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验证探讨二至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单梦丹 钟应彬 +1 位作者 罗曼 肖明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53-216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验证探讨二至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筛选药物-疾病-靶标-通路关键指标。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给予二至丸干预,采用膜联蛋白V...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细胞实验验证探讨二至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筛选药物-疾病-靶标-通路关键指标。培养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给予二至丸干预,采用膜联蛋白V(Annexin V)-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测定细胞侵袭能力,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蛋白激酶B(Akt)、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c-Myc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CCND1、c-Myc、GSK-3β、磷酸化糖原合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结果】获得二至丸14个有效成分。二至丸治疗MM涉及靶点142个,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可能主要集中在癌症通路、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樨草素和槲皮素与GSK-3β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及稳定性。进一步细胞实验验证发现,与空白组比较,二至丸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侵袭数减少,GSK-3β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升高,CCND1、Akt和c-Myc的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呈剂量依赖性,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二至丸对MM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木犀草素和槲皮素等关键活性成分,促进GSK-3β表达,并抑制Akt/GSK-3β/CCND1/c-Myc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多发性骨髓瘤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木犀草素 槲皮素 gsk- akt/gsk-3β/ccnd1/c-myc通路 RPMI-8226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