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儿及发育性髋脱位患儿保守治疗后股骨Alsberg角的演变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双 张立军 +2 位作者 李连永 党幼婷 李祁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577-581,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其是否可以早期预测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方法在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1~10岁正...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及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保守治疗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变化规律,及其是否可以早期预测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方法在标准的骨盆正位片上,测量1~10岁正常儿的股骨近端Alsberg角,每个年龄段测量100例,共1000例;同时,测量112例行保守治疗(Pavlik支具或闭合复位)DDH患儿术前的Alsberg角,并与年龄匹配的正常儿比较。对随访至骨成熟期,获得成功复位(同心复位,无股骨头坏死发生)的42例(64髋)患儿,及24例(28髋)发生Kalamchi—MacEwen 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复位后Alsberg角随年龄的演变规律。结果正常儿Alsberg角随年龄呈下降趋势,1岁时左侧平均为76.5°±3.4°,右侧为76.7°±4.6°;10岁时降至左侧65.2°±4.1°,右侧64.7°±4.3°。左右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不同性别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左侧P=0.072,右侧P=0.342)。DDH患儿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1.5°±3.9°,年龄匹配的正常儿为74.9°±4.5°(P〈0.001)。获得成功复位的患儿,复位后Alsberg角逐年下降,最后随访时平均为68.4°±6.0°(56°~88°),接近同龄正常儿。在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组,治疗前Alsberg角平均为80.4°±4.6°(74°~86°),最后随访时为86.2°±5.5°(70°~97°)。结论正常儿童股骨近端的Alsberg角随生长发育逐年减小,DDH患儿的Alsberg角较同龄正常儿明显增大,但获得成功复位后,Alsberg角逐渐恢复正常发育。但在发生Ⅱ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儿,治疗后Alsberg角不随年龄减小,反而增大。因此,Alsberg角可能是DDH保守治疗后发生Kalamchi-MacEwenⅡ型股骨头坏死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sberg角 髋发育不良 发育性 无菌性股骨头坏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