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6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whisker alignment on microstructure,mechan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Mg-SiC_(w)/Cu composite fabricated by a combination of casting and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SPD) 被引量:2
1
作者 Yinwei Wang Moslem Tayyebi +3 位作者 Morteza Tayebi Mahdireza Yarigarravesh Shoufa Liu Hongwei Zh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3期966-980,共15页
In this research,microstructure evaluation,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g-SiC_(w)/Cu composite with laminar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For this purpose,SiC whiskers were added to magnesium a... In this research,microstructure evaluation,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Mg-SiC_(w)/Cu composite with laminar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For this purpose,SiC whiskers were added to magnesium alloy by using stir-casting,then the Mg-SiC_(w)composite was bonded to copper layers by warm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ARB).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ptical microscopy(OM)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SiC whiskers were well distributed in the magnesium matrix and they were aligned parallelly when the composites were plastically deformed at higher rolling passes.Furthermore,all layers remained continuous with localized necking sites.Also,no intermetallic compounds and phases were detected by XRD and EDS analyzes.Apart from the significant effect of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findings of mechanical tests point to the usefulness of reinforcements in improving up to 60%microhardness,Young’s modulus,yield,and up to 41%tensile strengths.Further,thermal conductivities of composites increased by adding reinforcement and above all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rolling passes.This growth is attributed to the higher thermal diffusivity of copper and whiskers as well as the increased number of conductive layers within compos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whisker Warm accumulative roll bonding Stir-cas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下载PDF
Effect of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nano-Al_(2)O_(3)whisker and Mg matrix on the dispersion of Mg composites
2
作者 Xiaoying Qian Hong Yang +6 位作者 Chunfeng Hu Ying Zeng Yuanding Huang Xin Shang Yangjie Wan Bin Jiang Qingguo F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was utilized to improve the homogenized dispersion of nanoscale Al_(2)O_(3) whiskers in Mg matrix composites.The Mg powders were decorated with sodium dodecy... The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positive and negative ions was utilized to improve the homogenized dispersion of nanoscale Al_(2)O_(3) whiskers in Mg matrix composites.The Mg powders were decorated with sodium dodecylbenzene sulfonate(C_(18)H_(29)NaO_(3)S,SDBS)and were introduced to the cathode group on their surface.The Al_(2)O_(3) whiskers were modified by the cet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C_(19)H_(42)BrN,CTAB)and were featured in the anode group.The suitable contents of CTAB and SDBS,the application atmosphere,and the type of solvents were investigated.Disper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dding 2wt%SDBS into Mg powders and adding 2wt%CTAB into Al_(2)O_(3) whiskers pro-moted the formation of more uniformly mixed composite powders,compared to those of conventional ball milling vi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analysis.Meanwhile,the calculated results derived from first-principle calculations also demonstrated the stronger cohesion between Al_(2)O_(3) whisker reinforcements and Mg matrix than undecorated composite powders.After preparation by powder metallurgy,the mor-phology,grain size,hardness,and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composites were analyzed to evaluate the dispersed efficienc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homogenized dispersed Al_(2)O_(3) whiskers in composites contributed to the refinement of 26%in grain siz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20%in hardness compared with pure Mg,and the reduction of 32.5%in the standard deviation coefficient of hardness compared with the ball-milling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based composites Al_(2)O_(3)whiskers potential difference DISPERSION
下载PDF
氧化硼对Al_(2)O_(3)-SiC-C质浇注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邵荣丹 鞠茂奇 +4 位作者 程水明 夏昌勇 李旭治 张寒 单江博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0-233,共4页
为了利用氧化硼“间接烧结”特性,进一步提升Al_(2)O_(3)-SiC-C质浇注料的力学性能,以氧化硼(≤0.075 mm)为助烧剂,制备了以FM60莫来石颗粒、致密刚玉、碳化硅、α-Al_(2)O_(3)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的浇注料,探究了氧化硼细粉加入量(加入质... 为了利用氧化硼“间接烧结”特性,进一步提升Al_(2)O_(3)-SiC-C质浇注料的力学性能,以氧化硼(≤0.075 mm)为助烧剂,制备了以FM60莫来石颗粒、致密刚玉、碳化硅、α-Al_(2)O_(3)微粉等为主要原料的浇注料,探究了氧化硼细粉加入量(加入质量分数分别为0、0.2%、0.4%和0.6%)对Al_(2)O_(3)-SiC-C质浇注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硼细粉会显著提升浇注料的加水量,但其有利于晶须状莫来石的生成,从而加强骨料和基质间的结合强度,试样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升。但当氧化硼细粉加入量提高至0.6%(w)时,试样中莫来石晶须长径比减小,试样的强度降低。综合以上结果,氧化硼最佳加入量为0.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SiC-C质 浇注料 氧化硼 莫来石晶须
下载PDF
用于纹理识别与重建的铁镓合金触须传感器阵列
4
作者 翁玲 罗旭 +2 位作者 齐芳芳 李卓林 刘凯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6-975,共10页
受动物触须传感机制的启发,结合铁镓合金(Galfenol)对物体表面纹理高度信息的优良感知能力,设计制作一种铁镓合金触须传感器单元,并将其集成为4×2阵列。基于力学、电磁学理论和压磁方程建立了传感器单元输出电压模型,描述了输出电... 受动物触须传感机制的启发,结合铁镓合金(Galfenol)对物体表面纹理高度信息的优良感知能力,设计制作一种铁镓合金触须传感器单元,并将其集成为4×2阵列。基于力学、电磁学理论和压磁方程建立了传感器单元输出电压模型,描述了输出电压与物体表面纹理高度的关系。实验测试了传感器单元的静态和动态特性。设计的传感器单元能够检测物体表面0.01~1.6 mm纹理高度变化,灵敏度为243.3 mV/mm,且具有较快的响应时间(26 ms)和恢复时间(25 ms)。将传感器单元与阵列装载在机械手上滑过具有不同纹理的样品表面,利用输出电压波形可识别与重建样品表面纹理。结果表明,设计的传感器阵列能够高精度地感知物体表面纹理信息,进而指导机械手调整操作策略,完善人机交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镓合金 触须传感器 纹理识别 纹理重建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图像边缘检测
5
作者 孙海明 韩国强 郑小秋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7期186-190,共5页
针对经典边缘检测算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边缘检测。阐述了图像梯度的幅值和变化率,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图像边缘检测中。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来引导遗传算法中交叉点位置的移动方向。通过提高子辈种群的... 针对经典边缘检测算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边缘检测。阐述了图像梯度的幅值和变化率,并将遗传算法引入到图像边缘检测中。利用天牛须搜索算法来引导遗传算法中交叉点位置的移动方向。通过提高子辈种群的多样性,防止了搜索区域逐渐缩小,克服了传统遗传算法早熟收敛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相比,改进的遗传算法应用于不同的图像检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快的收敛速度,可以收敛到全局最优解甚至逼近全局最优解,从而提高被检测图像边缘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边缘检测 天牛须搜索 梯度
下载PDF
基于BAS算法优化的电弧增材制造焊道尺寸预测
6
作者 王凯 卢楚文 +2 位作者 易江龙 房卫萍 牛犇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9,共10页
目的为提高实际应用中电弧增材制造对工艺参数的选取效率及成形形貌的控制效果,建立高效且精准的成形尺寸预测模型,实现对焊道尺寸的合理预测。方法在单层单道CMT电弧增材制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 目的为提高实际应用中电弧增材制造对工艺参数的选取效率及成形形貌的控制效果,建立高效且精准的成形尺寸预测模型,实现对焊道尺寸的合理预测。方法在单层单道CMT电弧增材制造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天牛须搜索算法(Beetle Antennae Search,BAS)优化BP神经网络的焊道尺寸预测模型,利用BAS算法实现对BP神经网络初始权值和阈值的优化,可以实现预测不同工艺参数(焊接速度、送丝速度、干伸长)下焊道的成形尺寸(熔宽、余高)。利用试验验证BAS-BP预测模型的性能,与现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精度的预测效果,能够有效映射工艺参数与焊道尺寸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印证了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和泛化能力,同时其对焊道熔宽和余高的预测误差分别不超过0.2、0.12 mm,预测平均误差率均不超过6%,相对于其他预测模型表现出较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结论BAS-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出误差较小,网络训练收敛速度加快,避免了过拟合及欠拟合的风险,有效提高了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精度,可以实现一定工艺参数范围内的焊道尺寸预测,为后续电弧增材的实时预测及控制参数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金属过渡弧焊(CMT) 焊道尺寸 天牛须算法 BP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下载PDF
球形纳米莫来石晶须团聚体的制备研究
7
作者 刘慧男 王超会 +7 位作者 荣芷艺 林蔚 董美伶 由园 王玉慧 刘佳琪 王宇航 朱忠宇 《化学世界》 CAS 2024年第3期171-176,共6页
莫来石晶须作为一种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喷雾干燥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球形的纳米莫来石晶须团聚体,该团聚体可以提高莫来石粉体的流动性,有利于粉体的输运,有望用于工业领... 莫来石晶须作为一种一维无机纳米材料,由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而备受关注。通过喷雾干燥和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了具有球形的纳米莫来石晶须团聚体,该团聚体可以提高莫来石粉体的流动性,有利于粉体的输运,有望用于工业领域中。研究通过以含硅铝的工业废弃物作为合成晶须的硅源和部分铝源,添加Al_(2)(SO_(4))·18H_(2)O为铝源,添加一些晶须生长助剂,研究了不同的煅烧温度对晶须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造粒后在750℃烧结下合成了纳米尺度的莫来石晶须,晶须以团聚体的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晶须 喷雾干燥 低温烧结
下载PDF
双须光电法分梳绒测长仪与手排法的测试结果对比
8
作者 孙佳慧 马静涛 +3 位作者 苏健 钟跃崎 沈华 王府梅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106,共9页
研制出双须光电法分梳绒测长系统2.0Z版,利用该仪器测试25种分梳山羊绒试样的纤维长度,同时采用GB 18267—2013中的手排法测试上述试样的纤维长度,根据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对比验证2.0Z版测长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手排... 研制出双须光电法分梳绒测长系统2.0Z版,利用该仪器测试25种分梳山羊绒试样的纤维长度,同时采用GB 18267—2013中的手排法测试上述试样的纤维长度,根据两种测试方法所得结果对比验证2.0Z版测长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结果表明,采用手排法测试分梳绒长度时,取样存在样间差异,并且手排法测试样品量少、随机误差高,而双须光电法测试结果稳定。双须光电法分梳绒测长系统2.0 Z版和手排法长度测试的一致性较高,特别是平均长度指标的平均偏倚小于2 mm,相关系数均大于0.8,表明分梳绒测长系统2.0Z版的精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须光电法 手排法 纤维长度 精确度
下载PDF
碳酸钙晶须对碱矿渣胶凝材料的减缩增强作用
9
作者 赵俊 王爱国 +2 位作者 张祖华 刘开伟 孙道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5,374,共8页
针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易收缩开裂等问题,采用一种新型微米级纤维——碳酸钙晶须对碱矿渣胶凝材料进行减缩增强,研究了碳酸钙晶须掺量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流变性能、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并探究其显微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微米级碳酸钙晶... 针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易收缩开裂等问题,采用一种新型微米级纤维——碳酸钙晶须对碱矿渣胶凝材料进行减缩增强,研究了碳酸钙晶须掺量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流变性能、抗压强度和干燥收缩的影响,并探究其显微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微米级碳酸钙晶须的掺入对碱矿渣胶凝材料流动性影响较小,当碳酸钙晶须掺量为3%时,其新拌浆体塑性黏度为12.33 Pa·s,较未掺碳酸钙晶须的对照组仅增长14.48%,其硬化浆体28 d抗压强度可达105.8 MPa;碱矿渣胶凝材料的干燥收缩率随着碳酸钙晶须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碳酸钙晶须掺量为5%时,其28 d干燥收缩率仅有0.87%,较未掺碳酸钙晶须的对照组降低32.56%;碳酸钙晶须与基体紧密结合,在基体受力破坏时分散其所受应力,提升了碱矿渣胶凝材料的力学性能;碳酸钙晶须在体系内部的桥接作用能够有效延缓碱矿渣胶凝材料微裂纹的形成与扩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宏观裂纹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胶凝材料 碳酸钙晶须 干燥收缩 裂纹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三水碳酸镁晶须制备工艺优化
10
作者 于雨 王余莲 +6 位作者 朱益斌 张一帆 李克卿 关蕊 孙浩然 韩会丽 袁志刚 《中国粉体技术》 CSCD 2024年第1期103-113,共11页
【目的】为了得到更大长径比的三水碳酸镁晶须,基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三水碳酸镁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菱镁矿为原料,MgCl_(2)为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水碳酸镁制备工... 【目的】为了得到更大长径比的三水碳酸镁晶须,基于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方法对三水碳酸镁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菱镁矿为原料,MgCl_(2)为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和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对三水碳酸镁制备工艺中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速率、pH和MgCl_(2)用量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条件是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40℃,搅拌速率为500 r/min,pH为7±0.1,MgCl_(2)质量浓度为0.5 g/L,可获得长径比约为20的三水碳酸镁晶须;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条件是反应时间为86 min,反应温度为44℃,搅拌速率为760 r/min、pH为7,MgCl_(2)质量浓度为1.6 g/L,可获得长径比约为25的三水碳酸镁晶须。【结论】利用BP神经网络优化工艺参数能制备更大长径比的三水碳酸镁晶须,优于传统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菱镁矿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三水碳酸镁晶须
下载PDF
SiC复合陶瓷增韧研究现状
11
作者 王雯龙 陈刚 +1 位作者 王红杰 刘凯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SiC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因韧性不足而制约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故提升其韧性已成为研究热点和焦点。因此,综述了颗粒、晶须、纤维和低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不同增强相增韧SiC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期望... SiC陶瓷具有优良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但因韧性不足而制约其作为结构材料的应用,故提升其韧性已成为研究热点和焦点。因此,综述了颗粒、晶须、纤维和低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不同增强相增韧SiC复合陶瓷的研究现状,期望为今后SiC陶瓷的增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陶瓷基复合材料 颗粒 晶须 低维纳米材料
下载PDF
磷石膏制备α半水石膏的工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杨希凡 李源 +1 位作者 王珺婷 张高科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7期32-38,共7页
随着我国磷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磷石膏(PG)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堆存量巨大,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如何高效处理并利用磷石膏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磷石膏通过技术手段转变为性能优异的α半水石膏(α-HH),其在制备高强石膏及... 随着我国磷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磷石膏(PG)排放量正在逐年增加,堆存量巨大,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如何高效处理并利用磷石膏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将磷石膏通过技术手段转变为性能优异的α半水石膏(α-HH),其在制备高强石膏及石膏晶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简要论述了通过磷石膏制备磷α半水石膏(α-PHH)的相关研究,并分析了α-PHH绿色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为提升磷石膏利用的技术水平、增加其附加价值并开拓应用空间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Α半水石膏 高强石膏 石膏晶须 绿色应用
下载PDF
碳酸钙晶须对水泥砂浆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孙临宵 熊厚仁 +2 位作者 黄殿武 陈俊宏 傅军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4期72-76,共5页
为了解碳酸钙晶须对水泥砂浆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不同碳酸钙晶须掺量的水泥砂浆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全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单轴压缩下砂浆的变形特征,并借助扫描电镜对... 为了解碳酸钙晶须对水泥砂浆单轴压缩特性的影响,分别对不同碳酸钙晶须掺量的水泥砂浆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全过程荷载-位移曲线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研究了单轴压缩下砂浆的变形特征,并借助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了断面微观分析。结果表明:砂浆的抗压强度在碳酸钙晶须掺量0~3%时逐渐提高,继续增大碳酸钙晶须掺量到5%时,抗压强度降低;砂浆的应变场显示,掺加适量的碳酸钙晶须可延缓局部裂缝扩展,砂浆内部结构受晶须掺量的增加会从“桥连强化”转为“团聚弱化”负向作用。研究结果可为碳酸钙晶须在水泥基材料中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晶须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 单轴压缩 砂浆 抗压强度
下载PDF
HDPE/钛酸钾晶须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李健良 宋波 +2 位作者 章少华 李均立 郭军辉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33-35,共3页
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钛酸钾晶须(PTW)复合材料,研究了PTW不同填充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PTW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随PTW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拉伸强度略有增加,抗冲击强度有所降低,... 利用双螺杆挤出制备了高密度聚乙烯(HDPE)/钛酸钾晶须(PTW)复合材料,研究了PTW不同填充量对HDPE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DPE/PTW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随PTW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拉伸强度略有增加,抗冲击强度有所降低,说明钛酸钾晶须对HDPE具有较好的增刚增韧作用。同时,PTW提高了材料的耐热性能,在PTW质量含量为25%,复合材料的负荷热变形温度提高了近20℃。另外,DSC分析表明,PTW对HDPE有结晶成核作用,结晶峰温度随PTW的增加而增加,在PTW质量含量为20%时,结晶峰温度提高了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聚乙烯 钛酸钾晶须 复合材料 性能
下载PDF
六钛酸钾晶须改性环氧有机硅树脂的抗烧蚀性能
15
作者 李轩 周德东 +5 位作者 何瑜 张立京 苏菁 李伟 肖魁 孟卫钢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0-35,共6页
制备了六钛酸钾晶须(PHW)改性的环氧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PHW含量对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烧蚀环境中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HW能够有效提高环氧有机硅树脂烧蚀产物层的抗剥落能力和耐高温烧蚀性能,其中PHW添加量为20wt%时,... 制备了六钛酸钾晶须(PHW)改性的环氧有机硅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PHW含量对复合材料在氧-乙炔烧蚀环境中抗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PHW能够有效提高环氧有机硅树脂烧蚀产物层的抗剥落能力和耐高温烧蚀性能,其中PHW添加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均最低,分别为0.136 mm/s和1.143 g/s,与环氧有机硅树脂相比分别低约53.74%和47.04%;当PHW含量超过20wt%后,进一步增加其含量对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的改善效果不再明显。TG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HW能大幅降低环氧有机硅树脂的失重率,其中PHW添加量为20wt%时,复合材料的失重率约为38.57%,较环氧有机硅树脂低约19.89%;当PHW含量高于20wt%后,进一步增加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含量对失重率的改善效果不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钛酸钾晶须 环氧有机硅树脂 烧蚀 复合材料
下载PDF
Mg^(2+)、Al^(3+)对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形貌和尺寸的影响
16
作者 郭静静 薛甜 +3 位作者 程萌 蒲梦林 李雪礼 张琰图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09-814,819,共7页
以二水硫酸钙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在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晶须形貌和尺寸影响基础上,分别系统考察了Mg^(2+)、Al^(3+)浓度对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料浆质量分数为2%、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6 ... 以二水硫酸钙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在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晶须形貌和尺寸影响基础上,分别系统考察了Mg^(2+)、Al^(3+)浓度对其形貌和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料浆质量分数为2%、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6 h条件下制备的产物其平均长度为273.4μm,平均长径比达到30.4,晶须的形貌为针状且较为均一。在低浓度的Mg^(2+)存在下,半水硫酸钙晶须的直径小,长径比高;Al^(3+)对半水硫酸钙晶须沿c轴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得到的晶须呈现棒状或者纺锤体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硫酸钙 晶须 水热法 长径比
下载PDF
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梅 童启邦 +4 位作者 谢佳俊 魏洪新 刘待成 郑泽辉 郭勇 《中国井矿盐》 CAS 2024年第3期1-2,5,共3页
硫酸钙晶须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改性增强材料,但由于目前制备的硫酸钙晶须的产率较低、质量较差,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推动该问题的解决,本文介绍了当前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硫酸钙晶须在... 硫酸钙晶须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改性增强材料,但由于目前制备的硫酸钙晶须的产率较低、质量较差,致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推动该问题的解决,本文介绍了当前硫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硫酸钙晶须在材料改性及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对今后硫酸钙晶须的开发及应用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钙晶须 制备 应用
下载PDF
天然石膏制备烧石膏晶须试验研究
18
作者 陈秋菊 姚金 +2 位作者 丁文金 孙红娟 彭同江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基于我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但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根据溶解-再结晶理论,以天然石膏为原料、硝酸为助剂,采用常压酸化法开展了高附加值烧石膏晶须制备试验研究,考查了固液比、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所得产物物相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天然石膏资源丰富、但产品附加值低的现状,根据溶解-再结晶理论,以天然石膏为原料、硝酸为助剂,采用常压酸化法开展了高附加值烧石膏晶须制备试验研究,考查了固液比、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所得产物物相与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烧石膏晶须的质量分数随着硝酸浓度和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样品中晶须的质量分数随着固液比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优化条件下所得样品的物相主要为烧石膏相,另有极少量的石膏相和硬石膏相,样品中晶须的长度为509~650μm,长径比为43~62。研究成果可为天然石膏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石膏 烧石膏 晶须 硝酸 物相 形貌 固液比 反应温度
下载PDF
固相反应合成MgAl_(2)O_(4)多孔纤维的研究
19
作者 王昕悦 许晴 +4 位作者 朱欣欣 周瑞琪 段红娟 张海军 李少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4,共5页
MgAl_(2)O_(4)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为气相法,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制备成本高以及产率低等问题。将碱式硫酸镁晶须作为模板,分别与铝溶胶或α-Al_(2)O_(3)微粉混合,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Al_(2)O_(4)多孔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000、... MgAl_(2)O_(4)纤维的主要制备方法为气相法,但该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制备成本高以及产率低等问题。将碱式硫酸镁晶须作为模板,分别与铝溶胶或α-Al_(2)O_(3)微粉混合,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MgAl_(2)O_(4)多孔纤维,研究了热处理温度(1000、1100和1300℃)和保温时间(3、10 h)以及铝源(铝溶胶和α-Al_(2)O_(3)微粉)对MgAl_(2)O_(4)多孔纤维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α-Al_(2)O_(3)微粉相比,以铝溶胶为铝源时,纤维中MgAl_(2)O_(4)生成量更高;2)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Al_(2)O_(3)与MgO逐渐反应完全,MgAl_(2)O_(4)的生成量不断增加,MgAl_(2)O_(4)多孔纤维上有小而均匀的纳米孔;3)最佳制备工艺是以铝溶胶为铝源,在1300℃保温3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镁晶须 铝溶胶 MgAl_(2)O_(4) 多孔纤维 固相反应法
下载PDF
Mussel-inspired PTW@PDA composites for developing high-energy gun propellants with reduced erosion and enhanced mechanical strength
20
作者 Xijin Wang Zhitao Liu +3 位作者 Pengfei Sun Feiyun Chen Bin Xu Xin Lia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75-690,共16页
The severe erosion and inadequate mechanical strength are prominent challenges for high-energy gun propellants.To address it,novel PTW@PDA composites was prepared by polydopamine(PDA)-modifying onto potassium titanate... The severe erosion and inadequate mechanical strength are prominent challenges for high-energy gun propellants.To address it,novel PTW@PDA composites was prepared by polydopamine(PDA)-modifying onto 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PTW,K_(2)Ti_(6)O_(13)),and aft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gun propellant as erosion-reducing and mechanical-reinforcing fillers.The interfacial characterizati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s-prepared PTW@PDA composites exhibits an enhanced surface compatible with propellant matrix,thereby facilitating their dispersion into propellants more effectively than raw PTW materials.Compared to original propellants,PTW@PDA-modified propellants exhibited significant less erosion,with a Ti-Kbased protective coating being detected on the eroded steel.And 0.5 wt%and 1.0 wt%addition of PTW@PDA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mpact,compressive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propellants.Despite the inevitably reduction in relative force,PTW@PDA slightly increase propellant burning rate while exerting little adverse impact on propellant dynamic activity.This strategy can provide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develop high-energy gun propellant with less erosion and more mechanical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energy gun propellant Potassium titanate whiskers Polydopamine modification Erosion inhibitors Mechanical reinforcing fille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