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态电解质Li_(1+x)Al_(x)Ti_(2-x)(PO_(4))_(3)中Li+的迁移特性
1
作者 李梅 钟淑英 +2 位作者 胡军平 孙宝珍 徐波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356-366,共11页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 Li_(1+x)Al_(x)Ti_(2-x)(PO_(4))_(3)(LATP)是一种颇具前景的NASICON型锂离子固态电解质.本文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不同Al掺杂浓度(x=0.00,0.16,0.33,0.50)对LATP的结构特性、电学特性以及Li^(+)迁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能够稳定掺杂进入LiTi2(PO4)3(LTP)的晶体结构当中.当Al掺杂浓度x=0.16时,Li—O键的平均键长最长,成键强度最弱,而Ti—O键强度随Al掺杂浓度变化不大.Al掺杂浓度对LATP带隙的影响不大,但Al附近的O原子聚集了更多的负电荷,形成AlO6极化中心.Li^(+)不同的迁移方式(空位迁移、间隙位迁移和协同迁移)在Al掺杂浓度不同时展现出复杂的能垒变化,Li^(+)在空位迁移中迁移势垒随Al掺杂浓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在间隙位迁移中Li^(+)的迁移势垒变化相反,由于协同迁移中涉及空位和间隙位两种位点,Li^(+)的迁移势垒表现为随Al掺杂浓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的复杂变化.当x=0.50时,LATP具有最低的Li^(+)迁移势垒0.342 eV,这个势垒值是间隙位迁移的结果.因此,通过改变Al掺杂浓度,可改变间隙Li^(+)浓度及迁移通道结构,进而调节Li^(+)的迁移性能,提高LATP中的Li^(+)导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Li^(+)电池 al掺杂 Li_(1+x)al_(x)Ti_(2-x)(PO_(4))_(3) Li^(+)迁移
下载PDF
Al掺杂对β-Ga_(2)O_(3)薄膜光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钟琼丽 王绪 +1 位作者 马奎 杨发顺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2-1360,共9页
近年来,半导体器件向着高散热性、高击穿场强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因此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β-Ga_(2)O_(3)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有效掺杂是实现β-Ga_(2)O_(3)器件的基础。实验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Ga_(2)O_(3)/Al/Ga_(2)O_(3)/Al/Ga_(2)O_... 近年来,半导体器件向着高散热性、高击穿场强和低能耗的方向发展,因此超宽禁带半导体材料β-Ga_(2)O_(3)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有效掺杂是实现β-Ga_(2)O_(3)器件的基础。实验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Ga_(2)O_(3)/Al/Ga_(2)O_(3)/Al/Ga_(2)O_(3)复合结构,经高温退火使Al原子热扩散进入薄膜中,形成Al掺杂的β-Ga_(2)O_(3)薄膜。采用激光区熔法使薄膜区域熔化再结晶,进一步提升掺杂质量。对Al掺杂β-Ga_(2)O_(3)薄膜的晶体性质、杂质含量及光学性质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Al掺杂不改变β-Ga_(2)O_(3)薄膜的晶体结构;随着Al层溅射时间延长,掺杂含量逐渐增加;当Al溅射时间为5和10 s时,薄膜紫外吸收率分别为40%和50%;随着Al溅射时间的增加,Al掺杂β-Ga_(2)O_(3)薄膜紫外区域光吸收率逐渐增强,Al溅射时间为300 s时,β-Ga_(2)O_(3)薄膜的光吸收率接近90%;低浓度的Al掺杂会导致β-Ga_(2)O_(3)薄膜的禁带宽度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薄膜 al掺杂 磁控溅射 Ga_(2)O_(3)/al/Ga_(2)O_(3)/al/Ga_(2)O_(3)复合结构 光吸收 光学带隙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Fe^(3+)-doped Nanometer TiO_2 Photocatalysts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君武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57-60,共4页
Fe^3+ -doped nanometer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technique. TiO2 powders with different Fe^3+ / Ti^4 + molar ratios ranging from 0. 05% to 25%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ating the gels in the temp... Fe^3+ -doped nanometer TiO2 photo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sol-gel technique. TiO2 powders with different Fe^3+ / Ti^4 + molar ratios ranging from 0. 05% to 25% were synthesized by calcinating the gels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00-600 ℃ . The effects of the content of iron ions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wder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examined by the photodecorapositon of methyl orange in sunlight. The results show that Fe dopant can de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nanatase-ratile transformation. The ideal photocatalytic property was achieved when the sample with an Fe^3+ / Ti^4+ ratio of 20 at% was calcined at about 300 ℃ for an hour, which is superior to that of commercial Degussa P-25. The optimum microstructure of the Fe-doped TiO2 for a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in sunlight is consisted of nanatase and rat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A Fe^3 - doping SUNLIGHT methyl orang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Praseodymium Doping on Conductivity and Oxygen Permeability of Cobalt-Free Perovskite-Type Oxide BaFeO3-δ
4
作者 Bang-zheng Wei Yu Wang +2 位作者 Meng Liu Chen-xi Xu Ji-gui Che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91-196,245,246,共8页
Among the perovskite-type oxides with symmetrical structure applied in oxygen permeable membranes, cubic phase structure i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oxygen permeation.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 Among the perovskite-type oxides with symmetrical structure applied in oxygen permeable membranes, cubic phase structure is the most favorable for oxygen permeation. 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cubic perovskite structure of BaFeO3-δ material at room temperature, iron was partially substituted by praseodymium. BaFe1-yPryO3-δ powders were synthesized by a solid state reaction method, and sintered samples were prepared from the synthesized BaFe1-yPryO3-δ powders. X-ray diffrac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aFe1-yPryO3-δ samples remain cubic structure at praseodymium substitution amount of y 0.05, 0.075, 0.1.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observ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sintered samples contain only a small amount of enclosed pores and the grain size of BaFe1-yPryO3-δ increase monotonic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raseodymium doping amount, praseodymium doping promotes the grain size growth. Tests of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oxygen permeation flux show that praseodymium doping improves the conduction properties of BaFe1-yPryO3-δ and BaFe0.9Pr0.1O3-δ composition has a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6.5 S/era and an oxygen permeation of 1.112 mL/(cm^2.min) at 900 ℃, respectively. High temperature XRD in- 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BaFe0.975Pr0.025O3-δ membrane completely transform to cubic phase at 700℃. The present test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partially substitution of Fe by praseodymium in BaFeO3 can stabilize the cubic structure and improve the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yPryO3-δ Praseodymium doping Cubic perovskite Oxygen perme-ability
下载PDF
浆态床中Cu/ZnO/Al_2O_3/ZrO_2+γ-Al_2O_3双功能催化剂一步法合成二甲醚 被引量:14
5
作者 左宜赞 张强 +4 位作者 安欣 韩明汉 王铁锋 王金福 金涌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纤维状CD501甲醇合成催化剂,采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进一步和γ-Al2O3进行混合,获得了Cu/ZnO/Al2O3/ZrO2+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的催化特性...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纤维状CD501甲醇合成催化剂,采用SEM、TEM、X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进一步和γ-Al2O3进行混合,获得了Cu/ZnO/Al2O3/ZrO2+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考察了其在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相比商业催化剂(COM)和LP201催化剂,新型的CD501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Cu/Zn分散性。对于浆态床中一步法合成二甲醚过程,采用CD501与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相比采用COM或LP201与γ-Al2O3双功能催化剂,CO转化率提高了一倍,且经过270 h测试,CO转化率从61%降至57%,二甲醚时空产率从0.54 g/(g.h)降至0.48 g/(g.h),稳定性显著优于COM催化剂。当反应温度为250℃,压力为4.0 MPa,空速为3 000 mL/(g.h),氢碳比为1.0时,该催化剂应用在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时,CO转化率为61%,DME时空产率达到0.54 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2O3/ZrO2催化剂 -γal2O3 浆态床 二甲醚 甲醇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13%TiO_2涂层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9
6
作者 王全胜 王富耻 +2 位作者 柳彦博 李轶昳 马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2期530-532,共3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下同)涂层,进行了SRV滑动磨损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断口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纳米涂层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了纳米结构Al_2O_3-13%TiO_2(质量分数,下同)涂层,进行了SRV滑动磨损试验,通过扫描电镜对涂层的断口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并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该纳米涂层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特征,层片间具有冶金结合特征的界面较多,界面结合得到明显改善,其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微米涂层,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其磨损面积仅为常规微米涂层的1/5,界面结合改善是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13% TIO2涂层 滑动磨损 断口组织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合成Y_3Al_5O_(12):Ce^(3+),Tb^(3+)稀土荧光粉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蒋洪川 杨仕清 +2 位作者 张文旭 彭斌 王豪才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0-722,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低温下合成了 Y3Al5O12:0.08Ce3+; 0.12Tb3+稀土荧光粉.通过 X射线衍射(XRD)分析及激发、发射光谱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粉末为YAG晶体结构,粉体 的最大激发峰为273nm,最大发射峰为545nm,色坐标为:x=0.331;y=0.558,在273nm的紫 外光激发下发出明亮的绿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3al5O12:Ce^3+ TB^3+ 稀土荧光粉 溶胶-凝胶法 发射光谱 激发光谱
下载PDF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工艺对纳米Al_2O_3-13%TiO_2涂层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马建龙 李国禄 +2 位作者 王海斗 徐滨士 康嘉杰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6-130,共5页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显微硬度和孔隙率两项指标的评估,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电流、电压、Ar气流量和喷涂距离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纳米Al2O3-13%TiO2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是:喷涂电压、Ar气流... 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通过显微硬度和孔隙率两项指标的评估,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电流、电压、Ar气流量和喷涂距离4个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纳米Al2O3-13%TiO2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主次顺序是:喷涂电压、Ar气流量、喷涂距离、喷涂电流,并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喷涂参数。利用XRD、SEM等手段分析了纳米Al2O3-13%TiO2复合粉末和涂层的相结构和微观结构,采用显微硬度计和图像处理方法测定了涂层的显微硬度和孔隙率。最优工艺参数制备的涂层显微硬度值1208 HV,孔隙率为2.26%,拉伸法测定其结合强度为4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等离子喷涂 纳米al2O3-13%TiO2 涂层 工艺优化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丽丽 郑伟涛 +4 位作者 李海波 丁涛 田宏伟 于陕升 马楠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 以分析纯A l(NO3)3.9H2O,(CH2)6N4和粒径为30 nm的SiC粉末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制备干凝胶,经煅烧合成A l2O3-SiC纳米陶瓷粉,利用真空热压装置对粉末进行烧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维氏硬度实验分析了不同SiC含量和不同烧结温度的A l2O3-SiC陶瓷样品的结构、形貌、晶粒尺寸和硬度,并研究了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方法 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 烧结
下载PDF
不同喷涂工艺制备的Al_2O_3-13%TiO_2涂层表面自由能与冲蚀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国禄 李楠楠 +1 位作者 王海斗 康嘉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9-66,共8页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冲蚀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超声速等离子喷涂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两种技术制备的Al_2O_3-13%TiO_2涂层的表面自由能和冲蚀磨损性能,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 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冲蚀磨损试验机等设备,研究超声速等离子喷涂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两种技术制备的Al_2O_3-13%TiO_2涂层的表面自由能和冲蚀磨损性能,并对涂层的显微硬度、孔隙率及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其表面和内部结构疏松,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6.653%和836.93 HV0.1。而超声速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的涂层,孔隙率及显微硬度分别为3.467%和1 078.68 HV0.1,相比普通大气等离子喷涂而言,超声速等离子喷涂制备的涂层整体性能较为优异。通过对两种涂层的结构和表面自由能分析发现,超声速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涂层由于结构致密、表面自由能较低而具有较为出色的冲蚀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表面自由能 等离子喷涂 al2O3-13%TiO2涂层
下载PDF
活化温度对NiW/Al_2O_3催化剂中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聂红 龙湘云 +1 位作者 刘清河 李大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共5页
考察了活化温度对NiW/Al_2O_3催化剂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活性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50~400℃是催化剂获得高脱硫活性的适宜活化温度,在该温度下对催化剂进行活化有利于金属.载体之间保持适度的相互作用,... 考察了活化温度对NiW/Al_2O_3催化剂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加氢脱硫活性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50~400℃是催化剂获得高脱硫活性的适宜活化温度,在该温度下对催化剂进行活化有利于金属.载体之间保持适度的相互作用,并促进W金属的硫化。高温活化(>450℃)会导致Ni与氧化铝载体的相互作用增强,生成尖晶石物相,破坏Ni-W-O混合相物种,使金属W不易硫化,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温度 NiW/al2O3 金属-载体 相互作用 活性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纳米Al_2O_3-40%TiO_2复相陶瓷涂层力学与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龙 谭业发 +2 位作者 屠义强 杨自双 董贵杨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6,共8页
为提高铝合金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7005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Al2O3-40%TiO2(NAT40)复相陶瓷涂层,分析该涂层的微观结构,测试其主要力学性能,研究其在干摩擦和3.5%NaCl溶液中的摩擦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NAT40涂层的显微... 为提高铝合金零部件的耐磨性能,运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7005铝合金表面制备纳米Al2O3-40%TiO2(NAT40)复相陶瓷涂层,分析该涂层的微观结构,测试其主要力学性能,研究其在干摩擦和3.5%NaCl溶液中的摩擦行为与机制。结果表明:NAT40涂层的显微硬度为638.6 HV0.5,断裂韧度为13.3 MPa.m1/2,与基体的临界结合力达到80.35 N,均高于微米Al2O3-40%TiO2(MAT40)涂层。干摩擦时,随着载荷从3 N增大至12 N,NAT40涂层的摩擦因数从0.20上升至0.32,其磨损失重也从1.3 mg增大到2.2 mg;轻载3 N时,涂层以微观切削磨损为主,而在重载12 N条件下,磨损表面闪温计算值达到541.65℃,导致涂层的强度和硬度下降,磨损机理变为多次塑变磨损、粘着磨损和氧化磨损。在3.5%NaCl溶液摩擦环境中,NAT40涂层在相同载荷条件下的摩擦因数较干摩擦时显著降低,但重载(12 N)时,其磨损失重却比干摩擦时增加22.7%;随着载荷的增加,涂层的磨损机理由疲劳磨损转变为应力腐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40%TiO2涂层 等离子喷涂 断裂韧度 临界结合力 摩擦学
下载PDF
TiAl合金表面激光重熔Al_2O_3-13wt%TiO_2复合陶瓷涂层组织结构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2 位作者 沈理达 刘志东 黄因慧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1-56,共6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和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在TiA l合金表面制备了A 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为了减少重熔层裂纹等缺陷,采用较低的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进行重熔。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结构... 采用等离子喷涂和激光重熔复合工艺在TiA l合金表面制备了A 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为了减少重熔层裂纹等缺陷,采用较低的激光功率和能量密度进行重熔。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和相组成。结果表明,经过激光重熔处理后,陶瓷涂层颗粒细化,片层状组织得以消失,致密性提高,获得了基本没有裂纹等缺陷的重熔层;激光重熔亚稳相-γA l2O3转变为稳定相-αA l2O3;由于陶瓷材料导热系数较低的影响,激光重熔时无法使整个陶瓷层实现重熔,重熔后的陶瓷涂层形成了晶粒细小的等轴晶重熔区、烧结区以及片层状残余等离子喷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等离子喷涂 al2O3-13wt%TiO2复合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TIal合金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纳米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田宗军 王东生 +2 位作者 沈理达 刘志东 黄因慧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740-1744,共5页
以常规和纳米团聚体Al2O3-13TiO2(ω/%,下同)复合陶瓷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常规和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粉末和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及相组成,同时对纳米结构涂层的微观组... 以常规和纳米团聚体Al2O3-13TiO2(ω/%,下同)复合陶瓷粉末为原料,采用等离子喷涂工艺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常规和纳米结构陶瓷涂层。用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粉末和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及相组成,同时对纳米结构涂层的微观组织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常规复合陶瓷涂层呈典型的等离子喷涂层状堆积特征;纳米结构复合陶瓷涂层由部分熔化区以及与常规等离子喷涂类似的片层状完全熔化区组成。根据组织结构的不同,部分熔化区又分为亚微米A12O3粒子镶嵌在TiO2基质相的三维网状或骨骼状结构的液相烧结区和经过一定长大但仍保持在纳米尺度的残留纳米粒子的固相烧结区,不同的部分熔化组织源于复合陶瓷粉末中A12O3与TiO2之间的熔点差异。由于等离子喷涂过程中涂层沉积时的快速凝固作用,不管是常规还是纳米涂层都以亚稳相γ-A12O3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纳米团聚体粉末 al2O3-13TiO2纳米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下载PDF
Al2O3掺杂SO4^2-/SnO2固体酸催化剂上的酯化和酯交换反应 被引量:9
15
作者 翟德伟 乐英红 +1 位作者 华伟明 高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67-1872,共6页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2O3掺杂量(0.5%-3.0%,摩尔分数)的SO24-/SnO2催化剂.采用N2吸附、热重(TG)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拉曼(Raman)光谱、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Al2O3掺杂量(0.5%-3.0%,摩尔分数)的SO24-/SnO2催化剂.采用N2吸附、热重(TG)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S)、拉曼(Raman)光谱、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MASNMR)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织构性质进行了表征,用正丁胺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量,并评价了这些催化剂对月桂酸与甲醇的酯化和三乙酸甘油酯与甲醇的酯交换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SO24-/SnO2催化剂中掺杂少量Al2O3能明显提高催化活性,这是由催化剂的酸性位增加而引起的,添加Al2O3的摩尔分数为1.0%的催化剂表现出最高的反应活性,在酯化反应中6h后月桂酸转化率高达92.7%,在酯交换反应中8h后三乙酸甘油酯转化率高达9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酸 酯化 酯交换 SO24-/SnO2 al2O3掺杂
下载PDF
热处理对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袁鸿斌 王泽华 +4 位作者 张晶晶 周泽华 江少群 易于 陆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5-68,75,共5页
在Q235钢基体上等离子喷涂NiCrAl粘结层和Al2O3-13%TiO2工作层,并在300~900℃对涂层进行大气、真空及氩气环境下的热处理,借助OM、SEM、XRD以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热处理气氛对涂层显微结构和结合强度的影... 在Q235钢基体上等离子喷涂NiCrAl粘结层和Al2O3-13%TiO2工作层,并在300~900℃对涂层进行大气、真空及氩气环境下的热处理,借助OM、SEM、XRD以及电子万能试验机等研究了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热处理气氛对涂层显微结构和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气氛对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较小,保温时间的影响较大,加热温度的影响最显著;适当的热处理可以减小微裂纹尺寸,提高涂层的结合强度;经500℃保温6 h真空热处理的涂层与原始涂层相比,可以使其结合强度提高62.5%,达到31.2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al2O3-13%TiO2涂层 结合强度 热处理
下载PDF
Al_2O_3-SiO_2复合膜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被引量:15
17
作者 俞建长 徐卫军 +1 位作者 胡胜伟 黄清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50-1256,共7页
以异丙醇铝和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支撑体Al2O3-SiO2复合膜.应用XRD、DTA-TGA、IR、BET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物相组成、热稳定性、孔结构进行表征.并且讨论了化学组成和煅烧温度对复合膜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以异丙醇铝和正硅酸乙酯为主要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支撑体Al2O3-SiO2复合膜.应用XRD、DTA-TGA、IR、BET等测试手段对复合膜的物相组成、热稳定性、孔结构进行表征.并且讨论了化学组成和煅烧温度对复合膜孔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550℃煅烧10h的复合膜物相组成为无定形的SiO2和γ-Al2O3晶体,粒度大小在2-4nm之间,化学组成为Al2O3/SiO2=3:2的复合膜在不同煅烧温度时,400℃煅烧的物相为γ-AlOOH和,γ-Al2O3,550-1150℃煅烧的物相为γ-Al2O3,1220℃煅烧的物相为γ-Al2O3和α-Al2O3,1300℃煅烧的物相为莫来石相和α-Al2O3;化学组成不同的复合膜主要是由Al-O网络和Si-O网络构成,没有形成Al-O-Si网络结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组成和煅烧温度对复合膜的孔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醇铝 正硅酸乙酯 溶胶-凝胶法 al2O3-SiO2复合膜
下载PDF
激光重熔纳米Al_2O_3-13%TiO_2陶瓷涂层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东生 田宗军 +2 位作者 沈理达 刘志东 黄因慧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42-1546,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喷涂纳米Al2O3-13%TiO2(质量分数,下同)复合陶瓷涂层的性能,在γ-TiAl基体材料表面采用激光重熔工艺对涂层进行处理,研究了激光重熔对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 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喷涂纳米Al2O3-13%TiO2(质量分数,下同)复合陶瓷涂层的性能,在γ-TiAl基体材料表面采用激光重熔工艺对涂层进行处理,研究了激光重熔对涂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SEM)和显微硬度计分析了涂层形貌、微观结构和显微硬度,同时对涂层的磨损特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纳米陶瓷涂层由纳米颗粒完全熔化区和部分熔化区两部分组成,仍然具有等离子喷涂态的典型层状结构。经过激光重熔后,形成了致密细小的等轴晶重熔区、烧结区和残余等离子喷涂区,由于激光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加工特点,在重熔区仍保留了部分来源于原等离子喷涂部分熔化区的残留纳米粒子。与常规等离子喷涂陶瓷涂层相比,纳米结构涂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经过激光重熔后其硬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重熔 等离子喷涂 al2O3-13%TiO2陶瓷涂层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能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l_2O_3-13%TiO_2复合陶瓷涂层的组织及热氧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心洁 贺毅 +1 位作者 马东林 刘元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上喷涂了常规微米、纳米Al2O3-13%TiO2复合涂层,对2种涂层进行了高温热氧化实验。利用XRD对比分析了2种涂层及其相应粉末的相组成,利用SEM观察了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并运用EDS对2种涂层的组分分布情况进...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法在Q235钢上喷涂了常规微米、纳米Al2O3-13%TiO2复合涂层,对2种涂层进行了高温热氧化实验。利用XRD对比分析了2种涂层及其相应粉末的相组成,利用SEM观察了涂层的表面、截面形貌,并运用EDS对2种涂层的组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比较2种涂层的不同结构及热氧化性能,初步探讨了涂层热氧化失效的原因。结果表明:2种粉末在喷涂之后,涂层中的α-Al2O3均有所减少,生成了γ-Al2O3,金红石TiO2相转变成了板钛矿型TiO2相,增加了涂层的内应力,加剧了裂纹的扩展;常规微米涂层中的孔洞细小但密集,纳米涂层中的孔洞较大但不密集,且大部分的气孔都存在于部分熔化区的内部;涂层在喷涂过程中所生成的气孔以及热氧化过程中由于热应力而产生的裂纹是造成涂层失效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al2O3-13%TiO2 热氧化 组织 性能
下载PDF
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型固体酸SO_4^(2-)/ZrO_2-Al_2O_3-Al的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杜长海 秦永宁 +2 位作者 贺岩峰 马智 吴树新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04-508,共5页
为了研制催化精馏专用催化剂 ,采用铝阳极氧化法制备了Al2 O3 Al一体型载体 ,并将活性固体超强酸SO42 -/ZrO2 引入到Al2 O3 Al上 ,得到一种新型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式固体酸SO42 -/ZrO2 Al2 O3 Al催化剂 .利用XRD、SEM、BET、XPS、NH3 ... 为了研制催化精馏专用催化剂 ,采用铝阳极氧化法制备了Al2 O3 Al一体型载体 ,并将活性固体超强酸SO42 -/ZrO2 引入到Al2 O3 Al上 ,得到一种新型催化精馏专用填料式固体酸SO42 -/ZrO2 Al2 O3 Al催化剂 .利用XRD、SEM、BET、XPS、NH3 TPD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阳极氧化铝膜厚为 5 6 μm ,SO42 -/ZrO2 Al2 O3 Al固体酸具有比表面积大、酸强度适中的特点 .XRD结果表明 ,ZrO2 在Al2 O3 Al上处于高度分散状态 .将该固体酸用于乙酸 /乙醇酯化反应中 ,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4^2-/ZRO2 阳极氧化 al2O3-al 填料型固体酸 催化精馏 催化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