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ASHP)with variable outdoor airflow rate under the standard frosting condition
1
作者 Shimin Liang Han Wang +4 位作者 Xuefeng Gao Xiaohui Tian Hui Zhu Songtao Hu Chunwen Lin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 EI 2024年第5期719-726,共8页
Frost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the ASHP under the heating mode in winter,and the outdoor air flow rate flowing through the evaporator of the ASHP was always thought to be a major contributor.In order to validate i... Frosting is a common phenomenon of the ASHP under the heating mode in winter,and the outdoor air flow rate flowing through the evaporator of the ASHP was always thought to be a major contributor.In order to validate its contribution,effects of outdoor fan airflow rate on the performance of air source heat pumps(ASHPs)were investigated under the winter heating condition.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a laboratory at the standard 2℃ air dry bulb temperature(DB)/1℃ air wet bulb temperature(WB)frosting condition,which enabled the analysis of 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frosting performance,and heating performance of the ASHP unit by changing the airflow rate of the outdoor fan.Results showed that as the airflow rate of the outdoor fan reduced from 100%to 36%,the operating performance decline and the elevated frosting-defrosting loss were observed.Meanwhile,both the frosting rate and the operating efficiency during frosting-defrosting cycle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n followed by decreasing tendency.The maximum frosting rate and operating efficiency were 0.92 g/m^(2).min and 2.92,respectively,which were observed at 74%airflow rate of the outdoor fan of the ASHP unit.The observation implied the existence of the“minimum frosting suppression airflow rate”.At 36%airflow rate of the outdoor fan of the ASHP unit,however,the performance of the ASHP unit was attenuated greatly,with the frosting-defrosting efficiency loss coefficient of 0.47,the heating capacity and COP reduction by 51.5 and 38.8%,respectively.These findings provided significant references to the optimization of ASHPs performance with variable airflow rate of the outdoor fan under frost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HP Variable outdoor airflow rate FROSTING Heating performance
原文传递
The comparison of design airflow rates with dynamic and steady-state displacement models in varied dynamic conditions
2
作者 Natalia Lastovets Risto Kosonen Juha Jokisalo 《Building Simulatio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1201-1219,共19页
A temperature-based method is usually applied i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DV) design when overheating is the primary indoor climate concern. Different steady-state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calcul... A temperature-based method is usually applied in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DV) design when overheating is the primary indoor climate concern. Different steady-state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to calculate airflow rate in rooms with DV. However,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performance of DV depends on potentially dynamic parameters, such as strength, type and location of heat gains and changing heat gain schedule. In addition, thermal mass affects dynamically changing room air temperature. The selected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models were validat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a lecture room and an orchestra rehearsal room. Among the presented models, dynamic DV model demonstrated a capability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combination of dynamic parameters in typical applications of DV. The design airflow rate is calculated for the case studies of dynamic DV design in the modelled lecture room in both dynamic and steady-state conditions. In dynamic conditions of heavy construction in 2–4 hours occupancy periods, the actual airflow rate required could be 50% lower than the airflow rate calculated with the steady-state model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eady-state and dynamic multi-nodal model is most significant with heavyweight construction and short occupancy period (17%–28%). In cases with light construction, the dynamic DV model provides roughly the same airflow rates for four-hour occupancy period than the Mund’s model calculates. The dynamic model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the design airflow rate of DV, which can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investment costs and electrical consumption of fa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design airflow rate temperature gradient dynamic model simplified building energy models
原文传递
定向送风对隔离病房开门时段空气泄漏的抑制效果研究
3
作者 李鹏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3期416-425,共10页
患有高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一般被安置在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中来限制这些疾病在医院内部的传播。然而隔离病人员进出时房门开启可能会导致大量携带有病菌的空气通过房门传递到隔离病房外部走廊,从而引起走廊中的人员被感染。为了减少和预... 患有高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一般被安置在医院的负压隔离病房中来限制这些疾病在医院内部的传播。然而隔离病人员进出时房门开启可能会导致大量携带有病菌的空气通过房门传递到隔离病房外部走廊,从而引起走廊中的人员被感染。为了减少和预防门开启带来的室内空气泄露问题,有必要使得门开启时室内外交换的气流最小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隔离病房门口安装有定向气流送风口,通过将定向气流引向隔离病房门口,以减少由门的开启过程,人员移动通过过程和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外空气气流交换量。使用烟雾对流场可视化后发现在门开启或者关闭的过程中使用朝向隔离病房的定向气流能够明显减小室内外的空气交换量。示踪气体测试结果显示,定向气流90L/s时室内外等温条件下可将隔离病房内的空气泄漏量减少38%,而室内外温差3℃时,使用定向气流可减小泄漏量31%。若将定向气流风量调节到190L/s时,等温条件下可减小室内外60%的空气交换量。在室内外存在3℃的温差时,空气交换量可减少39%。尽管测试的定向气流并未能够完全防止空气泄漏,但是它们是可以有效的减少由门的开启,人员通过和室内外温差引起的室内外空气交换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病房 门开启 室内外空气交换 定向气流
下载PDF
超长电力隧道通风设计运行参数计算方法
4
作者 王亮 汪雄平 +1 位作者 成瑾 钟珂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3-219,共7页
为有效排除电缆发热量,超长电力隧道通风能耗巨大。实际运行中电缆大多数时候处于非饱和运行状态,故实际所需的通风量明显小于通风设计工况,因此存在很大的通风节能潜力。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支持,该节能措施难以落实。为此,本文针对超长... 为有效排除电缆发热量,超长电力隧道通风能耗巨大。实际运行中电缆大多数时候处于非饱和运行状态,故实际所需的通风量明显小于通风设计工况,因此存在很大的通风节能潜力。但是,由于缺乏理论支持,该节能措施难以落实。为此,本文针对超长隧道内部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探讨通风量、电缆发热强度和通风区段长度的相关性,建立了基于隧道出口气温不高于40℃限制条件下的运行参数关联式,可快速准确地预测已建成隧道实时所需通风量,也可用于隧道设计阶段参数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缆隧道 通风区段长度 节能 通风量
下载PDF
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5
作者 封俊杰 路畅 +2 位作者 程圣权 张霄 孙旭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3-1129,共7页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的应用,探讨其监测控制呼吸持续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呼吸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术的成人患者60例,1~3岁幼儿... 目的:观察利用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的应用,探讨其监测控制呼吸持续性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呼吸监测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择期行全身麻醉术的成人患者60例,1~3岁幼儿患者3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60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成人气管插管组(ATI组)和成人喉罩组(ALM组),每组30例,1~3岁幼儿患者30例设为幼儿气管插管组(CTI组)。全麻诱导后,CTI组和ATI组患者行气管插管,ALM组患者置入喉罩,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连接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观察监护仪是否能探测出各组患者呼吸频率(RR),比较各组监护仪探测的RR和麻醉机设定频率;3组患者均于手术开始前模拟呼吸回路断开、麻醉机手控未转换为机控和呼吸回路缓慢漏气3种临床常见控制呼吸持续性改变场景,比较各组间监护仪发出报警方式和报警时间。结果:3组患者应用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均能检测出RR,各组内患者RR和麻醉机设定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拟3种常见呼吸持续性改变的场景中,3组患者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均发出内容为“注意,呼吸停止”的人工语音报警信号,报警信号均被注意到,ATI组和ALM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开始报警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回路缓慢漏气比较,同一组患者呼吸回路断开和手控未转换为机控场景时开始报警时间缩短(P<0.05)。结论:在不同人群和不同人工气道内利用探测人工气道内温度节律性升降变化原理设计的控制呼吸持续性监护仪临床应用具有可行性及有效性,可为术中呼吸持续性监测和保障呼吸安全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呼吸频率 控制呼吸持续性 监护仪 呼吸气流温度
下载PDF
垂直单向流洁净室下夹层空气流速与孔板排布规律研究
6
作者 霍兴成 刘林 +3 位作者 陈展 黄宗华 赵飞 李靖 《暖通空调》 2024年第4期150-157,172,共9页
提出了基于高架地板下夹层空气流速的量纲一速度参数K_(1),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不同洁净室结构形式、风机过滤单元布置率和出口风速等条件下的空态洁净室高架地板布置方式与下夹层空气流速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K_(1)&l... 提出了基于高架地板下夹层空气流速的量纲一速度参数K_(1),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不同洁净室结构形式、风机过滤单元布置率和出口风速等条件下的空态洁净室高架地板布置方式与下夹层空气流速的匹配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K_(1)<5时,洁净室内宜使用相同规格开孔率的孔板均匀布置;当5≤K_(1)<9时,应优先使用具有一定压力梯度变化的孔板非均匀布置,其次使用低开孔率的孔板均匀布置;当K_(1)≥9时,应使用具有较大压力梯度的孔板非均匀布置,且K_(1)值越大,靠近回风道位置孔板开孔率越小,孔板压力梯度变化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净室 单向流 孔板布置 开孔率 气流组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手术室滑动门开启条件下流场测试分析
7
作者 史赫扬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5期672-678,共7页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内部的气压往往高于室外大约20Pa,这是为了避免室外受污染空气侵入室内,以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然而当手术室门打开时,手术室和外部走廊的压差将消失,这会导致手术室的密封性失效。如果在门开启期间有人员进出手术室,... 通常情况下,手术室内部的气压往往高于室外大约20Pa,这是为了避免室外受污染空气侵入室内,以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然而当手术室门打开时,手术室和外部走廊的压差将消失,这会导致手术室的密封性失效。如果在门开启期间有人员进出手术室,这会在门口引起额外的干扰。采用超声波三维风速计测量了人员进出期间门口瞬时的气流变化。结果显示当采用类似使用滑动门,保持初始正压为20Pa,在开门期间排风量降至初始值的50%等措施,即使没有人进出,开关门的过程中仍会有少量走廊受污染的空气进入手术室。此外当有人进入或者离开手术室的瞬间,走廊的受污染空气仍然会侵入手术室。相对于无人员进出的工况,有人员进出会使得进入手术室的空气量增加83.8%,大约0.269m3,离开手术室的空气增加13.6%,大约0.424m3。本研究为手术室通风的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门开启 室内外空气交换 活塞流
下载PDF
邯钢1号高炉中心加焦布料制度应用实践
8
作者 李铭 迟鹏逦 李子亮 《甘肃冶金》 2024年第4期61-64,共4页
邯钢1号高炉因受制于原料条件采用中心加焦的布料制度,料制进行了三次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均实现了对炉内气流进行调节,达到稳定炉况、提高产量和降低燃料比的目的。对三次料制调整过程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料制... 邯钢1号高炉因受制于原料条件采用中心加焦的布料制度,料制进行了三次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一定时期内均实现了对炉内气流进行调节,达到稳定炉况、提高产量和降低燃料比的目的。对三次料制调整过程产生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料制调整中应坚持以中心为主,兼顾边缘管理,在基准料制的基础上结合炉况实际进行微调,实现高产低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 布料制度 中心加焦 气流 燃料比 煤气利用率
下载PDF
气固分离式沙障防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呈冉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针对风沙流中气、固相介质运动特征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分离式沙障,并借助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速下的沙障周围的流场特征和阻沙效率,同时对其防沙稳定性和防沙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沙障时,气... 针对风沙流中气、固相介质运动特征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分离式沙障,并借助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速下的沙障周围的流场特征和阻沙效率,同时对其防沙稳定性和防沙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沙障时,气流因阻碍效应在其迎风侧形成减速区,因文丘里效应在其正上方形成高速区,因逆压梯度和涡旋流在其背风侧形成紊流区;沙障顶部以下范围,水平风速近似呈“U”形分布,而沙障顶部以上范围,水平风速近似呈“Ω”形分布;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大,沙障周围的风速呈递增趋势,但其阻沙率呈轻微的递减趋势,表明气固分离式沙障对环境风速的敏感性较弱,在多风速环境下较传统沙障的稳定性更高。该沙障利用多次绕流达到大幅提高阻沙的效率,这种新思路可为类似的沙障提供借鉴,对工程防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分离式沙障 防沙性能 流场结构 阻沙率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制冷剂泵-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10
作者 李云翔 张蕾 刘春慧 《制冷与空调》 2023年第12期25-33,37,共10页
通过采用Dymola仿真方法研究使用制冷剂泵-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对负载进行制冷时,环境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和运行参数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蒸气压缩制冷模式,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压缩机的频率增大、制冷量增大才能满足降温速率... 通过采用Dymola仿真方法研究使用制冷剂泵-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对负载进行制冷时,环境温度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和运行参数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蒸气压缩制冷模式,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压缩机的频率增大、制冷量增大才能满足降温速率的需求,同时系统功率和耗电量上升,当环境温度从20℃升高至60℃时,系统的耗电量从0.88 kW·h升高至3.07 kW·h;对于制冷剂泵循环模式,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可通过提高制冷剂泵频率和增大风机风量满足降温速率的需要。在本文所给定的条件下,环境温度为23℃是使用制冷剂泵循环系统达到目标的极限温度。当环境温度从15℃升高至23℃时,制冷剂泵循环系统的耗电量从0.20 kW·h升高至2.05 kW·h。制冷剂泵-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两种模式的切换温度应该在环境温度20℃附近,高于20℃时启用蒸气压缩制冷模式,反之启用制冷剂泵循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剂泵-蒸气压缩复合制冷系统 负载 系统性能 风量 降温速率
下载PDF
机房气流优化实测分析
11
作者 邸涵宇 李玉昇 +2 位作者 王未 赵运海 李哲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3年第S01期225-229,共5页
为提高机房空调能效,本文针对现有汇聚机房气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送风方式对于机房气流流场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将优化送风方式的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空调能效和电源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为提高机房空调能效,本文针对现有汇聚机房气流组织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通过仿真模拟出不同送风方式对于机房气流流场的影响,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将优化送风方式的方案与常规方案的空调能效和电源使用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采用下送风空调可以优化机房气流组织,更有效地提升房间的冷量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组织 空调能效 电源使用效率 冷量利用率
下载PDF
膜生物反应器操作条件对EPS含量及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文静 樊耀波 +2 位作者 徐国良 袁栋栋 于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48,共8页
通过3组平行膜生物反应器(MBR)的长期实验,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和曝气强度下,膜污染状况、EPS浓度及其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泥负荷越高,混合液中所含溶解性EPS含量越高,被污染膜片所粘附的多糖也越多,膜污染速率越快;MBR混合... 通过3组平行膜生物反应器(MBR)的长期实验,考察了不同污泥负荷和曝气强度下,膜污染状况、EPS浓度及其组分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泥负荷越高,混合液中所含溶解性EPS含量越高,被污染膜片所粘附的多糖也越多,膜污染速率越快;MBR混合液的可过滤性与溶解性EPS,特别是多糖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多糖是重要的膜污染物质.当污泥负荷在0.08 kgCOD/(kgMLVSS.d)左右时,反应器能较长时间稳定运行.在稳定运行的系统中,曝气强度对EPS浓度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胞外聚合物 膜污染 污泥负荷 曝气量
下载PDF
储粮机械通风中的节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国峰 宋伟 +1 位作者 杨大明 汪峰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70,共4页
本文就机械通风系统设计中,通风参数的选择对节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1)单位通风量增加1倍,虽然通风时间缩短1半,但通风所需要的动力为原来的5倍;(2)粮堆中杂质含量高将增加粮层阻力,导致风量下降,延长通风时间;泥土、草... 本文就机械通风系统设计中,通风参数的选择对节能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与分析。结果表明(1)单位通风量增加1倍,虽然通风时间缩短1半,但通风所需要的动力为原来的5倍;(2)粮堆中杂质含量高将增加粮层阻力,导致风量下降,延长通风时间;泥土、草籽等小杂的影响比大杂显著,杂质对容重大的小颗粒粮的影响大;(3)两台风机并联工作的总风量不超过单台风机风量的1.5倍,所以应尽量避免通风机并联工作;(4)应将单位功率送风量Es(m3/kwh)作为衡量通风机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机械通风系统 通风时间 草籽 粮堆 容重 通风参数 增加 衡量 影响
下载PDF
气流对做青环境及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金心怡 王秀萍 +2 位作者 吉克温 马翠兰 鲍贵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模拟正压全面送风空调做青环境和密闭空调做青环境,对做青过程两种环境的气温、气湿、气质等参数以及青叶呼吸速率进行在线测定,探明气流对做青环境、青叶生理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气流条件下的叶层空气湿度、CO2含量和... 模拟正压全面送风空调做青环境和密闭空调做青环境,对做青过程两种环境的气温、气湿、气质等参数以及青叶呼吸速率进行在线测定,探明气流对做青环境、青叶生理变化及毛茶品质的影响。实验表明,两种气流条件下的叶层空气湿度、CO2含量和青叶呼吸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气流控制的空调做青环境的毛茶品质优于密闭空调做青环境的毛茶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 做青环境 乌龙茶 品质 呼吸速率 叶层空气湿度
下载PDF
环境侧风与湿式冷却塔塔内通风量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高明 赵元宾 +1 位作者 张磊 孙奉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18-22,141,共5页
基于相似原理,通过热态模型实验,研究环境侧风下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环境侧风破坏了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的轴对称分布规律,环境风速大于0.2 m/s时各处进风的不均匀性更加明显。与无风工况相比,当环境风速... 基于相似原理,通过热态模型实验,研究环境侧风下自然通风湿式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环境侧风破坏了冷却塔底部周向进风的轴对称分布规律,环境风速大于0.2 m/s时各处进风的不均匀性更加明显。与无风工况相比,当环境风速为0.4 m/s左右时,迎风面进风口风速为无风时的1.875倍,而背风面进风口风速仅为无风时的30%。同时分析了环境侧风下塔内漩涡分布规律,由进风口风速分布及塔内漩涡的分布规律可知,环境侧风严重影响了塔内通风量,恶化了塔内的传热传质性能。通过热态模型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塔内通风量(用空气重量风速表示)与环境侧风的关系,并通过140MW机组现场测试,验证了环境侧风与塔内通风量关系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侧风 湿式冷却塔 进塔风速 漩涡分布 通风量
下载PDF
某型涡扇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及附面层的测量与计算 被引量:11
16
作者 史建邦 申世才 +1 位作者 马燕荣 赵海刚 《测控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41,共4页
航空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是发动机的重要性能参数,其测量的准确性对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以往的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的测量和计算经验,采用新型附面层压力组合耙测量发动机进口流场信息,建立了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算模型,并使... 航空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是发动机的重要性能参数,其测量的准确性对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以往的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的测量和计算经验,采用新型附面层压力组合耙测量发动机进口流场信息,建立了发动机空气流量计算模型,并使用面积分块和附面层修正的方法得到发动机空气流量。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中间状态空气流量测量值与设计值基本一致,附面层对空气流量的影响大约为2%~3%,新型的附面层压力组合耙能够丰富且准确地获得发动机进口流场及其附面层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空气流量 测量耙 附面层
下载PDF
风速分布对双排管两流路蒸发器性能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权旭 孙敏超 黄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0-55,共6页
利用EVAP-COND软件计算分析了风速均匀分布以及风速呈下三角、上三角、中三角分布对双排管两流路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分布越均匀,蒸发器的换热量越大,风速呈中三角、上三角和下三角分布时蒸发器的换热量分别比均匀分布时小8... 利用EVAP-COND软件计算分析了风速均匀分布以及风速呈下三角、上三角、中三角分布对双排管两流路蒸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分布越均匀,蒸发器的换热量越大,风速呈中三角、上三角和下三角分布时蒸发器的换热量分别比均匀分布时小8.5%、34.3%和35.3%;风速非均匀分布使两支路的风量不同,导致总传热系数减小,从而使得蒸发器的换热量减小;两支路的风量差别越大,制冷剂出口状态差别越大,制冷剂流量就越小,蒸发器的总换热量也就越小;风量大的支路易产生逆向传热现象,这更加恶化了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而空气温度低于制冷剂温度是逆向传热产生的原因;风速非均匀分布时,支路数对蒸发器的性能影响非常显著,存在着使蒸发器换热量最大化的最佳支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分布 蒸发器 换热量 风量 制冷剂出口状态
下载PDF
果蔬差压通风预冷冷却均匀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强 王伟锋 杨静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5-78,共4页
对于差压通风预冷除了冷却速度,包装箱内果蔬冷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其保鲜品质。提出基于方差分析的评价冷却均匀性的指标——均匀度。建立了果蔬差压通风预冷试验台,对黄金梨在不同送风速度、包装箱开孔形状、开孔面积、及箱内排列方... 对于差压通风预冷除了冷却速度,包装箱内果蔬冷却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其保鲜品质。提出基于方差分析的评价冷却均匀性的指标——均匀度。建立了果蔬差压通风预冷试验台,对黄金梨在不同送风速度、包装箱开孔形状、开孔面积、及箱内排列方式等工况下的差压预冷过程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了相关参数对包装箱内黄金梨冷却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内黄金梨直排摆放工况下的流场比较均匀,冷风送风速度在1.5~2m/s时,圆形开孔包装箱且开孔直径45mm左右,黄金梨的冷却均匀性较好,均匀度σ在0.1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与储藏 采后处理 差压预冷 冷却均匀性 送风速度 开孔形状 开孔大小 排列方式
下载PDF
某型涡扇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测量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申世才 王小峰 +1 位作者 高扬 马燕荣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806-1808,共3页
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飞行台试飞,以某型涡扇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误差计算模型,其次采用辨识方法确定了测量参数的敏感系数,最后针对测量参数的无量纲敏感系数随飞行高度... 基于某型涡扇发动机飞行台试飞,以某型涡扇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计算模型以及相应的误差计算模型,其次采用辨识方法确定了测量参数的敏感系数,最后针对测量参数的无量纲敏感系数随飞行高度和发动机状态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发动机进口空气对测量截面半径最为敏感,其次为主流区总压、主流区总温和主流区总静压差,对附面层位移厚度敏感性较差,且在发动机设计状态附面层对空气流量的影响为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空气流量 附面层位移厚度 测量参数 敏感系数
下载PDF
黄金梨差压预冷送风速度的选择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强 陈焕新 董德发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62,共4页
送风速度是差压预冷包装箱两侧形成稳定压差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果蔬冷却速度、冷却均匀性、干耗及差压风机能耗的主要因素。对5种不同送风速度工况下黄金梨差压预冷过程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送风速度对黄金梨7/8冷却时间、冷却均匀性... 送风速度是差压预冷包装箱两侧形成稳定压差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影响果蔬冷却速度、冷却均匀性、干耗及差压风机能耗的主要因素。对5种不同送风速度工况下黄金梨差压预冷过程进行了测试,分析了送风速度对黄金梨7/8冷却时间、冷却均匀性及输入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风速时,加大送风速度可以有效缩短黄金梨的7/8冷却时间,提高冷却均匀性;当风速超过1.5m/s时,风速的进一步增加对黄金梨的7/8冷却时间的影响较小,降幅基本在3%左右,对均匀度影响也不很明显;而差压风机的输入功率将以三次方规律递增,同时风速的增大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大黄金梨的干耗。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送风速度选1.5~2m/s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学 采后处理 差压预冷 送风速度 冷却速度 冷却均匀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