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lling of Al-SiC_p Composites
1
作者 Rajesh Purohit Anil Kumar Das Rakesh Sagar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Aluminum bas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offering o utstanding properties in a number of automotive and aircraft components and body structures.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thes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their high st re... Aluminum based metal matrix composites are offering o utstanding properties in a number of automotive and aircraft components and body structures. The major advantages of these composite materials are their high st rength to weight ratio, high stiffness, high hardness, wear resistance, low coef 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superior dimensional stability and versatility to designer. In addition to these their isotropic properties, good forming characte ristics, easy availability of cheaper reinforcements along with the availability of comparatively low cost, high volume production methods have made them a prom ising material for future growth. Weight reduction is a major goal of automotive innovations. Lighter vehicles/ ai rcraft means less fuel consumption, reduced emissions, and improved performance. Components made from highly loaded aluminium matrix composites are attractive r elative to iron based materials because of their low density, high stiffness (eq uivalent to nodular iron) and better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The basic co st of materials is higher with these advanced composites; however, manufacturing the part to near net shape may offset basic material costs. A good aluminium based material design can improves safety. The aluminium-based composites can give cars better acceleration and braking, improved handling, ex cellent durability, and ease of repair. Tha aluminum-based composite performs a s well or better in crash than conventional steel-structured cars because of th eir larger volume, which can absorb more crash energy. Another excellent advanta ge of Al-SiC p composite in auto design is better stability and response, and reduced noise, vibration/harshness (NHV). These advantages stem from reduced veh icle weight combined with high structural stiffness and also lead to improved st ability and turning response. In the present work Al-SiC p composite plates of 10 to 12 mm thickness w ere cast using sand casting as well as die casting process. The plates were furt her machined to 3 to 4 mm thicknesses. The machined plates were subjected to col d as well hot rolling. The cold rolling of Al-3 wt.% SiC composite plates was done on 2 high experimental cold rolling mill at Indian Oil Corporation Ltd., R 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re, Faridabad. For hot rolling, the Al-5 weight % SiC p composite plates were heat treated at 500 ℃ temperature and Al-15 weight % SiC p composite plates were heat treate d at 550 ℃ temperature for 20 minutes. The plates were hot rolled on 2 high ro lling mill of one ton capacity at IIT Delhi. The maximum percentage reduction ob tained after hot rolling of Al-5 weight % SiC p composite and Al- 15 weight % SiC p composite plates for 10 passes was 11 % and 6 % respectively. During col d rolling of Al-SiC p composites cracks (particle fracture) were observed due to the low ductility of Al-SiC p composties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various m 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tensile strength, hard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were measured for the rolled and un-rolled Al-SiC p composite plates.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un-rolled and rolled Al-5wt.% SiC p composites are shown in Tab. 1. Table shows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decreases after rolling. This may be du e to the damage of the bonding between aluminum and silicon carbide particulates . The Rockwell hardness values of Al-5 wt.% SiC p composites measured before a nd after hot rolling are shown in Tab.2. The hardness was found to decrease afte r hot rolling, which may be due to the annealing of composites during heating. T he Rockwell hardness values of Al-3 wt.% SiC p composites before and after cold rolling are shown in Tab.3. The Table shows that the Rockwell hardness of Al-SiC p compostes increases after cold rolling due to the workhardening effec t. The wear resistance of rolled and un-rolled Al-SiC p composites were teste d on reciprocating ball on flat wear testing machin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Al -SiC p composites decreases after hot rolling due to decrease in hard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Rolling of al-sic_p Composites AL
下载PDF
SiC_p含量和尺寸对Al基复合材料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戈晓岚 许晓静 +2 位作者 蔡兰 陈康敏 居志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8-462,共5页
通过分析SiCp/Al基复合材料中第二相SiCp 的含量、分布和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 深入地研究了微米、亚微米SiCp/Al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尤其是SiCp/Al复合材料磨损亚表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粘着磨损、微切削... 通过分析SiCp/Al基复合材料中第二相SiCp 的含量、分布和尺寸对其性能的影响, 深入地研究了微米、亚微米SiCp/Al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 尤其是SiCp/Al复合材料磨损亚表层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的磨损是粘着磨损、微切削和剥层的共同作用, SiCp 对材料粘着磨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随着SiCp 粒度和含量的增大, SiCp/Al基复合材料的耐磨性也随之增加; 由于 SiCp 承担了部分载荷和表层存在着机械混合层,因此复合材料具有比其基体金属更高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摩擦表面 亚表层 机械混合层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贤良 李多生 +1 位作者 华小珍 张建云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5,共2页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基体材料、增强相尺寸、增强相体积分数、热处理工艺等对其微屈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增强体颗粒尺寸的减小、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微屈... 采用无压渗透法制备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探讨了基体材料、增强相尺寸、增强相体积分数、热处理工艺等对其微屈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增强体颗粒尺寸的减小、增强体体积分数的增大,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抗力逐渐增大,有较好的微屈服行为。通过选择适当的基体材料、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来提高基体强度,可使复合材料的微屈服抗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微屈服 热处理工艺
下载PDF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和祥 黎祚坚 陈国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73-76,共4页
概述了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C_p/Al)的制备工艺、性能和应用。
关键词 制备工艺 性能 金属基复合材料 碳化硅 颗粒
下载PDF
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晋 陆德平 +2 位作者 陆磊 谢仕芳 陈志宝 《粉末冶金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7-31,共5页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冷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场。热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材料尺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材料在应用中的精度。本文采用XRD测量了复合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热残余应力的影响。... 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在高温制备冷却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热残余应力场。热残余应力的存在对材料尺寸稳定性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到材料在应用中的精度。本文采用XRD测量了复合材料内部残余应力,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热残余应力的影响。XRD测量结果表明:不规则形颗粒增强SiCp/ZL101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高于近球形SiCp/ZL101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随着增强体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水冷处理后的复合材料中热残余应力最大,空冷次之,炉冷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热残余应力 X射线衍射
下载PDF
铸造SiC_p/Al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晟全 李建平 +1 位作者 赵玉厚 王春景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0-42,共3页
研究了利用液态搅拌铸造法所制备的SiC_p/ZL101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着重探讨了SiC颗粒的预处理状态及磨损试验载荷。路程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或原始态SiC颗粒增强的SiC_p/ZL101复合材料相比,SiC_p经一定方法预处理... 研究了利用液态搅拌铸造法所制备的SiC_p/ZL101复合材料的耐磨性。着重探讨了SiC颗粒的预处理状态及磨损试验载荷。路程对材料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基体合金或原始态SiC颗粒增强的SiC_p/ZL101复合材料相比,SiC_p经一定方法预处理后所增强的复合材料的的耐磨性显著提高,提高的幅度随磨损载荷或路程的增加而增大,而且其增大的幅度随SiC_p预处理状态的变化而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铸造 耐磨性
下载PDF
SiC_p/Al复合材料与LD2的摩擦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杏瑞 涂益民 +1 位作者 黄金亮 曹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采用摩擦焊方法对SiCp/Al复合材料与LD2进行连接。焊后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SiCp/Al复合材料与LD2的摩擦焊焊缝区结合致密,无气孔、夹杂和裂纹等缺陷,其接头强度略高... 采用摩擦焊方法对SiCp/Al复合材料与LD2进行连接。焊后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对焊接接头进行了微观组织和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工艺参数下,SiCp/Al复合材料与LD2的摩擦焊焊缝区结合致密,无气孔、夹杂和裂纹等缺陷,其接头强度略高于LD2与LD2的接头强度,因此采用摩擦焊方法焊接颗粒增强型复合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摩擦焊 显微分析 焊接性
下载PDF
Al_3Ti-SiCp/Al-13Si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夏峰 李高宏 +3 位作者 李建平 常见虎 余申卫 张康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49-51,共3页
分析了利用原位反应和液态搅拌合成技术制备的Al3Ti-SiCp/Al-13Si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增强相的微观结构,检测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T6态下该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相对于基体材... 分析了利用原位反应和液态搅拌合成技术制备的Al3Ti-SiCp/Al-13Si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增强相的微观结构,检测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T6态下该复合材料的室温、高温力学性能相对于基体材料分别提高了8%和20%,弹性模量提高了17%;(2)增强相主要是Al3Ti、SiCp;(3)增强机理是:细晶强化、颗粒增强和固溶时效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力学 增强相 颗粒增强 原位反应 高温力学性能 细晶强化 微观结构 性能研究 合成技术 增强机理
下载PDF
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制备SiC_P/356Al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俞剑 王文龙 张国定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探索了一种制备SiC_p/Al的新工艺方法,即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以避免通常用来制备SiC_p/Al的复合铸造法中存在的浸润性差、气孔率高、存在氧化夹杂及颗粒偏聚等问题。结果表明,用该法能成功地制备10vol%和1... 本文探索了一种制备SiC_p/Al的新工艺方法,即稀释中间复合材料法,以避免通常用来制备SiC_p/Al的复合铸造法中存在的浸润性差、气孔率高、存在氧化夹杂及颗粒偏聚等问题。结果表明,用该法能成功地制备10vol%和15vol%SiC_p/Al复合材料,其拉伸性能比用复合铸造法制备的同样材料高10%,且气孔率显著降低,X-rays衍射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界面反应,工艺参数的选择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中间复合材料 稀释 气孔率
下载PDF
Si对无压自浸渗法制备SiC_P/Al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蕾 许伯藩 张金萍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28,共3页
采用无压自浸渗法制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对SiC颗粒与Al液之间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融铝液中添加Si可以降低金属溶液的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促进SiC颗粒与金属溶液之间的浸润性;Si的添加还可以抑制复合材料中Al4C3 ... 采用无压自浸渗法制备SiC颗粒增强Al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i对SiC颗粒与Al液之间浸润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融铝液中添加Si可以降低金属溶液的粘度,改善其流动性,促进SiC颗粒与金属溶液之间的浸润性;Si的添加还可以抑制复合材料中Al4C3 脆性相的产生,从而改善了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无压自浸渗 浸润性
下载PDF
Ce及Mg对SiC_p/Al复合材料界面润湿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向东 王莹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60,共3页
采用液态搅拌法制备了SiCp/ZL105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元素Mg的加入能降低铝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进而改善SiC颗粒与铝基体间的界面润湿性,增强SiC颗粒与基体间的浸润复合;而加入富铈混合稀土后没... 采用液态搅拌法制备了SiCp/ZL105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行为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元素Mg的加入能降低铝合金熔体的表面张力,进而改善SiC颗粒与铝基体间的界面润湿性,增强SiC颗粒与基体间的浸润复合;而加入富铈混合稀土后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分析认为,Mg对铝液表面张力及其在颗粒表面润湿性的改善是通过在颗粒与熔体间引发了化学反应达到的,并非仅物理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Mg的加入引发了MgAl2O4在颗粒表面的生成,达到了改善界面润湿性的效果;而富铈稀土加入后,未在SiC颗粒与铝熔体间引发界面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AL复合材料 界面润湿性 界面反应
下载PDF
含Ni夹层SiC_p/2014Al铝基复合材料扩散焊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涛 吴鲁海 楼松年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4-87,共4页
利用中间添加N i层,在610℃保温60m in工艺成功实现了S iCp/2014A l铝基复合材料的真空扩散焊接。焊接之后利用金相显微镜(OP)、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对焊接接头进行分析。分析表明,N i和A l之间相互扩散形成由金属间化合物... 利用中间添加N i层,在610℃保温60m in工艺成功实现了S iCp/2014A l铝基复合材料的真空扩散焊接。焊接之后利用金相显微镜(OP)、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对焊接接头进行分析。分析表明,N i和A l之间相互扩散形成由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中间过渡层,主要由N i3A l//N iA l//N iA l3组成。在理论上,计算出N i和A l元素扩散浓度与焊接温度和保温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的扩散距离与焊接参数之间的关系呈抛物线形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p/2014Al铝基复合材料 NI 互扩散
下载PDF
热挤压态SiC_P-LY12复合材料的超塑性变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岱峰 林君山 +2 位作者 李戈扬 李鹏兴 吴人洁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8-42,共5页
未经任何热处理的热挤压态SiC_P-LY12复合材料在基体固相点附近获得超塑性变形,在温度495~510C、应变速率2×10^(-4)s^(-1)时,终断延伸率大于150%。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前述变形参数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发生了变化,使终... 未经任何热处理的热挤压态SiC_P-LY12复合材料在基体固相点附近获得超塑性变形,在温度495~510C、应变速率2×10^(-4)s^(-1)时,终断延伸率大于150%。对试验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前述变形参数范围内,复合材料的变形机制发生了变化,使终断延伸率显著升高,但复合材料超塑性变形过程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在同一温度下的m值随应变速率降低而逐渐增大,其最高值并未对应于最大延伸率;同时,应力-应变曲线在通常的动态再结晶阶段后出现一个独特的应变硬化阶段,直至最终断裂。微结构观察发现,变形初期复合材料即发生动态再结晶,据此推测,前述异常硬化阶段可能与再结晶组织的长大有关。另一方面,SiC_P-Al界面在变形过程中严重弱化,成为裂纹优先扩展的路径,不利于获得高的延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超塑变形 动态再结晶
下载PDF
预分散对SiC_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均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向东 郝新 王莹 《铸造技术》 EI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9-370,373,共3页
采用液态搅拌法制备SiCp/ZL10 5复合材料 ,研究预分散措施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均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采用预分散措施 ,可明显改善SiC颗粒在Al基体中分布的均匀性。
关键词 SiCp/AI复合材料 颗粒预分散工艺 组织均匀性
下载PDF
SiC_p/Al基复合材料的铝浴自蔓延反应制备及其热学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康华 谢盛辉 +1 位作者 刘红卫 刘允中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19-22,共4页
将SiC和Ti的混合粉末压坯浸入铝液中 ,引发SiC和Ti的自蔓延反应 ,制备了低膨胀、高导热和高含量SiCp/Al基复合材料。自蔓延反应产物Ti5Si3和TiC在SiC颗粒表面原位形成涂层 ,改善了SiCp/Al界面的润湿性。SiC颗粒自重沉降 ,可形成高SiC含... 将SiC和Ti的混合粉末压坯浸入铝液中 ,引发SiC和Ti的自蔓延反应 ,制备了低膨胀、高导热和高含量SiCp/Al基复合材料。自蔓延反应产物Ti5Si3和TiC在SiC颗粒表面原位形成涂层 ,改善了SiCp/Al界面的润湿性。SiC颗粒自重沉降 ,可形成高SiC含量的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及其与自蔓延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自蔓延反应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影响不大 ,但剧烈的自蔓延反应会损害材料的导热性能 ,如果适当控制反应程度 ,可以制备低膨胀、高导热的SiCp/Al基复合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浴自蔓延反应 SiC_p/Al基复合材料 热膨胀系数 导热系数
下载PDF
基体中Mg含量对空气气氛下无压浸渗SiC_p/Al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亚云 林文松 +1 位作者 吴晓 王婕丽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75-1379,共5页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65%)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 Cp/Al)。探究铝镁合金基体中Mg含量对Si Cp/Al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XRD和SEM被用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基体中Mg含量低于6... 在空气气氛下,采用无压浸渗法制备高体积分数(65%)碳化硅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Si Cp/Al)。探究铝镁合金基体中Mg含量对Si Cp/Al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XRD和SEM被用作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分析。结果表明:当基体中Mg含量低于6wt%时,复合材料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Mg含量达到8wt%后,分层消失,材料内部出现不完全浸渗区域。随着基体中Mg含量不断增加,不完全浸渗区域逐渐消失,Mg含量达到14wt%后,Si C预制体可完全被合金基体浸渗,复合材料内部结构均匀。这可能是与Mg相关的界面反应促进了自发浸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p/Al Mg 无压浸渗 微观结构 界面反应
下载PDF
正交切削SiC_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力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春争 傅程 +1 位作者 孙伟 冯占 《工具技术》 2018年第2期61-64,共4页
通过PCD刀具对SiC_p/Al复合材料的正交切削试验,分析了切削用量、铝基体材料、颗粒体分比和颗粒尺寸对切削力大小和波动以及切屑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高体分比的SiC_p/Al复合材料,其切削速度与基体材料对切削力影响不大,切削力... 通过PCD刀具对SiC_p/Al复合材料的正交切削试验,分析了切削用量、铝基体材料、颗粒体分比和颗粒尺寸对切削力大小和波动以及切屑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高体分比的SiC_p/Al复合材料,其切削速度与基体材料对切削力影响不大,切削力随进给量增大呈线性关系增长,随颗粒尺寸增大切削力下降,且颗粒体分比越大,下降幅度越大;切削力波动与刀—屑接触区颗粒数量有关,随颗粒尺寸增大切削力波动减小,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增大切削力波动增大;进给量一定时,在高的切削速度和低的颗粒体分比下,SiC_p/Al复合材料易形成卷曲状切屑,且随着进给量增大,切屑卷曲半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P/AL复合材料 切削力 切屑形态
下载PDF
SiC_p/Al室温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锦程 张忠明 杨根仓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5-59,共5页
从细观力学观点出发 ,利用胞元法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SiCp/Al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应变振幅对室温下SiC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应变振幅ε0 较低的条件下 ,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无关 ;当应变振幅ε0... 从细观力学观点出发 ,利用胞元法对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SiCp/Al的阻尼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应变振幅对室温下SiCp/Al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应变振幅ε0 较低的条件下 ,阻尼性能与应变振幅无关 ;当应变振幅ε0 达到一临界应变振幅εcrit后材料的阻尼性能随着应变振幅的增大而迅速增大。所得的模拟结果与G L位错阻尼模型吻合较好 ,表明SiCp/Al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性能主要是材料中两相在循环载荷作用下变形不一致而在相界面处产生局部微塑性变形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元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应变振幅
下载PDF
直接金属氧化法制备SiC_p/Al_2O_3-Al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及工艺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芬 林营 罗宏杰 《陶瓷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93-97,共5页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 (DIMOX)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 O3-Al基复合材料 ,并详细叙述了此种方法的工艺过程。借助于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对该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SiO2 层、合金成分和温... 在低成本的前提下 ,利用直接金属氧化法 (DIMOX)制备了SiC颗粒增强Al2 O3-Al基复合材料 ,并详细叙述了此种方法的工艺过程。借助于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对该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 ,分析了SiO2 层、合金成分和温度制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此种复合材料结构致密且渗透完全 ,微观结构由三种相互穿插相组成 :SiC预制体、连续的Al2 O3基体 ,呈网状结构分布的未被氧化的残余Al。合金成分及烧成制度是此工艺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金属氧化法 制备 SiCp/Al2O3-Al复合材料 显微结构 x一射线衍射 扫描电镜 碳化硅 氧化铝
下载PDF
热处理对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岑晓倩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51-1053,共3页
研究热处理对热轧SiC_p/Al复合材料性能和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退火处理可使颗粒含量为10%的复合材料伸长率提高4倍,T6处理可提高SiCp/6061Al材料的强度和弹性模量。析出相的出现是T6处理后复合材料性能改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搅拌铸造法 SIC_P/AL复合材料 T6处理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