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Alternate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 in Rats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光耀 邹冰爽 曾祥龙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4年第6期935-941,共7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cranial and circumaxillary sutures react differently to maxillary expansion (ME) and alternate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 (Alt-MEC) in a rat mode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cranial and circumaxillary sutures react differently to maxillary expansion (ME) and alternate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 (Alt-MEC) in a rat model. Twenty-two male Sprague-Dawley rats (6 weeks old) were us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In ME group (n=9), an expander was activated for 5 days. In Alt-MEC group (9 animals), an al- ternate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protocol (5-day expansion and 5-day constriction for one cycle) was conducted for 2.5 cycles (25 days total). The control group comprised 4 animals with no appliances used, each of two sacrificed on day 5 and day 25 respectively. Midpalatal suture expansion or constriction levels were assess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bite-wing X-rays and cast models. Distances between two central incisors and two maxillary first molars were measured on cast models after each activation. Circumaxillary sutures (midpalatal, maxillopalatine, premaxillary, zygomaticotemporal and frontonasal suture) in each group were characterized histologically. Results showed that midpalatal suture was wid- ened and restored after each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 At the end of activation, the widths between both central incisors and first molars in Alt-ME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in ME group (P〈0.05). Histologically, all five circumaxillary sutures studied were widened in multiple zones in Alt- MEC group. However, only midpalatal suture was expanded with cellular fibrous tissue filling in ME group. Significant osteoclast hyperplasia was observed in all circumaxillary sutures after alternate expan- sions and constrictions, but osteoclast count increase was only observed in midpalatal suture in ME group.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ranial and circumaxillary sutures were actively reconstructed after Alt-MEC, while only midpalatal suture had active reaction after 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xillary expansion alternate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 circumaxiUary su-tures
下载PDF
牙支抗式与骨支抗式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李子煜 曹斐然 +2 位作者 吴贝贝 杨梓 王元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6,共8页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应用牙支抗式(FM)与前腭旁正中区域微螺钉种植支抗(MSI/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替牙期及恒牙列早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方法:将18例上颌骨发育不足的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2组(n=9),分别采用FM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方案(FM)和用MSI/FM支抗的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的治疗方案(MSI/FM)。两组均以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Alt-RAMEC)的方式结合双侧约3.92 N、相对于平面向前、向下30°的前方牵引力,纠正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通过Lortho头影测量软件对两组矫治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描画重叠并分析矫治前后头影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矫治后两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和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明显改善,MSI/FM组患者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Co-Gn、 Wits、S-Go、Na-Me、MP、 U1-SN、UADH、LADH、Overjet、UL-EP增加,U1-L1减小。MSI/FM组在以下测量指标中T0和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SNA、ANB、Co-A、Wits、Na-Me、MP、Y轴角、U1-SN、Overjet、UL-EP增加,SNB、Co-Gn-Co-A、S-Go/N-Me、U1-L1、L1-MP减小。结论:FM和MSI/FM分别与Hyrax结合上颌前方牵引装置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均可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MSI/FM组平均矫治时间较短、骨性效应较显著、牙性代偿较轻,上颌综合长度向前生长明显、下颌生长方向改善明显、上前牙代偿性唇倾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 微螺钉种植体 骨支抗 交替快速上颌骨扩张和收缩 上颌前方牵引
下载PDF
上颌快速扩弓的口周力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钱红 段银钟 +1 位作者 金作林 田美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2期254-256,共3页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治疗前后和保持后的口周力分布特征和变化。方法:选择上颌牙弓狭窄患者18例,男女各9例,年龄11.3~15.8岁,应用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在RME治疗前后及保持后... 目的:研究上颌牙弓狭窄患者在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治疗前后和保持后的口周力分布特征和变化。方法:选择上颌牙弓狭窄患者18例,男女各9例,年龄11.3~15.8岁,应用计算机辅助口周力测量系统在RME治疗前后及保持后上下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一双尖牙颊舌侧进行口周力测量及分析。结果:RME治疗前,同一牙弓内左右两侧的颊舌侧压力无显著性差异。RME治疗后,上颌各测量区域颊舌侧压力大于治疗前;下颌各测量区域颊舌侧压力小于治疗前。RME保持后,上下颌各测量区域与正常后牙覆盖时上下颌牙齿颊侧压力分布特征相似;上下颌各测量区域舌侧压力与治疗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ME治疗后,牙弓形态的改变能引起口周力发生显著性变化,经过保持,口周软组织对于变化了的牙弓形态能够发生适应性改变。RME治疗后必须采取良好的保持措施,使发生显著性变化的口周软组织对于扩大的牙弓发生适应性改变,这样RME治疗结果才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周力 上颌牙弓狭窄 上颌快速扩弓 保持
下载PDF
快速上颌扩大术矫治上牙弓狭窄的进展
4
作者 朱惠兰 《昆明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57-60,72,共5页
对快速上颌扩大术(RME)的适应症,矫治原理及方法,RME对上颌复合体的影响,以及矫治后的复发与保持等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上颌弓狭窄 上颌扩大术 矫治术
下载PDF
两种扩弓方法结合前方牵引的临床效果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宁 王林 +3 位作者 顾永佳 熊斌 夏文倩 高美琴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767-769,共3页
目的评价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在治疗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并分为低角和... 目的评价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与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在治疗上颌发育不足骨性Ⅲ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4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儿童,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7例,采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结合前方牵引,并分为低角和高角两组;对照组17例,采用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投影测量分析。结果两组病例扩弓并进行前方牵引后上颌显著前移,下颌向下后方旋转,两组间对比:观察组A-Np和A-Y的距离分别增加了2.50 mm和3.47 mm,大于对照组的1.37 mm和2.05 mm。结论使用上颌反复快速扩缩法结合前方牵引的治疗方法比单纯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的方法获得更多的上颌前移量。此方法中高角患者上颌前移量少于低角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 上颌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下载PDF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结合前牵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胡文静 余飞 +2 位作者 弓国梁 邹明媛 林新平 《口腔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144-1148,共5页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alternat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Alt-RAMEC)是Liou在200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扩弓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松解上颌周围骨缝,来促进上颌前牵效果。与快速扩弓辅助前牵相比,能更有效地矫正上颌发育不...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alternat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s and constrictions,Alt-RAMEC)是Liou在200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扩弓方法,可以更大程度地松解上颌周围骨缝,来促进上颌前牵效果。与快速扩弓辅助前牵相比,能更有效地矫正上颌发育不足,获得更多的骨骼效果。本文综述了传统Alt-RAMEC装置特点、临床效果、长期稳定性以及对气道的影响和牙周副作用,为推广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 上颌前方牵引 骨性Ⅲ类错牙合
下载PDF
两种不同快速扩弓方式治疗上颌骨狭窄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李俐 颜传杰 张薇 《安徽医药》 CAS 2018年第9期1755-1758,共4页
目的探索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对治疗上颌骨狭窄的可行性,比较传统的单纯快速扩弓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口腔医院20例青少年上颌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A组:上颌... 目的探索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对治疗上颌骨狭窄的可行性,比较传统的单纯快速扩弓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合肥市口腔医院20例青少年上颌骨狭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例。A组: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组;B组:上颌单纯快速扩弓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所有病例均拍摄锥形束CT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扩弓治疗结束后,上颌基骨弓宽度、腭中缝宽度均有增加(P<0.05)。A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后增加(P<0.05);B组上颌骨宽度扩弓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除治疗前相应测量的影响,A组治疗后上颌骨宽度、腭中缝宽度的增加量均大于B组。结论上颌交替式快速扩缩弓和单纯快速扩弓均可治疗青少年上颌骨狭窄,前者的扩弓效果更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替式快速扩缩弓 单纯快速扩弓 上颌骨狭窄
下载PDF
上颌骨性扩弓器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张涛 李继强 +2 位作者 彭婉笑 莫福有 余浩庆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0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比较上颌骨性扩弓器(MSE)和传统快速上颌扩弓器(RME)通过上颌交替快速扩缩(Alt-RAMEC)后再面罩(FM)前牵引,矫治生长发育期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牙周健康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生长发育期上颌发育不足的... 目的:比较上颌骨性扩弓器(MSE)和传统快速上颌扩弓器(RME)通过上颌交替快速扩缩(Alt-RAMEC)后再面罩(FM)前牵引,矫治生长发育期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中的牙周健康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生长发育期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配为MSE组和RME组,各10例。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和菌斑指数(PLI)。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咀嚼效率、患者美观度和满意度及X线头影测量情况。结果:在治疗3个月,GI、PD和PLI在RME组中显著增加,且高于MSE组(P<0.05)。两组在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临床效果,上下颌骨矢状向不调得到显著改善,软组织协调。两组患者治疗后咀嚼效率、患者美观度和满意度均比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头影测量指标中,两组之间治疗前后变化量有6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MSE组中: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和前面高增加相对较少。在RME组中:上颌前牙出现了更多唇倾和前移,上颌磨牙更多伸长和前移。结论:对于生长发育期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通过Alt-RAMEC后,MSE结合FM前牵引可以有效维护牙周健康,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 上颌骨性扩弓器 上颌反复快速扩缩 牙周健康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治疗骨性Ⅲ类患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超 姜欢 +3 位作者 宋东升 王绍泰 唐林俊 胡敏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3年第4期225-228,共4页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根据发病机制分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两者兼具的三种类型,其中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患者可以利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得以改善。近年来,上颌交替快速扩缩治疗因能产生更令人满意的矫... 骨性Ⅲ类错是临床中常见的错畸形,根据发病机制分为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发育过度或两者兼具的三种类型,其中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患者可以利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得以改善。近年来,上颌交替快速扩缩治疗因能产生更令人满意的矫治效果而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本文将围绕上颌交替快速扩缩的生物学基础、临床应用及其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骨性Ⅲ类错 上颌发育不足 上颌前方牵引 上颌交替快速扩缩
原文传递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矫治安氏Ⅲ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光耀 邹冰爽 +1 位作者 曾祥龙 高雪梅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 mm),反复... 目的 探讨应用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矫治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 选取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Ⅲ类反(牙合)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 mm),反复扩缩至第9周扩大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300 g;对照组患者戴用扩弓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0.25m m),连续扩大一周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器,每侧牵引力约500 g.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前牙反(牙合)均解除,X线头影测量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2.62°,ANB平均增加2.97°,WITS值平均增加2.48mm,A点平均前移2.47 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矫治前后,SNA平均增加1.80°,ANB平均增加2.06°,WITS值平均增加2.39mm,A点平均前移2.44 mm,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矫治前后相比上颌都发生前移,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配合较轻前方牵引力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弓反复快速扩缩 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
原文传递
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1
作者 邹冰爽 高雪梅 +1 位作者 冯光耀 曾祥龙 《口腔正畸学》 2008年第4期173-179,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 目的探讨应用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5例,戴用双轴扩缩式快速上颌扩弓器,每天早晚加力各1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第3周扩大,第4周缩窄……,依此类推,至第9周扩大牙弓后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反抬解除,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采用双轴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可以有效地前移上颌骨,A 点平均前移量达3.2 mm。结论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能有效地矫形治疗以上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Ⅲ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扩缩 上颌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
原文传递
口内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邹冰爽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12年第4期189-194,共6页
目的应用口内上颌前方牵引器辅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并与传统的面具式上颌前方牵引进行对比,以探讨口内前方牵引器在安氏Ⅲ类患者早期矫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名安氏Ⅲ类患者,首先戴用上颌扩弓器以周期性扩缩方式行快速... 目的应用口内上颌前方牵引器辅助治疗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并与传统的面具式上颌前方牵引进行对比,以探讨口内前方牵引器在安氏Ⅲ类患者早期矫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名安氏Ⅲ类患者,首先戴用上颌扩弓器以周期性扩缩方式行快速扩弓7周,然后将患者分为2组。组1(10人)戴用牙支持式口内前方牵引器直至前牙反[牙合]解除,继以夜间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组2(10人)直接戴用上颌前方牵引面具,要求每天至少戴用14小时。平均观察10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B和覆盖均有明显改善,且口内前方牵引器治疗组较单纯面具式前方牵引组改善程度为著(P〈0.05)。反[牙合]解除时间组1(平均2.3个月)较组2(平均7.8个月)显著为快(P〈0.001)。结论辅助应用口内前方牵引器能有效地矫形治疗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 上颌快速扩弓 反复扩缩 口内前方牵引器 前方牵引面具
原文传递
快速扩缩弓并前牵引矫治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疗效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新桂 张栋杰 +3 位作者 叶金梅 邓利琴 翟佳羽 陈柯 《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39-42,共4页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骨性及牙性疗效。方法选取10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观察6个月作为观察对照期,随后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矫治6个月为治疗期,应用Pitchfork分析法比较对照期和治疗...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的骨性及牙性疗效。方法选取10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观察6个月作为观察对照期,随后应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矫治6个月为治疗期,应用Pitchfork分析法比较对照期和治疗期在平均功能性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变化。结果磨牙关系改变了7.2 mm(t=6.85,P<0.05),包括骨性改变4.4 mm、牙性改变2.8 mm;骨性改变中上下颌骨贡献率约为1∶3,牙性改变中上下磨牙贡献率约为2∶3。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缩弓可有效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可取得较大的牙关系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牙早期 安氏Ⅲ类错殆 快速扩缩弓 前方牵引 Pitchfork分析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