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倍体湘云鲫繁殖季节的性腺结构观察 被引量:70
1
作者 刘少军 胡芳 +4 位作者 周工建 张轩杰 何晓晓 冯浩 刘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1-306,405-406,共6页
在繁殖季节解剖 37尾 1龄和 16尾 2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云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精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许多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 在繁殖季节解剖 37尾 1龄和 16尾 2龄湘云鲫,用光镜和电镜观察了湘云鲫的性腺结构。在湘云鲫的性腺部位有三种类型的结构:(1)精巢型:精巢小叶内分布有许多精子细胞,精子细胞呈退化现象,没有发现有正常成熟精子。(2)卵巢型:该类型性腺的大部分为体积较小、分化程度较低的呈囊状排列的细胞,在这些小细胞中镶嵌着少量初级卵母细胞和体积较大的退化的卵母细胞。(3)脂肪型:该类型的性腺部位仅有两条脂肪组织,既没有卵巢结构,也没有精巢结构。上述三种性腺结构证明三倍体湘云鲫是不育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倍体 性腺 湘云鲫 结构 繁殖季节
下载PDF
异源四倍体鲫鲤F_9~F_(11)染色体和性腺观察 被引量:48
2
作者 孙远东 刘少军 +6 位作者 张纯 李建中 黄卫人 张剑 罗凯坤 周工健 刘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418,共5页
采用肾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检测了异源四倍体鲫鲤F9~F1 1 代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 ,结果表明 :其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核型公式为 44m +6 8sm +44st+44t,证明F9~F1 1 继续保持四倍体性。观察异源四倍体鲫鲤F9~F1 1 成熟性腺 ,在... 采用肾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 ,检测了异源四倍体鲫鲤F9~F1 1 代的染色体数目及组型 ,结果表明 :其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 ,核型公式为 44m +6 8sm +44st+44t,证明F9~F1 1 继续保持四倍体性。观察异源四倍体鲫鲤F9~F1 1 成熟性腺 ,在这 3代四倍体鱼中仍然保持正常卵巢和精巢 ,分别形成正常二倍体卵子和二倍体精子。在自然环境下 ,观察了异源四倍体鲫鲤自行产卵受精并产生存活后代过程 ,证明该四倍体鱼群体在自然环境下能够自行繁殖传代。异源四倍体鲫鲤稳定的染色体数目和正常的性腺结构以及自然条件下的生殖传代行为 ,说明该异源四倍体鲫鲤已成为一个染色体数目为 4n =2 0 0、遗传性状稳定的新型四倍体鱼群体 ,具备形成新种所需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鱼 染色体 性腺 自然产卵 种群
下载PDF
三倍体鲫鱼——异源四倍体鲫鲤 (♂ )×金鱼 (♀ ) 被引量:20
3
作者 刘少军 孙远东 +2 位作者 张纯 罗凯坤 刘筠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1-38,共8页
利用雄性四倍体鲫鲤与雌性二倍体红色双尾金鱼交配 ,制备了 1种新型三倍体鲫鱼 ,并对Ⅰ龄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和组型、性腺指数和性腺结构、外形、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为 3n =15 ... 利用雄性四倍体鲫鲤与雌性二倍体红色双尾金鱼交配 ,制备了 1种新型三倍体鲫鱼 ,并对Ⅰ龄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和组型、性腺指数和性腺结构、外形、生长速度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 :这种三倍体鲫鱼染色体数目为 3n =15 0 ,核型公式为 33m +5 1sm +33st+33t;在繁殖季节 ,三倍体鲫鱼卵巢和精巢指数明显低于作为对照的红鲫卵巢和精巢指数 ;组织学切片表明三倍体鲫鱼的卵巢和精巢不能产生成熟的卵子和精子 ,证明它们是不育的。三倍体鲫鱼体色为青灰色 ,单尾 ,具有一些介于其父母本———异源四倍体鲫鲤和红色双尾金鱼之间的外形特征 ,如具有 1对肉眼不易观察到的短须 ,侧线鳞式为 31 6 7,背鳍为 18,体高 体长之比为 0 5 ,比湘云鲫的体高 体长之比 (0 4 1)有明显的增加。经过约 8个月的饲养 ,该三倍体鲫鱼平均重量为 35 0g,最大个体达 5 5 0g。在Ⅰ龄鱼中 ,雌性三倍体鲫鱼的个体生长速度快于雄性个体。与三倍体湘云鲫相比 ,该三倍体鲫鱼保留了生长速度快、不育等优点 ,同时新添了体高 体长比值更高、肉质更甜美的特点 ,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四倍体鲫鲤 三倍体鱼 金鱼 性腺 染色体
下载PDF
棉属多倍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坤波 刘旭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7,共8页
多倍化在许多植物的物种形成及其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棉花是一个大属,一些棉种的起源发生过多倍体化,部分二倍体种是染色体二倍化的多倍体,比克氏棉最典型,拟似棉最复杂,还有D基因组的旱地棉和B基因组的3个种。陆地棉等5... 多倍化在许多植物的物种形成及其随后的进化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棉花是一个大属,一些棉种的起源发生过多倍体化,部分二倍体种是染色体二倍化的多倍体,比克氏棉最典型,拟似棉最复杂,还有D基因组的旱地棉和B基因组的3个种。陆地棉等5个异源四倍体种是多倍体化典型,是由A与D基因组近似的祖先种经过杂交和染色体加倍的双二倍体。它们的D亚组供体亲本种,前人认同的是雷蒙德氏棉,然而近期荧光原位杂交和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提出了雷蒙德氏棉可能不是陆地棉亲本种的观点。四倍体棉种形成的多倍体化过程有多种推论,较为共识的时期是中更新世,结合近期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的研究支持中更新世或更后些时候。荧光原位杂交、包括叶绿体在内的基因组学将为棉花多倍化分析提供更多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多倍体化 异源多倍体 fish 基因组学
下载PDF
从ATPase8-6基因研究杂交多倍体鱼线粒体母性遗传(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新红 刘少军 刘筠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8-413,共6页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 异源四倍体鲫鲤是世界上首例人工培育的两性可育并形成群体的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本文采用质粒克隆测序法测定了红鲫、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全序列 ,结合鲤鱼、日本白鲫和斑马鱼的同源序列 ,对不同倍性水平鲤科鱼类的ATPase8和ATPase6基因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红鲫、鲤鱼、异源四倍体鲫鲤、日本白鲫、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0 0 % - 1 3 4 % ,它们与外群斑马鱼之间的序列差异为 2 7 9% -31 0 %。用MEGA软件中的MP法、ME法、NJ法和UPGMA法构建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似的拓扑结构。结果分析表明 ,人工杂交多倍体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湘云鲫和三倍体湘云鲤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具有严格的母性遗传特征。值得注意的是 ,异源四倍体鲫鲤经过 1 1代的繁育后 ,与其原始母本红鲫仍然保持了非常高的同源性 ,说明了新的异源四倍体基因库在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上拥有稳定的遗传特性。对不同倍性鲤科鱼类线粒体ATPase8和ATPase6基因的研究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ase8-6基因 杂交 多倍体 线粒体 母性遗传 三倍体湘云鲫
下载PDF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新合成异源四倍体拟南芥 被引量:2
6
作者 位芳 张改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16-1220,共5页
在植物异源倍化育种中或者通过异源多倍化导入有利基因时,初级杂交后代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期间,避免部分同源染色体干扰,使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和配对以及正确分离是产生功能性雌雄配子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通过种间杂交技术,获得初级杂... 在植物异源倍化育种中或者通过异源多倍化导入有利基因时,初级杂交后代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期间,避免部分同源染色体干扰,使同源染色体正常联会和配对以及正确分离是产生功能性雌雄配子的细胞学基础。本研究通过种间杂交技术,获得初级杂交后代异源四倍体拟南芥A.suecica,并重点分析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和配对情况。利用DAPI技术染色证明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间核内染色体数目的正确性和均等分裂;而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一步证明了核内染色体组的来源的正确性和同源染色体联会和配对的精准性。该结果证实新合成异源多倍体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和产生功能性雌雄配子,为种属间杂交和异源多倍体育种以及植物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有利的细胞遗传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新合成 异源四倍体 DAPI 荧光原位杂交
下载PDF
Black carp growth hormone gene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hybrids of 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 (♀)×Cyprinus carpio (♂) 被引量:3
7
作者 FENG Hao FU YongMing +3 位作者 LUO Jian WU Hui LIU Yun LIU ShaoJu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1年第9期822-827,共6页
Ecological safety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ransgenic fish. Development of sterile transgenic triploid fish through hybridization of transgenic tetraploid fish and transgenic diploid fish i... Ecological safety is a major consideration i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transgenic fish. Development of sterile transgenic triploid fish through hybridization of transgenic tetraploid fish and transgenic diploid fish is a feasible way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all-fish" transgene, pbcAbcGHc, containing the black carp β-actin gene promoter and th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the black carp growth hormone (GH) gene was constructed and introduced into fertilized eggs of allotetraploid fish through microinjection. Contrast cultiv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th rate of 150 day-old P 0 black carp GH gene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s. Sixty 150 day-old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were assayed by PCR for transgene integration and 90% of fish were positive for the transgene. The transgene was detected in 13 of 20 sperm samples from male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RT-PCR detected transcription of the exogenous black carp GH gene in the muscle, liver, kidney and ovaries of the largest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This study has developed P 0 black carp GH gene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with a highly increased growth rate, which provide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ure line of transgenic allotetraploid fish and for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sterile transgenic triploid fis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E allotetraploid fish growth hormone black carp ecological safet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