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stems Using Natural Mixed Carboxylate 被引量:2
1
作者 牟建海 李干佐 李英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Orthogonal-test-desig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formula by phase behavior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studie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each component of two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 Orthogonal-test-desig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formula by phase behavior and interfacial tension studies, respectively. The effect of each component of two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stems on interfacial tension is discussed, in which a low-price natural mixed carboxylate (SDC) is used as the major surfacta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optimal composition is SDC (0.5%), alkaline NaHCO3/Na2CO3 with mass ratio of 1 (1.0%), and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0.1%). In the coreflood experiment, their oil recovery is increased by about 25.2% and 26.8% original oil in place,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 flooding system natural mixed carboxylate interfacial tension phase behavior orthogonal-test-design
下载PDF
A review of fluid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in surfactant-based chemic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Analyses of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被引量:6
2
作者 Ahmed Bashir Amin Sharifi Haddad Roozbeh Rafati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1211-1235,共25页
Surfactant-bas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 are employed to lower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in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processes,change the wettability of rock to a more water-wet system and emulsify the oil to displace it ... Surfactant-bas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 are employed to lower the interfacial tension in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processes,change the wettability of rock to a more water-wet system and emulsify the oil to displace it in subsurface porous media.Furthermore,these phenomena can reduce the capillary pressure and enhance spontaneous imbibition.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such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process are temperature,salinity and p H of the fluids,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and adsorption.Therefore,before any surfactant flooding process is applied,extensive studies of fluid-fluid and rock-fluid interactions are needed.The use of other chemicals along with surfactants in chemical enhanced oil recovery(c EOR)processes have been widely considered to exploit the synergy of individual chemicals and complement the weakness arises from each of them during immiscible displacement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Therefore,such combinations of chemicals lead to alkaline-surfactant(AS),surfactantpolymer(SP),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ASP),and nanoparticle-surfactant(NS)flooding processes,among others.In this review study,we categorised the role and displacement mechanisms of surfactants and discussed the key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 for analysing the fluid displacement in porous med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e surfactant(AS)flooding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asp)flooding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Interfacial tension(IFT) Nanoparticle-surfactant(NS)flooding surfactant adsorption surfactant-polymer(SP)flooding Wettability alteration
下载PDF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天然混合羧酸盐ASP驱油体系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干佐 陶诚 +3 位作者 顾强 徐桂英 田根林 胡雅礽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1-344,392,共5页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 针对酸值为0.1 mg KOH/g 的大庆原油,通过相态研究和界面张力测定进行配方初选,通过稳定性测定进行配方调整,得到了以天然混合羧酸盐SDC为表面活性剂的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1 .2% 复碱( 质量比1∶1 的Na2CO3 + NaHCO3)+ 0.6% SDC5+ 0 .5% 植物胶( 苎麻胶) + 0 .16% HPAM( BP7) 。此体系与大庆原油间的最低瞬时界面张力为5 .93 ×10- 4 mN/m 。在室内用两种填砂管模型进行驱油实验,得到的采收率为18 .8 % 和19.1 % ( OOIP),注入1 g SCD5 驱出原油138.3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羧酸盐 asp 驱油体系 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下载PDF
克拉玛依油田ASP驱工业扩大试验廉价配方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王雨 乔琦 +1 位作者 董玲 雷小疆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一区流体及储层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用廉价配方的研究工作。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的筛选,确定廉价配方为0 .3 % K P S2 + 1 .4 % Na2 C O3 + 0 .14 % H ...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七东一区流体及储层特点,进行了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用廉价配方的研究工作。通过碱、表面活性剂和聚丙烯酰胺的筛选,确定廉价配方为0 .3 % K P S2 + 1 .4 % Na2 C O3 + 0 .14 % H P A M,此配方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 - 4 m N/ m ,抗稀释性和抗 Ca2 + 能力强,在室内物模驱油评价中提高采收率超过20 % O O I P,化学剂费用比先导试验用的降低25 % 以上。指出了该配方在七东一区进行工业扩大试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 三元复合驱油 配方 驱油剂 工业扩大试验
下载PDF
ASP三元复合体系驱油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建军 宋义敏 潘一山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6-328,共3页
为了深入研究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平板夹砂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通过显微观察和录像的手段,直接观测流体在孔隙介质内的流动形态以及驱替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试验发现:三元复合驱具有很强的洗油能力,无论... 为了深入研究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体系的微观驱油机理,利用平板夹砂模型和微观仿真模型,通过显微观察和录像的手段,直接观测流体在孔隙介质内的流动形态以及驱替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试验发现:三元复合驱具有很强的洗油能力,无论亲水介质还是亲油介质,三元复合驱均具有很强的使残余油变形的能力,使油藏流体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水驱开发的波及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p三元复合体系 微观驱油机理 平板夹砂模型 微观仿真模型 石油开采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下载PDF
用于无酸值低活性原油油藏的ASP驱油体系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红庄 罗幼松 +1 位作者 朱怀江 刘加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2-356,共5页
针对原油酸值为零的辽河油田曙光4714区块原油,进行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简称ASP)复合驱油的研究。从14种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了两种与NaOH+Na2CO3混合碱和聚合物复配的ASP体系,可使油/水动态界面... 针对原油酸值为零的辽河油田曙光4714区块原油,进行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简称ASP)复合驱油的研究。从14种表面活性剂中优选出了两种与NaOH+Na2CO3混合碱和聚合物复配的ASP体系,可使油/水动态界面张力平衡值降至10-4mN/m;还研究了该配方体系与原油的乳化性能、长期稳定性,并作出了活性图;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人造岩心上ASP体系可提高采收率20.6%,在人工充填天然油砂岩心上可提高采收率26.8%,采出液十几分钟后乳化现象消失,油/水彻底分离,界面清晰。本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酸值低活性原油,ASP复合驱也具有较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 asp驱油 零酸值原油 原油 油藏 低活性
下载PDF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驱油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清秀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16期49-51,共3页
当前世界上的油田基本都采用注水的驱油方式进行开采,但注水驱油的方式开采效率低,一般仅能开采20%~30%左右的地下油藏。近年来,随着石油储量的日益枯竭以及国际油价的上涨,为提高石油产率,采用新的驱油技术进行开采已势在必行... 当前世界上的油田基本都采用注水的驱油方式进行开采,但注水驱油的方式开采效率低,一般仅能开采20%~30%左右的地下油藏。近年来,随着石油储量的日益枯竭以及国际油价的上涨,为提高石油产率,采用新的驱油技术进行开采已势在必行。三元驱油技术采用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作为驱油剂,综合三种化学驱油剂优点,使之协同发挥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化学驱油技术。尽管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驱油技术还处于研发与小试阶段,但其驱油效率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注意。本文对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驱油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讨论了该技术的缺陷及相关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率 碱一表面活性剂一聚合物(asp) 三元驱油技术 表面性质
下载PDF
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3
8
作者 裴海华 张贵才 +3 位作者 葛际江 刘清华 王洋 王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0-356,共7页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而且经济上不适合于热采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综述了各种方法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并指出... 针对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而且经济上不适合于热采的特点,介绍了国内外化学驱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技术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综述了各种方法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不同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当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碱/表面活性剂驱 提高采收率 综述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动态特征 被引量:190
9
作者 程杰成 王德民 +1 位作者 李群 杨振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40,共4页
相对于其他提高采收率方法 ,三元复合驱对原油性质和油藏性质更为敏感。为此 ,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先后进行了 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研究了不同油藏特性、不同井距和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与聚合物... 相对于其他提高采收率方法 ,三元复合驱对原油性质和油藏性质更为敏感。为此 ,大庆油田在室内研究成功的基础上 ,先后进行了 5个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研究了不同油藏特性、不同井距和不同配方的三元复合驱特征。试验结果表明 ,与聚合物驱相比 ,三元复合驱过程中注入能力下降幅度低 ,采出能力和综合含水的下降幅度大 ,在低含水期出现了乳化和结垢现象 ,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 2 0 %以上。尽管注采能力下降 ,但由于含水率大幅度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速度 注入能力 采液能力 乳化 结垢 大庆油田 三元复合驱 矿场试验 动态特征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中乳化作用对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被引量:103
10
作者 李世军 杨振宇 +1 位作者 宋考平 康万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73,共3页
评价了不同机械搅拌力、不同含水率条件下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溶液与原油间的乳化能力 ,研究了这种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类型及其稳定性 ,给出了油水比、化学剂类型、浓度、外力及其综合作用对产生乳化的影响程度。分析了... 评价了不同机械搅拌力、不同含水率条件下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溶液与原油间的乳化能力 ,研究了这种三元复合驱过程中形成的乳化液类型及其稳定性 ,给出了油水比、化学剂类型、浓度、外力及其综合作用对产生乳化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采出液产生乳化的原因。室内物理模拟实验表明 ,三元复合驱过程中产生的原油乳化作用是提高驱油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 驱油体系 乳化作用 乳状液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普通稠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9
11
作者 汤明光 裴海华 +3 位作者 张贵才 蒋平 刘清华 王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44-48,52,共6页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合采用热采方法。化学驱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接替手段。因此,文中重点综述了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碱/聚合物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指出了稠油化学驱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碱/表面活性剂驱 碱/聚合物驱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三元复合驱油体系粘弹性及界面活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夏惠芬 刘春泽 +3 位作者 侯吉瑞 岳湘安 宋文玲 刘中春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4,93,共5页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 实验研究了大庆油田所用ASP三元复合驱替液的驱油效率与碱浓度之间的关系。在45℃(大庆油藏温度)下,随碱浓度增大(0~1.5×104mg/L),NaOH/ORS 41/HPAM蒸馏水溶液在全部实验剪切速率范围内的粘度及在全部实验剪切振荡频率范围内的损耗模量、储能模量、松弛时间均不断下降,表明溶液粘弹性不断减小;溶液与原油间的动态界面张力(60min稳定值)基本上不受聚合物浓度的影响,而随碱浓度的增大而下降,在碱浓度≥8.0×103mg/L时达到超低值(10-3mN/m)。用注入水(矿化度3.7×103mg/L)配制的相同ORS 41和HPAM浓度、不同碱浓度(0、3.0×103、6.0×103、1.2×104mg/L)的ASP溶液在不同岩心上的驱油效率变化规律有很大不同,水驱后提高采收率的幅度,在人造非均质岩心上在碱浓度3.0×103和6.0×103mg/L时达到高峰值,在标准长度和加长至两倍长度的两组天然均质岩心上随碱浓度增大而逐步提高,在碱浓度增大至1.2×104mg/L时略有降低。高碱浓度ASP溶液尽管具有超低界面张力,但由于粘度低、粘弹性低,驱油效率也低;油水界面张力在10-1~10-2mN/m、粘弹性(和粘度)较高的ASP溶液在岩心上驱油效率最高;超低界面张力不是绝对必要的。图4表2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油体系 粘弹性 界面张力 粘度 驱油效率 浓度 界面活性 氢氧化钠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二类油层复合驱注入方式优化 被引量:27
13
作者 陈广宇 田燕春 +1 位作者 赵新 李星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9-464,共6页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对象将主要集中于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大的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储层物性条件明显变差,平面、纵向非均质性更为严重。针对二类油层非均质性更为严重的特点,系统地开展了二类油层复合驱注入... 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对象将主要集中于剩余地质储量相对较大的二类油层。与主力油层相比,二类油层储层物性条件明显变差,平面、纵向非均质性更为严重。针对二类油层非均质性更为严重的特点,系统地开展了二类油层复合驱注入方式优化研究,并找到了一种更适合于二类油层的复合驱注入方式,即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组合的高黏度聚合物段塞与低黏度三元体系交替注入方式,并对该注入方式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注入方式进一步扩大了复合驱波及效率,提高了复合体系在低渗层的吸液量,有效改善了3种化学剂的利用率。与三元体系笼统注入方式相比,采用该注入方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5%(OOIP),同时化学剂费用降低近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二类油层 非均质油藏 注入方式 优化
下载PDF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 被引量:41
14
作者 曹绪龙 孙焕泉 +2 位作者 姜颜波 张贤松 郭兰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0-353,共4页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扩大试验区包括 6口注水井和 13口采油井。介绍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所设计的超低界面张力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主段塞 )配方为 :1.2 %Na2 CO3+0 .3%复配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ES +木质素磺酸盐PS) +... 孤岛油田西区三元复合驱矿场扩大试验区包括 6口注水井和 13口采油井。介绍了试验区油藏地质特征。所设计的超低界面张力三元复合驱油溶液 (主段塞 )配方为 :1.2 %Na2 CO3+0 .3%复配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BES +木质素磺酸盐PS) +0 .15 %聚合物 35 30S。从 1997年 5月开始实施化学剂注入 ,实际注入情况如下 :前置段塞(0 .2 0 %聚合物溶液 ) 0 .0 97PV ;主段塞 0 .30 9PV ;后置段塞 (0 .15 %聚合物溶液 ) 0 .0 5PV ,2 0 0 1年 11月转后续水驱。本文介绍注完化学剂时的试验效果 ,包括 :全区油井综合含水由 94 .7%降至 84 .5 % ,日产油量由 82t升至 194t,累计增油 10 .4 2× 10 4 t,提高采收率 5 .2 7% ,预计最终提高采收率 12 .0 4 % ;注水井纵向各层吸水均匀化 ,注水井流动系数和流度下降 ;注水利用率提高 ,每采出 1t原油的耗水量由 17.9t降至 10 .4t。从受效方向、油层构造、沉积微相、窜流等 4个方面分析了各油井增油减水效果不同的原因。图 3表 3参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油田西区 三元复合驱 矿场试验 驱替效果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梳形聚丙稀酰胺的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34
15
作者 罗健辉 卜若颖 +2 位作者 朱怀江 王平美 刘玉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73,共5页
梳形聚丙烯酰胺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梳形聚丙烯酰胺比大庆产聚丙烯酰胺的增粘能力高 5 8%~ 81%,比日本三菱公司产MO 40 0 0的增粘能力高 2 2 %~ 70 %;其驱油效果比聚丙烯酰胺约提高一倍 ,降低聚合物用量 3 0 %以上。... 梳形聚丙烯酰胺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 ,在相同条件下 ,梳形聚丙烯酰胺比大庆产聚丙烯酰胺的增粘能力高 5 8%~ 81%,比日本三菱公司产MO 40 0 0的增粘能力高 2 2 %~ 70 %;其驱油效果比聚丙烯酰胺约提高一倍 ,降低聚合物用量 3 0 %以上。梳形聚丙烯酰胺在油田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和深部调驱中已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油剂 梳形聚丙烯酰胺 抗盐聚合物 聚合物驱 三元复合驱 调剖剂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样品中碳酸钙的结晶特性及形貌特征 被引量:10
16
作者 程杰成 周万富 +2 位作者 王庆国 程铁欣 周广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8-1142,共5页
采用EDAX,XRD和SEM等方法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样品中碳酸钙的结晶特性及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垢样品中的碳酸钙呈现出球形、棒状和花状等形貌特征和层状生长的结晶特征.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降低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A... 采用EDAX,XRD和SEM等方法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结垢样品中碳酸钙的结晶特性及形貌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垢样品中的碳酸钙呈现出球形、棒状和花状等形貌特征和层状生长的结晶特征.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降低了重烷基苯磺酸盐(HABS)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促进了其胶束化作用;HABS使溶液中HPAM链的刚性增强,负电吸引能力增强;二者均会形成模板,导致结垢样品中的碳酸钙具有不同的形貌特征.聚丙烯酰胺和表面活性剂的存在未改变结垢样品中碳酸钙的层状生长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驱 结垢 碳酸钙 形貌 结晶
下载PDF
新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天然混合羧酸盐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干佐 沈强 +1 位作者 郑立强 毛宏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59,63,共4页
本文是一篇专论,介绍了天然混合羧酸盐的原料(油脂下脚料),界面活性及抗二价离子的能力,简述了ASP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筛选方法,介绍了针对我国不同酸值原油研制的含天然混合羧酸盐的3个ASP典型配方。
关键词 羧酸盐 表面活性剂 asp 三元复合驱油 化学驱油
下载PDF
用于三次采油的新型弱碱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28
18
作者 郭万奎 杨振宇 +2 位作者 伍晓林 张国印 王海峰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78,共4页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 以α-烯烃为初始原料,经过烷基化及磺化、中和,研制出了组分相对单一、结构合理的新型弱碱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这种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配制的复合体系在较宽的表面活性剂浓度和碱浓度范围可与原油形成10-3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同时,该表面活性剂对大庆油田不同区块、不同油层的油水条件有很强的适应性。另外,由于表面活性剂组成较为单一,可大大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因吸附滞留而产生的色谱分离效应。室内天然岩心驱油实验表明,三元复合体系平均驱油效率可比水驱提高约20%。小井距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4.66%。这种表面活性剂为三元复合驱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工业化推广,特别是在二类油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单一组分活性剂 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驱油效率 提高采收率 矿场试验
下载PDF
三次采油不同驱替方式技术经济界限及其匹配关系 被引量:16
19
作者 方艳君 赵云飞 +4 位作者 孙洪国 张雪玲 冯程程 姜祥成 桂东旭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238,共7页
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已成熟配套,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提高采收率幅度更大,但开采成本和初期投资也更高。保证三次采油开发效益最优以及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收率,驱替方式合理匹配成为亟需解... 目前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已成熟配套,三元复合驱技术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提高采收率幅度更大,但开采成本和初期投资也更高。保证三次采油开发效益最优以及最大限度提高油田采收率,驱替方式合理匹配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基于大庆油田开发层系井网及地面配套设施现状,确定了三次采油开发模式;以盈亏平衡原理建立了实施聚驱、强碱三元复合驱、弱碱三元复合驱技术经济界限评价模型,方便快捷地给出不同驱替方式在不同开发模式下实施的油价、单井控制地质储量及阶段采出程度界限。在模型中首次引入单井单位地质储量化学剂用量、年产油量比例及不同开发模式的投资分摊系数等相对量,消除了由绝对量差异造成的不可对比性,方便3种驱替方式技术经济界限的对比;以三次采油开发规律为基础,综合确定了年产油量、化学剂用量比例,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符合油田实际。该方法可为油田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为同类油田三次采油开发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强碱三元复合驱 弱碱三元复合驱 技术经济界限 匹配关系 大庆油田
下载PDF
聚驱后缔合聚合物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技术 被引量:37
20
作者 杨菲 郭拥军 +1 位作者 张新民 罗平亚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8-913,共6页
三元复合驱是大庆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其驱油体系须保证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且能大幅提高波及能力.通过研究烷基苯磺酸盐(ABS)缔合聚合物(HAPAM) NaOH三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并与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 三元复合驱是大庆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其驱油体系须保证超低油水界面张力,且能大幅提高波及能力.通过研究烷基苯磺酸盐(ABS)缔合聚合物(HAPAM) NaOH三元复合驱体系的性能,并与超高分子量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HAPAM三元复合体系在NaOH浓度为0.5%~1.2%、ABS浓度为0.025%~0.300%时具有良好的界面活性,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1-3 mN/m数量级.0.16% HAPAM 0.3% ABS 1.2% NaOH三元复合体系黏度达108.8 mPa·s,采用HPAM达到相同黏度其浓度为0.265%,因此HAPAM可降低聚合物用量40%.驱油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黏度下,HAPAM三元复合体系在不同孔隙介质中均能提高聚驱后采收率13%以上,比HPAM三元复合体系多提高采收率6%以上.HAPAM三元复合体系具有更高的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更好的黏弹性以及乳化稳定性,可以为大庆油田聚驱后提高采收率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缔合聚合物 三元复合驱 聚合物驱后 提高采收率 界面张力 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