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梁胜男 丘海冰 +6 位作者 苏善美 陈俊其 尹优 何瑞坤 黄焕迪 戴庆玲 秦华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63,I0015,共6页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成分,探讨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并纯化...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成分,探讨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并纯化富集得到大高良姜和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浸膏;用灌服冰乙酸及4℃冰知母水煎液法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通过HPLC法对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基于空白模型大鼠及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结果优化确定大高良姜、红豆蔻含药血清处理方法,同时标识出10个空白模型大鼠含药血清共同入血成分,其中7个为原型入血成分;标识出12个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含药血清入血成分,其中8个为共同入血成分。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相似的抗胃溃疡寒证作用机制,同时,初步推测出原儿茶酸、原儿茶醛、对羟基苯甲酸、芦丁、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桂皮酸可能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抗胃溃疡寒证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红豆蔻 乙酸乙酯部位 胃溃疡寒证 血清药物化学 物质基础
下载PDF
不同产地大高良姜、红豆蔻HPLC指纹图谱 被引量:2
2
作者 丘海冰 秦华珍 +5 位作者 谢鹏 苏善美 柳俊辉 尹优 陈俊其 李明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54-2159,共6页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高良姜、红豆蔻HPLC指纹图谱。方法大高良姜、红豆蔻8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冰乙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高良姜、红豆蔻HPLC指纹图谱。方法大高良姜、红豆蔻8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的HPLC分析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冰乙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结果 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82。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大高良姜、红豆蔻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红豆蔻 指纹图谱 HPlC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法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崔兆杰 邱琴 +1 位作者 董冰 刘廷礼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红豆蔻中提取挥发油 .采用不同类型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 ,找出最佳分析条件 ,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 ,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 .鉴定得到 4 8个成分 ,占挥发油总成分的 84
关键词 红豆蔻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毛细管气相色谱
下载PDF
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俊生 曹迁永 曹少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104,共6页
实验对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大高良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为1%盐酸乙醇,温度为4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 h。大高良姜色素为亮黄色,颜色鲜艳。该色素对pH... 实验对大高良姜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旨在为大高良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溶剂为1%盐酸乙醇,温度为40℃,料液比为1∶40,提取时间为4 h。大高良姜色素为亮黄色,颜色鲜艳。该色素对pH(2~6)、氧化剂、还原剂、常用食品添加剂及金属离子都比较稳定,但对日光稳定性差;且Fe3+和热(50℃以上)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减色作用。总的来说该色素是一种稳定性较好、安全可靠、价廉易得、开发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色素 提取工艺 稳定性
下载PDF
大高良姜与节鞭山姜油细胞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司民真 李伦 +1 位作者 张川云 张德清 《光散射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9-242,共4页
为避免复杂的样品的制备及提取过程,最大限度避免精油活性成分变化,在常温下,用拉曼光谱原位分析大高良姜与节鞭山姜油细胞中精油。两种样品的拉曼光谱非常相似,较强峰出现在1636/1643、1605/1607、1291/1293、1199/1204、1168/1168cm^(... 为避免复杂的样品的制备及提取过程,最大限度避免精油活性成分变化,在常温下,用拉曼光谱原位分析大高良姜与节鞭山姜油细胞中精油。两种样品的拉曼光谱非常相似,较强峰出现在1636/1643、1605/1607、1291/1293、1199/1204、1168/1168cm^(-1),中等强度的峰出现在1585/-、1439/1437、1308/-、907/908、856/856、797/788、731/732、632/633cm^(-1)。说明两者的挥发油主要成分相同。与1’一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1’-acetoxychavico lacetate)拉曼光谱主要的16条谱线比较,在节鞭山姜油细胞拉曼谱的18条谱峰中有15条与之对应,而对大高良姜而言19条谱线中,有14条与之对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ACA的拉曼光谱,并对谱线进行了初步的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精油 节鞭山姜精油 拉曼光谱 1’一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朱小璐 窦颖辉 +1 位作者 黄雪峰 孔令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8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 目的:对大高良姜的根茎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UV、IR、~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4-[(E)-3-hydroxyprop-1一enyl]phenyl acetate(1),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2),5-hydroxy-7-(4″-hydroxy-3″- methoxyphenyl)-1-phenyl-3-heptanone(3),7-(4″-hydroxy-3″-methoxy-phenyl)-1-phenylhep-4-en-3-one(4),[1′S]-1′-乙酰氧丁香酚乙酯(5),反式对羟基桂皮醛(6),对羟基苯甲醛(7),1-(4-hydroxyphenyl)propan-1-one(8),高良姜素(9),trans-p-coumaryl diacetate(10),β-谷甾醇(11)。结论:化合物1是首次从自然界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化合物3和4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双苯庚烷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4-[(E)-3-hydroxyprop-1-enyl]pheny]acetate 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酸酯 双苯庚烷
下载PDF
大高良姜黄色素化学结构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俊生 林燕如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文章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光度计及颜色特征反应初步鉴定了大高良姜黄色素的化学结构。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高良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经鉴定大高良姜黄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有二氢黄酮醇;干品大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 文章利用红外光谱仪、荧光光度计及颜色特征反应初步鉴定了大高良姜黄色素的化学结构。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高良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经鉴定大高良姜黄色素为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含有二氢黄酮醇;干品大高良姜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达28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黄色素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黄俊生 付兴平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7-82,共6页
本文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特性,选择FL-1、FL-2、FL-3、AB-8四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最佳树脂,并对其动力学曲线和静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F... 本文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分离特性,选择FL-1、FL-2、FL-3、AB-8四种大孔吸附树脂,比较其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的吸附率和解吸率,筛选出最佳树脂,并对其动力学曲线和静态吸附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FL-3树脂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当上样液质量浓度为0.314 mg/m L,pH=4,上样液流速为1 m L/min时,FL-3树脂对南姜黄酮类化合物吸附量最大;以pH=5的80%乙醇为洗脱剂,洗脱液流速为1.5 m L/min时,解吸效果最好,达93.2%;经纯化后南姜黄酮类化合物纯度为40.3%,达到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姜 黄酮 大孔树脂 吸附分离
下载PDF
大高良姜、红豆蔻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丘海冰 秦华珍 +3 位作者 谢鹏 苏善美 黄燕琼 柳俊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比较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结合DPPH·自由基体系、ABTS+·自由基体系、O_2^-·自由基体系,比较研究了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 目的:比较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结合DPPH·自由基体系、ABTS+·自由基体系、O_2^-·自由基体系,比较研究了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含有总黄酮成分,且均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160μg·mL^(-1)>120μg·mL^(-1)>100μg·mL^(-1)>80μg·mL^(-1)>40μg·mL^(-1)>10μg·mL^(-1)>5μg·m^(-1)。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含有总黄酮类成分且均有抗氧化活性。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低于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且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及O_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同时还发现其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均与其质量浓度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红豆蔻 乙酸乙酯部位 总黄酮含量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红豆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晓爽 赵岩 张连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67-17969,17980,共4页
采用药典法提取4个药材市场红豆蔻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法测定挥发油的成分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4个药材市场红豆蔻挥发油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其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广西玉林红豆蔻所含挥发油总量最高,山东鄄城红豆蔻所含挥发油总量最低。
关键词 红豆蔻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丘海冰 苏善美 +5 位作者 李明芳 谢鹏 秦华珍 朱华 黄燕琼 柳俊辉 《壮瑶药研究季刊》 2018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比较研究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无水乙醇将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药液(5μg/ml,10μg/ml,4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160μg/ml),采用DP... 目的:比较研究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无水乙醇将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配制成不同质量浓度药液(5μg/ml,10μg/ml,40μg/ml,80μg/ml,100μg/ml,120μg/ml,160μg/ml),采用DPPH·自由基体系、ABTS+·自由基体系、O2·自由基体系,结合酶标仪对不同质量浓度的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有体外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160μg/ml〉120μg/ml〉120μg/ml〉80μg/ml〉40μg/ml〉10μg/ml〉5μg/ml。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及O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同时其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均与其质量浓度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红豆蔻 乙酸乙酯部位 体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大高良姜姜皮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分析
12
作者 苏雪惠 吴雁珠 黄俊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0-116,共7页
以大高良姜姜皮为原料提取大高良姜姜皮红色素,并对大高良姜姜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1%盐酸乙醇(V/V),浸提温度为50℃,时间为5 h,料液比为1∶700。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热和还原剂的稳定性... 以大高良姜姜皮为原料提取大高良姜姜皮红色素,并对大高良姜姜皮红色素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剂1%盐酸乙醇(V/V),浸提温度为50℃,时间为5 h,料液比为1∶700。稳定性研究表明,该色素对热和还原剂的稳定性较好。日光对色素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如糖类,VC对色素的光泽无大的不良影响,其中苯甲酸钠,柠檬酸,山梨酸钾对色素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其用量不宜过多;金属离子中Fe3+,Zn2+,Cu2+对色素影响较大,其中Zn2+离子有一定的增敏作用,其他如,K+,Ca2+,Mg2+,Na+,Al3+对色素无不良影响。该色素耐酸性强,但不耐强碱,在pH值接近12时,色素明显变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色素 提取 稳定性
下载PDF
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作用研究
13
作者 王文杰 亓淑芬 +1 位作者 仲浩 姚庆强 《食品与药品》 CAS 2012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所得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活性。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细胞培养MTT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及所得部分苯丙素类化合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活性。方法用柱色谱技术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细胞培养MTT染色法测定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毒性。结果分离并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二乙酸-反式-对香豆醇酯(Ⅰ),对乙酰氧基苯内烯醇(Ⅱ),对乙酰氧基苯丙烯醚(Ⅲ),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Ⅳ),反式对羟基桂皮醛(Ⅴ),反式对羟基桂皮酸(Ⅵ),反式-对羟基桂皮醛乙酯(Ⅶ),二对乙酰氧基苯乙烯甲烷(Ⅷ),对羟基苯甲醛(Ⅸ),2,5-二羟基苯甲酸(Ⅹ);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化合物Ⅱ~Ⅵ无明显细胞毒作用。结论化合物Ⅱ,Ⅹ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化合物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高良姜 化学成分 细胞毒活性
下载PDF
凯里市良姜和山萘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研究
14
作者 王启模 蒋天智 《凯里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52-55,共4页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贵州省凯里市良姜和山萘中锌、锰、铁、铜、钴和镉的含量,结果表明锌、锰、铁和铜的含量在良姜中分别为5.01,254.04,358.07和1.45μg/g,而山萘中则为12.11,43.29,272.88和5.00μg/g,未检测出钴和镉的存在.因...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来测定贵州省凯里市良姜和山萘中锌、锰、铁、铜、钴和镉的含量,结果表明锌、锰、铁和铜的含量在良姜中分别为5.01,254.04,358.07和1.45μg/g,而山萘中则为12.11,43.29,272.88和5.00μg/g,未检测出钴和镉的存在.因此,通过本实验所得结果可以认为贵州省凯里市所产的良姜和山萘为无公害香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凯里市 良姜 山萘 微量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下载PDF
红豆蔻、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GAS、MOT、EGF、VEGF、6-keto-PGF1α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秦华珍 李明芳 +6 位作者 丘海冰 苏善美 黄燕琼 柳俊辉 谢鹏 龙小琴 罗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886-3889,共4页
目的:观察山姜属中药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的作用... 目的:观察山姜属中药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模型大鼠胃泌素(GAS)、胃动素(MOT)、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以期探讨其对胃溃疡寒证大鼠温胃散寒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高低剂量组(分别称为红乙高、低组;大乙高、低组),每组10只。采用15%冰乙酸和4℃知母水煎液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4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胃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高、低剂量药物,测定大鼠胃组织GAS、MOT、EGF、VEGF、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GAS、MOT含量显著降低(P<0.01);EGF、VEGF、6-keto-PGF1α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除红乙低组6-keto-PGF1α外);与大乙高组比较,红乙高组可显著降低GAS、MOT含量(P<0.01),显著升高VEGF含量(P<0.05)。结论:红豆蔻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可通过降低GAS、MOT含量,升高EGF、VEGF、6-ketoPGF1α含量而发挥其温胃散寒的功效及胃溃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蔻 大高良姜 胃溃疡寒证 胃泌素 胃动素 表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6-酮-前列腺素F1Α
原文传递
大高良姜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林新花 蔡明招 杜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研究大高良姜的营养成分,采用食品分析方法测得其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组分的含量。并用发射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大高良姜中的微量元素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测定。为大高良姜的进一步应用研究提供参数和依据。
关键词 大高良姜 营养成分 微量元素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