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ss and Nutrient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Stands of Alnus cremastogyne
1
作者 Anmin MIN Yong WANG +5 位作者 Xingliang LIU Yu WANG Li WANG Hongxia LI Xiaohu CAI Yongming A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1期50-54,共5页
To investigate plant biomass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organs of Alnus cremastogyne at different ages from 1 to 4 years, the biomass, N, P, K, Ca, Mg, Fe and Zn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o investigate plant biomass and nutrient distribu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organs of Alnus cremastogyne at different ages from 1 to 4 years, the biomass, N, P, K, Ca, Mg, Fe and Zn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of the whole tree and the biomass of leaf, branch, stem, and root were in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ree age, but the growth rate of biomass had a decreasing trend with the tree age increasing, and only the biomass proportion of the trunk in the whole individual plant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age. The contents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organs showed an order of N 〉 Ca 〉 K 〉 Mg 〉 P 〉 Fe 〉 Zn ; and the contents of N, P and K were higher in the leaf than in other organs, and the contents of Ca, Mg and Fe in the root were higher than in other organs. The accumulations of N, P, K, Ca, Mg and Zn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trunk, and that of F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root. The annual net accumulations of N, P, K, Ca and Mg in the average trees from 1 to 4 years old were 17.07, 40.79, 95.82 and 106.71 g, respectively, and the annual net accumulations of microelements (Fe and Zn) were 335.04, 577.26, 1267 and 1525.27 mg,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nus cremastogyne Forest stands at different ages Demands for nutrient elements BIOMASS Nutrient elements
下载PDF
桤木Genomic-SSR与EST-SSR分子标记的差异分析
2
作者 王泽亮 杨勇智 +3 位作者 杜晋城 陈炙 黄振 郭洪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36-42,共7页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为非豆科固氮树种,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桤木属特有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分析了桤木基因组SSR与EST-SSR两种来源标记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EST-SSR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高于Genomic-SSR,... 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为非豆科固氮树种,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桤木属特有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分析了桤木基因组SSR与EST-SSR两种来源标记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EST-SSR的平均等位基因数与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高于Genomic-SSR,而对平均观察杂合度与平均期望杂合度来说,Genomic-SSR高于EST-SSR,聚类分析显示Genomic-SSR与EST-SSR在小的分群上有差异,说明Genomic-SSR与ESTSSR标记在解析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关系方面有一定差异,综合两种标记可以获得更加客观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简单序列重复 遗传多样性 多倍体 GenoDive
下载PDF
贵州民族药桤木质量标准研究
3
作者 廖敏 杨睿 +3 位作者 陈凤 王影超 姜莲 舒柯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6期157-159,共3页
目的:建立和完善贵州民族药桤木质量标准,为桤木质量控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方法:研究建立薄层色谱法用于桤木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多指标综合评价桤木质量。结果:桤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操作简单、专... 目的:建立和完善贵州民族药桤木质量标准,为桤木质量控制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方法:研究建立薄层色谱法用于桤木的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建立指纹图谱,多指标综合评价桤木质量。结果:桤木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斑点清晰;建立桤木指纹图谱,有15个共有特征峰,并用对照品指认其中2个色谱峰,同时不同采集点的桤木指纹图谱相似度≥0.985。结论:本研究可为桤木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指纹图谱 相似度
下载PDF
施肥对川滇桤木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生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沈炜生 《绿色科技》 2023年第3期115-118,123,共5页
为了解川滇桤木幼苗的施肥情况,以1a生川滇桤木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比例的N、P、K肥进行正交组合试验,对川滇桤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不同的水肥管理条件下,对幼苗的萌条生长量... 为了解川滇桤木幼苗的施肥情况,以1a生川滇桤木幼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施用不同比例的N、P、K肥进行正交组合试验,对川滇桤木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光合作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川滇桤木在不同的水肥管理条件下,对幼苗的萌条生长量有较大影响,喷灌和施肥对幼苗的数量、长度、基径的生长量均有较大提高,萌条的生物量最大,为最佳的管理措施。川滇桤木幼苗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其叶绿素和光合作用均有一定的差异。N、P、K肥提高了叶片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以0~0.2∶0.6∶0.1~0.4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桤木幼苗 叶绿素含量 光和生理
下载PDF
桤木优良种源/家系的选择研究——生长的适应性和遗传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6
5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2 位作者 李斌 郭文英 夏良放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9-66,共8页
对 5个地点 1 3个桤木种源 ,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性状作了方差分析及G×E互作分析 ,证实树高、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F =7 93 和F =4 83 )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环境的互作显著(F =2 70 和F =2 2 1... 对 5个地点 1 3个桤木种源 ,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性状作了方差分析及G×E互作分析 ,证实树高、材积在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F =7 93 和F =4 83 )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环境的互作显著(F =2 70 和F =2 2 1 )。用bi 和s2 di,Wrick生态价和AMMI模型 3种方法对遗传稳定性和生长适应性作了评价 ,AMMI分析与生态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较一致。 6年生和 1 4年生的树高生长相关显著 (r =0 75 80 ) ,表明桤木早期选择的可靠性。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种源遗传力及其标准误分别为 0 8738± 0 0 482、0 796 1± 0 0 71 8、0 792 9± 0 0 72 7。运用指数选择 ,若各地点选择本地点最好的 1个种源 ,预期增益为39 0 3% ;若各地点选择本地点最好的 2~ 3个种源 ,5个地点材积的平均育种增益为 2 7 5 7%。根据主效应值和稳定性参数分析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种源 互作 遗传稳定性 适应性 遗传参数
下载PDF
桤木种源(群体)/家系材性性状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34
6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2 位作者 夏良放 李斌 郭文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2-368,共7页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 对 6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的多点试验林的材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的种源间差异极显著 ,家系间差异不显著 ;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并未达到显著水平 ,纤维长度的种源×地点的交互作用达到显著水平。3个地点木材基本密度的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564 8~ 0 .6618、0 .2 857~ 0 .653 5;木材纤维长度种源遗传力和家系遗传力分别为 0 .2 553~ 0 .7895、0 .2 90 5~ 0 .4 52 8。木材密度、纤维长度和生长性状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可以进行 3个性状的独立选择。提出桤木木材密度和纤维长度随年龄变化的生长模型和早晚期相关关系 ,适宜的早期选择年龄为 6a,从木材密度考虑培育造纸材的适宜年龄拟定为10~ 11a。江西点 15个种源的木材密度在种源间达到了显著差异 ,家系间并未达到显著差异 ,纤维长度在种源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种源 木材密度 纤维长度 遗传参数 相关分析 选择 家系
下载PDF
桤木人工林的碳密度、碳库及碳吸存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文仕知 田大伦 +1 位作者 杨丽丽 方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1,共7页
对不同年龄阶段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桤木各器官的碳密度算术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8和14年生的分别为478.8,485.7和495.8g·kg-1,变异系数在0.25%~9.58%之间,不同器官碳密度由高至低排序... 对不同年龄阶段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桤木各器官的碳密度算术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8和14年生的分别为478.8,485.7和495.8g·kg-1,变异系数在0.25%~9.58%之间,不同器官碳密度由高至低排序大致为:树干>树枝>树叶>树根>树皮,林下植被各组分和死地被物的碳密度随着林龄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层(0~60cm)平均碳密度也随着林龄的增长逐渐增加,且在垂直分布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关系,随着林龄增长,乔木层碳贮量的优势逐渐增强,从5年生的25.88t·hm-2增加到14年生的49.63t·hm-2。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库主要由植被层、死地被物层和土壤层组成,按其碳库大小顺序排列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5,8和14年生桤木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库分别为95.89,122.12和130.75t·hm-2,土壤碳贮量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库的59.42%以上,且随着林龄增长,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碳贮量之比有逐渐下降的趋势,5,8和14年生桤木年净固定碳量分别6.51,6.26和7.82t·hm-2a-1。湖南省现有桤木林植被碳库为2.8034×106t,为其潜在碳库的4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人工林 碳密度 碳库 碳吸存
下载PDF
四川桤木人工林不同年龄段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贤词 文仕知 +1 位作者 冯汉华 杨丽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3-86,共4页
对湖南湘西北地区3个立地条件相近的5年生、8年生和14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桤木林分的生产力分别为14.40、13.30、16.67 t·hm-2,均表现出较大的生产力.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不同年龄 生物量 人工林 四川桤木
下载PDF
桤木无性系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耐旱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梁文斌 李志辉 +2 位作者 许仲坤 肖兴翠 张冬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22,共7页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角质层厚度变异最大,气孔密度次之,而叶片... 以28个桤木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主要解剖构造特征进行观察、测定与比较,并分析它们在控制水分上的能力。结果表明,桤木叶为典型的异面叶,各无性系间叶片结构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角质层厚度变异最大,气孔密度次之,而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和叶脉突起度等比较稳定。筛选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海比值、叶脉突起度和气孔长度等5项叶片旱性结构指标,应用隶属函数值法进行综合评判,无性系的耐旱能力大致划分为:耐旱性强(H05、K22、K17、H13、H03),耐旱性较强(H04、K12、K13、K10),耐旱性中等(H09、K04、K32、H06、K21、H02、H07、K07、K28、K02),耐旱性弱(K24、K27、K25、K20、K05、K26、K15、K16、H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无性系 叶片 解剖构造 耐旱性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下桤木人工幼林生物量和生产力的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杨丽丽 文仕知 +1 位作者 王珍珍 何功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5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垣地区和汨罗地区桤木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3.42和22.77 kg/株,林分生物量分别为54.65和57.66 t/hm2,生产力分别为10.93和11.53 t/(hm2.a).对汨罗地区桤... 对不同立地条件下5年生四川桤木人工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垣地区和汨罗地区桤木人工林单株生物量分别为33.42和22.77 kg/株,林分生物量分别为54.65和57.66 t/hm2,生产力分别为10.93和11.53 t/(hm2.a).对汨罗地区桤木进行间伐,同时适当施肥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必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四川桤木 立地条件 生物量 生产力
下载PDF
桤木不同品系蒸腾特性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周小玲 田大伦 +2 位作者 张旭东 许忠坤 徐清乾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共7页
对H1、H12、J5和J10等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双峰曲线2种类型,具有明显的峰值,属轻蒸腾午休型.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曲线类型和不同品系均有差别;蒸腾速率月均值以6... 对H1、H12、J5和J10等4个四川桤木品系的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双峰曲线2种类型,具有明显的峰值,属轻蒸腾午休型.峰值出现时间因不同曲线类型和不同品系均有差别;蒸腾速率月均值以6月份(H1、H12)、7月份(J5、J10)的最高,分别是2.57、3.65、2.64、3.84 mmol·m^-2s^-1;J10、H12品系的蒸腾速率月均值明显高于J5、H1品系;(2)净光合速率日变化4月呈单峰曲线,6~8月有单峰、双峰2种类型,以6月份最高,H1、H12、J5、J10的净光合速率峰值分别为12.20、18.56、15.64、18.43μmol·m^-2s^-1,8月份最低,分别为6.43、11.73、9.62和10.74μmol·m^-2s^-1;(3)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以上午7:00~9:00最高,下午或傍晚较低;4月(H1、J5)、6月(H12和J10)的水分利用效率平均值最大,分别为4.82、5.80、2.98、3.34μmol·mol^-1,且H1和J5分别大于H12、J10.(4)通过多因子回归分析,影响蒸腾速率的关键因子是气孔导度、光照强度与空气温度,H1对光合有效辐射变化不敏感,受CO2浓度影响的品系H12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对水分比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桤木品系 蒸腾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桤柏混交林根系的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石培礼 钟章成 李旭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23-631,共9页
研究了桤相混交林和柏木纯林的根系组成、根系形嵌态特征和根量分布,并比较了这两种林型根系的生物量、生产力和氮元素在根库中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同一物种在不同林型中根系的重量、组成、形态和分布有较大差异。... 研究了桤相混交林和柏木纯林的根系组成、根系形嵌态特征和根量分布,并比较了这两种林型根系的生物量、生产力和氮元素在根库中的积累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同一物种在不同林型中根系的重量、组成、形态和分布有较大差异。在桤柏混交林中,桤木根系分布浅,侧根发达,细根相对比例少;柏木根系分布较深,在不同土层分布较均匀,吸收根和细根相对含量较高。与混交林相比,柏木纯林根系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中,吸收根和细根所占比例增大,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18龄桤柏混交林根系生物量为22.23t/hm2,净生产力为1.24t/hm2·a为柏木纯林的1.5倍,根加氮贮量在混交林中为71.04kg/hm2,是纯林49.45kg/hm2的1.5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柏木 混交林 根系 森林生态学
下载PDF
桤柏混交林种群生物量动态与密度调节 被引量:23
13
作者 石培礼 杨修 钟章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研究了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中桤木和柏木种群的生物量动态、密度动态及 种群密度对生物量动态的调节.结果表明,桤木种群生物量在18 a内符合逻辑斯蒂增长, 柏木种群生物量在20 a内呈幂函数增长.而种群密度在 18 a内均呈... 研究了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中桤木和柏木种群的生物量动态、密度动态及 种群密度对生物量动态的调节.结果表明,桤木种群生物量在18 a内符合逻辑斯蒂增长, 柏木种群生物量在20 a内呈幂函数增长.而种群密度在 18 a内均呈负幂函数降低在桤 柏混交林中.密度制约是决定种群生物量动态的主要因素,棺木和柏本平均单株生物量较 符合Yoda提出的-3/2自疏定律为快,其自疏系数分别为一2.33和一3.97.个体平均生 物量的增长比由密度下降引起的生物量降低快,因此,两种群生物量在密度调节过程中仍 然保持增长状态.其中柏木是生物量增长旺盛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柏木 混交林 种群 生物量动态 密度调节
下载PDF
桤木自然分布区内表型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9
14
作者 陈益泰 李桂英 王惠雄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9-385,共7页
调查研究了我国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2 1个不同产地桤木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生长、果实形态、树皮形态、干形、材色和木材密度等表型特征 ,发现桤木种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产地变异和 (或 )个体变异 ;其中木材密度和果实形态... 调查研究了我国桤木自然分布区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地区 2 1个不同产地桤木天然林或人工林的生长、果实形态、树皮形态、干形、材色和木材密度等表型特征 ,发现桤木种内存在着极其丰富的产地变异和 (或 )个体变异 ;其中木材密度和果实形态特征 ,产地内株间差异明显大于产地间差异。根据桤木果柄长度 ,果实大小、形状 ,木材密度 ,材色等 8个性状的产地变异 ,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 ,将桤木自然分布区初步划分为川西南区、川中 -西北区、川北区和鄂西 -渝东区 4个产区 ,其中 ,川西南产区自然条件优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自然分布 区划 表型变异 果实形态
下载PDF
土壤盐胁迫下桤木8个无性系生理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树凤 陈益泰 +1 位作者 潘红伟 吴天林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盐(NaCl)胁迫对桤木Alnus cremastogyne8个无性系,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叶片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桤木无性系的耐盐性由于盐胁迫质量分数的不... 以不同质量分数的盐(NaCl)胁迫对桤木Alnus cremastogyne8个无性系,在盆栽条件下测定叶片中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桤木无性系的耐盐性由于盐胁迫质量分数的不同以及自身的遗传特性而存在显著差异,在2 g.kg-1盐胁迫下,耐盐性从强到弱排序为X42>S17>M19>D5>N22>D10>A6>A1;在4 g.kg-1盐胁迫下,M19和S17耐盐性较强,A6最弱;而当盐质量分数达6 g.kg-1时,M19,S17和D5耐盐性较强,A6依然最弱。经过对生理指标以及生长状况的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M19和D52个耐盐性较好的桤木无性系,其次为S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理学 盐胁迫 桤木 膜脂过氧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滇中高原桤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贵祥 孟广涛 +3 位作者 方向京 郎南军 袁春明 温绍龙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量的96.14%;从桤木林分各层的生物量来看,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4.93%,其次为枯落物层和草本层,灌木层较少。在分析桤木生物量基础上建立了桤木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桤木 人工林 群落特征 生物量 滇中高原
下载PDF
桤木插穗不定根发生与发育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吕梅 方炎明 尹增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1-877,共7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桤木插穗进行解剖观察,研究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皮孔有2种类型。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桤木插穗进行解剖观察,研究茎的次生结构及不定根的起源和发生发育过程,探讨影响不定根发生的因素。结果表明:桤木茎的次生构造从外至内由周皮、皮层和次生维管组织3部分组成。皮孔有2种类型。不定根的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维管形成层与髓射线交叉处的细胞活动,产生具有典型分生组织特点的薄壁细胞团;(2)薄壁细胞不断分裂,形成不定根原基发端细胞;(3)分裂分化形成的不定根沿着韧皮射线向皮层延伸;(4)随着不定根内部的维管系统的发育,不定根从皮孔或下切口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不定根 发生与发育 解剖学
下载PDF
4个桤木品系净光合速率动态特征及其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明皋 陈建华 +2 位作者 徐清乾 周小玲 王旭军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4-541,共8页
对J5、J10、H1、H12等4个桤木品系苗木光合动态特征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桤木品系上、下部叶的Pn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曲线类型;在同一时间Pn日变化曲线上的同一时刻,H12、J10品系的Pn均高于H1、J5品系;(2)在整个生长... 对J5、J10、H1、H12等4个桤木品系苗木光合动态特征及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桤木品系上、下部叶的Pn日变化呈现出单峰型和双峰型两种曲线类型;在同一时间Pn日变化曲线上的同一时刻,H12、J10品系的Pn均高于H1、J5品系;(2)在整个生长季节,4个桤木品系苗木的上部叶片Pn的日变化最大值、月均值均明显高于相对应品系下部叶Pn的日变化最大值和月均值;H12、J10品系上、下部叶的Pn日变化的最大值和月均值分别高于H1、J5的相对应的光合特征值;在栽培时选取H12和J10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3)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系、不同树冠部位、不同月份净光合速率(Pn)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J10和H12的Pn明显高于J5、H1的Pn;上部叶的Pn显著高于下部叶的;一年中以6月份的Pn为最高,10月份最小;净光合速率以上部叶的贡献占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桤木品系 光合特征 差异性
下载PDF
桤木种源(家系)苗期根瘤固氮能力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军辉 顾万春 +1 位作者 夏良放 余良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2,共5页
对 1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 )苗期的根瘤固氮能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桤木苗期的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根瘤个数种源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极显著。根瘤个数、根瘤鲜重... 对 1年生桤木种源 (家系 )苗期的根瘤固氮能力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桤木苗期的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在种源间和种源内家系间都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根瘤个数种源间差异不显著 ,种源内家系间差异极显著。根瘤个数、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的种源遗传力分别为 0 .176 0 ,0 .9172 ,0 .1199,0 .1896 ,首次揭示出根瘤鲜重为高度遗传 ,而其他 3个性状属于弱度遗传。根瘤鲜重、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量与生态梯度值 (EGA)的正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种源 固氮能力 遗传参数
下载PDF
四川桤柏混交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石培礼 钟章成 李旭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25-533,共9页
对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单株干重、平均净生产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桤木和柏木不同器官生物量随年龄积累变异显著,积累最多的是树干,其它器官积累较少。桤木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2年上升,在12~1... 对四川省盐亭县桤柏混交林单株干重、平均净生产量、林分生物量和生产力动态的系统研究表明:桤木和柏木不同器官生物量随年龄积累变异显著,积累最多的是树干,其它器官积累较少。桤木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2年上升,在12~14年左右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其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也呈相同的趋势,表明桤木在16年以后已成熟,主伐年龄可定在18~20年间。柏木叶积累量的增长在幼龄期有“超前现象”,其各器官平均净生产量在2~18年内增和或“J”型曲线,生物量结构和垂直分布仍处于剧烈分化期。在我国人工混交林中,桤柏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生产力都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木 柏木 生物量 桤柏混交林 森林生态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