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NO_2-Al(NO_3)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14
1
作者 陈丛瑾 黄克瀛 +1 位作者 李德良 王贵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碱性条件下在510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黄酮含量在12.032mg/L~96.256mg/L...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香椿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碱性条件下在510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黄酮含量在12.032mg/L~96.256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0.0119C—0.0084,相关系数R2=0.9998,方法的回收率为96.33%~1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本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叶 总黄酮 NaNO2-al(no3)3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HNO_3-Al(NO_3)_3络合浸出包头稀土精矿中的氟元素及其络合机理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梅 张晓伟 +2 位作者 刘佳 柳召刚 阳建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08-514,共7页
根据Al^3+与F^-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离子[A1F6]^3-,采用HNO_3-Al(NO_3)3溶液络合浸出包头稀土精矿中的氟元素。讨论HNO3浓度、Al(NO_3)3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温度和搅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氟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NO_3浓度为3... 根据Al^3+与F^-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离子[A1F6]^3-,采用HNO_3-Al(NO_3)3溶液络合浸出包头稀土精矿中的氟元素。讨论HNO3浓度、Al(NO_3)3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温度和搅拌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氟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NO_3浓度为3mol/L、Al(NO_3)3浓度为1.5mol/L、液固比(mL/g)为30:1、搅拌速度为300r/min、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稀土精矿中氟浸出率达到97.59%,从而使氟碳铈矿进入溶液中,达到与独居石分离的目的。F^-与Al^3+的络合机理研究表明:F^-与Al^3+能形成配位数是1~6的复杂稳定配合物,并随着氟铝比的增大,氯铝配合物向高配位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 Hno3-al(no3)3 络合 浸出
下载PDF
NaNO_2-Al(NO_3)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萼翅藤叶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晓军 刘佳佳 +1 位作者 李霞 任娜 《广东化工》 CAS 2008年第11期127-130,共4页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萼翅藤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碱性条件下在508 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A=0.523C-0.0122,相关系...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萼翅藤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并对测定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碱性条件下在508 nm处测定显色液的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回归方程A=0.523C-0.0122,相关系数R=0.9998,方法的回收率为90.28%~99.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7%;本方法简便、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萼翅藤 总黄酮 NaNO2-al(no3)3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超重力法强化Al(NO_3)_3絮凝脱除刚果红的研究
4
作者 张帮亮 张卫东 +2 位作者 周锡堂 韦鼎荣 黄伟莉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01,共4页
利用超重力机强化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Al(NO3)3絮凝脱除碱性水溶液中400 mg/L的刚果红。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超重力机转子转速1 500 r/min,刚果红与Al(NO3)3进液体积流量比为80/80条件下,刚果红一次性处理脱除率为93.6%,略高于同... 利用超重力机强化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Al(NO3)3絮凝脱除碱性水溶液中400 mg/L的刚果红。研究结果表明,温度40℃、超重力机转子转速1 500 r/min,刚果红与Al(NO3)3进液体积流量比为80/80条件下,刚果红一次性处理脱除率为93.6%,略高于同温度、同体积比条件下的手摇强力振荡法、1 500 r/min并流搅拌法、4 000 r/min均化仪搅拌法脱除刚果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力法 al(no3)3 刚果红
下载PDF
原位生成法制备Cu/Al_2O_3复合材料中Al(NO_3)_3分解温度的探讨
5
作者 魏梅红 洪琦 +1 位作者 段鹏征 王宝健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07年第6期29-32,39,共5页
为更好地控制铜基氧化铝弥散材料中氧化铝的粒度,本文在不加铜粉和加铜粉的两种条件下,通过研究Al(NO3)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情况及原位生成时弥散相氧化铝的粒径变化,发现Al(NO3)3分解得到的氧化铝颗粒的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为更好地控制铜基氧化铝弥散材料中氧化铝的粒度,本文在不加铜粉和加铜粉的两种条件下,通过研究Al(NO3)3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情况及原位生成时弥散相氧化铝的粒径变化,发现Al(NO3)3分解得到的氧化铝颗粒的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其分解产生细小均匀的Al2O3颗粒的最佳温度为550—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o3)3 弥散强化 分解温度 粒度
下载PDF
HNO_3-Al(NO_3)_3溶液分离包头混合稀土精矿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晓伟 李梅 +3 位作者 柳召刚 胡艳宏 刘佳 阳建平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8-596,共9页
根据Al3+与F-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离子[AlF6]3-,采用HNO3-Al(NO3)3溶液络合浸出包头混合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铈矿。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NO3-Al(NO3)3体系对稀土精矿浸出反应为自发过程。考察了HNO3浓度、Al(NO3)3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温... 根据Al3+与F-能形成稳定的络合离子[AlF6]3-,采用HNO3-Al(NO3)3溶液络合浸出包头混合稀土精矿中的氟碳铈矿。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HNO3-Al(NO3)3体系对稀土精矿浸出反应为自发过程。考察了HNO3浓度、Al(NO3)3浓度、液固比、搅拌速度、温度、搅拌时间这些因素对稀土精矿浸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HNO3浓度3 mol·L-1,Al(NO3)3浓度1.5 mol·L-1,液固比30∶1,搅拌速度300 r·min-1,温度100℃,搅拌时间90 min的条件下,稀土精矿中氟碳铈矿的浸出率达到92.18%,氟碳铈矿与独居石基本分离。通过产物层受界面交换和扩散混合控制的新缩小核模型可用来描述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计算推导出了反应的宏观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精矿 Hno3-al(no3)3 络合 分离 动力学
原文传递
Al(NO_3)_3对白云石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汪年 邓宁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43,共5页
在天然白云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Al(NO_3)_3,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镁钙砂,研究Al(NO_3)_3添加量对白云石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600℃保温3 h,没有添加Al(NO_3)_3时,镁钙砂试样的烧结密度为3.17 g/cm3,显气孔率为4.9%,... 在天然白云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Al(NO_3)_3,采用二步煅烧法制备镁钙砂,研究Al(NO_3)_3添加量对白云石烧结性能和抗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600℃保温3 h,没有添加Al(NO_3)_3时,镁钙砂试样的烧结密度为3.17 g/cm3,显气孔率为4.9%,抗水化增重率为3.1%,粉化率为20.1%,MgO的晶粒尺寸为2.92μm;添加Al(NO_3)_3后,由于Al(NO_3)_3在高温分解产生Al_2O_3,Al_2O_3在高温下会和CaO发生反应,生成3CaO2·Al_2O_3,在高温下形成液相,促进试样烧结,当添加0.30%Al(NO_3)_3(质量分数)时,试样的烧结密度为3.24 g/cm^3,显气孔率为3.8%,抗水化增重率为2.0%,粉化率为15.6%,MgO的晶粒尺寸为3.48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o3)3 白云石 镁钙砂 烧结性能 抗水化
原文传递
A novel catalytic method for the regeneration of carbonyl compounds from oximes using aluminum nitrate and NaBr as catalyst 被引量:1
8
作者 Arash Ghorbani-Choghamarani Javad Zeinivand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083-1086,共4页
A wide variety of aldoximes and ketoximes were regenerated to corresponding carbonyl compounds with Al(NO3)3·9H2O in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s of NaBr in CH2Cl2 at room temperature.
关键词 DEOXIMATION aluminum nitrate[al(no3)3·9H2O] NABR OXIMES
下载PDF
Al^3+对碱硅酸反应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封孝信 胡晨光 +1 位作者 王晓燕 蔡基伟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1-133,共3页
以具有碱活性的天然碎石和石英玻璃为活性骨料,分别浸泡在含与不含Al(NO3)3的模拟孔溶液及含与不含Al(NO3)3的NaOH溶液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产物的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产物的成分,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产物的矿物成分。结果显示,... 以具有碱活性的天然碎石和石英玻璃为活性骨料,分别浸泡在含与不含Al(NO3)3的模拟孔溶液及含与不含Al(NO3)3的NaOH溶液中。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产物的形貌,用能谱仪分析了产物的成分,并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产物的矿物成分。结果显示,Al3+的存在,使碱硅酸反应的产物由凝胶向晶体转化,并有沸石类物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硅酸反应(ASR) al(no3)3 反应产物
原文传递
彝药野坝子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文美琼 李璐 +3 位作者 李国树 王浩华 杨申明 何学英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1-1385,共5页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野坝子花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黄酮含量在8.12—81.2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0.01036C+0.... 采用NaNO2-Al(NO3)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野坝子花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以芦丁为标样,以NaNO2-Al(NO3)3为显色剂,在碱性条件下于510nm处测定吸光度确定总黄酮的含量,黄酮含量在8.12—81.2mg/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回归方程A=0.01036C+0.00527,相关系数r=0.9997,方法的回收率为97.71%—100.8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本方法稳定、简便、快速,适用于野坝子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坝子花 总黄酮 NaNO2-al(no3)3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采用盐浸法从包头稀土精矿中提取稀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梅 张晓伟 +2 位作者 柳召刚 阳建平 刘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9-1765,共7页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采用Al(NO3)3-HNO3盐溶液浸出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的稀土。考察Al(NO3)3浓度、HNO3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稀土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以及... 以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为研究对象,在密闭条件下,采用Al(NO3)3-HNO3盐溶液浸出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的稀土。考察Al(NO3)3浓度、HNO3浓度、浸出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包头混合型稀土精矿中稀土浸出率的影响规律以及稀土浸出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HNO3浓度为3 mol/L,Al(NO3)3浓度为1.5 mol/L,浸出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90 min,液固比为30 mL/g,搅拌速度为300 r/min为最优浸出工艺条件。在此优化条件下,精矿中稀土的浸出率为73.5%,而稀土的理论浸出率为74.82%,即精矿中稀土浸出率达98.24%;浸出过程属于收缩反应核模型,反应活化能为34.213 kJ/mol,受边界传质和扩散混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al(no3)3-Hno3盐溶液 浸出
下载PDF
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杜鹃 吴忠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3-96,共4页
以芦丁为标准品,对Na NO2-Al(NO3)3-Na OH法和Al Cl3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Na NO2-Al(NO3)3-Na OH法的测定结果比Al Cl3法对于高原雪菊和平原雪菊分别约高19.76 mg/m L和9.34 mg/m L,Al Cl3法适宜酸度... 以芦丁为标准品,对Na NO2-Al(NO3)3-Na OH法和Al Cl3法测定新疆昆仑雪菊总黄酮含量的结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Na NO2-Al(NO3)3-Na OH法的测定结果比Al Cl3法对于高原雪菊和平原雪菊分别约高19.76 mg/m L和9.34 mg/m L,Al Cl3法适宜酸度为p H>5.5。邻苯二酚干扰实验表明,平均误差为0.019 mg/L,随着邻苯二酚量的增加,测得值无上升趋势。Al Cl3法的线性方程为:A=0.000 638+0.862 3C,r2=0.999 2。因此,对含酚类、酸类较多的昆仑雪菊应采用三氯化铝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菊 黄酮 NA NO2-al(no3)3-Na OH法 alCl3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冯纪南 黄海英 邓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952-15953,15955,共3页
[目的]寻找提取沙棘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浓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L9(3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工艺。[结果]微波提取法影响沙棘... [目的]寻找提取沙棘总黄酮的优化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以乙醇浓度、微波辅助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L9(3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工艺。[结果]微波提取法影响沙棘总黄酮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为料液比,其次为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在微波功率为400 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g∶m l),提取乙醇浓度为80%,微波提取时间为90 s。在此条件下沙棘总黄酮提取率可达5.23%。[结论]用微波辅助提取沙棘总黄酮提高了提取的速度和得率,具有不产生噪音、能耗低、效率高、不破坏有效成分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总黄酮 微波辅助提取 正交试验 NaNO2-al(no3)3比色法
下载PDF
阔叶十大功劳叶与花总黄酮提取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6
14
作者 刘立萍 唐克华 +2 位作者 张敏 陈功锡 李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阔叶十大功劳叶与花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以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阔叶十大功劳叶与花中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 目的:研究阔叶十大功劳叶与花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以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阔叶十大功劳叶与花中总黄酮,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微波法提取效率最高,结果重现性好,并测得叶与花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182%和8.155%。结论:阔叶十大功劳总黄酮含量较高,总黄酮在花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十大功劳 总黄酮 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
下载PDF
枇杷酒中总黄酮的测定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宇 黄晓丹 +2 位作者 林素英 林旺 翁振福 《莆田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8-31,共4页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确定枇杷酒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了NaNO2、Al(NO3)3和NaOH浓度分别为4%、0.5%和6%(质量分数)时最适合用于枇杷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最后,通过芦丁标准曲线确定...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确定枇杷酒中总黄酮的含量,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测定条件。确定了NaNO2、Al(NO3)3和NaOH浓度分别为4%、0.5%和6%(质量分数)时最适合用于枇杷酒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最后,通过芦丁标准曲线确定总黄酮含量。以上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容易操作,可以作为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酒 可见分光光度法 NaNO2 al(no3)3 NAOH 总黄酮
下载PDF
两种比色法测定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4
16
作者 白玉琴 刘宏 王焕芸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0-33,40,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NaNO_2-Al(NO_3)_3-NaOH法和AlCl_3法的差异,建立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分别以NaNO_2-Al(NO_3)_3-NaOH和AlCl_3为显色剂,分别在516nm和417nm处用可见... 目的:通过比较NaNO_2-Al(NO_3)_3-NaOH法和AlCl_3法的差异,建立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的比色分析方法。方法:以乙醇为溶剂进行回流提取,并以芦丁为对照品,分别以NaNO_2-Al(NO_3)_3-NaOH和AlCl_3为显色剂,分别在516nm和417nm处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建立硝酸铝法芦丁浓度-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方程式y=0.01201x-0.0291,R^2=0.9994,回收率为100.2%。同时也建立三氯化铝法芦丁浓度-吸光度关系的回归方程方程y=0.02992+0.00473,R^2=0.9996,回收率为99.75%。结论:AlCl_3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更适用于荞麦降糖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荞麦降糖颗粒 总黄酮 NaNO2-al(no3)3-NaOH alCL3 比色法
下载PDF
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易中周 白占鸿 +1 位作者 刘卫 李应 《红河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7-9,共3页
以铝盐(Al(NO3)3.9H2O),有机单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铝盐、有机单体交联聚合形成一种有机物高分子网络结构而制得凝胶,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铝粉.进而研究了溶液的pH值、铝盐溶解度和... 以铝盐(Al(NO3)3.9H2O),有机单体为原料,采用凝胶法,在催化剂和引发剂的作用下,使浆料中的铝盐、有机单体交联聚合形成一种有机物高分子网络结构而制得凝胶,经干燥后在高温下煅烧制得纳米氧化铝粉.进而研究了溶液的pH值、铝盐溶解度和高分子有机物用量对凝胶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 凝胶法 纳米氧化铝
下载PDF
铝材化学镀Ni-W-P溶液中硝酸镧含量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祖孝 郝世雄 +1 位作者 李兰 郑德韬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6,38,共4页
为了提高铝材Ni-W-P镀层的耐腐蚀性,在镀液中加入La(NO3)3,在1060铝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层。采用电化学法和失重法分析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镀层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结构;研究了La(NO3)... 为了提高铝材Ni-W-P镀层的耐腐蚀性,在镀液中加入La(NO3)3,在1060铝表面化学镀Ni—W—P合金层。采用电化学法和失重法分析了合金镀层的耐蚀性,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合金镀层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结构;研究了La(NO3)3含量对Ni—W-P镀层沉积速率、孔隙率、腐蚀速率、腐蚀电位、腐蚀电流、交流阻抗、维氏硬度等性能的影响;对镀层进行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对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镀液中La(NO3)3质量分数为1.0%时,所得镀层的沉积速率最大,为65.7g/(m^2·h),维氏硬度最高,为80.3HV,孔隙率最低,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好,镀层包状物颗粒大小均匀、紧密、无缺陷;经100~500℃热处理后,镀层硬度有所提高,但耐蚀性有不同程度下降,经300℃热处理后,合金维氏硬度高达136HV,是未热处理的1.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Ni—W—P合金 1060铝 La(no3)3 耐蚀性 热处理
下载PDF
硝酸铝对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铍的改进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洪利 王宇杰 王哲 《现代仪器》 2006年第3期55-56,共2页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铍,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快捷,但是由于存在严重的基体干扰。本文采用硝酸铝做化学改进剂可排除干扰。探讨硝酸铝的最佳使用量,改进效果,机理,以及对石墨炉操作条件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效果良好。
关键词 硝酸铝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下载PDF
铵态氮/硝态氮对水稻铝毒害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启明 赵学强 +2 位作者 陈荣府 董晓英 沈仁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76-981,共6页
由于酸性土壤中硝化反应受到抑制,NH4+-N是酸性土壤中无机氮存在的最主要的形式,故酸性土壤中Al3+经常与NH4+-N共存,但这种现象往往被忽视。因此,了解氮形态与Al3+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稻的耐铝机制,还能够为酸性... 由于酸性土壤中硝化反应受到抑制,NH4+-N是酸性土壤中无机氮存在的最主要的形式,故酸性土壤中Al3+经常与NH4+-N共存,但这种现象往往被忽视。因此,了解氮形态与Al3+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水稻的耐铝机制,还能够为酸性土壤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2个水稻品种武运粳7号和扬稻6号,采用水培方法,进行长期和短期观察,分析铵态氮和硝态氮对水稻铝毒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长期(14 d)硝态氮与铝交替处理下,铝对2个水稻品种生物量和根系形态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长期铵态氮与铝交替处理,而且硝态氮处理下水稻根部铝浓度显著高于铵态氮处理;在短期(24 h)处理条件下,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加重了铝对水稻根伸长的抑制,同时提高了2个品种水稻根尖的铝含量,而且铵态氮与硝态氮处理之间根尖铝含量的差异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而增大;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增加了水稻根中其他阳离子(K+、Ca+、Mg2+和Mn2+)的浓度。因此,与硝态氮相比,铵态氮减轻了铝对水稻的毒害,降低了水稻根系对铝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硝态氮 铵硝比 水稻 铝毒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