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托伐他汀促进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及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陈宏丽 尹刚 张海娟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与阿托伐他汀给药组(ATV组),除N组外,其余大鼠均在牙槽骨处制造缺口,构建牙槽骨缺损模型。建模...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治疗作用,并观察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模型组(M组)与阿托伐他汀给药组(ATV组),除N组外,其余大鼠均在牙槽骨处制造缺口,构建牙槽骨缺损模型。建模成功后,ATV组灌胃20 mg/kg阿托伐他汀混悬液,N组和M组灌胃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给药21天。末次给药后,尾静脉采血,检测血清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和骨钙素(BPG)浓度。H-E染色观察上颌骨缺损区组织变化情况,并进行Lane Sandhu评分。以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检测缺损区破骨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与蛋白免疫印迹(WB)法检测缺损区分泌型糖蛋白(Wnt)、β连锁蛋白(β-catenin)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mRNA及蛋白表达量。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N组相比,M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降低,破骨细胞数增多。与M组相比,ATV组OPG、ALP和BGP浓度与Lane Sandhu评分上升,破骨细胞数减少。H-E染色可见,N组上颌骨缺损区的骨形成量较多,M组缺损区骨组织较少,ATV组缺损区骨组织量增加。与N组相比,M组上颌骨缺损区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与M组相比,ATV组上颌骨缺损区的Wnt、β-catenin和Runx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促进牙槽骨缺损模型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加快缺损处骨重建,该作用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牙槽骨缺损 破骨细胞 β连锁蛋白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苏雅娣 邹节娟 +1 位作者 王超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的39名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根据其骨增量术式不同分为3D-PITM+GBR组(19名)和自体骨Onlay组(20名)。术前拍摄CBCT影像导入Mimics-Research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制作3D-PITM。术中固定3D-PITM或自体骨块完成相应的骨增量手术。收集患者术前、植骨术后、术后6~9个月、种植体植入后的CBCT影像资料。基于CBCT数字影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体中轴线上牙槽骨增加的高度,以及在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 mm处牙槽骨增加的宽度,并计算其成骨率。结果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和种植前后的垂直骨增量[2.68 mm(0.45,4.23)、2.27 mm(0.49,3.27)]均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60 mm(0.33,1.62)、1.74 mm(0.53,1.60)]。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牙槽嵴顶下方0 mm、2 mm、4 mm平均骨宽度增量[(1.97±0.97)mm、(2.59±1.22)mm、(2.94±1.50)mm]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06±0.99)mm、(1.45±1.25)mm、(2.32±1.23)mm]。3D-PITM+GBR组在种植前后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mm平均骨宽度增量[(2.34±1.09)mm、(2.53±1.48)mm、(2.85±2.20)mm]反低于块状自体骨移植[(2.51±1.34)mm、(3.04±1.73)mm、(3.38±1.94)mm]。3D-PITM+GBR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成骨率(66.8%,68.8%)均高于块状自体骨Onlay移植组(64.6%,62.6%)。3D-PITM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能够较块状自体骨移植明显提高牙槽骨重建的高度和宽度,但植入物暴露率(21%)仍高于自体骨Onlay组(5%)。结论3D-PITM+GBR技术可代替块状自体骨移植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获得理想的骨增量效果和稳定的骨轮廓,但钛网暴露仍是其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钛网 引导骨再生 块状自体骨移植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3
作者 王璐 徐婕 +2 位作者 夏一菁 张新松 赵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457-3463,共7页
背景:在构建具有生物功能的引导骨再生膜时,单一材料因功能不足而无法满足临床上的需要,因此将多种材料复合已成为目前组织修复工程的一种趋势。目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表征其理化性能和体外生物相... 背景:在构建具有生物功能的引导骨再生膜时,单一材料因功能不足而无法满足临床上的需要,因此将多种材料复合已成为目前组织修复工程的一种趋势。目的: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表征其理化性能和体外生物相容性。方法:将0.8 g丝素蛋白溶解于10 mL六氟异丙醇中制备静电纺丝溶液,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纳米纤维膜(记为SF纤维膜);将0.1,0.3,0.5,0.8 g的生物活性玻璃分别加入静电纺丝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依次记为SF/1BG、SF/3BG、SF/5BG、SF/8BG纤维膜)。表征5组纤维膜的理化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下可见5组纤维表面光滑、连续且均匀,无串珠样结构,丝纤维之间无明显粘连,均表现出随机排布的无序多孔结构,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后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减小。傅里叶红外光谱与X射线衍射检测显示,纤维膜中丝素蛋白与生物活性玻璃的化学结构稳定。SF、SF/1BG、SF/3BG、SF/5BG、SF/8BG纤维膜表面的水接触角分别为105.02°,72.58°,78.13°,79.35°,72.50°。②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5组纤维膜上,CCK-8检测显示相较于SF、SF/8BG纤维膜,SF/1BG、SF/3BG、SF/5BG纤维膜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死细胞染色显示5组纤维膜表面的细胞活力较好,其中SF/5BG纤维膜表面的细胞数量更多、分布更均匀;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与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相较于SF纤维膜,SF/5BG纤维膜更有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于5组纤维膜上进行成骨诱导分化,SF/3BG、SF/5BG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其他3组(P<0.05,P<0.01,P<0.001);茜素红染色显示,添加生物活性玻璃后纤维膜的钙结节形成增加,并且以SF/5BG组钙结节形成最多。③结果表明,丝素蛋白/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引导骨再生 生物活性玻璃 丝素蛋白 牙槽骨缺损 修复再生
下载PDF
自体骨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
4
作者 刘子略 王智 +2 位作者 宋文尚 李苏娜 蔡世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44-2051,共8页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两组患者均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对照组术中采用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组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牙齿松动度、牙周微生态环境(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及密度、龈沟液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6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高度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提示:在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填充可改善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的牙周微生态环境、减轻牙龈组织炎症、促进牙槽骨组织再生与修复、降低牙齿松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自体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骨组织再生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PF-127水凝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miR-132诱导成骨分化修复牙槽骨缺损
5
作者 邱静怡 袁京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31-737,共7页
目的:探究PF-127水凝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miR-132诱导成骨分化对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转染anti-miR-132、anti-miR-NC质粒。制备BMSCs来源外泌体(bone... 目的:探究PF-127水凝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miR-132诱导成骨分化对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并转染anti-miR-132、anti-miR-NC质粒。制备BMSCs来源外泌体(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exosomes,BMSCs-exo),蛋白质印迹法鉴定表达标志物。制备PF-127水凝胶和BMSCs-Exo复合物,PKH67标记法检测BMSCs的摄取;茜素红染色检测BMSCs的成骨能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中miR-132表达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mRNA表达。建立牙槽骨缺损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PF-127水凝胶组、PF-127水凝胶+BMSCs-exo-anti-miR-NC组和PF-127水凝胶+BMSCs-exo-anti-miR-132组。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评估牙槽骨缺损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牙槽骨组织中ALP、OCN、Runx2蛋白表达。结果:anti-miR-132组BMSCs中miR-132表达明显低于anti-miR-NC组(P<0.05),提示anti-miR-132成功转染至BMSCs中。BMSCs-exo-anti-miR-NC组和BMSCs-exo-anti-miR-132组中外泌体标志物CD9和CD63显著表达。和BMSCs-exo-anti-miR-NC组相比,BMSCs-exo-anti-miR-132组中miR-132表达明显降低(P<0.05)。和PF127水凝胶组相比,BMSC-exo-anti-miR-NC组、PF127水凝胶+BMSC-exo-anti-miR-NC组、PF127水凝胶+BMSC-exo-anti-miR-132组中miR-132表达均明显降低,茜素红染色相对活性、细胞中Runx2、ALP和OCN 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且PF127水凝胶+BMSC-exo-anti-miR-132组变化最显著(P<0.05)。和Control组相比,PF-127水凝胶+BMSCs-exo-anti-miR-NC组和PF-127水凝胶+BMSCs-exo-anti-miR-132组BV/TV比值、BMD、Tb.N和Tb.Th及细胞中Runx2、ALP、OCN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Tb.Sp明显降低(P<0.05),且PF-127水凝胶+BMSCs-exo-anti-miR-132组变化最显著。结论:PF-127水凝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来源干扰miR-132表达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从而促进牙槽骨缺损大鼠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PF-127水凝胶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miR-132 成骨分化
下载PDF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6
作者 张民珍 邝惠芳 +1 位作者 杨黎艳 罗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 目的:探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的102例牙槽骨缺损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为Bio-Gide组(51例,采用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和SIS组(51例,采用SIS可吸收生物膜)。比较2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钙、血磷、生物相容性、牙周附着丧失(periodontal attachment loss,PAL)长度、牙髓敏感度、牙松动度、牙槽骨骨量及不良事件。采用SPSS 2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5天VAS评分,术前、术后1 d、术后12 d血钙、血磷水平,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PAL长度,术后3、6、12个月牙髓敏感度及牙松动度1级、2级百分率,术后12个月骨宽度增加量、骨高度增加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io-Gide组相比,SIS组创口愈合时间、生物膜吸收时间显著缩短(P<0.05),术后12 d排异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IS可吸收生物膜、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在牙槽骨缺损修复GBR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相当,但前者生物相容性更佳,后者可提供更长时间的屏障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修复 小肠黏膜下层可吸收生物膜 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引导骨再生术
下载PDF
OPG过表达的ADSC对大鼠牙槽后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
7
作者 尹鹏 季于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7-21,25,共6页
目的:探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对大鼠牙槽后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38只,其中6只用于获得ADSC及ADSCOPG过表达转染,鉴定转染情况并观察不同ADSC... 目的:探究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过表达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ADSC)对大鼠牙槽后槽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选择SD雄性大鼠38只,其中6只用于获得ADSC及ADSCOPG过表达转染,鉴定转染情况并观察不同ADSC的形态、成骨分化、成脂分化及增殖能力;其中8只作为对照组,另外24只建立牙槽后槽骨缺损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ADSC组和OPG过表达的ADSC组。6周后,Micro-CT扫描观察骨缺损愈合情况;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骨缺损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分析组织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表达;Westernblot分析组织中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factor-κB ligand,RANKL)/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κB,RANK)通路蛋白表达。结果:携带空载体与OPG过表达慢病毒的转染效率分别为75.23%和79.08%;两种ADSC均为长梭形;OPG过表达ADSC中的OPG蛋白表达水平、增殖能力、成骨能力明显高于正常ADSC,成脂能力明显低于正常ADSC(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牙槽后槽骨缺损体积、RANKL、RA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ALP、OCN阳性表达率、OPG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常ADSC组获得与上述相反的结果;OPG过表达的ADSC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较正常ADSC组更显著。结论:OPG过表达的ADSC能够促进大鼠牙槽后槽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骨保护素 牙槽后槽骨缺损 大鼠 成脂分化能力 成骨分化能力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NLRP3炎性小体对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李萍 赵波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目的 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构建糖尿病+双侧上颌牙槽骨缺损模型,设置模型组、骨髓... 目的 探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调控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大鼠牙槽骨缺损愈合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50只SD大鼠纳入研究,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构建糖尿病+双侧上颌牙槽骨缺损模型,设置模型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组(BMMSC-Exos组)、MCC950组(NLRP3抑制剂)、BMMSC-Exos+MCC950组,其中BMMSC-Exos组、MCC950组、BMMSC-Exos+MCC950组SD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BMMSC-Exos及MCC950试剂,模型组注射等量盐水。模型构建28d后取大鼠上颌骨组织。TEM检测BMMSC-Exos形态,Westernblot检测BMMSC-Exos标志性蛋白CD9、CD63、CD81表达。检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HE染色分析各组大鼠牙槽骨炎性浸润及Lance-Sandhu评分;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牙槽骨组织内NLRP3炎性小体信号通路关键蛋白(NLRP3、caspase-1、IL-1β)、骨代谢关键蛋白(OPG、ALP、Collal)表达。结果 BMMSC-Exos直径大小在100 nm左右,呈双凹圆盘状态,膜结构完整;与纯BMMSCs相比,BMMSC-Exos标志物蛋白CD9、CD63、CD81的含量表达明显提升(P <0.05)。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成功,BMMSC-Exos干预、NLRP3抑制剂(MCC950)下调大鼠血糖水平(P <0.05);两者联合可以进一步下调大鼠血糖水平(P <0.05);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牙槽骨缺损模型建立可以下调骨再生Lane-Sandhu评分、OPG、ALP、Collal的表达(P <0.05),上调NLRP3、caspase-1、IL-1β表达(P <0.05);BMMSC-Exos干预可以再次上调Lane-Sandhu评分及OPG、ALP、Collal蛋白表达(P<0.05),下调NLRP3、caspase-1、IL-1β的表达(P <0.05)。与模型组相比,BMMSC-Exos及MCC950干预后大鼠骨再生Lane-Sandhu评分、骨代谢关键蛋白(OPG、ALP、Collal)的表达提升(P<0.05);两者联合可进一步上调大鼠骨再生Lane-Sandhu评分及骨代谢关键蛋白表达(P <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性来改善糖尿病牙槽骨缺损大鼠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促进骨缺损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糖尿病 牙槽骨缺损 NLRP3炎症小体 愈合
下载PDF
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
9
作者 吕晔 李泓运 陈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26-129,共4页
目的:分析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收治的202例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分析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区收治的202例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01例,采用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治疗;观察组101例,采用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牙槽骨形态变化、牙周指标、美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牙槽骨量体积增加值、高度增加值及宽度增加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种植修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及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thetic score,PE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两组P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型钛网联合胶原膜及PRF在前牙牙槽嵴严重骨缺损种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促进牙槽骨形成,提供稳定的种植体环境,提高美学效果,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牙槽嵴 严重骨缺损 预成型钛网 胶原膜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合并短根异常症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形态测量
10
作者 黄敏 赵磊 +2 位作者 何丽明 季红梅 周翠玲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796-1801,共6页
目的:评估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短根异常症(SRA)患者的上颌中切牙牙槽骨三维形态学特征,对其正畸治疗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SRA患者)与对照组(正... 目的:评估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合并短根异常症(SRA)患者的上颌中切牙牙槽骨三维形态学特征,对其正畸治疗和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SRA患者)与对照组(正常牙根患者)各56例。拍摄锥形束CT(CBCT)后测量两组患者左右两侧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厚度和高度、骨开窗和骨开裂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在根中平面、根尖平面均小于对照组;牙槽骨总厚度在根尖平面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唇侧牙槽骨高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唇侧牙槽骨厚度在根尖平面<1 mm占比高于对照组,在根中和根尖平面>2 mm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开窗和骨开裂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安氏Ⅱ类2分类SRA患者的正畸治疗,应结合其上颌中切牙牙槽骨菲薄、附着高度小、骨缺损发生率高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牙移动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2分类 短根异常症 上颌中切牙 牙槽骨形态 骨缺损
下载PDF
CGF联合生物骨修复材料修复牙槽缺损对成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
11
作者 吕舒颖 焦雪峰 +2 位作者 陈金玲 肖高天 阮召伟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生物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修复牙槽缺损对成骨的影响及CT评价。方法 选用8~12月龄的Beagle犬8只(雌雄不限)作为研究对象,每只犬上颌左右对称以人工造裂的方式建立牙槽嵴裂动物模型,分别随机给予动物模... 目的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生物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修复牙槽缺损对成骨的影响及CT评价。方法 选用8~12月龄的Beagle犬8只(雌雄不限)作为研究对象,每只犬上颌左右对称以人工造裂的方式建立牙槽嵴裂动物模型,分别随机给予动物模型左右侧植入自体骨髂骨松质修复(对照组)、CGF+Bio-Oss混合物修复(实验组),适当加压,充分填匀,保证黏膜瓣无张力的情况下严密缝合。分别于3、6个月通过CT测量计算各组骨吸收率。分别在手术后第3个月处死3只、第6个月处死5只犬,截取犬中切牙远中至尖牙近中侧之间的骨质,进行Micro CT拍摄,测量成骨质量[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按病理学标准制作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成骨标记基因、成骨细胞分化基因及成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骨吸收率均大于术后3个月[实验组(18.95±2.27)%比(11.26±1.52)%,对照组(21.99±3.01)%比(15.91±2.36)%](t=5.135、t=2.963,均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骨吸收率均小于对照组(t=2.869,P<0.05);两组术后6个月骨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P>0.05)。实验组、对照组术后6个月BV/TV均大于术后3个月(实验组0.46±0.05比0.39±0.05,对照组0.40±0.04比0.34±0.04),Tb.Sp均小于术后3个月(实验组0.14±0.02比0.18±0.02,对照组0.17±0.02比0.21±0.03)(分别t=2.215、t=2.304、t=2.311、t=2.237,P<0.05);实验组术后3个月BV/TV大于对照组,Tb.Sp小于对照组(分别t=2.209、t=2.372,P<0.05);术后6个月两组BV/TV、Tb.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2.095、t=2.353,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Tb.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t=2.043、t=2.039,P>0.05)。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骨组织样本均展现出明显的成熟骨皮质层,这一层紧密地包裹着内部的骨小梁,这些骨小梁以一种杂乱无章方式排列,并被一种富含血液成分的脂肪组织所间隔,这种组织富含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并呈现出类似蜂巢的结构;高倍镜下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骨细胞均匀地分布在骨质中,在这些活跃的骨细胞之间,还散布着处于非功能状态的破骨细胞。此外,骨小梁的周围附着有数量相对较少的成骨细胞,这些成骨细胞紧密地贴附在骨小梁表面,而骨小梁之间的空间则由前面提到的富含血细胞的脂肪组织所填充,在这些脂肪组织的交界处,可以观察到血管样的结构,这暗示着骨组织中的血液供应是充足的。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OC、OPG、 Runx2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分别t=2.526、t=3.046、t=3.660、t=3.941、t=2.933、t=3.145,P<0.05);术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PCNA、ki67基因表达高于对照组,BAX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分别t=8.245、t=8.481、t=10.492、t=8.515、t=5.643、t=6.903,P<0.05)。结论 CGF联合生物骨修复材料Bio-Oss骨粉修复牙槽缺损可获得比自体骨移植更好的效果,不仅能有效降低术后骨吸收率,还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骨形成,减少成骨细胞异常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缺损 浓缩生长因子 BIO-OSS骨粉 修复
下载PDF
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具有良好早期成骨效果:基于动物模型研究
12
作者 刘亚男 胡磊 +2 位作者 霍文艳 王立凯 王海锋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63-568,共6页
目的评估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的骨缺损再生修复效果。方法培养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BMSCs)膜片和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on-BMSCs)膜片,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作PCL/HA支架。取新西兰大白兔共9只,建立双侧下颌... 目的评估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的骨缺损再生修复效果。方法培养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BMSCs)膜片和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Lon-BMSCs)膜片,熔融沉积成型技术制作PCL/HA支架。取新西兰大白兔共9只,建立双侧下颌骨缺损模型,按植入材料将其分为PCL/HA支架组(A组)、Lon-BMSCs膜片复合PCL/HA支架组(B组)、Al-BMSCs膜片复合PCL/HA支架组(C组),3组共得到18个样本,6个/组。术后4周处死动物,取下颌骨组织,行大体观察、锥形束CT分析、HE染色和Masson染色,对各组成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锥形束CT结果显示C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高于A组和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和Masson染色显示C组成骨最为活跃,有较多的新生骨和血管形成。结论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复合PCL/HA支架具有良好的早期成骨效果,为颌面部骨缺损再生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膜片 支架材料 骨缺损
下载PDF
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玉峰 张晓欣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61-168,共8页
拔牙后,牙槽嵴软硬组织会发生明显吸收,牙槽嵴保存术目标在于尽量维持牙槽嵴软硬组织体积与形态,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适当条件。目前牙槽嵴保存术拔牙窝的多种分类方式存在难以直接指导移植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空间... 拔牙后,牙槽嵴软硬组织会发生明显吸收,牙槽嵴保存术目标在于尽量维持牙槽嵴软硬组织体积与形态,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适当条件。目前牙槽嵴保存术拔牙窝的多种分类方式存在难以直接指导移植材料的选择和临床操作、颗粒状骨替代材料空间维持能力不足导致成骨效果不佳等问题。血浆基质是一种自体血液提取物,能有效提高组织再生效果。本文阐述了拔牙后软硬组织丧失的特点及血浆基质在牙槽嵴保存术中的主要应用形式(液态血浆基质、固态血浆基质膜/塞、血浆基质骨块),对需要进行牙槽嵴保存术的牙槽窝进行了新的分类,并就应用血浆基质行牙槽嵴保存术的临床操作方法进行推荐:第一类为拔牙窝不存在骨组织缺损,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二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缺损均小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第三类为拔牙窝存在骨组织缺损,双侧骨壁至少有一侧缺损大于50%,伴或不伴软组织缺损。在第一类拔牙窝中可填入固态血浆基质膜或组织塞,再次注射液态血浆基质,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封闭拔牙窝;在第二类拔牙窝中可填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在第三类拔牙窝中利用帐篷钉维持高度,再植入血浆基质骨块,注射液态血浆基质二次固化后,使用可吸收胶原膜及双层固态血浆基质膜关闭拔牙窝。本文旨在为口腔临床医师全面了解血浆基质、简化牙槽嵴保存术临床决策及操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治疗 硬组织缺损 软组织缺损 拔牙窝分类 牙槽嵴保存 血浆基质 液态血浆基质 固态血浆基质膜 血浆基质骨块 临床决策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及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培 苏小营 后岷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51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植... 目的探究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51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植骨前、植骨后即刻和植骨6个月后行全口腔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根据术前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垂直型骨缺损组和水平型骨缺损组,并根据术后CBCT结果测定植骨吸收率。记录患者骨吸收率并根据骨吸收率水平将其分为高骨吸收率组和低骨吸收率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分类与移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因素。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平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无相关性(rs=0.241,P=0.826);垂直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rs=-0.503,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766(95%CI:1.192,11.897)]、异体骨移植[OR=3.725(95%CI:1.179,11.767)]、牙槽嵴倒凹深度>1.0~2.0 mm[OR=5.830(95%CI:1.845,18.417)]、垂直型缺损间距偏大[OR=5.023(95%CI:1.717,14.695)]是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垂直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年龄>60岁、异体骨移植、牙槽嵴倒凹深度>1.0~2.0 mm、垂直型缺损间距偏大是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前牙区 骨吸收率 相关性
下载PDF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勤 田立华 +1 位作者 金松 晏全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患者76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骨粉植入,38例...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修复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因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致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患者76例,予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Bio-Oss骨粉植入,38例)和观察组(CGF膜联合Bio-Oss骨粉植入,38例)。手术后3 d复诊观察患者术后疼痛、开口度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创面愈合情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牙槽骨密度、牙槽嵴高度及牙槽嵴宽度,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术后3 d VAS评分(3.35±0.47)分,观察组为(2.67±0.42)分,对照组开口度(2.75±0.46)cm,观察组(2.68±0.51)c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牙槽骨密度、牙槽嵴高度、牙槽嵴宽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68%,高于观察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膜联合Bio-Oss骨粉在第二磨牙远中骨缺损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第二磨牙 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 BIO-OSS骨粉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评价
16
作者 巨佳 杨驰 +5 位作者 武和明 赵吉宏 成黎霏 张欢 冯斌 胡开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材料植入后24周影像学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填充后症状及骨感染征象。通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材料安全性。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280例,完成267例,脱落13例。材料植入术后24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率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试验组为90.58%(97.46%),对照组为87.05%(95.04%),试验组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率差(95%CI),FAS结果为3.53%(-3.88%,10.94%),PPS结果为2.42%(-2.38%,7.22%),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2组切口愈合良好,排异反应、骨感染征象、填充后症状及骨代谢变化发生率极低。2组材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接近,未发生与研究材料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在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非劣效于Bio-Oss骨粉,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 BIO-OSS骨粉 拔牙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药胶束-纳米纤维膜及使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薇 李雅丽 武伟 《粘接》 CAS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白藜芦醇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同轴纳米纤维膜,这种纳米纤维膜具备芯-壳结构,白藜芦醇负载于纳米纤维膜的壳层之中,BMP-2负载于芯层中。探讨了载药胶束-纳米纤维膜对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组织的修复作用... 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载白藜芦醇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同轴纳米纤维膜,这种纳米纤维膜具备芯-壳结构,白藜芦醇负载于纳米纤维膜的壳层之中,BMP-2负载于芯层中。探讨了载药胶束-纳米纤维膜对牙周炎牙槽骨缺损组织的修复作用。研究制备的载药胶束-纳米纤维膜平均直径为286±15 nm,满足芯-壳结构的要求,生物相容性良好,并且可明显下调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可促进牙槽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表达。载白藜芦醇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的同轴纳米纤维膜可提高牙周的抗菌能力,同时可促进牙槽骨的缺损修复,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 载药胶束-纳米纤维膜 制备 效果
下载PDF
“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牛双杰 王晓飞 王兴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6期446-451,共6页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 牙槽骨高度不足是目前种植牙面临的一大挑战。近年来,利用“三明治”截骨术增高牙槽骨成为研究热点。“三明治”截骨术理论上是通过对骨缺损区“U”形截骨,保留舌侧黏骨膜血供,人为制造“四壁骨袋”,搭建有利成骨空间,促进牙槽骨高度恢复,经组织学研究表明其成骨速度快,骨质良好。“三明治”截骨术适合颊舌侧牙槽骨高度缺损量少于种植体长度50%,或单侧缺损量超过种植体长度50%的患者。“三明治”截骨术操作时,手术切口应设计为颊侧牙槽嵴顶下10~12 mm的水平切口;截骨线设计应保证截骨块的高度、不损伤下颌管,且契合骨缺损形态;不同类型植骨材料的成骨效果无显著性差异;截骨块通过钛板钛钉、植体等进行刚性固定,最后术区减张缝合。与其他骨增量技术进行综合对比,“三明治”截骨术用于中度垂直骨缺损的骨增量效果更好。但该技术敏感性较高,术后短暂性感觉丧失多见。随着技术的改进、数字化技术和超声骨刀的应用,“三明治”截骨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降低,数字化截骨将推动“三明治”截骨术趋于成熟,成为一项可临床推广应用的牙槽骨增高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垂直骨增量 “三明治”截骨术 截骨块 舌侧黏骨膜 骨移植材料 数字化技术 超声骨刀
下载PDF
帐篷技术在牙槽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嘉义(综述) 史剑杰(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1期194-198,共5页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 在牙槽骨骨增量手术中,垂直骨增量往往具有挑战性。其难点在于受植区的周围缺少骨壁支撑,难以保持血凝块和骨替代物的稳定性,从而影响了垂直骨增量效果。近年来,帐篷技术的提出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逐渐发展出三类理念相同却各有特点的具体术式,以应对大部分需要垂直骨增量的情况。本文将对帐篷技术的具体内容和该技术在垂直骨增量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垂直骨增量 牙槽骨 牙列缺损 帐篷技术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联合种植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洪皓琦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3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联合种植牙技术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收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 目的 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联合种植牙技术对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收治的美学区前牙缺损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仅采取种植牙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GBR联合种植牙治疗。对比两组术前和术后1h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以及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吸收量、美学评分。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两组患者的种植区牙槽骨的骨壁厚度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骨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美学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的美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牙槽骨吸收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美学区前牙缺损患者的过程中,采用GBR联合种植牙技术,可有效地在术后短时间内恢复牙槽骨骨壁厚度,降低术后长期的牙槽骨吸收量,提升患者术后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缺损 牙槽骨 牙周炎 种植牙 骨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