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3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Areas——A Case of Northern Jiangsu Area,China
1
作者 CHENG Hong-ru College of Economics,Law and Politics,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 224002,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11期4-8,共5页
Taking northern Jiangsu area as an example,economic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2000-2009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 Taking northern Jiangsu area as an example,economic disparity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described according to the data in 2000-2009 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Result shows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ural and urba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less developed areas,which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ifferences in per capita income,living standard,and Engel coefficient.Reasons for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isparity in less developed areas are analyzed.The asymmetry and immobility of rural and urban resources have objectively caus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urb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which is faster th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has widened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and the differences in compar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have enlarged their income gap.Countermeasures to minimize the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gap are put forward,such as deepening the reform,realizing the free flow of economic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developing rural areas through urban development,exerting the function of urban areas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and improving the comparative labor productivity of agri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rural ECONOMY GAP COMPARATIVE labor producti
下载PDF
Recomm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 of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2
作者 Hua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2期69-71,78,共4页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is a method turning rural surplus human resources to economic resources,to realize increase of social wealth. Developing the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promoting ...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is a method turning rural surplus human resources to economic resources,to realize increase of social wealth. Developing the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has profound influence on promoting transfer and employment of rural surplus labor,and speeding up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is a huge and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for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firstly analyzed importance and urgenc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labor servic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it came up with pertinent recommendations,including establishing security mechanism and improving rural labor security mechanism,creating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and encouraging farmers to return to hometown,exploring potential and promoting nearby labor transfer to promot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improving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system,and cultivating and developing labor market. It is expected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rural areas labor serv
下载PDF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Public Sports Equalization Service in South Jiangsu Province
3
作者 HongCun Liu JianQiang Guo QinEr Xu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2017年第4期215-218,共4页
下载PDF
Analysis of Rural Development Factors: 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4
作者 Shunxi YAN Xiaolei WANG Xiaoguang LI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期45-48,共4页
On the basis of survey,drawing on economic growth theory,we analyze the main form of exogenous growth and regional applicability in Hebei Province,and point out that some exogenous driving forces are effective ways to... On the basis of survey,drawing on economic growth theory,we analyze the main form of exogenous growth and regional applicability in Hebei Province,and point out that some exogenous driving forces are effective ways to accelerate rural construction,such as " the promotion of agriculture by industry" and " developing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id of the urban areas". However,human capital,technology,incentiv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s and other endogenous growth factors are fundamental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nstruction,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m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in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veloping the rural areas with the AID of the ur
下载PDF
Review and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New Generation Farmers
5
作者 Shukun WANG Shaojun CHE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年第11期77-81,共5页
In the context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there occurs shift of numerous rural surplus labors in China. As a special group lingering about in the edge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new generation farmers become a hot ... In the context of dual economic structure,there occurs shift of numerous rural surplus labors in China. As a special group lingering about in the edge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new generation farmers become a hot spot of research. How to help them smoothly become successor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focus of academic circles.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this paper analyzed connotation of development capability of new generation farmers from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thinking ability construction,system and policy,and new farmers. Finally,it came up with prospect for development of new generation far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generation FARMERS Development CAPABILITY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SURPLUS labor urban areas rural areas
下载PDF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及影响因素--以广州市为例
6
作者 何微丹 马倩丽 +1 位作者 魏宗财 李晓军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4-161,共8页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 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是保障城乡物资双向流通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广东省广州市为例,综合使用多源空间数据和空间回归模型等分析方法,探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空间分布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在空间分布演变方面,城市外围地区农村物流设施从单核转向多核,具有圈层化、等级化特征,与广州市空间发展方向和空间格局相一致,最外围地区物流设施建设短板突出;受村级设施分布变化影响,物流设施集聚性呈现“增强—减弱—增强”的波动。影响因素方面,人口因素、交通因素和工业因素对物流设施分布有显著正向影响,农业因素对其有显著负向影响,区位因素对其无明显影响。研究结果能够丰富对农村物流设施分布演变规律的认识,为城市尺度的农村物流设施的布局优化和支撑要素的建设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外围地区 农村物流设施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广州市
下载PDF
县域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7
作者 周强 李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7,共12页
本文基于2018—2020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CEIC经济数据库,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县域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基于劳动力供给数量与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双重视角,深入剖析了乡村数字化发展的劳动... 本文基于2018—2020年中国县域数字乡村指数、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和CEIC经济数据库,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县域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农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并基于劳动力供给数量与劳动力供给时间的双重视角,深入剖析了乡村数字化发展的劳动要素配置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县域乡村数字化显著提高了农村劳动力供给数量。乡村数字化发展增加了农村劳动力在工作地点和工作场所等方面选择的灵活性,且有效提高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兼业的概率,从而增加了劳动力供给数量。第二,乡村数字化发展显著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供给时长,且主要在“工作—闲暇”时间上进行了重新配置,即通过减少休闲时间来增加非农就业时间。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乡村数字化对女性、“新生代”和低技能农村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时长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发现为实现共同富裕与数字乡村建设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数字化 劳动力供给 灵活就业 劳动要素配置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能够影响农地资源配置效率吗?——来自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的证据
8
作者 张合林 张锟 江求川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8,共14页
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劳动力流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劳动力流动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能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 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劳动力流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识别劳动力流动对农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能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这主要来源于土地过度配置时农户劳动力流动,而土地配置不足时这一效应消失。机制检验证实,劳动力流动通过土地流转和农业机械化机制,提高农地资源配置效率,但未发现资本回流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应破除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和加快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村土地资源 配置效率 城镇化 转变-份额工具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基于地级市层面的研究
9
作者 覃朝晖 范振楠 余思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19,共12页
数字经济不断向“三农”领域渗透,深刻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中国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要素配置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 数字经济不断向“三农”领域渗透,深刻影响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本文基于中国24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从要素配置视角分析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农业农村现代化三个维度来看,数字经济能够显著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但对农民现代化的影响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农村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流动等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在非粮食主产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较高地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果更明显。为此,需加快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优化农业农村地区要素配置,实施差异化数字经济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技术创新 农村资本投入 劳动力流动 要素配置
下载PDF
基于体育强省建设的城乡公共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10
作者 张春志 王君 申登宏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18期92-95,共4页
以体育强省建设为视角,分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现状及体育强省建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牡丹江市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资源,构建基于体育强省的牡丹江市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探... 以体育强省建设为视角,分析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现状及体育强省建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牡丹江市城乡社区公共体育资源,构建基于体育强省的牡丹江市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优化路径,探索提升公共体育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满足城乡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强省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优化城乡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强省 城乡 公共体育资源 资源配置
下载PDF
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三生融合”演进及其驱动因素
11
作者 王丽英 何嘉南 吴倩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4期18-34,共17页
生产融合—生活融合—生态融合(简称“三生融合”)是新时代大力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运用改进CRITIC法、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探究2012—2021年我国城乡“三生融... 生产融合—生活融合—生态融合(简称“三生融合”)是新时代大力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和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运用改进CRITIC法、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剪刀差模型、莫兰指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深入探究2012—2021年我国城乡“三生融合”的演进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城乡“三生融合”总体水平和子系统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但生态融合与生产融合、生活融合演化速率剪刀差不断拉大,三者极差呈现“V”型变化;(2)生态融合是制约“三生融合”系统耦合的主要因素;(3)城乡“三生融合”耦合协调度在观察期内上升速率放缓,整体陷入发展困境,而且区域异质性明显,高值区域由东中部地区向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扩展;(4)政府干预程度等显著影响城乡“三生融合”耦合协调度,各个因素对子系统存在不同的影响;(5)子系统水平和耦合协调度水平问题区域分析表明,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主要问题区域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三生融合” 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素 问题区域识别
下载PDF
数字政府建设与城乡共同富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5
12
作者 辛璐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8,共6页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 数字政府的全面布局与纵深发展为城乡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多维度考察数字政府建设对城乡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政府建设可有效驱动城乡共同富裕,且对共享子维度的驱动作用明显高于共建和共富,这一结果在经历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证实,新型城镇化、要素市场化、产业数字化在数字政府建设驱动城乡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证实,相比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高级城市而言,数字政府建设对东部地区、一般城市城乡共同富裕的推动效应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城乡共同富裕 要素市场化 产业数字化
下载PDF
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农产品乡资城调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润瑶 于志涵 +1 位作者 杨阳 蔡梁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期110-113,共4页
本文以农产品乡资城调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对区域农产品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发现过去几年农产品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滞销且浪费、严重地区缺少物资、物资多方转站风险较大... 本文以农产品乡资城调网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对区域农产品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对其现状的分析,发现过去几年农产品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滞销且浪费、严重地区缺少物资、物资多方转站风险较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乡资城调绿色通道项目形成乡村端—物流端—城市端的绿色物流路线,设立代办点,全方位收集乡村现有物资,通过改良的物流绿色通道进行直销,保证省内外的物资交流,在省与省,市与市边界设立蔬果站点,流水线检验农产品合格程度,加快核验速度,提高市场运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 运输 农产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乡资城调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志远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劳动力错配视角
15
作者 蔡武 刘潞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28-42,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关键所在,迫切需要引入当前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数字经济来打破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熵值法指标体系,构建面板回归、门槛效应等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城乡劳动... 城乡融合发展是应对城乡发展不平衡难题的关键所在,迫切需要引入当前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数字经济来打破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熵值法指标体系,构建面板回归、门槛效应等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城乡劳动力错配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数字经济通过改善我国城乡劳动力错配现状,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劳动力错配会带来效率损失,因此在数字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遮掩效应。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程度受城乡劳动力错配门槛效应影响,当城乡劳动力错配程度较高时,数字经济的促进效应会被大幅抑制,造成资源浪费且不利于城乡融合发展。基于此,提出优化布局数字新基建,利用数字赋能调节城乡要素配置,完善要素市场体系,深化城乡分割体制改革,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数字经济 劳动力要素 资源错配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迈向共同富裕:农民工流动的社会效应及其体制经验
16
作者 夏柱智 焦长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4-174,共11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民工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工仍然是一个具有鲜明身份与职业特征的过渡性阶层,难以融入大中城市。因此,他们选择就近县域城镇化,落脚县城是普遍选择。在县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农民工在促进社会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工仍然是一个具有鲜明身份与职业特征的过渡性阶层,难以融入大中城市。因此,他们选择就近县域城镇化,落脚县城是普遍选择。在县域社会的场域中,农民工流动发挥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效应。首先是农民工的务工收入不断增长,带动农民生计模式转型;其次是农民工社会地位上升,构成了县域中间阶层的主体;最后,农民工可进可退的流动方式,构建了特色的渐进城镇化秩序。这些社会效应的形成和国家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有关。国家不断完善农民工流动体制,形成了生计稳定取向与普惠发展取向的两类政策体系,其核心理念是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迈向城乡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力市场 县域城镇化 共同富裕 城乡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城乡融合
17
作者 黄楚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2,共6页
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可显著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人口融合、经济融合、生态融合、空间融合与社会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影响... 选取2012—202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探究中国式现代化对城乡融合的影响,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可显著助推城乡融合发展;人口融合、经济融合、生态融合、空间融合与社会融合是中国式现代化影响城乡融合的传导路径。门槛效应分析发现,中国式现代化对城乡融合的积极效能受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制约。耦合协调性检验得出,中国式现代化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耦合协调度越高,越能带动城乡融合发展。因此,应深化多领域创新改革,驱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强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扩大创新要素流通范围;构建要素自由流通网络,协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要素市场化配置,最终助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城乡融合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劳动正义视域下的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公平配置研究
18
作者 阎乃胜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4年第3期92-99,共8页
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面临劳动的非正义配置。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劳动论述来看,师资公平配置呼唤劳动正义,亟待对配置教师的劳动做权利与义务相称的正义安排。师资配置的公平取决于对教师劳动正义的观照,... 在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教师面临劳动的非正义配置。从马克思主义有关人的劳动论述来看,师资公平配置呼唤劳动正义,亟待对配置教师的劳动做权利与义务相称的正义安排。师资配置的公平取决于对教师劳动正义的观照,劳动正义是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公平配置的逻辑起点。教师付出的劳动与满足自身的正当需要呈正比例关系,维护教师的劳动尊严,是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公平配置的劳动正义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义务教育 师资公平配置 劳动正义 正当需要
下载PDF
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城乡要素市场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与实践路径
19
作者 顾相君 《科学发展》 CAS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我国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滞后,市场对于城乡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较弱,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制的政策依赖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因此,应破除各类要素市场在城乡区域间的多轨运行和分割,加快推... 我国城乡之间土地、劳动力、资本、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滞后,市场对于城乡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较弱,其根源在于城乡二元制的政策依赖以及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冲突。因此,应破除各类要素市场在城乡区域间的多轨运行和分割,加快推进城乡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动城乡劳动力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资本市场普惠乡村振兴,培育城乡统一数据要素市场,实现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集聚、向新质生产力集聚,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统一大市场 要素市场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下载PDF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劳动力转移中介效应视角
20
作者 毛胜洪 雍新琴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44-51,共8页
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劳动力转移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AGTFP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影响,其“U”形拐点值为0... 基于2011-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AGTFP)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劳动力转移在此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AGTFP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影响,其“U”形拐点值为0.786,且该影响效应逐渐减弱。异质性分析发现AGTFP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在东部不显著,而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具有明显的“U”形影响特征,且该特征效应表现为“西部>中部>东北部”。(2)劳动力转移能够抑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AGTFP对劳动力转移具有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形影响。此外,财政支出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支出与科技投入可能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而城镇化水平具有收敛作用。(3)AGTFP可通过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影响。为此,加强绿色科技研发、优化农业要素配置与城乡劳动力转移结构,并制定差异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切实有效推进共同富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收入差距 劳动力转移 共同富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