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5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黑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
1
作者 邵雪花 杨永璐 +5 位作者 赖多 刘传滨 李祝成 庄庆礼 秦健 肖维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 为明确引起潮州市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种类,筛选有效防治药剂,对发病果实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橄榄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4种杀菌剂对链格孢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80%克菌丹水分散粒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1.267、1.207、1.100、0.944 mg·L^(-1)。田间防效测定结果表明,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显著,防效为68.58%、65.44%;而30%王铜、2%春雷霉素的防效较差,仅为10%左右。综上,推荐将8%氟硅唑微乳剂和4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2种药剂作为防控橄榄黑斑病的首选药剂。本研究可为橄榄黑斑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提供数据参考,并为其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黑斑病 链格孢菌 药剂筛选 田间防效
下载PDF
龙牙百合褐斑病病原的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剂筛选
2
作者 李润根 于鑫 +2 位作者 孙琴琴 黄翠翠 曾慧兰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87-1495,共9页
为明确龙牙百合褐斑病病原,采集龙牙百合褐斑病典型症状的叶片,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及其rDNA-ITS、gapdh、tef1、RPB2和Alt a1等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引起龙牙百合褐斑病的病原菌为枝状链格孢Alternar... 为明确龙牙百合褐斑病病原,采集龙牙百合褐斑病典型症状的叶片,进行病原物分离、纯化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形态学观察及其rDNA-ITS、gapdh、tef1、RPB2和Alt a1等基因的序列分析,确定引起龙牙百合褐斑病的病原菌为枝状链格孢Alternaria arborescens。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光照、温度、pH值、碳源、氮源和不同培养基等处理对该病原菌生长的影响,并测定了病原菌对7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最适合菌丝生长的条件为温度25℃,pH值5.0,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牛肉浸膏,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培养基;菌落致死温度为50℃。在7种参试药剂中,木霉菌抑制作用最强,其半数效应浓度(EC_(50))和90%效应浓度(EC_(90))值最低,分别是8.758×10^(-5)和0.198 mg·L^(-1);噁唑菌酮代森锰锌的毒力最低,EC_(50)和EC_(90)值分别为13.713和816.937 mg·L^(-1)。本研究结果为龙牙百合褐斑病菌的精准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牙百合 褐斑病 枝状链格孢 生物学特性 药剂筛选
下载PDF
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生长及产毒的影响
3
作者 陈新悦 孟佳佳 +5 位作者 郭文博 范楷 聂冬霞 赵志辉 伍晓斌 韩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 目的探究连续继代培养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菌株的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方法将10株链格孢菌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otato dextrose agar,PDA)上连续继代培养,分析菌株的生长、产孢情况;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并分析主要链格孢霉毒素[包括交链孢酚(alternariol,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lternariol monomethyl ether,AME)、交链孢烯(altenuene,ALT)、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的含量变化。结果在PDA培养基中,连续继代培养链格孢菌极易出现角变、菌丝变白、菌丝生长速率加快等菌株退化现象。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株生长速度加快,菌落直径变大,角变率增大;10株链格孢菌中有7株(MY-4、MY-12、MY-15、MY-73、MY-80、MY-103、MY-117)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3株(MY-65、MY-67和MY-108)产孢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显著降低;10株链格孢菌中有4株可以产生TeA毒素,且Te A毒素的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第五代菌株(F5)产毒能力最强。继代培养对ALT毒素含量影响较大,除MY-103以外,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ALT毒素的含量显著降低(达91.13%~99.85%)。AOH和AME毒素含量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呈下降或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论连续继代培养5代对链格孢菌的生长、产孢、产毒等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菌株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避免菌株过多次的继代培养,尽量使用5代以内的链格孢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菌 继代培养 角变 产孢 链格孢霉毒素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解析猬木霉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链格孢的抑制作用
4
作者 黄伟 王宁 +8 位作者 刘峰娟 宋博 热依拉·库尔班 王苏玲 古丽米热·努热 秦新政 唐琦勇 张丽娟 王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7,共8页
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 本研究探讨猬木霉M6-5挥发性物质对香梨采后黑斑病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代谢物质、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影响。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链格孢受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体内代谢物质的变化;测定M6-5挥发性物质熏蒸处理后0、3、5、7d的链格孢呼吸速率,计算呼吸抑制率;采用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处理组和对照组链格孢ATP、ADP、AMP和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后链格孢菌丝体上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戊基-2H-吡喃-2-酮、4-乙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酸、4-苯基丁酸、2-甲氧基间苯二酚等,下调的差异代谢物有6-氨基烟酰胺、11-酮基乙酰胆甾醇、3-羟基康力龙、茉莉酸、苯甲酰芽子碱等。利用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发现差异显著的通路为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在培养时间结束(7d)时,M6-5挥发性物质对链格孢的呼吸抑制率为(49.64±2.04)%;与对照组相比,M6-5挥发性物质处理显著降低了链格孢ATP、ADP、AMP的含量和能荷水平,说明M6-5挥发性物质处理使链格孢胞内维持在更低的能荷水平,能量代谢失衡,呼吸速率受抑制,进而影响了代谢物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向代谢组 猬木霉 挥发性物质 链格孢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对互隔交链孢的灭活机理及其动力学
5
作者 唐宏升 李昭弟 +4 位作者 李琬 李毅 杨帅 龙海涛 蒲陆梅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9-80,共12页
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引起梨、枸杞等黑霉病最主要的病原菌。本文研究了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作用与机理。首先通过考察不同时间、电解质和电压条件对杀菌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杀菌工艺... 互隔交链孢(Alternaria alternata)是一种引起梨、枸杞等黑霉病最主要的病原菌。本文研究了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作用与机理。首先通过考察不同时间、电解质和电压条件对杀菌效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杀菌工艺与条件。其次通过评估CGDP对互隔交链孢细胞膜完整性和孢子内核酸和蛋白质的渗漏量等的影响,研究了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机理,并构建了灭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效果显著。杀菌率随着电压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孢子内核酸和蛋白质的渗漏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碘化丙啶、二乙酸荧光素染色和扫描电镜结果表明,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作用是通过CGDP破坏其形状和细胞膜完整性实现的。孢子失活动力学符合Dose-response模型。研究结果为CGDP对互隔交链孢的杀菌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辉光放电等离子体 互隔交链孢 杀菌机理
下载PDF
新疆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原菌的鉴定
6
作者 苏宣乐 常晓云 张王斌 《中国果树》 2024年第5期106-110,134,共6页
为明确新疆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对采自阿拉尔的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果的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PGFL,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RPB2、EF序列... 为明确新疆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对采自阿拉尔的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果的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获得菌株PGFL,采用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结合形态学特征观察和ITS、RPB2、EF序列构建多基因联合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确定。菌株PGFL的人工培养菌落形态呈现灰色至暗青褐色,与链格孢属Alternaria形态观察比对结果高度相似,且接种离体果实后可发病。分子生物学分析菌株PGFL和菌株Alternaria alternata MAFF239887及A.alternata JLUAF6聚为一簇,与Alternaria属A.alternata的序列相似度最高,且自展支持率为100%。研究确定引起新疆苹果褐色斑点果腐病病原菌为链格孢A.altern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形态 分生孢子 ITS RPB2 EF Alternaria alternata
下载PDF
响应面法研究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的产毒条件
7
作者 曹浩杰 孟佳佳 +5 位作者 黄晴雯 王杰 赵秀英 范楷 聂冬霞 韩铮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88-95,共8页
比较了不同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Alternaria alternata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产毒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对A.ochroleuca产主要链格孢霉毒素链格孢酚(AOH)、... 比较了不同链格孢菌(Alternaria ochroleuca、Alternaria alternata和Alternaria tenuissima)的产毒能力,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考察了不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对A.ochroleuca产主要链格孢霉毒素链格孢酚(AOH)、链格孢甲基醚(AME)和细交链格孢菌酮酸(TeA)3种毒素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毒素的产量均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H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逐渐减少的趋势,培养温度26.8℃、培养时间11.4 d、培养基初始pH 4.7是TeA的最佳产生条件,最大产量为4841.3 mg∕kg;当培养温度为25.9℃、培养时间为7.8 d、培养基初始pH为6.4时,AOH和AME的产量最高,分别达2096.1 mg∕kg和152.8 mg∕kg。培养温度和培养基初始pH对TeA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而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AOH和AME的产生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明确了链格孢菌A.ochroleuca产生链格孢霉毒素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控制链格孢霉毒素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毒素 响应面法 链格孢菌 产毒规律
下载PDF
‘滁菊’叶部病害病原菌鉴定与化学防治
8
作者 詹庆玲 屠涵舒 +9 位作者 王梦琪 史亚东 刘晔 赵爽 王海滨 陈发棣 房伟民 陈素梅 史燕 管志勇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52,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滁菊’叶部病害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化学农药,以有效防治‘滁菊’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分析导致‘滁菊’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采用平板...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滁菊’叶部病害致病菌并筛选出有效化学农药,以有效防治‘滁菊’病害的发生。[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与致病性测定,分析导致‘滁菊’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并采用平板毒力测定13种农药的抑菌效果,筛选有效药剂及防治浓度;采用叶片菌丝贴接法对盆栽‘滁菊’幼苗接种致病菌,进一步在盆栽活体幼苗上测定筛选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从‘滁菊’病害叶片分离的主要致病菌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细极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平板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对链格孢菌(CJ31、CJ4-1)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己唑醇对链格孢菌(CJ3-1、CJ37)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异菌脲对链格孢菌(CJ30)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且EC 50值均低于7 mg·L-1。盆栽药效测定表明,异菌脲500倍稀释液和己唑醇3000倍稀释液对链格孢菌具有较好防效。[结论]导致‘滁菊’中心产区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菌,引起‘滁菊’的黑斑病。推荐将异菌脲、己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作为‘滁菊’田间叶部病害防治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叶部病害 链格孢菌 药剂筛选 化学防治
下载PDF
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体系建立及抗性种质资源筛选
9
作者 赵东航 黄建新 +4 位作者 庄飞云 欧承刚 赵志伟 张一凡 刘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66,共8页
黑斑病是胡萝卜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通过对比不同菌液接种浓度、不同接种苗龄等条件对黑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筛选出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宜条件,进而建立一套准确、稳定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结果显示,菌液浓度为1&... 黑斑病是胡萝卜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通过对比不同菌液接种浓度、不同接种苗龄等条件对黑斑病病情指数的影响,筛选出胡萝卜黑斑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宜条件,进而建立一套准确、稳定的人工接种鉴定体系。结果显示,菌液浓度为1×10^(4)个·ml^(-1),接种苗龄为8片真叶是最适宜的人工接种鉴定条件。利用此鉴定体系对94份胡萝卜材料进行黑斑病抗性鉴定,从中筛选出1份抗病材料(di=28.4),为胡萝卜抗黑斑病育种提供了重要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黑斑病 接种体系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精氨酸对引起采后蓝莓腐烂的链格孢靶标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10
作者 王佳琦 杨雪 +4 位作者 赵汝楠 朱恂飞 刘闯 张爽 严雪瑞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98,共8页
目的旨在筛选引起蓝莓采后腐烂的链格孢靶标菌株,并比较L-精氨酸和山梨酸钾对其抑制效果,为蓝莓采后链格孢腐烂病的防控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结合单孢分离法进行致腐菌的分离,采用ITS序列分析进行属水平鉴定,采用ATP序列分... 目的旨在筛选引起蓝莓采后腐烂的链格孢靶标菌株,并比较L-精氨酸和山梨酸钾对其抑制效果,为蓝莓采后链格孢腐烂病的防控提供前期基础。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结合单孢分离法进行致腐菌的分离,采用ITS序列分析进行属水平鉴定,采用ATP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种水平鉴定,采用平板抑菌法比较L-精氨酸和山梨酸钾的抑菌效果。结果本研究分离获得的链格孢菌均有致病性,分别属于3个不同种群,分别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互隔交链孢(A.alternata)和云南铁杉链格孢(A.dumosa)。以菌株B20190623E3(A.tenuissima代表菌株)、菌株B20190623B1(A.alternata代表菌株)、菌株B20190623C1(A.dumosa代表菌株)为靶标菌,发现L-精氨酸对供试3株靶标菌的EC50值均低于山梨酸钾。结论供试链格菌株均有致病性,其中引起蓝莓采后腐烂的优势链格孢种群为细极链格孢。云南铁杉链格孢为引起蓝莓果实腐烂的新纪录种。筛选获得了3株链格孢代表靶标菌。L-精氨酸对引起蓝莓采后腐烂的链格孢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链格孢种群 致病性 L-精氨酸 抑菌效果
下载PDF
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郭鸶怡 马榕 +3 位作者 李思奇 李自博 朴静子 周如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9-624,共6页
黑斑病是人参上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并评价了对病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人参... 黑斑病是人参上最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人参的产量与品质。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研究了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活性,并评价了对病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丁子香酚对人参黑斑病菌的抑制作用显著,0.30 mg/mL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高达90.14%和94.40%;丁子香酚处理病原菌菌丝12 h后,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66.18%和1.83nmol/g;抗氧化酶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峰值出现在24 h,分别为379.80、38.80和305.10 U/g。丁子香酚能够破坏细胞膜完整性、增强膜脂质过氧化反应、促使活性氧大量积累,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发挥抑菌功能。本研究可为丁子香酚在人参黑斑病绿色防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同时为人参黑斑病防控增加了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子香酚 人参黑斑病菌 抑菌活性 生理生化机理
下载PDF
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细交链孢菌酮酸含量的影响
12
作者 贺烨宇 吉小凤 +4 位作者 肖英平 汪雯 吕文涛 杨华 党亚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4年第2期28-35,共8页
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是由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ecie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链格孢霉毒素中的一种,主要污染果蔬、谷物、坚果及其制品.在众多的链格孢霉毒素中,TeA毒性最强,且在各类食品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在日... 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是由链格孢霉(Alternaria specie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是链格孢霉毒素中的一种,主要污染果蔬、谷物、坚果及其制品.在众多的链格孢霉毒素中,TeA毒性最强,且在各类食品中检出率和检出浓度最高.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被TeA污染的果蔬和谷类食品可能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威胁.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加工过程对谷物及其制品中细交链孢菌酮酸含量影响的研究比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细交链孢菌酮酸含量的影响.以天然TeA高污染的小麦为研究对象,将小麦加工制成面粉和麸皮,再将面粉进一步加工成面条、馒头和面包3种面制品,采用建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分析小麦及其制品中TeA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TeA高污染的小麦经过磨粉后,其面粉中TeA含量比小麦籽粒中降低63.7%,说明磨粉可以降低小麦籽粒中可食用部分的TeA含量.在3种面制品(面条、馒头和面包)中,经过焙烤加工的面包中TeA含量下降的幅度(37.5%)大于面条(4.11%)和蒸制的馒头(3.92%),且TeA含量变化显著(P<0.05).本文研究了小麦及其面制品中TeA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以期为谷类食品中TeA限量制定以及风险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面制品 链格孢霉毒素 细交链孢菌酮酸
下载PDF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key genes and pathways in response to 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 infection
13
作者 Kai Liu Zhaolin Liang +4 位作者 An Yang Jiadi Yan Peihua Cong Xiaolei Han Caixia Zhang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41-656,共16页
Apple leaf spot,caused by the 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AAAP),is an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 of apple.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resistance and pathogenesis in apple leaf spot,the transcriptomes o... Apple leaf spot,caused by the 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AAAP),is an important fungal disease of apple.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basis of resistance and pathogenesis in apple leaf spot,the transcriptomes of two apple cultivars‘Hanfu'(HF)(resistant)and‘Golden Delicious'(GD)(susceptible)were analyzed at 0,6,18,24 and 48 h after AAAP inoculation by RNA-Seq.At each time point,a large number of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were screened between AAAP-inoculated and uninoculated apple leaves.Analysis of the common DEGs at four time point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resistance of‘HF'and‘GD'apple to AAAP infection.RLP,RNL,and JA signal-related genes were upregulated in both cultivars to restrict AAAP development.However,genes encoding CNLs,TNLs,WRKYs,and AP2s were only activated in‘HF'as part of the resistance response,of which,some play major roles in the regulation of ET and SA signal transduction.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many DEGs with opposite expression trends in the two hosts may play important regulatory roles in response to AAAP infection.Transient expression of one such gene MdERF110 in‘GD'apple leaves improved AAAP resistance.Collectively,this study highlights the reasons for differential resistance to AAAP infection between‘HF'and‘GD'apples which can theoretically assist the molecular breeding of disease-resistant apple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LE TRANSCRIPTOME Alternaria alternata apple pathotype Infection Defense response
下载PDF
腐烂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毒素的检测方法与迁移规律的研究
14
作者 吴思雅 姜楠 +2 位作者 韦迪哲 庞学群 朱璇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期70-75,共6页
为了明确腐烂苹果中的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对腐烂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交链孢酚-AOH(Alternariol)、交链孢酚单甲醚-AME(Alternariol monamethyl eth... 为了明确腐烂苹果中的6种真菌毒素的含量及其迁移规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M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HPLC),通过对腐烂的阿克苏红富士苹果中交链孢酚-AOH(Alternariol)、交链孢酚单甲醚-AME(Alternariol monamethyl ether)、细交链格孢酮酸-TEA(Tenuazonic acid)、交链孢烯-ALT(Altenuene)、腾毒素-TEN(Tentoxin)、展青霉素-PAT(Patulin)6种毒素的产毒范围、产毒条件、检测方法及迁移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交链孢毒素广泛存在于霉变的苹果中,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毒素不断累积;扩展青霉产生展青霉素的最适温度为20~25℃,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产毒量呈现增加的单峰性变化趋势,同时高湿条件有利于展青霉素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毒素 苹果 含量 检测 链格孢霉-AT 展青霉素-PAT
下载PDF
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残留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关文碧 马嘉丽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受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侵染的食品中会产生具有遗传毒性、细胞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的链格孢霉毒素。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大、含量较低,其分析检测需要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在分析... 受链格孢霉菌(Alternaria)侵染的食品中会产生具有遗传毒性、细胞毒性、生殖和发育毒性的链格孢霉毒素。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结构和性质差异大、含量较低,其分析检测需要高效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准确的分析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在分析检测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但目前是瓶颈环节。本文对含有链格孢霉毒素的食品样品前处理技术进行综述,分别阐述了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Safe)、分散液液微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直接稀释法在食品基质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提取过程的应用,以及固相萃取、分散固相萃取、低温冷冻、液液分配在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净化过程的应用。同时,总结了不同提取和净化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现有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展望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前处理技术,如制备新型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材料和性能较好的净化材料、建立促使食品中链格孢霉毒素的提取-分析一体化检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格孢霉毒素 残留食品 样品前处理
下载PDF
食品中4种交链孢毒素对肝脏细胞的联合毒性
16
作者 于松 邹连蓬 +3 位作者 赵佳伟 朱怡平 薛黎明 卢大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交链孢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食品污染物,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A)、腾毒素(TEN)经常同时出现,然而目前对其联合毒性的评估十分有限。目的:以BRL-3A细胞为研究模型,评估常见4种交链孢毒素对肝脏细胞的... 交链孢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的食品污染物,交链孢酚(AOH)、交链孢酚单甲醚(AME)、细交链孢菌酮酸(TeA)、腾毒素(TEN)经常同时出现,然而目前对其联合毒性的评估十分有限。目的:以BRL-3A细胞为研究模型,评估常见4种交链孢毒素对肝脏细胞的联合毒性。方法:应用CCK-8试剂盒检测10~200μmol/L交链孢毒素单独或联合处理BRL-3A细胞24,48,72 h细胞活性的变化。基于组合指数法,分析它们混合暴露后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AOH、AME、TeA和TEN单独处理BRL-3A细胞后,能够降低细胞存活率,并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IC50分别为38.11,41.25,49.05,358.58μmol/L(48 h)。AOH-AME、AME-TEN和TeA-TEN组合的毒性在IC_(10)~IC_(90)水平上都表现出累加或协同效应。AOH-AME-TeA、AME-TeATEN和AOH-AME-TeA-TEN组合的毒性在低剂量时具有拮抗效应,在高剂量时具有协同效应,而其它组合与之相反。结论:食品中常见的4种交链孢毒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BRL-3A细胞的增殖,具有肝脏细胞毒性,其毒性强度顺序为AOH>AME>TeA>>TEN。当它们同时出现时,其毒性作用可能为协同效应,提示今后应重点关注毒素的联合毒性风险,以更精准地评估其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链孢毒素 肝脏毒性 联合毒性 组合指数法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类型互叶白千层精油药理毒理作用的比较分析
17
作者 张金君 钟愧 +1 位作者 韩世范 杨俊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0期7-10,共4页
互叶白千层精油,又称茶树油,是植物互叶白千层新鲜枝叶经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性液体,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等功效。100余年来,相继发现了该精油抗菌消炎等药理毒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农产品、化妆品等领域。互叶白千层有3种类型(... 互叶白千层精油,又称茶树油,是植物互叶白千层新鲜枝叶经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性液体,具有显著的抗菌消炎等功效。100余年来,相继发现了该精油抗菌消炎等药理毒理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药品、食品、农产品、化妆品等领域。互叶白千层有3种类型(松油醇-4型、1,8-桉叶素型、混合型),提取的精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药理毒理作用应该不尽相同。通过文献分析,比较不同类型互叶白千层精油药理毒理作用的差异,为互叶白千层精油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松油醇-4型互叶白千层精油主要药理作用较为强势,具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消炎和抗螨虫活性,1,8-桉叶素型较为平和,具有抗菌、抗真菌、消炎和促进透皮活性;混合型处于前两者之间;毒理作用较小,最多是接触性皮炎,常见于易过敏人群,安全性从小到大排名为1,8-桉叶素型、混合型和松油醇-4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叶白千层精油 4-松油醇型 1 8-桉叶素型 药理作用 毒理作用
下载PDF
感赤星病与健康烟叶在腈菌唑应用后的叶际微生态
18
作者 张艺 王丰 +3 位作者 蔡刘体 汪汉成 熊晶 陈兴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为了解腈菌唑在防控赤星病时,烟叶叶际微生物菌群结构与代谢功能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感病与健康烟叶真菌和细菌的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其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药前感病烟叶与健康烟叶叶际真... 为了解腈菌唑在防控赤星病时,烟叶叶际微生物菌群结构与代谢功能的差异,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感病与健康烟叶真菌和细菌的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特征,采用Biolog-ECO技术分析其代谢功能。结果表明,药前感病烟叶与健康烟叶叶际真菌有链格孢属、谷菌根菌属、Boeremia、枝孢霉属等,其中链格孢属为优势菌属;叶际细菌有科萨克氏菌属、泛菌属、甲基杆菌属等,其中科萨克氏菌属为优势菌属;感病烟叶链格孢属和科萨克氏菌属相对丰度均高于健康烟叶。每667 m~2采用15%腈菌唑微乳剂60 mL处理5、10、15 d时,感病烟叶叶际真菌链格孢属和枝孢霉属相对丰度均降低,附球菌属和亚隔孢壳属相对丰度均先降低后增加;健康烟叶叶际真菌链格孢属、Symmetrospora、亚隔孢壳属的相对丰度均下降。感病烟叶叶际细菌科萨克氏菌属相对丰度在施药5 d时降低,10 d和15 d时增加,假单胞菌属与之相反;健康烟叶叶际细菌泛菌属、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在施药5 d和10 d时降低,15 d时增加。感病烟叶叶际微生物代谢活性弱于健康烟叶,叶际微生物对除α-丁酮酸、L-苏氨酸和4-羟基苯甲酸外的碳源代谢均较强。腈菌唑应用后,感病与健康烟叶叶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均下降,其代谢活性均随施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恢复。研究结果揭示了腈菌唑施用不同时期感病与健康烟叶组织叶际微生态变化差异,为腈菌唑防控烟草赤星病的科学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腈菌唑 叶际微生态 链格孢属 代谢功能
下载PDF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链格孢菌生长及其侵染烟草的影响
19
作者 黄宁 郭娟 +3 位作者 袁静 龙小富 杨倩 彭剑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为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其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烟草赤星病病原菌链格孢菌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处理下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情况以及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的... 为探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对烟草赤星病菌的作用效果及其对烟草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烟草赤星病病原菌链格孢菌和云烟87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处理下链格孢菌菌丝生长情况以及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的成熟烟叶中防御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12.5 g/L对链格孢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3 d后抑制率达到74%以上,且具有浓度效应和时效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2.5 g/L能提高烟草抗氧化酶活性,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2.5 g/L处理24 h后接种链格孢菌,烟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较喷施蒸馏水对照显著提高。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既可抑制链格孢菌菌丝生长,又能提高烟株抗氧化能力和抗病性,有助于抵御病原物入侵。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补骨脂种子提取物提高植物抗病性的作用及其在防治烟草赤星病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赤星病 链格孢菌 补骨脂种子提取物 菌丝生长 抗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长枝木霉代谢物对极细链格孢产毒抑制机制解析
20
作者 邵学辉 张树武 徐秉良 《果树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共10页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 【目的】明确长枝木霉(SC5)代谢粗提物对极细链格孢(ABL2)产毒抑制机制。【方法】以富士苹果的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生长速率法、LC-MS和RT-qPCR技术测定了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6种非寄主选择性毒素产生及产毒相关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质量浓度为0.5 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落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第6天时抑制率分别为38.08%和76.96%;同时,0.5 mg·mL^(-1) 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产生的非寄主选择性毒素TEN、ALT和TeA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处理2d后对毒素的抑制作用最显著,其含量分别降低69.39%、98.51%和48.99%,并且其合成相关基因TES、TES(1)、PksA和PksJ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分别降低89.02%、98.20%、46.49%和40.13%,但是对ABL2菌株非寄主选择性毒素ATX-I含量和参与编码其合成的PksF基因表达量具有提升作用。【结论】质量浓度为0.5mg·mL^(-1)的SC5代谢粗提物对ABL2菌株生长和致病力具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ABL2菌株TES、TES(1)、PksA和PksJ基因下调表达,进而降低TEN、ALT和TeA的毒素的产生量及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叶片 极细链格孢 长枝木霉 毒素 基因表达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