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Sc15中间合金中Al_(3)Sc金属间化合物的电化学行为及对局部腐蚀的影响
1
作者 蒋伟 高坤元 +6 位作者 胡秀华 文胜平 黄晖 吴晓蓝 魏午 聂祚仁 启世亮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
将过共晶AlSc15合金加热至液态,以10℃/h速率冷却得到毫米级尺寸的Al_(3)Sc金属间化合物。利用微区电化学和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研究了Al_(3)Sc金属间化合物在不同pH值的0.1 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特征及对局部腐蚀敏感性... 将过共晶AlSc15合金加热至液态,以10℃/h速率冷却得到毫米级尺寸的Al_(3)Sc金属间化合物。利用微区电化学和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SKPFM)研究了Al_(3)Sc金属间化合物在不同pH值的0.1 mol/L 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特征及对局部腐蚀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Al_(3)Sc金属间化合物存在自钝化现象,且在碱性环境中有明显的维钝区域;随着pH值的增加,Al_(3)Sc腐蚀电位逐渐降低,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腐蚀速率明显低于酸性条件下的;Al_(3)Sc金属间化合物与周围铝基体之间的伏打电位差约为40 mV,在铝合金中可能作为较弱的局部阴极,对电偶腐蚀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3)sc金属间化合物 微电化学技术 扫描开尔文 局部腐蚀
下载PDF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
2
作者 宋崇林 郑庆贺 +3 位作者 吕誉 崔立峰 李云强 吕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3-1061,共9页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 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降低内燃机碳排放,稀薄燃烧技术成为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发动机燃油热效率,还能有效降低CO_(2)排放.但是稀薄燃烧往往会伴随着大量氮氧化物的产生,为了解决该问题,采用LNT-SCR耦合的NO_(x)净化技术,此时LNT的作用是将排气中部分NO_(x)转化为NH_(3),为下游的SCR提供还原剂.基于此,制备了LNT催化剂,研究催化剂对NO选择性生成NH_(3)的影响.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_(1-x)Ce_(x)MnO_(3)系列钙钛矿氧化物,并通过分步浸渍法得到了La_(1-x)Ce_(x)MnO_(3)-Ba/Al_(2)O_(3)负载型催化剂.利用XRD、H_(2)-TPR、NO-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钙钛矿氧化物的晶相结构,以及负载型催化剂的还原特性、NO_(x)吸附-脱附性能等物化性质,并且通过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实验探究了催化剂掺杂Ce对NO转化成NH_(3)的影响.结果表明,Ce掺杂催化剂具有良好的NH_(3)产物选择性,并且显著提高了NO转化率.温度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决定性因素,而H_(2)和NO体积比是NO转化和NH_(3)产物选择性生成的关键性因素.其中,La_(0.95)Ce_(0.05)MnO_(3)-Ba/Al_(2)O_(3)在低温下催化活性表现最佳,在350℃、H_(2)和NO体积比为5.0时NH_(3)产物选择性为65%,NO转化率为100%.此外,所制备的La_(1-x)Ce_(x)MnO_(3)都形成了钙钛矿型结构,而且Ce掺杂催化剂的大部分Ce离子可以进入到LaMnO_(3)结构中.在催化剂适量掺杂Ce后,H_(2)消耗总面积增大、还原峰的峰值温度降低,表明掺杂Ce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特性;同时NO吸附和脱附面积增大,表明Ce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NO_(x)吸附-脱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_(1-x)Ce_(x)MnO_(3)-Ba/al_(2)O_(3)催化剂 H_(2)选择性催化还原NO NH_(3)产物选择性 NO转化率 晶相结构 还原特性 NO_(x)吸附-脱附
下载PDF
微合金化元素Cu/Ti在L1_(2)-Al_(3)Sc/Al界面的偏析行为
3
作者 姚建刚 宫裕祥 江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12-318,共7页
L1_(2)-Al_(3)Sc纳米析出相的热稳定性对于Al-Sc合金的耐热性意义重大.不同溶质原子在L1_(2)-Al_(3)Sc界面的偏析行为可能对Al-Sc合金中L1_(2)-Al_(3)Sc析出相的热稳定性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过渡族微合金化元素Cu和Ti的L1_(2)-Al_(3)Sc/A... L1_(2)-Al_(3)Sc纳米析出相的热稳定性对于Al-Sc合金的耐热性意义重大.不同溶质原子在L1_(2)-Al_(3)Sc界面的偏析行为可能对Al-Sc合金中L1_(2)-Al_(3)Sc析出相的热稳定性造成影响.本文针对过渡族微合金化元素Cu和Ti的L1_(2)-Al_(3)Sc/Al界面偏析,开展第一性原理能量学计算研究.结果表明,Cu和Ti均倾向于以替换方式偏析在界面Al侧,但偏析驱动力和偏析占位有明显差异.在给定温度下,基体浓度对界面偏析量也有重要影响.基体浓度越高,偏析驱动力越大,界面平衡偏析量或最大界面覆盖率越大.温度为600 K、基体原子浓度为1%时,Ti对偏析界面的最大覆盖率可达80%(0.8单原子层),而Cu不超过4%(0.04单原子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c合金 合金化元素 al_(3)sc 界面偏析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申天姿 李文凤 +3 位作者 郭会师 曹金金 侯永改 杜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50-2255,共6页
为研究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平均粒径分别为80、61、45和38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以平均粒径为15μm的轻质碳酸钙为氧化钙源,采用发泡法结合原位烧成工艺,经1550℃保温5 h烧成后获得CA_... 为研究Al_(2)O_(3)粒度对CA_(6)轻质陶瓷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本文以平均粒径分别为80、61、45和38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以平均粒径为15μm的轻质碳酸钙为氧化钙源,采用发泡法结合原位烧成工艺,经1550℃保温5 h烧成后获得CA_(6)轻质陶瓷材料,研究不同粒度的Al_(2)O_(3)原料对其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α-Al_(2)O_(3)粒度的减小,CA_(6)轻质陶瓷的线收缩率、体积密度和热导率逐渐变小,显气孔率增大,压缩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综合考虑,以平均粒径为45μm的α-Al_(2)O_(3)为氧化铝源所制试样的综合性能较佳,更能满足使用需求,其显气孔率、热导率和压缩强度分别为87.8%、0.149 W·m^(-1)·K^(-1)和0.2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_(6)轻质陶瓷材料 al_(2)O_(3)粒度 物相组成 显微结构 压缩强度 热导率
下载PDF
基于多重扫描速率法的α-Al_(2)O_(3)煅烧动力学研究
5
作者 邹婷 李中林 +4 位作者 王丁 吕凤程 张伟光 李义兵 蒋学先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 以氢氧化铝粉体为原料,探究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过程中的相转变与微观组织变化,利用多重扫描速率法对其煅烧过程进行动力学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氢氧化铝煅烧为α-Al_(2)O_(3)的优化条件为:煅烧温度1200℃、煅烧时间2 h、升温速率5℃/min。氢氧化铝煅烧过程出现3个吸热峰,对应3个失重阶段:第一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1-α)^(-1/3)-1]^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91.16 kJ/mol,指前因子17.00×10^(9)~44.03×10^(9)min^(-1);第二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2,反应平均活化能为106.2 kJ/mol,指前因子7.70×10^(9)~18.60×10^(9)min^(-1);第三阶段反应机理函数为G(α)=α~(1/4),反应平均活化能为235.42 kJ/mol,指前因子39.94×10^(9)~50.79×10^(9)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铝 氧化铝 煅烧 相变 α-al_(2)O_(3) 热分析 动力学 多重扫描速率法
下载PDF
碳/铝复合材料界面Al_(4)C_(3)相的形成与调控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肖亮 李昱桦 +5 位作者 董正学 万梓涵 任可聪 邓海亮 杨康 吴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3-1474,共22页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 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等碳材料作为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时,其界面润湿性差、与Al基体结合弱等缺点限制了其增强效果。利用C与Al反应使界面黏接形式转变为部分反应结合的形式,可有效提升碳/铝(C/Al)界面强度及其载荷与功能传递的效率。然而,高温下C/Al界面反应易生成大量脆性Al_(4)C_(3),且会损伤增强体。针对C/Al界面Al_(4)C_(3)的调控,本文首先介绍了其形成机制、对C/Al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和性能的作用,随后从碳增强体表面涂层、纳米颗粒修饰、Al基体合金化,以及复合制备、热加工与处理工艺优化等方面,综述了Al_(4)C_(3)生成量与形貌的控制研究及效果,最后展望了C/Al复合材料界面与性能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碳增强体跨尺度设计与界面构型控制,挖掘石墨烯、碳纳米管和碳纤维增强Al基体的最大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石墨烯 碳纳米管 碳纤维 al_(4)C_(3)相
下载PDF
Effect of 0.3% Sc on microstructure, phase composition and hardening of Al-Ca-Si eutectic alloys 被引量:1
7
作者 Nikolay BELOV Evgenia NAUMOVA Torgom AKOPYAN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4期741-746,共6页
The phas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 and hardening of aluminum-based experimental alloys containing0.3%Sc,0?14%Si and0?10%Ca(mass fraction)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study(electron microscopy,thermal analysis and h... The phase composition,microstructure and hardening of aluminum-based experimental alloys containing0.3%Sc,0?14%Si and0?10%Ca(mass fraction)were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study(electron microscopy,thermal analysis and hardnessmeasurements)was combined with Thermo-Calc software simulation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lloy composition.It wasdetermined that the maximum hardening corresponded to the annealing at300?350°С,which was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Al3Scnanoparticles with their further coarsening.The alloys falling into the phase region(Al)+Al4Ca+Al2Si2Ca have demonstrated asignificant hardening effect.The ternary eutectic(Al)+Al4Ca+Al2Si2Ca had a much finer microstructure as compared to the Al?Sieutectic,which suggests a possibility of reaching high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s compared to commercial alloys of the A356type.Unlike commercial alloys of the A356type,the model alloy does not require quenching,as hardening particles are formed in thecourse of annealing of castin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a-Si-sc system alloy eutectic al3sc nanoparticles phas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heat treatment HARDENING
下载PDF
Al-2Sc合金中初生Al_(3)Sc粒子的三维形貌研究
8
作者 姚名洁 姜锋 +2 位作者 徐翩 易珂可 刘华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17-21,共5页
高强高韧含Sc铝合金是新一代重要结构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与Al_(3)Sc粒子密切相关。初生Al_(3)Sc粒子具有多种形貌,但对其形貌变化机理尚不清楚。以Al-2Sc为试验合金,进行高温重熔,采用直接水冷、铁模冷却和空冷三种方式获得不同冷却速率... 高强高韧含Sc铝合金是新一代重要结构材料,其优异的性能与Al_(3)Sc粒子密切相关。初生Al_(3)Sc粒子具有多种形貌,但对其形貌变化机理尚不清楚。以Al-2Sc为试验合金,进行高温重熔,采用直接水冷、铁模冷却和空冷三种方式获得不同冷却速率凝固的Al-2Sc合金样品。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深腐蚀后的样品中的初生Al_(3)Sc粒子三维形貌。结果显示,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初生Al_(3)Sc粒子由八角花瓣形向凹面立方体形、带孔立方体形转变,最终形成完整立方体。结合Al_(3)Sc晶体生长的各向异性对初生Al_(3)Sc粒子形貌演变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绘制了形貌演变示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2sc合金 初生al_(3)sc粒子 形貌演变 冷却速率
下载PDF
DEVELOPING MULTIPHASE AL_3Ti ALLOYS
9
作者 WANG Qian WANG Jian +3 位作者 WENG Xiaojun SUN Jian CHEN Shipu HU Gengxia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0. Chin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Z1期489-496,共8页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of combined toug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Al_3Ti-based L1_2 intermetallic alloys, multiphase Al_3Ti alloys formed by combining with reinforcement or by second phase precipitation are be... To explore the approaches of combined toughe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Al_3Ti-based L1_2 intermetallic alloys, multiphase Al_3Ti alloys formed by combining with reinforcement or by second phase precipitation are being studied. The interface reactions between Al_(66)Fe_9Ti_(25)matrix and SiC reinforcement were investigated. It is determined that SiC is chemically incompatible with the Al_(66)Fe_9Ti_(25)matrix, Al_2O_3 barrier coating on SiC by sol-gel process was developed to minimize the interfacial reactions. On the other hand, a new type of Al_3Ti-based alloy having a L1_2 matrix with second phase precipit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The quaternary alloys based on Al_(66)Fe_9Ti_(25)and modified with Nb additions, consist of a L1_2 matrix and D0_(22) second phase in the annealed state ,but the second phase can be dissolved by solution treatment and precipitated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3Ti alloy al_3Ti matrix composite interface reaction second phase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Al_(2)O_(3)对Si_(3)N_(4)结合SiC材料抗氧化和抗碱侵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黄朝晖 孙加林 +1 位作者 王金相 洪彦若 《耐火材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09-312,共4页
研究了添加 0~ 8%Al2 O3对烧成Si3N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抗氧化和抗碱侵蚀能力的影响。借助XRD、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 :添加Al2 O3通过氮化反应烧结使得材料基质中的Si3N4由纤维状Si3N4向柱状Sialon相转化 ,显微结构更加... 研究了添加 0~ 8%Al2 O3对烧成Si3N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显微结构、抗氧化和抗碱侵蚀能力的影响。借助XRD、SEM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 :添加Al2 O3通过氮化反应烧结使得材料基质中的Si3N4由纤维状Si3N4向柱状Sialon相转化 ,显微结构更加致密。 4# 试样中的Al2 O3加入量对提高Si3N4结合SiC耐火材料的抗氧化和抗碱侵蚀性的作用已极其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结合SiC al_(2)O_(3)添加物 抗氧化性 抗碱侵蚀性 Sialon相
下载PDF
纳米α-Al_2O_3粉体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杜宝安 高慧颖 +5 位作者 董丽新 杜艳君 王利娟 崔永涛 秦磊 侯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1-774,共4页
以硫酸铝铵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分别利用固相法和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α Al2O3粉体。产品经超声波处理后,X 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呈球形,粒径为20nm~30nm。利用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 以硫酸铝铵为原料,可溶性淀粉为分散剂,分别利用固相法和湿化学法制备了纳米α Al2O3粉体。产品经超声波处理后,X 射线衍射实验证明为α相,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测得粉体呈球形,粒径为20nm~30nm。利用大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高分子网络的阻融作用,以及固体分散剂的物理分散作用,克服了粉末的粘连与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 湿化学法 制备 纳米Α-al2O3
下载PDF
ZrO_(2)-Y_(2)O_(3)-Al_(2)O_(3)系统的拉曼光谱 被引量:1
12
作者 谷晋骐 李文成 刘金来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2000年第6期795-797,共3页
测试了 6 0 % Zr O2 (4 .0 5 % Y2 O3) - 40 %α- Al2 O3(ZYA) (百分数全为重量比 )粉末样品受机械压力前后的拉曼光谱和纯 Zr O2 粉末样品的拉曼光谱 .样品光谱的对比研究表明 ,四方相 Zr O2 受到 5 0 MPa的冲压后 ,约 6 4%转化为单斜... 测试了 6 0 % Zr O2 (4 .0 5 % Y2 O3) - 40 %α- Al2 O3(ZYA) (百分数全为重量比 )粉末样品受机械压力前后的拉曼光谱和纯 Zr O2 粉末样品的拉曼光谱 .样品光谱的对比研究表明 ,四方相 Zr O2 受到 5 0 MPa的冲压后 ,约 6 4%转化为单斜相 ,由此证明了四方相 Zr O2 陶瓷基质的相变增韧机制 .文中同时给出了不同相 Zr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O_(2)-Y_(2)O_(3)-al_(2)O_(3)系统 相变 拉曼光谱
下载PDF
w(CaO)/w(Al_(2)O_(3))对钙铝基保护渣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亓捷 刘承军 +1 位作者 张江浩 姜茂发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17-1723,共7页
利用热丝法测试技术,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不同w(CaO)/w(Al_(2)O_(3))条件下钙铝基保护渣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较低w(CaO)/w(Al_(2)O_(3))下,保护渣结晶物相为LiAlO 2和CaO·Al_(2)O_(3).其析出由渣中的Li^(+)离子和Ca^(+... 利用热丝法测试技术,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不同w(CaO)/w(Al_(2)O_(3))条件下钙铝基保护渣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较低w(CaO)/w(Al_(2)O_(3))下,保护渣结晶物相为LiAlO 2和CaO·Al_(2)O_(3).其析出由渣中的Li^(+)离子和Ca^(+)离子分别对高聚合度铝氧四面体结构的电荷补偿所致.而且,Li^(+)离子优先参与,LiAlO 2优先析出.较高w(CaO)/w(Al_(2)O_(3))下,结晶物相转变为LiAlO 2和3CaO·Al_(2)O_(3).其变化原因为,CaO相对质量分数提高,保护渣聚合度降低,Ca^(+)离子和低聚合度铝氧四面体结构单元Q 2结合而形成3CaO·Al_(2)O_(3)并析出.随着w(CaO)/w(Al_(2)O_(3))由1.13提高至1.82,钙铝基保护渣析晶能力先减弱然后增强.在w(CaO)/w(Al_(2)O_(3))为1.50和1.82时分别具有最弱和最强的析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铝基保护渣 结晶温度 结晶物相 熔体结构 热丝法
下载PDF
疏水纳米Al_(2)O_(3)复合相变储能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14
作者 汪海平 曾怡芸 +4 位作者 陈吕鑫 刘芸 鲁珍 余凡 胡思前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5-13,共9页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变材料在熔融相变过程中的泄漏和侵蚀,在蓄热和调温领域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以掺杂疏水纳米Al_(2)O_(3)(H-Al_(2)O_(3))的正十四醇(TD)为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 微胶囊化相变材料可以有效地防止相变材料在熔融相变过程中的泄漏和侵蚀,在蓄热和调温领域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以掺杂疏水纳米Al_(2)O_(3)(H-Al_(2)O_(3))的正十四醇(TD)为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为壳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相变储能微胶囊。研究了H-Al_(2)O_(3)添加量对相变微胶囊形貌和热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仪和多路温度巡检仪对制备的改性微胶囊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的H-Al_(2)O_(3)的相变微胶囊呈规则球形,表面致密;当H-Al_(2)O_(3)的质量分数(相对于正十四醇)为4%时,微胶囊的包覆率(封装效率)最高达到76.29%,熔融热焓为165.4 J/g;纳米Al_(2)O_(3)的掺杂提高了相变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同时改善了其储热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十四醇 纳米al_(2)O_(3) 相变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 热性能
下载PDF
含钪7N01铝合金中Al3(Sc,Zr,Ti)相的析出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召明 姜海昌 +3 位作者 王昀立 张舵 闫德胜 戎利建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87-792,共6页
钪是铝合金中常见的添加元素,但关于钪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电阻炉熔炼方法制备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经均匀化处理后将合金热挤压成板材并进行双级人工时效处理。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 钪是铝合金中常见的添加元素,但关于钪在铝合金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通过电阻炉熔炼方法制备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经均匀化处理后将合金热挤压成板材并进行双级人工时效处理。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对比分析了传统7N01铝合金与新型含钪7N01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对时效态热挤压板材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合金强化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470℃/24h均匀化处理后,传统7N01铝合金中析出了少量的纳米Al3(Zr,Ti)相,而含钪7N01铝合金中析出了大量纳米Al3(Sc,Zr,Ti)相。这种高密度、与基体保持共格的Al3(Sc,Zr,Ti)相对晶界迁移的钉扎效果显著,明显提升了再结晶形核的临界亚晶尺寸,抑制了热挤压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使含钪7N01铝合金几乎由完全的纤维结构组成。同时,含钪7N01铝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较传统7N01铝合金提高了10.7%和13.3%。计算结果表明,添加钪引起7N01铝合金的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效果分别为7和57MPa,强化效果主要来源于Al3(Sc,Zr,Ti)相的弥散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N01铝合金 钪添加 al3(sc Zr Ti)相 再结晶 弥散强化
下载PDF
Al_(2)O_(3)-Na_(2)O系改质剂对钒钛脱硫渣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李荣 郭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为解决低温含钒钛铁水脱硫渣液相区小,渣铁分离差、铁损大等问题,运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结合脱硫调渣试验,探究了Al_(2)O_(3)+Na_(2)O系脱硫改质剂对钒钛铁水脱硫渣脱硫效率、镁单耗及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质剂中添加Al_(2)O_(3)、... 为解决低温含钒钛铁水脱硫渣液相区小,渣铁分离差、铁损大等问题,运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结合脱硫调渣试验,探究了Al_(2)O_(3)+Na_(2)O系脱硫改质剂对钒钛铁水脱硫渣脱硫效率、镁单耗及铁损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质剂中添加Al_(2)O_(3)、Na_(2)O,铁水脱硫渣熔点和黏度降低,液相区扩大。同时,在现场应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铁水脱硫渣性能的改质剂配方,即w(CaO)≥40%,w(Na_(2)O)≥15.0%,w(Al_(2)O_(3))≥40.0%。改质剂添加量为脱硫渣渣量的1.2%时,脱硫效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脱硫渣 液相区 改质剂 al_(2)O_(3) Na_(2)O
下载PDF
Mn改性Fe_(2)O_(3)/γ-Al_(2)O_(3)脱除气相As_(2)O_(3)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翔 张月 +3 位作者 邢佳颖 郭雨生 许桐 王春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5250-5257,共8页
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通过超声波辅助浸渍法制备一系列Fe-MnOx/γ-Al_(2)O_(3)吸附剂。考察该系列吸附剂的砷吸附性能,研究反应温度、O_(2)和SO_(2)对Mn改性后Fe_(2)O_(3)/γ-Al_(2)O_(3)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浸渍浓度会影响吸... 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通过超声波辅助浸渍法制备一系列Fe-MnOx/γ-Al_(2)O_(3)吸附剂。考察该系列吸附剂的砷吸附性能,研究反应温度、O_(2)和SO_(2)对Mn改性后Fe_(2)O_(3)/γ-Al_(2)O_(3)砷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浸渍浓度会影响吸附剂的比表面积、孔径、氧化性能从而影响砷吸附性能,适量Mn的引入有利于吸附剂对气相砷的吸附,Mn-Fe摩尔比为0.5时吸附性能最佳;吸附温度升高增强了吸附剂的砷吸附性能,当温度过高时造成吸附剂表面结构恶化反而造成吸附性能的下降;SO_(2)会影响吸附剂表面性质促进对As_(2)O_(3)的吸附,O_(2)能补充反应消耗的晶格氧促进As_(2)O_(3)的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γ-al_(2)O_(3) Mn改性 吸附剂 气相砷 吸附 氧化
下载PDF
n(Al_(2)O_(3))∶n(SiO_(2))对气化飞灰制备的莫来石陶瓷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俊 李寒旭 +2 位作者 滕艳华 赵帅 夏宝亮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72,共9页
为了综合利用气化飞灰,以煅烧除杂后的气化飞灰为硅源、氧化铝粉为铝源、氮化硅粉为发泡剂,通过反应烧结掺有不同量氧化铝的气化飞灰试样制备了莫来石陶瓷,研究了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 为了综合利用气化飞灰,以煅烧除杂后的气化飞灰为硅源、氧化铝粉为铝源、氮化硅粉为发泡剂,通过反应烧结掺有不同量氧化铝的气化飞灰试样制备了莫来石陶瓷,研究了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Al_(2)O_(3))∶n(SiO_(2))对陶瓷样品的相组成、显微结构、宏观形貌和物理性能具有很大影响。XRD分析表明,莫来石在所有样品中均为主导晶相;样品中主要出现了三种微观结构——玻璃区域、棒状莫来石结构和块状莫来石结构。随着原料中n(Al_(2)O_(3))∶n(SiO_(2))的升高,玻璃区域和棒状莫来石结构逐渐减少而块状莫来石结构逐渐增加;由于非晶态玻璃相的减少、莫来石相的增加及赤铁矿的出现,样品的颜色随着n(Al_(2)O_(3))∶n(SiO_(2))的增加逐渐由浅棕色变化为淡粉色。同时,样品由于反应产物的种类与含量的不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膨胀与收缩;随着n(Al_(2)O_(3))∶n(SiO_(2))由0.6增加到1.8,样品的显气孔率(最大值为68.81%)和吸水率(最小值为19.08%)不断降低并在n(Al_(2)O_(3))∶n(SiO_(2))为1.5时趋于平缓,样品体积密度的变化趋势(最小值为0.96 g/cm 3)则与显气孔率和吸水率的变化趋势相反,而抗折强度呈现随n(Al_(2)O_(3))∶n(SiO_(2))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n(Al_(2)O_(3))∶n(SiO_(2))为1.5时达到最大值(89.2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飞灰 莫来石 陶瓷 N (al 2O 3)∶ N (SiO 2) Riley相图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介孔γ-Al_(2)O_(3)纳米粉体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裴旭玲 周丽宏 +1 位作者 赵斯琴 长山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54-758,763,共6页
以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尿素铝配合物前驱物,一步热分解制备介孔γ-Al_(2)O_(3)纳米粉体。通过XRD、N_(2)吸附-脱附、SEM、TEM表征其微观结构,探究吸附剂用量、pH、时间和CR溶液初始浓度对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CR)吸附的影... 以硝酸铝和尿素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尿素铝配合物前驱物,一步热分解制备介孔γ-Al_(2)O_(3)纳米粉体。通过XRD、N_(2)吸附-脱附、SEM、TEM表征其微观结构,探究吸附剂用量、pH、时间和CR溶液初始浓度对阴离子型染料刚果红(CR)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γ-Al_(2)O_(3)纳米粉体对刚果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最佳条件下:室温,CR溶液初始浓为100 mg/L,γ-Al_(2)O_(3)用量为1.5 g/L,pH为2,吸附时间为60 min,其极限吸附量为279.3 mg/g,γ-Al_(2)O_(3)对CR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为多分子层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γ-al_(2)O_(3) 固相法 吸附
下载PDF
烧结法制备中间合金Al_(3)Ti相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植欣 王开 +2 位作者 张念炳 洪流 周军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85,共4页
采用TiO_(2)粉、CaO和Al粉为原料,经混匀、压制和烧结后,制备出中间合金Al_(3)Ti相,利用XRD、SEM-EDS、XPS等手段,对反应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400℃、烧结时间30 min、铝钛比1.3和... 采用TiO_(2)粉、CaO和Al粉为原料,经混匀、压制和烧结后,制备出中间合金Al_(3)Ti相,利用XRD、SEM-EDS、XPS等手段,对反应后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原子价态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在烧结温度1400℃、烧结时间30 min、铝钛比1.3和钙铝比1.6的条件下,烧结产物主要物相为Al_(3)Ti、Al和CaAl_(2)O_(4),烧结产物形貌呈现相间分布,TiO_(2)存在逐级还原的现象,烧结法制备中间合金Al_(3)Ti相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合金 al_(3)Ti相 烧结 al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