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1
作者 曹浩杰 孟佳佳 +5 位作者 黄晴雯 王杰 赵秀英 范楷 聂冬霞 韩铮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比较了不同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Alternaria alternata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产毒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对A.ochroleuca产主要链格孢霉毒素链格孢酚(AOH)、... 比较了不同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Alternaria alternata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产毒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对A.ochroleuca产主要链格孢霉毒素链格孢酚(AOH)、链格孢甲基醚(AME)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A)3种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毒素的产量均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培养温度26.8℃、培养时间11.4 d、培养基初始pH 4.7是TeA的最佳产生条件,最大产量为4841.3 mg∕kg;当培养温度为25.9℃、培养时间为7.8 d、培养基初始pH为6.4时,AOH和AME的产量最高,分别达2096.1 mg∕kg和152.8 mg∕kg。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对TeA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AOH和AME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明确了链格孢菌A.ochroleuca产生链格孢霉毒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控制链格孢霉毒素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毒素 响应面法 链格孢菌 产毒规律
下载PDF
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ex Fr.)的2个新记录种 被引量:3
2
作者 曹以勤 文玲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文报道2种国内未记述过的链格孢属真菌,即分离自一种供观赏的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叶片上的多隔孢链格孢[Alternaria phragmospora vanEmden]和引起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斑病的莲子草... 本文报道2种国内未记述过的链格孢属真菌,即分离自一种供观赏的蕨类植物(Pteridophyte)叶片上的多隔孢链格孢[Alternaria phragmospora vanEmden]和引起苋科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叶斑病的莲子草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ntherae Holcomb etAntonopoul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链格孢属 新记录种
下载PDF
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3
作者 陈新悦 孟佳佳 +5 位作者 郭文博 范楷 聂冬霞 赵志辉 伍晓斌 韩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并分析主要链格孢霉毒素[包括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含量变化。结果在PDA培养基中,连续继代培养链格孢菌极易出现角变、菌丝变白、菌丝生长速率加快等菌株退化现象。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株生长速度加快,菌落直径变大,角变率增大;10株链格孢菌中有7株(MY-4、MY-12、MY-15、MY-73、MY-80、MY-103、MY-117)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株(MY-65、MY-67和MY-108)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显著降低;10株链格孢菌中有4株可以产生TeA毒素,且Te A毒素的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第五代菌株(F5)产毒能力最强。继代培养对ALT毒素含量影响较大,除MY-103以外,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ALT毒素的含量显著降低(达91.13%~99.85%)。AOH和AME毒素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下降或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连续继代培养5代对链格孢菌的生长、产孢、产毒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菌株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菌株过多次的继代培养,尽量使用5代以内的链格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继代培养 角变 产孢 链格孢霉毒素
下载PDF
Study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hogen of Pistacia vera Leaf Brown Spot
4
作者 杨书宇 苏淑钗 +2 位作者 樊桂敏 陈志刚 冷平生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4期13-17,共5页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rule of Pistacia vera leaf brown spot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athogen.[Method] The occurrence rule of P.vera leaf brown spot was investigated in fie...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rule of Pistacia vera leaf brown spot an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its pathogen.[Method] The occurrence rule of P.vera leaf brown spot was investigated in field.A fungus was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the diseased tissue of P.vera,its cultural trait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observed in indoor experiment,and the classification status was identified according to its morphology.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mycelial growth of the pathogen,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humidity on spore germination of the pathogen were also studied.[Result] P.vera leaf brown spot was a fungal disease,which mainly infected the leaves and fruits of P.vera,causing leaf spot and blight.The disease had serious incidence in introduction place of P.vera in China.The fungal disease was identified to be Alternaria alternaria,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for mycelial growth was 20-25 ℃,the appropriate temperature for spore germination was 25-30 ℃,and the appropriate relative humidity was over 95%.[Conclusion]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as well as late summer and early autumn are two peak periods for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continuous rain in summer is the decisive condition for the infection and outbreak of P.vera leaf brown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stacia vera Leaf brown spot alternaria alternaria Incidence rule China
下载PDF
链格孢霉毒素细交链格孢菌酮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吴春生 马良 +3 位作者 江涛 蒋黎艳 戴芳芳 张宇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95-301,共7页
链格孢霉(Alternara)是污染食品和饲料最普遍的真菌之一。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是链格孢霉毒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可广泛污染蔬菜、水果及谷物。本文综述TeA毒素的来源及污染情况、理化险质及其毒性、检测方法等,并就... 链格孢霉(Alternara)是污染食品和饲料最普遍的真菌之一。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是链格孢霉毒素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可广泛污染蔬菜、水果及谷物。本文综述TeA毒素的来源及污染情况、理化险质及其毒性、检测方法等,并就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 链格孢霉毒素 细交链格孢菌酮酸
下载PDF
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闫璐 高贵田 +2 位作者 哈益明 范家霖 陈云堂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4-341,共8页
链格孢毒素是由链格孢霉产生的广泛污染谷物和饲料的真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几种链格孢毒素有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交链孢菌酮酸(Te A)和交链孢毒素(ATX),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谷物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来源... 链格孢毒素是由链格孢霉产生的广泛污染谷物和饲料的真菌毒素,其中最主要的几种链格孢毒素有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交链孢烯(ALT)、交链孢菌酮酸(Te A)和交链孢毒素(ATX),本文系统的总结了谷物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污染来源、毒性作用机制、检测方法和降解研究进展,旨在为谷物中链格孢毒素的消解提供技术基础,从而减少谷物的污染损失,保障粮食质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 链格孢毒素 毒性 作用机制 消解
下载PDF
链格孢属一新种 被引量:5
7
作者 沈瑞清 商鸿生 +2 位作者 查仙芳 南宁丽 王宽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7-218,222,共3页
报道了链格孢属一新种——四合木链格孢,其寄生于四合木上,引起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与梨形链格孢的区别在于喙较短,孢子分隔处缢缩明显。模式标本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PSNAAFS356608)。
关键词 四合木链格孢 梨形链格孢 四合木
下载PDF
阿月浑子褐斑病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5
8
作者 杨书宇 苏淑钗 +2 位作者 樊桂敏 何敬房 冷平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20,共4页
通过离体叶片接种、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alternaria)。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为0.924 mg/L... 通过离体叶片接种、形态学鉴定和分子鉴定,确定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alternaria)。并在离体条件下测定并比较了5种常用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对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为0.924 mg/L,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百菌清对该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其EC50为0.272 mg/L,其次是甲基托布津和代森锰锌;多菌灵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月浑子 褐斑病 链格孢 毒力测定
下载PDF
阿月浑子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杨书宇 苏淑钗 +2 位作者 樊桂敏 陈志刚 冷平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1471-11473,11498,共4页
[目的]研究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田间实地调查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从阿月浑子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真菌,室内观察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根据其形态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病原菌... [目的]研究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田间实地调查阿月浑子褐斑病的发病规律;从阿月浑子发病组织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真菌,室内观察其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根据其形态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温、湿度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阿月浑子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阿月浑子叶片和果实,造成叶斑和枯梢,在我国的阿月浑子引种地发病情况严重。该病原真菌经鉴定为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ria),其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25℃;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相对湿度在95%以上。[结论]春夏之交和夏秋之交是病害发生的2个高峰期,夏季连续阴雨是阿月浑子叶片褐斑病侵染和爆发的决定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月浑子 褐斑病 链格孢 发病规律
下载PDF
小麦链格孢叶枯病的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商鸿生 王春江 王树权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自 70年代以来 ,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 ,1993年至 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 ,发现了 11个小麦链格孢 ( 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 自 70年代以来 ,在黄河中游麦区发生了一种病原菌未知的小麦叶枯病 ,1993年至 1996年依据柯赫氏证病律进行了病原学研究。结果由陕西、甘肃和河南等省采集的田间病叶标样 ,发现了 11个小麦链格孢 ( Alternaria triticina Prasada and Prabhu)分离菌株。在 PCA平板上培养 ,该菌的初生分生孢子梗着生由 ( 1~ ) 2~ 5个孢子构成的短链 ,分生孢子褐黄色 ,宽卵球形、椭圆形 ,具 3~ 8个横隔 ,0~ 5个纵隔或斜隔 ,分隔处缢缩 ,孢子体 2 0~ 50μm× 10~ 15μm,假喙柱形或膝状 ,5~ 4 7.5μm×4~ 5μm。接种小麦叶片上出现长卵形、椭圆形褐色斑点 ,进而扩展成长条形和不规则形病斑 ,周边有亮黄色晕圈。严重发病常导致叶枯 ,叶片大部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叶枯病 小麦链格孢 小麦 病原学
下载PDF
2种致病疫霉拮抗真菌混合发酵及抗菌物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继志 王兴哲 王会仙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5-521,共7页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拮抗作... 为获得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稳定的生防制剂,对能够有效抑制致病疫霉的拮抗菌梨黑斑病菌LH-03和白菜黑斑病菌BH-09混合发酵的可行性及发酵条件进行了确定和优化,同时对混合发酵产物的抗菌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2种真菌之间无拮抗作用,可进行混合发酵,并且发现混合发酵后可有效提高2种真菌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混合发酵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 6.29,25℃、黑暗、静置、培养4d,在此条件下所得发酵产物对致病疫霉的抑菌率可达92.15%,显著高于2种拮抗菌单独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混合发酵液经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处理后,其抑菌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下降,其中在121℃高温处理下抑菌率仍可达到66.78%,在pH 2时抑菌活性最低,但仍达到了68.67%.混合发酵液中的抗菌物质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及较强的耐强酸和强碱性,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梨黑斑病菌 白菜黑斑病菌 混合发酵 拮抗物质
下载PDF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戊唑醇突变体细胞膜透性及麦角甾醇含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璐 姚众 +2 位作者 赵晓军 韩巨才 刘慧平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253-257,共5页
为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戊唑醇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其抗性机理,比较了敏感菌株和抗性突变体的渗透压敏感性、细胞膜透性及药剂处理后细胞内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敏感菌株与各抗性突变体对不同渗透压的敏感性没有规律性,... 为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抗戊唑醇突变体的生理生化特性,探讨其抗性机理,比较了敏感菌株和抗性突变体的渗透压敏感性、细胞膜透性及药剂处理后细胞内甾醇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敏感菌株与各抗性突变体对不同渗透压的敏感性没有规律性,且突变体抗性水平与渗透压敏感性之间没有直接联系;2)戊唑醇处理后各菌株之间电导率的变化表明,低抗菌株细胞膜透性较敏感菌株低,而中抗菌株膜透性则较敏感菌株高,能在相同时间内渗出更多电解质;3)细胞内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药剂处理后,敏感菌株甾醇含量显著降低,低抗菌株甾醇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中抗菌株甾醇含量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苹果斑点落叶病菌对戊唑醇产生抗药性时,伴随其他理化特性的改变,为进一步研究该病菌对戊唑醇的抗药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斑点落叶病菌 抗药性 脱甲基抑制剂 膜透性 麦角甾醇
下载PDF
芸苔链格孢菌种内和链格孢菌种间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金皋 樊慕贞 +1 位作者 杨英茹 闫淑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不同种和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brasicae)不同菌系的10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F-PAGE)和TL紫外扫描分析。试验发现,链格孢菌种间酯酶同工... 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不同种和芸苔链格孢菌(Alternariabrasicae)不同菌系的10个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IF-PAGE)和TL紫外扫描分析。试验发现,链格孢菌种间酯酶同工酶的扫描结果差异比种内菌株间要大;对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芸苔链格孢菌的酯酶同工酶扫描结果表明,白帮菌系和青帮菌系间的差异大于各菌系内菌株的差异,说明白菜青帮菌系内和白帮菌系内各菌株间各自的同源性较近。可见,IF-PAGE技术可用来鉴定病原菌的致病小种和菌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 黑斑病 芸苔链格孢菌 酯酶同功酶 薄层扫描
下载PDF
云南苹果新品种抗斑点落叶病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姬盼 王连春 +6 位作者 孔宝华 李晓鹏 张彦明 马玉梅 马钧 黄文静 曹克强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2-646,共5页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也是目前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推广和使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分布在云南的7个苹果品种红富士、新嘎啦、皇家嘎啦、斯维...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引起苹果树早期落叶的主要病害,也是目前在我国苹果产区普遍发生、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推广和使用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本研究系统调查了分布在云南的7个苹果品种红富士、新嘎啦、皇家嘎啦、斯维塔、短枝富士、金世纪和玉华富士的田间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同时进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合两种方法,对7种苹果新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调查结果显示,其余6个品种的抗性均高于现在的主栽品种红富士,适合于在云南推广。室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红富士品种对斑点落叶病的抗性程度是7,其他苹果品种均为5,抗性表现型红富士品种为S(感病),其余品种均为MR(中抗)。本研究为苹果品种的推广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斑点落叶病 链格孢苹果专化型 抗性鉴定
下载PDF
高粱链格孢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艳琴 石凯 +2 位作者 张丽娟 张冬梅 于秀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6-200,共5页
为明确高粱链格孢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营养及环境条件对该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有明显差异,其中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 为明确高粱链格孢叶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本文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不同营养及环境条件对该病菌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有明显差异,其中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不同碳、氮源条件下菌丝的生长有显著差异,其中最适宜菌丝生长碳源为葡萄糖,氮源是蛋白胨;该病原菌最适宜营养生长的温度为28℃,pH为7;菌丝的致死温度为47℃;光照时间对高粱叶斑病菌丝的营养生长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链格孢叶斑病 生物学特性 交链格孢
下载PDF
生于菊科植物上的两个链格孢新种(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猛 张天宇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报道生于菊科植物上的两个链格孢新种:瘤链格孢Alternariatuberculata和莴苣链格孢Alternarialactucae。二者分生孢子隔膜均增厚,但瘤链格孢的分生孢子表面具瘤状突起,莴苣链格孢的分生孢子具长的假喙。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 报道生于菊科植物上的两个链格孢新种:瘤链格孢Alternariatuberculata和莴苣链格孢Alternarialactucae。二者分生孢子隔膜均增厚,但瘤链格孢的分生孢子表面具瘤状突起,莴苣链格孢的分生孢子具长的假喙。模式标本保存在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标本室(HSA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向日葵 瘤链格孢 莴苣链格孢
下载PDF
中国部分棉区棉花轮纹斑病病原菌“种”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文蔚 李莎 +2 位作者 简桂良 司宁 齐放军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从中国棉花主产区部分地区采集棉轮纹斑病叶,分离获得17个致病链格孢(Alternaria spp.)菌株。根据链格孢菌菌体和孢子形态学观察结果,结合ITS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明确A1等16个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3菌株为大孢链格孢... 从中国棉花主产区部分地区采集棉轮纹斑病叶,分离获得17个致病链格孢(Alternaria spp.)菌株。根据链格孢菌菌体和孢子形态学观察结果,结合ITS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明确A1等16个菌株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3菌株为大孢链格孢菌(Alternaria macrosp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轮纹斑病 链格孢 形态学观察 ITS序列测定
下载PDF
链格孢属一新种——沙棘链格孢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瑞清 商鸿生 查仙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0,86,共3页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 【目的】发现链格孢属新种资源,以丰富生物多样性研究,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考察、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与我国和世界已经发现的链格孢属的种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到的链格孢属新种沙棘链格孢不同于已发现链格孢属种之处主要在于,其孢子深褐色,长倒棒形,一些孢子近圆柱形,只在孢身与喙处才收缩。【结论】沙棘链格孢与已报道的种在孢子颜色、形状等方面均不同,是一链格孢属新种。研究的模式标本(PSNXAAFS19785)保存在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病害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属 沙棘链格孢 沙棘
下载PDF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菌对4种新型杀菌剂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何美仙 符雨诗 +1 位作者 阮若昕 李红叶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542,共8页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是新近在我国局部地区新发现的病害,主要为害宽皮柑橘及某些杂交种柑橘,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实的销售,造成严重损失,并且病害呈逐渐扩散和加重的趋势。药剂防治是...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是新近在我国局部地区新发现的病害,主要为害宽皮柑橘及某些杂交种柑橘,引起落叶、落果和枯梢,不仅影响产量,还影响果实的销售,造成严重损失,并且病害呈逐渐扩散和加重的趋势。药剂防治是目前防治ABS的最有效措施,然而目前尚无药剂被登记用于该病害的防治。本研究以来自我国各褐斑病发生区的54个代表菌株构成一个群体,应用刃天青(resazurin,RZ)显色法测定病菌群体对新烟酰胺类杀菌剂啶酰菌胺、氟酰胺和噻氟酰胺,以及吡啶类杀菌剂氟啶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病菌种群孢子萌发对啶酰菌胺、氟酰胺、噻氟酰胺和氟啶胺而言都是野生的敏感群体,尚未发现抗药性菌株,平均EC50值分别为0.467 7μg/mL、0.010 3μg/mL、0.061 9μg/mL和0.010 0μg/mL。广东和浙江菌株对啶酰菌胺较不敏感,重庆菌株对噻氟酰胺更敏感,而对氟酰胺和氟啶胺的敏感性则与菌株的地理来源无关。柑橘褐斑病菌种群对这4种杀菌剂敏感性的确定,可为选择药剂防治ABS提供依据,并为这些药剂推广后的抗药性监测提供基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链格孢褐斑病 交链格孢菌 离体杀菌剂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两种真菌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会婧 李文香 +3 位作者 蒋继志 田再民 郭江 鲁建斌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90-2792,共3页
试验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95.67%和93.38%;对致病疫霉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和7... 试验研究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白菜黑斑病菌和梨黑斑病菌的发酵液使致病疫霉菌丝形态发生畸变;对致病疫霉游动孢子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95.67%和93.38%;对致病疫霉休止孢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和76.80%。经处理的致病疫霉病菌菌丝体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一定的下降,表明上述两种发酵液可抑制致病疫霉菌丝体中蛋白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疫霉 白菜黑斑病菌 梨黑斑病菌 抑制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