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ymmetric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allotetraploid cotton (Gossypium hirsutum L.) 被引量:3
1
作者 Lei Fang Xueying Guan Tianzhen Zh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9-165,共7页
Polyploidy plays a major role in genome evolution,which cor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millions of years.The mechanisms of genome evolution,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omestication,are of broad inte... Polyploidy plays a major role in genome evolution,which correspond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over millions of years.The mechanisms of genome evolution,particularly during the process of domestication,are of broad interest in the fields of plant science and crop breeding.Upland cotton is derived from the hybridization and polyploidization of its ancient A and D diploid ancestors.As a result,cotton is a model for polyploid genome evolution and crop domestication.To explore the genomic mysteries of allopolyploid cotton,we investigated asymmetric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in the A and D subgenomes.Interestingly,more structural rearrangement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in the A subgenome than in the D subgenome.Correspondingly,more transposable elements,a greater number of lost and disrupted genes,and faster evolution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A subgenome.In contrast,the centromeric retroelement(RT-domain related) sequence of tetraploid cotton derived from the D subgenome progenitor was found to have invaded the A subgenome centromeres after allotetrapolyploid formation.Although there is no genome-wide expression bias between the subgenomes,as with expression-level alterations,gene expression bias of homoeologous gene pairs is widespread and varies from tissue to tissue.Further,there are more positively selected genes for fiber yield and quality in the A subgenome and more for stress tolerance in the D subgenome,indicating asymmetric domestication.This review highlights the asymmetric subgenomic evolution and domestication of allotetraploid cotton,providing valuable genomic resources for cotton research and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s of many other allopolyplo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LOIDY allotetraploid cotton Asymmetric evolution Asymmetric domestication
下载PDF
Comparative Genetics of Floral Morphology in Diploid and Allotetraploid Gossypium
2
作者 CHEE Peng W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15-,共1页
The cultivated Gossypium A genome diploid species G.arboreum and G.herbaceum and the allotetraploid species G.hirsutum and G.barbadense share common morphology for various floral traits,
关键词 QTLS Comparative Genetics of Floral Morphology in Diploid and allotetraploid Gossypium
下载PDF
棉属人工异源四倍体后代性状鉴定及花器转录组学分析
3
作者 陈天 李昱樱 +1 位作者 荣二花 吴玉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5-339,共15页
实验室前期通过远缘杂交及加倍人工合成草棉与雷蒙德氏棉异源四倍体,旨在拓宽棉花遗传背景,为棉花种质创新提供新材料。本试验以人工异源四倍体3个世代为材料,将其与亲本及陆地棉标准系TM-1进行纤维性状、生理生化比较、SSR标记鉴定以... 实验室前期通过远缘杂交及加倍人工合成草棉与雷蒙德氏棉异源四倍体,旨在拓宽棉花遗传背景,为棉花种质创新提供新材料。本试验以人工异源四倍体3个世代为材料,将其与亲本及陆地棉标准系TM-1进行纤维性状、生理生化比较、SSR标记鉴定以及花器转录组学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异源四倍体纤维颜色介于亲本之间,呈浅黄色,纤维长度与TM-1接近。人工异源四倍体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高于亲本和TM-1,表明人工异源四倍体经过远缘杂交及加倍后,抗逆性得到加强。选取11对SSR引物在材料中共检测到55个多态性位点,每对引物变异位点为2~10个,平均为5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98~0.892,平均为0.742;表明SSR标记在试验材料中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_(2)、S_(3)、S_(4)同时扩增出亲本互补条带和特异性条带,表明该异源四倍体在分子水平上出现了染色体片段的重组。S_(2)、S_(3)、S_(4)与TM-1相同的条带分别是37条、19条、20条,其中17条是各世代与TM-1共有,表明人工异源四倍体与TM-1有相同的遗传背景。花器转录组学结果表明,人工异源四倍体与TM-1中有5653个DEGs,其中3062个上调, 2591个下调。GO功能分析表明, DEGs在光合作用、光系统II、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等途径差异显著。KEGG富集分析表明, DEGs在光合作用-天线蛋白、光合作用和异黄酮的生物合成等相关代谢通路较为活跃。通过富集分析筛选人工异源四倍体与TM-1中与育性相关的DEGs发现,人工异源四倍体在花粉发育与识别方面的差异基因大都是下调表达,这可能是导致人工异源四倍体结实率低的关键因子。通过聚类从Nr注释信息获得3个G型凝集素类受体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基因Gh_D01G067500、Gh_D05G168100、Gh_A01G062500)。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异源四倍体综合了父母本的优良性状,在纤维颜色、抗逆、光合方面表现出优势。期望通过和陆地棉杂交恢复其育性,进一步育成生产上有价值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异源四倍体 生理生化测定 SSR分子标记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建中 鲁双庆 +3 位作者 刘少军 刘正华 张轩杰 刘筠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03-408,共6页
在优化RAPD检测条件的基础上,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0个扩增较好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湘江野鲤相互间扩增DNA片段的异同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60个引物共产生1554条带,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6~20条之间... 在优化RAPD检测条件的基础上,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60个扩增较好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红鲫和湘江野鲤相互间扩增DNA片段的异同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60个引物共产生1554条带,单一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在6~20条之间,片段大小在200~3500bp之间。遗传相似率分析表明,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原始母本红鲫的相似率为69.41%,与其原始父本野鲤的相似率为64.47%,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接受原始母本红鲫的遗传物质要多一些;而红鲫和野鲤之间的相似率为42.18%,说明两者的基因组成有较大的相似性,从分子水平证实了红鲫和野鲤的远缘杂交具有较大的亲和性。在分析中,还发现异源四倍体鲫鲤有4条非亲本带,非亲本带谱率达0.72%,这些非亲本带可以作为异源四倍体鲫鲤特异性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红鲫 野鲤 随机扩增多态DHA 相似率 RAPD
下载PDF
三倍体湘云鲫及其亲本线粒体DN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黎双飞 刘少军 +3 位作者 张轩杰 罗琛 周工建 刘筠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用人工选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 (♂ )与白鲫 (♀ )杂交获得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三倍体湘云鲫。采用差速离心和核酸酶处理等方法 ,从三倍体、白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肝组织中提取线粒体DNA ,并用 9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酶切分析。经琼脂糖... 用人工选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 (♂ )与白鲫 (♀ )杂交获得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三倍体湘云鲫。采用差速离心和核酸酶处理等方法 ,从三倍体、白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肝组织中提取线粒体DNA ,并用 9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单酶酶切分析。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计算出各酶切片段的大小 ,测得三倍体、白鲫和异源四倍体鲫鲤mtDNA的分子大小分别为 16 .2 4kb、16 .6 0kb和 16 .2 0kb。根据各单倍型间的酶切片段共享度 ,估算出 3个群体间的遗传距离 ,说明了mtDNA母系遗传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鲫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湘云鲫 线粒体DNA 限制性内切酶 遗传距离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建中 刘少军 +1 位作者 张轩杰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7-100,共4页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群体 遗传多样性 RAPD 种质资源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雄差异的RAPD标记 被引量:7
7
作者 李建中 刘少军 +1 位作者 张轩杰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4-676,共3页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鲫鲤 杂交后代 遗传性状 种群 性别标记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原始亲本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建中 刘少军 +2 位作者 张轩杰 鲁双庆 刘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8-383,共6页
采用从鲤中分离出来的3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红鲫和野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研究.在筛选出的15对微卫星引物中,随引物不同,各等位基因数为1~8个,大小在100~420 bp之间.从3个不同群体内部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异源四倍体... 采用从鲤中分离出来的32对微卫星DNA标记,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红鲫和野鲤的基因组DNA进行了研究.在筛选出的15对微卫星引物中,随引物不同,各等位基因数为1~8个,大小在100~420 bp之间.从3个不同群体内部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异源四倍体鲫鲤个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最大,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内部的遗传变异程度最低,已经形成了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群体.从3个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异源四倍体鲫鲤和红鲫遗传相似系数为0.5625,和野鲤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125,说明异源四倍体鲫鲤接受原始母本的遗传物质比原始父本野鲤要多一些.微卫星标记与以前报道的RAPD标记的检测结果是相似的,然而由微卫星标记获得的种群内和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RAPD,说明微卫星标记比RAPD标记显示出更高的个体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红鲫 野鲤 微卫星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受精细胞学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建中 张轩杰 +2 位作者 刘少军 冯浩 刘筠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3-239,共7页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成熟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内。精子入卵以后 ,受精孔立即被受精塞堵住。受精后 8min ,受精卵出现明显的精子星光 ,同时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 ,即将排出第二极体 ;13min时 ,精子头部开始...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成熟卵子处于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 ,精子通过受精孔进入卵内。精子入卵以后 ,受精孔立即被受精塞堵住。受精后 8min ,受精卵出现明显的精子星光 ,同时进入第二次减数分裂后期 ,即将排出第二极体 ;13min时 ,精子头部开始膨胀 ,趋向核化 ;18min时 ,雌雄原核均已形成 ,并向胚盘中央靠近 ;2 3min时 ,雌、雄原核开始接触 ;33min时 ,雌、雄原核完全融合成为一个合子核 ;38min时 ,受精卵开始第一次卵裂 ,5 3min后分裂形成两个子核。该研究证明异源四倍体鲫鲤和大多数二倍体鱼一样 ,具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 ,受精方式为单精受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受精细胞学 二倍体卵子 二倍体精子 单精受精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后代的RAPD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颜金鹏 刘少军 +2 位作者 孙远东 张纯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9-265,共7页
在优化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检测条件基础上,从13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3个扩增较好且多态性强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第1代(G1)、第2代(G2)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群体的DNA多态性及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53个随机引... 在优化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检测条件基础上,从134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3个扩增较好且多态性强的引物,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第1代(G1)、第2代(G2)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群体的DNA多态性及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53个随机引物在G1群体和G2群体中检测到的位点数分别为541、511,其中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70、52,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12.94%、10.18%。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732、0.0464。研究表明,经过连续2代人工雌核发育,G2的遗传多样性明显减少,种质进一步纯化。还从53个随机引物的扩增谱带中找到了2个引物(S50、S223)的特异扩增谱带,可以作为第1、2代雌核发育群体间的分子遗传标记。由计算机软件程序构建的分支系统树清晰地反映了两个雌核发育群体及其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雌核发育 随机扩增多态DNA 遗传多样性 RAPD 遗传纯合度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父母本线粒体DNA12SrRNA基因遗传变异的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郭新红 刘少军 +1 位作者 颜金鹏 刘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75-880,共6页
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方法 ,获得了异源四倍体鲫鲤 5个个体、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2个个体、三倍体湘云鲫 2个个体及红鲫、湘江野鲤和日本白鲫各 1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的全序列。经对比发现 ,异源四倍体 5个个体共... 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方法 ,获得了异源四倍体鲫鲤 5个个体、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2个个体、三倍体湘云鲫 2个个体及红鲫、湘江野鲤和日本白鲫各 1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的全序列。经对比发现 ,异源四倍体 5个个体共享 2种单元型 ,异源四倍体鲫鲤雌核发育二倍体后代 2个个体、三倍体湘云鲫 2个个体以及红鲫、湘江野鲤和日本白鲫各 1个个体分别共享 1种单元型。用MEGA 1 0软件分析了它们的碱基组成和核苷酸序列差异 ,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它们间的序列同源性在 95 %~ 99%之间 ,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母本 (分别为红鲫和日本白鲫 )之间的序列同源性大于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它们父本(分别为湘江野鲤和异源四倍体鲫鲤 )之间的序列同源性 ,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和三倍体湘云鲫在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上具有母性遗传特征。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9代 (F3 F11)繁殖后 ,在 5个个体中发现了 2种单元型 ,说明在四倍体基因库中存在遗传多样性 ,为四倍体基因库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S RRNA基因 DNA序列 遗传变异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湘云鲫
下载PDF
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向兵 刘少军 +7 位作者 张纯 孙远东 段巍 申佳珉 罗凯坤 陶敏 曾琛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5-88,共4页
运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新型三倍体鲫鱼及其父本异源四倍体鲫鲤和母本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中[干样(mg/g)]氨基酸总含量为102.35,人体必需氨基酸(EAA)(Thr,Val,Met,Ile,Leu,Phe,Lys,... 运用生物化学方法对新型三倍体鲫鱼及其父本异源四倍体鲫鲤和母本金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新型三倍体鲫鱼肌肉中[干样(mg/g)]氨基酸总含量为102.35,人体必需氨基酸(EAA)(Thr,Val,Met,Ile,Leu,Phe,Lys,Trp)含量为45.20,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4.16%;两种人体半必需氨基酸(HEAA)(His,Arg)含量为11.68,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1.41%;4种呈鲜、甜味氨基酸(Asp,Glu,Gly,Ala)的含量为31.56,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84%.通过对比新型三倍体鲫鱼与其父本四倍体鲫鲤、母本金鱼及其他种类鱼的肌肉营养成分,发现4种呈味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其父母本中相应4种氨基酸含量,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也远远高于湘云鲫(鲤)等其他同类品种鱼类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三倍体鲫鱼 四倍体鲫鲤 金鱼 氨基酸
下载PDF
人工诱导异源四倍体和倍间三倍体白鲫的红细胞观察及其相对DNA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3
作者 俞小牧 陈敏容 +1 位作者 杨兴棋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91-294,共4页
关键词 白鲫 异源四倍体 倍间三倍体 红细胞 DNA含量
下载PDF
三倍体鲫鱼早期胚胎发育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易念 张纯 +2 位作者 王云 刘少军 刘筠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7-91,104,共6页
以异源四倍体鲫鲤为父本,二倍体金鱼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形成三倍体鲫鱼.对三倍体鲫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三倍体鲫鱼成熟卵子呈黄色,圆形,有粘性,卵径为1.3—1.4mm.水温为(20±1)℃情况下,卵子受精后1h,卵裂... 以异源四倍体鲫鲤为父本,二倍体金鱼为母本通过倍间杂交形成三倍体鲫鱼.对三倍体鲫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三倍体鲫鱼成熟卵子呈黄色,圆形,有粘性,卵径为1.3—1.4mm.水温为(20±1)℃情况下,卵子受精后1h,卵裂开始.受精后在-3h时间段内进行卵裂.受精后3.50h逐渐进入早、中、晚囊胚期,受精后10h进入原肠期,受精后15.50h进入神经胚期,19.0h后器官开始形成.受精后63—75h,仔鱼孵化出膜.另外,对三倍体鲫鱼受精卵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三倍体囊胚期细胞分裂旺盛,原肠期细胞表现出正常的细胞分裂、细胞变形和迁移行为.结合三倍体鲫鱼胚胎外观发育观察,说明三倍体鱼具有正常的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为三倍体鱼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胚胎发育的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鲫鱼 胚胎发育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下载PDF
人工诱导异源四倍体、新四倍体及异源三倍体白鲫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敏容 俞小牧 +1 位作者 杨兴棋 陈宏溪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9-218,共10页
作者比较了第一代异源四倍体鱼、异源三倍体鱼、新四倍体鱼与亲本白鲫、红鲫及其杂交一代的染色体组型。三种亲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100,但其组型分组各有差异,白鲫染色体组型公式:12m+36sm+32st十20t,NF=148,在亚中着丝点组... 作者比较了第一代异源四倍体鱼、异源三倍体鱼、新四倍体鱼与亲本白鲫、红鲫及其杂交一代的染色体组型。三种亲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均为100,但其组型分组各有差异,白鲫染色体组型公式:12m+36sm+32st十20t,NF=148,在亚中着丝点组中有一对特大的标记染色体;红鲫染色体组型:20m+34sm+26st+20t,NF=154;白鲫×红鲫杂种染色体组型:16m+35sm+29st+20t,NF=151,有一条与白鲫相似的特大标记染色体,证实其组型由白鲫和红鲫各提供一套染色体组组成。异源三倍体的染色体数为150,是亲本的1.5倍,染色体组型是:22m+53sm+45st+30t,NF=225,在亚中着丝点组中有一对特大标记染色体,表明异源三倍体的染色体组型含有两套白鲫染色体组和一套红鲫染色体组。第一代异源四倍体和新四倍体鱼染色体数目为其亲本的2倍,4n=200。前者的染色体组型为:32m+70sm+58st+40t,NF=302,一对与白鲫相似的特大标记染色体明显可见,证明其染色体组型由白鲫和红鲫各提供两套染色体组。新四倍体的染色体组组型为:28m+71sm+61st+40t,NF=299,分裂相中三条特大的标记染色体较明显,推测其染色体组型由三套白鲫染色体组和一套红鲫染色体组组成。结果表明:第一代异源四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鲫 红鲫 异源三倍体 新四倍体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不同倍性鱼cdc2基因cDNA部分序列的克隆及其在卵巢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琛 陶敏 +1 位作者 刘少军 刘季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6,共4页
利用3-’RACE的方法分别从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的卵巢中克隆了cdc2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选取这3种鱼cdc2 cDNA中一段长为157 bp的保守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dc2 mRNA在这3种不同倍性鱼卵巢中的... 利用3-’RACE的方法分别从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二倍体红鲫的卵巢中克隆了cdc2基因cDNA的部分序列.选取这3种鱼cdc2 cDNA中一段长为157 bp的保守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eal-time PCR检测cdc2 mRNA在这3种不同倍性鱼卵巢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cdc2转录量随着倍性的递增而相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湘云鲫 红鲫 CDC2 Real-time PCR
下载PDF
从ATPase8-6基因研究杂交多倍体鱼线粒体母性遗传(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新红 刘少军 刘筠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源序列 ,对不同倍性水平鲤科鱼类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红鲫、鲤鱼、异源四倍体鲫鲤、日本白鲫、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0 0 % - 1 3 4 % ,它们与外群斑马鱼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2 7 9% -31 0 %。用MEGA软件中的MP法、ME法、NJ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人工杂交多倍体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1 1代的繁育后 ,与其原始母本红鲫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同源性 ,说明了新的异源四倍体基因库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拥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对不同倍性鲤科鱼类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的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ase8-6基因 杂交 多倍体 线粒体 母性遗传 三倍体湘云鲫
下载PDF
三倍体湘云鲫繁殖季节的性腺结构观察 被引量:70
18
作者 刘少军 胡芳 +4 位作者 周工建 张轩杰 何晓晓 冯浩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6,405-406,共6页
在繁殖季节解剖 37尾 1龄和 16尾 2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云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精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许多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 在繁殖季节解剖 37尾 1龄和 16尾 2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云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精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许多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巢型:该类型性腺的大部分为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低的呈囊状排列的细胞,在这些小细胞中镶嵌着少量初级卵母细胞和体积较大的退化的卵母细胞。(3)脂肪型:该类型的性腺部位仅有两条脂肪组织,既没有卵巢结构,也没有精巢结构。上述三种性腺结构证明三倍体湘云鲫是不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性腺 湘云鲫 结构 繁殖季节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建中 张轩杰 +2 位作者 刘少军 周工健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6-122,共7页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程序和普通鲤鲫鱼相似 ,可以分为 6个时期。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其中雌性个体性成熟年龄为一周年 ;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成熟早 ,1 5 0日龄... 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程序和普通鲤鲫鱼相似 ,可以分为 6个时期。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其中雌性个体性成熟年龄为一周年 ;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成熟早 ,1 5 0日龄即可达到性成熟。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为 9.2 5 %— 1 5 .6 0 % ,成熟精巢的成熟系数为 1 .6 5 %— 5 .1 9%。成熟期卵径为1 6 70 .4— 1 780 .5 μm之间 ,成熟精子头径为 2 .3— 2 .4μm。繁殖期为每年 3— 5月份。该研究证明异源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是正常的 ,雌雄个体都能达到性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 性腺发育 成熟 鲫鲤杂种
下载PDF
多倍体鲫鲤 被引量:19
20
作者 刘筠 刘少军 +6 位作者 孙远东 张纯 冯浩 刘季芳 郭新红 周工健 张轩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6,共4页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 ,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雌雄两性能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两性可育四倍体鱼群体连续繁殖了 11代 (F3- F1 3) ,形成了一个染色体数目为 2 0 0的新鱼种。用四倍体鲫鲤群体为父本与二倍体鱼母本交配大规模... 经过十多年的研究 ,在世界上首次研制出雌雄两性能育、遗传性状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群体。两性可育四倍体鱼群体连续繁殖了 11代 (F3- F1 3) ,形成了一个染色体数目为 2 0 0的新鱼种。用四倍体鲫鲤群体为父本与二倍体鱼母本交配大规模生产了具有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的三倍体鱼。本文介绍四倍体、三倍体鱼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意义和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倍体鲫鲤 雌雄两性能育 遗传性状 两性可育四倍体鱼 染色体数目 生长速度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