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1
作者
李恒
田保红
+3 位作者
周孟
马紫鹏
景柯
刘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采用内氧化-快速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进行热变形试验(变形温度为600~900℃,变形速率为0.001~1 s^(-1)),绘制了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双曲正弦模型计算了复合材料的...
采用内氧化-快速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进行热变形试验(变形温度为600~900℃,变形速率为0.001~1 s^(-1)),绘制了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双曲正弦模型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得到了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热变形过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87.227 kJ/mol,根据热加工图,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为800~900℃、变形速率为0.25~1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_(2)
o
_(3)
-cu/
25
cr
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弥散铜/35Cr电触头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2
作者
马紫鹏
田保红
+4 位作者
殷婷
周孟
李恒
景柯
刘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9-1598,共10页
通过快速热压烧结和内氧化法相结合制备了Al_(2)O_(3)-Cu/35Cr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和试验速率分别为650~950℃和0.001~1 s^(-1)下,采用Gleeble−1500D型试验机对材料进行热变形试验,通过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两种试验参数对流变应...
通过快速热压烧结和内氧化法相结合制备了Al_(2)O_(3)-Cu/35Cr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和试验速率分别为650~950℃和0.001~1 s^(-1)下,采用Gleeble−1500D型试验机对材料进行热变形试验,通过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两种试验参数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构建了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分析其热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Cr颗粒均匀分布在纳米γ-Al_(2)O_(3)弥散强化Cu基体上,其烧结态致密度、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分别为98.9%、44.4%IACS和145HV。Al_(2)O_(3)-Cu/35Cr复合材料具有热敏感性和正应变速率相关性,并且在变形量为0.3~0.5时最佳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参数分别为650~680℃、0.55~1 s^(-1)和810~950℃、0.007~0.123 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_(2)
o
_(3)
-cu/
35
cr
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Cr活化挤压铸造Al_(2)O_(3p)/65钢表层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文豪
卢德宏
余晶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8,共5页
通过在Al_(2)O_(3)颗粒预制体中添加活化元素Cr,利用挤压铸造制备出Cr-Al_(2)O_(3p)/65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Cr元素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粉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硬度(HRC)达到了50.7,抗弯强度达到669.5 MPa,相比未添...
通过在Al_(2)O_(3)颗粒预制体中添加活化元素Cr,利用挤压铸造制备出Cr-Al_(2)O_(3p)/65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Cr元素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粉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硬度(HRC)达到了50.7,抗弯强度达到669.5 MPa,相比未添加Cr的分别提高了95.6%、13.7%。界面润湿角相比于未添加Cr粉的复合材料,从125°降到109°。组织分析表明,加入的Cr粉与Al2O3颗粒附近的钢水形成Fe-Cr相,表明了成分的互相扩散,界面结合方式仍为机械结合方式。断口扫描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断裂形式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但颗粒和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所以,在挤压铸造Al_(2)O_(3p)/65钢复合材料中加入Cr粉可以改善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_(
2
)
o
_(
3
)陶瓷颗粒
钢基复合材料
挤压铸造
cr
活化元素
三点弯曲强度
原文传递
题名
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1
作者
李恒
田保红
周孟
马紫鹏
景柯
刘勇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有色金属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9-14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7113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32300420089)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22IRTSTHN001)。
文摘
采用内氧化-快速热压烧结方法制备了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利用Gleeble-1500D型热模拟试验机对其进行热变形试验(变形温度为600~900℃,变形速率为0.001~1 s^(-1)),绘制了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根据双曲正弦模型计算了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和本构方程,得到了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热变形过程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激活能为287.227 kJ/mol,根据热加工图,确定了复合材料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为800~900℃、变形速率为0.25~1 s^(-1)。
关键词
al
_(2)
o
_(3)
-cu/
25
cr
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Keywords
al
_(2)
o
_(3)
-cu/
25
cr
composite
h
o
t def
o
rmati
o
n
c
o
nstitutive equati
o
n
h
o
t pr
o
cessing map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散铜/35Cr电触头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2
作者
马紫鹏
田保红
殷婷
周孟
李恒
景柯
刘勇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有色金属共性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省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89-15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1134)
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32300420089)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2IRTSTHN001)。
文摘
通过快速热压烧结和内氧化法相结合制备了Al_(2)O_(3)-Cu/35Cr复合材料,在变形温度和试验速率分别为650~950℃和0.001~1 s^(-1)下,采用Gleeble−1500D型试验机对材料进行热变形试验,通过其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两种试验参数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并构建了复合材料的本构方程和热加工图,分析其热加工参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Cr颗粒均匀分布在纳米γ-Al_(2)O_(3)弥散强化Cu基体上,其烧结态致密度、导电率和显微硬度分别为98.9%、44.4%IACS和145HV。Al_(2)O_(3)-Cu/35Cr复合材料具有热敏感性和正应变速率相关性,并且在变形量为0.3~0.5时最佳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参数分别为650~680℃、0.55~1 s^(-1)和810~950℃、0.007~0.123 s^(-1)。
关键词
al
_(2)
o
_(3)
-cu/
35
cr
复合材料
热变形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Keywords
al
_(2)
o
_(3)
-cu/
35
cr
composite
therm
al
def
o
rmati
o
n
c
o
nstitutive equati
o
n
h
o
t pr
o
cessing map
分类号
TB333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Cr活化挤压铸造Al_(2)O_(3p)/65钢表层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
1
3
作者
龚文豪
卢德宏
余晶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65024)。
文摘
通过在Al_(2)O_(3)颗粒预制体中添加活化元素Cr,利用挤压铸造制备出Cr-Al_(2)O_(3p)/65钢基表层复合材料,研究Cr元素对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粉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硬度(HRC)达到了50.7,抗弯强度达到669.5 MPa,相比未添加Cr的分别提高了95.6%、13.7%。界面润湿角相比于未添加Cr粉的复合材料,从125°降到109°。组织分析表明,加入的Cr粉与Al2O3颗粒附近的钢水形成Fe-Cr相,表明了成分的互相扩散,界面结合方式仍为机械结合方式。断口扫描分析表明,复合材料的断裂形式主要表现为脆性断裂,但颗粒和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所以,在挤压铸造Al_(2)O_(3p)/65钢复合材料中加入Cr粉可以改善和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
关键词
al
_(
2
)
o
_(
3
)陶瓷颗粒
钢基复合材料
挤压铸造
cr
活化元素
三点弯曲强度
Keywords
al
_(
2
)
o
_(
3
)Ceramic Particles
Steel Matrix
composite
s
Squeeze Casting
cr
-activated Elements
Three-p
o
int Bending Strength
分类号
TB33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46.2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Al_(2)O_(3)-Cu/25Cr复合材料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李恒
田保红
周孟
马紫鹏
景柯
刘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弥散铜/35Cr电触头材料的热变形行为
马紫鹏
田保红
殷婷
周孟
李恒
景柯
刘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Cr活化挤压铸造Al_(2)O_(3p)/65钢表层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龚文豪
卢德宏
余晶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