页
提出一种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的双喷气增焓两级压缩热泵循环(DVIC),该循环在普通喷气增焓循环(VIC)的基础上采用分液冷凝技术,并增加一组闪蒸器,减少系统不可逆损失,改善热力性能。采用R290/R1336mzz(Z)非共沸制冷剂,对DVIC进行研究,并与VI... 提出一种采用非共沸制冷剂的双喷气增焓两级压缩热泵循环(DVIC),该循环在普通喷气增焓循环(VIC)的基础上采用分液冷凝技术,并增加一组闪蒸器,减少系统不可逆损失,改善热力性能。采用R290/R1336mzz(Z)非共沸制冷剂,对DVIC进行研究,并与VIC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设定工况下,DVIC比VIC拥有更优的循环性能,系统COP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5.82%和8.41%,压缩机功耗降低6.39%;在较低蒸发温度或较高冷凝温度的运行工况下,DVIC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非共沸制冷剂 喷气增焓 分液冷凝 性能系数 (火用)损
下载PDF
采用干工质的补气增焓高温热泵循环热力学分析
6
作者 刘佳昕 陈健勇 +4 位作者 陈颖 罗向龙 梁颖宗 何嘉诚 杨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利用高温热泵回收工业余热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高温热泵要求高临界温度,可选工质以干工质居多,但干工质从饱和气相开始压缩时,压缩过程在两相区,带来液击风险,不利于压缩机和高温热泵运行。提出了2种改进的补气增焓热泵循环(循环A和循... 利用高温热泵回收工业余热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高温热泵要求高临界温度,可选工质以干工质居多,但干工质从饱和气相开始压缩时,压缩过程在两相区,带来液击风险,不利于压缩机和高温热泵运行。提出了2种改进的补气增焓热泵循环(循环A和循环B),以Isohexane、R1336mzz(Z)和R1233zd(E)为工质,分析了压缩机等熵效率、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最小过热度及热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循环B,蒸发温度自50℃升至80℃,对于R1336mzz(Z),COP最高可提高2.56%,VHC(单位容积制热量,volumetric heating capacity)最高可提高3.18%;对于R1233zd(E),COP最高可提高0.44%,VHC最高可以提高0.54%。循环A对等熵效率的适应性较好;对于循环B,当等熵效率超过0.6时,不宜采用Isohexane作为工质,而当等熵效率超过0.95时,R1336mzz(Z)也不宜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泵 干工质 补气增焓 最小过热度
下载PDF
补气增焓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振亚 曹浩宁 +1 位作者 金听祥 吕子建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补气增焓热泵(VIHP)技术因在低温工况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现有文献中关于VIHP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应用型式、压缩机型式及其实现方法和优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对比... 补气增焓热泵(VIHP)技术因在低温工况下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近年来能源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阐述了现有文献中关于VIHP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应用型式、压缩机型式及其实现方法和优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对比分析了相关研究结果提升VIHP系统性能的优势和不足。并结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VIHP技术未来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增焓技术 热泵 应用型式 压缩机 优化研究
下载PDF
宽温域工况下热泵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易 张时华 徐笑锋 《制冷技术》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了研究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过低或目标供热温度较高工况下,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及压缩机的可靠性,单级压缩循环已经不能满足供热需求。本文梳理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从补气增焓、双级压缩、复叠系统等技术分析了影响其系... 为了研究实际运行中环境温度过低或目标供热温度较高工况下,热泵系统的性能系数及压缩机的可靠性,单级压缩循环已经不能满足供热需求。本文梳理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系统的应用现状,从补气增焓、双级压缩、复叠系统等技术分析了影响其系统能效的因素,相应热泵系统制热量较单级压缩系统可相对提高12%~15%。展望了宽温域工况下热泵技术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对热泵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技术 补气增焓 双级压缩 复叠系统 性能系数
下载PDF
补气技术应用于高温热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何永宁 杨东方 +1 位作者 曹锋 邢子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108,共6页
为了提高高温热泵运行经济性及稳定性,优化高温系统流程,通过在热泵系统中设置换热器型经济器,实验验证双螺杆压缩机补气技术在高温热泵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将补气技术应用于高温热泵是可行的,冷凝器出口水温在88℃下通过经... 为了提高高温热泵运行经济性及稳定性,优化高温系统流程,通过在热泵系统中设置换热器型经济器,实验验证双螺杆压缩机补气技术在高温热泵中应用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将补气技术应用于高温热泵是可行的,冷凝器出口水温在88℃下通过经济器补气可有效增加高温热泵的制热量,当相对补气量由9.88%增加至22.61%时,系统总制热量增加9.28kW,改善了其制热性能;在压缩机补气孔口已定条件下,存在最优补气压力,使该系统制热能效比最大;经济器的设置同时为冷凝器出口制冷剂提供较大的过冷度,保证了系统节流机构的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气 经济器 准二级压缩 高温热泵
下载PDF
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热性能评价及预测 被引量:20
10
作者 张东 李金平 +2 位作者 刘伟 南军虎 王林军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004-5009,共6页
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可显著提高系统低温性能,应用在寒冷地区时冬季环境温度普遍在-5℃以下,而且全年温度波动范围非常大,仅以名义工况(干球温度为7℃)评价系统性能,难以准确有效反映系统真实节能效果。为此在兰州地区建立了喷气增... 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系统可显著提高系统低温性能,应用在寒冷地区时冬季环境温度普遍在-5℃以下,而且全年温度波动范围非常大,仅以名义工况(干球温度为7℃)评价系统性能,难以准确有效反映系统真实节能效果。为此在兰州地区建立了喷气增焓空气源热泵实验系统,实测不同环境温湿度条件下系统性能,结果表明系统COP在喷气电磁阀关闭时基本呈线性变化关系,瞬时COP可达6.5,在喷气电磁阀开启时COP衰减更为缓慢,瞬时COP在2.0左右;据此分段拟合出热泵COP的经验关联式,确定其适用范围,并进行实验验证,与本实验系统相比其平均相对误差在3%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增焓 空气源热泵 COP 预测 数学模拟 实验验证
下载PDF
基于喷气增焓技术的谷物干燥机热泵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4
11
作者 於海明 刘浩鲁 +3 位作者 张正伟 张大成 王俊 陈坤杰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63-369,共7页
为拓展热泵的使用范围,提高热泵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年利用率,设计了带喷气增焓装置的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3组不同功率热泵间的有机组合,提高了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能效比。试验结果显示,当环境温度为-5℃时,采用喷气增焓可使热泵机组... 为拓展热泵的使用范围,提高热泵系统的适用范围和年利用率,设计了带喷气增焓装置的空气源热泵机组,通过3组不同功率热泵间的有机组合,提高了热泵系统在低温环境下的能效比。试验结果显示,当环境温度为-5℃时,采用喷气增焓可使热泵机组送风温度、制热系数分别由40℃、2.21提高到45℃、2.33。证实了喷气增焓技术的有效性,热泵干燥系统可满足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式谷物干燥机 喷气增焓 空气源热泵 热回收装置
下载PDF
强化补气技术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2
作者 齐亚茹 刘妮 +1 位作者 张亚楠 闫凯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80,共7页
在研究空气源热泵产品的低温制热性能时,发现引入基于准二级压缩循环的强化补气(EVI)技术可使热泵应用于低温工况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论述了准二级压缩循环的压缩模型和不同强化补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强化补气系统与其它... 在研究空气源热泵产品的低温制热性能时,发现引入基于准二级压缩循环的强化补气(EVI)技术可使热泵应用于低温工况的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论述了准二级压缩循环的压缩模型和不同强化补气系统的工作原理,比较了强化补气系统与其它系统的差异。从数学模型、实验研究和创新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强化补气技术在低温空气源热泵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总结不同学者对强化补气系统在提高低温制热性能、降低压缩机排气温度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实际应用成果后得出,即使在-15℃的低温环境下,强化补气系统可使系统COP提高7.7%~25.0%,排气温度降低6.37—20.36℃。最后,对强化补气系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强化补气 准二级压缩 经济器
下载PDF
R32中间补气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新玉 郭宪民 张森林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64,共4页
对以R32为工质带经济器的中间补气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为-2^-15℃范围内,该系统的相对补气量、制热量和耗功均随着补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蒸发温度为-15℃时,最大相对补气量约为33%,同时排气... 对以R32为工质带经济器的中间补气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为-2^-15℃范围内,该系统的相对补气量、制热量和耗功均随着补气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当蒸发温度为-15℃时,最大相对补气量约为33%,同时排气温度可降低11℃;当蒸发温度为-6℃时,系统COP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最佳补气压力范围是1.50~1.54 MPa。在蒸发温度低于-6℃的条件下,带经济器的中间补气压缩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制热性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热泵系统 经济器系统 相对补气量 系统性能
下载PDF
滚动活塞压缩机双级压缩中间补气制冷/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树学 马国远 +1 位作者 刘琦 刘中良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8-422,共5页
通过对带补气的双级压缩制冷/热泵系统性能的分析计算,确定出制冷与制热工况下最佳高低压腔容积比的范围.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级压缩的系统比,带补气的双级压缩系统的制冷量提高5%~15%,制冷能效比(energy ... 通过对带补气的双级压缩制冷/热泵系统性能的分析计算,确定出制冷与制热工况下最佳高低压腔容积比的范围.依据计算结果设计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级压缩的系统比,带补气的双级压缩系统的制冷量提高5%~15%,制冷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提高10%~12%;0.5~3℃蒸发温度下制热量能达到额定工况制热量的92%~95%;双级压缩中间补气的系统能有效遏制超低温下制热量的衰减,-27.6^-26.1℃下的制热量为额定工况的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压缩 热泵 补气 滚动活塞压缩机
下载PDF
基于滚动转子式补气压缩机的准二级压缩热泵系统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孙晋飞 朱冬生 +2 位作者 李修真 尹应德 涂爱民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99-506,共8页
在Tod=-10℃工况下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及补气压力,实验研究R410A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系统的制热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逐渐增... 在Tod=-10℃工况下调节压缩机工作频率及补气压力,实验研究R410A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系统的制热性能。试验测试系统采用双电子膨胀阀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压缩机吸气过热度。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逐渐增大,COPh呈现出先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而随着频率的增加,系统的制热量升高,系统COPh降低。相对于普通单级压缩系统,中间补气系统的制热量平均增长约26.1%,系统COPh在低频时最大提升幅度约为7.92%,在高频时其能效比相对较低。随着补气压力的增加,闪蒸器气液分离效率降低,部分液态冷媒经中间补气管道进入压缩机,中间补气系统性能降低且易产生湿压缩。因此在满足建筑物热负荷需求的同时,应合理控制中间补气压力及补气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中间补气技术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R410A 补气压力
下载PDF
带中间补气的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制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贾庆磊 冯利伟 晏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5-70,77,共7页
将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低温工况下出现的制热量不足、能效偏低等问题。利用焓差室测试比较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单缸系统)与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双缸系统)、单级压缩系统... 将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应用于空气源热泵系统,以解决低温工况下出现的制热量不足、能效偏低等问题。利用焓差室测试比较带中间补气的单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单缸系统)与双缸滚动转子式压缩系统(双缸系统)、单级压缩系统在不同制热工况下的系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室外温度高于-15℃时,单缸系统与单级压缩系统相比,其制热量增加幅度均大于12%,并随着室外温度的降低增加幅度逐渐增大;单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双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2.29%、1.94%;在室外温度低于-15℃时,单级压缩系统因排气温度过高无法正常工作,双缸系统的制热量与COP均大于单缸系统,其提升幅度的平均值分别为4.5%、9.42%;验证了单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高于-15℃的工况,双缸系统更适用于室外温度低于-15℃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系统 中间补气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制热性能
下载PDF
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董旭 田琦 +1 位作者 商永 张永贵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1-86,共6页
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华北地区的减煤代煤供暖等清洁供暖工程,随着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的发展,把这一清洁替代能源供暖技术推广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已具备技术可行性。本文对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进行了... 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华北地区的减煤代煤供暖等清洁供暖工程,随着低温空气源热泵制热技术的发展,把这一清洁替代能源供暖技术推广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已具备技术可行性。本文对喷气增焓涡旋低温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试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在模拟室外气温为-25℃、相对湿度为86%时,10 hp喷气增焓涡旋空气源热泵的制热性能系数为1.38,可满足东北部分地区的冬季供暖需求。通过对辽宁省绥中县工程实例的运行检测,验证了该热泵供暖技术应用于东北部分地区的技术可行性。但若要使其具备较好的经济可行性,还需搭配其他经济性节能技术参与节省运行费用,以及政府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共同收回初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增焓 涡旋压缩机 低温空气源热泵 技术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
下载PDF
制冷剂喷入技术在空气源热泵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超 赵蕾 +1 位作者 李延 杨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5,共13页
本文分析了常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与高温工况下性能显著下降的原因,简述了制冷剂喷入技术优化空气源热泵性能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类型。通过对现有研究领域的分类,以及对同领域内不同应用形式的对比,从系统及部件两个层面阐明了制冷剂喷入... 本文分析了常规空气源热泵在低温与高温工况下性能显著下降的原因,简述了制冷剂喷入技术优化空气源热泵性能的基本原理及系统类型。通过对现有研究领域的分类,以及对同领域内不同应用形式的对比,从系统及部件两个层面阐明了制冷剂喷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总结现有制冷剂喷入技术的研究成果可得出:喷气增焓技术可显著强化空气源热泵系统的低温制热性能,而且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采用制冷剂喷入技术的新系统形式并分析其对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的提升作用,但对制冷工况下的性能研究稍显欠缺。最后,结合制冷剂喷入技术发展的热点和难点,对制冷剂喷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喷气增焓技术 喷液技术 准二级压缩 性能优化
下载PDF
高盐废水蒸发结晶过程采用机械蒸汽再压缩(MVR)技术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超 杨鲁伟 +2 位作者 蔺雪军 陶磊 孙桂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11-215,220,共6页
为解决高盐废水蒸发结晶过程能耗较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高效、节能的MVR热泵蒸发结晶系统,并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盐废水作为被处理物料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MVR热泵蒸发结晶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工艺参... 为解决高盐废水蒸发结晶过程能耗较高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高效、节能的MVR热泵蒸发结晶系统,并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生产过程产生的高盐废水作为被处理物料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开发的MVR热泵蒸发结晶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工艺参数达到设计要求;系统蒸发量、运行能耗、COP、SMER等系统性能参数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且理论值与实验值拟合较好;系统节能效果显著,相比传统三效与四效蒸发可分别节约标煤56.0%、41.4%,分别节约运行费用38.8%和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结晶 机械蒸汽再压缩 高盐废水 热泵 经济性分析
下载PDF
R32用于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中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汪涛 王芳 +3 位作者 陈红群 欧俊彦 余大维 王莹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 理论分析了R32作为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制冷剂的可行性,并设计搭建带有喷气增焓装置的实验系统,分别充注R32和R410A制冷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本实验系统R410A的最佳充注量为1.4 kg,R32的最佳充注量比R410A减少约25%,且名义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要高出R410A热泵系统约4.2%;低温工况下,采用双级压缩系统的压缩比最高在3左右,有效缓解了常规热泵系统低温工况下压缩比过高的问题;低温工况下,R32热泵系统的COP明显高于R410A热泵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 喷气增焓热泵热水器 性能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