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61铝合金均匀化过程中AlMnSi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对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邱楚 郭世杰 纪艳丽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33,共7页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均匀化过程中AlMnSi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对6061铝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MnSi弥散颗粒在均匀化过程中沿着铝基体[001]晶带轴析出长大,晶体结构... 利用力学性能测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能谱分析技术等手段研究了均匀化过程中AlMnSi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对6061铝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lMnSi弥散颗粒在均匀化过程中沿着铝基体[001]晶带轴析出长大,晶体结构为体心立方结构。随着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弥散颗粒的析出尺寸逐渐增大,当AlMnSi弥散颗粒平均尺寸由0.07μm增长到0.42μm,最大尺寸由0.21μm增大到1.12μm时,力学性能则是先升高后降低。6061铝合金T6态组织仍为变形组织;AlMnSi弥散颗粒尺寸增大到1.12μm,6061合金T6态组织中出现粗大再结晶,力学性能急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61铝合金 almnsi弥散颗粒 均匀化 尺寸 再结晶
原文传递
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董颖璇 吕俊男 李群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8-877,共10页
针对燃料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开发了弥散型核燃料元件代表性体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及数值计算脚本,综合考虑燃料-基体界面损伤层、燃料颗粒辐照肿胀以及环境压力等关键特征进行了数值建模,系统分析了燃料颗粒团聚... 针对燃料颗粒团聚行为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开发了弥散型核燃料元件代表性体元模型的参数化建模及数值计算脚本,综合考虑燃料-基体界面损伤层、燃料颗粒辐照肿胀以及环境压力等关键特征进行了数值建模,系统分析了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颗粒团聚位置、运行环境静水压力以及基体材料性质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影响规律,发现燃料颗粒团聚区域是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失效的起点,而运行环境静水压力对芯体应力集中有抑制作用,揭示了燃料颗粒团聚现象对弥散型核燃料元件力学性能的“短板效应”。团聚区域的燃料颗粒通过密集堆叠的方法进行几何建模,局部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由最小颗粒间距定义。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燃料颗粒团聚体积分数越大,弥散型核燃料芯体越容易失效。而包壳外的环境压力会降低芯体内燃料颗粒团聚区域的应力水平,但随着局部团聚程度的增加,环境压力对芯体中Mises应力的影响逐渐减小。此外,燃料颗粒团聚区域相对弥散型核燃料芯体厚度方向位置改变对芯体的最大Mises应力几乎没有影响;燃料颗粒团聚区域在弥散型核燃料芯体的面内分布位置和环境压力共同决定弥散型核燃料芯体的失效行为。本研究可为弥散型核燃料元件的失效条件预测、可靠性评估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分析方法和数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型核燃料元件 颗粒团聚 强度分析 短板效应 基体失效
下载PDF
基于弥散颗粒燃料的先进核反应堆大规模并行模拟与优化
3
作者 李睿涵 侯叶凡 +3 位作者 李玉辉 刘召远 张海红 梁金刚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3-982,共10页
颗粒燃料是将核燃料制成颗粒并弥散在基体中的一种新型燃料构型,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冷堆、空间堆、氟盐冷却高温堆等先进堆型中.以高温气冷堆和空间堆为例,基于开源蒙特卡罗程序OpenMC研究了适用于颗粒燃料临界计算的虚拟网格模拟加速方法... 颗粒燃料是将核燃料制成颗粒并弥散在基体中的一种新型燃料构型,广泛应用于高温气冷堆、空间堆、氟盐冷却高温堆等先进堆型中.以高温气冷堆和空间堆为例,基于开源蒙特卡罗程序OpenMC研究了适用于颗粒燃料临界计算的虚拟网格模拟加速方法,并在山河超算平台开展了超10万核心的大规模并行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气冷堆模型的有效增殖因数计算结果与石岛湾核电站实验数据符合较好,验证了程序及模型的准确性.在性能方面,虚拟网格方法与OpenMC此前的真实网格方法相比,在存储空间和计算速度上均有明显提升,高温气冷堆虚拟网格模型的内存和耗时分别为真实网格模型的0.2%和82%;此外,由于虚拟网格方法简化了模型几何,其间接实现了更好的负载均衡,使得程序拥有了更高的并行效率.对于强可扩展性,在10752核规模的测试中,虚拟网格的并行效率为83.4%,而真实网格为63.6%;对于弱可扩展性,虚拟网格模型在131600核并行效率为83.1%,而真实网格为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反应堆 弥散颗粒燃料 蒙特卡罗 大规模并行 网格加速
下载PDF
含Mn弥散颗粒在Al-Mg-Si-Mn铝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析出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赖人铭 熊计 +2 位作者 吴悦梅 张向宇 赵国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21-24,共4页
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和EDS能谱分析研究了含Mn弥散颗粒在Al-Mg-Si-Mn铝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析出分布。结果表明:铸锭中显微偏析严重的Si在Al基体中的扩散对弥散颗粒的析出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析出杆状AlMnSi和块状... 利用扫描电镜、金相显微镜和EDS能谱分析研究了含Mn弥散颗粒在Al-Mg-Si-Mn铝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析出分布。结果表明:铸锭中显微偏析严重的Si在Al基体中的扩散对弥散颗粒的析出分布有重要的影响。合金在均匀化过程中析出杆状AlMnSi和块状Al(MnFe)Si两种含Mn弥散颗粒。这些颗粒首先在晶界附近的Si元素过饱和固溶区中析出,随保温时间延长颗粒分布逐渐均匀;同时利用Fick第二定律导出了描述均匀化程度的残余显微偏析指数公式,公式指出提高均匀化温度,减小枝晶间距可加快均匀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Mn弥散颗粒 Al-Mg-Si-Mn铝合金 均匀化 分布
下载PDF
TiC颗粒增强弥散铜基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志强 刘勇 +1 位作者 田保红 张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9,共4页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获得了20 vol%TiC颗粒增强弥散铜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450~8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真应力-应变数据。采用加工硬化率处理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真应力-应... 利用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获得了20 vol%TiC颗粒增强弥散铜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450~850℃、应变速率为0.001~1 s-1的真应力-应变数据。采用加工硬化率处理方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动态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该材料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主要以动态再结晶软化机制为特征,峰值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增加;该材料的lnθ-ε曲线出现拐点,-(lnθ)/ε-ε曲线均出现极小值;峰值应变和临界应变均随变形温度的升高与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减小;临界应变与峰值应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即εc/εp=0.52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C颗粒 弥散 动态再结晶 临界条件
下载PDF
颗粒弥散陶瓷复相材料的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继富 李建保 +1 位作者 王厚亮 黄勇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12,共4页
应用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颗粒弥散复相陶瓷材料的微观热应力,阐述了颗粒弥散增韧补强的原理,并推导了弥散相的颗粒尺寸和体积分数的临界值,提出了颗粒弥散陶瓷材料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关键词 颗粒弥散 复相 陶瓷材料 设计 颗粒尺寸
下载PDF
稠密气固两相同轴射流颗粒弥散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华辉 许建良 +1 位作者 李伟锋 刘海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2-337,共6页
The particl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nse gas-solids two-phase coaxial je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igh-speed camer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gas velocity,three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s were... The particle disper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nse gas-solids two-phase coaxial je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high-speed camer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increasing gas velocity,three particle dispersion modes were observed:shear dispersion,wave dispersion and oscillating dispersion,after the particle flow passed through the intact length.The normalized intact length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as velocity.For the wave dispersion,the unstable wavelength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axial distance at different gas velocities.For the oscillating dispersion,oscillating frequency de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gas velocity,so the oscillating frequency had a minimum when the gas velocity was about 65 m·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气固两相流 弥散长度 颗粒弥散 同轴射流
下载PDF
原位V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7
8
作者 倪自飞 孙扬善 薛烽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08-1312,共5页
为了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采用原位铸造法制备出V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基材料,并研究了VC颗粒的加入对304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位VC颗粒在铸态组织中呈现2种形貌:沿晶界呈长条状分布的颗粒和在晶内均... 为了改善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采用原位铸造法制备出VC颗粒弥散强化304不锈钢基材料,并研究了VC颗粒的加入对304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位VC颗粒在铸态组织中呈现2种形貌:沿晶界呈长条状分布的颗粒和在晶内均匀分布的亚微米尺寸的等轴状颗粒.TEM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有纳米尺寸的VC颗粒析出.原位合成VC颗粒的加入,使304不锈钢的室温及高温强度均得到显著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塑性和冲击韧性.与母合金304不锈钢相比,采用原位合成工艺引入VC颗粒后,在温度为650℃、应力为100MPa的条件下,强化钢的抗蠕变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颗粒 弥散强化 显微组织 性能
下载PDF
颗粒在大涡结构中的弥散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兵 张会强 王希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气相采朋大涡模拟方法,颗粒相采用轨道模型研究了三维后台阶气粒两相湍流流动的大尺度涡结构的瞬时演变过程以及颗粒的瞬时弥散规律.比较了不同入流速度的颗粒在大涡结构中的瞬时弥散特性,尤其研究了高速释放大颗粒的弥散特性.三维... 气相采朋大涡模拟方法,颗粒相采用轨道模型研究了三维后台阶气粒两相湍流流动的大尺度涡结构的瞬时演变过程以及颗粒的瞬时弥散规律.比较了不同入流速度的颗粒在大涡结构中的瞬时弥散特性,尤其研究了高速释放大颗粒的弥散特性.三维流动中大尺度涡结构具有明显的脱离、发展、合并和破碎过程.小颗粒的分布受大涡结构的控制,其空间的弥散过程与流体大涡结构的空间发展相一致,但是由于三维流动中大涡边缘和中心区的压力差,颗粒在大尺度涡的边缘出现密集.而大颗粒在流场中的分布受其惯性控制,对气相的涡结构不敏感.高速释放到流场中的大颗粒受惯性影响最大,保持在其原有动量方向上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弥散 瞬时特性 大涡模拟 轨道模型 后台阶流动 湍流 多相流动
下载PDF
第二相SiC颗粒弥散增韧氧化铝陶瓷的残余应力计算 被引量:8
10
作者 沈毅 杨正方 张存满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和说明弥散SiC颗粒通过增韧而达到增强和提高耐磨性的本质原因 ,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应力计算模型 。
关键词 第二相 增韧 氧化铝陶瓷 残余应力 计算 碳化硅颗粒 弥散颗粒 耐磨性
下载PDF
颗粒弥散铝基纳米合金微结构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强 曾梅光 +2 位作者 郝云彦 胡壮麟 王中光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1053-1061,共9页
本文对新型颗粒弥散铝基纳米晶薄带的微观结构、相转变和力学性能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稀土(Mm)含量的增加,快凝al-Fe-V-Si合金α-al晶粒和弥散颗粒不断细化,形成颗粒弥散铝基纳米晶材料.稀土元素在快凝过程中促使亚稳... 本文对新型颗粒弥散铝基纳米晶薄带的微观结构、相转变和力学性能作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合稀土(Mm)含量的增加,快凝al-Fe-V-Si合金α-al晶粒和弥散颗粒不断细化,形成颗粒弥散铝基纳米晶材料.稀土元素在快凝过程中促使亚稳相al8Fe4Mm的形成,抑制α-al13(Fe,V)3Si相的析出.含0.5%和1.0%Mm(原子分数)纳米合金在673K附近al8Fe4Mm转变为α-al13(Fe,V)3Si相.含1%Mm快凝合金形成很细的颗粒弥散纳米晶材料,其断裂强度和疲劳强度比微晶al-Fe-V-Si合金高出1倍,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弥散 纳米晶 铝合金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双颗粒提升管中细颗粒的混合行为研究(Ⅱ)──弥散颗粒的轴径向混合行为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飞 程易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95-600,共6页
利用磷光颗粒示踪技术,使用点源示踪的方法在不同的径向位置测得反映颗粒径向扩散行为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对弥散细颗粒的径向混合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二维扩散模型描述所测量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特征.实验发现弥散细颗粒的径向扩... 利用磷光颗粒示踪技术,使用点源示踪的方法在不同的径向位置测得反映颗粒径向扩散行为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对弥散细颗粒的径向混合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二维扩散模型描述所测量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特征.实验发现弥散细颗粒的径向扩散Peclet数随粗颗粒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细颗粒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几乎不随气速变化.给出了一个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并可适用于单颗粒提升管的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管 弥散颗粒 混合 轴径 流化床反应器
下载PDF
圆湍射流中的拟序结构和颗粒弥散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坤 樊建人 +1 位作者 郑水华 岑可法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29-1333,共5页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PIV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was used to visualize a gas-solid two-phase turbulent round jet.The Reynolds number of the flow Re=6...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numerical simulations PIV experimental technology was used to visualize a gas-solid two-phase turbulent round jet.The Reynolds number of the flow Re=6200 and the Stokes numbers of particles were 1.2,9.2 and 25.7,respectively.It was shown that the coherent structures was transformed from large-scale to small-scale and from two-dimensional to three-dimensional.The preferential concentration effect was observed for particles at the Stokes number of 1.2.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okes number or the mass loading,the particles were less influenced by coherent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圆射流 拟序结构 颗粒弥散 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下载PDF
突扩燃烧室中气-固两相湍流相互作用与颗粒弥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廖昌明 林文漪 周力行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一、前言 突扩流动中流体和颗粒的湍流相互作用对流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效率影响很大。文献[2]的测量表明:在大突扩比,即小的R<sub>1</sub>/R<sub>2</sub>(R<sub>1</sub>为进口半径,R<s... 一、前言 突扩流动中流体和颗粒的湍流相互作用对流动、燃料与空气的混合和燃烧效率影响很大。文献[2]的测量表明:在大突扩比,即小的R<sub>1</sub>/R<sub>2</sub>(R<sub>1</sub>为进口半径,R<sub>2</sub>为燃烧室半径)下,在近壁回流区中,颗粒湍流度大于气相,在正流区中小于气相;在其它两种突扩比,即较小突扩比下,在回流区中颗粒相的湍动能小于气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气体 固体 两相流 颗粒弥散
下载PDF
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内部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存满 徐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26-1330,共5页
根据烧结原理,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一维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计算,从理论上探讨了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相应机理通过应力计算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基本因素,为合理选取弥散颗粒的加入量提供了理... 根据烧结原理,建立了弥散颗粒分布模型及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并进行了一维方向上的残余应力计算,从理论上探讨了弥散SiC颗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相应机理通过应力计算分析了影响残余应力大小的基本因素,为合理选取弥散颗粒的加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SiC颗粒 氧化铝陶瓷 增韧机理 应力计算 残余应力 弥散颗粒分布模型
下载PDF
弥散燃料颗粒裂纹起源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毅 龙冲生 王晓敏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1-315,共5页
通过建立含多气泡的燃料颗粒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燃料颗粒在裂变气体气泡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统计了燃料颗粒内部气泡位置对气泡内壁处的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探寻了弥散燃料颗粒在辐照后退火时的裂纹起源。结果表明... 通过建立含多气泡的燃料颗粒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燃料颗粒在裂变气体气泡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统计了燃料颗粒内部气泡位置对气泡内壁处的最大拉应力的影响,并结合实验结果探寻了弥散燃料颗粒在辐照后退火时的裂纹起源。结果表明:当弥散燃料颗粒内部含有多个裂变气体气泡时,受气泡内压作用,气泡内壁径向应力为压应力,环向应力为拉应力;气泡位置距燃料颗粒心部越远,气泡内壁处的最大环向拉应力越大;表层气泡的最大环向拉应力远大于心部气泡的;燃料颗粒裂纹起源于表层气泡内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燃料 UO2燃料颗粒 裂纹起源 有限元模拟
下载PDF
不同STOKES数和初始条件对炉内固体颗粒弥散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郑昌浩 徐旭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176,共6页
采用Eulerian-Lagrangian随机轨道模型方法,对四角切圆炉膛内不同Stokes数的固体颗粒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3种粒径颗粒在燃烧器区、炉膛出口等处颗粒速度、体积分数等,显示出由于惯性、跟随性和湍流扩散能力的差异,在炉内的弥散运... 采用Eulerian-Lagrangian随机轨道模型方法,对四角切圆炉膛内不同Stokes数的固体颗粒运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3种粒径颗粒在燃烧器区、炉膛出口等处颗粒速度、体积分数等,显示出由于惯性、跟随性和湍流扩散能力的差异,在炉内的弥散运动也存在不同特点。文中讨论了颗粒运动特性及差异与结渣和烟温偏差等的关系。另外,通过分析起始于不同一次风口的颗粒轨道,发现由于燃烧器区气流变化剧烈,致使不同颗粒在炉膛内飞行距离和停留时间明显不同。模拟结果与3D-PDA测量的颗粒速度进行对比,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锅炉 炉内过程 固体颗粒弥散 STOKES数 燃烧器 初始条件
下载PDF
弥散SiC颗粒增韧Al_2O_3基陶瓷的增韧机制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存满 徐政 许业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7-50,共4页
通过对SiC Al2 O3 陶瓷材料内部残余应力的分析 ,根据Griffith微裂纹理论 ,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弥散SiC颗粒对Al2 O3
关键词 残余切应力 微裂纹 增韧机制 弥散碳化硅颗粒 氧化铝基陶瓷
下载PDF
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临界颗粒尺寸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继富 沈仰云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2-56,共5页
本文应用弹性力学和Griffith微裂纹理论,对颗粒弥散强化陶瓷材料内的热应力进行了分析,导出了临界颗粒尺寸的计算公式,为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的界面设计和颗粒尺寸选择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颗粒弥散强化 复相陶瓷 临界颗粒尺寸 颗粒尺寸
下载PDF
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热应力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继富 沈仰云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用弹性力学分析了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中的残余热应力,得到了界面残余热应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可对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的界面进行设计和控制,为基质和颗粒的选材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对部分实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 用弹性力学分析了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中的残余热应力,得到了界面残余热应力的计算公式,利用此公式可对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材料的界面进行设计和控制,为基质和颗粒的选材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对部分实例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材料 颗粒弥散强化 热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