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 被引量:9
1
作者 彭建雄 薛安 +1 位作者 赵华章 杜莲英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13-2517,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EDMS)、γ-氨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APDES)这3种硅烷偶联剂为硅源,合成了新型的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这3种絮凝剂的铝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种系列有机硅铝复... 以正硅酸乙酯(TEOS)、二乙氧基二甲基硅烷(DEDMS)、γ-氨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APDES)这3种硅烷偶联剂为硅源,合成了新型的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这3种絮凝剂的铝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种系列有机硅铝复合絮凝剂中,硅源、碱化度(B)、Si/Al摩尔比对铝形态分布都有影响.其中,碱化度对铝形态的影响较大.3种产品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趋势,随碱化度的增大,Ala含量呈现下降趋势,而Alb和Alc含量则明显上升.以TEOS为硅源的产品中,Alc为主要形态;以DEDMS为硅源的产品中,硅源对铝形态的影响不明显;以APDES为硅源的产品中,Alb则为主要形态,其含量随Si/Al摩尔比的增大而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铝絮凝剂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铝形态 硅烷偶联剂
下载PDF
Al-Ferron配合物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英文)
2
作者 金晶 张婧 +2 位作者 董绍楠 侯晓辖 毕树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64-66,共3页
Al-Ferron配合物的形成是Ferron逐时比色法准确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形态的重要过程,但Al-Ferron配合物的微观结构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Al-Ferron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八种构型,充分证明了A... Al-Ferron配合物的形成是Ferron逐时比色法准确测定聚合氯化铝溶液中铝形态的重要过程,但Al-Ferron配合物的微观结构特性却一直没有被系统地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Al-Ferron配合物在水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八种构型,充分证明了Al-Ferron配合物形态的复杂性。通过比较所有1∶1,1∶2和1∶3配合物的能量,推论出Al-Ferron配合物稳定构型的形成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ferron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DFT) 微观结构和形成机制
下载PDF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在铝溶胶黏结剂聚合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艾罗 朱玉霞 +1 位作者 严加松 郭瑶庆 《工业催化》 CAS 2011年第8期69-73,共5页
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应用于催化剂黏结剂铝溶胶的铝形态分布测定,研究不同特点铝溶胶样品的铝形态分布,考察实验温度、样品稀释浓度和稀释后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样品稀释浓度、稀释后放置时间对... 将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应用于催化剂黏结剂铝溶胶的铝形态分布测定,研究不同特点铝溶胶样品的铝形态分布,考察实验温度、样品稀释浓度和稀释后放置时间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温度、样品稀释浓度、稀释后放置时间对A系列样品的测定结果有影响,而对B系列样品的测定结果几乎无影响。在原有方法基础上,规定了测定样品时的温度(45℃)、浓度(0.000 4mol·L^(-1))和稀释后放置时间(<5 min)后,使得该方法由于黏结剂铝溶胶体系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复性,可作为铝溶胶质量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铝溶胶 铝聚合形态 黏结剂
下载PDF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PACS中铝的水解聚合形态 被引量:20
4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艳 于慧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4-239,共6页
制备了碱化度(B)及不同Al^(3+)/SO_4^(2-)摩尔比的系列PACS,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铝的形态分布,考察了碱化度(B)、Al^(3+)/SO_4^(2-)摩尔比、稀释作用及pH值对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3+)/SO_4^(2-)摩尔比及溶... 制备了碱化度(B)及不同Al^(3+)/SO_4^(2-)摩尔比的系列PACS,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铝的形态分布,考察了碱化度(B)、Al^(3+)/SO_4^(2-)摩尔比、稀释作用及pH值对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3+)/SO_4^(2-)摩尔比及溶液的pH值对铝的形态分布有较大的影响,稀释作用对铝的形态分布影响较小.Al^(3+)/SO_4^(2-)摩尔比愈小,pH值愈高,铝的水解聚合大分子及胶体粒子所占的比例就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S絮凝剂 水解 聚合形态 络合比色法
下载PDF
聚硅氯化铝(PASC)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Ⅰ.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PASC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 被引量:39
5
作者 高宝玉 岳钦艳 +1 位作者 王占生 汤鸿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a和Al_b的含量低... 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比较研究了PASC与PAC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实际结果表明,在PASC中,由于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使得铝的水解聚合形态分布及转化情况发生了变化.在相同B值条件下,PASC中Al_a和Al_b的含量低于PAC中相应Al_s和Al_b的含量,而 PASC中Al_c的含量却大于PAC中Al_c的含量.共聚法制备的PASC(共)与复合法制备的PASC(复)相比较,PASC(复)具有较高的Al_a和Al_b含量,较低的Al_c含量.这说明制备工艺对PASC中铝的形态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氯化铝 比色法 形态分布 絮凝剂
下载PDF
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聚合硅酸硫酸铝的结构形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温霞 隆言泉 +1 位作者 王启常 谢来苏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4,共8页
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及其稀释后的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铝形态。结果表明 :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中含有约占总量 1/ 3的多羟基配合物 ,且受碱化度影响很小 ;稀释和提高pH值使聚合硅酸硫酸铝趋于... 利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分析了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及其稀释后的水溶液在各种条件下的铝形态。结果表明 :聚合硅酸硫酸铝液体样品中含有约占总量 1/ 3的多羟基配合物 ,且受碱化度影响很小 ;稀释和提高pH值使聚合硅酸硫酸铝趋于聚集成更大的分子 ;水中杂离子则使聚合硅酸硫酸铝的结构形态随pH值的变化幅度减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 硅酸 硫酸铝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羟基 组分 碱化度 高PH值 样品 水溶液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铝溶液中铝的形态分布及转化规律 被引量:7
7
作者 高宝玉 刘总纲 岳钦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出了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Si/Al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 (PASS)混凝剂 ,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NMR法研究了PASS中铝的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Si/Al摩尔比对PASS形态的影响要小于B值的影响 ... 以硫酸铝、水玻璃和铝酸钠为原料合成出了具有不同碱化度 (B)和Si/Al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 (PASS)混凝剂 ,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 7AlNMR法研究了PASS中铝的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Si/Al摩尔比对PASS形态的影响要小于B值的影响 ;在一定的B值和Si/Al摩尔比下 ,Alb 成为PASS中铝的优势形态 ;PASS中Alb 和Ferron试剂的反应遵循准一级反应规律 ,其Kb 差异不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 水玻璃 铝酸钠 摩尔比 碱化度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聚硅酸 絮凝剂
下载PDF
硅酸聚合度对聚硅氯化铝絮凝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颖 张代钧 卢培利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 3.0 % ,用硫酸调节pH值至 4 .5 ,放置不同时间使其聚合 ,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 聚硅酸铝盐是一类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是在聚硅酸和聚铝絮凝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复合产品。以蒸馏水稀释硅酸钠至含SiO2 3.0 % ,用硫酸调节pH值至 4 .5 ,放置不同时间使其聚合 ,得到不同聚合度聚硅酸。以制备得到的聚硅酸和氯化铝为原料 ,通过共聚法制备了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B)、铝硅摩尔比 (Al Si)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测定了絮凝剂水解铝的形态分布特征 ,研究了其影响因素 ,分析探讨了不同聚合度的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间的相互作用。将其用于商品砼废水的处理 ,当硅酸聚合时间为 14 5min时 ,所制备的聚硅氯化铝 (PASC)絮凝剂的除浊率高达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特征 聚硅氯化铝 硅酸聚合度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铝形态分布 絮凝剂 废水处理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的制备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于月华 柳松 黄冬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7,共3页
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3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法所得PAC盐基度(B)低(B=4%-8%),优点是纯度高,没有引入其它金属离... 通过结晶氯化铝水解、逐滴加碱和氢氧化铝法3种方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红外光谱分别进行分析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解法所得PAC盐基度(B)低(B=4%-8%),优点是纯度高,没有引入其它金属离子;逐滴加碱法所得PAC盐基度稍高(B=25%-45%),但含有大量钠离子且Alb含量不高;氢氧化铝法所得PAC盐基度较高(B=50.6%),但也引进了其它金属离子,优点是所制备碱式氯化铝Alb含量较前二者高(三者Alb含量比例为1:9.3:17.2),达到了国标GB15892—1995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氯化铝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红外光谱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其铝形态分布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郑 仲米贵 +3 位作者 黄雷 薛侨 林子增 陈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94-200,共7页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碱度B值、制备温度和C值对不同絮凝剂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铝种类的测定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结果表明,PAC与Ferron试剂的反应速率和不同PAC中的A... 在不同条件下制备聚合氯化铝(PAC)和聚合氯化铝-壳聚糖复合絮凝剂(PAC-CTS),考察碱度B值、制备温度和C值对不同絮凝剂中铝形态分布的影响。铝种类的测定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结果表明,PAC与Ferron试剂的反应速率和不同PAC中的Al_b含量均随B值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随制备温度和C值的增加而缓慢降低。结合实验过程,考虑经济性,认为制备温度为50℃、碱度B=2.0、C=1/20是最佳制备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壳聚糖 复合絮凝剂 铝形态分布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下载PDF
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形态分布及絮凝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卫红 葛建华 +2 位作者 王金明 陈义群 阮介兵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35-1638,共4页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壳聚糖的含量(C)和粘度(η)对复合絮凝剂... 以不同碱化度(B)的聚合氯化铝(PAC)和不同粘度的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出一系列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研究了PAC-chitosan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探讨了PAC的B值、壳聚糖的含量(C)和粘度(η)对复合絮凝剂中铝的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PAC之间发生了一定的相互作用,通过试验结果推断出当B=1.5,壳聚糖粘度η=800 Pa.s,C=0.6 mg/mL絮凝效果最佳。并用某造纸废水进行了烧杯絮凝试验。絮凝试验结果与推断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复合絮凝剂 铝形态分布
下载PDF
工业聚合铝的形态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英 方俊杰 +1 位作者 王东升 郭康权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55,共4页
主要探讨了工业聚合铝 (PACl)的形态分析方法 ,即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重点研究了 2类Ferron比色液的稳定性及其对工业PACl形态分析的影响特征。
关键词 聚合铝 形态分析方法 PACL al-ferron 逐时络合比色法 絮凝剂 水处理工艺
下载PDF
外源柠檬酸作用下大豆根尖铝积累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婷婷 刘鹏 +2 位作者 孙婷 刘春生 金海华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1-587,共7页
耐铝性大豆根系柠檬酸的分泌被认为是缓解铝胁迫的重要方式。设置外源柠檬酸协同铝处理,检测根尖铝积累的荧光染色、根尖铝的相对含量以及处理液中3种不同铝形态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柠檬酸与大豆根系环境中铝的作用规律,进一步揭示大豆... 耐铝性大豆根系柠檬酸的分泌被认为是缓解铝胁迫的重要方式。设置外源柠檬酸协同铝处理,检测根尖铝积累的荧光染色、根尖铝的相对含量以及处理液中3种不同铝形态的变化情况,旨在探索柠檬酸与大豆根系环境中铝的作用规律,进一步揭示大豆根系分泌物缓解铝毒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根尖细胞细胞壁积累铝的现象十分明显,且随着铝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壁固定的铝逐渐增多;外源柠檬酸存在下,细胞壁铝积累明显减少,浙春3号尤为显著。浙春3号和浙春2号铝积累量随着铝浓度的增大和铝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呈不同的变化趋势。从铝形态结果分析,可以判断Ala和Alb活性铝的含量变化趋于相同,外源柠檬酸作用下,各浓度梯度的活性铝形态含量均较单铝胁迫时有所降低。综合试验结果可知,植物在接触铝胁迫的初期,自身缓解铝毒的机制是需要时间而呈周期性波动的过程;外源柠檬酸对浙春3号的缓解作用比浙春2号强,一定比例的外源柠檬酸加入可改变大豆自身的耐铝能力,但是超过一定比例就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植物产生新的酸化毒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积累 细胞壁 荧光检测 铝形态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下载PDF
聚合氯化铝中Al_(13)形态的分离纯化方法及特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宝玉 孔春燕 +3 位作者 岳钦艳 王晓娜 初永宝 王曙光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671-1675,共5页
采用柱层析法、SO24-/Ba2+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SEM,电位测定法,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 采用柱层析法、SO24-/Ba2+沉淀置换法和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对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离提纯,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27AlNMR,TEM,SEM,电位测定法,粒度测定法等多种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不同分离提纯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进行了分析表征和比较,并初步比较研究了Al13形态的水处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不同的结构形貌、粒度分布、电性和水处理效果.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法得到的Al13形态具有良好的纯度和水处理效果.该研究初步证实了Al13是PAC中的最佳絮凝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13形态 分离纯化 絮凝效果 比较 分离纯化方法 AL13 聚合氯化铝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形态 混合溶剂法
下载PDF
通过Boltzmann拟合方程定量计算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溶液中的羟基多核铝型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趁义 韩志萍 +2 位作者 胡晓斌 张建梅 王国治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63-67,共5页
在表征聚合铝的3种传统测试方法中,只有酸碱电位滴定法至今还没有用于定量计算羟基多核铝。本文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的三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 在表征聚合铝的3种传统测试方法中,只有酸碱电位滴定法至今还没有用于定量计算羟基多核铝。本文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的三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程对滴定曲线拟合,可以很方便地计算出铝盐强制水解聚合溶液中聚合铝的含量。模式计算结果与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测试结果线性符合较好,为研究Al(Ⅲ)盐水解聚合过程及其聚合铝形态的定量测定尝试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聚合铝 定量计算 电位滴定 al-ferron逐时络合光度分析 Boltzmann分布模拟
下载PDF
聚合铝中Al_b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林波 张志强 杨育星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4期36-38,共3页
聚合铝中Alb含量是衡量其絮凝活性的主要指标.采用一次加碱法制备聚合铝时,Alb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碱化度、加热温度、氯化铝浓度、碱浓度.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碱化度为2.2,加热温度为72℃,氯化铝浓度为0.5mol·L-1,碱(NaOH)... 聚合铝中Alb含量是衡量其絮凝活性的主要指标.采用一次加碱法制备聚合铝时,Alb含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碱化度、加热温度、氯化铝浓度、碱浓度.实验确定的优化工艺:碱化度为2.2,加热温度为72℃,氯化铝浓度为0.5mol·L-1,碱(NaOH)浓度为0.7~1.0mol·L-1.检测结果表明: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聚合铝中Alb含量为80.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铝 一次加碱法 al-ferron比色法
下载PDF
甘氨酸铝锆的制备与铝形态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月华 柳松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1-934,共4页
以不同碱化度的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甘氨酸铝锆(ZAG)的水溶液,浓缩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铅和镉含量分别为0.76 mg/L和9.95 μg/L.采用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考察... 以不同碱化度的碱式氯化铝、氧氯化锆和甘氨酸为原料制备甘氨酸铝锆(ZAG)的水溶液,浓缩后,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铅和镉含量分别为0.76 mg/L和9.95 μg/L.采用Al(Ⅲ)-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测定与止汗效果直接相关的铝形态分布,考察了pH、浓缩和陈化对铝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pH的增大(2.8~3.55),单体及低聚形态铝(Ala)的质量分数减小(83.88%~67.04%);(2)浓缩会使一部分铝向聚合态转变,致使中聚形态(Alb)的质量分数增大(约增大9%);(3)陈化180 d后ZAG中主要存在形态仍然是起止汗作用的单体及低聚形态铝[w(Ala)>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氨酸铝锆 形态分布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下载PDF
聚合硅酸硫酸铝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颖 张代钧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9-814,共6页
采用共聚法和复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和铝硅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显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参数变化对PASiS形态分布和水解产物荷电特征的影响,分析了PASiS中聚硅酸与铝... 采用共聚法和复合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硅酸聚合度、碱化度和铝硅摩尔比的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采用Al 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显微电泳技术,研究了制备方法和参数变化对PASiS形态分布和水解产物荷电特征的影响,分析了PASiS中聚硅酸与铝水解聚合产物的作用方式.水处理实验结果表明,PASiS的絮凝效果优于PAC,PAS,PASC和PAM等絮凝剂,而又以共聚法制备的PASiS的絮凝效果更佳;不同碱化度、硅酸聚合度及铝硅摩尔比的PASiS表现出不同的絮凝性能,吸附架桥及捕获沉淀是其主要絮凝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硅酸硫酸铝(PASiS) 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 显微电泳技术 铝形态分布 Ζ电位
下载PDF
Al(Ⅲ)盐水解聚合过程中聚合铝含量的定量计算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趁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5-97,共3页
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上的3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程对滴定曲线拟合,给出了通过电位滴定实验计算聚合铝含量的定量公式。此公式能方便地计算出铝... 依据Al(Ⅲ)盐强制水解聚合过程的电位滴定实验结果,利用铝盐水解聚合电位滴定曲线上的3个临界特征点,同时利用Origin软件自备的Boltzmann方程对滴定曲线拟合,给出了通过电位滴定实验计算聚合铝含量的定量公式。此公式能方便地计算出铝盐强制水解聚合溶液中的聚合铝含量。模式计算结果与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的测试结果线性拟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聚合铝 定量计算 电位滴定 al-ferron逐时络合光度分析 Bohzmann分布模拟
下载PDF
羟基铝柱撑剂的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20
作者 王桂芳 吕宪俊 +2 位作者 邱俊 陈平 刘晓东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共4页
柱撑剂是柱撑蒙脱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对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和性能影响显著。采用缓慢加碱法制备羟基铝柱撑剂时,碱化度B、进样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氯化铝和碳酸钠浓度等各因素对羟基铝柱撑剂中Ala、Alb和Alc形态分布影响显... 柱撑剂是柱撑蒙脱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性能对柱撑蒙脱石的结构和性能影响显著。采用缓慢加碱法制备羟基铝柱撑剂时,碱化度B、进样速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氯化铝和碳酸钠浓度等各因素对羟基铝柱撑剂中Ala、Alb和Alc形态分布影响显著。当碱化度B为2.4,加热温度为80℃,进样速度为1mL/min,搅拌速度为300r/min,氯化铝和碳酸钠浓度分别为0.2mol/L和0.4mol/L时,可得到Ala、Alb和Alc含量分别为3.42%、86.97%、9.79%的高效羟基铝柱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铝柱撑剂 al-ferron逐时分光光度法 形态分布 制备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