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2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Fe金属复合涂层冷喷沉积行为及结构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洪涛 陈枭 +2 位作者 白小波 纪岗昌 董增祥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为研究Al/Fe复合粉末在冷喷涂沉积过程中的粒子碰撞变形行为、结合机理及涂层组织结构特征,以机械混合Fe、Al粉末为喷涂原料(w(Al)∶w(Fe)=85∶15),使用冷喷涂沉积Al/Fe金属复合涂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仪等... 为研究Al/Fe复合粉末在冷喷涂沉积过程中的粒子碰撞变形行为、结合机理及涂层组织结构特征,以机械混合Fe、Al粉末为喷涂原料(w(Al)∶w(Fe)=85∶15),使用冷喷涂沉积Al/Fe金属复合涂层。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及显微硬度仪等分析Al/Fe复合涂层的显微组织、相结构、硬度及Fe、Al粒子的变形形貌。结果表明:Al粒子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发生强烈塑形变形明显扁平化,并通过机械咬合形成致密的基体相,而硬度较高的Fe粒子则变形较少,基本保持初始形貌并弥散分布在Al基体之中;Al粒子内部靠近碰撞界面处的晶粒由于强烈变形被明显拉长,而远离碰撞界面的晶粒则保持近似球形;冷喷Al/Fe金属复合涂层的相结构与初始喷涂粉末完全相同,涂层组织致密,孔隙率约为1.2%,涂层的硬度显著高于初始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金属复合涂层 冷喷涂 沉积特性 组织结构
下载PDF
Al/Fe液-固界面扩散反应层生长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蒋淑英 李世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66,共5页
采用镶嵌式技术制备了Al/Fe扩散偶,在铝熔点以上铁熔点以下进行扩散热处理,对Al/Fe液-固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生长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Fe2Al5是热处理保温过程中唯一生成的新生相。在Fe2Al5连续单相层形成之... 采用镶嵌式技术制备了Al/Fe扩散偶,在铝熔点以上铁熔点以下进行扩散热处理,对Al/Fe液-固界面扩散反应层的生长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生长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Fe2Al5是热处理保温过程中唯一生成的新生相。在Fe2Al5连续单相层形成之前,其生长受Al原子和Fe原子的化学反应控制;一旦连续的Fe2Al5单相层形成,其生长则主要依赖于Al原子沿其晶界的扩散控制,且伴随着其晶粒尺寸的长大。在800℃以下热处理,可忽略晶粒长大对原子扩散的影响,其生长动力学方程为:y=2020.96exp(-78490/RT)t0.25。但当热处理温度超过铁熔点的0.7倍后,则不能忽略晶粒长大的影响,应适当减小生长动力学方程中的生长指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液-固界面 扩散反应层 生长机理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Al/Fe_2O_3反应合成材料热力学 被引量:2
3
作者 曾桂生 谢刚 张雄飞 《云南冶金》 2003年第3期31-35,共5页
运用CALPHAD技术,基于多组元多相复杂平衡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用大型集成数据库F A C T系统,考察了铝和氧化铁经典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规律。针对材料的反应合成技术,计算了化学计量铝和氧化铁体系以及各种产物中物种的相变情况... 运用CALPHAD技术,基于多组元多相复杂平衡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用大型集成数据库F A C T系统,考察了铝和氧化铁经典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规律。针对材料的反应合成技术,计算了化学计量铝和氧化铁体系以及各种产物中物种的相变情况;分析了原料初始温度、配料比和SiO2含量对绝热温度和平衡组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2O3复合材料 反应合成 热力学 绝热温度 计算材料工程 化学计量 数据库
下载PDF
稀土Y_2O_3对激光熔覆Al/Fe基合金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朱涛 朱维东 +1 位作者 周芳 黄碧芳 《现代机械》 2012年第5期77-80,共4页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Al/Fe基合金涂层。通过Olympus金相显微镜、SEM、EDS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稀土Y2O3的添加对熔覆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2O3的添加,加剧了激光熔覆过程中的铝热反应,提高熔覆层...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低碳钢表面制备了Al/Fe基合金涂层。通过Olympus金相显微镜、SEM、EDS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稀土Y2O3的添加对熔覆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Y2O3的添加,加剧了激光熔覆过程中的铝热反应,提高熔覆层凝固温度,增大熔覆层及结合区白亮带的厚度。通过与合金元素的交互作用改变了熔覆层中合金元素的分布,使合金元素含量自结合区至熔覆层表层呈增加趋势,细化了晶粒,提高熔覆层整体硬度。同时Y2O3在熔覆过程中可部分代替C的还原作用,减少C的损失,并使C和Cr大量富集于熔覆层表层,极大地提高熔覆层表层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Y2O3 激光熔覆 al/fe基合金
下载PDF
PTFE/Al/Fe_2O_3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7
5
作者 黄骏逸 方向 +2 位作者 李裕春 王怀玺 宋佳星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0,共5页
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体,Al/Fe_2O_3混合物为填料的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和撞击感度,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PTFE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以及烧结温度的增加,材料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基体,Al/Fe_2O_3混合物为填料的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和撞击感度,探讨了不同烧结温度和不同PTFE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TFE含量以及烧结温度的增加,材料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TFE质量分数在70%和80%的PTFE/Al/Fe_2O_3复合材料在烧结温度340~370℃的范围时,能够在准静态压缩过程中产生剧烈反应,发出爆炸声和明亮的火光。370℃烧结的PTFE质量分数为70%的复合材料的撞击感度最高,特性落高值仅有37 cm,非常敏感。在同一烧结温度下,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撞击感度先增加后降低;PTFE含量相同时,随烧结温度的增加,材料撞击感度为先增加后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al/fe2O3 力学性能 反应特性 撞击感度
下载PDF
Al/Fe异种金属钎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继明 王晓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1-203,206,共4页
采用Al-7Si-20Cu钎料在真空钎焊条件下(不添加钎剂)对1060铝合金与Q235钢(镀Ni与不镀Ni)进行钎焊试验,研究了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70℃钎焊5 min时,Fe表面不镀Ni时,Fe侧界面处生成厚度较大的Fe_2A_(l5)和FeAl_... 采用Al-7Si-20Cu钎料在真空钎焊条件下(不添加钎剂)对1060铝合金与Q235钢(镀Ni与不镀Ni)进行钎焊试验,研究了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570℃钎焊5 min时,Fe表面不镀Ni时,Fe侧界面处生成厚度较大的Fe_2A_(l5)和FeAl_3脆性化合物,接头抗剪切强度仅为40 MPa。当Fe表面镀Ni后,Ni层的存在抑制了脆性Fe-Al化合物的形成,Fe侧界面生成Ni_2Al_3和NiAl_3化合物层,接头的剪切强度显著提高。延长钎焊时间,Ni_2Al_3层变薄,Ni Al3层增厚,接头剪切强度提高。当钎焊时间继续增加,Ni层消失,再次生成Fe-Al化合物,接头剪切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异种金属 真空钎焊 显微组织 剪切强度
下载PDF
Al/Fe/Ni界面固态扩散实验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亓婧 宋玉强 李世春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1-94,共4页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含有Al/Fe,Al/Ni和Fe/Ni两相界面和Al/Fe/Ni三相交接点的扩散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背散射技术和微区能谱分析技术对扩散偶的界面反应区域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相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新相的生成...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含有Al/Fe,Al/Ni和Fe/Ni两相界面和Al/Fe/Ni三相交接点的扩散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背散射技术和微区能谱分析技术对扩散偶的界面反应区域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两相界面处金属间化合物新相的生成受扩散动力学和热力学双重因素的控制,Al/Ni和Al/Fe两相界面均生成富Al金属间化合物,Fe/Ni界面上只存在界面模糊的固溶体组织,Al/Fe/Ni三相交接点附近没有三元金属间化合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Ni扩散偶 扩散层 界面 固态扩散
下载PDF
水溶液中电泳沉积制备纳米铝热剂Al/Fe_2O_3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茜 黎学明 郭晓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0-212,共3页
采用柠檬酸和丙烯酸分别作纳米Fe_2O_3和纳米Al的分散剂,利用电泳沉积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Al/Fe_2O_3纳米铝热剂。与采用有机溶剂相比,该实验电压和电泳时间降至20V及10min。利用SEM、XRD、FT-IR、Zeta电位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 采用柠檬酸和丙烯酸分别作纳米Fe_2O_3和纳米Al的分散剂,利用电泳沉积方法在水溶液中制备Al/Fe_2O_3纳米铝热剂。与采用有机溶剂相比,该实验电压和电泳时间降至20V及10min。利用SEM、XRD、FT-IR、Zeta电位和TG-DSC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Fe_2O_3和纳米Al表面均修饰有羧基,在水溶液中能较稳定存在;悬浮液中Al∶Fe_2O_3(摩尔质量比)为5∶1时放热量最大,达到5973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铝热剂al/fe2O3 电泳沉积 水溶液 柠檬酸 丙烯酸 放热量
下载PDF
A.ferrooxidans培养过程中Al/Fe(摩尔比)对铁矿物形成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姜艾伶 刘佳欣 +2 位作者 熊慧欣 程琳 齐维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82-788,共7页
主要研究了磷酸铝(AlPO4)的加入量对氧化亚铁硫杆菌HX3培养液中铁矿物形成的影响,并对相应沉淀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lPO4的加入对细菌培养过程中Fe^2+的氧化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Fe^3+的水解和初始铁矿物相的形成,也可加... 主要研究了磷酸铝(AlPO4)的加入量对氧化亚铁硫杆菌HX3培养液中铁矿物形成的影响,并对相应沉淀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lPO4的加入对细菌培养过程中Fe^2+的氧化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Fe^3+的水解和初始铁矿物相的形成,也可加速黄钾铁矾的转化形成。Al/Fe(摩尔比)为0.04~1的培养液中主要形成产物为施威特曼石和黄钾铁矾;Al/Fe为0.4和1时另有磷酸铁矿形成。较高的Al/Fe比值和磷酸根含量有利于磷酸铁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矿化 铁矿物 氧化亚铁硫杆菌 al/fe(摩尔比) 表征
下载PDF
PTFE/Al/Fe_2O_3三元反应材料的力学及反应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骏逸 方向 +2 位作者 李裕春 吴家祥 任俊凯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2-358,共7页
为研究PTFE/Al/Fe_2O_3反应材料在准静态压缩和落锤撞击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和反应特性,在PTFE/Al基础配方中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Fe_2O_3,制备了PTFE/Al/Fe_2O_3三元反应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 为研究PTFE/Al/Fe_2O_3反应材料在准静态压缩和落锤撞击条件下的力学响应和反应特性,在PTFE/Al基础配方中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Fe_2O_3,制备了PTFE/Al/Fe_2O_3三元反应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用准静态压缩和落锤撞击试验研究了材料的力学和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PTFE/Al/Fe_2O_3反应材料压缩强度先增加后减小,当Fe_2O_3体积分数为15%时,材料的压缩强度达到最大,为88MPa;含Fe_2O_3体积分数5%的反应材料在准静态压缩和落锤撞击条件下均能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但对其反应产物的XRD分析表明,Fe_2O_3与Al之间的铝热反应并未被触发;Fe_2O_3体积分数为15%和25%的反应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未见发火现象,但在落锤撞击试验中,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和燃烧,并在其反应产物中检测到了AlF_3、Al_2O_3、Fe、FeF_2、FeO(OH)的衍射峰,表明发生了铝热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al/fe2O3 反应材料 准静态压缩 落锤撞击 反应性能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g/Al/Fe Hydrotalcite with Superb Absorption Capacity toward Congo Red 被引量:2
11
作者 YANG Kai DU Yi SHEN Jie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9年第4期866-875,共10页
Mg/Al/F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AF-LDH1) wa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with th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s the template, and the ethanol system was benefit to growth of sample. The nature in the resulting MAF-... Mg/Al/Fe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AF-LDH1) was prepar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with th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as the template, and the ethanol system was benefit to growth of sample. The nature in the resulting MAF-LDH was investigated by X-ray diffraction,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a,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N2 adsorption-desorption.The morphology of MAF-LDH1 is petal-like with the size of 400-500 nm and the thickness about 10-20 nm.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of the samples was evaluated by absorption of the Congo red(CR) solutions. Compared with Mg/Al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MA-LDH),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MAF-LDH1 samples were 943.4 mg/g which was greatly enhanced. Furthermore, after seven cycling tests, the adsorption performance was still up to 90%.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and followed the pseudo-second-order kinetic model and Freundlich model. This work provide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adsorptive properties of hydrotalcite-like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Mg/al/fe HYDROTalCITE CONGO RED ETHANOL system
下载PDF
Al/Fe2O3/PTFE材料压缩力学性能与冲击反应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骏逸 方向 +3 位作者 高振儒 吴家祥 李裕春 江伟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601,共6页
为研究铝/三氧化二铁/聚四氟乙烯(Al/Fe_2O_3/PTFE)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和落锤冲击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在Al/Fe_2O_3基础上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PTFE作为粘合剂,制备了多功能结构性Al/Fe_2O_3/PTFE含能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为研究铝/三氧化二铁/聚四氟乙烯(Al/Fe_2O_3/PTFE)材料在准静态压缩情况下的力学性能和落锤冲击条件下的反应特性,在Al/Fe_2O_3基础上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PTFE作为粘合剂,制备了多功能结构性Al/Fe_2O_3/PTFE含能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准静态压缩条件下,随着PTFE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压缩强度、应变硬化模量、屈服强度、密度以及最大真实应变逐渐增大。当PTFE体积分数由40%增加到80%时,复合材料的强度由16 MPa逐渐上升到87 MPa。在落锤冲击条件下,PTFE体积分数为40%和60%的Al/Fe_2O_3/PTFE复合材料均能在落锤冲击下发生剧烈爆炸和燃烧,而加入80%PTFE的复合材料在高速摄影下也仅观察到微弱的火星,反应十分微弱。随着PTFE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感度逐渐降低,特性落高分别为55,58 cm和85 cm,发火延时分别为50,100μs和200μs。40%PTFE含量的Al/Fe_2O_3/PTFE复合材料落锤冲击后产物为AlF_3、Al_2O_3、FeF_2和炭黑,证实了铝热反应的发生,FeF_2不是PTFE与Fe_2O_3反应的产物,而是由铝热反应产生的Fe与PTFE分解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热剂(al/fe2O3) 聚四氟乙烯(PTfe) 准静态压缩 落锤冲击 反应特性
下载PDF
电沉积Al/Fe/Cu多层薄膜的固态扩散研究
13
作者 李小凡 王玲玲 +2 位作者 黄维清 李绍禄 李德意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0-22,29,共4页
 采用AlCl3 NaCl熔融盐镀铝、FeSO4溶液镀铁、CuSO4溶液镀铜得到了结构完整、界面清晰的Al/Fe/Cu多层薄膜。研究了电流密度、时间、温度对镀铝层性能及电流效率的影响。采用X 射线衍射仪对该多层薄膜热处理前后进行了表征,并用金相显...  采用AlCl3 NaCl熔融盐镀铝、FeSO4溶液镀铁、CuSO4溶液镀铜得到了结构完整、界面清晰的Al/Fe/Cu多层薄膜。研究了电流密度、时间、温度对镀铝层性能及电流效率的影响。采用X 射线衍射仪对该多层薄膜热处理前后进行了表征,并用金相显微镜对其结构与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多层薄膜致密均匀且各层之间结合力良好;通过热处理后得到了一面心立方结构的新相,该新相基本结构与Cu大致相同,且多层薄膜中铁铜质量比越低,越有利于该新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AI/fe/Cu多层薄膜 固态扩散
下载PDF
热处理对Al/Fe双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层中间相生长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汪蓓 李立新 王小刚 《南方金属》 CAS 2011年第4期27-30,共4页
为了探究轧制前后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双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层中间化合物(interm etallic compounds,以下简称IMC)生长规律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对25组试样在不同轧前及轧后热处理条件下中间化合物的厚度进行了实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Fe/A l... 为了探究轧制前后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双金属复合材料结合层中间化合物(interm etallic compounds,以下简称IMC)生长规律的影响,设计正交实验,对25组试样在不同轧前及轧后热处理条件下中间化合物的厚度进行了实测,以此为基础,建立了Fe/A l双金属界面上中间化合物厚度与轧制前后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的相关关系模型,结果表明:中间化合物的厚度与轧制前后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均有密切关系,轧前热处理对IMC的生成、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复合材料 中间化合物 结合强度 扩散
下载PDF
不同形貌Al-Fe金属的块体压制成形模拟研究
15
作者 李振亮 王鑫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77,共7页
文章以含40%Al的Al-Fe复合金属为研究对象,对颗粒状和屑状40Al-Fe复合金属分别进行压制预变形,并对屑状40Al-Fe复合金属预制坯进行了二次热压缩变形,重点研究压制预变形及二次热压缩对Al-Fe复合金属成形性和界面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为16... 文章以含40%Al的Al-Fe复合金属为研究对象,对颗粒状和屑状40Al-Fe复合金属分别进行压制预变形,并对屑状40Al-Fe复合金属预制坯进行了二次热压缩变形,重点研究压制预变形及二次热压缩对Al-Fe复合金属成形性和界面影响。结果表明:压力为16 MPa时,颗粒状40Al-Fe复合金属预制坯(密度为4.54 g/cm^(3))成形性良好且形成致密界面;压力为16 MPa时,屑状40Al-Fe复合金属预制坯(密度为3.50 g/cm3)可以成形但界面存在孔洞,Al屑主要为“片层状”“狗牙状”“圆圈状”“波浪状”,其经二次热压缩变形,“圆圈状”Al屑连成一个整体,“狗牙状”与“波浪状”Al屑均演变为“片层状”,而Fe屑仍为“片层状”“块状”,未发生明显变形。变形温度300℃、变形速率0.5 s^(-1)、变形程度0.1是目前生产工艺最佳参数,此时屑状40Al-Fe复合金属成形性最佳且界面结合良好(密度为4.66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成形 al-fe复合金属 界面
下载PDF
Fe、Ni元素微合金化对Al-11Si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刘清 王若超 +2 位作者 晁延吉 齐志峰 刘洪涛 《轻金属》 2024年第4期44-49,共6页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EDS)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Ni(1.2及1.6wt.%)和Fe(0.6及0.8wt.%)含量对Al-11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Ni元素对于Al-11Si合金中富含Fe相...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散射X射线光谱(EDS)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Ni(1.2及1.6wt.%)和Fe(0.6及0.8wt.%)含量对Al-11Si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及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Ni元素对于Al-11Si合金中富含Fe相的类型、形态和分布具有积极作用。在Al-11Si铝合金中添加1.2wt.%Ni和0.6wt.%Fe可以生成一种类似“汉字状”的富Fe强化相。当进一步增加到1.6wt.%Ni和0.8wt.%Fe后,富Fe相变为了长针状,对Al基体产生严重的割裂作用,降低了合金力学性能。由于含有1.2wt.%Ni和0.6wt.%Fe的Al-11Si铝合金中生成了“汉字状”富Fe强化相,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在350℃的测试温度下,Al-11Si铝合金的抗拉强度(UTS)达到了13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1Si铝合金 Ni含量 fe含量 fe 力学性能
下载PDF
Sc对Al/Fe层状复合材料界面化合物生长行为的影响
17
作者 王振 高坤元 +3 位作者 张小军 聂祚仁 黄晖 吴晓蓝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采用SEM、EDS等手段研究了铝侧添加Sc元素对Al/Fe复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种类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复合的Al/Fe复合板在475~640℃退火1 h后均产生了连续的界面化合物,在560℃及以下时,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 采用SEM、EDS等手段研究了铝侧添加Sc元素对Al/Fe复合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种类及组织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轧复合的Al/Fe复合板在475~640℃退火1 h后均产生了连续的界面化合物,在560℃及以下时,金属间化合物厚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560℃以上时,含Sc的复合板界面金属间化合物增长趋势明显变缓,厚度大幅降低,这表明Al侧添加Sc元素不能完全抑制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产生。同时,Sc元素的添加并未改变界面化合物的种类及分布,界面化合物从Al侧到Fe侧依次为FeAl_(3)、Fe_(2)Al_(5)、FeAl。在475℃时,Fe侧Fe_(2)Al_(5)相呈细小的锯齿状形貌,但整体十分平整,在580℃时,Fe侧Fe_(2)Al_(5)相呈粗大“指状”形貌,起伏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铁复合 微合金化 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孔隙和α-Al(Fe/Mn)Si相对高压压铸Al-7Si-0.2Mg合金塑性的影响
18
作者 杨雨童 黄诗尧 +4 位作者 郑江 杨莉 程晓农 陈睿凯 韩维建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78-391,共14页
采用高压压铸工艺制备两批次不同尺寸的Al-7Si-0.2Mg(质量分数,%)合金,获得显微组织和孔隙非均匀分布的薄壁铸件,并对比研究孔隙和显微组织对铸态合金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件和不同位置样品的伸长率有较大波动(9.7%~17.9%)。当... 采用高压压铸工艺制备两批次不同尺寸的Al-7Si-0.2Mg(质量分数,%)合金,获得显微组织和孔隙非均匀分布的薄壁铸件,并对比研究孔隙和显微组织对铸态合金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铸件和不同位置样品的伸长率有较大波动(9.7%~17.9%)。当合金存在大面积孔隙时,有效承载面积减小导致由孔隙产生的应力集中使合金伸长率显著降低。当合金只存在小面积孔隙时,塑性变形过程中合金中的α-Al(Fe/Mn)Si相先于共晶硅相发生脆性断裂,α-Al(Fe/Mn)Si相的数量密度对伸长率的波动起主导作用,具有高数量密度α-Al(Fe/Mn)Si相试样的伸长率显著降低。此外,局部较高的冷却速率导致铸件α-Al(Fe/Mn)Si相数量密度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压铸 al-7Si-0.2Mg合金 孔隙 α-al(fe/Mn)Si相 塑性
下载PDF
Fe-Al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综述
19
作者 陈维铅 喇培清 +1 位作者 李亚明 许世鹏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42-153,共12页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良好等优点,且成本低廉,成为镍基高温合金潜在的替代结构材料。综述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元素掺杂/微合金化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涂层的室温脆性、高温强度、界面结... Fe-Al金属间化合物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抗高温氧化和耐腐蚀性良好等优点,且成本低廉,成为镍基高温合金潜在的替代结构材料。综述了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元素掺杂/微合金化对Fe-Al金属间化合物及涂层的室温脆性、高温强度、界面结合、抗高温氧化及耐腐蚀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设计了第一性原理研究B2型Fe-Al合金耐氯化盐腐蚀机理的理论计算方案,展望了第一性原理计算应用于Fe-Al合金及涂层材料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fe-al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 界面强度
下载PDF
Al-Cr-Fe-Mn-Ni高熵合金中的L2_(1)相的相稳定性及其性能研究
20
作者 易慧 吴长军 +3 位作者 周琛 刘亚 陆晓旺 苏旭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共9页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 为开发兼具良好强度与塑性的BCC基高熵合金,可引入与基体共格的B2或L2_(1)相。L2_(1)相具有更好的抗蠕变性能,有望在高温环境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对BCC型高熵合金中L2_(1)相的存在规律、相稳定性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的研究。为此,本工作研究了电弧熔炼制备的铸态Al_(0.5)Cr_(2.5-x)FeMn_(x)Ni(x=0.5~1.75)、Al_(0.75)Cr_(2.25-y)FeMn_(y)Ni(y=0.25~1.5)、AlCr_(2-z)FeMn_(z)Ni(z=0.5~1.5)高熵合金的相组成,及800℃或1000℃真空退火120 h对合金组织和相组成的影响。研究表明,这些合金中L2_(1)相的成分特征由40%~50%(原子分数)Ni和15%~20%(原子分数)Al、Mn组成。L2_(1)相只存在于Al含量为10%~15%(原子分数)的合金中,且多以BCC+L2_(1)两相共存,获得的组织为编织网状的调幅分解组织。当Al含量达到20%(原子分数)后,合金则由BCC+B2两相构成。L2_(1)相的存在会使BCC型XRD特征峰出现明显的峰分裂。经过800℃或1000℃退火后,合金中L2_(1)相仍能稳定存在,合金显微组织发生粗化并会形成σ或FCC相。铸态合金的硬度随Mn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含L2_(1)相的合金的硬度在463HV~558HV范围内。800℃退火会使含5%~15%(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降低70HV~100HV,但由于硬质σ相的析出,含20%~30%(原子分数)Mn的合金硬度提高200HV以上;1000℃退火后,由于软质FCC相的形成,合金的硬度略有降低,这些结果将为BCC型高熵合金的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r-fe-Mn-Ni 高熵合金 L2_(1)相 硬度 相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