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海拔地区儿童的砖茶型氟中毒 被引量:16
1
作者 曹进 赵燕 +2 位作者 刘箭卫 西饶若登 旦增桑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4-175,共2页
西藏那曲镇是世界上最高城镇之一 (海拔 45 0 0m) ,该地藏胞有长期饮用砖茶的习惯。为了解高海拔对砖茶型氟中毒的影响 ,使用FAO和WHO推荐的膳食与氟水平调查方法 ,Horowitz氟斑牙检查法 ,对这个镇一所学校及附近牧场共 3 2 3名藏族儿童... 西藏那曲镇是世界上最高城镇之一 (海拔 45 0 0m) ,该地藏胞有长期饮用砖茶的习惯。为了解高海拔对砖茶型氟中毒的影响 ,使用FAO和WHO推荐的膳食与氟水平调查方法 ,Horowitz氟斑牙检查法 ,对这个镇一所学校及附近牧场共 3 2 3名藏族儿童 ,15户藏民家庭进行了膳食结构、饮茶习惯、环境氟水平、氟斑牙和尿氟含量的检查和检测。结果表明 ,藏族儿童氟斑牙患病率达 86 6 6 % ,氟斑牙指数 3 6 6 ,属氟中毒重度流行区。平均每人每日摄入 9 3 43mg的氟 ,99%以上来自砖茶。本研究从流行病学方面证实了有关海拔与氟中毒的实验室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氟中毒 西藏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剂量效应关系及其上限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运起 孙殿军 +6 位作者 杨晓静 孙玉富 刘立志 李德云 周定友 张莉莉 吴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 目的探讨饮砖茶水摄氟量与氟斑牙病情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正常上限值,为制定砖茶含氟量卫生标准和儿童砖茶氟最大允许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国饮茶型氟中毒重病区四川省,选择有饮砖茶习惯的藏族牧区阿坝州阿坝县麦尔玛小学、格登寺附属小学,红原县阿木小学、江绒小学、龙让小学和希望小学,对其8~12岁儿童整群抽样,并采用Dean氏法诊断氟斑牙,采用氟离子电极法测定砖茶水氟和尿氟。再以定群调查的方法,确定每人每日从砖茶水中摄取的含氟量。结果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52.15%,但主要为极轻病例,各年龄段检出率没有统计学差异;饮砖茶水量、和摄氟量随年龄增长呈梯度升高,但仍处在较低剂量范畴,对照组每日砖茶水摄氟量平均为(0.873±0.249)mg,病例组为(1.386±0.699)mg;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呈正偏态分布;各年龄段儿童饮砖茶水摄氟量的对数均值与氟斑牙指数呈直线正相关,r=0.919,P<0.05;计算出儿童每日总摄氟量正常上限值为2.243mg。结论①儿童饮茶型氟斑牙检出率虽然较高,但病情程度不重;②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处于较低水平,这完全符合饮茶型氟中毒儿童氟斑牙流行特点;③儿童每日砖茶氟摄入量正常上限值低于饮水型病区总摄氟量卫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儿童 摄人量 氟中毒 剂量效应关系
下载PDF
哈萨克族人群砖茶型氟中毒调查报告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进 赵燕 +5 位作者 刘箭卫 张守义 王恩庆 柳晓林 马文学 哈巴斯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哈族、汉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为0.32mg/L,0.39mg/L,但哈族居民每日通过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其日总摄氟量达到了少儿6.046mg,成人8.948mg,当地汉族居民春、夏、秋季饮用...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哈族、汉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为0.32mg/L,0.39mg/L,但哈族居民每日通过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其日总摄氟量达到了少儿6.046mg,成人8.948mg,当地汉族居民春、夏、秋季饮用普通花茶日总摄氟量少儿0.962mg,成人1.819mg。大量的茶氟摄入导致哈族8~15岁少年儿童和成人氟斑牙患病率达到84.2%和93.33%,氟斑牙指数分别为3.05和4.25,属氟中毒重度流行人群。哈族奶茶与汉族冬季饮用的砖茶与氟中毒反应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r=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流行病学 氟中毒 哈萨克族
下载PDF
甘肃哈萨克族人群饮茶与氟中毒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曹进 赵燕 +5 位作者 刘箭卫 张守义 王恩庆 柳晓林 马文学 哈巴斯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3-497,共5页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哈族、汉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为032mg/L,039mg/L,但哈族居民每日通过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其日总摄氟量达到少儿6046mg,成人8948mg,当地汉族居民春、夏、秋季饮用普...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哈族、汉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为032mg/L,039mg/L,但哈族居民每日通过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其日总摄氟量达到少儿6046mg,成人8948mg,当地汉族居民春、夏、秋季饮用普通花茶日总摄氟量为少儿0962mg,成人4879mg.大量的茶氟摄入导致哈族8—15岁少年儿童和成人氟斑牙患病率达到8442%和9333%,氟斑牙指数分别为305和425,属氟中毒重度流行人群.统计分析证实,哈族奶茶与汉族冬季饮用的砖茶与氟中毒反应呈明显的相关性(r=099,r=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砖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进 赵燕 +2 位作者 刘箭卫 白学信 王恩庆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10-315,共6页
调查表明,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在0.006~0.0178mmol/L之间,且无其他氟污染,但4个民族居民均长期、大量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奶茶含氟量在0.138~0.196... 调查表明,四川、甘肃部分地区的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裕固族居住地水源氟浓度在0.006~0.0178mmol/L之间,且无其他氟污染,但4个民族居民均长期、大量饮用砖茶熬制的奶茶,奶茶含氟量在0.138~0.196mmol/L之间。4个民族8~15岁少年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氟斑牙指数分别为:藏族51.20%、指数1.33;蒙古族51.75%、指数2.00;哈萨克族84.42%、指数3.05;裕固族75.75%、指数2.57。他们每人每日总摄氟量是国际公认最高限量的1.42~2.52倍。相关分析表明,造成4个民族儿童氟病流行的重要因素是奶茶(n=15,r=0.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流行病学 少数民族 儿童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居民饮茶习惯与氟中毒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连方 王新中 +4 位作者 艾海提 张玲 徐训风 玛丽亚 何鸿超 《地方病通报》 1993年第3期43-48,共6页
新疆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因膳食中肉、乳较多,形成了大量饮砖茶的习惯。本次调查了饮用水含氟量均在0.5mg/L以下的哈萨克族牧民,8~15岁儿童氟斑牙率在30%左右,而使用同样含氟浓度饮水的汉族儿童氟斑牙率则在15%以下,哈萨克族... 新疆哈萨克族主要从事牧业生产,因膳食中肉、乳较多,形成了大量饮砖茶的习惯。本次调查了饮用水含氟量均在0.5mg/L以下的哈萨克族牧民,8~15岁儿童氟斑牙率在30%左右,而使用同样含氟浓度饮水的汉族儿童氟斑牙率则在15%以下,哈萨克族儿童氟斑牙积分及氟斑牙指数均高于汉族。在一水氟为0.15mg/L的牧场,随机拍摄16岁以上人群骨X线片,氟骨症检出率为16.67%。居民食商品粮,蔬菜甚少,饮砖茶制作的奶茶,人均日消耗砖茶量为20.44克,由砖茶所摄入氟量为9.81毫克;汉族居民人均日耗茶量为3.65克,由茶摄入氟仅1.74毫克。群体尿氟也表明哈萨克族明显高于汉族(2.01±1.46mg/L和 0.82±0.41mg/L)。浸茶实验表明,砖茶浸出氟为480.0mg/kg。除哈萨克族外,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塔吉克族等也都有饮茶习惯,在多民族居住的新疆地区,应对饮茶氟中毒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型 氟中毒 氟斑牙 氟骨症 新疆
下载PDF
西藏夏尔巴儿童的膳食结构与牙齿疾病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进 赵燕 +2 位作者 刘箭卫 西饶若登 旦增桑布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108-1110,共3页
为了解西藏境内夏尔巴儿童氟斑牙、龋病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膳食结构的关系,使用Horowitz 氟斑牙检查方法,WHO推荐的龋齿检查方法,W HO 和FAO 编写的总摄氟量调查方法,对珠穆朗玛峰下樟木镇的夏尔巴儿童和藏族儿童进... 为了解西藏境内夏尔巴儿童氟斑牙、龋病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膳食结构的关系,使用Horowitz 氟斑牙检查方法,WHO推荐的龋齿检查方法,W HO 和FAO 编写的总摄氟量调查方法,对珠穆朗玛峰下樟木镇的夏尔巴儿童和藏族儿童进行了对比性调查。结果显示,在己知的中国砖茶型氟中毒流行地区中,该地的发病率最低( 夏尔巴儿童氟斑牙发病率为37-40 % ,属轻度流行,藏族儿童为25-86 % ,接近许可范围) 。夏尔巴儿童的龋患率和龋均( 28 .46 % ,0-62 ) 低于本地藏族儿童(62-07 % ,2-17) 。膳食结构调查结果表明,樟木镇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使氟摄入减少,增加了多种营养成分摄入,增强了机体抵御氟损害的能力。夏尔巴儿童龋患率低的原因可能来自于较为合理的膳食结构。藏族儿童的高龋患率来自于精细食品及蔗糖消费的大幅度上升。夏尔巴儿童如能适当减少含砖茶的酥油茶和糌耙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结构 氟斑牙 龋病 牙病 儿童
下载PDF
气候与饮食习惯对氟斑牙影响的对照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连方 孙幸之 +5 位作者 徐训风 艾海提 马丽 叶瑛 包尔杰 巴拉提 《地方病通报》 1991年第2期69-72,共4页
我们于1986~1987年在位于新疆南、北部、气候条件差别较大,但居民饮水氟含量相似的阿勒泰和莎车进行了气候与饮食习惯对氟斑牙影响的对照调查。结果表明,气候相对凉爽湿润的阿勒泰地区儿童恒牙氟斑牙率明显地低于干旱炎热的莎车绿洲;... 我们于1986~1987年在位于新疆南、北部、气候条件差别较大,但居民饮水氟含量相似的阿勒泰和莎车进行了气候与饮食习惯对氟斑牙影响的对照调查。结果表明,气候相对凉爽湿润的阿勒泰地区儿童恒牙氟斑牙率明显地低于干旱炎热的莎车绿洲;在阿勒泰地区,水氟条件相似的牧区汉族儿童氟斑牙率明显低于农区儿童,牧区哈萨克族儿童氟斑牙率略低于汉族儿童,但在水氟更低的城镇,哈萨克儿童氟斑牙率却反比牧区高,且明显高于当地汉族儿童,哈萨克族儿童尿氟高于当地汉族儿童。牧区居民吃肉和奶制品多于农区与城镇所致动物蛋白摄人量差异是引起相同水氟条件下氟斑牙率不同的主要原因,这在哈萨克族中最明显。哈萨克族习惯饮茶是引起尿氟较高的主要原因,饮食结构变化饮茶习惯不变,使居于水氟更低城镇哈萨克族儿童氟斑牙率反高于水氟较高的牧区,表明饮食习惯对氟斑牙流行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气候 水氟 饮食习惯
下载PDF
呼盟新巴尔虎左旗地方性氟中毒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学慧 董秀梅 +1 位作者 刘晓波 李树海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 了解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范围及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方法 采用氟电极法测定水氟、茶氟含量 ,用 Dean氏分度法进行儿童氟斑牙诊断。结果 只有阿苏木水氟含量为 (2 .12± 0 .74) m g/ L,其它苏木水氟含量均在正常标准以下 ;奶茶... 目的 了解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范围及饮茶型氟中毒病区。方法 采用氟电极法测定水氟、茶氟含量 ,用 Dean氏分度法进行儿童氟斑牙诊断。结果 只有阿苏木水氟含量为 (2 .12± 0 .74) m g/ L,其它苏木水氟含量均在正常标准以下 ;奶茶氟含量在 0 .5 5~ 4.1mg/ L 之间 ;砖茶含氟量在 (1.37± 1.2 0 ) mg/ g;儿童氟斑牙检出率超过 30 %的仅有 1个苏木。结论 新巴尔虎左旗如果视为氟中毒病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氟斑牙 水氟 茶氟 地方型氟中毒
下载PDF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
10
作者 杨晓娟 刘一君 +4 位作者 崔娜 王璇 常子丽 赵成祥 李振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和评价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2022年5-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2019年全区普查中确定的有饮茶习惯、日人均茶氟摄入量>3.5 mg且...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流行现状,为制定和评价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数据。方法2022年5-10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在2019年全区普查中确定的有饮茶习惯、日人均茶氟摄入量>3.5 mg且存在氟骨症患者的重点地区(6个盟市的168个行政村)开展调查。每个行政村入户调查10户家庭的砖茶饮用情况,采集砖茶样品测定氟含量。调查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和16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并采集氟骨症患者尿样检测尿氟含量。结果调查地区98.40%(1657/1684)的家庭有饮用砖茶习惯,年人均砖茶消耗量和日人均茶氟摄入量分别为5.07 kg和5.38 mg。砖茶样品氟含量合格率为55.64%(922/1657);除黑砖茶(291.08 mg/kg)外,其余砖茶品种氟含量均值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300 mg/kg)。共检查8~12岁儿童2747人,氟斑牙检出率为13.91%(382/2747),病情以极轻度为主;各年龄组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3,P=0.238)。共检查16岁及以上成人71708人,氟骨症检出率为1.02%(734/71708),患者年龄集中在>50~70岁,各年龄组病情均以轻度为主。采集并检测715份患者尿样,55.24%(395/715)的尿样氟含量>1.6 mg/L。结论内蒙古饮茶型地氟病流行地区高氟砖茶占比大,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检出率较高,饮茶型地氟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砖茶 氟骨症
原文传递
我国4个民族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差异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洋 孙静 +9 位作者 李丙云 刘晓娜 郦芒 崔静 刘洪序 孙振淇 李媛媛 吴俊华 张微 高彦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地区藏、蒙古、哈萨克、汉4个民族的氟中毒病情是否存在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在青海省果洛州藏族居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居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哈萨克族居住地区各选择了2个... 目的探讨饮茶型氟中毒地区藏、蒙古、哈萨克、汉4个民族的氟中毒病情是否存在差异及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方法在青海省果洛州藏族居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蒙古族居住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哈萨克族居住地区各选择了2个县,每个县分别选择人1:3相对集中的3~4个病区乡为调查点。选择调查点内16岁以上少数民族及汉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日均砖茶水摄人量等;并采集调查点的居民家中饮用水样,以及调查对象的砖茶水、尿样进行氟含量测定:使用便携式数字化X光机(DR)对调查对象的前臂、腰椎及盆骨进行X线拍片。饮用水水氟、砖茶氟和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2006);x线氟骨症诊断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r192.2007),并结合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共调查16岁以上成人1703人,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汉族分别为525、328、305和545人。4个民族日均砖茶水摄入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的均值以及尿氟的几何均数分别为2758.42ml、0.88mg/L、2.76mg/L、8.77mg、1.75mg/L。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汉族人群的日均砖茶水摄入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尿氟分别为3304.58、2170.42、2476.34、J583.93ml,0.27、0.88、1.04,0.35mg/L,2.91,1.66、3.14,0.93mg/L,10.17、4114、9.22、2.66mg,2,17、1.41、3.3771.15mg/L。日均砖茶水摄人量、饮用水氟含量、茶水氟含量、日均砖茶摄氟量、尿氟含量各民族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639、50.498、25.371、10.800、166.852,P均〈0.05)。X线氟骨症总体检出率为27.25%(399/1464)。其中藏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和汉族的检出率分别为43.55%(179/411)、21.90%(60/274)、33.22%(98/295)和12.81%(62/484);男性氟骨症检出率[30.70%(175/570)]高于女性[25.06%(224/894),χ2=5.596,P〈0.05];不同年龄段藏族、蒙古族、汉族氟骨症检出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值分别为50.423、8.899、18.676,P均〈0.05)。结论我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程度在不同民族间存在明显差异,藏族人群的氟骨症检出率和病情程度明显重于哈萨克族、蒙古族和汉族,与不同民族之间砖茶氟暴露程度不同有关。在砖茶氟暴露程度相近的情况下,哈萨克族氟骨症检出率和病情程度明显较藏族人群轻,提示在饮茶型氟中毒流行中还有非暴露因素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尿 少数民族
原文传递
西藏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龚弘强 何凤珍 +9 位作者 赵生成 郭敏 尼玛仓决 德吉央宗 王伟 范智鹏 刘学慧 于冰 刘庆斌 高彦辉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889-892,共4页
目的 掌握西藏饮茶型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西藏 7个地(市)的12个县,按照《全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整群分 层抽样方法,共抽取4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入户采集居民... 目的 掌握西藏饮茶型氟中毒的病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西藏 7个地(市)的12个县,按照《全国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方案》的要求,采用整群分 层抽样方法,共抽取46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入户采集居民饮用水水样、茶水样、成人即时尿样 ,并调查居民茶氟摄入情况、16岁以上成人氟骨症患病情况。在所调查村儿童集中的乡(村)级 小学,抽取全部8 - 12岁儿童,采集即时尿样,并调查氟斑牙患病情况。水氟、茶水氟、尿氟含 量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行检测;氟斑牙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标准进行检查 和判定;氟骨症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进行检查和判定。结果 共调查 了12个县的46个村,检测水样1 992份、茶水样1 662份、儿童尿样664份、成人尿样3 186份,对 547名8 ~ 12岁儿童进行了氟斑牙检查,对3 196名成人进行了临床氟骨症检查。所有调查村水氟 含量均 〈 1.0 mg/L,茶水氟含量范围为0.11 -84.00 mg/L,均值为6.12 mg/L,居民日均砖 茶氟摄入量为24.98 mg。儿童、成人尿氟几何均值分别为0.76、2.28 mg/L。儿童氟斑牙检出率 为31.81%(174/547),氟斑牙指数为0.60。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48.59%(1 553/ 3 196),36 - 45岁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13.37%(69/516)。结论 西藏饮茶型氟中毒流行较 为严重,且分布广泛,成人氟骨症病情检出率较高,儿童氟斑牙相对较轻,西藏的饮茶型氟中毒 防控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砖茶 饮用水 尿
原文传递
2006年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小静 邓佳云 +8 位作者 周定友 陈敬 梁代华 王再跃 胡志林 陈开华 齐艳凤 杨定焯 杨小明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按《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四川省的饮砖茶区,选择10个县,每个县按不同方位选择10个乡镇,每个乡选择2个行政村和1所中心小学,对8-12岁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开展氟斑牙、... 目的分析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病情现状。方法按《四川省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四川省的饮砖茶区,选择10个县,每个县按不同方位选择10个乡镇,每个乡选择2个行政村和1所中心小学,对8-12岁儿童和20岁以上成人开展氟斑牙、氟骨症、尿氟调查。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法.氟骨症采用临床和X线检查,尿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调查儿童5044名、成人4053名.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55.69%(2809/5044)、60.41%(4053/6709),病损以轻度为主;成人氟骨症X线总检出率、Ⅱ度临床检出率分别为44.64%(167/1241)、38.94%(3883/9973)。儿童和成人尿氟平均水平分别为1.88、2.78mg/L.超出正常范围。儿童尿氟各年龄组间差别不大,而成人尿氟高年龄段高于低年龄段。尿氟水平与氟骨症间呈正相关(r=0.74)。农区、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氟骨症临床检出率分别为3120%(1369/4318)、50.04%(1228/2454)、40.17%(1286/3201),以牧区最高。氟骨症X线检出率男性[49.57%(229/462)]高于女性[41.72%(325/779)],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2,P〈0.05)。结论四川省调查区饮茶型氟中毒流行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氟骨症 流行病学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19年青海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萍 鲁青 +9 位作者 张强 蒲光兰 孟献亚 姜泓 喇翠玲 王明君 李生梅 杨佩珍 沈洪婷 魏生英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0-994,共5页
目的掌握青海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的流行情况。方法2019年,在青海省8个市(州)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市、区,简称县),以村为单位开展饮茶型地氟病调查。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入户调查每户家庭人口学资料及砖茶饮用情况,采集居... 目的掌握青海省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的流行情况。方法2019年,在青海省8个市(州)有饮用砖茶习惯的县(市、区,简称县),以村为单位开展饮茶型地氟病调查。每个村抽取10户家庭,入户调查每户家庭人口学资料及砖茶饮用情况,采集居民饮用水和砖茶测定氟含量,计算日人均茶氟摄入量;对25岁以上成人进行氟骨症检查;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水氟、茶氟含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标准。结果共采集生活饮用水3602份,水氟含量均值为0.31 mg/L,范围为0.20~1.00 mg/L。采集砖茶31067份,茶氟含量几何均值为646 mg/kg,范围为40~2295 mg/kg,茶氟含量≤300 mg/kg的砖茶占全部样本的7.80%(2422/31067);饮用茯砖茶的人群占89.97%(27952/31067);日人均茶氟摄入量为1.93 mg,其中果洛、玉树、海南州日人均茶氟摄入量均超过我国日人均总摄氟量卫生标准(3.50 mg)。成人X线氟骨症检出率为0.16%(2357/1484907),其中玉树州最高,为29.23%(592/2025);其次是果洛州,为8.21%(771/9393)。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4.79%(8076/168623),其中玉树州最高,为32.61%(1562/4790)。结论青海省饮茶型地氟病流行于全省,有明显的地域性,覆盖人口众多,玉树、果洛州流行相对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氟中毒 氟骨症 流行
原文传递
2018年青海省海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萍 张强 +3 位作者 姜泓 孟献亚 何多龙 蒲光兰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掌握青海省海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依据海北州饮茶型氟中毒的历史流行情况,在海晏、门源、祁连、刚察4个县按照牧业区、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 目的掌握青海省海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为今后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依据海北州饮茶型氟中毒的历史流行情况,在海晏、门源、祁连、刚察4个县按照牧业区、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病区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采集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检测水氟含量;在海晏县和门源县各抽取10户家庭,共采集不同品牌砖茶样品100份,检测茶氟含量。同时,对调查点所有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对海晏县和门源县所有26~55岁成人进行氟骨症X线检查,并采集成人随意1次尿样,检测尿氟含量。水氟、茶氟、尿氟含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氟斑牙诊断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 192-2008)。结果共采集生活饮用水10份,水氟含量均值为0.33 mg/L,范围为0.20~0.84 mg/L。砖茶样品100份,茶氟含量均值为750 mg/kg,范围为230~1660 mg/kg,日人均砖茶氟摄入量为1.87 mg。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2.56%(217/962),氟斑牙指数为0.42。成人氟骨症检出率为6.88%(24/349);尿氟含量几何均值为1.53 mg/L,范围为0.20~20.60 mg/L。结论海北州居民仍受饮茶型氟中毒危害,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茶叶 尿 氟中毒 氟骨症
原文传递
2014-2016年新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段依敏 王琛琛 +3 位作者 蒲丹 林勤 黄佳 张玲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了解2014-2016年新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的水氟、茶氟情况以及病情危害程度,为制定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6年,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新疆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较重的6个县为监测县,每个监测县按东、南、西、... 目的了解2014-2016年新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的水氟、茶氟情况以及病情危害程度,为制定防治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4-2016年,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新疆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较重的6个县为监测县,每个监测县按东、南、西、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病区乡,每个乡抽取1个病区自然村,每个自然村抽取10户家庭调查砖茶饮用情况。采集饮用水、砖茶进行实验室氟含量检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了解监测点氟斑牙、氟骨症的患病情况。结果2014-2016年常住人口年人均砖茶消耗量为3.9-4.4kg,日人均砖茶氟摄人量为4.6-6.1mg,茶氟均值依次为433.1、385.2、432.7mg/kg,各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P〉0.05);水氟均值范围为0.06-1.26mg/L,依次为0138、0.37、0.33mg/L,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64,P〉0.05)。3年共检出8-12岁儿童氟斑牙243人,检出率为4.47%(243/5442),各年度氟斑牙指数范围为O.08-0.14,流行强度为阴性。2015年检出36-45岁成人氟骨症25人,检出率为2.75%(25/910)。结论新疆部分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点茶氟含量偏高,部分水样水氟含量超过了饮水型病区标准(1.2mg/L)。氟斑牙和氟骨症流行情况尚可,建议保持以往防治政策,进一步监管茶叶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茶叶
原文传递
2017年青海省果洛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萍 孟献亚 +7 位作者 姜泓 尤小梅 魏生英 喇翠玲 张强 李生梅 何多龙 杨萍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掌握青海省果洛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方法依据果洛州饮茶型氟中毒的历史流行情况,2017年,在果洛州的5个县根据牧业区、农业区、半农半牧业区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病区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 目的掌握青海省果洛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方法依据果洛州饮茶型氟中毒的历史流行情况,2017年,在果洛州的5个县根据牧业区、农业区、半农半牧业区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病区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采集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并抽取10户家庭,采集其茶样,同时对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水氟、砖茶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GB/T5750.5-2006、GB19965-2005),氟斑牙采用《氟斑牙诊断》(WS/T208-2011)标准进行诊断。结果共检测85份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均值为0.34mg/L,范围为0.20~0.77mg/L。共检测161份砖茶,砖茶氟含量均值为579mg/kg,范围为110~1278mg/kg。日人均砖茶摄氟量为6.78mg,其中喝茯砖茶的占73.29%(118/161)。共调查8~12岁儿童2083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2.85%(476/2083),氟斑牙指数为0.42,流行程度较弱。结论果洛州儿童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情流行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氟中毒 砖茶 调查
原文传递
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蒲光兰 鲁青 +8 位作者 何多龙 周昕 白生录 陈黎林 孟献亚 杨佩珍 李生梅 蔡生花 张强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5-718,共4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5个县(市)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排除水氟超标的村)作为调查点,对调查...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5个县(市)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排除水氟超标的村)作为调查点,对调查点饮水氟含量、茶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砖茶氟含量检测依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儿童氟斑牙诊断依据《氟斑牙诊断》(WS/T208-2011)。结果在5个县(市),共采集75份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范围在0.35~0.41mg/L,均值为0.37mg/L,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氟含量标准(1.00mg/L)。共采集150份砖茶,砖茶氟含量范围在206.0~796.0mg/kg,均值为629.8mg/kg。共检查8~12岁儿童1325人,氟斑牙检出率为13.43%(178/1325),氟斑牙指数为0.27,总体流行强度为阴性,其中都兰县和天峻县流行强度为边缘;不同年龄段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P<0.05);男、女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3.31%(90/676)、13.56%(88/64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海西州5个县(市)儿童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情流行程度虽较轻,但不容忽视,应加强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儿童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07年全国饮茶型氟中毒现况调查资料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贺鹏 沈雁峰 +1 位作者 王涵 高彦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全国各病区省级或市级病情的分类层次,以指导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方法利用2007年全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数据库,以Ⅱ度及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聚类指... 目的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全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全国各病区省级或市级病情的分类层次,以指导饮茶型氟中毒的防治。方法利用2007年全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数据库,以Ⅱ度及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聚类指标,对全部调查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根据聚类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以及两两比较。结果全国饮茶型氟中毒病区从省级层面可分为三类:一类地区包括西藏和四川,二类地区为青海,三类地区包括内蒙古、甘肃、新疆和宁夏。从地市级层面也可分为三类:一类地区包括四川阿坝州、西藏日喀则地区及拉萨市;二类地区包括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呼伦贝尔市、包头市,青海海北州、果洛州、海西州、西宁市、海东地区,四川甘孜州,甘肃陇南市、酒泉市,新疆乌鲁木齐市和博尔塔拉州;其他地市(州、盟)为三类地区。省级及地市级一、二、三类地区Ⅱ度及以上临床氟骨症检出率(35.18%、16.21%、5.22%,41.16%、19.64%、4.19%)任意两类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全国省级层面与地市级层面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程度可以应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为国家有效落实饮茶型氟中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氟骨症 聚类分析 数据收集
原文传递
2013年青海省海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况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喇翠玲 魏生英 +6 位作者 陈萍 杨萍 姜泓 李生梅 赵元博 马静 张强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共和、同德、贵南、兴海4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和1个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查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并采...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南州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共和、同德、贵南、兴海4个县,每个县抽取3个乡和1个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行政村(居委会)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检查所有8~12岁儿童氟斑牙,并采集尿样,测定尿氟含量;每个调查点抽取16岁以上成人进行氟斑牙及临床氟骨症患病情况检查,并采集尿样,测定尿氟含量;采集调查点所有居民户生活饮用水水样、砖茶水样,检测氟含量。氟斑牙检查采用Dean法,诊断依据《氟斑牙诊断))(WS/T208.2011)标准;成人临床氟骨症诊断依据《地方性氟骨症诊断标准》(wS192.1999);尿氟测定采用《尿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1996);水氟和茶水氟测定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①儿童氟斑牙及尿氟:共对1824名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检出氟斑牙患者238例,检出率为13.05%(238/1824),氟斑牙指数为0.27;检测儿童尿样1824份,尿氟几何均数为1.02mg/L,范围为0.09~5.77mg/L。②成人氟斑牙及临床氟骨症、尿氟:共对1384名成人进行氟斑牙和临床氟骨症检查,检出氟斑牙266例,检出率为19.22%(266/1384),氟斑牙指数为0.45;临床检查检出氟骨症I度患者1例,Ⅱ度患者3例,Ⅲ度患者1例,检出率为0.36%(5/1384);检测成人尿样1384份,尿氟几何均数为1.15mg/L,范围为0.12—7.80mg/L。③水氟及茶水氟:共检测水样l384份,水氟均数为0.31mg/L:范围为0.20-0.70mg/L;共检测茶水样379份,茶水氟均数为2.01mg/L,范围为0.23-12.59mg/L。结论海南州饮茶型氟中毒病情较轻,但还须密切关注这些人群饮茶型氟中毒病情,并加强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 氟中毒 氟骨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